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古钱币珍品之至正之宝背吉权钞五钱发行分析_卢工收藏网
至正之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铸币。此钱钱体厚重,依值不同而大小有别,铸工精良。面文“至正之宝”为楷书,书法上乘,端庄隽美,直读。背穿上正中铸有“吉”字,乃为江西吉安道监制之纪*钱;背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左为币值纪重,所见计有“伍钱”、“贰钱伍分”、“壹钱伍分”、“壹钱”、“伍分”共五种纪值及相应大小形制。由于元末农民起义,“至正之宝”还未正式流通就被迫停铸,因此极为罕见。名列古泉五十珍。
至正之宝钱,依值不同而大小有别,背穿上正有“吉”字,乃为江西吉安道监制之纪*钱;背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左为币值纪重,所见计有“伍钱”、“分”、“壹钱伍分”、“钱”、“伍分”共五种纪值及相应大小形制。
面文“至正之宝”为端庄华美楷书体,直读。据考证此钱文出于元末书法家周伯琦手笔。华谱:权钞行用之铜钱亦,铸量稀少,或仅属象征性之发行。“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至正通宝”一类书法相同。
古代钱币五十珍这几个古钱币有收藏价值吗?
有的
古币中的最值得收藏的珍品是“咸丰重宝”,为什么
古币中的最值得收藏的珍品是“咸丰重宝”,还有古钱币十大珍、五十珍品种;真品收藏价值十分高的。
古钱五十名珍的古钱简介
古钱又称古泉,古钱研究历史悠久,在南朝时便有专著《钱谱》,南宋有《泉志》,清代有《古金所见录》、《古泉汇》和《续古泉汇》等。1930年出版《古钱大字典》,1982年成立***古钱学会,出版《***钱币》杂志。
古币的五十名珍?
著名学者列出的古币五十珍有:
1。桥足半皇斤布
2。三孔布
3。博山刀
4。晋阳匕
5。齐六字刀
6。东周、西周(圜钱)
7。共屯赤金
8。壮泉四十
9。国宝金匮直万
10。大全五千
11。太夏真兴
12。永光
13。景和
14。咸通宝玄
15。开平通宝、元宝
16。天成元宝
17。永平元宝
18。天德重宝
19。天策府宝
20。乾封泉宝(楚)
21。广政通宝
22。大蜀通宝
23。保大元宝
24。永通泉宝
25。大齐通宝
26。乾亨通宝
27。永安一十、五百、一千
28。建国通宝
29。圣宋通宝
30。靖康通宝
31。应运元宝
32。应感通宝
33。建炎元宝
34。大宋通宝
35。临安府铜质钱牌
36。天显通宝
37。应历通宝
38。保宁通宝
39。贞观宝钱
40。元德重宝、通宝
41。皇统元宝
42。崇庆元宝、通宝
43。至宁元宝
44。贞群元宝、通宝
45。大朝通宝
46。中统元宝
47。大元国宝
48。至政权钞
49。天启重宝
50。天国通宝
***历朝十大珍品古币,每一枚都价值百万,快看你家里有吗?_银币
原标题:***历朝十大珍品古币,每一枚都价值百万,快看你家里有吗?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至今已流行了三千余年的***古钱币中出现了不少的珍品,时至今日常以“古泉五十名珍”最为珍贵,在此当中,又有十余枚古泉更为海内之孤品,当属无价之宝,国之文物。那么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古钱币可以称得上十大珍品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那么现存的哪些古钱币可以称得上十大最珍品古币
目前,各种传播媒介中评论钱币收藏和投资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几乎都是论述新***成立后发行的各种现代币,尤其是以近几年发行的流通纪念币为多。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称火镀金或汞镀金。此件《镀金四川省造光绪元宝》采用的则是汞镀金工艺[1]量稀缺度是非常稀少,其工艺亦可以称为鎏金。质地浑厚有实感,收藏价值附带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而介绍我国古钱币珍品投资的文章,却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长期以来,古钱币经过人为的炒作,价格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潜在的投资价值不可低估。
下面介绍近代古钱币十大珍品,希望对集藏爱好者会有所帮助。
民国十八年(1929)天津造币厂铸造,为当时国币设计方案之一。旧时曾被评为***银币最美者,近时又入选民国银币十大珍品,至可珍贵。北伐战争胜利,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结束了军阀割据、军阀混战的动乱*面。国民**致力于中央集权的**建设,而结束铸币权分散、币制混乱也是其要务之一。民国十七年(1928)6月,在全国经济会中,通过了《国币条例草案》等有关币制的议案,开始着手新币制的筹划。同时,决定停铸北洋军阀总头目袁世凯像银币,改用中华民国缔造者孙中山的肖像作为主币图案。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孙中山像为正面图案的新国币设计方案,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便是其中之一。
