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士达002518只跌不涨原因何在?科士达002518市场走势预测?深度解读!_漫漫看专栏
要明白,其他电源设备板块是组成电力网络极为重要的部分,为我国不断扩大电网规模夯实了基础。
最近不少股民朋友都在公众号问我,科士达 002518怎么样呀?值不值得上车?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讲讲,科士达这支其他电源设备板块的热门股。
电源设备其实指的就是希望可以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源供应的重要外部设备。其他一些电源设备,其实就是所指除去一些常见的电源设备的电源设备。在新能源行业逐渐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了之后,对于其他电源设备行业来说,发展前景也是相当不错的。
下面给大家从应用领域和通信领域来分析下其他电源设备板块的投资逻辑:
紧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把社会电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了起来,电源设备产业不断维持着平稳的增长,同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新兴应用领域为电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运营商大规模建设的高峰将是5G商用,准确完备的配套设备是网络设备运行的重要条件,其中通信电源就不可或缺,销售额也将逐渐随之增长。估计到2026年的时候,我国通信电源产品市场规模有很大可能性会逐步达到232亿元。也对其他电源设备行业产生利好,促进其他电源设备行业景气度提升。
综上所述,电源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通信行业对于电源需求日渐上涨,其他电源设备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如果你想了解有关其他电源设备后期走势如何?又或者想知道后市应该关注哪些方向?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研究员对行业的深度解读:
科士达成立初期主要专注于UPS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的积累,在UPS领域精耕细作数十年,公司UPS业务已跻身国内龙头行列。
当下,公司在数据中心产品、光伏和储能产品、电动汽车充电桩充分布*,全能方案解决能力在行业内都是很出色的,一体化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互联网、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不同场景。现形成了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储能以及汽车充电桩几大产品,成为了国内数一数二的数据中心及新能源领域智能网络能源供应服务商。
分析一下营业收入,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储能以及汽车充电桩等主要经营业务。
对于数据中心产品:
公司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由来可追溯至UPS产品,进一步延展到提供微模块等预制化数据中心产品,具有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
产品技术上在现有功率段基础上,把单机功率提升至单机1000K,覆盖范围扩至全频段;并覆盖高频段UPS,靠着中低功率产品渠道优势在市场高频市竞争中抢占高地,让UPS长期保持较高的市占率和领先优势。
而且,公司依赖于渠道资源优势之处,建立了16家海外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有利于产品远销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关于储能系统产品和新能源光伏产品:
公司目前所具备的光伏和储能产品包括: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智能汇流箱、防逆流箱、直流配电柜、太阳能深循环蓄电池、监控及家用逆变器、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集中式储能变流器、光储充系统等;户用储能一体机方案将公司在电力电子、储能领域的优势进行整合,即插即用,免系统调试,解决海外安装产品服务成本高的现象,并支持虚拟电站(VPP)模式,截止于目前已经得到了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目标市场国家的认证,相关产品竞争力十分大。
据我们调研得知,储能市场前景很乐观,公司在储能领域花了很多时间,就在2013年这一年,最早收到了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行兆瓦级储能系统产业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具有很高的先发优势。
随后公司与宁德时代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时代科士达(初始占股49%),并于2021年9月进一步收购其31%股权,目前合计持股比例已达80%。目前,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产品方案已涵盖户用储能、电站级储能变流器、光储充系统、调峰调频系统、箱逆一体集成等多种应用场景。公司将会在储能领域的积累和铺垫收到一定的成效,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储能业务业务量也会大幅增加。
再者,公司自2014年开始重点规划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目前已具备核心整流模块与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产品涵盖充电桩模块、一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立柱式交流充电桩、监控系统等多个系列。近年来更是在公交客运企业、充电站运营商、物流商等各类客户拓展上均取得一定突破。
未来由于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公司的充电桩业务也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能够帮助公司得到大的提升。
业绩变动原因为:
公司一季度公司部分出口订单受到疫情及海运的影响让原本的交付计划受到了延迟,利润率水平受发货节奏及芯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承压下滑,可是公司继续保持增长,加上公司以战略眼光看待新能源领域各个高成长赛道并积极展开布*,包括储能、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在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带动能力会不断提高,快速获得亮眼的业绩。
根据2022年一季报,我们对科士达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
科士达与去年一季报相比较,其盈利能力出现小幅度恶化,在一年中处在相对高位。
与去年一季报比较,科士达的成长能力呈现小幅度下降。在一年中处于相对低位。
跟去年一季报相比来说的话,科士达偿债能力稍微有一点恶化。
跟去年一季报相比较起来的话,科士达运营能力逐步有所恶化。刚好处在一年当中的低位。
与去年一季报相比较而言的话,科士达现金流能力微微有所恶化。从而处在一年当中的低位。
当中,公司拥有较高的现金回收质量,可持续经营能力略微转向恶化。
六大排雷指标统统很正常,明显的财务爆雷风险并不存在。
该股委比为,卖盘比买盘;委差为,说明;外盘内盘,后期存在可能。
今天我们对其他电源设备板块和科士达的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那么对于咱们散户而言,后市是应该继续增持还是减持?点击下方链接,一键获取分析结果:
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股掌柜;图片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中提到的投资品种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合作对科士达来说是利好吗?
