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oo22基金净值能继续持有吗?
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110022)今年涨幅14.82%,后续还有上涨空间,建议持有。
基金卖出时以哪天净值算给持有人?
基金卖出以哪天净值算给持有人?如果是下午三点之前买的,当天的净值算给基金持有人,如果是下午三点之后卖的。按第二天交易的基金净值来算。
基金里的持有份额还有净值是什么意思?
基金持有份额代表投资者一共持有多少份该基金的份数,基金的净值代表一份基金是多少钱,所以投资者一共的资产就是基金份额乘以基金净值等于总资产。
为什么我买的债券基金净值长时间没变动?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最近市场持续震荡,债券基金因为表现相对好的业绩,得到了越来越多基民的青睐。
买入一段时间后,阿牛就跑来问小广:为什么我买的债券基金,过去一周净值的更新都是0.00%,不涨也不跌,这到底怎么回事?
首先小广想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净值都会每天更新的。
按照规定,有些基金的净值是按照周更新,甚至月更新,具体可以看产品相关介绍。
月更新的很少见,周更新反而会多一些,主要有两类。
新基金一般有3个月的建仓期,建仓期内基金不会每天更新净值,往往会选择每周公布一次的方法。
由于封闭式基金并不是每天都可以申购赎回,所以一般也是周更新,目的是让基民了解基金的大概运作情况即可。
所以,大家如果看到自己的基金净值没有每天更新,可以先看一下是不是处于新基金的建仓期或者是封闭式基金。
不过,阿牛购买的债基并不符合以上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藏在了招募说明书里。
阿牛买入的债基,招募说明书是这样写的:
反映在大家能够看到的基金累计净值上,就是小数点第四位都为0。
而阿牛看到的基本每天都会有净值波动的基金,基金招募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
可以看到,基金净值小数点第4位后面不再全是0了。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精确度不同。
有的是到小数点后三位,有的是到小数点后四位。
我们都知道,债券基金的波动相对较小,尤其是纯债基金,如果精确度只取到了小数点后三位,那么那一点微小的变动可能就不会反映在净值变化上。
可能有人会问:假如涨了一点点,但是又没有反映在净值变化上,那这个钱去哪儿了?是不是基金公司自己私吞了?
并没有。法律文件是明确有写:“由于精确度产生的误差是计入基金财产的”,也就是基金持有人所拥有,不会归给基金公司。
小数点后第四位四舍五入,如果是“四舍”,相当于剩下的持有人就会受益。
同理,如果是“五入”,那相差的部分将由剩余的持有人承担。
如果是长期持有,不是频繁申赎的话,那么其实对自己影响不是特别大。
因为在你持有期间,基金赚到的钱,属于你的那一份就是属于你的。
可能今天没有通过净值波动反映出来,但是收益还是留存起来,累积达到净值的公布标准之后,那就能够看得到了。
所以,如果大家细心留意的话,会发现阿牛买的这只基金,相比那些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基金来说,每次基金的涨跌幅变动要更大一些。
那就是假如你看到自己持有的债基净值公布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这只基金好几天净值都没有变动了,不要直接下定论认为这只基金表现不给力,有可能这只基金正在累积收益中。
总的来说,我们看到有些基金的每天基金净值没有变动,并不代表这只基金没有参与投资,停止了运作。
有可能这只基金处于新基金的建仓期,或者是封闭式基金,净值每周才会更新一次。
也有可能这只基金的净值精确度只到小数点后三位,太微小的涨跌幅不会反映出来。
不过不用担心自己的基金收益会被“私吞”,由于精确度产生的误差是计入基金财产的,归属基金持有人。
下次再看到自己持有的债基好几天净值都没有变动,这只基金又刚好是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不要下意识认为基金经理能力不行,也许这只基金正在累积收益中呢~
基金净值怎么算出来的?
