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集体重挫!最高暴跌10570元/吨!万华化学:原料或创下15年新低!_价格_市场_跌幅
原标题:煤化工集体重挫!最高暴跌10570元/吨!万华化学:原料或创下15年新低!
自2月起,煤化工板块承压走低,进入下行通道。近几个月来,煤化工板块不断下跌,连续向下突破,持续刷新年内低点。进入5月之后,煤化工板块跌幅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创近两年新低,行情较为疲弱。
上周,万华化学股东大会在山东召开,万华化学揭秘了近期的聚氨酯市场情况。其中,万华称备受瞩目的MDI价格竟可能处于15年来最低位!
龙头老大都这么说了,说明眼下化工品价格确实跌到近几年谷底了!上游原料的价格已经处于低位,中下游的塑料市场失去了支持,处境更艰难!
聚合MDI:环比下调1000元/吨,厂家打折供应!
近期,万华化学、上海亨斯迈均下调聚合MDI报价。其中,万华化学5月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8800元/吨,环比4月份价格下调1000元/吨;上海亨斯迈聚合MDI5月挂牌价执行19000元/吨,环比下调1000元/吨。
纯MDI:实单有限,部分厂家5折出售!
纯MDI市场处于较为平稳状态,报价19500元/吨左右。目前市场原料面支撑,但市场交投一般,部分工厂以5折出货。预计随着库存减少,纯MDI或有小幅上行空间。
TDI:万华、甘肃银光投产,市场持续下行!
如果说2021年是塑料暴涨的一年,那么后疫情时代的塑料迎来了暴跌的时代,部分塑料价格创下阶段新低!
我们以余姚市场的,ABS/吉林石化/0215A为例:其价格高位在21年10月,报价18000元/吨,从21年年尾开始就不行了,ABS等于是跌了两年,截止23年5月,报价9850元/吨,下跌8150元/吨,跌幅45.28%。这里我们也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前卖ABS是真赚钱!难怪石化厂蜂拥而至投产ABS!
我们以东莞市场的,PC/鲁西化工/1609T为例:其22年5月的价格高位在18600元/吨,截止23年5月价格跌至13000元/吨,下跌5600元,跌幅30.1%。截止到2023年5月,国内PC总产能达到343万吨/年,较2022年底增长7.19%,较去年同期增长21.20%,创历史最高水平,也难怪市场消化不良了!
由下图可以看出:其价格高位在22年5月,报价24200元/吨,价格从5月份一路狂跌至10月份谷底13800元/吨,之后虽有小幅上涨但于事无补,截止23年5月,报价13600元/吨,下跌10600元/吨,跌幅43.8%。也就是说今年POM一直在低谷徘徊,价格相比去年年底无任何起色。
我们来看看厦门市场,EVA/宁波台塑/18J3这两个月的价格曲线图:这简直就是过山车行情了,18J3在3月13日的时候,还卖17000元/吨,短短两个月时间,下跌至5月15日的12800元/吨,下跌4200元/吨,跌幅:24.71%,如此短时间,跌这么多!这个下跌节奏,在整个塑料圈里敢说第二,也没人敢说第一了。
光看历史跌幅已经触目惊心了,然后这还没完!周一塑料行情继续恶化,原来以为价格跌到地板价了,哪曾想,地板之下还有地下室啊!
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消息,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石油煤炭板块今天为什么下跌得这怀干期轮率投么惨?
震荡市,什么版块都是轮换调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很正常。但我觉得你好象进早了,毕竟现在政策还不明朗。祝你好运吧。
煤化工集体大涨,原因找到了?
