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大涨400元/吨!2023年猪饲料能降价?养殖户注意两大关键问题
2022年已过,2023年已至!大家最关心的除了猪价,就是饲料价格了。毕竟2022年以来饲料价格一路暴涨,全年配合饲料暴涨高达400元/吨,那么2023年饲料价格还会暴涨吗?养殖户要注意两大关键,就能看清饲料价格走向。饲料暴涨400元/吨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2年末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4060元/吨左右,相较年初的3660元/吨上涨约400元/吨,相较往年3200元/吨的“正常水平”上涨约860元/吨。饲料价格上涨是受到原料推高所致,因此浓缩料的上涨幅度更为惊人。从饲料价格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2022年价格上涨主要在于2-4月、9-11月两大节点,那么两轮饲料涨价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新的一年到来,饲料价格又能否有所下降呢?首先,2~4月饲料价格推高,最大因素就是“俄乌冲突”爆发,一下子让全球粮食市场进入紧张状态。尽管我们国内当期的饲料原料早已进港到货,但依旧难抗全球大势,导致配合饲料出现了约200元/吨的涨幅。其次,9~11月饲料价格上涨幅度相近但时间线拉得更长,当期饲料涨价最大的原因在于肥猪增多、消耗提升。因为从9月份开始,全国猪价进入23元/公斤以上的高点,极大地刺激了养殖户信心,纷纷开始将猪养大养肥,甚至相继开始进行“二次育肥”,将别人家卖出去的肥猪买回来接着养!对于大肥猪而言,饲料吸收利用率本就低于标猪,而且养殖户还渴望将它们养得更大,因此导致饲料价格逐步上涨。而到了11月后,尽管猪价下降,但养殖户依旧不相信危机将至,反而在猪价下跌后继续压栏等待“春节行情”,最后9、10月压栏的肥猪叠加11、12月本就有的肥猪,导致饲料消耗进一步提升。那么,关键问题是,后续饲料价格还能下降吗?饲料价格走势我认为会有所下降!第一,当前饲料价格是“虚胖”。首先,在2022年饲料的两轮涨价中间有着长达5个月的“平稳期”,我们看到从4月~9月之间饲料价格都非常稳定,尤其是临近9月之时饲料价格还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如果不是二次育肥的影响,3880元/吨就是当下“原料价格”和“生猪产能”能够支撑的饲料价格。也就是说,当前饲料价格属于“虚胖”,随着大肥猪出尽,后续饲料价格有望走低。第二,高位价格支撑不足。高位价格的支撑,主要靠消耗与供应。从消耗板块来看,很明显尽管大肥猪尚未出尽,但在未来1~2个月内一定会出尽,甚至不排除有些人恐慌式将未达标的猪都出栏,因此饲料的消耗一定会逐步走低,这一点从12月以来的价格曲线已有所体现。从供应板块来看,饲料原料价格已经处于历年高位,豆粕是涨得快跌得快,而玉米就比较稳定维持在3000元/吨附近。因此总体而言,我相信在国际形势不显著恶化的情况下,饲料价格很有可能会维持在2022年4~9月的水平,也就是3880元/吨左右。可见,饲料价格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看美俄主导下的“俄乌冲突”走向何方。国际博弈与粮价走向饲料价格的走向,短期看供需,长期看国际粮价。上述分析中指明的“下降至3880元/吨”属于短期预测,那么长期形势如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并且迅速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乌兰尽管在国际上很高调,但真正主导冲突的还是美俄,我们只需要看在这场冲突中美俄究竟获得了什么?首先就美来说,他们在国际粮价上涨的大势中赚得盆满钵满,全球四大粮食贸易商占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而美国占了其中三家!所以说漂亮国是靠战争致富的国家,这是最公正的评价。并且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美需要对外的矛盾,以此来转移他们国内日益尖锐的阶层矛盾!如果他们不把枪口一致对外,没有一些“可恶的敌人”吸引仇恨,内部就会闹得不可开交。这一点就不细说了,总之美是最期盼“俄乌冲突”闹大闹长的。其次就俄来看,他们尽管好像被各种打压和制裁,但实际收获也不小。据俄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公布,2022年俄财政收入约28万亿卢布,比当初预计高出2.8万亿卢布。