基金单位净值计算方法:每份基金单位的净值=(基金的总资产-总负债)/基金的单位份额总数投资者投资开放式基金主要获利方式:1、净值增长:由于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股票或债券升值或获取红利、股息、利息等,导致基金单位净值的增长;而基金单位净值上涨以后,投资者卖出基金单位数时所得到的净值差价,也就是投资的毛利;再把毛利扣掉买基金时的申购费(分前后两种方式)和赎回费用,就是真正的投资收益。2、分红收益:根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的规定,基金会定期进行收益分配;投资者获得的分红也是获利的组成部分。对不起!刚看到.是的,总资产即每日所持有的证券(股票或债券)的价格,总负债即每日产生的相关费用.基金的总资产是随着持有的证券(股票或债券)的价格涨跌而在变化,所以不是用卖出股票后赚得的利润来计算该基金业绩。
基金投资就四个字:买入,持有
基金投资很简单,就是四个字:买入,持有。但又是不简单的:什么时候买入?买入什么品种?如何持有?短期还是中长期?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如果不分具体情况地一通乱买,那么很可能你就要忍受市场对你的不断煎熬。
首先谈持有,因为持有时间决定了你要选择的投资品种。假如你短期持有,想做波段,那么最好不要买权益类基金,因为权益类基金虽然长期持有收益很不错,但短期持有风险会很大,有时可能一年都无法赚钱,还会被套其中。假如你打算长期持有基金,那么最好买权益类基金,因为只有这类基金才能远远跑赢银行储蓄、跑赢通货膨胀,为投资者赚到可观的收益。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中长期来看,收益并不见得怎么好,顶多只跑赢银行储蓄。
假如你手中的钱是闲钱,存银行还不如买权益类基金,因为权益类基金长期收益会远远跑赢银行储蓄,而且没有什么大的风险。从长期来看,股票指数是震荡向上的,而权益类基金由于是专业人士操作,他们的业绩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要远远好于指数上涨,长期业绩叠加,就会远远跑赢指数、跑赢通货膨胀。
当然,权益基金也要选,并不是所有权益基金都能上涨、所有权益基金涨幅都一样大。有的权益基金,看着是明星基金经理在管理、规模庞大,但基金净值就是不涨,为什么?就是因为规模太大的基金难操作,市场中的好股票有限,导致基金的业绩差强人意。就算是明星基金经理操盘,也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所以权益基金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头部基金公司排名靠前的小盘综合类基金,且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要小。因为头部基金公司有强大的研发团队,选到好股票的概率要大得多;排名靠前,说明基金经理有一定的水平,好的基金经理操盘水平远胜绝大多数表现一般的基金经理;基金是靠规模提取管理费,那么优秀的基金经理绝不愿自己管理的基金永远是小盘,他会努力做大,所以我们选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小盘基金,就会在其做大基金的过程中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而选综合类不选行业类,则是因为基金经理比我们选股票、选行业要强得多,所以我们要给其更多的选择权,让其选到好股票、好行业,帮助我们更好地赚钱。
选好了基金,还有一个介入时点的问题,虽然,你在市场顶部买入也有赚钱的时候(如2007年6124点买入的基金持有至今,很多基金都有一倍以上的盈利),但如果你在低位买入,高位卖出,是不是能赚更多?也少套更多的时间?什么是低位?什么是高位?低位就是620周均线附近,跌破620周均线更是投资的黄金坑,高于620周均线20%以内都属于底部。在底部买到好基金,就大可放心地持有,只等着赚钱就行了。而K线超过620周均线一倍以上,就要当心见顶了,一旦周K线连续跌破5周线、10周线,就要坚决果断地清仓,等待下一次跌到620周均线的买入机会。当然,在底部可逢跌分批买(如当前行情),在顶部也可逢涨分批卖,这样就能尽可能地控制风险并较好地赚钱了。
深入理解“买入,持有”这四个字,把握好投资机会,你在投资市场就会无往而不利,从而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了。
持有的基金份额突然翻了一倍!有啥好处吗?
昨天市场一片葱绿,军工好不容易涨红,却发现我自选列表里的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没有动静,一拉公告,原来基金停牌一天,准备进行拆分。
看了下评论区,已经有基民纳闷为什么基金的持仓成本降了,份额增加了,甚至有基民以为盈利也增加了。
关于基金拆分,很久之前聊过一次。
所谓的基金拆分,是指在基金份额持有人资产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基金份额净值和持有基金份额的对应关系。
举个例子:
基金总资产=基金净值*基金总份额
有净值为1的基金,总份额为10000份,基金总资产为10000元。
假设把基金份额按1:2的方式进行拆分,由10000份变成20000份,那么根据公式推算,基金净值就由1变成0.5,基金总资产还是10000元。
拆分后,基金持有人的实际权益是不受影响的,通过这只基金赚的钱、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都照旧。
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的拆分公告中,就有关于本次拆分的详细披露:
很多新手对“低净值”的理解确实过于粗暴——低成本、便宜。有的人买新基金就是冲着“净值为1”去的,还有人以为只要基金净值在1以下,就是便宜货,可以闭眼买。
这种理解当然是错的。
举个例子:
一只2010年成立的A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净值为2;
一只2021年新成立的B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净值为1。
同样一笔10万块,买A可以得5万份,买B可得10万份,看上去同样一笔钱我们买B基金可以得到多一倍的份额。
但我们都知道,沪深300指数基金跟踪的是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如果沪深300指数涨了2%,A基金和B基金的涨幅会因为净值差一倍,涨幅也差一倍吗?