对科士达是利好的
科士达与宁德时代合作设立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以布*储能、充电 桩、“光储充”一体化等相关业务。2021年9月,科士达收购宁德时代持有的时代科士达3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时代科士达80%的股权,时代科士达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科士达:疯涨的新能源板块,扭转颓势的一季报下是否有新机遇
最近的新能源板块,涨疯了。
继6月底,锂电池龙头股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越五粮液、成为深市第一名后,8月4日,又一新能源板块飙升,出现直接对战传统能源企业的刺激画面——比亚迪股价首次突破300元,总市值超过中国石油。
文章作者:猛拍一砖
本文共计:2187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在二级市场上,最近似乎被改变的历史有点多,特别是在锂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这几个新能源赛道上。
其中,近日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发力储能业务的新能源企业科士达备受关注,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股价一度涨停,因而受到深交所监管发函询问。
从市场和自身业务来看,这会是一个短期的震荡吗?科士达是不是一个可持仓加码的优质新能源股?
01
光伏业绩惨淡,但仍视为未来业绩爆发点
科士达成立于1993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IDC)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网络能源供应服务商,其UPS(不间断电源)为国产品牌第一。上市以来,其股价总体波动不断,几次出现大幅增长与剧烈下跌的状况,在今年7月新能源市场尚未大热之前,科士达依然低迷。
此前的几次大波动,多与2015年股市的千股跌停和2018年光伏行业“531政策”影响下的集体下跌有关,再加上此次的新能源大涨,市场环境影响颇深。但从其他波动的数据和业务表现来看,科士达在产品规划和销售层面似乎并不太理想。
根据其2020年的财务数据,科⼠达2020年营业收⼊和毛利润较2019年均出现下滑,核心利润下滑严重,达11%。
造成此原因的主要是“光伏逆变器”产品销售的下滑,从5.9亿拦腰直降至2.5亿元,营收同比下降58.16%。
事实上,此前科士达的光伏业务在2018、2019年也有过下滑,根据其董秘范涛的解释是:第一,受国内的经济形势影响,行业内资本投入减少,实施的项目比原来少,必然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其次,国内光伏政策落地比较晚,而且2018年的‘531光伏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发展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导致国内光伏行业发展承压。
这里面再一次提到的“531光伏政策”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自2018年出台以来,对整个光伏产业影响巨大,其主要内容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三家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
为什么要降低补贴呢?因为光伏产业是个被补贴“扶”起来的产业,但扶太久,它自己不会生长了,导致出现补贴缺口持续增大、一些地方出现弃光限电、产能过大等问题。
因此,国家出台光伏新政,给当时有点扶歪了的光伏产业踩下了急刹车,一定程度上也伤了好一批光伏产业的元气,包括科士达。
从近几年科士达的业务来看,其光伏产业仍受该新政余威影响。所说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是靠 “智慧电源、数据中心”支撑,但是该业务增长缓慢,其带来的增长小于光伏业务的下滑,最终整体业绩不稳。
在这种情况下,科士达仍然对光伏期待颇深。根据科士达近日的表态,而数据中心则仍是公司的发展基石,整体上会着重布*在新能源,并将其视为未来的业绩爆发点。
比如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便是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更好地发展储能相关业务,进一步发展新能源。2019年7月15日,科士达与宁德时代合资设立的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2020年4月合资公司进入产线搭建、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等准备阶段,目前已正式投运。
为什么科士达如此看中新能源。这前有碳中和政策吹风,新能源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后还有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加持,虽然前几年补贴下降导致增速略有下滑,但技术成本带来的成本下降,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仍然达到34%。
02
海外市场可以扭转*面吗?
