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敏电子近况
PCB网城讯
博敏电子10月26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博敏电子于今年3月份与中天鹏宇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围绕PCB制造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主要为其生产PCB/PCBA、陶瓷基板、无源器件三类产品。公司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涉及电子装联业务,预计项目周期5年,金额为2.5-3.0亿元。目前公司正在为上述两个客户按照既定的订单推进业务。
博敏电子还表示,目前公司PCB事业群和解决方案事业群的业务占比为7:3。从发展趋势来看,现阶段在解决方案事业群的PCBA、元器件业务扩展速度会更快,主要是陶瓷衬板、军品元器件、新能源模块等方面;未来则PCB事业群会更快,主要依托江苏厂区二期扩产、各工厂技改、募投项目落地等带动原有产能的有效提升。
未来拟对深圳工厂后端PCB产能进行系统改造,作为PCB新能源特种板、陶瓷衬板生产基地,预计明年底陶瓷业务达到20万张/月产能,后续将随着下游客户认证节奏陆续释放。
全球AMB陶瓷衬板制造企业不多,公司作为行业中重要的参与者,在核心客户测试中,产品性能在全球名列前茅,有信心做大做强。从接触客户到规模化生产,所需测试时间周期较长,且不同客户周期不同,业务增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总体而言均按照产业的正常进度顺利推进中。
博敏电子称,与PCB技术同源的IC载板是在HDI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公司在HDI的技术积累已有13年,除去国内少数几家早期布*载板业务的公司,与现在投资载板的企业相比,公司在技术、工艺、生产方面均拥有先发优势,同时也积累了一批IC载板的头部终端客户,在盐城和合肥都有相关产业链和配套工厂。当地**也在积极寻求产业链资源和提供政策支持。
今年江苏博敏二期已正式投产IC载板,前期和HDI产品制程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摄像模组等模组类载板,去年已开始量产;今年在EMMC、DRAM等存储类产品配合康佳芯云等客户进入了小批量生产阶段,SD/microSD等产品送样认证中,实现向CSP类载板的技术转型。合肥项目落地之后,配合长鑫存储等终端客户产品技术路线,进入中高端FCCSP、FC-BGA等产品领域,由低难度向中、高难度拓展。现以江苏博敏二期达产后一万平米月产能作为开发载板产品的孵化器,到合肥一期月产三万平米的爬坡,乘着国产替代的东风相信会是一个比较快的发展过程。
2022年11月15-17日,由广东省电路板行业协会(GPCA)联手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主办的2021华南电路板国际贸易采购博览会将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与高交会同期举行!
博敏电子,200股,50.89卖来自出,最高多少价位买入合算吃践下混太图王生派负,超短线
要算手续费的,卖出需要千分之一的印花税,佣金最低5元一次,来回10元,合计大约22元,算每股就是0.11元低于50.78元以下买入,成本就比之前的低了
【博敏电子·观察】从投资到价格解密2018年动力电池市场
导读
报告通过梳理2018年1-1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101个投资项目进行分析,项目包括发布公告33个、签约39个和今年开工29个的项目,但不包括2018年之前投资今年投产的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346亿元。
以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增材制造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变革,正在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面对这一变革,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日本的“机器人革命”,以及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
在这些战略中,汽车产业和技术都占据了至关重要位置,各国纷纷以此为切入后,加快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并呈现出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大发展趋势,业界认为,这背后的最好载体或为新能源车。而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发展好否直接关系到行业的未来。
主流企业产能基本达8GWh,但利用率不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放量,产销量大增,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动力电池逐步成为锂电池产业增长的主导力量,2017年增速达到45%。
根据《锂电池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53.1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生产29.2GWh,占总产量比55.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生产23.1GWh,占总产量比43.5%。从不同电池材料类型来看,2018年1-10月三元电池装机量为21.8GWh,占比为6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13GWh,占比为37%,其他材料占比2%左右。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作用,中国锂电池产能扩张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底,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合计已经超过120GWh。根据规划,到2018年底产能预计达到180GWh,虽然产能较高,但各企业实际利用率普遍不高,一般低于40%。
也因为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市场向优势企业集中,低端企业将被淘汰。此前遍地开花的“小、散、乱”动力电池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据统计,2015-2018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从150家降至不到80家,近半数企业已经出*。
投资总额达到3346亿元,多数集中在制造端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动力电池产业投资热度。报告通过梳理2018年1-1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101个投资项目进行分析,项目包括发布公告33个、签约39个和今年开工29个的项目,但不包括2018年之前投资今年投产的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346亿元。
从投资领域来看,电池材料和电池制造投资项目个数和额度较多,占比分别达到29%和56%。说明材料、电池制造在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核心位置,其中三元电池和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投资热度较高。
