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经济衰退美元指数走势(美元指数走势图)

美元指数走势图

这有美元指数走势图,实时的!

欧元区衰退前景骤升,美元指数站稳102关口——一周汇市速递(6月25日)

1、美元:

美元指数本周确认站稳102关口,目前在103关口因触及100日均线而面临阻力。周初美元指数维持在102上方震荡,鲍威尔讲话表示或许以更温和的步伐上调利率,美元指数一度跌破102,但随后鲍威尔表示或将加息两次,美元指数再度重回102高位。短期看,美元仍将维持强势。

美元指数走势周线图(6月23日)

2、欧元:

欧元兑美元下跌逾0.8%至1.0850附近。周五公布的6月PMI数据表现不佳,法国服务业意外收缩,德国制造业收缩程度意外加深,欧元区经济衰退前景骤然加重,汇价因此重回1.09关口下方。欧美货币政策带动德美短端利差的变化依旧会是近期欧元/美元走势的关键,ECB年内或至少有一次,很可能有两次继续加息;而在通胀趋势性回落背景下美联储最多可能只有一次加息;考虑到目前德美2年利差正处于2022年年初160基点左右的水平,而当时欧元/美元对应在1.12附近水平,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欧元依旧会获得继续走高的支撑。

3、日元:

美元兑日元连续第二周上涨,涨幅近1%,盘中刷新去年11月上旬以来高位至143.45。除了受到强势美元的推动,日本央行纪要显示决策层认为有必要保持超低利率,这加重了日元卖压。在通胀预期走强的当下,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实则降低实际利率、加码宽松,未来需留意日元贬值风险(美日汇率或上行至145)、日股或持续上行(日经指数或突破34000)。7月会议中或大概率上调通胀预测,进而存在调整YCC的可能。

4、澳元:

澳元跌创近两周新低,全球央行升息潮未歇引发经济担忧。澳元/美元盘中一度下跌创近两周新低至0.6721,本周以来下跌2.23%。市场目前认为澳洲联储7月升息25个基点的机率为50%。下周公布的澳大利亚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备受关注,4月CPI同比增幅回升,且高于预估。

5、人民币:

LPR降息落地人民币缺乏支撑,离岸人民币跌破7.2关口。人民币本周表现疲软,一方面LPR调降形成利空,另一方面经济刺激政策未如预期落地,人民币难以看到进一步支撑。本轮汇率走势主要由国内因素主导,外围因素并非主因,从宏观经济走向观察,重点还是后续增量政策的具体节奏和力度,这可能影响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进一步评估,同时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方向。短期因为政策落地力度有限,预计人民币汇率仍有调整压力。

根据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和美元指数走势图,来自回答以下{TSE}题。{TS}2008-2009年,纽约原油期360问答货价格经历了“过山...

正确答案:ABD

2023市场交易重心从衰退转向复苏,美元指数将开启趋势性下行周期

特约|倪文涛

美元指数拐点往往与全球金融周期的扩张相伴。回顾历史,美元指数的高点往往在美联储基准利率的高点后出现。明年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初步企稳之时,市场的交易重心或将会从衰退转向复苏,美元指数也将开启趋势性下行周期。

美元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回调源自于在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之后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的交易。在经济衰退和金融稳定担忧加剧的背景下,不排除未来避险情绪升温再次推高美元指数的阶段性反弹。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完成加息周期,全球经济开始呈现初步的触底迹象,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也会开始逐步平复。美元指数强弱转换的时点可能发生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不久。美元指数开启趋势性下行周期,以及明年中国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落地,中国国债利率有望开启上行周期。

10年期美债收益率

2023年将整体保持下行趋势

2022年中国流动性环境整体非常宽松且资金利率稳定低于政策利率。2021年12月、2022年4月和12月的三次降准以及多项再贷款工具的设立为市场流动性提供支持,同时LPR3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OMO)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政策利率2次下调和存款利率的下调将资金利率中枢稳定在降低的水平。因此,2022年11月之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60%-2.90%区间震荡向下。

进入年末,市场理财赎回的负反馈加剧,投资者逐渐将注意力从交易经济基本面切换到交易政策的预期上。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和地产行业支持政策不断落地,让投资者对明年经济基本面有了较强的预期,叠加央行资金回流的滞后效应,净值化产品负反馈加深,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75%上行至2.90%左右,利率由短及长,出现了明显的平坦化上行趋势。

海外方面,欧美通胀有所缓和,美联储加息步伐或放缓,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向下突破105元关口。2022年10月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持续倒挂,回顾历史,美国经济衰退基本不可避免,但居民部门债务风险很低,同时金融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本轮衰退程度大概率会较为温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023年将整体保持下行趋势,节奏上明年第二、第三季度可能下行最快,四季度下行节奏将有所放缓,并可能出现反弹。

美元指数和中国国债走势

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

历史来看,每一轮美元指数高点都对应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的低点,两者负相关性明显,呈现出美元指数强中国国债强和美元指数弱中国国债弱的特点。主要的原因体现在贸易、通胀和经济方面。

