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美元跟人民币的汇率以后会跌吗(美元对人来自民币汇率跟美元指数的升跌关系是什么情况?)

美元对人来自民币汇率跟美元指数的升跌关系是什么情况?

有一定的影响,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那么美元指数如果上升,意味着美元升值,那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上升,1美元可换6.79人民币,反之则下跌,1美元只能换6.6人民币

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来自率是多少?

0.1478.因为2010年美元兑人民币6.7695所以人民币兑美元等于0.1478。扩展资料人民币汇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民币汇率》

【汇市周评】美元霸气归来人民币入篮后跌跌不休

环球外汇10月15日讯--本周美元指数持续反弹,因利多因素纷至沓来,美联储会议纪要、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官员讲话纷纷给予美元支撑,本周大涨1.4%,单周表现创逾七个月之最;英镑/美元闪崩之后暂时“企稳”,不过“硬脱欧”担忧犹存;人民币一跌再跌,数次刷新六年低位。

利多因素纷至沓来美元节节攀升

本周,美元指数持续反弹,最高一度触及逾7个月以来的高位98.13,本周大涨1.4%,单周表现创逾七个月之最本月迄今升幅达到2.5%。

(美元指数1小时线图)

利多因素:

1.美联储会议纪要:多位委员在9月份会议上认为需要“相对较快”加息

周三美联储公布的9月会议记录再度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在12月加息的预期,而加息派更是在此份纪要中尽显实力。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9月会议纪要表明,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可谓“势均力敌”,其中有三名委员投票要求加息。美联储(FED)决策者在9月会议上维持基准利率在0.25%-0.50%不变,为连续第六次会议“按兵不动”。17位参会人员中多数人预计今年至少加息一次。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9月会议纪要表明,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可谓“势均力敌”,其中有三名委员投票要求加息。美联储(FED)决策者在9月会议上维持基准利率在0.25%-0.50%不变,为连续第六次会议“按兵不动”。17位参会人员中多数人预计今年至少加息一次。

BK资产管理外汇策略董事总经理BorisSchlos**erg说道:“会议纪要强化了市场上这样一种共识,即收益率将上扬,美元反弹势头是货真价实的。”不过他也补充道,美元的强势表现大都已经反映在汇率之中,会议纪要后可能不会有更大反应。

2.美联储官员讲话

本周共有包括美联储**耶伦在内的七位联储高官发表讲话,多数官员的讲话表明年内加息有可能:

  

 

3.美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良好支撑美元

美国的PPI、商业库存都好于预期,零售销售符合预期表现稳健,不过消费信心数据表现不及预期。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9月PPI月率0.3%,预期0.2%,前值0.0%;年率0.7%,预期0.6%,前值0.0%。美国9月核心PPI月率0.2%,预期0.1%,前值0.1%;年率1.2%,预期1.2%,前值1%。

评论指出,美国9月PPI月率增幅超过预期,主要受能源产品及其他商品成本上涨所推动,其中9月能源价格月率上涨2.5%,加上美元走强的影响变弱,足以支撑通胀将上行的观点。

美国8月商业库存月率0.2%,预期0.1%,前值0.0%。评论称,美国8月商业库存录得增长,主要因零售库存大幅增加,经济学家预计,库存将在第三季度有所反弹,库存投资将在第三季度对经济增速起到促进作用。

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率0.6%,预期0.6%,前值-0.2%。分析指出,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率有所反弹,主要受汽车购买量上涨和美国民众可自由支配的开支上升所推动,表明美国国内消费需求仍强劲,这加强了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的预期;此外,零售数据较好加上就业市场趋紧等均表明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或恢复动能。

表现不佳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87.9,预期91.8,前值91.2。分析称,美国总统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或有负面影响,对低收入群体尤其如此。如果不确定性没有增加,美国民众信心或不会削弱。通胀预期令人印象深刻,未来五年的通胀前景让人不安。不过圣诞节购物季将会非常强劲。

