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来龙去脉?
蚂蚁集团是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发展而来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于2014年成立,以移动支付为主要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蚂蚁集团也逐渐涉足贷款、保险、理财等领域。2020年10月,蚂蚁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IPO。然而,在上市前夕,监管部门对蚂蚁集团进行了重拳打击,引发了市场对其未来的担忧。最终,蚂蚁集团IPO被暂停,公司也被要求加强金融监管合规。
蚂蚁集团业务模式解析及监管风波启示
本文目录
第一部分:蚂蚁集团业务模式介绍
1.1蚂蚁集团的底层与表层业务?
1.2主要盈利的三大块业务是什么?
1.3信贷业务是如何开展的?
1.4理财保险业务是如何开展的?
1.5花呗、借呗背后的运营逻辑是什么?
第二部分:如果没有此次监管风波,蚂蚁按计划上市,会有什么影响?
2.1蚂蚁的虹吸效应
2.2蚂蚁配售基金的目的是什么?
2.3证交所的抉择--树立典型的慎重性
第三部分:蚂蚁暂缓上市后,后续事态会怎么发展?
3.1是否会重新估值?
3.2“普惠”的意义何在?
3.3蚂蚁应该往哪走?
业务框架
主营业务
信贷业务模式
理财保险业务模式
花呗/借呗-运营逻辑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介绍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称“蚂蚁金服”)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称“小微金服”),小微金融(筹)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1蚂蚁金服以“让信用等于财富”为愿景,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推进器计划”2助力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加速迈向“互联网+”,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依靠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从成立至今,蚂蚁金服推出的产品与服务成为***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
蚂蚁集团“闪电”过会:主营业务被问询,巨无霸存何种竞争隐患
全文共2538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图片来源:上交所公告)
01
“闪电”过会
从8月25日被上交所受理申请至9月18日首发过会,蚂蚁集团仅用25天完成,这也被业内评价为“闪电”过会。
此前,上交所于9月9日表示,科创板上***将于9月18日召开2020年第77次审议会议,审议蚂蚁集团首发上会事宜。18日下午,审议结果公告为“同意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首发)”。在业内看来,蚂蚁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其上市也可能成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央视财经评论员、经济学家刘戈认为,上会流程进展高效,这背后既是监管部门及上交所市场化高效审核工作思路的体现,也因为蚂蚁集团的受理材料相对完备、问询回复及时。同时,还与当下科技和科技公司受到全社会重视的时代大环境有关,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蚂蚁集团科创板过会总共25天时间,这对一般企业而言,可能性不大,仅完成几次反馈的时间就不够。”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蚂蚁集团在公司治理、财务规范等方面问题较少,二是管理层对蚂蚁集团步入资本市场态度坚决,这决定了蚂蚁集团能够以超常规的速度步入科创板。
而比较往期科创板过会率来看,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去年科创板过会率超97%,而今年3月实现了100%的过会率,审核明显提速,蚂蚁集团作为科创板中的“超实力派”,过会已在预期当中。
毫无疑问,蚂蚁集团“闪电”过会,离不开该公司自身的硬实力。正如易观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无论从交易规模、频率,用户数量、粘性,还是从营收、净利润等赚钱能力来看,蚂蚁集团都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型,此外目前整个宏观环境也有利于上市,蚂蚁集团此次上市也是借了“东风”。
在此前公开的招股文件中,蚂蚁集团也首次亮出了技术家底:公司技术人员占比64%,覆盖所有业务线;目前其在全球40个***或地区拥有专利或专利申请,共计26279项,其中6382项已经获得授权,40%布*在***;公司在区块链领域连续4年专利申请全球第一,累计专利授权数212件,位居全球第一;其数据库产品OceanBase性能全球第一,远超国际同行。
蚂蚁集团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根据相关的上市流程,上交所上***员会审核通过之后,下一步将报送证监会注册,证监会同意注册后即可启动上市发行。
02
三大问询
同意过会之际,科创板上***也对蚂蚁集团提出三大主要问询。
不得不说,数字支付目前已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王蓬博认为,“包括美团、字节跳动、拼多多、滴滴等机构都已摘得支付牌照,并进一步基于自有生态体系不断增强用户粘性,这些互联网新巨头在各自细分场景攻城略地,足够对蚂蚁集团生态造成威胁,此外,线下互联互通一旦大幅推广,蚂蚁集团的商户私域流量,也有可能面临巨大竞争,其能控制的线上、线下场景将受到不断挤压。”
苏筱芮同样认为,在行业竞争方面,蚂蚁集团继续站稳阵脚有这个可能,但也不是必然。一方面,流量巨头在金融牌照的布*方面已形成较为稳固的格*。另一方面,央行条码的互联互通或对蚂蚁在线下小微商户中打下的江山形成一定冲击;此外,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未来亦可能导致金融用户流量格*的重塑,在过去蚂蚁集团固然具有先发优势,但能否“守住江山”还有待观察。
03
如何增强竞争壁垒?
