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城投资了多少亿?
三十多个亿。横店影视城,是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被评为***AAAAA级景区。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东阳市横店镇,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广州街、***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明清民居博览城、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
为什么某个公司再融资的消息放出来之后,这个公司的股价一般都会跌?
再融资就是再次发行股票。融资就是向市场要钱。有句话叫弱市增发,雪上加霜;强市增发,火上浇油。跌市中股票价值缩水,此时也增加供应,多半是不被看好的。再融资有助跌助涨作用。
从安徽省芜湖市到浙江省横店影视城怎么坐火车
票价(元)区间运行时刻列车信息硬座软座硬卧上/中/下软卧上/下一等座二等座高级软卧上/下发时到时历时始发站终到站等级61033芜湖义乌57--108/112/115168/175------23:3706:2506:48沈阳北金华西普快4K101芜湖义乌65--116/120/123176/183------16:3822:4406:06北京温州快速5K551芜湖义乌70--124/127/131187/195------22:1502:5404:39哈尔滨温州快速1K8491芜湖义乌65101116/120/123176/183------01:4407:2705:43阜阳温州快速3K8537芜湖义乌65101116/120/123--------16:2422:0905:45池州温州快速2K8555芜湖义乌65--116/120/123176/183------02:3807:4205:04徐州温州快速然后转义乌到横店的车
为什么股票会跌?````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买的人少,卖的人多的时候,它就下跌。但是,你打开行情软件,就会看到任何一只股票的股价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涨有跌。那么这其中是否有规律呢,有的。股价和它当天的成交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要关注它的成交量的变化。通常的规律是:(低价,成交量中等)-(成交量放大,股价上涨)-(成交量达到最大,股价继续上涨)-(股价继续涨,成交量减少)-(股价到达最高,成交量继续减少)-(成交量继续减少,股价下跌)-(成交量达到最小,股价继续下跌)-(股价继续下跌,成交量变大)-(股价最低,成交量继续变大,回到最前面的阶段)即总是在这样地周期循环中,因此看它的股价就是涨涨跌跌。涨势中的股票,一边循环一边上涨,一浪高过一浪,跌势中的股票,一边循环一边下跌,一浪比一浪低。导致股票跌的原因,就太多了,例如:大盘不好,该公司出了利空消息,该公司所在的行业出了利空消息,***政策出了对该股不利的消息……,没法一一列出。
有卖身的、有净利润涨三倍的……大起大落的横店影视娱乐“五朵金花”
导读:一年时间,五家企业中有卖身的、有业绩下滑的、有营收涨三倍半的、有净利润涨三倍的……影视公司原本就是“靠天吃饭”,“计划收入比例法”加大了人为因素对毛利润的影响,业绩更加捉摸不定。
来源:虎嗅网(ID:huxiu_com)
作者:Eastland
新三板创新层中属于“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行业代码R8630)的有15家,其中注册地为浙江东阳市横店的独占5家。
一年时间,五家企业中有卖身的、有业绩下滑的、有营收涨三倍半的、有净利润涨三倍的……颇有“五光十色”之观感。新三板公司果然大起大落,不适合非专业人士投资!