近期煤化工品种集体爬升,截至昨日午盘收盘,主力合约当中纯碱领涨,涨幅达到4.42%,甲醇紧随其后4.09%,而尿素近期也触及涨停,乙二醇则相对涨幅较小。
“近两日,煤化工品种连续上涨,涨幅均超过4%,尿素上涨一是国内终端下游库存降至历史低位,特别是基层经销商库存,在经历上一波大幅下跌过程,均无囤货,而随着国内终端需求渐起,农业刚需支撑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且厂家库存大幅消耗,高位大幅回落100万吨左右;二是国际价格连续反弹,部分国家需求支撑国际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内出口情绪升温,国内出口倒挂大幅缓解,支撑国内尿素现货价格连续上涨。”银河期货煤化工分析师张孟超说。
“近期煤化工主要的驱动因素在于几方面,首先从宏观来看,虽然PPI的6月情况略有好转,降幅仍超一致预期,且对应PPI同比的-5.4%也低于一致预期的-5.0%,但市场偏向于CPI和PPI双筑底预期。在此背景下,可以看到综合性价格指数有了小幅反弹,例如6月RJCRB指数小幅反弹近1%,文华商品7月以来上涨幅度达到2.06%,动力煤价格环比持平,相关煤化工板块实际上走强,主要拖累因素在于钢铁产业链。二是,煤化工品种整体估值重心有所抬升,随着迎峰度夏的到来,动力煤低位快速反弹,使得整体煤炭系品种表现较强。当前高温天气持续,下游集中补库,港口库存快速去化,随着电煤走强,化工煤价格也间接得到支撑。三是煤化工品种基本面矛盾不大,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深度下行后,煤化工品种供需情况有了进一步改善,甲醇、尿素等品种改善较为明显。”广发期货化工研究员张晓珍说。
有别于此前煤化工板块的整体下挫,近期以来,煤化工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反弹,甚至强于石化板块。煤炭价格从6月份以来逐渐止跌反弹,成本端是煤化工集体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当然,煤化工板块的尿素、甲醇甚至是纯碱都有其自身供需变化的影响,比如尿素国际报价持续拉涨,出口订单增加改善国内弱势需求预期;天然气价格反弹影响甲醇进口碰撞7月检修预期增加影响供应;纯碱检修规划较多等因素。”冠通期货研究咨询部王静说。
中辉期货化工研究员曲湜溪告诉记者,上半年随着煤价下行,国内煤化工产品成本坍塌。但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状态形成,截至7月11日下午,上海、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部地区气温可达40℃。多地的极端高温也使得今年国内用电负荷持续走高。7月10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比去年最高负荷增加300万千瓦。港口及电厂库存双降,电厂日耗提升,市场对于今年动力煤需求启动预期提前。甲醇、乙二醇等煤化工商品,由于连续多年的供应集中增加,价格已经降低至部分边际企业成本线以下,主要受到成本端驱动,在煤价预期上行的情况下,价格跟随成本上升而上升。
“除此之外,近期伊朗天然气涨价也对国内煤化工产品形成了拉动,很多煤化工产品,如甲醇、尿素、乙二醇等均是全球流动的,而外围产品的主要原料均是天然气。当国际天然气涨价时,相应国际商品成本上升,价格上行,导致国内商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而抬高国内商品价格。夏季为国内煤化工大厂集中检修的旺季,部分企业开始检修,减少国内供应。”曲湜溪说。
对于甲醇的上涨,张孟超认为,内地久泰200万吨装置开车后运行不稳定,近日将会再次停车,导致内地供应紧张,同时榆林地区某CTO开始大量外采,支撑内地价格持续坚挺;港口市场消息称某MTO持续买货,有开车预期,整体市场情绪支撑价格连续反弹。
煤化工产业库存情况如何?