(图片来源:视觉***)
根据招股书披露,从营收构成来看,蚂蚁集团的营收共有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三大类构成,从2020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三大项占比分别为35.86%、63.39%和0.75%。拆解占比超六成的数字金融科技业务来看,蚂蚁集团该业务收入主要由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三大块构成。
不过,从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来看,蚂蚁集团仍面临着业务、法律、财务、知识产权与内控等风险。“再结合目前市场关注的热点,业务与监管是最大挑战,例如微贷科技平台中的联合贷款,还有保险科技平台中的互助项目相互宝等。”苏筱芮称。
针对市场竞争与风险,蚂蚁集团已在不断进阶应对方案,并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壁垒,从近日获批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即可窥出。
在李全看来,蚂蚁集团上市后要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各家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已经步入精耕细作的阶段,蚂蚁集团必须选择与其合作还是尽快抢占市场,这对提高其金融科技生态的壁垒建设意义重大。
苏筱芮认为,后期建议从两方面加强竞争壁垒:第一个是新型技术,如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强科技研发与产品创新;第二个是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大布*。
李全则指出,蚂蚁集团未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在充分市场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以各项新技术的推出,以及对相关数据及市场生态体系的充分挖掘,在进入壁垒较高又不能放弃的领域,积极与各家金融科技机构合作,取得尽可能广泛的生态布*,以增加对风险的柔性应对。
记者丨岳品瑜刘四红
编辑丨胡可
精彩回顾
蚂蚁2明怀流鸡查进复李草实022能上市吗
可以。蚂蚁集团上市突然遭遇暂缓后,风波也未能停歇。据外媒称,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规定,蚂蚁集团2021年能恢复股票上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首次公开募股可能不会在2022年之前完成。蚂蚁集团原计划在2020年11月5日于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时上市,募资超过340亿美元,估值一直上涨,达到2.1万亿。一旦上市,蚂蚁集团此次募资超过沙特阿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PO。但在上市前两天,上交所发布公告,称近日,发生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上交所决定蚂蚁集团暂缓上市。此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的上市也暂停。这使得蚂蚁集团这场资本盛宴不得不暂时结束,无数人的暴富梦想那一刻破灭。蚂蚁集团上市暂停背后,外界原本预期,最快也是半年后完成上市。多位资深投行人士曾向雷帝网透露,推迟半年上市,都还是乐观预测,其原因在于,蚂蚁集团首先要调整业务,其次是要调整估值,整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蚂蚁集团面临业务调整重要原因是,监管约谈马云的同日,11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此举是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防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保障小额贷款公司及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蚂蚁集团是把自身定位为科技企业去上市,但其主营业务是放贷为主,应该被定义为金融放贷企业,而一旦是金融放贷企业,蚂蚁集团就会面临更强监管,杠杆率就得大幅下调,花呗、借呗30多亿资本金放到3000多亿,这样的游戏也无法继续。这意味着蚂蚁集团的想象空间会被缩小,估值也会大幅下滑,至少会被砍掉1万亿元。这对蚂蚁集团的股东们来说,意味着财富大幅的缩水,而对众多的散户投资者来说,监管层是在最后时刻保住了大家的利益,否则,一旦新规发布,投资者将***失惨重。
蚂蚁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什么(蚂蚁集团主营业务详解) - 拼客号
蚂蚁集团上市在即,讨论越来越热烈,毫无疑问这是一块极好的资产。估计上市短时间内都会有溢价,不会有太舒服的进场价格。因为太贵,所以不会有太高的投资价值。但不妨碍我们来看看蚂蚁集团的业务有哪些。
蚂蚁集团的业务分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和创新业务三大类。
一、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
1是个人用户线上线下支付,如线上淘宝,线下门店。这部分应该不产生营收。
2是帮商家收款。营收来自于向商家,交易平台按一定百分比收手续费。
3是金融交易和个人交易,如还信用卡,提现,转账等等,收取一部分手续费。
4是商家服务。如支付宝内的小程序商家会员,向商家收取一部分服务费,这部分收入刚刚产生,公司预期未来可以稳定增长。