良好的中国PPI数据支撑市场风险偏好升温也支撑美元。周五公布的中国数据显示,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本次中国数据对于最近数月努力应对通缩威胁的全球经济而言是个好兆头。

DRWTrading的市场策略师LouBrien表示,“成也中国败也中国,已到了万圣节的季节,市场在寻找让他们恐惧的东西。”

跌跌不休!人民币刷新逾六年低位

本周人民币的跌势一直止不住:人民币兑美元本周跌破6.7关口;今年迄今人民币已贬值3.4%。

人民币10月1日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随后首个交易日(周一,10月10日)跌破6.70关键点位,本周兑美元即期一度逼近6.73元关口,与七连跌的中间价联袂刷新逾六年低点。

离岸人民币刷新半年低点跌破6.74元,与在岸价差略有扩大,但此跌势可能因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再度趋紧而受限。

交易员称,短期汇价或仍有一定调整空间,具体则需看监管层的容忍度。

据路透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周二至周四对17位基金经理、分析师和外汇交易商的调查显示,随着美元的持坚,人民币兑美元空仓创下7月底以来最高。

编辑:麦憨

最近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下降,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趋势?请专家指点一二。多谢!

据我的观点以后会有反弹,美国在逐步缩小量化宽松政策,很有可能通缩,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但因国内经济速度下滑,应该短期内不会出现美元走低的情况,最近汇率也算比较平稳,不像4月至7月的大幅跳水,加上自贸区的建设,人民币下行的空间还是很有限的,也就1:6.1了,黄金价格也稳定很多,综合世界经济来看,只要国内不出现M2超发,很快经济市场慢慢的回归理性,包括房价,要是M2再增长。。。那就难说了!汇率也不保险!如果你想买美元的话,可以入手,若想卖,没必要啊,美元保值的功能仅次于黄金,他们还是有关系的,黄金涨价,美元必跌,黄金跌价,美元必涨!

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会不会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forMore

为打造新一轮全面开放新高地,上海10日发布“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聚焦五大领域,

即:以更大力度的开放合作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构筑更加开放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其中,有32条涉及金融领域。

比如根据现行中间价形成机制,收盘价直接影响第二日中间价的生成,可以窗口指导大行在收盘价时点前进行小体量升值方向操作,此方法可以直接影响第二日中间价;再比如可以由银行机构形成远期合约的强买盘,压下远期价格,抑制贬值预期。

此外还有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启动,直接在中间价生成后进行调整;可以再次增加外汇衍生交易合约的保证金,增加做空成本等。

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向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收敛。

长周期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可以看作是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中枢,牵引着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围绕其波动。

这与汇率政策调控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保持同步。

这表明市场供求起到了更显著的作用,这是汇率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体现,也是改革的既定目标,但不排除在汇率波动较大时暂时盯住美元。如2008年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时,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资金大量流出新兴市场,中国也不例外。

为了防止人民币形成单边贬值预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被稳定在6.83左右,一直持续到2010年6月。

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看,8月26至30日,美元指数微涨0.2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307个基点(约合三分钱),下跌0.43%。

其中,收盘价(下午四点半,下同)相对当日中间价持续偏弱,累计达1763个基点,贡献了中间价总跌幅的574%。

同期,万德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累计下跌0.45%。

“长期以来,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的视角主要是看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专门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主旨还是引导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时不仅以美元为参考,也要参考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8年能破7吗?