民国十五年(1926)天津造币厂铸造。张作霖是北洋军阀中的奉系首领。民国十三年(1924)九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倒戈而战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便开始实际控制北洋**。当时虽推皖系首领段祺瑞为“临时执政”,但背后实权掌控者为奉系的张作霖。民国十五年(1926)初,段祺瑞因“三.一八”惨案而遭全国各界讨伐,最终在冯玉祥所部的武力***迫下辞去“临时执政”之职。至此,张作霖便走到政权的前台。同年,自称安国军总司令。次年六月又自封北洋军**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总统权,成为北洋**最后一个元首。在张作霖执掌***政权期间,天津造币厂照例铸造了多种纪念币。十五年张作霖像背嘉禾壹元银币是其中的一种。此币制作十分精美,存世稀见,系民国军阀币中的珍品。
此枚银币为袁世凯高缨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银币为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的规格,成色高,含银量为90%。正面为袁世凯九分脸正面及胸像,面部稍左侧,袁世凯身着大元帅服,头戴鹭羽冠,胸前佩戴大勋章。背面中央为飞龙,上面镌“中华帝国”,下面镌“洪宪纪元”,制作精美。
2018年7月***永宝斋拍卖纪录——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光绪元宝一枚,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纪念慈禧六十寿辰而铸。张炯伯在《广东省造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六旬万寿者也。”
大清银币是由清**统一管理的清户部天津造币总厂生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计划发行,但真正的造币时间为宣统三年(1911),大清银币重七千二分,纯银含量高达95%97%,正面刻有汉满双文大清银币和宣统三年字样。清光绪末年,清**为整治各地分散铸币,发含量很少。
是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是银元收藏中的一匹“黑马”,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
清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1896-1897)湖北省铸造。为平抑钱、银兑价而铸的特种银币。因被大量回收熔毁而存世寥寥。珍罕。极美品湖北“本省”银币,清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896—1897)湖北省铸币。与普通湖北光绪银币不同,此类币背面龙图两侧加铸“本省”两字。这在***铸币中唯此一例,殊为夺目,其币名也由此而得。除此之外,再加之其稀见异常,故历来被藏界视作***珍稀银币中的大名誉品,久享尊宠。据钱币界新近考证研究揭示,此种特别银币的的问世,系缘于市场的特殊之需而铸。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金币一枚,大云版,较小云版更少,珍罕,光绪三十二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数额不多,后因为**欲执行的“金本位汇兑制”未确立而未获发行,是清**时期铸造的二种大型金币之一(另一枚为丁未年造),此币边为光边,重量约为37.5g左右,以纯金制造,因材质较软,极易碰伤磨***,传世所见多数品相不佳,***伤较多欲得一精美者有如凤毛麟角,殊为不易,入盒极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银质小平钱本属古钱币中稀有珍品,而这对元祐通来自宝银质小平对钱(郭上有多出小360问答角相对称,一枚为行书,一枚
完全**一个
古钱币五十珍品之一元德通宝鉴赏
***古钱币五十珍品之一。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汉文钱,有楷书,隶书,行书三种钱文。其直径一般在20毫米----25毫米之间。隶书品也不多见,尤其楷书、行书品极其难得。此枚钱币为楷书,直径27毫米,厚1.5毫米,重量3.6g,光背。是品传世极罕。另铸有“元德重宝”钱。元德通宝
最能突出表现崇宗重视汉文化特色的就是在铸币方面,从元德年间(1119~1126年)开始,一改过去只铸西夏文钱的状况,出现了用汉文铸造的“元德通宝”、“元德重宝”钱,这是西夏自铸币以来第一次正式铸行的汉文流通货币,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元德初年,宋、金订立盟约,联合灭辽;崇宗虽说为救辽费尽心机,然于事无补,后崇宗审时度势,附金称臣;金视为藩国,把原属辽的西北地带及阴山以南大片土地割让给西夏。国力的陡然增强,使崇宗踌躇满志,趁机攻占宋境西北地区;辽、宋相继亡后,西夏又得到了陕西北部和湟水流域大片土地。
西夏所铸元德年号钱,有二等币值,形制上有小平、折二之分,钱文上则有“通宝、重宝”之别;所见所闻及谱录中所载,钱文均为汉文直读,未有超其右者。然小平钱中尚有大样一种存世,其钱文旋读,书体近于行楷,文字隐起;版式大异于诸谱所载,当为另类别品,值得探讨。从实物上看,这枚超乎想象之神物,经泉界众多名家上手推敲,认为确系真品勿庸置疑。重要的是这枚从未见过的珍贵钱币,是否有例证来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