曲湜溪告诉记者,甲醇生产企业及港口库存均呈中性状态,库存压力不大。产需方面,年内甲醇新增供应压力不大,供需基本平衡,近期来看,内陆市场随行就市,按需购买,沿海市场氛围小幅回暖。尿素库存整体偏低,为近年低位。尿素年内无明显的供需矛盾,近期澳大利亚、巴西需求好转,而东南亚尿素装置检修导致供应收缩,加之印度招标在即,国际尿素报价反弹走高,国际报价反弹后,中国尿素出口价格也逐渐上升。
据悉,甲醇港口以及产地库存环比持续回暖,需求相对淡季,进口积极补充下,整体库存水平逐渐回暖,位于年内相对高位水平,但处于近几年中性水平,同比略有偏低。
王静介绍,7月份通常一体化企业将迎来年中大修,供应或有所收缩,环比二季度后期或有下降,不过三季度新增产能进入集中投产期,预计规模可观,叠加此前检修装置复产,甲醇供应大概率趋稳;需求端,传统需求处于相对淡季,MTO开工率也表现低迷,部分停产装置重启需到三季度后期,需求压力并不大。甲醇供需矛盾并不突出,但国际异常气候或导致中期进口规模收窄,累库形势或发生变化,边际预期有所改变。
“从目前情况来看,甲醇和尿素基本面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方面体现在库存结构的改善,甲醇港口和社会库存分别在86.18万吨和37.28万吨(隆众口径)。主要得益于伊朗装船良好,将再度对港口到港预期进行修正,暂看港口延续累库但节奏或将放缓。”张晓珍说,尿素上游27.84万吨,环比减少14.58%,短期因农需集中共振去化较快。而另一方面,甲醇和尿素供应端近期有所减量,因为计划检修企业较多,加上短时故障频繁出现,甲醇和尿素供应边际实际上较前期有所压缩。
目前的交易逻辑是?
“尿素等有利润的商品更多还是看阶段性供需变化,乙二醇、甲醇和烯烃等利润较为微薄的商品,更多看成本端变化以及上下游存量产能的阶段性波动带来的平衡表变化。”曲湜溪说。
根据近期的多空持仓数据观察,当前煤化工主要的交易逻辑还是在近端平衡表趋紧叠加市场未来强预期的主线中进行。
张晓珍认为,经过此轮上涨,一些品质基差修复较快,说明短期矛盾正在趋于缓解。拿甲醇和尿素来说,国内方面市场对于兴兴采买甲醇但具体重启仍待定,情绪上予以一定积极的重启想象空间。而尿素则在于短时间*部地区和出口消费刺激,同时市场对于7、8月参与印标和外盘招标有较强的情绪。因而短时间看到近月基差修复较大,同时也表现较强。短期看表需改善确实带动盘面走强,但煤化工产业链也面临深层次的矛盾,一是平衡表实际上仍表现宽松,大炼化投产周期下煤化工装置投资也较多,过剩的产能需要在供给侧进一步去化,我们也看到近期发改委关于淘汰落后装置的决定,后续可能看到部分产能出清;二是成本端煤价短期走稳,不代表后续过剩格*改善,煤化工品种估值重心可能面临再次走弱的风险;三是内外部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中长期相关品种可能面临较大累库压力。
中信建投期货化工分析师刘书源告诉记者,甲醇交易的逻辑是下游MTO的复工和供应端的阶段性收缩,产业矛盾主要是内地的甲醇供应是否会大规模回归,以及下游需求能否正常恢复,最后仅剩两套沿海的MTO装置未开,斯尔邦和兴兴,如果重启顺利,对甲醇的需求量环比6月会有明显的增加。
“当前,煤化工矛盾点主要在于产业链上下游库存水平均处于往年同期低位,供需矛盾持续酝酿,已经从供需双弱格*转向供不应求。近日,煤化工交易逻辑在于,一方面,产业链库存整体偏低,而供应端产量均较前期有所下滑,供应偏紧;另一方面,下游需求连续释放,终端开始补库,在整体供缩需增的背景下,现货价格连续上涨,同时期货盘面贴水现货,主力合约有收基差预期。”张孟超说。
对于后市,张晓珍认为,各煤化工产业链条逐渐呈现差异化供需矛盾的格*。比如尿素期货,其基本面供应过剩*面在下半年可能更加明显,随着华鲁恒升等企业装置上马投产,届时供应增量压力还是会成为市场主要矛盾。而乙二醇供需在后期将所修复,7、8月供需可能由累库转去库,加上煤炭价格仍较为稳定,预计乙二醇低位支撑偏强。此外,甲醇期价走势建议持续关注港口库存伴随伊朗扰动及采买释放下的累库修正能否进一步改善。综合来看,近期煤化工期货行情波动幅度加大,盘面风险提升,建议投资者低仓位操作为主,注意基本面变化。产业链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工具在极端行情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及稳定利润。
“展望甲醇后市,一方面,煤价在迎峰度夏旺季结束前将持续处于区间波动趋势,煤制甲醇成本有所支撑,而内地部分装置故障,导致整体供应偏紧;同时前期伊朗多套装置临时停车,预计7月份进口量将有所回落,关注进口到港情况。另一方面,下游刚需持续存在,在低库存背景下预计整体价格延续振荡偏强为主。”张孟超说。
