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什么山脉(7年级地理上册会考考点汇总(适用于2019赤峰地理会考))

7年级地理上册会考考点汇总(适用于2019赤峰地理会考)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  天圆地方  ;

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③ 麦哲伦 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照片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  比例 缩小,制作的  模型  叫做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轴、北极点、南极点、纬线、经线)

 

 (1)  列表比较纬线和经线

(2)列表比较纬度和经度

3.经纬网

(1)定义:在地球仪上,由  经线和 纬线 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经纬网。

(2)作用:用来定位以及确定方向

(3)常见的形状:

 三、地球的运动——自转

1.自转绕转中心:  地轴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极点上空俯视,北逆南顺  

3.自转周期:  一天(24小时)                                 

4.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  昼夜  交替;

②时差;

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四、地球的运动——公转

1.公转绕转中心:  太阳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一年                      

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季节的变化;

③地球上的五带

5.二分二至与季节划分

6.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名称及界线的名称: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界线:回归线和极圈

划分依据:不同   纬度 的地带获得的    太阳光热      的多少。

气候特征:热带   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 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

***小部分位于   热   带;大部分位于  北温   带;没有 寒  带。

五、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数字式:1:2000000)。

(2)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一般平面图,面向地图,采用“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定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一般为  正北   。

③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3)常用图例

2.学会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

①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选择 世界的***和地区 图;

 ②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   交通  图;

 ③在公园旅游,需要寻找景点,应选择 导游 图;

 ④郊外旅游,行军作战应选择 地形 图;

六、地形图的判读

1.高度的表示方法

(1)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上标注的是 绝对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差叫等高距  。 

(1)等高线  密集  ,坡度陡;等高线 稀疏  ,坡度缓。

(2)识别不同地形部位

3.分层设色地形图:

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高度(深度)范围。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4.地形剖面图:

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起伏  和坡度的  陡缓   。

 

第二章  海洋与陆地

(一)海陆分布

1.海陆比例:陆地占29%,海洋占71%,   三  分陆地, 七  分海洋。

2.七大洲和四大洋

 (1)海陆分布: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陆地集中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在西半球

(2) 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世界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  ( 北美洲)。

(3)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 南美洲; 南极洲  ; 欧洲    ;大洋洲。

(4)大洲界线:

①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

②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 土耳其海峡 ;

③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④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

(5)四大洋按面积(太大印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  -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欧洲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    北冰洋 ;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冰洋  ;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大洲是 亚洲  和 南美洲      。

(二)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三种形式:

①地壳的变动(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海平面的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底古人类活动遗迹);

③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荷兰的围海大坝)

2.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受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启发,提出 大陆漂移说 ,认为两亿年前所有陆地相连,后来陆地缓慢地漂移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6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儿,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 ,多 火山地震 。

(3)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②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4)世界上的两大山系:

① 科迪勒拉山系   ;

②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

(5)裂谷和海洋是板块 张裂运动 形成的,如:红海面积在扩大,原因是非洲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的张裂运动。

(6)山脉是板块 碰撞挤压  形成的,如: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原因是亚欧 板块与非洲  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阿尔卑斯山脉是 亚欧 板块与 非洲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系是 亚欧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科迪勒拉山系是 太平洋  板块、 南极洲  板块与美洲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1.区分“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  阴晴 、风雨、 冷热 等大气状况,它时刻在变化。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3)判断下列语句是天气还是气候                     ⑴狂风暴雨  ⑵多云转晴  ⑶四季如春   ⑷乌云密布   ⑸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⑹春风又绿江南岸   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⑻东边日出西边雨   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⑽草长莺飞二月天   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⑿黄梅时节家家雨   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⒁冬冷夏热

2.常用的天气符号

3.风向和风力

一道风尾代表风力2级;三道风尾代表风力6级;一面风旗代表风力8级

4.天气图

(1)卫星云图:

绿色代表  陆地     ;蓝色代表 海洋    ;白色代表  云区  。

(2)天气预报图:

一个城市画有两个天气符号代表天气明显转变。

含义: 晴转多云  ;

最低气温: 16℃  ,最高气温  25℃  。

5.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是污染物的量化指标,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2)0-50优

51-100良

101-150轻度污染

151-200中度污染

201-300/重度重污染

>300严重污染

(3)人类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焚烧秸秆、烧煤、汽车尾气…….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

(1)一天气温的最高温出现在 午后两点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1)北半球的陆地7月平均气温最高(夏季),1月平均气温最低(冬季);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的海洋 8 月平均气温最高,2月平均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2)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变化曲线的绘制与判读 

 A、B、C、D四地中,

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      ;位于南半球的是     D      ;

四季分明的是     BD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       。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降低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

(3)同纬度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C,地形因素)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2.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

(1)降水描述用词:

月降水量≥100mm(多雨)、

50——100mm(***润)、

30——50mm(少雨)、

<30mm(干燥)、

 (2)如图ABCDE为北半球某5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描述它们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是:A 全年***润 ;C 全年多雨 ;E 全年少雨 。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的是:B  冬季多雨  ;D 夏季多雨  。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递减。【纬度因素】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 多   ,大陆西岸年降水  少    。

(3)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 少    ,沿海地区降水  多   。【海陆因素】

(4)山地地区,  迎风坡  降水多,背风坡  降水少。【地形因素】

(5)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    ,干极是 阿塔卡马沙漠 。

(四)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的描述、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1.主要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③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气温  和 降水  。

3.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

(1)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迅速。

(2)70亿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

(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率   。

(4)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亚  洲,最少的是    南极    洲。

(5)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   非  洲,最慢的是    欧 洲。

(6)发达***人口自然增长 慢  ,发展***家人口自然增长 快 。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1)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人/平方千米)

(2)四大人口稠密区:

①亚洲东部  ;②亚洲南部   ;(①②农业发展早)

③ 欧洲西部 ;④北美洲东部  ;(③④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工农业发展。

四大人口稀疏区:

⑤极端干旱的沙漠  地区(撒哈拉沙漠)

⑥过于***热的 雨林  地区(亚马孙平原)

⑦严寒的  高纬度  地区(极地地区)

⑧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青藏高原)

原因:自然条件***劣,交通不便

3.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 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4.三大人种: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人种

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和北非(***人)、印度北部;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

(二)宗教

1.三大宗教

 

A: 基督 教,信徒 基督徒  ,主要分布在 欧洲  、美洲、大洋洲。

B: 伊斯兰  教,教徒被称为 ***  ,在***称回教或清真教(回族、***)

C: 佛 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是泰国的国教。

(三)聚落——人类的居住地

1. 乡村  :农村、牧村、渔村从事农业生产; 城市  :从事工业、服务业等。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  温暖***润  、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 便利  的地区。

平原地区聚落呈 团块  状分布,沿河流、山麓、谷地,聚落呈条带 状分布。

3.不同聚落的特色民居:

西亚地区:碉房、

黄土高原:窑洞、

东南亚:高脚屋、竹楼、

北极地区:冰屋

内蒙古地区:蒙古包

4.聚落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山西平遥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历史城区。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可分为发达 ***和发展中   ***。

2.分布特点:

(1)发达***:欧洲西部(最集中)、北美洲(***、加拿大)、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唯一的发达***:***   

(2)发展***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

  ***  是最大的发展***家。

(3)南北对话:发达***与发展***家之间的经济、**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家间的合作。

北:发达***

南:发展***家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一个***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开展合作和交流。

快速提分,请关注〈考拉地理在线〉,点击〈在线考试〉,进行答题训练。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因为(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碰撞C.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落基山脉D.安第斯山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落基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安第斯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故选:B.

喜马拉雅山脉是来自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试题答案: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A.