西夏汉文元德钱的正式铸行,主要是崇宗亲政后改变了国策,使西夏与宋朝罢战日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宋朝又重新恢复“岁赐”和开放榷场,使西夏社会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此时,有识之士曾提出“富国之方,无非食货”的建议;而一贯坚持提倡汉学的崇宗,极有可能就此汲取北宋币制的优越性特点,采用汉文开铸了元德年号钱。其钱文楷书直读,“通宝”为小平,钱径一般为24毫米左右;“重宝”为折二大钱,直径一般在29毫米左右。惟两者铸量甚少。谱录中所载的元德年号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钱书体有隶、楷之分;隶书小平旧谱曾列为无考品,今根据出土地域情况,已定为西夏所铸,其存世亦少,偶有所见。楷书小平则有大小样和大字版之别,其无论何品种,均极为稀罕,“重宝”折二钱亦有大小样两种,且钱文版式不同,大样者多被认为是折三钱,殊为珍贵。楷书小平与“重宝”大钱,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西夏元德通宝旋读(直径27mm),未见任何记载,为著名之海内孤品,极为珍罕,极美品,难得。西夏“元德通宝”旋读珍品钱赏析。
古钱币五十珍品(因说法不一、仅供参考)
1、三孔布:战国,截止目前存世发现百余枚,近40种不同地名。枚枚珍罕,件件上百万。
三孔布币
2、晋阳化及晋阳新化:战国,新释为“圁阳化及圁阳新化”小直刀。
存世有:圁半、圁化、圁二化及圁阳半、圁阳新化。其中圁二化近年新见二品,弥足珍贵。圁半,圁阳新化甚为稀罕,余下则近年陆续发现多品。
小直刀币
3、齐六字刀:战国,存世稀罕。
齐六字刀币
4、东周、西周(圜钱):战国,存世稀少。
圜钱币
5、共屯赤金(圜钱):战国,存世稀罕。
共屯赤金钱币
6、壮泉四十及中泉三十:王莽,存世稀少,近年陆续发现中,中泉三十数量略少于四十。
壮泉四十及中泉三十钱币
7、国宝金匮直万:王莽,目前存世有正字版、简笔直版两种,正字版目前极罕见。2001年前后陕西咸阳发现一些国宝金匮直万,钱体多黑色水银古包浆,字文略小。直字内比国博版少一横,多有破***,完美者凤毛麟角。
8、大泉五千:存世稀少。
大泉五千钱币
9、:十六国时期,存世罕见。
十六国时期钱币
10、咸通玄宝:唐,有长玄和短玄两种版,前者仅见两品,后者近些年陆续发现多枚。
咸通玄宝钱币
11太夏真兴
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极少。
古钱币五十珍品
太夏真兴
12永光
古钱币五十珍品
永光
永光”、“景和”为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所铸,刘子业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十六岁登基,是个“本无人君之相”的皇帝,在位不到一年,曾改元两次,铸过“两铢、永光、景和”三种重不过两铢的小钱,这与当时的经济政策有关。自孝武帝刘骏采纳尚书右丞徐爰“以铜赎刑”的建议后,**开始鼓铸名为四铢实为两铢的减重钱,一时民间盗铸蜂起,钱越铸越小,就此引起一场关于铸币权的争论。镇北大将军沈庆之认为“且禁铸则铜转为器,开铸则器化为财”;提出开置钱署,平其准式,有控制的放民铸钱。吏部尚书颜竣则反对这种作法,认为放铸会使“民*巧大兴,天下之货,将靡碎至尽。空立严禁,而利深难绝,不过一二年间,其弊不可复救”。就是这两个对铸币权放、禁有争议的重臣,最后都不得善终。
13景和
古钱币五十珍品
景和
光、景和钱的直径大多在18毫米左右,重1.2克左右。其钱虽型小轻薄,重不过两铢,但铸造较为精美,尤其是永光钱文,采用小篆变体薤叶篆,笔势纤细飘舞,精妙无比。由于这两种小钱铸期短暂,存世甚少,历史意义重大,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14咸通玄宝
古钱币五十珍品
咸通玄宝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新铸钱,文曰‘咸通玄宝’,寻有敕停废不行”(《古泉汇考》)。又《钱币考》考定此钱在彬州铸造。“咸通玄宝”四字隶书直读。钱径2.3厘米,重3.5克左右。钱文称“玄宝”而作正用通货者历来仅见。由于此泉铸时甚短,传世绝少,成为隋唐时代古泉珍品之一。昔日泉家仅见张叔驯、罗伯昭先生有收藏。另见《足斋泉拓》亦收录1枚“咸通玄宝”珍钱拓本。《简明钱币词典》第167页亦收录2枚“咸通玄宝”拓本,该书评此泉为一级(大珍),可见“咸通玄宝”钱之珍贵程度.
15开平通宝、元宝
古钱币五十珍品
开平通宝、元宝
开平(公元907-911年)是梁太祖朱温的年号。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攻城掠地,几无宁岁。经过二十多年终于灭唐自立,创建了后梁王朝。五代战乱频繁,民生困苦。史料中未见后梁铸钱的相关记载。传世原有“开平通宝”、“开平元宝”大铜钱各一枚,通宝生坑、元宝熟坑均系孤品。经民国大藏家方若、戴葆庭等人收藏,现二品均在***博物馆收藏展出。此枚开平通宝为本场古钱拍卖重要拍项之一。九十年代被发现,后辗转流失海外。该钱红绿锈入骨,文字版别、制作风格均与国博所藏一致无二。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存世数量,均是古钱中的顶极珍品。
16天成元宝
古钱币五十珍品
天成元宝
17永平元宝
古钱币五十珍品
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永平元宝”钱为王建改元永平时所铸的第一个年号钱,也是前蜀最早的铸币。其钱文隶兼八分,右旋读,面穿郭凹下隐起,形制犹如晚唐开元钱,制作不精,这与蜀地铜源匮乏有关。永平钱系用开元钱改范而成,尤以“平”字短拙肥壮而著称,所见真品惟此版式,是钱因存世绝少,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美品,难得。
18天德重宝
古钱币五十珍品
19天策府宝
古钱币五十珍品
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天策府宝,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纪念开府置署所铸,古泉之名珍,《资治通鉴》载:马殷“既得湖南,不征商旅,由是四方商旅辐辏……商旅出境,无所用之(铁钱),皆易它货而去,故能以境内所余之物易天下百货,(楚)国以富饶”。马殷的货币政策在当时非常成功,历史上也很少见。马殷当政时期所铸钱币十分独特:一是纪念建府,以府邸为钱,扬名天下。天策钱是秦以后首铸的面文纪地钱。二是堪称楷书入钱文的鼻祖。对宋钱书法全盛的到来,有推波逐流之功。三是此钱铸造精美,形质浑厚。书体雄伟,
