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汇顶科技到底怎么了(汇顶科技市值蒸发百亿,机构撤退,只因研发费用“拖累”业绩?)

汇顶科技市值蒸发百亿,机构撤退,只因研发费用“拖累”业绩?

原标题:汇顶科技市值蒸发百亿,机构撤退,只因研发费用“拖累”业绩?

虽然顶着各种光环,然而汇顶科技最近几年的业绩却是差强人意。在2017年业绩和2018年一季度报公布之后,业绩增速下滑的汇顶科技遭遇了“滑铁卢”,三天市值蒸发过百亿,机构投资者萌生退意,汇顶科技会不会重演汉王科技的旧戏?

从中兴通讯“敲醒”芯片技术薄弱的科技公司,到董明珠不分红集中资金研发芯片,再到科技公司被寄予厚望,注定未来科技公司比拼的将是核心技术。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屏幕、指纹解锁、芯片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华为Mate7采用FPC(指纹厂商)指纹芯片的同年,魅族发布了国内第一款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手机—魅族MX4PRO,它采用的则是汇顶的指纹芯片,自此汇顶科技发展势如破竹。事实上,汇顶科技于2014年才开始涉足该领域,在2015年、2016年开始快速发展。虽然在指纹芯片市场风光无限,但其业绩波动较大。

在4月27日,国内指纹解锁龙头汇顶科技公布了年报及一季报。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收36.82亿,同比增长19.56%;实现净利润8.87亿元,小幅增长3.52%。但一季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35.62万元,同比大降88.96%;营业收入为5.71亿元,同比下降21.90%。

对于净利下降,公司解释称,营收减少系季节性因素,公司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举措导致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增长。显然,这一解释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汇顶科技在2016年上市后备受投资者追捧,曾经股票连续20个涨停。但如今受到业绩大幅下降的影响,该股在4月27日开盘后被巨单封死跌停,5月2日再度跌停,5月3日跌停虽一度打开,但收盘仍大跌7%,短短三个交易日,该股跌幅高达25%,市值蒸发超百亿。

根据龙虎榜数据,5月2日,汇顶科技有4545.06万元资金出逃,净买入金额为-2302.98万元。5月3日,有10980.11万元流出,净买入额为-3573.17万元。

事实上,纵观这几年的业绩可发现,汇顶科技的业绩处在“波动”的状态。数据显示,汇顶科技2015年净利同比下滑1.4%,2016年净利却大增126%,去年公司业绩又回落至3.5%,而今年一季报净利大降近九成。但从年报来看,公司的业绩增速在放缓,业绩波动较大。

这家以固定电话芯片起家的科技公司,在指纹解锁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打入了三星供应链,成为苹果、FPC之后的第三大指纹辨识供应商,在短短几年时间交出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更何况,从传统指纹解锁到屏下指纹的商用,汇顶科技在屏下指纹市场捷足先登。

无论是vivoX21屏幕指纹版、还是“天价”华为MateRS,其指纹芯片供应商中均有汇顶科技的身影。此外,传闻小米7也将采用屏下指纹,并且供应商也很有可能又是汇顶科技。

不可否认的是,汇顶科技很舍得在研发投入上花钱,但业绩的大幅波动还是令机构出逃。根据年报,2017年汇顶科技的研发投入金额达到5.97亿元,同比增长93.73%。不可忽视的是,汇顶科技主营指纹芯片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过高,公司存在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的风险。年报显示,2017年汇顶科技指纹芯片营业收入为29.6亿元,占总营收的80%。而作为发家的固定电话芯片业务则从2013年开始就逐渐淡化,到2017年,营收仅为257万。

而汇顶科技目前主要产品电容触控芯片平均售价已经连续多年下滑,出现“增收降利”的困*。这不禁令人联想到过多依靠单一电纸书业务,被渐渐被资本市场“抛弃”的汉王科技。

随着业绩下滑,顶着光环的汇顶科技,遭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抛弃”。年报显示,南方成份精选、融通互联网传媒灵活配置、幸福人寿保险--组合01、建信互联网+产业升级等机构在去年的四月份纷纷退出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一季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已无保险和公募基金的身影。不过,去年11月倒是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8亿元入股,根据公告,股东汇发国际、汇信投资合计将所持有的6.15%股份转让给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从而大基金成为汇顶科技前五大股东。

除了机构出走,上市刚满一年的汇顶科技发起人股东减持计划也随之而来。2017年10月17日,汇顶科技6名发起人股东持有的18464.40万股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另有控股股东的21535万股未解禁),之前公司的流通股是4500万股。

当晚,公司3个创始人之一的董事杨奇志(持股450.40万股,占比0.99%)即公布了拟在11月11日其的6个月内减持100万股的计划。10月24日晚间,出台了更大规模的减持计划,公司两大发起人股东(汇发国际和汇信投资)拟合计减持约34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1%),相当于原来市场流通股本的四分之三。