试卷赠送165:福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9年4月10日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面世。科学家们将分布于全球的多个望远镜结合起来,通过观测和数据分析才成功“捕获”黑洞的彩像。图1为黑洞照片,图2示意全球观测点分布,读图回答1~3题。

4月10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现象

2.读图2可知全球8个观测点位于南美洲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关于这8个观测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位于低纬度地区

B.都位于东半球

C.位于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透明度高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读图,回答4~5题。

图示范围内铁路段长约(  )

A.1千米         B.10千米         C.3千米         D.30千米

5.为减小工业废气对居民区的影响,该居民区布*在工业区的上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则当地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6.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6~9题。

亚洲主要大河的流向多为(  )

A.自南向北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7.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8.亚洲东部地区主要的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混血人种      D.黑色人种

9.甲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地处(  )

A.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B.寒冷的极地   

C.原始的热带雨林                  D.干旱的荒漠

10.福州的小明暑假去某岛旅游,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如图所示)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该建筑特点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防风          B.排水           C.遮阴          D.防潮

1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冰岛          B.北海道岛       C.格陵兰岛      D.巴厘岛

12.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小明旅游时可观察到家庭作坊位于房屋的(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13.读图,回答13﹣14题。

***半岛属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现象中由于板块张裂运动而形成的是(  )

A.红海在不断扩张                  B.阿尔卑斯山隆起  

C.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15.(2分)非洲的“世界之最”有(  )

①面积最大的沙漠

②海拔最高的高原

③水量最大的河流

④面积最大的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2分)乞力马扎罗山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的确立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此回答17﹣18题。

下列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绿色经济的是(  )

A.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B.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C.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18.如图漫画所示,“地球出汗”会导致的结果是(  )

 

A.两极冰川大面积消融               B.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C.澳大利亚的夏季缩短               D.东京的樱花盛花期推迟

19.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至7月在饿罗斯举行。读图,回答19﹣20题。

6月14日揭幕战在莫斯科当地18时开始,而我们却是在北京时间23时观看到直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季节差异

20.比较汉堡和莫斯科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正确的是(  )

①汉堡的年降水量较少 ②莫斯科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③汉堡的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④莫斯科冬季更温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2分)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次年3月

22.如图示意“金砖***”除***外的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四国的轮廓,读图回答22﹣25题。

关于“金砖***”合作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宗教信仰相同

B.官方语言都是英语

C.工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D.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23.对图中①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服务外包产业发达 

C.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D.地广人稀

24.四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海陆兼备的***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25.关于四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是世界主要羊毛出口国

B.②国重工业发达  

C.③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D.④国是世界工业发达***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读图1“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梯田景观图”,回答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    ,B是    。该区域拟建一座水库,①②③三处适合修建水库的是    处。请列举两项候建水库后对该区域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

(2)该区域最高海拔为    米,若甲地海拔为58米,某日正午气温30℃,则此时最高峰的气温为    ℃。

(3)结合图2判断图1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筑梯田的是    坡,原因是    。

27.(10分)“中石化集团”在沙特***设立分公司。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图1中字母代表沙特***的是    ,在该国设立分公司主要是因为这里    资源丰富,该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2)沙特分公司一员工拍下一张照片(如图1的附图),图中的人身穿宽大    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交通工具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    ,这些都反映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由此可判断这里的    资源匮乏。

(3)图2中沙特***的三十万吨该资源运输到“中石化集团”泉州分公司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运输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位于    地区(亚洲分区)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海峡。

28.(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一个多山的岛国,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

材料二:图1为“***区域示意图”、图2为“合掌造图”。

(1)描述***的海陆位置    。由于海岸线曲折,多    ,有利于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地形以    为主。试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    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    (风向);位于山地的    坡,降雪多。

(3)“合掌造”的建筑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①房屋坐北朝南主要利于    ;②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可使住宅冬暖夏凉;③木造结构减轻    危害:④屋顶陡峭,冬季利于    ,夏季利于    。

29.(11分)图1、图2分别示意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及铁路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横跨    大陆,    (重要纬线)穿过其北部。澳大利亚位于    (大洲),东临    (大洋)。

