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珠海冠宇什么时候上市(上市不到2年业绩变脸,珠海冠宇凭啥再投百亿级项目?)

上市不到2年业绩变脸,珠海冠宇凭啥再投百亿级项目?

珠海冠宇(688772.SH)似乎要有大动作了。

5月22日,珠海冠宇称,控股子公司浙江冠宇电池公司(下称“浙江冠宇”)拟在四川省德阳市设立项目公司(下称“德阳冠宇”),投资建设动力电池生产项目。

据介绍,项目一期总投资额不超过103亿元,资金来源为珠海冠宇自有或自筹资金,预计建设期为42个月。

虽然公司称“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而且建成时间遥指三年半之后,但这一项目计划,还是引起了市场的反应。

5月25日,沪深市场普跌,珠海冠宇逆势上涨4.16%,报收于18.26元。

只是,与珠海冠宇2021年底上市次月64.42元/股的历史高点相比,对于套牢的股民来说,目前这点涨幅,还是杯水车薪。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珠海冠宇的营收约110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0.91亿元。珠海冠宇一期投资相当于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110多倍。

珠海冠宇2022年业绩

(来源:珠海冠宇2022年报)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珠海冠宇的货币资金不足3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足6亿元,合计约39亿元。

显而易见,珠海冠宇要玩转的新项目是个“大家伙”,仅靠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5月,总部位于珠海,是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并于2021年10月上市,至今不到2年。

消费类锂电业务一直占珠海冠宇业务的大头。

2022年,珠海冠宇消费类锂电业务的营收约101亿元,占比达到约92%,动力和储能类业绩的贡献有限。

珠海冠宇分产品简况

(来源:珠海冠宇2022年报)

珠海冠宇对上述动力电池项目投资的目的,描述的中规中矩:“基于控股子公司浙江冠宇的发展战略需要,为把握市场发展机遇,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只不过,目前,珠海冠宇动力及储能类业务依旧还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的毛利率约-31%。

现实处境是,珠海冠宇动力电池业务处于持续亏损的初级阶段,公司还在越亏越投。

与此同时,珠海冠宇消费类锂电业务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消费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珠海冠宇2022年消费类锂电业务产能利用率低,导致综合毛利率走低,最终影响了归母净利润。

珠海冠宇2022年消费类锂电业务毛利率约19%,同比下滑约7个百分点,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九成,可谓惨不忍睹。

进入2023年后,与诸多行业和公司出现转机不同,珠海冠宇业绩继续走下坡路。

2023年一季度,珠海冠宇营收约24亿元,同比下滑约21%;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4亿元,同比下滑高达约375%。

珠海冠宇一季度业绩

(来源:珠海冠宇2023年一季报)

公司对业绩下滑原因的解释,和2022年几乎一样。

“主要系下游消费需求萎缩导致消费类收入规模下降;动力类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对动力类业务资源投入的持续增加,动力类业务的亏损也相应增加;期间费用增加等综合因素所致”。

只有这些原因吗?好像不那么简单。

珠海冠宇经营上遇到的麻烦远不及此。

成本上升、需求萎靡之下,珠海冠宇的存货持续保持在高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存货金额仍超20亿元。而且,近一年来,都高居于20亿元之上。

珠海冠宇存货金额

(来源:东方财富网)

存货保持高位之下,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造成了大额资产减值,进一步“侵蚀”着珠海冠宇的业绩。

2022年,珠海冠宇的资产减值损失约3.5亿元,而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就达到约3.1亿元,占比近九成。

珠海冠宇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情况

(来源:珠海冠宇2022年报)

拉长时间先来看,珠海冠宇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常年保持在高位,并呈现增长趋势。

2020-2022年,珠海冠宇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2亿元、2.5亿元、3.5亿元,而当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亿元、9.5亿元、0.9亿元,前者占比分别为14.6%、26.3%、388.9%。

珠海冠宇资产减值金额(按年度)

(来源:东方财富网)

2023年一季度,珠海冠宇的资产减值损失约0.9亿元,当期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4亿元,占比仍近六成。

与资产减值同样保持高位的还有珠海冠宇应收账款。

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珠海冠宇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23亿元、29亿元、28亿元。