而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下,科士达将目光放到了海外,由于国内光伏发电的性价比在海外市场也极具竞争力,出海成为科士达规划的重要一步。
近日,董事长刘程宇透露科士达的进一步规划:考虑到国内客户比较集中,且以大型电站为主,国内将在技术和价格上保持竞争力;今年扭转光伏逆变器不利*面的重点是海外市场,将加快海外营销渠道布点。
对比2019和2020年在境内外的市场数据来看,目前“境内”是最大的收入构成,占比65.18%,海外市场收入出现下滑。这与动荡的时*和政策大有关联。
事实上,在疫情还未发生前,科士达在2019年上半年境外营收就首次超过境内营收。2019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境内营收达4.67亿元,占营收比重46.74%,同比下降43.98%;境外营收达5.32亿元,占营收比重53.26%,同比增长62.97%。
如果按照正常市场发展,从增速来看,科士达的业绩表现应该不至于出现回落。
但201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紧张,出现垄断或抱团形势,整体新能源出海情况不容乐观,导致科士达2019年全年境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又下降至了41%。颇受疫情影响的2020全年,境外营收更是大受影响,下降至35%。
而根据疫情恢复、市场尚且平稳的2021Q1数据,科⼠达2021年⼀季度营业总收⼊4.73亿元,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均呈现较为快速的增长,⽑利率较2020年⼀季度也基本稳定。
而在这几乎翻倍的业绩增长中,公司着力拓展的海外市场究竟贡献多少,还需要等到年中报告一探究竟。
结语
说回新能源这个大行业,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红利和政策东风让它成为了黄金赛道,大周期下繁荣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小周期下,技术的瓶颈、地缘**的*限、资本市场过高的期待从而导致的泡沫化,以及疫情这样的黑天鹅,都让这个行业的变量因素在变多。
而科士达究竟能在这波光诡谲的是市场中如何表现,还是要靠自身的产品与销售,营业利润的稳定性与成长性问题,还是需要持续跟踪关注。
科士达“集邮”IDC、储能、光伏、新能源热门概念,股价半年涨四倍,机构调研如过江鲫,老板趁机套现5亿
风云君最近关注到一家叫科士达(002518)(002518.SZ)的公司,股价从2022年5月开启上涨模式,最高涨至63.88元/股,半年多时间翻了4倍。
2022年以来,科士达在机构中的受欢迎程度也明显提高,调研次数同比去年明显增多,其中8月份的一次电话会议,就有多达47家机构参与其中。
截至2022年9月末,科士达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控股股东宁波科士达创业投资合作企业(以下简称宁波科士达),以及王孝安、刘玲(实控人之一)两个自然人股东外,其余七位均为机构投资者。
一、煞费苦心的高位减持1、实控人连发减持计划
风云君注意到,与机构投资者比起来,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似乎也认为公司不值目前这个价。
在股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2022年11月16日,科士达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科士达、监事缪玲秋发布减持计划,拟分别减持不超过582.44万股、5,200股。
科士达实控人为刘程宇、刘玲夫妇,通过宁波科士达间接控制上市公司。
到2022年12月27日,实控人已经快速完成了减持,预计套现3.24亿。
其实,刘老板夫妻俩在两个月前,也就是9月7日,就曾减持过582.44万股。
参考减持均价,当时科士达的股价已经开启了上涨模式,夫妻二人预计套现2.4亿。
在股价涨势如此凶猛的时候,实控人接连发布减持计划,难道是公司股票高连自家老板都有点心虚了?
为了完成这5个多亿的减持,刘氏夫妇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继续往前追溯,他们上一次发布减持计划,是在2019年10月14日,也就是两年以前,计划减持1,164.89万股,恰好与最近两次减持总股数差不多。
计划发出后的第八天,上市公司又发布了一份回购计划,拟回购5,000-10,000万元。
百乐门代客泊车的经验告诉风云君,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本就十分异常。果然,这件事也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
首先,关于这次回购,董秘早在9月2日就已经提议了;其次,这次回购确实是为了提振公司股价,同时借此机会激励员工。
风云君行走江湖多年,确实没见过比这还诚实的回复了,这不就是明摆着说,此次回购确实是上市公司在配合老板减持吗?
