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京东市值多少亿刘强东占多少(刘强东占京东多少股份?)

刘强东占京东多少股份?

36氪

京东集团日前向***SEC递交2018年年报,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持有京东集团15.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拥有79%的投票权;腾讯持股为17.8%,为第一大股东,拥有4.5%的投票权;沃尔玛持股为9.9%,为第三大股东,拥有2.5%的投票权。

京东宣布刘强东拿1元年薪为什么?

东集团今日发布财报,宣布董事会今年5月批准针对公司董事长兼CEO刘强东(微博)的一项为期10年薪酬计划。根据该计划,刘强东在计划规定的10年内,每年基本工资为1元,且没有现金奖励。另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刘强东已被授予26,000,000股A股股权,相当于公司所有流通股的0.9%。刘强东获得的这笔股权每股执行价格为16.70美元(相当于每股ADS33.40美元)。在该10年期限内,公司不得再向刘强东授予额外股权。需要注意的是,京东在2014年上市前夕,董事会曾将公司股权的4%直接奖励给刘强东。当时这笔期权的价值为6.06亿美元,这直接导致京东在2014年第一季度大亏37.95亿,原因是计入36.70亿元的股权支出。当前京东市值为448亿美元,如今刘强东获得的这笔股权的价值已约18亿美元,在短短1年时间内已是原来的3倍。分析人士认为,刘强东在京东的身价已不菲,所谓的每年基本工资为1元,且没有现金奖励只是形式主义,原因在于,刘强东真正值钱的部分就是其手中掌握的股权。扩展资料:京东商城2013年5月6日,京东商城在完成内测后,正式与消费者见面,用户可在京东上购买食品饮料、调味品等日用品。此次京东将超市搬到线上,也是京东在“一站式购物平台”战略布*上的又一次发力。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实现“打酱油”、“买啤酒”等日常生活购物需求。京东商城首次上线的商品逾5,000种,涉及休闲特产、纯净水、粮油、调味品、啤酒饮料、等多个产品品类;这些品类都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以往打包出售所不同,如今在京东商城中一罐可乐、一瓶酱油,消费者都可零买,京东送货到家。加上支持货到付款等服务,真正能帮用户实现购物的“多、快、好、省”。京东金融2015年4月28日,京东金融宣布网银钱包更名为京东钱包,网银+更名为京东支付,京东金融还提出围绕京东支付体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京东金融主要有2大拳头产品,分别为京东众筹、京东白条。京东云依托京东商城电商优势而开发的京东电商云平台,正在基于其产业链优势构建一个庞大的电商云生态系统,将应用推进云计算落地的真谛演绎得淋漓尽致。京东技术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何刚表示,2013年京东集团已经形成了以“京东宙斯”、“京东云鼎”、“京东云擎”、“京东云汇”四大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完整的电商云服务链条已经形成,目前正在调动各种资源培育京东电商应用生态。四大解决方案分别向合作ISV和个人开发者,提供了京东系统开放接口、服务交易市场、电商应用云托管平台、应用开发云平台、社区生态环境等电商云服务,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的电商云服务链条。

京东市值降至400亿,仅剩拼多多零头,因刘强东不懂学黄峥放权_资讯-淘券派

日前,京东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京东集团的市值再次腰斩,跌破400亿美元大关,仅相当于排名第二的拼多多的一半余额。这无疑是对京东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强东及其管理方式的一次沉重打击。

作为***电商龙头老大,京东何以沦落至此?业内分析认为,刘强东过度集权导致京东丧失活力和创新精神,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扁平化管理和敢于放权的经营方式值得刘强东借鉴。

放权赋能是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刘强东必须调整策略,学习黄峥的管理之道,否则京东难逃被历史抛弃的命运。

本文将从京东和拼多多的管理模式对比出发,解析刘强东应向黄峥学习放权之必要,以期为京东寻得新的发展动力,重振雄风。作为***电商的两位掌门人,刘强东与黄峥管理思路的差异将直接影响两家企业的未来。