化工股为什么一直下跌
周期股具有支付较高股息的特性,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变化而出现涨跌变化。并且,周期股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密切关系。而化工股属于大宗商品原料行业,也随着市场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下半年,经济形势震荡、化工股也跟着跌。周期股具有支付较高股息的特性,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变化而出现涨跌变化。并且,周期股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密切关系。而化工股属于大宗商品原料行业,也随着市场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化工股属于周期股行业。周期股行业还包括:钢铁行业、有色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酿酒行业、建筑行业、制造行业等等。这些周期性行业个股都会随着市场经济增长,使市场对这些行业中的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也会使这些行业中的个股业绩和股票价格得到有效快速的提升。反之,在市场经济下降或者处于低迷时,使市场对这些行业中的产品需求量出现快速衰减,从而导致行业中的个股业绩和股票价格的到快速的下降。因此,周期股行业与市场经济走势是高度绑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提前反应。化工行业的投资逻辑化工是个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巨大,一旦设备开始运转,即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也没法关停得持续生产下去,只能靠企业底蕴扛过去,资本一般不喜欢这类行业。外加审批越来越严,所以护城河极其之高。其次化工行业的种类多、流程长、工艺复杂,使一体化的成功率非常大,越早投入优势越大,像全球化工龙头杜邦、拜耳、巴斯夫上百年了一直屹立不倒。化工行业中,不论是低估值的周期股还是高估值的成长股,核心的投资逻辑都在于盈利预期的改善。周期股你首先要分析其产品或原料的涨价是长期趋势还是短期趋势,然后再去判断盈利的改善情况。成长股重点把握其未来业绩的高速增长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市场上化工个股股价迥异,本质上就是成长逻辑跟周期逻辑的区别。比如万华化学(股价3位数),通过规模优势压低MDI产品的价格,且MDI生产壁垒极高,形成了全球寡头垄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向上游的煤化工扩展,降低MDI原材料的成本;通过配套TDI、聚醚多元醇,向聚氨酯下游材料扩展,将公司的发展从1000亿的MDI行业扩大至4000亿的聚氨酯行业,做深了公司产业链。业绩有了长期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因此走的是成长逻辑。像煤化工或石化行业里面的那些“大烂臭”(股价个位数)就是典型的周期逻辑,基本跟原材料的价格成正比。周期逻辑的个股你在参与时一定要弄清楚你是以价值投资的角度参与还是以投机的角度参与。那些粗加工没什么护城河,而且上游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大,没有长期趋势的股票,快进快出,搓搓短线波段,做价值投机。以价值投资的态度参与的主要是那些上下游大宗商品扩产很难,长期看产品价格能持续走高的公司,他们也按照成长逻辑来走。就整个化工板块来讲,长期发展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从需求侧来看:海外补库存会一直持续,各国开启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进一步拉动原材料的需求。从供给侧来看:化工行业的审批越来越严,像最近几年新增的供给大都集中在寡头垄断的细分子行业,都是龙头企业的扩产。短时间供给很难提上去,头部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煤化工集体重挫,这个品种期价创逾两年最低,底部还有多深?
