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累计净值是全部净值吗(基金上单位净值与累计净值到底是什么意思?)

基金上单位净值与累计净值到底是什么意思?

基金单位净值,是指当前的基金总净产值除以基金总份额的净值。也可以说是,每个营业日根据市场收盘价所计算出的基金总资产价值和,扣除基金各类总负债后,再除以基金发行单位总数,就是基金单位净值。

计算公式: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

基金累计净值,是指基金最新净值与成立以来的分红业绩之和。

计算公式: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即基金分红)

理财的单位净来自值和累计净值是什么

基金累计净值是基金单位净值+基金成立以来每份累计分红派息的金额,只是作为参考的数据。累计净值的高低与运营状况及分红存在一定关系,在选择基金时能盲目选择净值高的,而需从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单位净值是指基金资产净值是在某一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权益。通过近一个月,近一年等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基金的槐模盈利状况。拓展资料:国内能够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银行理财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一般是大额存单、资管产品等,代销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属于理财。证券公司理财证券理财一般包括证券收益凭证、资管产品等。保险理财保险理财更加倾向长期性,着重解决较长时间后的教育规划和养老规划,同时解决意外、医疗等保障问题。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一般包括信托基金、黄金投资、玉石、珠宝、钻石、第三方理财等,需要的起步资金较高,适合高端理财人士。电子商务理财21世纪除了能在线下的网点理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收益的多方对比之后再投资。累计净值计算公式: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基金净值的高低并是选择基金的主要依据,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才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净值的高低除了受到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基金累计净值握明带=单位净值与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派息之和,它属于一个参照值。举例说明,例如:2016年段芦8月26日某基金单位净值是1.0456元,2016年10月份派发的现金红利是每份基金单位0.044元,则累计净值=1.0456+0.044=1.05元。单位净值计算公式: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例如:某证券账户总市值为4500万,其他资产项目为500万,负债项目为500万,那么基金资产净值为4500万,如果基金发行总份额(注:开放式基金是可变的)为1000万份,那么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为4.5元。

请问数据表上面的"累计净值"是什么意思?怎么算的?有人告诉我说要看平均净值,不知道它们

累计净值是单位净值加上历史分红后除息部分类似于股票的复权价如果你要看一个基金的历史业绩的话累计净值是最能反映业绩的因为一个基金分红特别是大比例分红和拆分以后单位净值是会想下降的定投的话选择一些2年以上历史的绩优老基金比较合适。希望可以帮到您,

基金最新净值和累计净值是什么意思

基金的最新净值就是公布日每份基金的内在价值。就是用基金的净资产总额除以基金的总份数。累计净值就是当前的净值加上历史上全部的单位基金的分红,反映一个基金的历史业绩。增长率就是现在净值和对比期的净值比较,增长的幅度。

基金实时估值看不到了?或许不是坏事

今年六月,多家基金公司和银行宣布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值功能;近日,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也下线了大部分基金的净值实时估值功能。

有媒体统计,截至上周六(7月22日),基金销售机构基本全部下线主动型基金的净值实时估算功能。

某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净值估算”页面

为何下线“实时估值”功能?

“盘中实时估值”一般是销售机构按照公开披露的基金持仓再结合当天行情,根据一定算法粗略估算而来。

这个持仓数据来自于基金的最新季报、年报等,也就是截止到上一季度末、上年末的数据。

但基金运作是在变化的。可能基金经理已调仓,可能没有将基金所有的资产考虑进去(比如基金季报只披露前十大重仓),而且基金每日的申购赎回量也会影响净值波动,这些都属于非公开信息。

所以,基金的实时估值存在滞后和不准确等问题,且容易助长追涨杀跌。

基金净值关乎基民的投资“成果”。

关于基金净值也出现过不少“奇葩事”,今天就来看看:

一、单日暴涨超177%

通常情况下,和股票价格相比,基金是组合投资,净值的波动要小得多。

虽然没有涨跌停,但是理论上讲,即使该基金持有的个股全部涨/跌停,其净值涨/跌幅也应该在10%以内。

凡事总有“例外”。

1、单日暴涨177.29% 

2016年11月1日,某债券基金A单位净值由1.026元涨至2.845元,单日涨幅达177.2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在平静的净值走势中,这一天的暴涨尤为显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同年4月18日,另一只混合基金的单位净值由1.272元涨至2.424元,单日涨幅达90.5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这些基金买了啥?为啥一天能涨这么多?