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已经基本无悬念了。因为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本周五双双跌破6.7和6.6这二道关口,直逼7关口。由于央行副行长潘功胜隔空喊空,警告做空人民币势力,让人民币汇率出现暂时的反弹行情,后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为什么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破7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人民币汇率下行压力较大,外有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走强、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内有国内经济数据不景气、货币政策偏向宽松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除了人民币走弱之外,其他非美货币也走弱,甚至人民币汇率今年跌幅还比其他国家还好一些。

二是,央行现在力主于稳经济,所以人民币汇率暂时破7也无碍大*。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通胀水平又在不断提升,房地产泡沫正在挤破,所以,国内的货币环境更需要货币定向宽松。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可能收紧,而美联储却在持续的收缩货币政策。不过,只要未来国内经济形势好转,人民币汇率也有望重新收复原来的失地。

三是,之前央行要固守7关口,主要是人民币汇率下跌速度过快,这会导致市场对人民币预期看空,从而引来国际做空势力的进一步打压。所以央行要通过逆周期因子、提高境外人民币融资成本来打击人民币做空势力,预防人民币汇率的过快贬值。

而现在,如果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走贬”,那央行就没有必要干预人民币汇率是否破7关口了。倘若真的是跌破7关口之后,市场没有出现太大恐慌情绪,那么,央行不必要再出动用汇率管理工具再固守7关口。对于央行来说,并不拘泥于某一点位上。而是在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之上,因为一旦人民币汇率被趋势性看空,那么大量资金流出中国,那国内的经济和金融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关口,只是时间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形势也不太允许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的强势状态。而对于央行来说,不会再去考虑守住某个点位,这毫无意义,而是看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如果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后期看好,大家结售汇意愿不强,那央行就不会动用汇率管理工具,但如是破7关口后,造成了恐慌性杀跌,那央行肯定会出手干预市场。

明年人民币涨跌,不取决于美元强弱

聚焦于企业财经新闻,时代传媒集团出品。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强势反弹。

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1008点至7.0899,升幅创2005年7月22日以来最大。

1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907,较前值调升515个基点,创2022年5月24日以来最大单日升幅。11月4日至1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调升648个基点。

事实上,今年4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启了一波贬值行情。8月15日以来,受美元指数走强、中美利差倒挂等影响,人民币汇率先后跌破6.80、6.90、7、7.10、7.20关口。

不仅仅人民币汇率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就连日元、欧元、英镑等次中心货币也发生了宽幅的贬值。其中,日元汇率的跌势刷新了近32年的纪录。

就全球各国汇率的波动以及通胀的蔓延,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18日的报道在标题中罕见地点出“美元走强给全球经济带来麻烦”。牛津大学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研究主管斯特恩近日警告称:“新兴市场国家处于经济危机的临界点,如果美元进一步升值,那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同步进行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更为关注人民币后续的贬值空间有多大。近日,时代财经就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何影响?如何看待美元霸权等问题对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进行了专访。

管涛多年深耕人民币汇率领域,对汇率、全球市场的走向有深刻的洞见。近日,其新书《汇率的逻辑》,聚焦剖析全球外汇市场震荡,复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与政策逻辑。

管涛指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调整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收敛甚至倒挂,美元指数走强等。从国际收支角度来讲,资本外流是当前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要原因。

在管涛看来,近日,人民币上演了一波修复行情,这是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的表现。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自三季度以来企稳回升;另一方面是央行在恪守政策中性的前提下,对汇率预期加强了引导与调控的效果显现;再一方面是美元指数也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

展望明年,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涨跌,不取决于美元强弱,也不取决于中美利差,而是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

就美元霸权,管涛坦言,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全球都对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反思,但有心无力。但美元当前的霸权地位并非天赋神权,美国过度挥霍美元信誉,迟早是要被反噬的。

一、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

时代财经:近日,人民币大幅上涨,上演了一波修复行情。如何看待近半个月以来人民币的波动?