期货日报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煤化工板块呈现冲高回落态势。自2月起,煤化工板块承压走低,进入下行通道。近几个月来,煤化工板块不断下跌,连续向下突破,持续刷新年内低点。进入5月之后,煤化工板块跌幅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创近两年新低,行情较为疲弱。其中,尿素自二季度以来,一直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中,期价从2200元/吨跌至目前1700元/吨以下;甲醇则是从4月下旬开启了相对流畅的下跌,期价从2400元/吨一路跌至2100元/吨以下。自4月下旬至今,甲醇期货主力合约2309自2480元/吨附近跌至2050元/吨,跌幅超13%,创2020年11月以来最低。
“从周线级别看,甲醇主力合约已连续五周飘绿。尿素期货价格持续创新低,带动现货价格持续走低。”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上海分院负责人夏聪聪表示,煤化工板块多品种创出新低,主要是受到成本端的拖累及需求不济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煤化工品种走势的关键在于成本对品种估值的影响,以及品种自身的供需。成本端煤炭的支撑弱化,使尿素、甲醇等煤化工品种的估值中枢不断下移。
据夏聪聪介绍,上游煤炭市场主流煤矿生产稳定,产量处于高位,货源供应充裕。市场煤则因受需求不振,价格重心弱势松动。大秦线春季集中修结束,港口库存回升。国内正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电厂日耗较低,中下游环节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需求端表现持续偏弱,内贸煤市场不断下行。4月后继续实施进口零关税政策,同时在进口煤成本优势支撑下,进口量将维持在高位,补充国内煤炭供应。
“就煤炭而言,当前国内煤炭总库存远超去年同期,电厂库存已创历史同期最高位,由于尚未脱离煤炭消耗淡季,煤炭供应充足,价格下滑,创近3年同期低位。”齐盛期货分析师于芃森说。
煤化工成本端支撑乏力,产生一定利空影响。此外,今年以来下游市场需求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且终端订单下滑,供需关系偏弱。
“甲醇期价频创新低,原因在于今年甲醇新增产能仍在,对2309合约价格压制明显。”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书源表示,包括宝丰三期240万吨/年和其余待投产的焦炉气制甲醇装置,上游高供给压制价格上行。同时,甲醇下游需求恢复不足,比如今年MTO装置开工率偏低,部分装置仅保持最低负荷,甲醇整体供需矛盾凸显。此外,随着今年4月**地区装置陆续重启,海外货源可能再度冲击内陆市场,5月进口回升量可能较大,或超过120万吨。
甲醇市场5月份进口预期大幅增加,后期对国内沿海市场的冲击将增加,市场进入缓慢累库阶段。
在于芃森看来,持续振荡下行并在本周加速下滑是甲醇本轮下跌的主要特点。“尽管甲醇创逾两年最低,但自身基本面并没有处于最差时段。”于芃森表示,截至上周末,港口地区甲醇总库存约为80万吨,处于近5年同期低位。国内甲醇装置开工在66.06%左右,低于去年同期6.08个百分点,也处于近5年同期低位,其中内地西北地区开工在71.07%,创近6年同期新低。“甲醇需求同样无亮点可循,最大的下游MTO装置开工在74.36%,处于近5年同期低位,供需处于双弱阶段。”他称。
刘书源认为,今年煤化工品种价格的大幅下行,也与需求弱势以及产能投放周期有关。“多数终端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显著恢复,而经历过2—3年的持续投产,国内甲醇和尿素的产能不断扩张,当前下游的需求难以匹配新增的产能。今年甲醇和尿素已经迎来周期下行的拐点,未来其价格可能下跌至极低的水平,从而开启倒逼上游去产能,后续大概率是一个产能的上下游再平衡周期。”
“当前商品市场不仅仅是煤化工,整个工业品在5月初均出现破位下行。虽然国内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但仍面临一定压力,宏观环境扰动下,下游终端订单表现不佳,而供应基本均处于偏高水平,使得供需压力凸显。”夏聪聪认为,煤化工品种当前缺乏向上驱动,偏弱行情将延续,随着高温天气来临,下游需求仍会受到限制。