实际上,这些基金单日暴涨并不是因为它们买的资产表现好,而是由于巨额赎回产生的赎回费,计入了基金资产带来的。

根据相关法规,对于不收取销售服务费的基金来讲,基金赎回时,会收取不同比例的赎回费。

持有期不同,赎回费纳入基金财产的比例也不同。如果基金持有期不到30日,赎回费将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举例

假设A基金单位净值1元,总份额5000万份,基金资产合计5000万元。

某天,机构F将其持有4950万份A基金全部赎回(A基金还剩50万份),且机构F的持有时间超过7天但不满30天。

这时共产生赎回费4950×1×0.75%=37.125万元。

该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赎回后剩余的基金资产为50×1+37.125=87.125万元。

剩余总份额为50万份,当日基金净值=87.125/50=1.7425元。

由于机构F的大额赎回,A基金的净值由1元涨至1.7425元,单日暴涨74.25%。

2、单日暴跌67.56%

有暴涨的,就有暴跌的。

2016年1月29日,某基金单位净值由1.039元跌至0.337元,单日跌幅达67.5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一天跌68%,什么情况?

开放式基金每日要公布一个净值。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这个净值要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从小数点后第四位开始四舍五入)或后四位(从小数点后第五位开始四舍五入)。

当时暴跌的这只基金,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其份额净值要精确到0.001元,也就是小数点后第四位四舍五入。

(某基金基金合同对基金资产估值的约定)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极端情况:

1月28日该基金的真实净值可能是1.0385元(当然也可能是1.0386元、1.0387元...),这样四舍五入后公布出来是1.039元。

假如当日该基金的真实净值为1.0385元,这时有人要赎回的话,基金资产里,就相当于给每份赎回份额多付了“五入”的0.0005元钱。

如果当天只有1000份的赎回,多给这点钱(共计0.5元),对于一个资产规模有15亿元的基金来说(2015年四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的份额是15.85亿份),影响不大。

但问题是,假设有15亿份要赎回,按照上述规定,将多付75万多元,而这笔钱将从基金资产支出,由留下的持有人共同承担。

假设2016年1月28日其份额为15.0107亿份,那么这多付的75万元,就要由剩下的107万份的持有人承担,也就是说,剩下的基金份额每份一下子亏掉了约0.7元。

净值就“悲剧”了。

这场暴跌并非是投资不善造成的,而是基金净值四舍五入的“五入”正巧与大额赎回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才出现的小概率事件。

为避免基金持有人因估值方法造成净值波动受到利益损失,该基金对净值及时修复,2月1日,该基金的净值回到了1.040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上述特例出现在几年前。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保护持有人利益,各方都在努力。

比如2023年以来,就有超30只基金提高份额净值精度,尽量稳定大额赎回造成的净值异常波动。甚至有基金的份额净值精度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八位,也就是说,从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二、分红后,净值为何“大跌”?