汇发国际(持股9496.60万股,占比20.91%)是汇顶科技2011年发展初期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实际控制人是知名芯片公司联发科,其当时约300万美元的投资,如今市值(356亿*20.91%)约74亿元,这还是在汇顶科技市值蒸发百亿以后的市值。

汇信投资(持股4560.20万股,占比10.04%),是上市公司两个员工持股平台之一,通过3个法人股东和43名个人股东,代表157名员工持股,原始持股成本约1000万元,现市值(356亿*10.04)约35.7亿元,另外,汇持科技持有汇顶科技760.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原始持股成本约176万元,现市值5.94亿元。

有意思的是,在公司上市一个月时,汇持科技曾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当时授予价格为85.49元,但遭遇跌破,无奈2017年2月7日宣布取消激励计划。而在2017年7月24日,公司再次启动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公司565名员工授予925.8322万股限制性股票,价格为47.99元/股。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也会是汇顶科技的减持新军。而今后几年,数倍于流通盘的解禁股压力会一直存在。

然而,今年一季度,中国国产手机出货量为7586.4万部,同比骤降28%。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指纹芯片的应用也趋于饱和。面临行业下行的压力,汇顶科技加大研发,光学指纹产品能否扭转业绩颓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汇顶科技上海FAE出差多吗,加班多吗,前景怎么样?

汇顶科技上海fae出差是正常现象,感觉这个公司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汇顶科技是哪年成立的?

就是02年的

新三板中小企业有汇顶科技吗?

汇顶科技已经在主板上市了呀,

汇顶科技中签了、钱也交怎么显示股票数量为0?

恰逢国庆放假。节后交易日再确认。如果足额缴款的话应该不会有问题,恭喜中签!

汇顶科技市值被腰斩的前因后果发人深省_行业新闻_液晶面板资讯_液晶面板_触摸屏与OLED网

北京时间03月23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全球指纹识别芯片龙头股价腰斩,汇顶科技怎么了?

如果一家企业产品做的好,也深受客户喜爱,那么为什么它的股价还会遭遇腰斩呢?

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半导体行业发生的故事比任何电视剧都更加精彩,有大国博弈,有公司高层内斗,有千亿骗*,也有国产崛起。

在资本市场上,半导体更加是众星捧月的存在,A股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股价都跟着大涨,昂立微更是以3个月18倍的涨幅领跑整个大A。但是,有这么一家公司,它是全球指纹识别芯片的龙头,它是A股第一个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企业,所有国产手机厂商都是它的客户。

如此多的荣誉加身,它却在过去的一年当中,顶着大牛市股价腰斩,跌去了差不多60%的市值。

崛起:两次转型

在商业竞争中,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在经营中经常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昨天的产品跟不上今天的需求了,这个时候怎么办?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转型,但企业转型又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稍不注意就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只有真正有魄力,有眼光,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才能带领企业走出去。

在汇顶科技的成长过程中,就遇到过好几次转型难题。

汇顶科技成立于2002年,早期的主营业务是固定电话芯片,后来在2006年,随着手机的普及,中国的固话业务开始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恰在此时,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开始崛起,让汇顶科技看到了一片新的领域。

抱着“不转型等死,转型还能有一丝机会”的念头,汇顶科技毅然转入触控芯片的领域,还拿到了联发科的投资。

到了2009年,汇顶科技推出了第一颗10点触控芯片,当时业内只有苹果iPhone使用了10点触控方案。

这让国产手机产业为之一振,于是纷纷采用汇顶的解决方案,汇顶第一次转型成功。

从2011年开始,短短一年时间,汇顶的营收就从0.87亿飙升至5.57亿,同比增长高达543%。

但是,到这个时候,汇顶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摩尔定律。

手机厂商开始对现有技术不满意,所以汇顶再一次决心转型,目标对着指纹触控芯片领域。

到了2016年,汇顶科技净利润高达8个亿,同比增长超过120%,成功挤下瑞典的FPC成为全世界指纹芯片的王者。

后盾:研发实力

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企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快。

企业想要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

作为一家中国科技企业,汇顶科技毫无疑问是足够成功的。

他能有魄力在每一次关键时刻选择转型,坚实的后盾就是来自于自我的研发实力。

从2016年到2018年间,由于手机产业进入了一个低谷期,汇顶科技的营收只增长了可怜的20%左右。

但研发投入却增长了172%,甚至在2018年,研发费用超过了净利润。

这么一家企业,即使在行业低谷期,也能勒紧裤腰带,加大研发力度,不得不说是国产半导体产业的模范生。

那么,这么一家优秀的公司,为何在资本市场上受到冷落呢?