5是跨境支付,这部分就是在境外的上面的1234业务,目前占营收占比应该不大。
数字支付业务基本上已经达到行业天花板,未来营收增加只能来自于费率增长和境外扩展。属于公司的现金流业务。
商家服务业务属于刚刚产生营收,未来有一定空间,且增长较快。
这部分业务分为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和保险科技平台三部分。
这部分业务,是向金融机构提供用户、技术和风控方案,按利息一定百分比收取服务费。用户分为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贷两类。花呗和借呗都在此类。
这部分业务就是做资产管理公司的中介,把理财产品卖给消费者。如余额宝,各类基金等等,按资产管理规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另外,智能投顾也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这部分业务就是做保险公司的中介,按保费规模百分比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另一部分就是相互保,按相互保用户分摊金额的一部分收取管理费。
可以说,这部分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就是中介的作用,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和保险公司提供用户和服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手续费和规模息息相关。规模如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从事了微贷、理财和保险业务,这部分是有风险的,也是蚂蚁集团的争议所在。所幸营收占比比较小,且不断减小,我个人建议就是公司直接砍掉。只做纯中介。营收占比小,风险无限大,得不偿失。
这部分指的是公司的创新业务,蚂蚁链技术服务,金融云技术服务等等。这部分就是一个区块链,一个数据库。目前主要收入来自于阿里巴巴和网商银行等管理方。但以蚂蚁集团的技术储备,未来产生什么新的营收来源,还是值得期待的。
蚂蚁集团的业务至此理清,目前主要营收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支付,另一部分是中介,未来创新业务可能产生新的营收点,值得期待。
您好,我是老严,喜欢写一些淘宝客的经验和信息。
帮助拼多多商家,通过无人直播+私域营销系统,倍增订单和收入,已帮助500+商家倍增订单和收入。①拼多多电商创业者,自媒体人②擅长高客单价产品运营、推广③直播机构,主播7人,可代播,录视频V信:464717278,私信666,赠送价值5万《拼多多秘笈》和500行家出评群每天晚上8点直播,帮助你倍增订单关注我的视频号,一起安心赚钱,喜乐生活!
蚂蚁团队是干什么的
蚂蚁团队是一个信贷公司!
饿了么骑手要什木属回女立么条件
饿了么成为骑手的条件如下: 1、一台智能手机、自备电动车、一张与身份证一致的银行卡好用于提现,年龄在18至65周岁; 2、成为骑手需要下载蜂鸟众包,提交注册申请、填写基本信息、实名认证和考试,上传健康证才可以成为骑手。 “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隶属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在线外卖平台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200万家,用户量达2.6亿。2018年5月29日,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首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8月8日,饿了么获金运奖年度最佳效果运营奖。10月12日,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合并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10月15日,饿了么正式启动包括创建高端餐饮外卖平台在内的战略升级,同时发布饿了么星选App。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2017年4月20日,美团点评、百度外卖、到家美食会等主要网络订餐平台在北京市食*监*的支持、指导下,自发组建网络订餐平台行业自律联盟。四大网络订餐平台CEO发言并共同签订《网络订餐平台自律共建联盟公约》,从入网经营者准入前承诺、平台准入、健全入网经营者档案管理及信息公示等十四个方面向社会郑重承诺,包括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主动在平台首页向社会公开;严格平台准入机制;主动定期向食*监管部门报送平台管理数据和信息;对实施联动惩戒的违法商户,在联盟各平台同步采取下线处理,同清同查;共同加强送餐员队伍食品安全培训;针对入网商户进行在线宣传、培训,共同宣传和推动“阳光餐饮”工程等。
百胜集团是哪个控股的?
百胜集团是百胜***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是以餐饮、食品加工业、农业投资和畜牧业的投资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百胜***在大陆的足迹遍布所有省市自治区,在1300多座城镇经营着8600余家餐厅。百胜***从Yum! Brand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YUM)分拆出来之后,于2016年11月1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YUMC。其在***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