基金合同里是没有“分红”一说的。

开放式基金分红是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派发给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资产的一部分,分红本身是不会增加你的收益的,其实是分了自己的钱。

在不考虑分红除权日基金本身涨跌的情况下:

1、基金单位净值会减少

单位净值=(基金总资产-基金总负债)/基金总份额

由于分红是从基金资产中“拿走”了一块,分红除权日当天,单位净值相应地就下降了。如果分红的比例比较大,单位净值就会大幅度减少。

2、基金累计净值通常变化不大

因为“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以来的累计单位分红”,所以在分红基金除权日单位净值下降的同时,其累计净值一般变化不大。

累计净值是按照“现金分红”考虑的净值。

比如说,一只基金单位净值原先是1.5元,分红后到了1元,累计净值会加上现金分红的0.5元,依旧是1.5元。

3、基金的复权净值

基金分红方式除了现金分红外,很多人会选择红利再投资。

累计净值反映不了红利再投资产生的收益,这时候,就可参考复权净值。

复权净值是对基金的单位净值进行了复权计算,对基金的分红或拆分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将分红加回单位净值,并作为再投资进行复利计算。

举例

举个例子,期初基金的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都是2元。

某日基金分红0.1元,不考虑分红除权日基金本身涨跌的情况下,此时基金单位净值是1.9元,基金的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都是2元。

之后基金上涨10%。此时:

单位净值是2.09元,即1.9*110%;

累计净值是2.19元,即1.9*110%+0.1;

复权净值是2.2元,即2*110%。

通过数字看出,复权净值是对分红的0.1元进行了10%的上涨计算,而累计净值没有对分红的0.1元进行10%的上涨计算。

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的意义在于公平地对比基金历史业绩,还原基金历史增长率的真实面貌。

三、买基金时,成交价不是下单价?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开放式基金交易遵循未知价原则(ETF基金、lOF基金场内份额除外),基金合同里一般都有写:

简单而言,“未知价”的意思就是说投资者在申购和赎回时,是不知道确定的交易价格的。

比如你在T日(T日为交易日)15点之前申购基金,T日就是申请日,你申购的价格是以T日收市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为基准进行计算。

这个净值一般要到T日晚上出来。

而你在T日下单时能看到的最新份额净值,一般是上一个交易日(T-1)日的净值,仅供参考,不是实际交易价。

四、股票停牌,净值如何计算?

如果基金持有的股票停牌了,如何计算净值呢?是按停牌前一日的价格估算吗?

当然不是。

关于停牌股票的估值办法,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停牌股票估值的参考方法》给出了四种估值方法:指数收益法、可比公司法、市场价格模型法、采用估值模型。

基金公司多采用“指数收益法”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一般也会在估值调整公告中予以披露。

某基金持有停牌股票估值调整公告

简单来讲,对于需要进行估值的股票,如果使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通常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在估值日,以公开发布的相应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该股票的收益率。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所得的收益率计算该股票当日的公允价值。用来作为股票估值依据的行业指数通常是中基协基金行业股票估值指数(简称“AMAC行业指数”)。

通常情况下,要等停牌股票复牌、且其交易体现了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才会恢复用当日收盘价进行估值。

你还知道哪些基金净值“趣事”,欢迎留言分享!

 热门产品

戳我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点击了解更多热门基金

浅谈基金净值分析

之前做了很多基金的深度分析,有很多读者后台私信我分析框架中一些细节,之前比较懒,没有详细介绍方法。刚好现在年报刚发布,准备重新梳理一下底层的数据库同时也把一些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一下,背后的原理分析的逻辑和存在的缺陷,这样对于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才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今天,我们来简单讲讲净值分析,也就是常见的一些基本业绩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指标有很多种类型,今天我只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常用的几个评价指标。

在之前,我们先谈谈公募基金的净值数据问题。常见的三个基金净值:单位净值,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其中,单位净值没有考虑分红,累计净值考虑了分红但是没有考虑分红再投资的收益。而复权净值考虑两者,常用来计算业绩指标。复权净值可以由累计收益率计算得到。

注意累计收益率并不是基金官方公告的数值,各个数据提供商都会有自己的加工,在加工细则上的不同,也会有一些差异,比如规模比较小的时候的巨额申购和赎回导致的净值异幅波动,(基金赎回费用属于基金所有人,当巨额赎回又有赎回费用,基金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就会有非常大的波动),Choice可能并没有做处理,所以会与净值暴涨和暴跌的情况。但是Wind在这一块做了比较好的处理。