(2)俄罗斯货运主要以铁路和    运输为主。图1中横贯东西的交通线是    大铁路。根据图2中信息判断,影响澳大利亚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3)俄罗斯被誉为“世界加油站”的主要原因:该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也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被称为“    ”的***。试分析两国开发矿产共同的有利条件:    。

30.(9分)读图,回答问题。

(1)北美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

(2)北美大陆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名称是    ,中部为    (地形类型),东部为山地。其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3)密西西比河和科罗拉多河中,落差较大的是    河;水量较丰富的是    河,简要分析其水量较丰富的原因    。(至少两点)

(4)北美大陆西岸等降水量带呈狭长状分布,主要原因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9年4月10日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面世。科学家们将分布于全球的多个望远镜结合起来,通过观测和数据分析才成功“捕获”黑洞的彩像。图1为黑洞照片,图2示意全球观测点分布,读图回答1~3题。

4月10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现象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解:4月10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C正确。

故选:C。

2.2019年4月10日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面世。科学家们将分布于全球的多个望远镜结合起来,通过观测和数据分析才成功“捕获”黑洞的彩像。图1为黑洞照片,图2示意全球观测点分布,读图回答1~3题。

读图2可知全球8个观测点位于南美洲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全球8个观测点位于南美洲的有智利2个。依据题意。

故选:B。

3.2019年4月10日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面世。科学家们将分布于全球的多个望远镜结合起来,通过观测和数据分析才成功“捕获”黑洞的彩像。图1为黑洞照片,图2示意全球观测点分布,读图回答1~3题。

关于这8个观测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位于低纬度地区

B.都位于东半球

C.位于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透明度高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知,这8个观测点,分布于高、中、低纬度地区;

这8个观测点位于东、西两个半球;

这8个观测点位于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透明度高的地区;

 这8个观测点大多分布于高原、山地,地形崎岖、土壤不肥沃。

故选:C。

4.读图,回答4~5题。

图示范围内铁路段长约(  )

A.1千米         B.10千米         C.3千米         D.30千米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解: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读图分析可知,图示范围内铁路段长约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100000=3千米。

故选:C。

5.读图,回答4~5题。

为减小工业废气对居民区的影响,该居民区布*在工业区的上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则当地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分析】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方向;该居民区布*在工业区的上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则当地盛行风向是东南风;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6.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6~9题。

亚洲主要大河的流向多为(  )

A.自南向北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解答】解: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选:D。

7.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6~9题。

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解答】解:读图可知,亚洲大河多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围的海洋,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8.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6~9题。

亚洲东部地区主要的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混血人种      D.黑色人种

【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解答】解: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故选:B。

9.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6~9题。

甲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地处(  )

A.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B.寒冷的极地   

C.原始的热带雨林                  D.干旱的荒漠

【分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解答】解:甲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口稀少。

故选:B。

10.福州的小明暑假去某岛旅游,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如图所示)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该建筑特点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防风          B.排水           C.遮阴          D.防潮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解答】解:图中民居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其主要功能有排水、遮阴、防潮,该地气候比较***热。

故选:A。

11.福州的小明暑假去某岛旅游,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如图所示)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冰岛          B.北海道岛       C.格陵兰岛      D.巴厘岛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解答】解:图中民居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该地降水多,冰岛、北海道岛和格陵兰岛降水都较少,巴厘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

故选:D。

12.福州的小明暑假去某岛旅游,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如图所示)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小明旅游时可观察到家庭作坊位于房屋的(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解:暑假期间南半球是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因此小明旅游时可观察到家庭作坊位于房屋的南侧。

故选:C。

13.读图,回答13﹣14题。

***半岛属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半岛、印度半岛以及澳大利亚大陆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故选:B。

14.读图,回答13﹣14题。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现象中由于板块张裂运动而形成的是(  )