美元指数作为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是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同时美元指数的强弱也代表美国相对全球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具体来看,美元指数的计算原则是以欧美、镑美、美日、美加、美瑞以及美元兑瑞典克朗汇率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总体强弱,并以100为强弱分界线,其中欧元占比57.6%、日元占比13.6%、英镑占比11.9%、加元占比9.1%、瑞典克朗占比4.2%、瑞朗占比3.6%。虽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并不在美元指数的计算范围内,人民币资产的变动情况并不会直接影响美元指数走势。但是美元指数和中国国债走势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

美元指数上涨贸易需求下降

最终带动中国国债利率走低

贸易方面,首先国际贸易主要使用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的货币,当美元走强时贸易需求国将承担更大的支出成本,因此美元指数上涨贸易需求下降。

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元指数走强将导致中国出口贸易下降。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美元一轮长周期走弱,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强势。同时,在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中后期,全球经济低迷,美元再次走强,中国出口同比再次转负。2015年至2019年底,美元指数总体维持强势,在一轮上涨周期之中,期间中国出口同比持续低迷,增速放缓。

美元指数的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的强弱会进一步对中国的经济总量产生影响,最终传导至中国国债利率。美元强势将压制国内贸易出口导致人民币贬值,而利率作为货币的价格将同步下跌,最终带动中国国债利率走低。

强势美元压制大宗商品价格

低通胀带动中国国债利率走低

通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计价和结算的货币。在大宗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变情况下,当美元走强时,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会下跌。

历史来看,剔除农产品和原油的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元指数呈现明显负相关性。

美元指数走强时,美元资产性价比增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是构成中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主要指标之一,因为中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中国通胀下行,而中国相对低通胀的环境会为中国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支撑,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国国债利率下行。美元强势将压制大宗商品价格导致中国通胀维持相对低位,而低通胀环境带动中国国债利率走低。

恐慌指数走高对应美元指数走强

中国央行启动宽松货币政策维稳经济

经济方面,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元指数不仅是代表美国经济走势,更多的是代表全球经济走势变化。美元作为全球定价货币,同时可以自由兑换,具有避险效应。当全球经济基本面受到冲击产生共振时,美元避险效应显现,受供需因素影响,美元需求走高,推升美元指数走高。

历史来看,恐慌指数和美元指数持续维持强正相关性,恐慌指数走高对应美元指数走强。全球化导致全球经济共振,每当发生全球性的危机时,中国往往会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基本面。全球经济遇到危机时恐慌情绪蔓延,以及避险升温带动美元指数走强。同时中国央行启动宽松货币政策维稳经济,中国资金利率下行带动中国国债利率下行,中国国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呈现反向走势。

美元指数强弱转换时点

发生在美加息周期结束后不久

未来,美元指数拐点往往与全球金融周期的扩张相伴。回顾历史,美元指数的高点往往在美联储基准利率的高点后出现。一方面需要美联储宽松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则需要全球经济的初步企稳迹象。

展望2023年,较高利率将会带动美国的需求收缩,这一方面会结束美联储的货币紧缩周期;另一方面则会增加金融稳定的风险。

总之,2023年市场的交易主题为经济衰退和金融稳定之间,美元将受益于避险逻辑,美元指数走势出现反复。随着美联储紧缩周期的结束,欧美经济或将逐步开始呈现一些初步的复苏迹象,对于金融稳定的担忧情绪也将开始逐步缓和。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初步企稳之时,市场的交易重心或将会从衰退转向复苏,美元指数也将开启趋势性下行周期,中国国债利率有望开启上行周期。

(本文已刊发于12月24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更多原创报道点击链接查看:

聚焦IPO | IPO估值 | 公司透析 | 机构广角镜 | 一线调查

美元指数走势

1、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通胀风险引致的震荡升温的加息预期、全球增长放缓、以及美元流动性收紧将构成美元强周期的铁三角,推动美元指数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走高。然而,相较于其它发达国家,美国更有粘性的高通胀对美元指数形成的弱趋势,以及市场已较充分定价的加息预期,可能使得美元上行空间有限。2、今年,在强劲出口和持续外资流入本币计价资产尤其债市的背景下,人民币获得稳健资金流支撑。同时,较紧的资金面(相应的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息差,carry/vol)以及较低的风险溢价使得人民币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保持韧性和强劲。往前看,伴随出口进一步放缓,经济一季度触底,货币宽松和美元周期性走强,我们预计人民币在春节后到二季度或将承压。另一方面,中国相对的疫情和疫苗优势和中美关系边际回暖,意味着人民币风险溢价仍将在低位震荡,叠加外资对国债较有粘性的配置需求,人民币料将小幅走弱,伴随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可能将在6.6附近窄幅震荡。3、有关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和研究的最新进展依然值得关注;多国央行迎来利率决议,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料按兵不动,波兰、匈牙利、巴西或继续加息周期;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料将继续加速,劳动力短期下美国劳工部Jolts职位空缺或持续高位运行。此外,朔尔茨将就任新一届德国**,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在英国利物浦召开。4、最大焦点无疑是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考虑到供应链瓶颈和假日季需求旺盛等因素,目前机构预期上月CPI同比增长6.7%,较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去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增长4.8%,较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在上周的国会听证会中,美联储**鲍威尔放弃了通胀暂时性的观点,暗示进一步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计划,最新通胀数据或强化相关预期。此外,美国劳工部10月JOLTS职位空缺,10月贸易帐、消费信贷、批发库存,密歇根大学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指标也值得留意。5、疫情后的“大放水”开了危险的先例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RandyQuarles在“右倾智囊团”美国企业研究所举办的会议中表示,美联储在疫情爆发之初的“大放水”给财政部施加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要求其为各种**项目提供资金,甚至是“火星移民”,这种行为可能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在新冠疫情爆发时,美国央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实施了一系列计划,以确保信贷顺利流向家庭、企业和地方**。