作为***电商的先行者和龙头老大,京东一直以其严谨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营着称于市场。刘强东对企业管理的要求近乎苛刻,京东的每一个业务环节都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详细计划进行,层层把关,确保执行力。这种管理方式在京东的高速增长阶段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京东业务的有序扩张。

但是,刘强东的微管理也造成了决策过程冗长繁琐的问题。京东的每一个业务决策都要经过刘强东本人以及多层管理阶层的复核,导致企业决策效率低下,无法快速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举例来说,新产品从提出到上市要花费较长时间获批,这导致京东无法及时推出市场需要的商品。

此外,刘强东对员工的管控也过于严格。京东实行严格的KPI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生活细节都被监控,这扼杀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

缺乏灵活性的决策机制和过度控制的管理方式,使得京东逐渐失去应对变化的能力,也削弱了企业的内生动力。

相比之下,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则信奉扁平化管理和对员工的授权放权。黄峥认为,员工需要获得工作的自主权,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

因此,拼多多在管理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

拼多多实行较为扁平的组织结构,简化管理层级,许多决策权都下放到基层员工。员工只需按照公司目标自主工作即可,不需要过多报批。

这种扁平化管理极大提升了拼多多的执行效率。

同时,拼多多给予员工充分的授权,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点子。每周都有多个项目小组向管理层汇报工作进展,管理层给予支持和反馈。

这种开放的工作环境释放了员工的创造力,也使拼多多获得持续不断的新思路。

正是依靠这种敢于放权、追求创新的管理方式,拼多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成功打败京东成为行业第二。

这也从反面印证了放权的力量。刘强东应学习黄峥的放权管理方式

鉴于京东市值的下滑和拼多多的高速发展,刘强东有必要反思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向黄峥学习放权经营之道。

第一,刘强东应该减少管理层级,赋予基层员工更多的决策自主权。简化报批流程,让员工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并作出决策。

刘强东怎样崛起

1996年毕业于***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6月,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担任总经理。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2011年,荣获华人经济领袖大奖和第十二届***经济年度人物。[3]2014年5月22日,将其创建的京东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在IPO之后,刘强东持有京东20.5%的股份,按21.75美元的开盘计算,刘强东身价在60亿美元左右。他的股份类型全部为B类股,根据京东AB股投票权1比20的设置,刘强东将拥有京东83.7%的投票权。2014年8月28日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统计显示,刘强东净资产94亿美元(约合583.7亿元人民币)

【2018·大复盘】刘强东最失意的一年:京东消失的400亿市值

新鲜犀利的财经见闻,放眼国际的前沿技术,还有难以见到的独家猛料。钛媒体(www.tmtpost.com),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一个投资者与创新者酷爱聚集的地方。还可下载钛媒体App,24小时不间断更新和互动。

题图来自:视觉***

钛媒体注:2018,注定是***商业史、创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钛媒体推出重磅专题【2018·大复盘】,带你看懂过去,看清未来。

如果说2017年最落寞的互联网公司当属百度,那么今年这个定语下的公司大概是京东。

较今年年初的最高点719亿美元,京东的市值目前已跌去四百多亿,股价***近2014年上市时的发行价。而在去年,它一度与百度的市值相差不到几亿美元,差一点把BAT中的B替换成J。

从年中起,投资者们似乎开始对京东失去耐心,开始了一波集中离场。在年中最高点时,有581家机构持有京东股票,而到了第三季度末,这个数字变成了155家,持股总数从6.177亿股减至4081.563万股。

这一波减持机构中最受关注的,是跟随京东多年却在这一轮中减持最多的高瓴资本。在今年6月,高瓴资本一边减持京东6亿美元股票(此前持有14亿美元的股票),另一边9亿美元买入阿里,一进一出之间,阿里替代京东成了高瓴资本的第一持仓股。

逐渐放缓的业绩增速让投资者们对于京东的未来有点看不清,而新晋对手拼多多的快进式成长,又让京东这个高投入下规模经济的故事显得不再那么动人,于是,投资者们开始逐渐失去耐心。