我们再回顾一下汇顶科技的成长史不难发现,汇顶科技在每一次关键时刻都依靠着研发转型。

从电话芯片到电容触控芯片,再到指纹识别芯片,最后到屏下指纹识别芯片,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

这背后的胆识固然值得我们许多企业学习,但是,其中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那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单一,对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旦遇到行业不景气,汇顶科技的营收就会加倍缩水。

甚至我们来做一种假设,如果手机行业最终全部都采用面部识别,抛弃原本的指纹识别方式,那对汇顶科技来说,那就是晴天霹雳。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没有好产品是万万不行的,尤其是在创业初期,大多数公司都是将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放在一点上,靠打造单一的爆红产品赢得口碑和市场份额,这在企业创业初期,毫无疑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只靠着一款好产品打天下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苹果不仅厉害在它的手机,还有让同行望尘莫及的苹果生态,微信也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它更是一个网上生活平台。

但是,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仅仅是一个细分领域的产品而已,虽然有技术门槛,但护城河没那么深,也不够广。这条长坡上的增长似乎已经肉眼可见,而想要继续钻研扩宽,很可能就是付出几倍的代价,甚至一无所获的结果。

商业史有很多案例都佐证了一个历史规律:一项革命性的创新,在独领风*一段时间后,很难无限扩大既有的市场地位。

即使应用范围如此之广的智能手机,今天都已经成为了存量市场,细分领域又怎么会一直无限扩张下去呢?

所以,这也是汇顶科技的症结所在,指纹识别芯片确实做的很优秀,公司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指纹识别芯片的龙头,在技术追求上更是引领了整个行业。

但是,专而不博,单一领域的产品注定了抗风险能力不强,像大客户华为的突然缺席,就能让汇顶伤筋动骨。

汇顶科技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款产品突然爆火,使得公司日进斗金。

于是公司就专注在一款产品上,但是却忘记了继续作出更好的产品,来不断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深圳有一家企业叫做朗科,是它发明了U盘的专利,靠着这个专利,朗科吃了20年的红利。

但是当专利快过期的时候,它的创始人离去,没有新的核心产品能维持营收,最后只能从科技公司变成了收租公司。

很多时候,做一款产品不难,难的是一款产品成功之后,继续去扩展更多的业务,做更多的好产品。

企业就像是一个交通工具,一个轮子跑得快,两个轮子跑得稳,三个轮子跑的又快又稳,四个轮子就能跨越山河大海。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汇顶科技究竟是A股尤物还是温柔陷阱?

这周研究了两家次新股,汇顶科技(603160)和飞科电器(603868),在热度上汇顶科技比飞科电器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今天我就分析下汇顶科技,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说明一下哈,标准的研究报告应该是包括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市场空间、竞争格*和趋势、管理团队、股东结构、财务分析、战略分析、募资、估值这几个部分,不过我感觉如果真按这样写,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看,因此以后我会尽量说明重点,有些地方就一笔带过了。

 

 

 

指纹识别芯片的技术原理是检测每个极板与手指之间的耦合电容来得到检测数据,相对而言,其比普通的电容触控芯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再看一下两种芯片在过去几年的营收占比,你会发现2015年以后,指纹识别芯片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电容屏触控芯片占营收100%到在2016年末指纹识别芯片75%的绝对碾压,总过也就用了2年的时间,现在指纹识别芯片是绝对的大头,而且所占比重还在进一步增长。

 

从市场竞争来看,电容屏触控芯片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除汇顶科技外,主要由资金及研发实力雄厚的美国及台湾厂商主导,例如Synaptics(新思)、Cypress(赛普拉斯)、Focaltech(敦泰)、Mstar(晨星台湾)等。统计显示,2015年公司电容屏触控芯片出货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28.3%。

 

指纹识别除了苹果和三星有自己的独家供应商,在公开市场上,目前就是瑞典的FPC和中国的汇顶双雄争霸的格*。FPC是老牌霸主,汇顶是黑马,但是后来居上的势头极其猛烈,2015年,FPC卖出了22亿元的指纹识别芯片,汇顶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2016年一季度,这个数字逼近五分之一;二季度,这个数字改写为二分之一;三季度,两者已不相上下;四季度,汇顶的营收已然超越前者!

 

汇顶科技凭借着自身过硬的技术和白菜的价格迅速成为了国内指纹识别芯片领域唯一的霸主。

 

真心牛掰。

 

公司财务也是让人看了血脉喷张,各位拿好小手帕,以防惊艳到鼻血四溅,我要放数据了!

 

公司的负债基本都是应付账款,没有一分钱的短期借款和长期负债!我就问你够不够给力?

