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净值估算准吗?是靠什么数据估算的?
不是很准的,净值估算每个交易日9:30-15:00盘中实时更新(QDII基金为海外交易时段),是按照基金持仓、指数走势和基金过往业绩估算,估算数据并不代表真实净值,仅供参考,应以每天收盘后晚上基金官网公布的单位净值为准。
财经大V频道_手机版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耿倩胡金华上海报道
“部分银行APP和公募基金APP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不见了,想看基金的净值还要去专门查,有点麻烦。但是不知道这个功能下线对我们投资者影响是好还是坏?”6月20日,上海一名王姓投资者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表达了他的疑惑。
的确,早在6月初,行业曾讨论的基金公司和第三方代销机构即将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算功能一事,已经在近期逐步成为现实。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不仅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下线了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大部分公募基金的直销APP也悄悄下线了该功能。
据公募基金内部人士透露,这是根据监管要求做出的决定,监管表示基金实时估值功能将下线,相关机构需做好投资者解释工作。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分析,基金实时估值推出的目的是为了给基金投资者观察和监控基金运行情况提供参考。但由于实时估值测算的净值和实际净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存在明显的时滞性和片面性,除易引发基金投资者与管理者的争议外,还易引发短期炒作和过度投机行为。将该功能下线实际上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
6月16日,三家银行同时下线旗下APP基金实时估值功能。
6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网站发布《关于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的公告》。公告称,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自6月16日起将下线代理基金电子渠道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
6月16日,光大银行官网发布《关于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的公告》。公告指出,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该行于2023年6月16日起下线个人手机银行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
无独有偶,平安口袋银行也在其APP上公告,因盘中估值与真实净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保障投资过程使用信息的准确性,请以基金公司实际披露的净值为准,计划于2023年6月16日0点下线盘中估值,届时不再提供估值及相关提醒服务。
截至目前,除以上三家银行之外,还有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下线了自己APP的基金实时估值功能。
另一边,多家公募管理人的直销APP也悄悄下线了该功能。据统计,截至发稿,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募直销APP已经下线净值估算功能。
但与此同时,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理财通等头部第三方平台依然没有下线该功能。
在天天基金网站上,《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发现仍然可以开启基金净值估算功能。但在开启前,天天基金在官网上提示,“净值估算数据按照基金历史披露持仓和指数走势估算,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实际以基金公司披露净值为准。”
谈及银行及基金公司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功能的原因,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分析,可能是由于市场波动较大,实时估值难以准确反映基金的真实净值,从而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基金净值估算是各机构、平台提供的一个参考服务,基金的发展应走向透明开放,取消净值估算减少了信息透明度,也减少了基民盘中观察基金表现的工具。柏文喜指出,但下线实时估值有利于减少基金投资者与管理机构间的冲突,倡导价值投资和减少投机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目前股市低迷所引发的基金大面积赎回的*面,避免股市流动性支持不足问题。