不知是迫于交易所的压力,还是对董秘的无奈,刘氏夫妇在10月31日,距离披露减持计划尚未满15个交易日,也就是减持尚未开始,就急忙终止了。
既然老板已经不减持了,那“提振股价”也就没有意义了呀,哪个**还会花这种冤枉钱?——于是,上市公司果然也未完成回购,只回购了不到200万元,与计划下限5,000万元,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不得不说,这种实控人减持不成,上市公司就摆烂不遵守承诺的样子,就像是在重申一遍:没错,我公司的回购就是为老板服务的。
2022年前三季度,科士达实现营业收入27.40亿元,同比增长了48.27%;实现归母净利润4.47亿元,高于往年各年全年的利润水平。
参考2022年半年报,这主要是受益于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恢复,光伏及储能订单增长。
但继续往前看,却是另一番风景:2017年之后,业绩增长基本停滞。
2017-2021年期间,营收基本原地踏步;其中,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8.06亿元,基本恢复至2017年的规模。
归母净利润曾在2018年,因为光伏板业绩影响坏账损失增加而大幅下滑,直到2021年基本恢复,实现3.73亿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
风云君发现,科士达虽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分红还算大方。
2010年上市以来,科士达已经累计分红9.42亿元,基本已经覆盖了首发募集的9.43亿元。
不过风云君还要多说一句,刘老板夫妻二人持有上市公司超60%股份,持股比例不算低。
如此看来,这是上市公司业绩才刚刚有新的起色,实控人就迫不及待减持了。
要说科士达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今年的业绩,还有它的业务,涉及储能、IDC、光伏、新能源。
别急别急,风云君这就狗拿耗子,啊不对不对,这就发车啦~
1、UPS起家,天花板可见
科士达是在2010年上市的,起家业务是UPS(不间断电源),即能够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电能供应的电力电子设备。
在当时,科士达是国内UPS厂商重产品线最为完整的企业之一,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大功率产品上的技术垄断。
在信息、通信、金融、电力、钢协、军事、航空航天等行业,部分重要设备如果电能出现问题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对电能的稳定与不间断要求较高。
因此,这些设备需要配备UPS系统,一是保障供电的连续性,二是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使设备免受高低电压、频率不稳及电磁的干扰。
随着国内通信、金融以及**等部门信息化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IDC)的需求也在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UPS在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占比达18%,仅次于柴油发电机组和电力用户站。不难理解,作为数据中心的重要设备,UPS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科士达的数据中心产品(包括UPS)业务收入也逐年增长,近十年的复合增长率超10%,整体还算还算可以。
放眼整个行业,国内UPS市场厂商主要有伊顿、施耐德、维谛、科华数据(002335)、科士达、易事特(300376)等,前五大品牌合计占有超过80%的国内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伊顿、施耐德、维谛是三家国外厂商,产品种类齐全,他们在全球UPS市场,以及国内UPS高端市场仍具有明显的技术和品牌优势。
科华数据(002335.SZ)、科士达、易事特(300376.SZ)均是国内厂商,他们各有优势。
这三家公司在UPS基础上,还拓展了一些配套产品,比如空调、配电、机柜、解决方案等。加总来看,科士达2021年UPS相关收入为23.12亿元,与其他两家公司差别不大。
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相关数据显示,中国UPS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维持稳步上升趋势,由57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0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
从目前的市场格*来看,国内UPS市场规模整体不高,外加国外厂商已经分走一半以上的份额,国内头部厂商又基本势均力敌。
因此,科士达UPS业务市场增量空间有限,与其他两家厂商一样,他们都在尝试向外拓展。
从结构上看,UPS的组成部分包括逆变器、整流器,以及电池等储能装置。
也就是说,UPS厂家具备向光伏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等行业拓展的技术基础。
没错,这些可以拓展的行业,不管拿出哪个,都自带市场热点。
举例来说,UPS的核心技术是逆变技术,与太阳能逆变技术、风能变流技术、储能变流技术等,具有较高的重叠性,属于同源技术。
而科士达基本涉足了以上全部可以涉足的企业。
2011年,拿出6,300万元超募资金,投资建设太阳能逆变器产能,并在当年投产;
2013年,开始研发充电桩及储能相关产品,2014年完成充电桩研发,并在当年收获订单;
2016年,完成储能产品1-630KW全功率段的系列产品开发,可满足家用市场、写字楼、小型工厂和大型工厂等不同应用需求。
好的一面是,科士达的业务拓展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及后续研发,而不是外延并购。并且,这些业务到目前确实形成了一些收入规模。
也因此,科士达的业务从2010年单一的不间断电源,拓展至2021年的数据中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及储能、新能源充电设备等多个产品种类。
其中,2021年,光伏逆变器及储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新能源充电设备实现营业收入8,183万元。
忧的一面,从收入规模上也已经体现出来了,若放在相应行业中看,拓展业务的市场份额就十分有限,甚至有些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光伏逆变器,风云君曾经分析过阳光电源(300274)(300274.SZ)、锦浪科技(300763)(000711.SZ)、固德威(688390.SH)等几家上市公司。
2021年,哪怕连同储能产品在内,科士达光伏逆变器的收入规模,也只有他们的零头而已。
对于充电设备,科士达目前拥有直流充电模块、一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立柱式交流充电桩等多个产品系列。
但是这个相对新兴又热门的行业,市场格*尚未稳定,但随着入*者越来越多,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而科士达在其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不仅如此,科士达新能源业务收入还相当不稳定。