A.红海在不断扩张                  B.阿尔卑斯山隆起  

C.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分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读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故A正确。

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将不断升高;故B错误。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使得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故C错误。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将不断升高;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A。

15.(2分)非洲的“世界之最”有(  )

①面积最大的沙漠

②海拔最高的高原

③水量最大的河流

④面积最大的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解答】解: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

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

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

故选:D。

16.(2分)乞力马扎罗山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白雪皑皑,被誉为“赤道雪峰”,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

故选:C。

1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的确立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此回答17﹣18题。

下列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绿色经济的是(  )

A.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B.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C.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分析】绿色经济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经济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经济方式。

【解答】解:A、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故符合题意;

B、洗碗时使用洗涤剂,会污染水源,故不符合题意;

C、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式,会浪费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的确立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此回答17﹣18题。

如图漫画所示,“地球出汗”会导致的结果是(  )

A.两极冰川大面积消融               B.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C.澳大利亚的夏季缩短               D.东京的樱花盛花期推迟

【分析】地球出汗了”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解答】解:分析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地球出汗”不会导致的结果是澳大利亚的夏季缩短。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故选:A。

19.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至7月在饿罗斯举行。读图,回答19﹣20题。

6月14日揭幕战在莫斯科当地18时开始,而我们却是在北京时间23时观看到直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季节差异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题干中描述的是时间差异,该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

故选:A。

20.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至7月在饿罗斯举行。读图,回答19﹣20题。

比较汉堡和莫斯科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正确的是(  )

①汉堡的年降水量较少 ②莫斯科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③汉堡的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④莫斯科冬季更温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从图上来看,①汉堡的年降水量和莫斯科相差不大,②莫斯科的气温年较差较大;③汉堡的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④莫斯科冬季更寒冷;故②③正确。

故选:C。

21.(2分)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次年3月

【分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解答】解:11﹣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队员考察。因此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次年3月。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2.如图示意“金砖***”除***外的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四国的轮廓,读图回答22﹣25题。

关于“金砖***”合作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宗教信仰相同

B.官方语言都是英语

C.工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D.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分析】依据世界部分***的地理概况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金砖五国的宗教信仰不同;五国官方语言也不相同;五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差异,都属于发展***家;成立金砖五国,这也说明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故选:D。

23.如图示意“金砖***”除***外的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四国的轮廓,读图回答22﹣25题。

对图中①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服务外包产业发达 

C.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D.地广人稀

【分析】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截止2015年,世界上共有232个***和地区,其***家为197个,地区为35个。

【解答】解: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该国服务外包业发达,被叫做“世界办公室”;该国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主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该国人口密集。

故选:B。

24.如图示意“金砖***”除***外的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四国的轮廓,读图回答22﹣25题。

四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海陆兼备的***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分析】读图可得,①是印度,②是俄罗斯,③是巴西,④是南非。

【解答】解:南非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俄罗斯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巴西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故AC错误;

图中四国都属于海陆兼备的***,故B正确;

印度、俄罗斯、巴西地形都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故D错误。

故选:B。

25.如图示意“金砖***”除***外的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四国的轮廓,读图回答22﹣25题。

关于四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是世界主要羊毛出口国

B.②国重工业发达  

C.③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D.④国是世界工业发达***

【分析】读图可得,①是印度,②是俄罗斯,③是巴西,④是南非。

【解答】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羊毛出口国,故A错误;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故B正确;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亚马孙平原主要是热带雨林,故B错误;

南非属于发展***家,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读图1“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梯田景观图”,回答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 山谷 ,B是 陡崖 。该区域拟建一座水库,①②③三处适合修建水库的是 ③ 处。请列举两项候建水库后对该区域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防洪、灌溉 。

(2)该区域最高海拔为 658 米,若甲地海拔为58米,某日正午气温30℃,则此时最高峰的气温为 26.4 ℃。

(3)结合图2判断图1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筑梯田的是 C 坡,原因是 C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适合修筑梯田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解答】解:(1)读图可得,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B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图中③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量丰富,该地适合修建水库,建水库后对该区域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防洪、灌溉、旅游等。