由于我国钴、镍的禀赋较差,在8个上游资源投资项目中,只有1个是钴项目,其他7个全部为锂资源相关投资。
与此同时,并购重组加快延伸产业链布*,上游资源领域受重视。报告整理了2018年1-11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36起并购事件,并将其分为上游资源、材料、电池制造、生产设备和回收利用5个细分领域进行了分析。
从交易金额看,5个细分领域共涉及交易金额约575亿元,上游资源交易金额最高为374亿元,占总交易金额的65%。这说明电池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始向上游蔓延,并成为竞争的重点。这与我国上游资源的禀赋差有很大的关系。导致了资本之间的活动频繁发生。
从交易事件数量看,上游资源、材料、电池制造领域的交易事件较多,分别为9件、12件、9件。深入到交易后达成的控制程度看,获得51%以上控制权比例较高的领域主要是上游资源、材料、生产设备3个领域,并购在交易后均超过50%。
动力电池回收被重视,2022年规模或达1370亿元
我国自2014年开始大力向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最早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经开始进入退役期,第一轮大规模的动力电池报废期即将到来。
随着推广时间及推广量的增长,动力电池衰减问题也正在逐渐显现。根据EVTank研究数据显示,预计中国动力电池回收量在2022年将达到42.2万吨,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
众所周知的是,回收利用对于环境保护、电池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和布*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
但由于回收利用产业化技术不成熟、回收网络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健全、支持政策不到位、商业模式创新匮乏等原因,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效率低、不经济,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尚存,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还不能产业化。
报告认为,未来电动车将与可再生能源紧密结合。
一是可再生能源为电动车提供清洁电力,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电动车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其全生命周期排放趋近于零,且如果2017年的弃风、弃光全部得到合理应用,能够保障2187万乘用车1年用电需求;
二是电动车及退役电池可减少调控储能设施投资,减少额外投资而获得的巨大调控容量;
三是动力电池将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及辅助服务;
四是电动车调节电力系统调节将带来额外收益,电动车与电力系统的结合,将会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根据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披露的数据,目前国内电池厂商平均1GWh产能对应设备投资约2.3亿元。按照IEA锂电池产能数据,粗略计算,2022年动力和储能锂电池生产设备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370亿元。
电池组价格下降,全固态锂电池或有更多可能性
目前,阻碍电动车发展的除了续航和充电时长以外,价格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由于动力电池成本较高,且在整车成本中占比较大,使得同一车型的纯电动版本要比燃油车贵。
好消息是,得益于政策推动及规模效应,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成本方面,电池组价格从2018年年初的1.4-1.55元/Wh下降到年底的1.2-1.35元/Wh,且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在能量密度方面,2018年基于NCM523材料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215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2019年基于811材料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预计可达到280Wh/kg。
这两种电池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新一代材料对电池性能的提升作用,比如正极材料811、硅碳负极的研发,将会进一步提升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单体能量密度有望达到300Wh/kg,加上这两种电池产业基础强大,在产业中的竞争还将存在一定时期。
从技术潜力角度来看,磷酸铁锂体系理论能量密度约为170Wh/kg,三元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是300-350Wh/kg,同时存在热分解温度低、易燃烧爆炸等安全性问题,二者能量密度提升空间相对较小。然而全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潜力大,从理论上讲更具可行性。
由于当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自身的瓶颈,以及固态电池的潜在优势,欧美、日韩、中国等涉及动力电池、汽车及能源方面的产业链上众多企业正在积极布*和研发固态电池。
从产业化进展来看,固态电池在汽车领域产业化集中在2025年左右。除固态电池技术领先的丰田外,老牌车企量产固态电池的时间均在2025年以后(丰田预计2022年),而新造车势力则相对激进,菲斯克、戴森更是将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定在了即将到来的2020年。
着火事故再次凸显,保障安全是首要目标
2018年,最让行业揪心的莫过于电动车起火事件。据统计,自2011年至2018年10月新能源汽车着火事件共108例,其中与动力电池相关的92例,占比86%,从内部因素看,电池热失控导致的自燃是主要原因,电池的热失控是机理复杂、危害严重的电动车安全问题。
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覆盖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研发阶段、制造和使用过程、监控环节、报废环节,比如设计缺陷、生产过程控制不严、部件老化失效、碰撞、充电管理不到位、报废动力电池拆解不规范等,某一个环节如果把控不好,最后都有可能导致着火事故。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是后期使用阶段安全性的基础。报告指出,核心零部件及整车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时以安全为前提,保障产品能够按照应有的研发、生产、试验周期完成验证,并对产品进行创新性安全防护,比如系统安全、防火等设计。
从早期的寥寥无几,到如今的处处开花,汽车电动化势头已起,未来5年或迎来爆发式增长,并与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深入融合,不过它的基础就是电动车性价比要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而车企更需要做到的是安全性保证,共同助力行业进步。
来源:汽车之家
rcs芯片股有哪些?