美国经济2014年全年增了多少

美国2014GDP增长2.4%

有没有能看美元指数走势的手机软件。。。需要有走势图的

同花顺和大智慧手机版都能看到,你先要掌握如何调出来这些指数。可以在pc机上用用户名登陆,将美元指数纳入自选股,然后手机版同步用户数据即可

美国经济与美元指数走势:美股与美元指数会否面临方向性变化?

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多项指标回落,暗示经济前景低迷。与此同时,美国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当前美股与美元指数仍然在高位震荡,下一阶段是否会面临方向性变化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图1 国债收益率倒挂与经济衰退

注:阴影部分为美国经济衰退时期。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下跌通常先于经济衰退。以美国1973年、1981年和2008年三次大型经济衰退为例,在经济衰退之前道琼斯工业指数都出现了趋势性逆转(图2)。

2019年以来,美股高位震荡,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仍具韧性。若未来美股发生趋势性下跌,应警惕经济衰退可能临近。

图2 美股表现与经济衰退

注:以1973年12月、1981年8月和2008年1月美国三次长时间经济衰退的起点为界(t=0),分别对衰退前三年和后三年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指数化处理)进行刻画,并依次以1973年、1981年和2008年标识。2019年线标识的是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经指数化处理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

资料来源:wind,作者整理

经济下行拖累美股表现。美国8月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导致美股下跌。美国经济下行、全球经济疲软、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不确定,势必拖累美股表现。虽然美联储降息延缓了美股下跌时间,但经济基本面已难以支撑美股持续牛市。

中美贸易摩擦对美股影响逐渐显现。在中美贸易摩擦前期,美股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小。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逐渐触及美国经济的痛点,新增关税对美国经济尤其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美国跨国企业影响较大,美股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反应也逐渐变得强烈(图3)。

以苹果公司为例,2018年5月29日美国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并未对公司股价产生明显影响,而2019年5月5日和8月1日美国两次宣布对华加征关税都导致了苹果公司股价大跌。相比较而言,头部股票的韧性较强,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下跌后上涨速度更快。

图3 中美贸易摩擦与美股表现

注:以2017年12月29日为定基,对美国苹果公司、头部股票和道琼斯工业指数进行定基计算。头部股票选取的是美国本土上市企业中市值前二十的股票。图中竖形虚线分别代表三个时点:2018年5月29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2019年5月5日,特朗普宣布计划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至25%;2019年8月1日,特朗普宣布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美国余下3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的关税。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2019年以来,美元指数维持高位震荡、略呈上行态势。历史经验表明,货币政策与美元指数之间并不存在稳定关系,美联储降息并不一定会导致美元贬值,尤其在全球降息大潮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尚不足以主导美元指数的长期走势发生反转。美元指数的长期表现主要取决于美国实体经济的相对表现,并受全球避险情绪的推动。

美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决定了美元指数的长期走势。2019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同比增速为2.6%,德国经济同比增速仅有0.7%,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也比美国更差,美国经济相对强劲的表现支撑了美元指数高位震荡。从经济景气来看,美国制造业PMI在2019年8月跌破50,而德国制造业PMI已连续8个月低于荣枯线,这也对美元指数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展望未来,美国经济增速在下行,德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在探底,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好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元指数仍将高位震荡;如果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触底反弹,提前复苏,而美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那么美元指数可能反转下行。

全球避险情绪助推美元指数上行。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资产是避险资本的重要选择,一旦全球不确定性风险上升,避险需求会推动美元升值(图4)。近期地缘**趋于紧张,意大利等多国政*充满变数,英国“脱欧”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助推了美元指数上涨。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不确定性,对美元指数产生了一定压力。

图4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美元指数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几成定*。美股维持高位震荡,上涨步伐渐缓,震荡也更为剧烈,中美贸易摩擦对美股的影响开始显现。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若美股发生趋势性下跌,应警惕经济衰退可能临近。

美元指数震荡上行主要源于美国经济相对强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并受全球避险情绪的推动。若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触底反弹,提前复苏,与回落中的美国经济形成交叉,美元指数可能反转下行。

作者单位::杨子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肖立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副研究员

关注

为什么最近美金跌的这么厉害.

经济发展周期的体现,美圆贬值的趋势不可逆转

美元汇率近期走势是升还是跌

qe3,是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不过今年实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下因欧债危机及世界经济的整体不景气,美元的避险魅力带来大量热钱涌入,大可取代相应的印钞措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经济衰退美元指数走势(美元指数走势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