 

为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业绩增长,我把图贴出来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美图展示到此结束,看多了身体容易吃不消,要是想看,有空自己去慢慢欣赏。

 

下面再说公司在整个产业链所属的环节:

 在集成电路行业里,可分为芯片设计制造、芯片产品分销以及终端电子产品设计制造三大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芯片设计制造,需要经过芯片设计、晶圆生产、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四大步骤。汇顶科技所在的位置,就是产业链的最上游——芯片设计。

汇顶科技的这种运作模式有个学名,叫Fabless,即没有自己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纯做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销售,把晶圆制造、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外包给其他企业完成,鼎鼎大名的美国高通也是这种模式。

 

一看这种轻资产运营的高科技企业就知道公司团队基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董事长张帆是1986年毕业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高材生,基于对技术的信仰,2016年末,汇顶科技研发人员达到80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85.38%!如此高比例的研发人员,如此大规模的研发阵容,在中国的A股公司中,屈指可数。

 

公司现在的市值是427亿,静态市盈率61倍,如果考虑到今年一季度150%的净利增长,即使按全面净利增长1倍算,如果这个价格保持到年底,估值也就26倍而已,股价并不算高。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可是我却不敢把他作为我的投资标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产品市场空间有限

 

营收大头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赛迪顾问预计到2018年,销量将达到119,946万颗,投资至少看三年,就按照2018-2020年年均增长20%计算(实际增速在下滑,很可能达不到),2020年销售量可以到17亿颗。

 

根据公司公布出来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指纹识别芯片销售1523万颗,对应收入2.35亿人民币,那么计算出来的每颗单价在15.43元左右。我从2016年年报数据中从另一了路径同样做了计算,每颗单价大约是17元,基本差不多。

 

就按17元的单价(事实上,随着新的竞争对手不断进入,价格会逐年走低),三年后全球市场销售17亿颗计算,那么整个市场空间大概也就289亿,不到三百亿的市场,今年按纹识别芯片销量翻一倍,汇顶科技已经做到了50亿的销售,除非它能称霸全球,否则天花板就在眼前。

 

而公司另一产品触控芯片2016年已经处于下滑态势,有图有真相。

那么在这个二百多亿的行业空间里,支撑企业400+亿的市值是不是有点困难?即使可以支撑,那上涨空间能有多大?

此前有人说,成长股投资,一般都是吃头吃尾,不吃中间。

 

吃头,是因为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出现,投资者们充满了乐观的预期,反正也无法证伪,所以沾亲带故的都能涨一轮,有点实力的更是获得全力追捧。

 

吃尾,是因为市场成熟了,失败者退出,行业进入垄断格*,剩者为王,大家好商量,价格回升到合理的水平,投资回报率稳定。

 

但中间这一段,却往往是用来消化高估值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最凶险的价格战把毛利率拉低到无法挣钱的地步,技术更新瞬息万变,孰胜孰负难以预料,没有耐心的投资者就撤离了,对于留下来的投资者更是一段煎熬的时光。

 

依我看来能看到天花板的成长股不值得投资者冒风险投资。

 

2、单款产品打天下

这轮汇顶科技的高增长,完全是创始人张帆几年前看对了趋势带来的结果,凭借着技术的支持与战略上的精准卡位,抢夺到了市场的高点和先机,靠着指纹识别芯片产品打出了一番新天地。

 

可是这种凭借一款产品取得爆发式增长的高科技企业风险实在太大,不只是虎视眈眈的觅食者不断涌入带来的直接竞争,还有市场突然转向使用其他路径产品带来的风险,如果指纹被其他识别所替代,公司若是没有及时跟上发展趋势,那会产生毁灭性的结果。

 

3、不是我的能力圈

 

我清楚芯片领域目前还不在我的能力圈之内,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未来前景广阔,空间巨大,我表示关注并且会持续学习。

 

可是对于这一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行业,就连行业专家恐怕也不能完全掌握未来的发展节奏,我目前没法把握其中的风险,因此暂时不会投资。

 

今天就写这些,次新股好股有很多,不必因为可能错失“潜在的”大牛股而担忧,好股千千万,放好心态,总有一款适合你。

-end-

文/小蜗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assassin的公司是哪个?

assassin公司是成都汇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汇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傅必胜,注册资本:10,000万(元),成立日期:2020-11-11,位于成都高新区吉泰路10号1栋1单元13层,经营范围是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产品销售;集成电路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谁知道汇顶和敦泰的竞争状态和未来趋势?

答:汇顶是由吃下国内50%智能手机处理器和触摸屏控制器的联发科入股的公司,增长迅猛,未来前景很大;敦泰科技是Intel投资的,但如今汇顶与联发科联手后,势不可挡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汇顶科技到底怎么了(汇顶科技市值蒸发百亿,机构撤退,只因研发费用“拖累”业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