其中,2018年,新能源充电设备丢掉一位大客户之后,收入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起色。
光伏逆变器自2019年开始,受益于下游光伏行业的复苏,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三家公司的相关营收都高速增长,但科士达的逆变器业务却像是经历重创,不停往下出溜。
总的来看,科士达的各项业务确实满满的都是热点,但不管是对比同行,还是对比历年的业绩表现,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即使考虑2022年的业绩增长。
综合看下来,不管是涉足数据中心、光伏逆变器,还是储能、新能源充电设备,科士达虽没有十分刻意的蹭概念。
但从目前的成绩来看,科士达似乎摊子铺得过于大,尽可能往外拓展,但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新增业务大都平平无奇。
其实,像科士达这样地位比较尴尬的上市公司还有许多:有一些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但规模不大,实力有限。
科士达库存6.78亿、负债3.08亿,却购买将近9个亿的理财
近日,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报告正文,里面指出前三季度营收18.0亿,同比增长5.30%,归属股东净利润2.22亿,同比降低9.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1亿,同比降低15.12%;毛利率30.87%,同比降低2.90%;并且公司预计2018全年归母净利润2.23亿至3.71亿,同比变动区间为-40%至0。
531新政后,中国光伏市场需求下降,以及光伏产品在面临平价上网来临时不断降价,这些影响都体现在了科士达的季报上。第三季度,科士达营收继续放缓,营收为6.41亿,同比增长0.97%,归母净利润0.68亿,同比降低30.37%,毛利率28.55%,同比降低4.59%。
从营收数据和盈利上来看,科士达各项数据都有所下降,但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科士达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业绩,行业和证券分析师大多持悲观态度。
但是,危机往往埋藏在平淡之下。科士达看似正常的业绩退坡背后,其库存、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状况,暴露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
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科士达存货6.78亿,较年初增长58.27%,主要是原材料采购及产成品增加。科士达在2014年也出现过存货积压情况,那时积压均为产成品,本次从生产原材料就开始积压,说明科士达流动资金占有周期长,并且开工情况不容乐观。
并且,科士达截止第三季度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3.77亿,较年初增长5.73%。而科士达前三季度一共营收18.0亿元。高占比的应收票据和账款,以及盈利下降,让科士达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财报中透露,科士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08亿,同比去年净流入0.30亿大幅降低。不断增长的库存,加上大量应收账款,已经使科士达账上没有了一毛钱,并且负债3.08亿,预示着企业危机严重。
11月6日,科士达发布了关于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公告
据显示,科士达前12个月购买了13款理财产品,共花费8.93亿人民币,对此,您怎么看呢?
有谁知道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大陆本土UPS行业旗舰品牌厂商——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国内大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研发、制造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总投资1.5亿人民币,拥有近千名员工,是国内技术和规模均领先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法定代表人:刘程宇
成立时间:2006-12-14
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30040000331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公司地址: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号小区
科士达ups风扇一直高速度运转是什么来自原因?
强制散热,UPS工作时元器件会发热,需要风扇辅助各发热元器件的散热片散热
徐政年收入多少?科士达独立董事
徐政先生:汉族,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0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高级职称。1992年3月毕业于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计算机科学系助教;1987年4月至1989年3月,在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电气工学系学习硕士课程;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在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电气工学系博士课程;1992年8月至1997年3月,任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寄付讲座客座教员、日本松下电器马达公司家电产业马达事业部技术工程师;2000年4月至今,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副主任、清华港大深圳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1月至今,任深圳市海司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2年1月至今,任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5年10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深圳天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青岛斑科变频技术有限公司监事。
请问我买的002518科士达合同编号为1为什么不能成交,难道有内部交易吗?
相同价格,量大先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