珠海冠宇近几年应收账款简况

(来源:东方财富网)

截至2023年末,珠海冠宇的应收账款仍高达约24亿元。

二级市场上,珠海冠宇股价在上市初期短暂冲高后,一直走在震荡下行途中。

上市不足两年的珠海冠宇,在今年4月24日盘中达到最低点16.15元/股,较历史高点缩水约75%。

珠海冠宇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

(来源:东方财富网)

珠海冠宇5月25日收报18.26元/股,较最高点跌去仍超70%,总市值约204亿元。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发明专利很重要。随着锂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专利保护尤其重要。

但作为消费类锂电龙头的珠海冠宇,与其他锂电同行关于专利的诉讼纠纷却不少。

5月14日,珠海冠宇与宁德新能源科技公司(下称“宁德新能源”)专利纠纷案有了最新进展。

2022年7月,珠海冠宇收到福州中院送达的《民事起诉状》,宁德新能源称珠海冠宇产品涉嫌侵犯其ZL201621440703.7专利。

最新的《民事判决书》显示,珠海冠宇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害原告宁德新能源“一种卷绕式电芯”(专利号:ZL201621440703.7)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电芯产品。

此外,珠海冠宇被要求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宁德新能源经济损失和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1000万元,并负担案件受理费中的12万元。

珠海冠宇对上述案件的判决不服,表示已采取上诉等措施。

案件接下来会走向何方?还需持续关注,而年报中披露的其他诉讼,为珠海冠宇未来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珠海冠宇2022年报中,披露了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及其财务影响情况。

总的来看,除部分案件未确定具体赔偿金额外,在已确定的案件中,珠海冠宇的赔偿金额已经达到1.6亿元。

珠海冠宇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及其财务影响情况

(来源:珠海冠宇2022年报)

此外,因与香海建设集团的纠纷,珠海冠宇还有约883万元的存款被冻结。

显然,珠海冠宇面对的挑战不少。

当然,珠海冠宇依旧是消费类锂电行业的龙头,巨额布*动力电池,既可以视为公司方面新的勇气,也被股民视为新的希望。至少从这几天走势图上看,市场报以某种期待。

至于公司如何拿出或筹得巨资推进相关进程,以及该业务能否带动公司业绩“逆袭”,目前看还是未知数。希望这一次,公司能够扭转长期阴跌走势,给股民多一点安慰。

免责声明:文章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联系邮箱:tianxiacaidao@sina.com

珠海冠宇徐延铭:"寒气"终会散去

“万物皆周期”

消费类电池是珠海冠宇的立身之本,但2022年,消费类电子产品遭遇了历年来最大的一次下滑。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电子产品市场表现并不乐观,无论是iPhone14还是Mate50都被消费者打上了“诚意不足”的标签。东北证券研报显示,受疫情及*部冲突造成的全球范围通货膨胀影响,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物流受阻。

在徐延铭看来,电子产品今年遭遇“寒气”,但未来应该会有所改变。

谈到消费类电池,徐延铭用“周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去数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发展迅速。2017-2021年,珠海冠宇营业收入从29亿元增长至103亿元,而外销收入从约50%上升至约70%,珠海冠宇成熟的消费类电池业务已在全球主流数码品牌厂商中打下牢固的供应商地位。

过去,在消费类电池业务上,珠海冠宇时常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市场策略。紧贴“客户需求”,是珠海冠宇的制胜法则。

徐延铭口中的“客户需求”,并非特指某个客户提出的具体需求,而是客户群体共性的、潜在的未来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行业走向的前瞻性判断。

现如今,进军动力类电池,也是徐延铭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包含着对行业走向的判断。“动力类电池市场的历史机遇,对我们来说非常难得,”徐延铭说,“这个市场是消费类电池差不多10倍、甚至20倍以上,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

徐延铭坦言,动力类电池业务扩张的过程中,遭遇过质疑。“虽然珠海冠宇在消费类电池上具备知名度,也得到客户认可,但是在动力类电池上还是一个新生儿,业绩没有出来的时候如何让客户相信,这个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