业绩分化明显
2016年,来自横店的五家创新层娱乐公司业绩分化极其明显:
青雨传媒由于《猎场》、《如果可以这样爱》两部电视剧涉诉,2016年仅能确认老剧收入,营收暴跌89.9%;
元一传媒营收暴增351%,至3.07亿;
中广影视、顶峰影业波动幅度稍显温和,前者跌26.3%,后者增15.7%。
净利润走势也说明青雨传媒是最大的输家,2015盈利4640万、2016年巨亏6050万。元一传媒净利润同比增长91.8%。顶峰影业更猛,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7%。
说了半天,为何不提新媒诚品?因为它已被万达影视收购,撤消挂牌了。
2016年8月11日,新媒诚品与湖北台基股份签署《资产收购意向协议》,20天后解除。
2016年11月,新媒诚品终于卖身成功,成为万达影视的“盘中餐”。尹香今四年的创业生涯划上完满的金字句号。
即便是“塔尖儿”上的创新层企业也难以捉摸、无法预测。
青雨传媒“志气高”
青雨传媒是后起影视娱乐公司中的佼佼者,也是横店五朵金花的代表。
2009年,青雨传媒凭《潜伏》一炮而红,起点相当高。2011年开始实施全员持股,导演姜伟、演员罗海娟成为股东。2014年8月,孙红雷掏355.5万“入伙”。颇有早年华谊用股票“绑定”冯小刚、李冰冰等名导、名演员的意味。
2015年7月新三板挂牌后,青雨传媒心气更高:重金购买剧本、独家投资拍摄、名导名演员担纲、一线卫视首播出,隐然是“准一线”影视制作机构的派头。
2016年,青雨传媒本有可能推出两部“年度大剧”——《猎场》、《如果可以这样爱》。前者由姜伟执导,胡歌、孙红雷、张嘉译等出演;后者网络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都市剧,由王雷执导,佟大为、刘诗诗、保剑锋等人联袂主演。2015年12月,青雨传媒将两部剧的独家首轮播映权签给了湖南卫视。
2016年4月,青雨传媒以湖南台未按约定付款为由,要求与其解除首轮播映权协议;5月10日,湖南台就解约起诉青雨传媒;6月2日,青雨传媒反诉湖南卫视。
相似的一幕亦发生在乐视网与青雨传媒之间。2015年7月1日,乐视网取得《猎场》网络独权并按约定进度支付款项。2016年3月16日,青雨传媒突然发函要求支付第三、第四笔。4月13日,青雨传媒单方面宣布解约。随后,青雨传媒亦被乐视网告上法庭。
业内人士认为,青雨传媒单方面与湖南卫视、乐视网解约很可能因背后有出价更高的买家。
2017年4月26日,青雨传媒与湖南卫视达成和解,《猎场》、《如果可以这样爱》独家首播权仍归湖南卫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青雨传媒闹这一出,不仅耽误了两部剧的播出,破坏了与湖南卫视和乐视网的友好合作关系,更***害了自身的形象。
青雨传媒曾向投资者承诺2014年、2015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500万、7150万和8937.5万元。2014年、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4068万和4643亿,连续两年没兑现承诺。
重压之下,青雨传媒心态失衡、“动作变形”,同时与卫视、网络交***。最终,青雨传媒在2016年度亏***6049万元。
影视制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强,属高风险行业。青雨传媒资质、根基相当不错,它遇到的问题其它民营影视娱乐公司迟早也会遇到。
娱乐公司为何难捉摸?
影视娱乐公司的业务原本就充满不确定性,财务报表的编制方式让这些公司的业绩更加难以捉摸。
影视娱乐公司的营收主要来自版权销售及贴片广告,主要成本则是与拍摄相关的支出。
2016年,青雨传媒、顶峰影业、中广影视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毛利润率与行业属性及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关,上下波到几个百分点都是大事情。影视娱乐公司则不然,忽高忽低是常态。
娱乐公司毛利润率大起大落的原因与成本确认方式有关。
此类公司通常采取“计划收入比例法”:拍毕或购入后,将电视剧按成本入账,计为“库存商品”。然后基于“总收入预测”及本期取得收入结转成本。
比如一部剧花了6000万,预计收入1亿。假如年内取得收入7000万元,占预期收入的70%,则结转4200万成本(6000万X70%),毛利润为2800万元,毛利润率为40%。
假如把预计收入提高到1.4亿,则年内收入占总收入的50%,结转成本3000万,毛利润为4000万,毛利润率飙升到57%。
拍摄成本、实际收入完全相同,改变一下预期收入,毛利润率就可以波动17个百分点,可见“计划收入比例法”弹性之大。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收入预期偏高,成本没结转完收入就已归零时,就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修正。但什么时候修正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影视公司原本就是“靠天吃饭”,“计划收入比例法”加大了人为因素对毛利润的影响,业绩更加捉摸不定。
收入暴涨的元一传媒