这主要得益于石油和天然气收入部分的增加。显而易见,俄尽管被各种制裁和限制,但经济收入反而增长了。要知道,这个冬天可是很冷的,欧洲又太依赖俄的能源,因此是一边制裁一边抢购,俄反而还可以涨涨价。就粮食的角度来看,俄2022年也是“大丰收”。据俄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俄加工谷物产品的总出口量增至130万吨,同比增幅高达69%,其中大部分运往**、非洲和亚洲,并且对邻近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量也增长1.6倍。最有趣的是,在这场冲突中乌兰像极了“主角”,但只有他们的GDP下降,而且降得很猛!据报道,乌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公布,据初步估算,乌兰2022年GDP降幅为30.4%,降幅小于预期。尽管他们自己还在嘴硬说是“小于预期”,但全世界都知道,2022年乌遭受了历年来最大的经济损失。这反映出两点——第一是俄乌冲突持续的概率较大,因为对两大主导国有利;第二是唯有自强,方能不被别国裹挟。因此我们国内也很清醒,国际冲突难以平息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降低粮食受制于人的风险!以饲料原料来看,目前我国继续大力推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并且这种减量替代已广泛被大企业所接受与执行,如牧原、温氏、新希望、扬翔等都做出了显著成绩。生猪需要的其实并非“玉米、豆粕”这两种粮食,而是可供健康生长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总之,尽管国际形势不甚明朗,但长期来看我们很有希望稳定饲料价格甚至逐步下降。市场发展的必然性我们都知道,饲料产业深深的影响着生猪产业,甚至可以说长期最让养殖户头疼的只有两件事——猪价低、成本高。但其实从根本上看,饲料产业也同等受到生猪产业的影响。近两年,不少专家提出中国养猪饲料营养水平“过剩”,批判这种“浪费行为”。对于这一点,饲料厂商并不否认,而是诉苦说——“客户就想要‘最好的营养’,我少放点玉米豆粕就会觉得我的饲料不好了,就不买了。”而从2022年以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养殖户接受了“精准营养”的概念,甚至主动寻求更匹配不同生长阶段猪只所需的饲料产品。为什么?因为养殖成本的高涨让养殖户不得不想办法“增效降本”,大家对于“精准营养”以及“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质疑越来越少,甚至是迫切想要能够普及“减量替代饲料”,以求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从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来看,规模化猪企对饲料产业的引导更强!2022年上市猪企累计出栏量已占全国出栏量17%,未来五年这一水平还会逐步提高。而这些上市猪企,都是有能力去推行“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并且他们对于“降低饲料成本”无比渴望!总体看来,“增效降本”是市场的必然性,饲料成本下降、饲料价格下降也是市场的必然性!小势多变,大势难逆!发展大方向定了,市场就早有定数。
7月6日关税上调对豆粕期货有何影响
本周豆粕期价呈现弱势震荡。豆粕现货价格随盘波动明显,部分油厂以稳价出货为主。有报道称国家临储大豆下周将开拍,起拍价为3750元/吨,数量为50万吨,总量可能拍到200万吨以上。此消息对于国内市场有一定利空影响,但起拍价高于当前产区大豆价格,此价格能否得到认可仍需关注。此外,美豆虽仍偏弱,但外部市场回暖可能使得其续跌空间受抑,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走势。综合来看,短期豆粕行情亦难有明显方向;操作上继续保持震荡思路,日内短线为宜。
期货豆粕一个点相当于几美元
本周豆粕期价呈现弱势震荡。豆粕现货价格随盘波动明显,部分油厂以稳价出货为主。有报道称国家临储大豆下周将开拍,起拍价为3750元/吨,数量为50万吨,总量可能拍到200万吨以上。此消息对于国内市场有一定利空影响,但起拍价高于当前产区大豆价格,此价格能否得到认可仍需关注。此外,美豆虽仍偏弱,但外部市场回暖可能使得其续跌空间受抑,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走势。综合来看,短期豆粕行情亦难有明显方向;操作上继续保持震荡思路,日内短线为宜。
重磅!2023年第一批猪肉收储即将来临!“猪价反弹”近在咫尺?
