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地产看涨呼声愈高,首创置业估值迎来“解*”之年
港股解码,***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2019年已过,各大房企纷纷晒出签约成绩单!老牌龙头地产公司及头部房企均有不俗的表现。展望2020年,大部分投行仍持续看涨2020年国内房地产行情,且持续看好老牌的龙头地产公司。其中,更有多位分析师将1月1日央行的全面降准看成2020年楼市“小阳春”的助推剂,对今年楼市稳增长非常的有信心。
其中,在房地产市场深耕多年的老牌房企首创置业(02868-HK)也顺利完成了2019年的800亿签约目标。展望2020年,在市场持续看好2020年楼市时,首创置业有望凭借自身优势,保持业绩“有质量增长”的同时,估值伴随H股全流通迎来全面释放。
2020年:调控延续房住不炒,融资有宽松迹象,龙头房企受追捧
2019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0年楼市定调,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在中央给出定调不久后,广发证券发布《2020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称,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2020年预计房企将加快开工、库存上升的背景下,房价、地价上涨压力较小,符合当前调控目标,预计2020年上半年政策进一步收紧空间有限。
融资环境方面,2020年第一天,央行贴心送上全面降准大礼包,间接给房地产市场释放出流动性,多名分析师均看好今年楼市及融资优势较强的房企。
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购房者也能相对获得平稳的信贷价格。”他还指出,“在2019年1月降准及当时各地房地产市场人才政策井喷的情况下,2019年曾出现了一轮持续2~3个月的小阳春。”
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降准不是定向降准,客观上有助于更多银行贷款进入市场,对于房地产领域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他还指出,“每次金融货币环境宽松的时候,实际上市场都比较亢奋,股票市场比较活跃。地产股依然是牛股,预计后续股价反弹空间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前全面降准不特定针对房地产行业,但对于房企融资明显是利好。特别是融资优势较强的房企来讲是件好事,例如背靠首创集团的首创置业,融资端的优势将持续被放大,流动性将进一步提升。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降准对大型房企来讲是一件好事,但对融资管道窄的中小企业来说基本没有影响,预计后续市场继续大鱼吃小鱼”。
国际投行展望2020年内房股方面,在中央为2020年楼市定调后,国际投行纷纷看好国内房地产环境及内房股。麦格理发布报告称,预计2020年内房政策环境稳定,看好2020年内房政策环境;大摩预计内房股2020年跑赢恒指,分析认为市场进一步整合将推动大型地产商销售和盈利稳健增长;花旗投资策略指出,2020年房地产市场会加快整合,使得内房股企业有更多可售资源及更强融资能力,未来催化剂包括房地产政策的改善、首季降息展望等,加上当前较低的估值,继续看好内房股。
诚然,从基本面政策解读,融资环境及发展前景,投行及业内人士等方面,均看好明年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在看好2020年房地产环境下,中信建投证券在深度研究报告中给予首创置业“买入”的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为3.20港元,较报告发布时股价增幅32%。
倘若结合首创置业年初至今业绩、土地储备及H股全流通政策的实施来看,32%的增幅完全有机会实现。
聚焦三大城市群,完成年度签约目标,土储蓄力,融资优势明显,业绩增长有保障
近些年,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首创置业顺应行业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变化,把握城市群发展机遇,明确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及粤***大湾区三大核心城市圈及潜力型强二线单核城市的发展战略。
从2019年“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来看,首创置业聚焦三大城市群,不仅减少了单一区域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有效地分散了市场及政策风险,助推公司逆势中顺利完成年度销售额。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首创置业2019年全年实现签约销售808亿元,同比增长14.4%,再度刷新签约新高的同时,顺利完成年度800亿销售目标且完成率跑赢多家千亿阵营的房企。按照中指研究院发布《2019年***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专题研究报告》提供数据换算,2019年全年,远洋集团销售额为1299.5亿元,完成率为92.82%,祥生地产销售额为1225亿元,完成率为94.23%。
展望2020年,首创置业有望依托在三大城市圈丰富的土储及较低土地成本,再度创出销售额新高,助推经营业绩继续有质量发展。
截至2019年6月30日,据首创置业中期报显示,土地储备中销售物业平均楼面地价仅1.28万元/平方米,远低于单方货值。这意味着前瞻性的战略布*,配合差异化拿地策略为其带来较低的土地成本。从区域结构来看,京津冀地区土储占比为53%,位列三大核心地区首位,之后为长三角和粤***大湾区,占比分别为19%和7%,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0%以上。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土储规模约为1309万平,权益土储904.4亿元,总货值达3102亿元,当前土储规模可满足公司未来近3年的发展需要,未来发展所需货源充足,其中三大核心地区货值超2450亿元。可见在土地储备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各大核心经济发展区域的同时,土地成本又低,意味着未来首创置业土地储备具备较高的溢价空间。
此外2020年1月首创置业有效把握债券市场窗口,新发行境外5.5年期4.5亿美元高级债,票面利率仅3.85%,较初始指引收紧40个bp,吸引了百余家国际投资者认购,最终订单认购倍数近8倍,充分彰显资本市场对公司的高度认可。
结合公司在业务布*、优质土储储备、差异化投资、低成本融资等方面的优势,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充足保障。
H股全流通实施之时,释放估值之日
2019年11月15日,证监会官宣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相关业务指引和审核关注要点均已挂网,表示符合条件的H股公司和拟申请H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规申请“全流通”。简单的讲,对于H股上市公司的内资股股东,可以将尚未公开流通的内资股在***联交所上市流通。