在影视摄制中,“执行制片”负责剧组的组建、具体拍摄、资金管理及成本核算,角色相当于有限合伙公司中的普通合伙人(GP)。“非执行制片”提供部分拍摄资金,按约定获得相应投资收益(包括版权),相当于有限合伙人(LP)。
很多时候,“非执行制片”图的不仅是投资收益而是入门的机会——以“联合摄制”身份参与,派出人员监督“钱怎么花”,顺道学学“怎么干活”。在监督别人拍戏的过程中学习怎么拍戏,同时积累各方面的人脉,为担任“执行制片”做铺垫。
近年,元一传媒担任“执行制片”的作品多了起来。2015年担任执行制片的有《我们这一代》、《我不是精英》、《浴火》、《废柴舅舅》等。
元一传媒还为剧组提供后期制作外包、广告植入、广告代理等服务。
别看七拼八凑,元一传媒却是五朵金花中业绩最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元一传媒3.07亿营收中的2.92亿来自担任执行制片的《人间至味是清欢》,这部剧的相关收入占比高达95%。
截至2016年末,元一传媒员工总数为21名,行政、管理、商务人员占18名,制作及策划3名。
实际控制人何海先生(现年65岁),1983转业后进入贵州生产资料服务公司任政工科长、销售部经理等职,1994年内退。现任董事长周珍珍女士(现年66岁),当过16年护士、20年科员,于2005年退休,2016年10月接掌元一传媒。
从人员构成看,元一传媒更象一家商务公司,太不“文艺”了。
若非影视圈内人士,而且对标的公司知根知底,普通投资人最好不要介入。珍爱财富,远离新三板。
中小影视制作机构面对的机遇和持挑战
到2015年末,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认可证》的正规制作机构已经超7000家。物以希为贵的反面是“以多为***”,在原本就强势而且“寡头”的电视台面前更加没有议价能力。因此,与影视剧拍摄、发行相关的诸多风险则由“弱势群体承担”。
第一是有可能会“种瓜得豆”。影视剧是“非标产品”,即便由名导、名演员拍摄、业内一致看好的剧本,却不一定能种瓜得瓜。再者,影视产品能否热播还与播出期间的社会、文化环境高度相关,事先亦无法预测。这些风险与电视台毫不相干,多数情况下,卫视台只有在看到样片并签约后才会付“定金”。
第二是资金风险。尽管横店为影视剧制作提供了方便,但主创人员片酬的上涨幅度却是难以想象的,有业内人士戏称整个行业都在为一、二十个演名角的打工,而且这些角还演技平平。当影视制作成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时,资金压力主要由拍摄机构承担:从启动投资到完成拍摄,采购(包括劳务)一般以现金方式支付。而全部款项要在电视剧播完之后才能陆续“回笼”,整个周期动辄一、两年。
第三是政策风险。从剧本审查、拍摄制作到发行销售都受严格监管。剧本备案审查没过也罢了,最多是赔了向作者购买剧本的费用。如果拍完后未通过审查,被禁止发行,就亏大了。中小制作机构根本无力承担,大概率会被清盘。为什么抗日剧那么多?一是有观众,二是审批容易通过。
除高风险之外,中小制作机构还面临巨头们对资源的争夺。
对横店生态环境感兴趣的不仅是中小制作机构,2015年,阿里影业在东阳投资5000万元、天健娱乐投资5000万元、博明盛世投资5000万元、华世星河投资5000万元、喜乐投资5000万元,而华谊兄弟的注册地址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C1-001……巨头亦纷至沓来必将挤占有限的资源,***化中小制作机构的生存环境。
总之,拍摄影视作品充满了艰辛和风险,每一朵“金花”背后都有数十朵“残花”。
附:《都是拍电影电视的,为何是横店“五朵金花”闯进了新三板创新层?》
2016年6月24日,股转系统(即新三板)正式公布了创新层公司名单,共有953家入围。其中传媒类234家,占创新层挂牌企业总数的8.66%,仅次于计算机应用。
在234家传媒类企业中,属于“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行业代码R8630)的有15家。看注册地址,北京6家、上海2家、武汉、杭州各1家,浙江东阳市横店独占5家,注册地全部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横店“五朵金花”
新三板创新层中的五家东阳籍企业是青雨传媒(832698)、中广影视(834641)、顶峰影业(832927)、新媒诚品(834522)和元一传媒(835452)。五家企业的注册地址都是“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不仅是同乡还是邻居
青雨传媒号称“新三板”影视第一股。青雨传媒率先登上新三板,有姜伟、孙红雷等明星“加持”,近期又与湖南卫视、乐视网闹上法庭,因而关注度超过许多新三板创新层公司。
而总股本达1.68亿的中广影视,最新收盘价为9.68元/股,市值达16.26亿,力压青雨传媒,但营收、利润还与青雨传媒有一定距离。
知名度不及青雨传媒的新媒诚品,市值高达19.86亿,位列“五朵金花”之首,有些出人意料。
(总股本、参考价和市值对应的单位:百万元、元、百万元)
顶峰影业挂牌以来尚无交易,但在2016年4月27日发行164万新股,总股本达到2673.2万股。此次发行新股单价为31元/股,募集资金5084万元。据此计算,顶峰影业市值达8.29亿。在“五朵金花”中暂列第三。
市值4亿的元一传媒排在了最后。
由于运营时日短且规模尚小,一部电视剧火了就可能让其中的某家赚个盆满钵满,因此现在的市值排名是暂时的。
为什么在横店?