当然不会,A和B的涨幅差距,主要取决于它们对沪深300指数的跟踪误差,假设两只基金的跟踪误差都为0,基本涨幅就和沪深300指数一致。
那么:
10万块的A基金(买入净值2,5万份),收益率2%,收益2000元;
10万块的B基金(买入净值1,10万份),收益率2%,收益2000元。
再举个更简单粗暴的例子:
一家无法扭亏的上市公司,股价便宜到1元,和一家盈利前景好的上市公司,股价100元,你买哪家?
肯定选预期好的这家,现实案例可以参考茅台。
基金发行时的初始净值都为1,后续的净值增长取决于基金的业绩表现,但当前的基金累计净值反应的只是基金过去的业绩表现和管理水平,我们现在买入该基金,能不能赚钱还是要取决于基金未来的赚钱能力。
所以挑基金,其实更重要的是挑“质地”和“潜力”。
而在做基金定投时,之所以建议越跌越买,是因为我们已经把质地好的基金挑出来了,越跌越买可以帮我们摊低持仓的单位成本,等待基金的净值回归和超越。
基金公司搞基金份额拆分,降低了基金净值,不明所以的基民就会误以为基金变“便宜了”,所以说,基金份额拆分的“营销”意味其实更大一些。
业内对基金份额的拆分,也有一个普遍说法:
为了降低投资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从而改善基金份额持有人结构,使得基金经理更为有效的运作基金。
说是这么说,但新基民还是要补上“份额拆分”这一课,避免稀里糊涂就掉进“低净值陷阱”里了。
选基金,重点还是要看基金的潜力,尤其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尤为重要。
在基金的详情页中,通常会有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的展示,如果单位净值低于累计净值,通常就是有过拆分或者分红:
往期内容:
什么是基金净值?怎么看基金的净值高低?
共同基金所拥有的资产每个营业日根据市场收盘价所计算出之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之各类成本及费用后,所得到的就是该基金当日之净资产价值。除以基金当日所发行在外的单位总数,就是每单位净值。 基金估值是计算净值的关键 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计算的公式为: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 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按照公允价格计算的资产总额。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 基金估值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基金往往分散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因此,只有每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资产的估值原则如下: 1、上市股票和债券按照计算日的收市价计算,该日无交易的,按照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计算。 2、未上市的股票以其成本价计算。 3、未上市国债及未到期定期存款,以本金加计至估值日的应计利息额计算。 4、遇特殊情况无法或不宜以上述规定确定资产价值时,基金管理人依有关规定办理。基金净值即基金单位资产净值,简称基金净值(NetAssetValue,NAV),也叫每份基金单位的净值。 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开放式基金的单位总数每天都在变化,因此须以当日交易结束后的统计数为准。在每个营业日收市后,将当日基金资产净值除以当日交易截止时的基金单位总数,就得出当日的单位资产净值。 单位基金净值是反映基金绩效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开放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就是以每基金单位的净值为依据确定的。由于基金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总是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动,所以基金净值也会不断变化。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是选择基金的主要依据,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才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净值的高低除了受到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若是基金成立已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或是自成立以来成长迅速,基金的净值自然就会比较高;如果基金成立的时间较短,或是进场时点不佳,都可能使基金净值相对较低。因此,如果只以现时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是否要购买基金的标准,就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购买基金还是看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这才是正确的投资方针。
基金持有份额和净值是什么意思?
基金持有份额是指投资者购买基金时所获得的基金份额数量,每份基金持有份额代表了投资者在基金中持有的一部分权益。而基金净值则是指基金资产减去基金负债后所剩余的价值,净值越高意味着基金的投资表现越好。投资者可通过持有基金份额来分享基金净值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基金的净值定期公布,投资者可据此观察基金的表现并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