上市来最黑暗一年

2018年对于京东和刘强东来说,都是不好过的一年。如果说京东2018年的关键词是“落寞”,那么刘强东的关键词则是“缺席”。

在8月底的黑天鹅事件之后,刘强东意料之中的缺席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盛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缺席、达沃斯论坛缺席、互联网大会缺席而改革开放40年百杰民营企业家名单中,也没有他的名字。

不同于有“十八罗汉”的阿里,被外界认为没有二号人物的京东,成败似乎都系于刘强东这个手持80%投票权、掌握公司发展命脉的创始人身上,而突如其来的“明尼苏达”事件则再次提醒了投资者们风险所在——公司命运与一号人物高度绑定的风险,毕竟黄光裕和张文中就是前车之鉴。

在“明尼苏达”事件之后,高瓴的减持也被外界戏谑的称作神来之笔,而他们选择走的原因,除了一些套利离场的原因之外,应该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京东不够好看的业绩和看不清楚的未来。

11月19日,京东发布了Q3财报,这份财报可能是京东上市以来最难看的一份财报。这一季度,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较上一季度的3.138亿下滑3%至3.052亿。对比之下,同期发布财报的几家竞争对手,虽然用户数增长都有放缓,但至少都处于增长态势。

更为不妙的是,一路大步狂奔的拼多多,在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活跃买家同比增长245%,以3.855亿的年活跃用户数反超京东8000万人。

不仅是用户数,京东的营收增速也在持续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营收的同比增幅逐季下滑,分别为33%、31%和25%。而Q3的增速也创下了9个季度以来的新低,首次低于30%。作为京东营收的两个业务板块,商品销售收入与被京东寄予厚望的服务收入增速双双放缓。

但另一边阿里收入同比增长54%,拼多多增长679%。成长性是投资者十分看重的指标,而用户数和营收的增速放缓,传达给投资者的信息是,告别高速成长阶段的京东或已到达现有模式的天花板。

在各项下滑数据之外,创近年来最高的30亿元净利润,可能是财报中唯一亮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京东Q3的净利主要由投收益贡献,即受投资Farfetch带来36亿元业绩贡献,也就是说,刨除投资收益,京东的实际为亏***状态。

钛媒体查看京东Q3财报发现,从营业利润上,Q3京东的营业亏***为6.50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024亿元有所扩大,其中,各项成本均有所提高,营销支出增长25%,一般及行政费用增加了33%,技术和内容支出增长了96%。也就是说,大举投入,尤其是在技术和仓储上的投入,拖累了京东的整体盈利。

“内忧与外患”

规模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京东传达给外界的未来图景,前期大规模投入建起竞争壁垒,然后通过用户规模摊薄成本的同时增强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从而实现盈利。

对于这个图景,投资人在过去很长一段事件都是认可的,京东的市值也一度升至719亿美元。但到了今年,投资人开始对这个故事不买账了。

首先还得从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说起。

做自营起家的京东常被称为***的亚马逊,如果对照着亚马逊亏***20年3年前终盈利的发展路径来看,留给京东的时间还很多,想象空间还很大。

但问题在于,京东所在的是竞争激烈的***市场。除去阿里不说,周围不仅有斗了多年的老对手虎视眈眈,还有半路截胡的新对手让人猝不及防。

如果说自营货品下的控货能力和自营物流下的211限时达,是京东重模式下构筑的独特竞争壁垒,那么,随着竞争对手们通过各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补齐能力,京东的壁垒也显得不再那么的铜墙铁壁。

而自营部分,天猫和越来越多的自营垂直电商开始对京东形成分流,使得京东在议价能力上很难再有大的提升;物流方面,随着新零售语境下大批即时物流的快速发展,211限时达在物流市场已不再拥有绝对的竞争力,发力菜鸟网络和逐渐深度介入最后一公里的阿里,就在不断缩小与京东在速度的差距。

除了外部竞争,京东的发展也迎来了瓶颈期。

此前,京东的增长主要依靠品类扩张和渠道下沉两方面。但随着京东拼上服装这最后一块拼图,京东的全品类扩张基本完成。以3C家电起家的京东,过去几年一直在通过全品类战略改善用户性别结构,吸引更多女性用户,尤其是具有高频特性的商超。