另外,不建议大家通过爬虫去天天基金网爬取这个字段。

这里只保留了两位有效数字,但实际上会有小数点后面四位有效数字,如果只有两位,长期累加下来误差会特别大。我找了很多数据源,网上很少有质量比较好的复权净值数据接口,所以,如果你连准确的复权单位净值都获取不到的话,就不要谈基金分析了。

我的基金复权单位净值数据,主要来自于Choice量化接口。

常见的收益率有:单日收益率,累计收益率,年化收益率,超额收益率等。

收益率(R)是反映投资收益与投入的关系的相对指标,表示单位净资产的变动程度。其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Rt表示评价期的收益率;表示期末单位净资产;表示评价期每股收益分配;表示期初单位净资产。这里我直接采用的Choice计算好的复权单位净值计算而来的收益率。

在每日收益率的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计算一个时间段的收益,这里主要采用复利的方式来计算累计收益率。

假设有两笔投资,一个是半年赚了10%,一个是一年赚了10%,虽然收益绝对值都是一样,但是时间长度不一样。为了方便比较收益率,我们一般会采用年化处理。年化收益率,默认采用252天来计算,相当于把一个时间段的收益折算成每年赚多钱。无风险收益率默认设置为年化3%(其中年化采用的252天来计息),每天的无风险收益率为3%/252。(年化的标准和无风险收益率,不同平台计算可能会略有差异,关键是自己要有一定确定的标准,在同一标准下,计算不同资产的收益率,这样才方便对比。)

上面主要是用来评价收益的高低。但正如投资中一句俗语,“要想吃肉,先要挨揍”,这个”挨揍”就是指的我们需要承担投资中的风险。风险的度量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今天主要讲讲三个最常用的风险评价指标,波动率,最大回撤和平均回撤。

基金投资组合的总风险可以用标准差来衡量,其计算公式是:

说白了就是收益率的波动程度。波动率有一个好处,就是统计属性非常好,所以你看很多金融里面的模型,对于风险刻度基本采用的都是波动率。但是不太好的一个地方就是,不太直观,比如年化波动率20%,对于投资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呢?另外一个缺陷就是,波动率同时考虑了收益向上和向下的波动,但是只有下跌的时候,才是风险,我们更加乐意看到上涨。

在我的框架中,采用的是252天来年化每日收益率计算的每日波动率,得到的年化波动率。

最大回撤简单来说就是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最大的跌幅。最大回撤关注的是下行风险,只考虑了亏损的情况。这个指标也非常好理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金在历史环境下发生的波动情况,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比如最大回撤10%,说明是时间上最大亏损是10%,如果我承受不了10%的回撤,那可能并不适合持有这只基金,可以考虑其他风险程度更低些的产品。

但是最大回撤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考虑最极端的一个区间段,没有考虑整个区间。比如2015年是剧烈波动的一年,很多股票基金的最大回撤可能都在2015年,但我们知道2015年那种行情已经很难发生了。同时,我们除了要考虑最大回撤的幅度,还需要考虑最大回撤修复的时间。同样最大回撤是10%,一个花了一年时间修复,一个花了1个月时间修复,显然是第二者比较好,所以引入另外一个平均回撤指标。

平均回撤,简单而言,就是整个区间段回撤的平均值。这个指标,能够同时考虑回撤的幅度和回撤修复时间两个维度,可以作为最大回撤的一个补充指标。

有读者会比较好奇,最大回撤和波动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数值仿真的结果,长期来看,可见波动率与最大回撤存在非常明显的线性关系。波动率越大,最大回撤的幅度也可能越大。