管涛: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调整,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收敛甚至倒挂、美元指数走强等。但是,当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以后,一些边际上的变化就能让人民币汇率出现有涨有跌的宽幅震荡。

比如美指大跌或者是一些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市场预期又转好了,那么人民币会涨一波。

实际上,从今年3月份人民币汇率冲高回落以来,外汇供求是基本平衡的。从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差额看,中国主要是顺差,逆差的月份只有5月份和9月份,而且数额很少,只有40多亿。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市场没有出现抢购和囤积的情况。

此外,国内经济运行状况也有一些边际上的改善,特别是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经济的企稳得益于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在汇率方面,从4月份特别是9月份以来,央行对汇率预期加强了引导和调控,9月份连续出台了多项宏观审慎的措施,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远期购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与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这些利好逐渐的叠加,对市场预期产生引导作用。

这反映了随着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双向波动的弹性增加。这也进一步提醒市场主体,不要去赌人民币的单边行情。

汇率波动加大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比如11月2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的当天,美元指数就出现了过山车的行情。现在,市场对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都很敏感,对美联储紧缩风险进行重新定价,各种资产价格包括汇率在内的大幅波动,至少在短期来看在所难免。

时代财经:早前,你就针对美联储宽松政策的退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一个预判,目前是什么阶段?

管涛:针对美联储宽松政策的退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预计将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联储温和有序紧缩,缩减购债,中美利差收敛,中国外资流入减缓,人民币升值减缓;

第二阶段,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和缩表,引起美国经济金融市场动荡,叠加其他因素影响,导致中国阶段性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第三阶段,美联储货币紧缩力度超预期,可能刺破资产泡沫,引发经济衰退,中国将难以独善其身,人民币汇率会重新承压;

第四阶段,危机之后,美联储重回货币宽松,如果中国能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可能重现资本回流,人民币汇率会更加强势。

今年3月份之前,我国平稳度过了第一阶段,4月底开始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人民币汇率在阶段性资本外流的背景下,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第三和第四阶段则尚未发生,属于未来情景。

现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美国经济金融动荡加剧,叠加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会出现阶段性的资本外流。实际上,从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我们资本项下的流出确实是增加了,但目前三季度只有初步数,没有细项数。

时代财经:这一影响是否会在金融市场持续?

管涛:会在金融市场继续显现,因为美联储加息周期没有结束,而且不单是美联储紧缩,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集体转向,除了个别央行,其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的央行都在加息。

加息并没有结束,特别是11月份议息会议,虽然美联储释放了信号,有可能会马上考虑放慢紧缩的步伐,但要给加息摁下暂停键还言之尚早。同时,美联储暗示有可能最终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会高于9月份议息会议点阵图的4.6%。故市场预期最终的联邦基金利率有可能会高于5%,前美国财长萨默斯前几天还在讲有可能会达到6%。现在全球市场都在观望,对资产重新定价。

二、怎么看待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时代财经:汇率波动对我国的物价会有影响吗?

管涛:我们做过实证分析,PPI边际上会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但弹性很低。CPI跟汇率是没有关系的,汇率变动不是CPI的原因。

中国的CPI主要跟国内的产出缺口、市场流动性、大宗商品通胀有关系。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见顶回落,基础的金属原材料今年以来跌了百分之一二十,原油比较有韧性,但从6月份以来也调整了20%了。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调整了10%以上,但PPI同比增速整体单边下行,CPI虽然自4月份以来持续高于2%但也未超过3%,核心CPI则基本在1%左右。所以,中国通胀问题并不突出,主要矛盾还是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风险。

时代财经:海关总署发布了10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出口按人民币计价是同比增长7%,回看8月、9月的数据。中国出口增速在逐月放缓的。出口增速放慢是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之一吗?