(2)读图可得,该区域最高海拔为658米,若甲地海拔为58米,该地与最高峰的相对高度是658﹣58=600米,某日正午甲地气温30℃,则此时最高峰的气温为30﹣(600÷100)×0.6=26.4℃。

(3)图1中C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适合修筑梯田。

故答案为:

(1)山谷;陡崖;③;防洪;灌溉;(2)658;26.4;(3)C;C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适合修筑梯田。

27.(10分)“中石化集团”在沙特***设立分公司。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图1中字母代表沙特***的是 D ,在该国设立分公司主要是因为这里 石油 资源丰富,该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波斯湾 及其沿岸地区。

(2)沙特分公司一员工拍下一张照片(如图1的附图),图中的人身穿宽大 白 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交通工具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 骆驼 ,这些都反映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全年炎热干燥 ,由此可判断这里的 水(或淡水) 资源匮乏。

(3)图2中沙特***的三十万吨该资源运输到“中石化集团”泉州分公司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水路运输(或海运) 。运输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位于 东南亚 地区(亚洲分区)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马六甲 海峡。

【分析】**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海、红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由此向东可通住印度洋和南亚、东南亚各国,向西进入地中海,向西南可达非洲各国,向西北则与东、西欧各国相通。

【解答】解:(1)读图1可知,图1中字母D代表沙特***,该国石油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图1照片中的人身穿宽大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这里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水(或淡水)资源匮乏,交通工具是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3)读图2可知,图2中沙特***的三十万吨该资源运输到“中石化集团”泉州分公司的最佳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或海运)。运输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位于东南亚地区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故答案为:(1)D;石油;波斯湾;

(2)白;骆驼;全年炎热干燥;水(或淡水);

(3)水路运输(或海运);东南亚;马六甲。

28.(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一个多山的岛国,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

材料二:图1为“***区域示意图”、图2为“合掌造图”。

(1)描述***的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海 。由于海岸线曲折,多 优良港湾 ,有利于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地形以 山地、丘陵 为主。试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 季风 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 西北风 (风向);位于山地的 迎风 坡,降雪多。

(3)“合掌造”的建筑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①房屋坐北朝南主要利于 采光 ;②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可使住宅冬暖夏凉;③木造结构减轻 地震 危害:④屋顶陡峭,冬季利于 积雪滑落 ,夏季利于 排水 。

【分析】***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解答】解:(1)***主要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海。由于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西北风;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雪多。

(3)***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采用木造建筑,材料轻,利于防震。合掌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正午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光和接受太阳辐射。该地为季风气候,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春季节受寒冷的西北季风影响,坐北朝南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铺茅草可减轻温差;屋顶陡峭,坡度大,夏季利于排水,防止屋漏;冬季减少积雪堆积,防止压塌房屋,利于安全。

故答案为:

(1)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海;优良港湾;

(2)山地、丘陵;季风;西北风;迎风;

(3)采光;地震;积雪滑落;排水。

29.(11分)图1、图2分别示意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及铁路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横跨 亚欧 大陆, 北极圈(或66.5°N) (重要纬线)穿过其北部。澳大利亚位于 大洋洲 (大洲),东临 太平洋 (大洋)。

(2)俄罗斯货运主要以铁路和 管道 运输为主。图1中横贯东西的交通线是 西伯利亚 大铁路。根据图2中信息判断,影响澳大利亚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矿产资源分布) 。

(3)俄罗斯被誉为“世界加油站”的主要原因:该地区 石油(或油气) (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也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 ”的***。试分析两国开发矿产共同的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现代化管理经验等 。

【分析】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截止2015年,世界上共有232个***和地区,其***家为197个,地区为35个。

【解答】解:(1)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极圈(或66.5°N)穿过其北部。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东临太平洋。