在管理产品的时候,我们希望给到客户一个预期的风险水平范围内的产品,如何去控制这个风险水平呢?比如,如果我想控制最大回撤在10%以内,我该如何做呢?从理论上,对于未来回撤的预测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回撤的计算是路径依赖的,你需要知道每一天的收益情况,然后再反推最大回撤的计算。但波动率的预测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所以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控制组合的波动率来控制组合的最大回撤范围。你们还记得华宝基金的固收+组合,华宝五花肉吗?背后的风险控制原理,就是将波动率控制在5%左右,所以叫做五花肉组合。这就是那个组合风险控制的原理。

“要想吃肉,先要挨揍”,前面我们介绍了衡量“吃肉”的指标,收益率,衡量”挨揍“程度的指标,波动率,最大回撤和平均回撤。但有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我挨了一顿揍,那至少得吃到一顿肉,要是一顿肉都吃不到,只能喝点汤,那就很不划算了。比如某些定投指数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承受了权益市场的波动和回撤,但是最终收益率可能连一个债基都不如,这就是挨了揍,没吃到肉,很不划算了。

将收益除以相关风险度量指标,我们就得到了相关收益/风险综合指标。

Sharpe指数是指在一定评价期内的投资收益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与该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之比,该指数可以看成是单位总风险所带来的超额回报。

Calmar比率(CalmarRatio)描述的是收益和最大回撤之间的关系。计算方式为年化收益率与历史最大回撤之间的比率。Calmar比率数值越大,基金的业绩表现越好。反之,基金的业绩表现越差。

类似于Calmar比率,不过分母由最大回撤换成了平均回撤。

这些业绩指标主要基于历史数据,但是未来业绩无法根据历史线性外推。所以,这些指标在预测未来收益率上,都有很大的*限性。这些指标只是用来方便筛选,现有历史的产品。

比如,历史最大回撤,并不意味着未来的回撤不会超过这个值,但是现实往往是“历史最大回撤”往往是用来打破的。只是了解了历史最大回撤,心理对这个产品的风险度有个心理上的毛估估而已。

除了这些指标,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指标(比如我自己之前构造的综合回撤),其实大同小异,无非是在不同的维度给不同的权重而已,对于在多个产品中挑选最优产品,最终的结果差别不大,没有必要去构造一些奇奇怪怪的指标,了解这几种,能够正确理解,多维度参考一下就足够了。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欢迎您的指正和补充。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投资分析记录,仅代表个人观点,分析内容基于历史数据,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别忘了,点赞在看,投资会更赚哦

上日基金净值1.3516实际份额3赶代例的械云777.75可用份额3777.75当前市值5106.01累计市值5106.01请问如果我有急事打算全部卖出能拿回多少钱

不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你最多能拿到5106.01元,不同种类的基金以及持有年限等都会影响手续费费率。比如ETF基金和普通开放式的费率就有差异,持有一年、两年、三年以上费率也不一样,部分基金对持有三年以上的客户免收赎回费率。你在银行还是证券公司购买的,你可以咨询一下当时办理的机构,或者提供你持有基金的名称、持有时间,那才能给你算出最准确的答案。

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是什意思?

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什么意思如下:

单位(份额)净值,指每份额基金当日的价值。是基金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得出的每份额基金当日的价值。每个营业日根据基金所投资证券市场收盘价计算出基金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的各类成本及费用后,得出该基金当日的资产净值。累计净值是指基金最新净值与成立以来的分红业绩之和,体现了基金从成立以来所取得的累计收益(减去一元面值即是实际收益),可以比较直观和全面地反映基金在运作期间的历史表现,结合基金的运作时间,则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基金的真实业绩水平。

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是基金净值的区别:

1、计算公式不同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基金总份额;累计净值=单位净值 + 成立以来每份累计分红派息的金额。

2、投资者的选择不同

单位净值反映的是基金当天的价格情况,短期投资者可以根据它预测近期的走势,而累计净值是基金成立以来每天增减量的累加,长期投资者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来预测基金的走势。