“我们已经有实际业绩慢慢在出来。”他对珠海冠宇动力类电池业务仍然坚定,“一个产品最终还是看市场反馈,我将产品做好,市场反馈正向,那么就能解决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珠海冠宇车用低压电池目前已获得多家国内外著名主机厂的定点,农业无人机电池持续为大疆等主流品牌客户供货,储能电池持续批量出货,动力类电池业务发展势头迅猛。

徐延铭曾公开向媒体表示,要让珠海冠宇在5年内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珠海冠宇的目标是成为行业内头部企业,“准备工作我们很早就开始做了,等各方面条件具备后,该爆发的时候我们会爆发。”徐延铭透露。

与“周期”相关的是全市场关注的原材料价格问题。“原材料价格是可以向下传导的,但价格传导是有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周期。”徐延铭说,“目前我们原材料的使用量并不大,而且还跟一些供应商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就算原材料依然紧缺,我们的价格至少可以做到比较合理。”

在珠海冠宇的内部,徐延铭安排了一支团队专门研究各种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徐延铭相信,因供需问题而偏离正常价值的原材料价格最终会回归到合理的轨道内。

“对锂电永怀敬畏之心”

作为珠海市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掌门人,徐延铭不似商人气质的企业家,更像一个有着明确规划的理工男。从偶然中寻找必然,在不确定中谋求确定。

珠海冠宇落户珠海,原是以一次偶然业务合作为契机。2002年,哈尔滨光宇与珠海一家企业有意向性合作,对方希望哈尔滨光宇在珠海建厂,珠海光宇应运而生。

落脚珠海是偶然,但珠海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徐延铭留下的理由。“从创业开始到上市前后,珠海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科研支持方面。”他说。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珠海冠宇的背后围绕着一群知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鋆昊资本、联想创投、中兴俱成、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珠海格力创投、华发集团、珠海科创投等十余家机构现身其中。徐延铭至今还记得第一轮融资时候的情景。

“2014年前后,我们和哈尔滨光宇达成共识进行剥离。”徐延铭回忆,“我们接触了很多投资机构,2017年的6月份与投资机构达成共识,7月4日签约将珠海冠宇独立出来。”

“2017年时,我们是非常缺资金的。”第一笔外部投资完成股权收购后,徐延铭依然头疼如何解决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分拆的时候,我们管理层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募资了3亿元,增资到珠海冠宇,资金困难才大大缓解。”

从融资收购到筹资自救,徐延铭让珠海冠宇成功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困难阶段。

许多企业家在创业初期,会遭遇身份适应的问题,当思考问题的维度,从单纯的业务角度,拓展至全公司生存发展的角度,难度系数常呈几何级上升。

徐延铭却不曾遭遇身份转变的焦虑。“我喜欢设定事业目标,然后不惜代价去达到。我并不在乎身份是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

创立珠海冠宇后,徐延铭主要关注市场、研发和人力。“在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我就完全用老板心态去思考公司要怎么发展,等我真正变成老板后,(心态上)没有感到太大的变化。”

尽管很快适应了身份转变,但在创业的过程中,徐延铭难免会产生焦虑。早期的消费类电池市场,客户对安全问题尤为重视,而彼时的中国企业锂电池生产技术还较为粗糙,同时海外一些同行盲目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打法颇为激进,徐延铭会紧盯着生产,以免出现问题。“我们可以把电池做好,恰恰是因为我们经历过锂电行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从粗糙到精密、从处理安全事故到预防安全事故,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和经验积累,我们对锂电池的生产制造一直是怀有敬畏之心。”

运动是他缓解焦虑的方法。“我现在会比较注重个人生活,时常也会锻炼身体。”徐延铭说。游泳、跑步和瑜伽是他最近常做的运动,保持一个状态良好的身体,更有利于应对事业中的挑战。

上市后,徐延铭的生活依然保持规律。正是注重个人生活,他经常会去思考珠海冠宇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我不认为现在有什么大的成就。”他表示,珠海冠宇在动力类电池上还有很大空间,尽管上市之后面临的挑战更多,但上市可以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资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企业?徐延铭的答案是“为社会创造正向价值的企业”。在他看来,珠海冠宇正在努力地往这个方向走。徐延铭希望,珠海冠宇的年轻团队可以逐步承担更多重要的职责,做出比现在的领导层更好的成绩。“等我老了的那一天,这家公司还在持续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就非常自豪了。”