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横店镇,距杭州、温州各18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
1996年,为配合《鸦片战争》拍摄在横店镇兴建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景区。此后横店集团陆续投入30亿兴建了秦王宫(1997年)、***街(1998年)、江南水乡(1999年)、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明清民居、梦幻谷等十多个景区。
为吸引海内外剧组,横店影视城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免收场租并提供制景、道具、服装、化妆、车辆、设备租赁、群众演员等配套服务。过去拍摄影视剧,动辄要组建数百人的剧组。到横店拍戏,导演等几位主创过来就可以,可以“拿着本子来,带着片子去”。
许多影视作品中,剧情发生的场景时空跨度很大,比如说有南方有北方,有城镇有战场。数百人的剧组转战于不同的拍摄场景称为“转场”,是耗时、费力、花钱的庞大“系统工程”。在横店拍戏几乎不存在转场困难,拍拍*股就可以。
全国各地上规模的影视城超过100家,能够盈利的却很少,七成以上亏***、两成勉强维持。每天收几千元场地费的影视城活得艰难,实施“零场租”的横店不仅吸引来剧组还带动了旅游和就业。
横店集团投资建设星级宾馆、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中心等项目,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到2012年,接待游客约1200万人次。
经过近20年建设,横店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总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在**、青海、内蒙,30平方公里算不了什么,但在两江这样的富庶地区再找这么一大片土地几乎没有可能。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新兴的影视制作公司虽然都来自东阳横店,它们的商业模式却并不雷同。
1.青雨传媒高举高打
五家当中实力最强的是青雨传媒,重金购买剧本、独家投资拍摄、名导名演员担纲、一线卫视首播出。隐然有“准一线”的影视制作机构的派头。
青雨传媒早在2011年就实施了全员持股,导演姜伟、演员罗海娟成为股东。2014年8月,孙红雷掏355.5万真金白银入伙。青雨传媒这招颇似早年华谊用股票“绑定”冯小刚、李冰冰等名导、名演员。
2015年12月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猎场》,由姜伟执导,胡歌、孙红雷、张嘉译等出演。未开播前已经获得一定关注。
由网络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都市剧《如果可以这样爱》,由王雷执导,佟大为、刘诗诗、保剑锋等人联袂主演。
海飞编剧、郑大圣导演的《代号》、《潜伏》和《借枪》构成青雨传媒的“谍战三部曲”。抗战剧《热血》报告期内在电视台播出,并于2016年3月11日实现上星播出。
2009年,青雨传媒凭《潜伏》一炮而红,起点相当高。但随后的资本运营却一波三折,收入亦徘徊不前(2014年、2015年营收分别为1.86亿和1.76亿),净利润未能满足对投资人的承诺(2014年、2015年净利润分别4070万和4640万)。
挂牌新三板并进入创新层对外有益于提高品牌形象,对内则可提振士气。上述几部值得期待的“大戏”或许能让青雨传媒迎来“第二春”。
2.玩资本的中广影视
中广影视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金300万元,全部由“中广基经影视文化传播”出资。2014年8月,中广影视大股东拟增资到1000万,并办理了工商登记变更。2014年12月17日,中广基经将796万出资额转让给万荣等6位自然人。实际控制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认缴466万,但只实缴了300万元。中广基经的状态变为“认缴204万元,实缴0元”。
两周后的12月30日,中广基经持有204万出资额中的52万转让给“东海投资”、“上海杉盟”、“无锡耘杉”等三家投资机构,套现2080万元。将71.42万出资额原价转给3位自然人。同时,上述三家投资机构及自然人江斌合对中广影视进行了增资,诸位合共出资2120万元,获得4.7%股权,投后估值达4.5亿。
2015年5月,外部投资者以外的股东才按1元/股缴纳了出资。另外,12位投资者按57.18元/股认购209.8636万新股,合共投入1.2亿。与此同时,中广基经及多位自然人股东按照单价57.18元/股出让了名下全部或部分出资额,套现9226.55万元。