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1月30日-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这意味着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即将启动!猪价是否迎来拐点?猪粮比持续下跌,猪肉收储即将启动据猪好多数据监测,2022年10月20日猪价达到28.36元/公斤的高点后,后市行情一路下滑,当前猪价已经连续下跌约3个的月的时间,猪粮比价也从9.77:1掉到了如今的4.96:1。根据官方发布的预案,猪粮比价低于5:1时,发布一级预警,启动收储。从往年的经验来看,释放收储信号之后到实际收储,中间间隔一般不会超过一周。当前7元行情下,猪肉收储启动后,猪价会不会立刻反弹呢?收储是否会立刻提振猪价?大家都知道,2022年一季度起,官方进行了多次收储。当下也正值一季度,时间维度相似,我们以2022年收储与猪价走向参考,来分析一下收储对猪价的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2022年官方共进行了13批次收储,累计挂牌量51.8万吨,实姿*际成交仅有10.14万吨,成交率19.58%。2022年3月3日至4日,第一批次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全部成交,此后成交率都相对可观,直至4月22日左右,收储的流拍率100%。对应下图猪价走势图,第一批次到第四批次储备肉收储期间,猪价行情波动并不大,第五批次收储以后,猪价才真正缓慢回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收储并不能一下子拉高猪价。业内专家表示,收储是官方制定的稳价保供措施,目的是提振市场信心,以此促进市场平稳行。猪价还受到市场供需、养殖成本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那接下来的行情会怎么样呢?短期能否迎来猪价拐点?我们以市场供需和饲料成本来讨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业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2月第一周猪价环比春节假期前最后一周下跌了9.5%,而饲料价格基本稳定,以此测算,未来生和册粗猪养殖亏损274.52元/头。供应上,当前行情下,散户存在一定挺价情绪,认亏出栏的情况大幅减少,卖猪的节奏更加灵活,规模场按计划出栏,市场供应还是较为宽松。需求上,目前猪肉消费低迷,不过7元猪价已经属于低位价格,屠宰场分割入库以及二次育肥抄底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加上学校开学、各行各业复工,后续猪肉需求将逐步回暖。养殖成本上,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截止2月6日,全国43%蛋白豆粕价格为4927元/吨,14%水分玉米价格为2937元/吨,分别较10月后的高点价格跌了797元/吨、25元/吨(豆粕价格高点为11月17日5768元/吨、玉米价格高点为12月12日2962元/吨)。从原料价格分析,当下养猪成本稍有降低。但时间再往前拉长,2022年年初,全国豆粕均价仅为3700元/吨左右,比当下价格唤镇还低了近1000元/吨,目前的养猪成本并不低,养殖户成本压力还是较大的。整体而言,目前养殖成本依然较高,随着供应宽松、需求逐步回暖,猪市或逐渐筑底。反之,如果猪价再深跌,市场可能出现大量淘汰母猪和养殖户退场现象。专家表示:短期内猪价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这说明猪市行情或继续磨底,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出栏、补栏呢?
豆粕的基差一直很大是什么原因?
一、今年豆粕基差节节败退
上图为今年1月至今豆粕现货均价与主力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走势,就是市场说常说的近月提货的豆粕基差价格。从我们跟踪的平均价格来看,年初时豆粕基差价格在232元/吨,现在两者间的价差-19元/吨,累计下跌251元/吨。这是理论上的豆粕基差价格走势状况,实际上沿海豆粕现货基差价格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市场有报5-6月提货的豆粕合同价格对9月合约的基差为-40元到-50元/吨。个别我们所听到的有更低的基差报价。造成豆粕基差大跌的主要原因是期现货价格下跌幅度的不统一。
二、今年1-5月以来豆粕现货与期货价格走势对比
由上图可见,年初时豆粕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现在是豆粕期货价格略高于现货价格,所以就形成的豆粕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缩小,从而令豆粕基差价格一跌再跌。豆粕现货价格之所以跌幅变大,跟国内现实的大豆悲观的供需状况有关。
三、过去10年间豆粕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价差走势
概率分析真是无所不用,这种分析方法也仅供市场参考与借鉴。上图为过去十年间豆粕现货与期货间的价差走势。从历史的数据来看,现在豆粕基差价格不是历史上最低的情况。但是阶段性的豆粕基差价格持续下挫,市场唉声一片。尤其现在豆粕基差采购的总量远远超过之前的水平。我们初步统计现在沿海规模油厂豆粕合同量在470-650万吨的水平,如此大的合同数量可见基差价格连续大跌带给市场的影响力之大也是空前的。
2023年7月12日全国豆粕价格行情走势汇总!
小编不需要大家打赏,只希望您在文末点个“在看”
肥佑壮让咱们的育肥猪又肥又壮!客户真实反馈,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
小编不需要大家打赏,只希望您在文末点个“在看”
【豆粕价格】2023年7月25日豆粕行情走势!