在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看来,短期内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是出于维护市场稳定和广大基民利益。他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分析,该功能下线原因多样,根源还是当前的市场体系结构、净值算力水平、机构风控能力,以及基金整体格*与市场现存的基金净值播报机制不契合。一旦销售平台上估算的净值出现严重偏差,将产生极大的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原则上来说,金融产品若能实现实时精准估值,对投资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目前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不具备专业分析技术和工具,很难从其他间接指标来推算金融资产实时价值。陈佳进一步指出,但是金融资产估值的实时计算功能是极为严苛复杂的过程,基金净值在目前还无法真正实现估算的信息公开。
实现真正的估算信息实时播报或将产生内部风控违规问题。国内公募基金多年来采取的是未知价申购赎回原则,按照该原则,t+0当天收市后的净值才是确认当天申赎份额的基准。陈佳表示:“如果基金公司提前公布净值播报,不仅违背未知价原则,还极易造成内部风控违规。因为原则上只有基金经理本人才第一时间清楚实时变化方向,其他有关基金净值的信息若被真实公开,也就意味着内部防火墙的失效,更何况这类信息很容易形成单边市场预期,造成恐慌和交易踩踏。这也是各大公募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基金三方代销渠道纷纷下线基金净值估算功能的机制性原因。”
另一方面,监管对第三方基金机构播报净值进行强监管下线还有一定技术原因。陈佳介绍,估算金融资产净值对算力要求极高,一项金融资产的交易价值一旦涉及了衍生品层面,其复杂程度立刻将会以指数级别暴增。当前,资本市场复杂程度已经一日千里,交易品类、频度和规模更是指数级爆炸,很多基金所挂钩的资产市场的资金池复杂度超乎想象,要精准到交易精度这个级别,并精准到能够指导广大投资者的区间内,只能靠最新一代AGI算力。但达到这种算力需要天量成本,而且其中可能会涉及严重的客户隐私和金融安全问题。
此外,基金净值估算功能下线还存在现实监管需求。陈佳称,国内基金净值播报相关主体的市场结算清算优势不明显,金融科技算力优势不强,再加上基金行业近年来格*加速变迁,不同体量机构业绩高度分化,中小型基金加速承压内卷严重。一些机构迫于形势开始加大线上流量经营,以网红模式开展变相投顾业务,打擦边球搞监管套利的乱象屡禁不止。第三方代销平台利用擦边手段违规播报所谓“净值”的操作案例依然活跃在线上的小群体中,基金净值估算功能下线势在必行。
除了对基金净值播报下线“治标”,陈佳建议,还要对基金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大众服务水平和线上平台优化进行系统性提升来“治本”。一方面要利用当前强大的新一代强人工智能AGI提供的非凡算力,在中资自研和风控合规的基础上实现高度拟合的精准结果。这不仅可以提高基金机构的金融科技水平,还能指导全行业的科技向善发展。
另一方面,要对如何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合理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进行更深入、更切实的研究。陈佳指出,随着个人投资者和私募投资者投资技术的高速成长,第三方机构对基金净值估算有着越来越强的现实影响力。基金机构要综合考量如何“化险为夷,变堵为疏”,不断引入“外脑”将其转化到基金投顾业务的创新机制中去,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正道和王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270025广发行业领先基金怎么样
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错,过往业绩仅供参考广发行业领先股票[270025]_基金实时行情_好买基金网基金估值基金估值按照基金持仓和指数走势估算,并不代表真实净昨日增长率+1.01%一周增长率+0.56%一月增长率+22.87%半年增长率+123.11%一年增长率+193.41%
易方达上证50单位净值怎么估算
易方达上证50基金,近三个月走势非常强劲,收益率高达24.28%,可以选择逢低投资即可。
基金实时估值没了,叫好还是叫屈?
更具洞见的公司观察
运营 | 刘珊
“实时估值”功能下线
沟通建议邮箱:gaojian@boyamedia.com
商务需求请联系:13811292543
基金净值和净值估算的区别?
基金净值估算是按照基金历史定期报告公布的持仓和指数走势预测当天净值,预估数值不代表真实净值;基金净值是当前的基金总资产和基金总份额的比值,基金管理人根据当日收盘价来计算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基金盘中估值的依据是什么
净值估算每个交易日9:30-15:00盘中实时更新(qdii基金为海外交易时段),是按照基金持仓、指数走势和基金过往业绩估算,估算数据并不代表真实净值,仅供参考。这个基本没什么用,还是以每天盘后给的单位净值为准。
正式下线!建行、平安银行带头,这些机构在行动!但还有基金"打擦边球"…
继此前对外表态后,各大机构的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正式拉开序幕。
建设银行APP消息显示,该行自6月16日起将下线代理基金电子渠道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此外,平安银行、招商基金、华安基金、华夏财富等机构目前也均下架了这一功能。但记者发现,德邦基金等个别公募依然恋恋不舍,通过文字数字播报,乃至是更为隐晦的手势表情包播报形式打起了“擦边球”。