2015年7月,中广影视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8亿。两个月前以57.18元/股“入伙”的投资人,持股成本为4.286元/股。
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7月,外部投资者合共付出2.54亿,其中1.13亿为旧股东套现;实收资本从300万元增到1.68亿;估值亦从4.5亿增到7.2亿。
2016年2月,中广影视以4.76元/股发行5179.5万新股,募集2.46亿。总股本接近2.2亿,创始人万荣持股比例下降至28.29%。按新股发行价,中广影视市值突破10亿。
与资本运营领域的攻城略地相比,中广影视的业绩略显平淡。2015年,《杀手锏》(受抗战剧排期影响)、《打虎上山》、《爱的妇产科2》、《最后一战》四部电视剧及网剧《囧先生与校花》合共创收1.32亿。这些电视剧表现平平,中广影视亦自承“与一线实力卫视合作不足。”
由于融资能力出众,中广影视在IP购买方面频频出手:向《花千骨》作者江晨舟(笔名“果果”)支付480.95万购买新作《星海蔷薇》的电视剧及电影改编摄制权;支付369万与《亮剑》小说作者都梁签下独家IP授权,《亮剑-雷霆战将》、《亮剑-未来战士》、《亮剑-星空大战》将陆续开拍。
3.顶峰影业“金牌制作人”的独角戏
青雨传媒、中广影视为了“聚人”、“聚财”股权已经比较分散,而顶峰影业却保持着一股独大。
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出生的刘春丽在1993年10月到2001年10月间担任沈阳中大广告公司总经理;2001年11月至2010年8月任北京金视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主导制作、发行了《家产》 、《新上门女婿》、《结婚前规则》等一批登上卫视黄金档的剧目,为自己赢得“金牌制作人”名号。
2012年8月,刘春丽召集旧部创立华乐盛视影视制作公司(顶峰影业的前身)。值得注意的是刘春丽和儿子刘墨子分别持有公司90%和10%股权。2014年10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更名为顶峰影业。
2015年6月,职工持股公司平台——西那资本对顶峰影业增资288万,取得10.33%股权,对应估值为2788万元。持有西那资本60.172%权益的刘春丽间接拥有顶峰影业6.216%股权。直至挂牌新三板,刘春丽母子直接、间接持股顶峰影业95.886%!
创业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不一定是坏事,在顶峰影业,刘春丽可以完全彻底地按自己的意志施为,不会有任何掣肘。
2015年财报披露,顶峰影业已完成东方卫视定制剧《好妻子》的拍摄,正在后期制作,这是一部韩风都市宫斗剧。《熹妃传》正在剧本创作,预计2017年初开机;《武林高校》、《宠物公寓》等网剧已启动。
为冲新三板创新层,顶峰影视在2015年大力开展电视剧买断发行业务。即借助自己的渠道、人脉和业务伙伴为别人发行电视剧,还要垫资(电视台结账晚)。此种业务模式也称为“转销”,毛利润率比较低。好在宣传、推广主要由合作方负责,顶峰影视销售费用负担较轻。
4.新媒诚品电视剧、综艺通吃
2012年5月,尹香今、贾杰凡共同组建了东阳新媒有限公司(贾杰凡是尹香今丈夫的姐姐),注册资金300万元。
2015年5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1000万元,尹香今、贾杰凡分别持有90%和10%。
2015年6月,新媒诚品进行了首轮融资。2家法人23位自然人合共投资5222.9万元获得15.76%股权,投后估值约为3.3亿。
2015年10月,新媒诚品实施了1.12亿公积转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转增90股),总股本增至1.187亿。
2016年1月,新媒诚品发行543.77万新股,单价13.5元,共募集资金7340.95万元,总股本增至1.2414亿,投后市值达16.76亿。
新媒诚品,也是一股独大,只不过没有顶峰影业那么夸张。挂牌前,创始人尹香今持有总股本的75.82%。其余股票由2名法人股东和25位背景各异的自然人持有。
除了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业务,综艺节目的研发、制作是新媒诚品的最大特色。
2015年1月播出的都市情感剧《如果爱可以重来》,由黄伟杰执导,戴娇倩、温升豪、蔡妍、李廷镇、寇振海等中韩明星共同演绎。2015年7月,由高希希执导,张鲁一、何润东、叶璇、陶昕然、印小天主演的抗战剧《马上天下》在卫视频道播出。
2015年期间,新媒诚品还从《白刃》、《凤霸九天》、《左不过高冷罢了》等小说的原作者获得IP授权。
2016年3月登上江苏卫视的“新概念音乐推理节目”《看见你的声音》,则是新媒诚品从韩国引进版权再进行“二次研发”的成果。
2015年,新媒诚品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275亿元和3721.9万元,净利润率高达29.2%。