20乾封泉宝(楚)
古钱币五十珍品
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
21.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广政通宝
22.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大蜀通宝
23.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保大元宝
24.永通泉货: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永通泉货
25.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大齐通宝
26.建炎元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同时期高宗尚铸造有“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皆罕见,为古钱大珍。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建炎元宝
27.至宁元宝:P金代卫绍王至宁元年(公元1213)铸造。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书体与北宋崇宁小平楷书相似。珍罕无定价。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至宁元宝
28.大宋通宝(当拾):南宋大钱大宋通宝当拾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大宋通宝
29.贞佑通宝、元宝:铸期:宣宗贞佑年间(1213-1216年)特征通宝,小平,钱文真书顺读。元宝小平,钱文真书旋读。贞佑元宝,早年流入***(***平岛春水藏)国内仅发现此一枚。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贞佑通宝
3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俗称“垮牌”),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间(1241—1252年)所铸。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时,称为余杭郡,高宗南渡后建都于此,改称临安府。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就是由当时的临安府铸行的。其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为“平”的意思,“省”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当一百文铜钱。该铜质钱牌呈狭窄长方形,上端有一圆孔,四周及圆孔有廓;长度和宽度因面额大小而异,“准贰佰文省”长6.2厘米、宽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长7.3厘米、宽2.3厘米,大型的长7.9厘米、宽2.7厘米;面文均为“临安府行用”五个字,背面标明币值,分别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书,且制作精美。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
31.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古泉五十名珍。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大朝通宝
32.乾亨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极少见。另有“乾亨重宝”铜钱。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乾亨通宝
33.天显通宝: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无定价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据内蒙出土:径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天显通宝
34.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背可见星纹,平钱。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中统元宝
35.永安一十:,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永安一十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永安五百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屈指可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读,永安一千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铁钱存世量也已不多,能得善价。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永安一十