在刘书源看来,虽然今年煤化工企业因煤价的回落,采购成本同比去年下降,但其产品(甲醇、尿素)的价格下行幅度更大,整体利润并没有明显转好,尤其是单一的煤制甲醇企业,理论亏损幅度较大。经过理论计算,固定床制尿素的企业基本也到了盈亏平衡附近。
“在煤炭价格连续下滑及预期仍将下滑的背景下,预期成本坍塌造成的价格下行或仍未结束。”于芃森称,但并不意味着目前煤化工品种价格没有底了。
从成本端来看,煤炭目前的下跌并不是特别流畅,且煤化工品种跌幅已经远超煤炭,可以说提前兑现了煤炭下跌的预期。目前内地甲醇厂家生产成本相对偏高,价格下滑较盘面也有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用煤旺季将于下月中旬至下旬开启,煤炭价格后市有望止跌反弹,煤化工超跌之后,就存在反弹可能。“后市来看,市场需要等待止跌的信号和时间节点的出现。在煤炭未有明确的止跌反弹之前,煤化工大概率维持偏弱态势。”于芃森称。
*END*
责任编辑:李国雷 主管:李红珠
推荐阅读:
美国逼近“最后大限”!外媒:拜登宣称“美中关系应会在很短时间内缓和”!俄**将访华,中美商务部长计划会面
债务上限危机冲击,美债收益率空间几何?
什么原因造成了煤碳的上涨与下跌
你说呢...
37.63% 上证综指创15年来季度最大跌幅_cctv.com提供
3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大幅低开,最终上证综指失守3500点。至此,上证综指3月20.14%的跌幅也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沪深300指数的18.91%也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月跌幅之最。其中,上证综指季度跌幅累计37.63%,创15年来季度最大跌幅纪录。两市目前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601857)3月份下跌了5.35元,跌幅为23.70%,为上市以来月跌幅之最。
统计显示,A股史上,上证综指月跌幅超过20%的共有6次:1992年8月,上证综指月跌幅21.75%,月跌幅首次超过20%;随后的1992年10月份,上证综指再度深跌27.78%;1993年3月份和5月份,上证综指月跌幅分别为30.9%、31.15%,成为A股史上月跌幅最深的两个月份;1994年7月,上证综指月跌幅28.85%,为第5次上榜;时至今年的3月份,上证综指迎来了第六个上榜月份,月跌幅为20.14%,创13年来最大月跌幅纪录。
其他股指3月份也深幅下跌:上证180下跌1946.46点,跌幅达18.92%;深证成指下跌2521.74点,跌幅达15.94%;中小板综指下跌1106.14点,跌幅达19.12%;上证B指下跌37.51点,跌幅达9.86%;深证B指下跌76.05点,跌幅达11.98%。就行业指数来看,3月份银行板块指数下跌1107.44点,跌幅达16.10%;房地产板块指数下跌387.54点,跌幅达7.73%。
就季度跌幅看,上证综指今年一季度1至3月份的月跌幅分别为16.69%、0.8%、20.14%,季度跌幅累计37.63%。这一跌幅在A股史上排行第三,仅与1994年二季度相差0.01个百分点,1994年4至6月份的月跌幅分别为15.88%、6.13%、15.63%,季度跌幅累计37.64%。季度跌幅最大的是1992年三季度,上证综指累计下跌48.12%,当年7至9月份的月跌幅分别为11.68%、21.75%、14.69%。可见,上证综指今年首季的跌幅同样创15年来最大季跌幅纪录。
股价下跌使得总市值大幅缩水。截至3月31日,两市A股总市值为27.48万亿元,与2月份的33.94万亿元相比缩减6.46万亿元,减幅为19.03%;而与去年末39.91万亿元的总市值相比,更是蒸发掉12.43万亿元,缩减幅深达31.15%。
据统计,两市可交易A股月度成交额对比显示,3月份总成交金额为28401.40亿元,与2月份的21001.44亿元相比,增长35.24%。如果剔除上市新股因素,3月份A股成交金额为27754.82亿元,环比增加6813.54亿元,增幅为32.54%。其中沪市3月份可对比股票成交金额合计为18867.5亿元,环比增加4734.9亿元,增幅为33.5%;深市成交金额为8951.85亿元,环比增加2144.73亿元,增幅为31.51%。另外,3月份沪深300成交金额为13626.11亿元,环比增加3491.82亿元,增幅为34.46%;中小板综指月成交金额为1257.2亿元,环比增加122.49亿元,增幅为10.79%。