卫视综艺栏目的影响力和想象空间大于电视剧,所以财报数据并不出众的新媒诚品市值接近20亿。
5.元一传媒多管齐下凑营收
在影视摄制中,“操盘者”是“执行制片方”,负责剧组的组建、具体拍摄、资金管理及成本核算,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有限合伙公司中的普通合伙人(GP)。
参与“联合摄制”的“非执行制片方”,相当于有限合伙人(LP)。它们提供部分拍摄资金,按约定获得相应投资收益(包括版权)。非执行制片方还会向剧组派出“投资方代表”、“监制”、“财务专员”等人员,说白了就是看“钱怎么花”、“活怎么干”。
“联合摄制”图的不仅是投资收益,而是入门的机会。在监督别人拍戏的过程中学习怎么拍戏,同时积累各方面的人脉,为担任“执行制片”做铺垫。
2015年,元一传媒担任非执行制片拍摄了《邮差》、《前任2:备胎反击战》、《与你同行》及《弥天之谎》等电视剧。摄制分成收入4693.9万元,同比增长68.86%。同期,元一伟传媒担任执行制片的影视剧《我们这一代》、《我不是精英》、《浴火》、《废柴舅舅》等。
作为非执行制片方,元一传媒还为剧组带来植入广告收入。可供植入的品牌包括:浦发银行、伊利、克莱斯勒、北京现代、农夫山泉、欧珀莱、碧生源、可比可咖啡、皇冠丹麦曲奇、蘑菇街等。在报告期内,元一传媒已经与其中一些品牌进行了合作。
元一传媒还提供影视后期制作外包服务,2015年此项收入1863.2万元,占比27.33%。
2015年,元一传媒还担任电视剧《猎场》的独家广告代理,为电影《怦然心动》提供广告植入。
元一传媒甚至做起了“高利贷”。2015年8月,元一传媒向广州市觅奇网络科技提供1100万元借款,期限自2015年9月7日至2017年8月29日,年复合利率20%。
这样七拼八凑,2015年营收达到6820万元,同比增长154.94%,元一传媒借此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来源:虎嗅网】
华谊光线股价大跌!国庆档票房不及预期,影视股开盘“跳水”_产业_华夏时报网手机版
国庆档票房整体平淡,在股市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0月9日,国庆档后开盘首日,影视股大幅下滑,多家院线公司直接跌停,《坚如磐石》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跌逾9%,《前任4:英年早婚》(下称“《前任4》”)出品方华谊兄弟股价大跌超10%。行业曾预期2023年国庆档将达2019年同期水平(44.66亿元),但上映后影片表现不佳,档期最终票房收于27.34亿元,同比增长83%,总人次为6511.4万,同比增长达到了80%。
***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本月4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优质电影更多在暑期档已经上映,国庆档的影片稍显逊色,今年疫情放开后拍摄的影片最早能在2024年春节档上映,更多的优质影片则将于2024年暑期档和国庆档上映,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国庆档票房成绩已算优异,能够看出观众对于精神消费、电影消费的强劲势头。”
10月9日,中秋节国庆节“双节”后A股首个交易日开盘,电影股集体“跳水”,***电影、横店影视、上海电影、金逸影视、万达电影等盘中跌停。
收入极为依赖分账票房的院线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表现颇为直接。当然,出品公司们也未能幸免。截至10月9日收盘,光线传媒股价下滑9.42%,盘中一度跌幅超11%,华谊兄弟股价大跌10.46%。
其中,光线传媒出品的电影《坚如磐石》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是档期票房冠军。***电影*10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国庆档电影票房达27.34亿元,观影人次为6510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5.78%。《坚如磐石》《前任4》《志愿军:雄兵出击》(下称“《志愿军》”)列票房前三位。
猫眼提供的信息显示,2023年国庆档异地观众购票比例较2021年有所提升,这与旅游市场爆发、大众出行意愿得以释放有紧密关系。与此同时,假期第二天开始,一线城市票房呈下降趋势,三线及以下城市带动后续大盘连涨两天。
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前任4》及子公司参投的影片《志愿军》也在档期内上映。10月8日晚间,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根据***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24时,《志愿军》和《前任4》在***大陆地区上映9天,累计票房收入分别约为5.25亿元和7.1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华谊兄弟公告称,截至10月6日,公司来源于《志愿军》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4.03万元至5.23万元。公司来源于《前任4》的营收区间约为7348.82万元至9545.02万元。