(2)俄罗斯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图1中横贯东西的交通线是 西伯利亚大铁路。根据图2中信息判断,影响澳大利亚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矿产资源分布)。

(3)俄罗斯被誉为“世界加油站”的主要原因:该地区石油(或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也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两国开发矿产共同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现代化管理经验等。

故答案为:(1)亚欧;北极圈(或66.5°N);大洋洲;太平洋;

(2)管道;西伯利亚;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矿产资源分布);

(3)石油(或油气); 坐在矿车上;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现代化管理经验等。

30.(9分)读图,回答问题。

(1)北美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 带。

(2)北美大陆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名称是 科迪勒拉山系 ,中部为 平原 (地形类型),东部为山地。其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

(3)密西西比河和科罗拉多河中,落差较大的是 科罗拉多 河;水量较丰富的是 密西西比 河,简要分析其水量较丰富的原因 密西西比河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较多 。(至少两点)

(4)北美大陆西岸等降水量带呈狭长状分布,主要原因 高大山地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气流进入 。

【分析】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面积2400多万千米2,在各大洲中列第3位。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解答】解:读图可知:

(1)读图可知,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北美大陆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其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东西高,中部低。

(3)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主要流经中部的大平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科罗拉多河位于***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主要流经落基山区,因此科罗拉多河落差较大,密西西比河水量较丰富;密西西比河水量较丰富的原因是: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气候条件好,降水丰富。

(4)北美洲西部有高大落基山脉,来自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因此北美大陆西岸年等降水量带呈狭长状分布。

故答案为:

(1)北温;

(2)科迪勒拉山系;平原;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3)科罗拉多;密西西比;密西西比河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较多;

(4)高大山地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气流进入。

 

 

如果您需要教学和学习资源,请点下面链接,

高中地理资源:

资源分享15:全国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及分类解析(共350套)

资源分享19:高中地理湘教版全10册教学和学习资源(共3507套)

初中地理资源:

资源分享14:中考地理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出版的资源电子版)

资源分享13:中图版全四册配套地理导学资源(出版的资源电子版)

资源分享12:人教版地理全四册同步习题、阶段检测题、期中期末试卷、课件

资源分享11:湘教版地理全四册导学案、习题、教案、课件

资源分享10:中考地理复习资源(多所学校的复习试卷、提纲、模拟试卷等共551份)

资源分享9:中考地理复习课件(21所学校复习课件)

资源分享8:地理中考复习资源 冲刺中考(人教、湘教综合)

资源分享7:全套四册书地理微课视频资源(每节课两个版本)

资源分享6:人教版+湘教版的全册配套导学资源(出版的资源电子版)

资源分享5:全四册人教版地理学案(27套共429份)

资源分享4:全套四册人教版地理教案汇编(多套共1901页)

资源分享3:全套四册地理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共262套)

资源分享2:历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分项专题Word解析版汇编(共98套1555页)

资源分享1: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共278套)

初中各科资源:

资源分享16:初中八年级上册人教版8科(语数外物政史地生)学习资源

各学科微课视频在线观看

七年级地理

八年级地理

中考地理

高中地理

  高一、高二、高三地理寒假抢先学合集

【微课】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温馨提示

点击对应课题即可查看

【微课】道德与法治七上名师微课视频(合辑)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微课】部编版历史七上名师微课视频(合集)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2020)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7、8年级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提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速查手册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速查手册

地球?水球?

七大洲

四大洋、内容回顾

课堂小测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的运动、内容回顾

课堂小测

习题课1

习题课2

获取小学、初中、教育教学资源!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和北美洲落基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非洲板块向北挤压亚欧板块形成的太平洋板块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地中海可能会什么

答案b点评: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为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板块挤压而成的.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

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A.

乌拉尔山脉的成因是什么乌拉尔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亚欧板块可以分为欧洲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等等乌拉尔山脉成因:欧洲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相向移动被挤压褶皱成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什么山脉(7年级地理上册会考考点汇总(适用于2019赤峰地理会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