今年第一季度A股总成交额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实现稳定增长,其中沪市A股一季度成交额为64129.79亿元,与去年四季度59100.64亿元相比,增长8.51%;而深市A股一季度成交额为30116.37亿元,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加3963.51亿元,增幅为15.16%。
就个股看,月度成交额环比增幅最大的为科大创新,月成交额环比大增389倍,其次S哈*、三联商社、中原环保月成交额环比均大增数10倍。而季度成交额变化排行榜中,敦煌种业、厦门港务、复旦复华增幅排行前三甲,其中敦煌种业今年一季度成交124.77亿元,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长10.71倍。
股市下跌除了主要受到美国经济疲软和信贷危机等外部因素拖累外,资金面压力和机构的大手笔抛售成为股市下跌的两大内因。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巨量再融资、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冲击成为A股深幅调整的主要原因。对比同期上证综指走势和A股流通市值曲线,就可以发现市场新增加筹码给资金面的压力。
机构方面,在下跌过程中大盘蓝筹股首当其冲成为市场抛售的重点,保险资金抛弃大型IPO次新股,券商和基金抛售二级市场老品种。上证所席位统计数据显示,在3月19日至3月26日A股加速下跌时期,机构资金出现了"杀跌"现象,基金在6个交易日内净抛出321亿元,这一资金流出速度,较前期放大一倍以上;保险资金同样不甘示弱,6个交易日内撤出21亿元。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3月末期间,以保险机构为首的席位累计减持670亿元,这一数字达到基金同期减持规模的三分之一。
进入4月份,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紧张的供求结构将有所改善,经过几个月的调整后大市有望在四月中有相对好一些的表现。
统计显示,大市经过二三月的相对解禁高峰后,将迎来四个月左右的限售股解禁的宽松期。增量资金方面,近期以来证监会审批的基金,大约能带来2000亿的增量资金,这些新基金经过前期的发行募集,已经陆续进入建仓期。随着这些新基金的入市,四月份市场紧张的供求结构将有所改善。
热点板块方面,能抵御通胀压力的行业将得到资金关注,包括新能源、医*、化工化肥、造纸等。具体来看,高油价与政策的推动使得新能源股受宠,尤其是风电设备、煤化工、太阳能等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的发展势头将可能远超出预期。医*方面,行业具有弱周期性的优势,在经济景气度下降时往往能维持较好的成长势头。
此外,医*行业还受到政策的明显倾斜: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新增229个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全国50%以上城市;财政方面2008年**医*卫生实际投入可能达1900亿元。化工化肥方面,由于国际化肥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差距较大,从而支持国内化肥价格不断走高。从产能来看,钾肥、尿素、磷肥的新一轮产能释放期在2009年底,因此,在农业进入景气周期的情况下,未来一年内化肥企业将保持着较强的提价能力。造纸方面,受成本上涨、节能环保等因素影响,文化纸、瓦楞纸、新闻纸等已经不同程度上提价,预计这种趋势继续保持。
此外,以银行、地产为主的大蓝筹经过大幅调整后,已经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
责编:周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