随着商超大战的结束,京东开始将扩张重点放在服饰,一方面是因为服饰高毛利,另一方面是可以网罗更多女性用户。

但服饰作为阿里的发家品类,一直是阿里的优势项目,受“二选一”影响,很多服装类的品牌从京东平台“出走”,导致京东服装品类的增长一度停滞。

在渠道下沉方面,一方面211限时达下的城市名单不断增加,扩张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又遭遇了拼多多突如其来的用户收割阻击。

拼多多Q3财报显示,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新增4200万至3.85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44%,相对的,京东却在这一季度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用户数下滑,在如今人口红利见顶,一二线城市市场进入稳定期的当下,很难不将这一增一减联系起来。

求变之路

面对拼多多的突袭,京东在年中上线了“京东拼购”小程序。近日,京东又悄然推出了一个名为“友家铺子”的小程序,进军社区团购。这二者对于京东的价值主要在于三点,低成本拉新、促进消费分层、借助分销模式卖货。

钛媒体从京东Q3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京东拼购”在拉新上确实有一定作用。8月京东整体新用户中,有28%来自京东拼购,不过这点拉动作用依然没能挽救下滑的整体用户大盘。考虑到“京东拼购”上线不久的原因,社交电商对于京东的价值还有待观察。

除了线上,京东还同步向线下去找流量,继去年的京东之家之后,今年年初,京东的售价线下生鲜超市7fresh开出首店,这一线下业态也被外界视为京东对标盒马的产物。在今年年中,7fresh称要在年底前开出50家门店,不过目前离这一数字尚有一段差距。

对于开店慢,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7FRESH总裁王笑松在9月给出的说法是,“当新开门店的模式还没有打磨成熟的时候,京东不会贸然规模复制。”而在这时候,7FRESH一共只开出了2家门店。

在这之后,7FRESH的开店脚步明显加快,已先后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区落地门店,这或许意味着7FRESH的模式已经跑通,并开始规模化复制之路。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投入大回报慢的业务,京东究竟存了多大的决心又能拿出多大的投入,这可能依然待考。

盒马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外界有一个共识是,背后有阿里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对于盒马的投入阿里是不计成本的,但放到京东这里,就得打一个问号,毕竟京东业务的发展方向是高度依赖于刘强东的个人意志,而他对于不赚钱的业务容忍度似乎并不是很高,被剥离后合并给达达的京东到家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随着新零售、无界零售概念的甚嚣尘上,连接最后一公里的O2O、即时配送又重回人们视野,去年开始,这一领域再次活跃起来。阿里这边,在今年就完成对饿了么的收购和对点我达的控股,并将饿了么与口碑合并组成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形成饿了么+口碑+盒马的最后一公里矩阵。

而在2016年放弃到家业务的京东,也开始回过神来。今年8月,京东联合沃尔玛增持达达-京东到家,向其投出5亿美金,这意味着到家业务重新被京东摆上重要的位置,将成为其打通最后一公里连接线下商家的重要一环。

在寻找新流量、重拾最后一公里之外,京东还在通过将业务重点转向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自营业务毛利润率,难以覆盖成本,是京东长期存在的一个困境,也是很多人认为京东模式“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所以这几年,京东一边扩大商家入驻,一边开始将搭建多年的供应链、物流能力逐渐变现。

“零售即服务”是刘强东在去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他的说法,成为未来零售基础设施的服务商,才是京东致力于达成的。

京东一边通过整合自己的供应链能力,在年初推出自有品牌“京造”、“京选”,来扩大自营销售商品毛利。另一边,通过向一些线下实体开放自己的供应链来拓展商品销售渠道,同时将各项能力打包成***的、可复用的组件,用“模块化”的方式向外赋能。

今年9月开业的曲美京东之家的就是一个例子,原来曲美在人们的影响中就是一家很传统的线下家居馆,但在这家与京东合作的门店中,不仅接入了京东平台的海量商品池(一部分在线下售卖,一部分通过虚拟货架展示),同时在引入诸多职能体验之外,通过祖冲之系统打通了线上线下数据,来给曲美在选品、顾客运营上的支持。