36.应历通宝: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应历通宝
37.大元国宝: 元朝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美,有以孤品背龙纹者尤其精致,疑为开炉试铸样钱。另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大元国宝
38.建国通宝:北宋宋徽宗赵佶有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而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第一珍稀币并不为过。楷书建国通宝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曾被发现,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锦州博物馆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曾经出土一枚隶书“建中靖国”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实属仅见。请大家欣赏***博物馆所藏名珍篆书体建国通宝。根据实物考证篆书体建国通宝的版别有三种,均属试铸。
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建国通宝
39.保宁通宝: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目前,根据相关资料、图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数十枚之内,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保宁通宝
40.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至正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吉”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以铜钱权钞行使,又称“至正权钞”。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至正通宝”一类书法相同。这类铜钱均比较罕见,价格极高。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至正之宝
41.圣宋通宝:钱币完整,未见拼接、挖补、改刻的痕迹,应当是一枚真品古钱。“圣宋通宝”行书旋读,字体与行书圣宋元宝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现一斜月,左侧边郭有一个直径0.1厘米的圆形深孔,形态较规则,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圣宋通宝
42.贞观宝钱:西夏崇庆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造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贞观宝钱
43.天启通宝:背面有字的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天启通宝
44、靖康通宝:“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北宋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一级文物。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靖康通宝
45、:天国背通宝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第一批试铸的通用钱币,因不久即改铸太平天国圣宝钱而属临时过渡性的钱币,因此铸额有限而十分罕见.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天国背通宝
46.应运元宝:”应运元宝”铜钱,系北宋淳化年间李顺起义所铸起义军钱,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应运元宝
47.皇统元宝: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统元宝篆书孤品。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皇统元宝
48、应感通宝: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动农民起义,攻克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死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存世皆罕。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应感通宝
49。天启通宝(府)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天启通宝(府)
50。天国通宝
“推荐”历史古钱币五十名珍
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节目
征集令
每周二、周四、周六
湖南长沙湖南电视台
挖掘民间珍宝,分享收藏故事
交流收藏心得,展示个人风采
报名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