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kw光伏电站工程建设方案
高质量发展,现就做好2020年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优先推进无补贴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平价上网项目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号)有关要求,在落实接网、消纳等条件基础上组织实施,项目信息于2020年4月底前报我*并抄送所在地派出机构,我*将及时统计并适时公布。项目应在2020年底前能够备案且开工建设。对2019年印发的第一批项目名单,如需调整一并报送。
二、合理确定需国家财政补贴项目竞争配置规模。需国家财政资金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按照《国家能源*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9〕49号)有关要求执行。
2020年度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补贴竞价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按10亿元补贴
光伏电站开来自发管理办法
近日,国家能源*对《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就《管理办法》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主要内容等方面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暂行办法》自实施以来,对规范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秩序,促进光伏行业实现由小到大到强、由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光伏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价格补贴方面。光伏发电已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新阶段,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二是行业管理方面。国家不再实行规模管理,而是建立规划引领和权重引导机制,各省(区、市)据此安排项目建设规模与储备,制定年度开发建设方案,且由市场机制决定项目的投资主体、建设规模等。三是发展制约方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光伏发电将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发展,而接网消纳已成为制约光伏发电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急需加强网源协调、双向发力:电网企业应主动改进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伏企业应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接网工作。四是行业监管方面。目前,国家对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关方面应加强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工作。因此,《暂行办法》的修订极为必要与迫切。二、总体思路制定《管理办法》的目的在于服务光伏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根据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老蠢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落实“放管服”侍哗陪改革要求,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优化**服务,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管理办法》总体思路是:(一)促进发展与规范秩序相结合。既要打通行业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如重点解决接网消纳的制约问题、要芦迅求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又要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如加强项目全过程监测,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增加安全生产、退役回收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二)聚焦重点与简化管理相结合。既要聚焦行业主要环节以及重点问题,明确相关管理要求,如建立规划引领和权重引导机制、保障性并网和市场化并网的多元并网机制;又不追求面面俱到,坚持市场主导,避免管理过多过细过复杂。(三)立足共性与体现差异性相结合。既要满足所有的企业投资项目需要遵守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又结合光伏行业自身的特殊性,明确备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同时,既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适用,又充分考虑各省(区、市)的差异性,允许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需要予以落实。三、修订过程2021年下半年,我们即着手启动《暂行办法》修订工作。经深入调研了解当前光伏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近年来各省(区、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我们根据行业最新实际情况起草了《管理办法》,于2021年11月初征求了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意见,随后于11月26日至12月25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同步广泛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我*派出机构、电网企业、光伏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有关方面意见。各方共反馈约300条意见,经逐条认真研究并与有关方面密切沟通后,我们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为进一步与各方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先后于今年3月29日、6月22日、7月14日三次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听取了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光伏企业、行业协会等有关方面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管理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并于今年9月5日至9月11日再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共收到38条意见,数量大幅减少,也不存在较大分歧。《管理办法》修订历时一年多,通过长时间、多轮次、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对象涵盖了行业涉及的各类主体,各方反馈的意见具有广泛性、代表性、针对性,基本上聚焦了当前行业的重点问题;同时,经多方反复的沟通协商以及充分深入的研究讨论,各方就《管理办法》已达成共识。四、主要内容《管理办法》共7章32条:除第一章“总则”、第七章“则”外,第二至六章明确光伏电站的管理思路与要求,既涵盖了国家与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国家能源*派出机构、光伏企业、电网企业等行业涉及的各类主体的职责要求,也覆盖了光伏电站从规划、开工、建设、运行、改造升级、退役等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并重点从以下方面予以明确:(一)**怎么管。充分体现市场机制主导、**优化服务的原则,第二章“行业管理”明确国家能源*负责的事项: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组织建档立卡,加强行业全过程监测,及时完善行业政策、规范和标准等,深化“放管服”改革;第三章“年度开发建设方案”明确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的事项:落实好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确定项目清单,具体实施本地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二)企业怎么干。第四章“项目建设管理”明确光伏电站实行备案管理,备案容量原则上为交流侧容量(即逆变器定输出功率之和),并明确项目单位的前期工作准备、建设条件、建设要求等。(三)电网怎么接。《管理办法》将其作为重点问题予以解决,第五章“电网接入管理”聚焦接网关键环节、重点问题,条目最多(共计10条),既要压实电网企业责任,从改善电网企业内部流程入手,明确电网企业提升接网服务水平及效率、优化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等方面的相关举措;同时也明确了光伏电站项目单位在接网、并网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要求,以及需配合电网企业开展的相关工作,加强网源协调发展。(四)运行怎么办。第六章“运行监测”明确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消纳分析、改造升级、回收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集中式光伏电站审批备案流程
根据国家能源*2013年颁布的《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自2013年8月29日起,我国光伏项目的审批已由裂清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光伏项目由省陆源伏级能源主管部门依据***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对光伏电站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备案项目应符合国家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和***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年度指导性规模指标和年度实施方案,已落实接入电网条件。根据国家能源*2013年颁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级以下能源主管部门依据***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和***能早携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年度指导规模指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具体备案办法由省级人民**制定。一、用地报批程序:1、用地预审申请表;2、预审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用地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基本方案);3、需审批的项目还应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者合一的只要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单位申请土地登记程序1、初始登记:2、土地登记申请书;3、单位的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申请人的,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法律依据:《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第三条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包括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确定、项目管理、电网接入、运行监测和市场监督、技术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等。
