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限购基金说明行情不好(基金问题急急急)

基金问题急急急

zz

基金为什么限制买入金额?

基金限制买入额度一方面是保障投资人的权益,在基金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会有很大一部分的投资者争先买入基金,如果不限制购买额度那么短时间内会有大量资金买入,这会造成资金规模快速扩张,如果不能处理好会摊薄其他投资者收益。

今天嘉实主题基金限制申购了,大家说值得不值得做一次来自性定投???

嘉实主题值得投资在震荡行情下我们应选择那些积极主动、操作灵活的基金。近半年嘉实主题(070010)的表现可谓非常耀眼,与其基金经理邹唯的“个性化”操作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嘉实基金管理公司的研究实力和管理方式也是使其表现卓越的重要因素。那么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选择基金上,在行情上下摇摆不定的时候,仓位更灵活的混合型基金理论上应比股票型基金表现突出,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公募基金规模过大和其它种种限制,除非遇到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混合型基金也很少把股票仓位降的很低,所以导致本应更灵活的混合型基金没有显示出它的优势。所以论是股票型还是混合型,我们看他的历史操作风格,尽量选择调仓换股比较频繁的基金品种,当然了是要正确的操作,如果随意更换股票也会增加投资成本并不会受到好的效果。

年底冲业绩,公募基金却频繁限购?注意!这是危险的信号!!

今年,公募产品共有2000多次“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的公告发布。

基金限购张坤刘畅畅

而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

基金限购张坤刘畅畅

这一数字仅分别为154次、311次和566次。

基金限购张坤刘畅畅

尤其是下半年限购数量更是逐月递增,

大量基金限购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信息?

基金限购张坤刘畅畅

暗示着市场行情不好?

基金限购张坤刘畅畅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怎么办?

基金限购张坤刘畅畅

今天一文解答你所有疑问,耐心看完哦!

 本文分为3个部分

1.基金为什么限购?

2.限购数量增加=行情不好?

3.持有的基金限购了怎么操作?‍‍‍‍‍‍‍‍‍‍‍‍‍‍‍‍‍‍‍‍‍‍

基金为什么限购?

1.年底冲业绩,控制规模

限购基金数量增多=行情不好?

不一定!这个分情况。

1.限购基金数量增加

如果只是限购,

而且大部分基金是为了冲业绩,引流到其他基金的这种情况,

就不足以说明市场行情不好。

2.暂停申购基金数量增加

但如果暂停申购的基金数量骤增,

那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回顾前两年的情况,今年的基金限购次数翻了4倍!

*2021年公募基金数量截止到11月30日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反映了今年的行情确实比较不乐观,

那作为普通投资人,持有的基金限购了,

要怎么办呢?

遇上限购基金怎么样?

分为以下2种情况:

认可基金经理

认可该基金经理,想要继续持有:

1.在场内买

场内买基金,在证券app开个账户就可以交易了。

只要有人愿意卖你就可以买入,理论上是不限购的,

但不是所有基金都可以在场内交易的,

场内买不到的基金我们就只能这样操作。

2.分开时间购入,调整定投计划

比如以前一个月定投1万,现在基金限购单日1000元,

就变成每日定投1000元,达到自己的目标金额。

3.设置红利再投资

如果像易方达优质精选这样直接暂停申购,

还想要继续持有基金的话,

我们就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模式,避免因为基金分红减少份额。

不了解基金经理

如果你持有的基金看别人推荐购买,

不了解基金经理的话,遇到基金限购的情况。

先来看看基姐的文章做做功课,

对基金经理有一定了解之后咱再作出判断。

不认可基金经理

1.可以考虑及时止盈

不认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或者未来不看好,

不需要再继续加仓了。

特别是基金直接暂停申购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赎回了~

快来对号入座看你是哪种情况吧!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只有基金暂停申购的情况,我们要特别警惕一下。

其他的限制申购对基金业绩影响不会特别大,不需要太恐慌!

及时关注基金情况,作出对应调整,才能运筹帷幄赚到钱哦~

今年基金行情动荡,明年不知道买什么,

进群跟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吧!

群里各路民间高手云集

最后,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遍:

基姐只做基金测评,不构成买入建议,投资是一个严肃且深思熟虑后才能做的决策,大家买基金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收益和可承受风险综合考虑哦。

关注我,带你深入了解基金,洞察不易察觉的风险,选基不迷路。祝大家早日发财!