管涛:我们也做了实证检验,历史上中国的外贸出口对汇率就不敏感,而是对外需敏感,就是收入效应比较明明显一点,价格效应、价格弹性比较小。总体来看,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在今年前9个月只跌了12%,但是人民币兑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多边汇率与去年同期是基本持平,只是略有下跌。

因为这次人民币汇率是被动调整,是美元走强、人民币走弱,但人民币兑一些非美货币是有所升值的,或者是兑其他非美货币相对美元贬值的幅度要小一些。所以说,人民币的多边汇率是基本稳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汇率对于出口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今年以来汇率调整,对它们的财务状况是有改善作用。前些年,由于人民币震荡升值,导致企业出口遭受了一定的财务损失。曾经一度,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涨价、国际运费飙升,被并列为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之一。

现在这一情况有明显的改善,贸促会三季度的一个调查报告明确讲,包括汇率在内的一些困扰外贸发展的因素,今年以来明显改善。但是,汇率调整对出口竞争力的提振作用是边际的,而且从汇率变化到出口变动不是立竿见影的,存在滞后效应。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出口增速的回落加重了市场对于我国外贸景气拐点到来的担忧,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时代财经: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从汇兑损益来看,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来说会比升值的时带来的风险要少,可以这样说? 

管涛:不能这么讲,汇率不论涨和跌,都是有利有弊的。

首先,汇率的涨跌是市场运行的结果,不是政策刻意追求的目标。政策就是保持汇率政策中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其次,汇率涨跌是双刃剑。这一波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利好有外汇收入和资产的,利空有外汇支出和负债的。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跌了5%,汇兑收益和损失轧差以后,上市公司整体净汇兑收益307亿。去年同期人民币涨了1%,当时整体净汇兑损失33亿。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这一波调整是利大于弊,但这不是政策追求的目标,而是结果。

如果政策上想把贬值作为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工具和手段的话,市场主体不傻,他们会抢跑的。同时,这种政策还会带来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

三、明年人民币汇率涨跌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时代财经:明年人民币汇率是涨是跌,还会继续取决于美元的强弱吗?

管涛:明年人民币的涨跌,不取决于美元强弱,也不取决于中美利差,而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基本面。

中国能不能用好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同时按照d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溢出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们来讲,当务之急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争取在外需拐点来临之前,实行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及时切换,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

时代财经:为什么说明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是最主要的?

管涛:从历史上来看,从来没有说美元升值,人民币就一定贬值;也没有说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就一定贬值。2010年之前中美利差经常性地倒挂,人民币照样升值。

法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但不是盯住篮子,也不存在法理上的美元、人民币的跷跷板效应,而是要市场供求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在经常项目顺差扩大的情况下,今年人民币汇率大幅调整的压力只能是来自于资本外流增加。

今年我国前三季度,经常项目累计顺差3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6.0%;资本项目累计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2527亿美元,增长3.78倍,净流出规模为2017年以来同期最高。

其中,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差额合计的基础国际收支顺差累计357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短期资本累计净流出(含净误差与遗漏)2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1.0%;短期资本净流出与基础国际收支差额之比为-83.9%,负值同比上升了24.6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表明,资本外流尤其是短期资本外流是当前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要原因。而资本流动驱动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资产价格属性,容易出现给定基本面情形下人民币既可能涨也可能跌的多重均衡。同时,短期资本流动更多受市场情绪主导,导致人民币汇率容易出现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过度升贬值,也称汇率超调。

四、天下苦美元久矣

时代财经:如何评价美联储近来连续加息导致美元汇率持续上涨,使得世界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进口成本攀升?有评论认为,这是全球在为美元霸权埋单,你怎么看?

管涛:上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非货币化,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汇兑本位转变为美元本位的信用体系。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全球都对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反思,但是大家都有心无力。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其内在缺陷,即美国经济政策难以同时兼顾经济对内对外的平衡。在美元依然作为国际主要甚至是中心货币的情况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对内优先,基于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和金融稳定情况决定货币政策的松紧,其无论是推出还是退出量化宽松,都会对海外市场带来较大的溢出影响。

在美元强周期、全球股汇债“三杀”背景下,国际资本大举逃向美元资产,全球正在闹“美元荒”而非“美元灾”。这一次,不仅脆弱的新兴市场深受其害,60%的低收入国家已经或接近爆发债务危机。发达经济体也难逃厄运,欧洲、日本深受本币贬值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之苦。 