3、反映不同

单位净值是指基金资产净值是在某一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权益。

累计净值可以比较直观和全面地反映基金在运作期间的历史表现,结合基金的运作时间,则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基金的真实业绩水平,盈利能力。

1、单位净值,简单地说就相当于每一份基金价值多少钱。它的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基金总份额。例如基金单位净值是1.31元,即相当于每一份基金当前的价值是1.31元,如果投资者是在认购期1元净值时购买的,如果现在卖掉(即赎回),市场会按照1.31元进行交易,扣除原来购买的成本,投资者相当于每一份赚了0.31元,相当于赚取了31%的收益。基金单位净值是交易的基础,也是基金申购和赎回的依据。2、累计净值,指基金最新净值加上基金成立以来的分红业绩之和,其计算公式为:基金累计净值=基金份额净值+基金成立后份额的累计分红金额。例如某基金成立以来有过两次分红,第一次分红为1份0.6元,第二次分红为1份0.2。如果当天公布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11元,那么累计净值应为1.11+0.6+0.2=1.91元。从累计净值上可以看出该基金历史上给投资者分过多少红利,因此累计净值更能准确地体现一只基金的赚钱能力。投资者在买卖基金时,对于场外基金一定要注意认购(或申购)的费用打不打折,一般银行很少打折或者搞活动时打五折,收费标准是远高于某些券商的。我知晓的华泰证券平台上场外基金打一折且有辅助筛选基金的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少走很多弯路,没有开过证券账户的朋友可以开户来进行股票、基金和理财等的买卖。

基金术语累计净值是什么意思呢

基金分基金净值和累计净值,基金的净值是每天跟随投资而变化的,当遇到分红的时候,基金净值会下降,但是累计净值不会。打个比方说:你花1W在认购了基金A,T日的净值为1。1,累计净值为1。1T+1日投资收益为0。1,并且分2毛钱红利,那么T+1日的净值就为1,累计净值为1。2这个代表着你总共收益是0。2,但是目前分红了0。2,你的总份额不变,在基金公司投资的金额也为1W,而2000的现金分给你了!到了T+2日,净值又变为1。1了,累计净值为1。3,那么你在T+2日投资收益为0。1,而总的收益为0。3,因为分给你红利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投资者的总收益体现。

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的区别

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是基金净值的两个重要参考依据,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的区别:1、定义不同:单位净值指的是某一天该基金的单位价值,即该基金当天的价格。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基金公司一般会每天公布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对于封闭式基金,一般会每周公布一次基金单位净值;而基金累计净值是基金成立以来每天增减量的累加。2、计算公式不同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基金总份额;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成立以来每份累计分红派息的金额。3、投资者的选择不同单位净值反映的是基金当天的价格情况,短期投资者可以根据它预测近期的走势,而累计净值是基金成立以来每天增减量的累加,长期投资者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来预测基金的走势。拓展资料:1、净值,又称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额后的余额。折余价值反映固定资产经磨损后的现有价值,实际占用资金数额;与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比较,表明现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其处民设面效率的大体状况。2、股票净值总额=公司资本金+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特别公积金+累积盈余-累积亏损每股净值=净值总额/发行股份总数3、从公式中可见,股票净值代表了股东们共同拥有的自有资金和应享有的权益。股票净值与股票真值、市值有密切关系。由于股票净值表示的是公司过去的年份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因此可作为测算股票真值的主要依据。如某股票净值高,表示该公司经营财务状况好,股东享有的权益多,股票未来获利能力强,该股票的真值一定较高,市值也会上升;反则反之。相对于股票真值、市值而言,股票净值更为确切可靠,因为净值是根据现有的财务报表计算的,所依据的数据相当具体、确切,可信度高;同时净值又能明确反映出公司历年经营的累积成果;净值还相对固定,一般只有在年终盈余入帐或公司增资时才变动。因此,股票净值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作为公司发行股票时选择发行方式和确定发行价格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分析的主要参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累计净值是全部净值吗(基金上单位净值与累计净值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