短债基金限购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短债基金限制购买了。

短期债券因为利息还可以,风险也小,比较稀缺,所以短债的行情很好,很多投资者都抢着买,以至于买的上线已经超过规定可购买的数量。有些投资者钱多,申购的数量大,对于购买资金过大的投资者进行了买入的限制,只可以进行小额申购。

投资161123基金有行情吗

投资基金(investmentfunds)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投资活动。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可以是股票、债券,也可以是实业、期货等,而且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额不得超过该基金总额的10%(这是中国的规定,各国都有类似的投资额限制)。这使得投资风险随着投资领域的分散而降低,所以它是介于储蓄和股票两者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式。

明星基金经理打开限购!说明什么问题?

著名投资人齐家基金董事长齐俊杰老师的原创文章平台

我们已经讲过的210本书都在这里了!

刚刚!美联储透露要准备退出宽松!会引发市场大跌吗?

囤货茅台酒的要小心了!价格已经开始松动

投资反人性!你最想要的基金!往往是最坑的

煤飞色舞的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千万不要买销售火爆的基金

分享一些交易的感悟,一些真实而有效的思路...

内容更轻,才更有穿透,语言的力量,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

千万不要买销售火爆的基金

销量最火热的基金,永远是亏损最大的基金。下面这些基金回撤都在20%以上,而且还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再爬上来。

新能源这个赛道,确实是一个优秀的赛道,但是很多公司都已经涨了十几倍了,早就透支了几百年的业绩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基金经理还在无脑看多,也不限购。为了规模,这些人也是不管不顾了。

国内市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对冲机制,造成一个赛道两三年内全部走完行情,然后就是漫漫熊市。

一个对散户好的市场,应该到处是便宜货,而不是到处是贵的离谱,要想真正做到公平,就应该有对冲机制。

一个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不到百亿元,市值就达到了几千亿元,这个公司也不花心思发展了。我们做创业都知道,穷则思变,那些富的流油的老板只会想到套现,而不会好好发展。估值太高,其实对一个产业是负面的。

金融资本,实际上才是最大的不公平。一个新能源的小小零件制造商,利润不到一个亿元,市值就几百亿元,这对于其他的传统制造业公平吗?这对于普通劳动者公平吗?普通人也无法享受市值增长带来的好处,还被迫在最高的价格时接盘,最后亏损累累。

真正的公平,是估值合理,允许对冲,对冲只是清理泡沫,基金经理看空了,就可以合理对冲,这才是对基民负责。

看金融史和经济史

做市场,或者是研究经济,大家可以多读读金融史和经济史,从1929年的大萧条到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漂亮50,可以看到时间背景下各种行情的周期始复。很多发生在以前的事情,都对现在的市场有很多参考意义。因为人性不变、经济规律和商业规律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落在买基金上,就是最简单一个道理:不要去热闹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也要快进快出。最好的策略,就是耐心的等待下一轮周期,不要过于兴奋。

就像这段时间聊了很多葛兰的基金,在市场最热的时候,在所有的媒体都在表扬葛兰的时候,那个时候却是最危险的时候;而当整个媒体都在*葛兰的时候,其实又是比较安全的时间点。

读金融史,会给你更加广阔的格*,而不是受制于眼前的盈利和亏损,天天看净值波动是赚不了钱的,赚钱的真正感觉是踏实和坚信、波澜不惊,这往往都是穿越周期最正确的姿态。

再说说今年的风格

成长类主题基金大跌起来,都超过沪深300,比如下三个知名基金:睿远成长、泰达转型、信达澳银新能源。

今年很早就提示成长类基金会暴跌,有个圈友按照我的提示,也很早就把这些基金抛掉了,才换来了今天的安全。(如果还分不清成长与价值,可以翻阅以前的文章)

再说一遍,至少上半年的风格是价值风格,主要是深度价值和价值灵动。(不包括张坤的价值成长)

深度价值就是买低估值个股的基金,类似于买淮北矿业这种,PE才7.33,周期景气,是深度价值的目标。

价值灵动主要做地产、建工等大白马的风格切换,比如买保利发展和中国建筑。

这两类基金在熊市中,一直是最有防御和进攻能力的基金。(有很多粉丝咨询我有没有课程,最近太忙,等有空的时候再拉一部分学员集中上课吧)

说说乌克兰事件

乌克兰事件对于财富的几点认识:

1,权益类资产,受不了战争影响的,几乎都是暴跌,资本本身其实是厌恶战争的,如果一旦有战争苗头,要懂得抽身离去。

2,货币就不说了,直接是碎钞机;

3,实物资产,包括黄金、大宗物资,还是比较保值,但是必须要储存完备,劣势是不易携带;

4,房产也是直线暴跌,这个需要注意,越是大型城市,越是豪宅,暴跌的越猛;

5,数字类资产要看情况,但总体尚可,具体就不细化;

6,技术类资产仍然很值钱,技术就是王道,最好要学习一下安身立命的技能,都是有价值的。

继续说说广发多因子混合

以前的文章经常提到广发多因子混合,这个基金其实是很典型的案例,来说明一些市场的问题。

原来这个基金波动幅度很小,业绩一直向上,各类指标都非常优秀。他的策略是量化+人工精选。

不要以为量化是很高级,其实就是Excel的功能进阶版,很多APP都可以设置量化指标。

这个量化选出来的是有增长速度而且盈利稳定的小企业,然后再人为去掉一些基本面存在问题的公司,这个策略很有效,但是注意,这个策略只适合规模小的基金,如果基金规模一旦超过百亿元,这个策略就失效了。

基金规模一旦超过百亿元,受各种持仓和交易的限制,这个策略选出来的其实是各种价值类陷阱企业,就是有一定增速、估值较低、但就是没有发展前景,而且规模还比较大的上市公司。

依靠历史业绩去选择基金,一定要对其策略足够了解,比如张坤,他的策略是价值成长+长期持有,这个策略在一定价值区间是有效的(至少贵州茅台在41倍市盈率内,见图二),但是在价值区间外就是无效的。

广发多因子混合,换手率很快,那就不用看估值了,但是要看规模,基金规模一旦超过百亿元,基金策略是失效的。

很多FOF都是量化指标选择基金,大部分都是巨额亏损,原因就是这个,这些高学历的人只懂数据,不懂原理,和散户追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总体来讲,要想选择好基金,有一下几点非常重要:

1,风格判断。要对今年的风格有一定的前瞻性预测,我很早就说过今年的价值风格(主要为价值灵动和深度价值),业绩非常好,所以灵活的调仓极其重要。

2,基金策略的了解。拿到一个基金,要迅速判断基金经理的策略,看看这个策略是不是还有效。策略有效的前提是多方面的,包括估值、基金规模、风格、能力圈等。

3,组合和仓位构建。组合构建,除了构建一个均衡风格以及稳健风格(70%的固收),还有一点就是时间均衡,就是在一个时间范围内买到一个比较合理价位的基金。

基金规模

买基金一定要规避大规模的基金,我已经强调很多遍了,基金规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些年,基金规模迅速发展,由于公募基金有很多规定,百亿元规模以上的单支基金没有多少可以在投的目标,只能买那些大票,把大票炒上去之后,但是又受到交易限制,不能抛售,这样的基金就眼睁睁的看着跌下来,毫无办法。

基金规模一旦超过50亿元,就不能灵活调仓,在市场里就是活靶子,被散户打成筛子。

所以买基金,什么样的基金才可以被纳入自己的可选基金?(从规模角度)

1、千万不要买销售前几的基金,这些基金规模急速增大,由于基金不能空仓,就会顶部建仓,很快就会暴跌;

2、不要买知名的基金,道理跟第一条类似,好的基金要藏着掖着,千万不要广而告之,好的基金在小的圈子里偷偷赚钱;

3、固收+可以更灵活,固收+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可以择时的,也可以空仓的,非常灵活,一定要买固收+;

4、赚钱的基金一定要限购,不限购就马上卖掉。比如广发多因子由于没有限购,我很早就通知抛了;交银趋势混合限购1000元,我建议还是多看看;

5、看策略,如果是交易型基金经理,规模一超50亿元要马上抛掉(规模超50亿元,根本无法做交易);如果是组合型,规模超200亿元也马上抛掉(规模超200亿元,也根本无法做没有限制的组合)

固收+基金也需要限制规模

固收+要不要限制规模?规模越大,基金确实很难出货,比如持有的一个公司都涨上天了,基金卖不出去,这就很影响业绩。

比如下面这个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450亿元,按照20%的比例投入到股市中,就是90亿元,很多个股一天的交易量才多少,90亿元顺利出货难度偏大。

易方达的张清华,前些年也是封神一般的存在,现在规模超千亿元,基金的业绩就一般般了。

现在看来,固收+也要封盘啊!不封盘基民也是要*人的!