影视股出现大幅下滑,则在于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票房不及预期。在9月30日及10月1日连续两日单日票房突破了4亿元后,档期内单日票房逐渐走低。
华鑫证券传媒新消费首席分析师朱珠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影片看,前三影片《坚如磐石》《前任4》《志愿军》未实现口碑逆袭后的票房上调,2019年至2021年国庆档冠军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长津湖》,单片拉动档期票房,2023年国庆档影片供给数量较往年趋同,但前三部影片仅一部《坚如磐石》预测数据超16亿元。
“在供给创造需求的电影行业,首批观影后的口碑效应对后续票房增减影响较大,2023年暑假档中已凸显,如《孤注一掷》票房持续上修,2023年国庆档影片未延续暑假档态势,影片未实现因口碑带来的票房逆袭。”朱珠分析。
尽管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票房不及预期,但这并不能说电影行业出现了大波折,电影市场仍在持续回暖。
从票房端看,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票房(不含服务费)414.27亿元,同比增加76.9%,是近五年中第二高,但未超2019年同期446.08亿。从观影人次看,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观影人次10.71亿次,同比增加75.6%,是近五年中第二高,但未超2019年同期12.85亿次。也就是说,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票房有修复但未再攀高峰。
朱珠认为,2020年与2022年前三季度均受疫情影响,观影人次分别为2.28、6.1亿次,但2023年同期观影人次已在10亿次以上,较2019年同期的12.85亿次已有恢复,凸显观影的需求市场韧性仍在。
虽然,国庆档票房整体不及预期,但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9日0时0分,影片《坚如磐石》票房突破10亿,该片也成为***影史第110部破10亿影片。
“2023年暑假档票房数据超过2019年同期(疫情前水平),提振整体院线电影市场,2023年国庆档虽未延续暑假档新高态势,但整体同比修复增长态势相对较好;观影是供给创造需求的可选消费板块,优质影片供给是核心,展望2023年余下片单,可关注《惊奇队长2》《无价之宝》《拯救嫌疑人》《三大队》《潜行》《金手指》以及待定影片《维和防暴队》等影片。”朱珠还表示。
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艾莉表示,展望2024年,一方面国产重磅释放,叠加好莱坞进口片恢复,带动供给改善,另一方面影片类型多元化,满足各类型观影需求,预计2024年全年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超过640亿元。
“短期可以关注春节档储备释放情况,截至10月8日,2024年春节档目前已有2部小体量动画片定档,重磅影片定档空间充足;从上市公司储备项目看,重磅影片储备丰富,多部影片有望在最近的核心档期上映。”杨艾莉进一步表示,全年看,国产和进口重磅供给充足。国产片方面,光线传媒重磅动画《哪咤之魔童闹海》预计将于明年上映;进口片方面,好莱坞影片拍摄进度预计将于明年恢复,供给将改善,有望引进的进口片包括《哥斯拉大战金刚2》《***队长:勇敢新世界》《沙丘2》等。
责任编辑:黄兴利主编:寒丰
影视股怎么玩
“每天聊聊股市,讲讲故事,听听歌”
上周是2021年以来的一个交易周,所有指数都是4连阳后才勉强收了一根阴线,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就跟绝大部分投资者描述的一样,这一周大涨涨出了股灾的感觉。特别是前面连涨4天的时候,每涨一天,上涨的家数都会比前一天少,第四天收盘时的上涨家数连全市场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说80%的个股都在下跌,一直到最后一天指数跌了,上涨家数才勉强回到了50%以上。
炒股最糟糕的体验不是大家都亏钱,而是别人不停赚钱的时候你不停的亏,上周就让很多人结结实实的体验了一把这种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机构抱团造成的结果,市场中的众多机构只买那么几百只个股,其余三千多只个股不说是完全被抛弃,但是大部分都无人问津了。