2021年RCS概念股有:
*ST嘉信: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9.7亿,同比增长-56.89%;毛利率30.06%,净利率-59.75%。
梦网科技: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7.36亿,同比增长-14.53%;毛利率15.73%,净利率3.74%。
世纪华通: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49.8亿,净利率19.84%。
省广集团: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2.9亿,同比增长15.22%;毛利率10.37%,净利率-6.78%。公司旗下传漾SamBa富媒体广告协作平台采用富媒体广告技术,协助广告主在主流媒体站点投放商业广告;20年4月,公司澄清,暂未开展RCS相关业务。
海联讯: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44亿,净利率11.01%。
彩讯股份: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39亿,同比增长0.96%;毛利率43.29%,净利率19.18%。正在研发中,预计2019年8月结项基于RCS(融合通信),提供一站式解决集团企业客户应用接入RCS的能力平台,丰富RCS里应用种类和使用场景,提升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价值,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面向互联网的ICT融合通信业务,提升公司向互联网厂家、企业开放合作融合通信的能力,助力公司该领域的业务发展。
众泰汽车行情
建议还是不要购买这类小型汽车。毕竟工艺太差了。
大丰博敏电子厂怎么样?
据我所知,大丰博敏电子厂是一家知名的电子制造企业。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电子产品。他们注重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此外,大丰博敏电子厂还注重员工培训和福利,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深受消费者的信赖。总的来说,大丰博敏电子厂是一家可靠的企业,值得信赖。
实时行情:博敏电子(60393股票涨幅7,成交额46亿元! - 谋辰财经网
实时行情:博敏电子(603936)股票涨幅7%,成交额46亿元!
近期,博敏电子(603936)股票表现强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截至最新数据显示,该股票涨幅达到7%,成交额更是高达46亿元!这样的表现令人瞩目。
博敏电子(603936)作为一家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一直以来都备受市场青睐。该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密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博敏电子(603936)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良好的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博敏电子(603936)股票涨幅7%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以上就是关于博敏电子(603936)股票涨幅7%,成交额46亿元的实时行情分析。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本站采用创作共用版权PoweredBy谋辰财经网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ThemeBySitemap粤ICP备2023033728号
博敏电子11月13日收盘报11.11元,博敏电子股票行情分析 - 南方财富网
11月13日讯息,博敏电子3日内股价上涨2.34%,市值为70.88亿元,涨1.74%,最新报11.110元。
所属盘古大模型概念11月13日上涨3.47%,涨幅较大的股票是软通动力(20.01%)、云从科技(13.06%)、润和软件(7.29%)、神州数码(6.18%)、常山北明(6.16%)。跌幅较大的股票是寒武纪、深南电路。
从营收入来看:
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博敏电子公司实现总营收7.68亿元,同比增长11.08%;毛利润为6828.42万元,净利润为-2225.95万元。
在所属盘古大模型概念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中,同方股份、能科科技、宝兰德等5家是超过30%以上的企业;卓易信息和广电运通位于20%-30%之间;金山办公、特发信息、紫光国微、东方通等5家位于10%-20%之间;用友网络、四川长虹、海量数据、中科软等26家均不足10%。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现2021年梅州市博敏电子厂一个月全勤才4千多点,半个月日班,半个月夜班?
差不多吧!小地方是这么一个工资。所以也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个地方的物价。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