基金榜单没有意义

看基金销售榜单有什么意义呢?这跟独立研究有什么关系呢?普通人买基金,大部分都是乱买,怎么可能不亏损。买基金最基本的几个问题:

1,研究基金经理是采取什么策略?策略就是技术,市场上有很多策略,各种策略都有优势和劣势,而且在不同的行情下,要灵活的进行调整。

2,基金的买法。买基金是很讲究的,无论是仓位,还是择时,又或是看估值,买点和买法直接决定了你的购买成本。

3,持有期限。固收类基金可以淡化期限,但是权益类基金,期限是一个必要条件。有的基金策略非常激进,且受到规模限制,顶点无法减仓,其实并不适合长期投,需要及时入袋为安;有的策略是深度价值,这确实是需要长的时间才能体现业绩,短期交易毫无意义。

不要买纯债基金,除非非常优秀

固收类基金中,有一种基金是纯债类基金,这类基金持有的全是债券,包括可转债。

大家一定要要注意,这类基金,筛选基金经理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选择了一个经验极为丰富、风险意识特别强的基金经理。因为纯债类基金,基金一旦踩雷某一个信用债,这类损失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其实如果是偏股类基金还好,只要不是买了烂企业,比如乐视这种,最后都有机会回本。纯债类如果买了烂债券,那就很难回本了。

做市场,弹性很重要,遇到压力会回撤,但是遇到风口也能蹦起来,这才是好的策略。

优秀固收+基金采用的策略是利率债+权益资产,这种组合就是为了保证弹性。其中债券部分必须无风险,主要靠权益来赚钱。(比如下图的基金业绩,2018年是熊市,出现很小的回撤,遇到牛市的时候,迅速涨起来,今年也跌的比较少,这种股灾仅仅跌1.6%)

总结,固收+基金要远远好于纯债基金,不建议购买纯债类基金

说说职高分流

现在初高中毕业之后要进行职高分流,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有些职业高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太差了,而且氛围也不好。有的人只是醒悟的晚,开窍的晚,但是如果环境改变了,就很难再回去了。

现在职业比较吃香的就是计算机和电工类,特别是计算机类,很多大专毕业生学了计算机之后,在上海找一个年薪五十万元以上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年薪百万以上也有的是,对于普通人,计算机算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一个选择。

我们公司经常收购高等院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是否合理。如果一个高校,设置都是一些管理、财务、行政等理论空洞的专业,这个院校的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高校应该更加市场化,让学生来决定这个学校怎么样,读过这个学校才能知道学校怎么样,而不是某些机构来搞一个排名,看这些排名来选学校是完全没有用处的,而且容易误导学生。

高校的优良商业模式

上一篇文章说的职业院校的问题,但从商业模式上看,职业高校是非常良好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职业高校不用交税。如果增值税和所得税都不用交,你想想这个商业模式有多赚钱。

2,职业院校的收入是一次性的现金流到账,采用预收款的模式,现金流状况非常好。

3,主要的支出是一次性的建设成本和老师的工资支出,总体看并不是很高的成本,总体上是非常赚钱的。

见招拆招才是真能力

我在朋友圈发过一段文字,大意是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准备好,在很多时候,都是仓促应战,比如结婚,比如工作,很多事情都是劈头盖脸的来了。真正需要锻炼的能力是保持冷静并且见招拆招。

所以很多时候,人的焦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可知和不可预见性太大,你能够做的就是养精蓄锐,保证在真正上场的时候,精力充沛,反应迅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看过我朋友圈的粉丝都知道,我常常教人学会的是一种淡定的人生观,不要太焦急,尽量潇洒一点,尽量愉快一点,常常是你的淡定和从容打动了对方,带领好了队伍,往往才更有胜利的概率

听说喜欢点赞和点在看的人,都容易发财。

股票:600609现在可以买入吗?请专业人士帮忙分析给予意见谢谢!

从技术面看,目前处在低位横盘整理,建议逢低介入,做短线操作.

余额宝今日起限购支付宝余额暂停自动转入什么意思

就是当你余额有钱的时候,过12点会自动转到余额宝里,这样子做没什么风险,而且收益也会高,正常都是让他转入余额宝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限购基金说明行情不好(基金问题急急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