但下线已是大势所趋。公募人士分析认为,基金实时估值迎合了基民追涨杀跌心理,会加大普通投资者的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不理性的加减仓行为。基金公司或第三平台通过迎合这种心理来博取流量和维护粉丝粘性并不可取,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投教活动,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券商中国记者从建设银行APP处获悉,建设银行15日早上十点三十分发布的《关于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的公告》显示,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该行自6月16日起将下线代理基金电子渠道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需要,提前做好相应安排。
(来源:建设银行APP)
(来源:平安口袋银行APP)
此外,招商基金目前也已在直销APP上宣布,将于近期下线并终止基金实时净值估算这一项增值服务。此外券商中国记者6月15日从华夏财富客服处获悉,目前该APP净值盘中估值服务已下线,调整后不再展示单只基金的盘中净值估值。天天基金网显示,当前基金净值估算数据是按照基金历史披露持仓和指数走势估算,实际以基金公司披露净值为准。
(来源:华夏财富APP)
从券商中国记者跟踪情况来看,“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一事”在基金行业内大面积流传开来,是在今年6月6日前后。当时券商中国记者从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等处获悉,根据监管要求,基金实时估值功能将要下线,相关机构要做好投资者解释工作。
某中小公募市场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直言,基金实时估值功能涉及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会提前透露基金持仓情况及变化,二是涉及到数据合规问题。该人士指出,基金实时估值功能的数据,尚没有经过托管行复核,并不适合提供给第三方平台。此外实时估值有时会存在极端情况,比如实时估值显示基金涨1%,但如果在尾盘时基金临时进入大的申赎资金,最终净值可能与1%存在一定差距,由此造成所谓的“净值偷吃”现象。
然而在6月6日到6月15日这段过渡期,面对即将下线这一结果时,不同机构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既有基金公司立马刹车,也有基金公司在不舍情绪中打起了“擦边球”。
比如,华安基金早在6月9日就对外公告,拟于6月9日起暂停在直销平台提供旗下基金产品的盘中净值估算服务。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了解,这很可能是首家公开宣布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值功能具体时间安排的金融机构。
和华安基金果断做法不同,德邦基金采取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策略。在下线净值估算功能消息出来之后,德邦基金净值播报形式由原来的文字数字播报,变为更隐晦的手势表情包播报。比如,6月8日德邦基金在某第三方平台上开通的财富号“七茜妹妹”,发布以下表情,表示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C下跌了1.62%。而在此前,“七茜妹妹”是通过盘中文字数字播报形式提供实时估值。
(截图来源:互联网)
6月15日券商中国记者发现,上述“擦边球”的净值播报已被删除,但习惯了盘中看到净值播报的网友显然并不适应,在讨论区要求“七茜妹妹”偷偷告诉他们净值。券商中国记者联系德邦基金相关人士咨询该公司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具体情况,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截图来源:互联网)
根据相关基金人士表示,基金净值估算功能下线后,基金净值披露将严格按照“未知价”原则进行。所谓“未知价”申购赎回原则,即是以当天收市后公布的基金净值来确认申赎份额,当天15点前发起的申赎申请以当天收市后公布的净值确认,15点后发起的申请则按照下一交易日净值确认。
而在收盘前公布基金实时净值,主要是能够给当天想要申赎的基民提供操作依据。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迎合了基民追涨杀跌心理。基金实时估值可以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一定分析基础,但会加大普通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因为这种估值会使投资者对基金涨跌产生一个具体数值预期。当实际净值没达到预期时,投资者产生负面情绪,进而迁怒到基金经理;当实际净值高于预期时则容易产生亢奋情绪,有可能导致不理性的加减仓行为。
从上述德邦基金财富号的实时净值播报帖子来看,多条基金净值播报帖的评论量超过百条。不难发现的确有一部分基民非常关注盘中净值变化。基金公司或第三平台通过迎合这种心理来博取流量和维护粉丝黏性。
“实际上基金投资并不适合、也不需要这么做。基金投资倡导的是长期持有,而不是看着每天涨跌幅进行交易,如果是这样和炒股就没什么区别了。”前述公募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
在某第三方平台人士看来,基金投资贵在中长期持有,判断一只基金是否值得投资,不能仅看单日基金净值的涨跌情况,更不能依据净值估算进行短线操作,投资者应理性投资。基金公司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投教活动,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校对:祝甜婷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