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1)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建立和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机制,每年初滚动发布各省权重,同时印发当年和次年消纳责任权重,当年权重为约束性指标。
2)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合理确定光伏电站年度开发建设方案,原则上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3)光伏电站年度开发建设方案分为保障性并网规模和市场化并网规模。各地分批确定保障性并网项目或者市场化并网项目的,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未纳入光伏电站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的项目,电网公司不予办理电网接入手续。
4) 保障性并网项目鼓励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优选确定,并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市场化并网项目按照国家和各省(区、市)有关规定执行,电网企业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对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
5)光伏电站项目单位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场址内集电线路和升压站工程,原则上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场址外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对电网企业建设有困难或规划建设时序不匹配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发电企业建设配套送出工程应充分进行论证,可以多家企业联合建设,也可以一家企业建设,多家企业共享。在适当时机由电网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回购。
6)项目单位提出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评审申请后,对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500千伏及以上的项目,电网企业应于4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回复意见;对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66)~220(330)千伏的项目,电网企业应于3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回复意见;对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35千伏及以下的项目,电网企业应于2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回复意见。
7)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不应高于1.8:1,涉网设备经检测认证合格的设备,电网企业不得要求进行重复检测。
重磅!新版《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附官方解读)
编辑|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 团队
来源: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
重磅!国家能源*发文:允许光伏项目分批并网,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并网必要条件
重磅!发改委等三部门:太阳能发电、风电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绿证交易
重磅!国家发改委:重点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国家能源*发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发布通知,修订了《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光伏发电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相比上一版,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明确,光伏电站项目的备案容量原则上为交流侧容量、即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之和;对光伏电站选址,提出要符合用地用海和河湖管理、生态环保等有关要求;提出给光伏电站建档立卡,生成唯一身份识别代码;新增光伏电站项目应在并网后六个月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要求;要求电网保障光伏项目“能并尽并”,不附加不合理条件。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责编:朱梦韵
中国糖尿病管理面临着“三多一少”的现状,其中“三多”是患者总人数多、超重肥胖者和年轻人多、并发症多,“一少”是达标率少。
本次专项整治聚焦查问题、纠偏差、补短板,自本方案印发之日起开展,至2023年11月30日结束。
今年以来,多个央国企光伏项目发起了电站拆除的招标公告,拆除原因则为违规占地。
洱源抽水蓄能项目位于大理州洱源县境内,初拟规划装机24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金额120亿元。
光伏电站核准制时期需不需要进行备案
可以参照国家能源*以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好像没有出台过类似文件
发改委能源*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有没有指定的安装范围
根据国家能源*《光伏电站管理暂行办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对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下面小编就梳理一下备案制下如何进行大型光伏电站的开发流程。根据国家能源*《光伏电站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133),国家对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
《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印发 促进光伏发电行业健康发展 | 信丰县信息公开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12月27日电近日,国家能源*印发《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覆盖了光伏电站从规划、开工、建设、运行、改造升级、退役等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光伏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办法》重点明确了**怎么管、企业怎么干、电网怎么接、运行怎么办,目的在于规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光伏发电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有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办法》,在行业管理方面明确国家能源*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全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大布*,并依托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组织开展并网在运光伏电站项目的建档立卡工作。每个建档立卡的光伏电站项目由系统自动生成项目编码,作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唯一身份识别代码。同时,国家能源*加强对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行的全过程监测,规范市场开发秩序,优化发展环境。
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办法》要求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前应做好规划选址、资源测评、建设条件论证、市场需求分析等各项准备工作,重点落实光伏电站项目的接网消纳条件,符合用地用海和河湖管理、生态环保等有关要求。
年度开发建设方面,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本省(区、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以及电网接入与消纳条件等,制定光伏电站年度开发建设方案。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开发建设秩序,不得将强制配套产业或投资、违规收取项目保证金等作为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
针对当前较突出的接网消纳问题,《办法》要求光伏电站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建设应与光伏电站建设相协调。电网企业应衔接好网源建设进度,确保配套电力送出工程与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的进度相匹配,满足相应并网条件后“能并尽并”。除国家能源*规定的豁免情形外,光伏电站项目应当在并网后6个月内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电网企业不得允许并网后6个月内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光伏电站项目发电上网。
在运行监测方面,办法提出鼓励光伏电站开展改造升级工作,应用先进、高效、安全的技术和设备。光伏电站的拆除、设备回收与再利用,应符合国家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不得造成环境污染破坏与安全事故事件,鼓励项目单位为设备回收与再利用创造便利条件。
国家能源*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29.4%。(记者丁怡婷廖睿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