787772是科创板吗

申购代码787772是科创板。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冠宇,股票代码688772在科创板上市。珠海冠宇以发行价14.43元发行1.5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22.51亿元。珠海募集资金将用于珠海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一、申购代码787772是科创板珠海冠宇战略投资者包括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认购方合计认购6.77亿元,其中OPPO、美的分别认购6980万元,招商资产管理珠海冠宇1号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认购1.35亿,招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冠宇2号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认购9118万元。二、珠海冠宇的主要产品珠海冠宇主要产品为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和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公司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电池和PACK,应用领域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珠海动力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电池、模组和PACK,主要应用于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车。综上所述,珠海冠宇是以生产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科技型公司,有众多上市的大公司进行投资,而且股票从发行后持续上涨,随着珠海冠宇上市,珠海在科创板上市方面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磷酸铁锂乘胜追击!3500亿龙头跨界入*,三大100亿项目落定

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年底,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市场的占比将超过40%,2021年出货量同比增长有望超200%。磷酸铁锂气势如虹,市场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各路资本竞相涌入。3500亿龙头跨界入*近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一次公示,该项目投建内容包括5万吨/年磷酸铁、5万吨/年磷酸铁锂。万华化学前身是皮革厂,后经历转型,以年化复合超30%的增长速度,逆袭成为可以对标德国巴斯夫的化工巨头。其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交通、建筑工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和绿色能源等。今年上半年,万华化学实现营业收入676.57亿元,同比上升11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0亿元,同比上升377.21%事实上,万华化学早已切入锂电材料领域。去年4月,万华化学将卓能锂电池100%股权纳入囊中。收购锂电材料标的之后,万华化学着手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扩张,并于去年投资11.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万吨,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产。从布*逻辑来看,万华化学选择进军锂电材料领域,有利于拓展多元化产品组合,加快推进公司向化工新材料行业转型的战略需求。按照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万华化学此时选择磷酸铁锂作为新业务的一部分,还是有机会尝到行业红利的。但按照当前市场的产能规划,以及资本涌入的频率,一切尚不能确定化。截至9月17日收盘,万华化学报112.03元/股,上涨0.58元/股或0.52%,总市值3517亿元。磷酸铁锂电池乘胜追击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8.8GWh,同比增长317%,占总产量的64%,首次超过三元电池的5.0GWh;前5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自此,磷酸铁锂电池开启了“狂虐”三元电池之路。在随后的6-8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都较三元电池更大,由此可预测,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将超过三元电池!装车量方面,7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近三年来首次超越三元电池。8月三元电池装车5.3GWh,环比下降2.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7.2GWh,环比上升24.4%这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在下半年进一步发力,装机电量、产量、增幅均大幅赶超三元电池。除了原料成本更低和安全性更高这两大优势之外,技术的进步,以及铁锂电池车型的增加,都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赶超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技术层面上,以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开发出CTP、刀片、JTM技术,改善了铁锂电池续航不足的问题。车型路线选择上,数据显示,目前,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北汽、广汽、长城、东风、上汽、奇瑞、长安、江淮、合众、小鹏、零跑等主机厂都推出了磷酸铁锂电池版的主力车型,而下半年铁锂版车型还将集中发布,且大多数是全年爆款车型,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进一步增长甚至赶超三元扩大竞争优势。此外,2020年小动力(含共享电单车、换电)市场受出口与内需双向带动,其中铁锂型电池占比约30%。与此同时,受国外家储市场以及基站侧储能出货提升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同比增长超过50%,基本都使用铁锂电池。在多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打开,国际电池巨头也因此感受到了一定的一压力,从而重新审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韩媒THEELEC报道,专精三元技术路线的LG能源已于去年年底在韩国大田实验室开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最快有望在2022年建设一条中试线。并且,LG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学也将参与到磷酸铁锂电池业务中,后期或与其中国合作伙伴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LG能源供应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原材料。三大百亿项目落地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快速上涨,带动磷酸铁锂市场价格上涨。根据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15日,国内动力型优等品磷酸铁锂均价在6万元/吨,预计短期内磷酸铁锂稳中有升。在市场旺盛的需求下,多家企业宣布布*磷酸铁锂项目。川恒股份9月16日,川恒股份公告,公司与福泉市人民**拟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福泉市投资建设“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两期建设,将共建设8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3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包含此前公告的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以及4万吨/年电池用六氟磷酸锂项目。其中,该项目包含川恒股份已与国轩集团约定拟建设的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川恒股份已经形成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产销能力约60万吨/年以上。据半年报显示,川恒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26.4%。同时报告指出,川恒股份完成了对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采矿权及相关资产的收购,并通过子公司福麟矿业直接持有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三个采矿权,可采储量合计约为1.6亿吨,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年产磷矿石可达300万吨。此外,川恒股份参股子公司天一矿业持有的老虎洞磷矿采矿权保有储量约3.7亿吨,设计生产规模为500万吨/年,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邦盛集团近日,湖南邦盛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邦盛集团”)与宁乡高新区签约落户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将布*40条生产线。该项目与中南大学全方位深度合作,产品市场主要面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顶尖电池企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邦盛集团成立于1998年,主营房地产开发、大型批发市场开发经营、酒店管理、物流中心、文化旅游等项目投资建设,布*磷酸铁锂项目,系集团产业转型的第一步。夏钨新能9月16日晚,厦钨新能公告,公司与雅安经开区签署《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公司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投资意向书显示,项目拟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三元材料等。这也是夏钨新能登陆科创板仅一个多月抛出的百亿级扩产的大手笔。厦钨新能背靠母公司厦门钨业,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客户结构上,在3C锂电池领域,包括ATL、三星SDI、LGC、村田、比亚迪、欣旺达、珠海冠宇等;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包括比亚迪、松下、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及国轩高科等。夏钨新能指出,本投资意向书仅为双方的意向性合作文件,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且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分期实施,对公司及厦钨新能本年度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构成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夏钨新能货币资金余额为2.78亿元,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的预计投资总额100亿元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总结磷酸锂电池的产业链条为: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铁锂电池。基于此,利用企业原有的磷矿资源,以及完整的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跨界投资布*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共同选择磷化工企业方面,除了川恒股份外,包括川发龙蟒、龙蟠科技、川金诺、新洋丰等企业均已宣布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钛白粉企业方面,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企业也均已宣布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跨界玩家增多,市场必然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但是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已经在产品、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配合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新进入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被“挑选”。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扩产最终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产能过剩,届时跨界企业能否分得一杯羹,还真不好下定论。