总有人问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我一般就只能回答去买基金,但是也有人觉得有些基金也涨得太离谱了,现在进去会不会接棒,这个我也不好判断,因为每个行业也都是有周期的,哪怕是牛得像白酒一样的行业,在过去三年间也大半年不涨的时候,其它行业可能好几年也就轮到一次。所以如果怕选不对行业的,就买指数基金。从长期看,只要你不够贪心的话,指数基金还是能取得比市场平均回报率稍微好一点的成绩的。
至于说目前这种机构抱团的情况什么时候会结束,我觉得很难说,但是我坚信抱团的这些个股的走势是不正常的,A股正在走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但国际化也不是白只涨不跌,港股应该算一个很成熟的国际市场了,也是机构抱团,但是机构抱团下的港股也是有涨有跌的,哪怕是腾讯控股这种大型股票也有一年跌去50%的时候,所以我觉得目前很多个股已经不能靠业绩的增长来修复估值了,最后能消化估值的方式只能是下跌。
但是基金经理对这一块的掌控显然会比一般投资者好,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基金重仓股跌了很多,但是基金净值的跌幅远小于这些个股的跌幅。所以如果你对收益率要求不是太高的,买基金还是比较好的选择。
当然,现在还非要自己买股票的人也不在少数,基本上都是看不中基金一年3、40%的涨幅的,其实只要自己能承受这种结果,自己买买也不是问题。具体说最近的热点,上周提到过的有色、军工以及部分科技股上周还比较幸运,成为了那些少数上涨的板块之一,不过短期涨幅已大,就不建议追涨了,但是回调后还可以继续关注。短期内个人比较看好的是传媒板块,理由前面说过一次,主要还是炒作春节档的一个预期,春节前部分有春节档电影上映的公司股票应该会有一定表现,可以适当关注。
刚刚登上系统就看到有个朋友留言问这个问题,你是知道我今天要写这个么?
先说一下,一部电影的出品方你可以理解为投资方,就是这些公司或者个人拿钱出来投资拍这个电影,拍好了,大卖了,大家一起赚钱一起happy,如果拍了没人看,这投资也就收不回来了,不是每部电影都能收回投资的,而且据说这个里面的水很深,看看娱乐圈那些乱七八糟的新闻就能知道个大概。
发行方就是拿着这个片子到处去卖的公司或者人,相当于一个通道,或者是一个电影的营销部门,卖得好,拿点提成。
所以真正一部片子如果卖座,出品方才是最大受益人,发行方也只是跟着喝点汤。
我就以春节档最热的片子《唐人街探案3》举例。
上面那个制作的就是拍电影的,我查了下,这个壹同的老板就是该片的导演陈思诚。
出品方就三个,我的理解是这三个是大头,后面的联合出品的可能就是一些投资比较小的。这个排名有没有讲究我不知道,直觉告诉我这个排名是分先后的,应该是谁出钱多谁排前面。
后面的发行方也是一样,有两个主要的发行方和其它14个联合发行方。
至于这位朋友说的《你好李焕英》我也截图看了一下。
北京文化历来是这个板块里的妖股,但是最近刚好被立案调查,这种有可能雷的个股我是不碰的,哪怕后面它能几连板涨回来我也不稀罕。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这些板块的炒作从来都是见光死,有的甚至没见光就死了,最近的横店影视就是这样,那个啥小红花10天10亿,算是很好的成绩了,两连板后暴跌创新低,你不早点埋伏只追涨,就只有当炮灰的份。
而且就像刚刚说过的,这些公司里的水很深,很多东西都是外人不知道的,这种炒作也仅仅只是一个纯短期的炒题材,比如刚刚那个唐3里的万达,一大堆商誉都拿在手里还不知道怎么弄,万一雷了也是个大雷,所以真要玩的,快进快出,别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范奕
下面这个可不是电影,目测是战斗民族的日常,希望人没事。
横店影视(603103)盘中异动 股价振幅达6.1% 跌7.39% 报15.09元(10-09)-股票频道-和讯网
摘要:2023年10月09日横店影视(603103)股价大幅跳水7.39%,该股报15.09元/股,振幅6.1%。
2023年10月09日09时34分,横店影视(603103)股票出现波动,股价大幅跳水7.39%。截至发稿,该股报15.09元/股,成交量1.003万手,换手率0.16%,振幅6.1%。
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该股实现营业收入11.72亿元,净利润1.13亿元,每股收益0.18元,市盈率-32.4263。
横店影视所在的文化传媒行业中,整体跌幅为-2.06%%。其相关个股中,万润科技、人民网、三维通信涨幅较大,振幅较大的相关个股有幸福蓝海、万达电影、横店影视,振幅分别为8.33%、6.45%、6.10%。
hi讯播影视网好用吗为什么这里有许多最新的电影电视剧呢
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现在像这种又没有弹窗和没有病***的电影网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