过去10多年,美元本位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并没有根本的改善,不论是贸易还是投融资,包括价值储藏等方面,美元仍然在国际上占有主要的份额。比方说能源贸易80%都是用美元计价结算,国际债权债务中近一半是美元计价。

美国人没有摁住大家的手说,你们一定要用美元,只不过大家都习惯了。因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所谓的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一种国际货币,用的人越多,就越有规模效益,交易成本就越低。新兴的国际化货币用得少,特别是在第三方使用比较少,那么交易成本就高,流动性就比较差。

而且,美国的金融市场在国际上是最发达的、流动性最好的。欧元区虽然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但金融市场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体量也相对比较小一点。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流动性,就更不能跟美国相比了。

2008年危机之后,大家开始反思怎么改变这个现状。特别是这一次由于美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了高通胀卷土重来,也造成了美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再加上美国**滥用经济金融制裁,冻结他国外汇资产,对美元信用都会造成一些伤害。

美元当前的霸权地位并非天赋神权,就是说并非不可动摇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可替代的选择。但是,如果美国继续过度挥霍美元信誉,那么迟早是要被反噬的。

时代财经:全球多个国家对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诸多不满,是否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空间?

管涛:2015年“811汇改”之后,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上进行了调整,从过去的离岸驱动转向了在岸驱动,通过加快在岸金融市场的开放,同时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开放,还有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

由于汇率弹性的增加,有助于发挥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进而能够保障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对资本外汇管理手段的依赖,这将从根本提振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过去这7年时间,人民币国际化处得取得了新的进展,比如今年5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SDR的篮子货币定值重估时,人民币继续维持了第三大权重货币的地位,同时权重还提高了1.36个百分点。最近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今年4月份全球外汇交易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排名跃居提高了三位,占比从4.2%提高到了7%。

但是,我们要看到,国际货币体系分三个层次:中心货币是美元,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等为次中心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为外围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目标应该是从外围货币发展成为次中心货币。

中国只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想着人民币国际化要挑战谁取代谁。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进程,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稳步推进。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坚持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美元还会跌吗

年底会到6.4元

为什么港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一直跌个不停了?汇来自率的跌幅与那些因素有关了?

主要和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关,由于港币和美元挂钩,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的,对以美元挂钩的港币来说当然也是升值的,只要美国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港币就必然随美元跌跌不休。汇率的跌幅和国际**,金融有关系,比如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就会出现贬值,汇率就必然出现波动。

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维持在7.1左右,这波疫情美国股市大跌,美元会贬值吗?

这是个无知的问题!

看看美元现在创新高的走势,足可证明提问者对金融常识之匮乏!

美元与油价是一个跷跷板的两端。石油涨美元跌,石油跌则美元涨。因为石油是美元最大的锚定物。

很多人在嘲讽美国现在的股市行情,孰不知人家已创新高10年,适量下跌无需大惊小怪。

最重要的股市大跌,促使美元跑购债券,一解长期国债与短期国债的倒悬之急。于是乎,美元又可大量印制。这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疫情只不过一个手段而已——使股转债名正言顺罢了。

所以,为什么油价刚好在疫情严重时神助攻于美元,就不难理解了。

同样,疫情爆发,理应石油用量小,产油国本应惜而待售才符合逻辑。反常规的是产量不降反增。

足可见,沙特严重附庸于美元,沆瀣一气!

足可见,新冠病毒来得是何等的及时,美债如盼春雨!

足可见,美国战法神出鬼没,超越传统战争,让一众所谓的硬战专家们惊惶失措,成为笑柄。

最后说一句,在低油价、大疫情、贵美元的合力进攻下,全球的通缩开始了!

这比通胀更可怕。很多法币的脖子上都被套上了绳索,越勒越紧。

那些动辄欢呼低油价的小白,先稳住自己的工作再高兴不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美元跟人民币的汇率以后会跌吗(美元对人来自民币汇率跟美元指数的升跌关系是什么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