物流方面,继去年向B端开放运力之后,今年京东又推出了个人快递业务,正面对战顺丰。推出个人寄递业务,可以说是京东物流在基础设施成熟后的一个顺势而为的举措。在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还能帮助京东物流降低边际成本。

这样一系列动作下来,反映在财报上就是,服务性收入增速在Q3超过自营商品销售,占比首次超过10%,毛利率也较前几季度有一定提升,这对于京东来说,是个好现象。

在京东看来,加快物流业务的商业化步伐,可以帮助京东弥补高投入对利润带来的影响,但从现在来看,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商业化计划,恐怕是比较困难,而这将意味着京东今年和明年的利润增长曲线依旧不会太好看。

但,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投资人的耐心值正在呈线性下滑。京东还能重回高光时刻吗?这可能要看京东的突围速度能否跑赢投资人的耐心跌落速度。(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谢康玉)

刘强东京东物流多少股份?

京东物流持股比例招股书显示了京东的最新持股情况。其中,刘强东持股4.485亿股普通股,占股15.1%,投票权为78.4%。

腾讯持股5.272亿股普通

刘强东家产有多少

2014年5月22日,京东集团正式赴***纳斯达克上市,IPO后,刘强东身家达到61.5亿美元,晋升为亿万富翁行列。按照最新的汇率,刘强东的身价是382亿人民币。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京东刘强东身家是多少亿?刘强东究竟有多少钱?(附简历)-闽南网

阿里和京东这对“欢喜冤家”又互***了,早已习惯在生意场上争老大,这次竟然在扶贫公益上也要争个“格*大小”。近日刘强东回***马云,称有人富到月赚十几亿很痛苦,但***几千万极度贫穷是富人的耻辱。刘强东指的是谁,大家都心照不宣。

就在前几日,刘强东刚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当村长。11月28日,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村委会正式聘请了刘强东为“名誉村主任”,甚至为了“让村民都吃上猪肉”,刘强东也定了一个小目标:五年内全村家庭平均收入提高十倍。

然而,马云前几日却表明了对当村长这件事的态度——“没有用”。马云表示,小公司可以做小事情,大企业就要有大格*。小公司去搞一个村,可以搞得很漂亮,但有六亿会员的阿里巴巴做这些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刘强东刚说完要帮助一个贫困村脱贫,马云就表示,一个大公司搞好一个村没意义。大佬口中的“醋味”,也是浓郁得很啊!竞争在所难免,如今刘强东回***马云,大家也是屡见不鲜。下面我们来看看刘强东身价多少亿2017。

2017年,刘强东在京东商城的股份是16.43%,市值615亿美元,加上京东奖励刘强东的数十亿奖金,刘强东身价最少也有671亿。

其实671亿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与马云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比较完个人资产,在比较一下公司的市值。据悉,阿里巴巴公司市值已经达到4506亿美元,而京东是615亿美元,两者相差7倍多。

京东市值暴跌,刘强东事件可背不了这么大的锅

沉寂了不到一周之后,京东董事会**刘强东再次迎来了一波强势关注,焦点依然是“黑天鹅”事件,依然是这一事件带来的股价暴跌。

今天,京东收跌7.47%,报24.51美元,总市值仅剩354.48亿美元,京东上一次出现这一市值还是在2016年11月份,那时,京东的盈利能力正经受着最强烈的质疑。

从8月31日以来,京东股价已经持续走低,从30.66美元跌至当前的24.51美元,京东的市值也***失了88.95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611亿元人民币。以这一市值来看,京东正在主动缩小与拼多多的差距,此前,拼多多的市值曾一度高达332亿美元,两者已几乎来到同一水平线。

此次“黑天鹅”时间的是是非非,自然会有法律公断,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刘强东作为京东的绝对灵魂,应该为京东的市值***失承担责任,就像不久前的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直播中吸食大麻,引起了特斯拉10.21%的市值暴跌一样。

但如果将京东市值的观察期限放大一下,我们会发现,刘强东引发的波动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可饶恕。