渤海银行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刚成立,未上市

冠宇主要生产什么产品?

冠宇主要生产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也逐步加快在动力类电池领域的布*,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储能、汽车启停系统及电动摩托等领域。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工艺部怎么样?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工艺部是一支高效、专业的团队,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工艺流程。工艺部注重产品质量,不断优化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同时,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协作,紧密配合,保证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总体来说,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工艺部是一支值得信赖的团队,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珠海冠宇宿舍环境怎么样?

珠海冠宇的宿舍环境因具体位置和员工级别而异,但通常来说,其宿舍环境是比较舒适的。一般来说,冠宇的宿舍都配备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床、衣柜、书桌、椅子、空调等。有些宿舍还配备了厨房和独立卫生间,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条件。冠宇的宿舍管理也相对严格,为员工提供了较为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宿舍内通常会安排清洁工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宿舍的整洁和卫生。当然,由于冠宇是一家大型企业,其宿舍数量和规模也比较大,难免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疏忽或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冠宇的宿舍环境还是比较不错的,能够为员工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条件。

珠海冠宇与ATL“专利之战”何时休?

加入通讯录

加入联盟

加入协会

企业分布地图

活动咨询

咨询

 孙宝成

铭万是什么?什么时候上市?

又是一个骗子造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珠海冠宇什么时候上市(上市不到2年业绩变脸,珠海冠宇凭啥再投百亿级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