7月24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偏强调整。美国农业部季度报告显示,美国2023年大豆种植面积为8350.5万英亩,同比减少5%,较3月预估值低400万英亩,面积数据严重低于市场预期,美国大豆由增产预期转变为减产预期。美国农业部将于7月12日公布月度供需报告,美国大豆面积大幅下降以及优良率持续下滑,美国大豆单产下降已无悬念,届时美国大豆产量降幅可能再度超出预期。截至7月2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0%,低于市场预期的52%,去年同期为63%。优良率不及预期,加深市场对供应的担忧,随着美国大豆生长关键期的到来,天气炒作仍将反复,美国大豆价格易涨难跌。国内进口大豆到港保持偏高水平,油厂大豆库存供应充足,近期油厂开机率连续回落,豆粕现货供应减少,终端提货止降回升,油厂豆粕库存高位略降;美国大豆减产概率大增,外盘市场强势上涨后略有回调,油厂挺价意愿较强,贸易商小幅调整报价,豆粕现货价格偏强运行。终端集中补货,期现价差缩窄,现货成交增加,远期合同成交回落。
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最近一段时间大豆还涨吗
从走势图看,大豆行情沿均线系统稳步上扬,后市不一定大涨,但走出一波小慢牛行情可能性较大。
豆粕价格创近十年新高,疯狂涨势到何时?
豆粕价格创近十年新高,疯狂涨势到何时?
确实近期豆粕价格上涨过快过高,价格已经创历史新高,豆粕的涨价拉高了畜禽的饲料成本,我认为只要**出手进行干预,价格很快将得到抑制,回归到正常的价位。
豆粕是国内最常用的一种主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极高。豆粕是猪的主要蛋白质补充饲料,一般含粗蛋白质42%以上、粗脂肪5%、粗纤维6%,含磷多而含钙少,富含核黄素和尼克酸,缺少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缺乏,畜禽养殖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饲料,而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是比较好的蛋白质饲料,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年均消费肉类总量约为8500万吨,平均每人年消费各种肉类是50多公斤。我国养殖业每年大约需要消耗掉豆粕7000多万吨,约合大豆8000多万吨。豆粕价格创近十年新高,豆粕暴涨是由于资本的进入炒作而涨价的,也不是暴涨,涨价幅度也不大,大多数地方的价格仍然在每吨5000元左右波动。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豆粕价格的变化是随着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是豆粕青黄不接的季节,国内的生猪存栏数量多,并且都是能吃食的大肥猪,饲料消费量增加,饲料加工厂、粮油加工企业或者饲料原料经营商进行大肆炒作,提高豆粕销售价格,我认为这种高价的豆粕也维持不了多久就会下跌。现在许多养殖场采取减少豆粕比例和使用豆粕替代品,如菜籽饼、花生粕等,豆粕的消费量逐渐减少,价格逐渐下降。豆粕虽然是喂猪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适口性比较好,但是,价格贵,在各类猪的饲料中一般占10—25%。现在的市场经济很容易受到社会资本的恶意炒作,如前几年出现的“将你军”、“蒜你狠”、“葱一葱”,资本炒作大蒜、生姜、大葱等蔬菜,造成市场的大蒜、生姜、大葱等蔬菜价格翻了几番,造成了一批富裕户,每一种蔬菜炒作后受到损失的是跟风种植的农户。今年资本进入养猪业,炒作猪价和饲料原料价,使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保障普通百姓能够购买到猪肉,过好中秋节和国庆节,9月10日前,前为了抑制猪肉上涨过快,**开始投放了第一轮储备猪肉,前几天投放第二轮储备猪肉,现在又要投放第三轮储备猪肉,一个月内连续投放三轮储备猪肉,投放的力度是很大的,生猪价格呈现回落的趋势。资本除了炒作生猪外,从9月份开始大肆炒作玉米和豆粕,现在是市场经济,**只能通过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同时大量进口玉米和大豆来平抑市场玉米和豆粕的价格。今年国内实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政策,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由于畜禽养殖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和食用油的增加,我国从纯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为了减少大豆和食用油对国外的依靠,必须重视大豆和油料的生产,在我家乡去年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今年全部种植玉米间作大豆,高价豆粕也维持不了多久。 只要**出手干预,很快豆粕价格就会下跌的。【豆粕价格】2023年7月27日豆粕行情走势!
昨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偏强上涨,上涨20-30元/吨。近日俄乌*势呈升级态势,乌克兰港口重要粮食出口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引发市场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担忧。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本周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气温高于正常水平,但降雨对作物生长有利。当前正值美国大豆生长关键阶段,天气因素仍是美国大豆市场交易的重点。截至7月23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4%,低于市场预期的55%,较上周下降一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59%。2023年巴西大豆实现了创纪录产量,预计新季产量规模在1.63亿吨,巴西丰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对美国大豆减产的担忧情绪。国内进口大豆到港保持高位,油厂大豆库存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处于偏高水平,周度大豆压榨量在220万吨左右,豆粕现货供应高位稳定,油厂豆粕库存延续回升,豆粕现货供需格*偏宽松;外盘价格偏强上涨,国内豆粕市场延续偏强上涨,贸易商挺价惜售,限量开单。终端逢低补货,期现价差缩窄,市场成交放量。
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