在此次下跌7.47%之前,京东市值就已经进入了下跌通道。

如果算上此次下跌,实际上自今年1月创下50.68美元纪录最高价以来,京东股价已经暴跌了近50%。半年多时间,京东市值蒸发了约390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整个暴跌的数据中,“黑天鹅”事件所占比重比较有限,京东的市值暴跌另有他因。

要解释这个原因,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下京东在过去的二季度的表现。

年初,京东曾定下了全年净利润率1%至2%的目标。但事实却是,京东第二季度盈利情况显著***化。京东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净营收1223亿元,市场预估1229.1亿元;净亏***22.77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3.81亿元,同比上涨600%。

更要命的是,京东Q2的GMV增速仅为30.5%,而根据易观最新发布的《***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网络零售B2C市场同比增长34.3%,京东增速远逊于市场大盘。

而且,这一现状也并非偶然,京东的GMV增速持续下滑已经持续了数个季度。上个季度其增速为30.4%。而据商务部数据,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4%。

如果时间再拉长一点,我们会看到,2010年、2011年京东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94%和146%,2012年回落到96%,2016年增速回落到50%以下,2017年跌破40%,2018年H1跌到32%。

面对这一成绩,资本率先做出反应。

6月22日,据格隆汇报道,和京东关系密切的高瓴资本在本季度大幅减持京东6亿美元,减持占比高达40%,同时加仓9亿美元给阿里巴巴。这一增一减,阿里巴巴成为了高瓴资本的第一大持仓股。

另外,诸如富达这样的二级市场大基金也在抛售京东股票;摩根士丹利把京东目标价下调了30%,市场一片看衰京东之声。

京东CFO黄宣德的回答是,今年是京东的投资年,将继续加大投资物流和新业务,净利润率将会面对不确定因素。

那黄宣德的话是否可信呢?

数据显示,京东集团当季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加至27.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5.46亿元大幅增长79.8%。

与此同时,京东在物流、仓储等方面依然维持着大幅度投入,这让其亏***巨大。据路透社分析得出结论,京东在建立规模效应方面,依然没有实现自己优势。路透社指出,京东物流的履约成本仍在增长,本季度达到82亿元的历史新高,履约成本占净营收的比重维持在6.7%的高位,这是造成物流亏***的直接原因。

如此一来,京东就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国内电商市场已经近乎饱和状态,甚至马云都曾数次表示电商时代已经饱和已经达到顶峰期,并提出了新零售时代即将到来的看法。这一点在京东6.18购物节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今年“6.18”期间,京东累计下单金额为1592亿元,同比增长为33%,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为107%,2015年为84%,2016年为47%。

另一方面,在京东的发展步伐放缓的情况下,但自建物流的投入却没有停止的意思,甚至还越来越大,据京东2014年上市时的招股书信息,京东每年在物流上的投入都呈指数级增长,从2009年到2013年分别是1.44亿元、4.77亿元、15.15亿元、30.61亿元、41亿元,有消息称2015年京东物流快递账面亏***达94亿元。而且,京东还要在科技上努力追赶阿里、亚马逊等行业领先者,以保持其在服务上的优势。

但代价是,京东物流在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拖累了财报,侵蚀了利润。

因此在2017年,“京东物流”正式***,计划在继续为京东外商家提供物流支持的同时,降低京东集团成本压力。

但如此一来,京东物流又将面对另一个问题,向来不与三通一达竞争的物流有多少把握能在前辈们手中抢食?原来的京东自营的商品可以做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但当用大数据调动社会资源的时候,京东物流是否还可以做到这一服务?

在投资者和消费者眼里,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但京东在过去的一年里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以此看来,今年以来的市值大跌也就理所当然了。

- END -

老道热文精选:

“吃人”的滴滴

买会员送专属广告,视频网站你几个意思?

“红芯”这么爱国的名字咋就跑偏了?

锤子TNT终于被你们笑话死了

诺基亚,***味

马化腾,揭了那些自媒体的无耻

只卖真货刘强东

抖音怎么越来越像油腻大叔

第三方支付,换个姿势赚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京东市值多少亿刘强东占多少(刘强东占京东多少股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