房地产是资本募集的产业,资金成为盘活项目的最主要工具。这几年,首创置业通过践行快周转策略、坚持差异化土地投资、不断增强二级开发资源获取能力以及善用融资工具等举措,助推销售规模稳步增长,但是受流通股本少的缘故,股票流通性受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估值水平。
截至2019年6月30日,首创置业的总股本为30.28亿股,其中流通H股为10.20亿股,非流通股为20.08亿股,约占总股本的66.31%。如果首创置业后续申请加入H股全流通行列并通过,20.08亿元非流通股本可转为流通股本,盘子小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后续保持考察期内平均月末市值不低于50亿港币,即可入选港股通,吸引南下资金投资,从而进一步提升股票流通性和公司估值水平。
除此之外,参考过往案例,实现H股全流通后公司股价和大股东利益绑定得更加密切,大股东就更有把企业做好的动力,持续提升企业价值,进而首创置业长期因流通股本小,估值被低估的“困*”也将被解开。
结语
2019年首创置业顺利完成800亿签约目标;2020年,对于首创置业来讲,更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深耕和拓展核心城市的布*策略以及优质充沛的储备将有力保障公司销售持续稳健增长,叠加公司在一级土地开发、奥莱商业运营和城市综合体开发方面具备丰富资源和经验,以及在文创及高科技产业地产等创新业务领域取得的成果,在一二级联动、创新业务产业联动、集团潜在存量资源获取等方面的非市场化拿地能力突出,融资优势明显,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利润率水平,为股东带来更为丰厚的反馈。
此外,若2020年完成H股全流通,公司二级市场流动性将有明显提升,后续有望进入港股通,吸引南下资金投资,估值将得到有效释放。
■ 作者|沈少鸿
■ 编辑|利晴
推荐阅读
>***市场遇荆棘,内地是周生生的未来吗?
>2019年的冬天,会是长城汽车的春天吗?
>与第一大行相比,建设银行的战斗力并不弱
本文版权归***财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向后台申请获取授权。
***房地产行业的排名,有谁告知一下。。
***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排名&企业名称&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海外发展有限公司&3&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4&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7&大华(集团)有限公司&8&绿城集团&9&招商*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TOP10”排名&企业名称&1&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3&上实地产&3&***海外发展有限公司&5&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山东鲁能置业集团公司限公司&6&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7&上海城投置地有限公司&8&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9&上海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0&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能力TOP10排名&企业名称&1&***海外发展有限公司&2&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3&上海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5&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6&SOHO***有限公司&7&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8&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1.1-8月拿地同比显著上升,8月拿地规模持续下降
2.拿地强度同比增强,第二阵营企业投资更积极
3.合作拿地权益占比增长,收并购市场仍有机会
4.重点布*二线,长江中游热度提升
2020年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1162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7.2%。TOP100门槛值升至54亿元,环比增长10.2%,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2%。
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每月拿地总额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1-8月多数房企拿地不输去年。50家代表房企1-8月月均拿地均值为1906.4亿元,显著高于2019年月度均值。其中,33家房企2020年1-8月月均拿地金额超过2019年月度均值,奥园、融信、越秀、滨江前8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逆势拿地扩储;16家房企1-8月月均拿地金额不及去年,其中世茂、新希望、建业、富力等4家企业前8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减少50%以上。
8月房企拿地规模持续下降。1-3月,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推地节奏放缓或暂停,50家代表房企拿地规模较小;4月起,在市场置业信心逐渐恢复、各地优质地块推出量增加以及资金面略有改善等因素影响下,50家代表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升,5月略有回调后6月又升至上半年最高点,进入三季度拿地规模持续下降。50家代表房企中,31家8月拿地金额较前7个月均值出现下滑。
50家代表房企中18家企业8月拿地金额较1-7月均值有所增加,14家企业单月拿地额超过50亿元,其中仁恒置地8月拿地额占前8月总额之比超过50%,华发、越秀和建业在30%以上。
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各阵营拿地销售比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拿地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销售数据范围:权益销售额
1-8月,房企拿地强度同比增强,50家代表房企拿地销售比均值为40.7%,较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
分阵营来看,TOP11-20房企投资最积极。前10房企规模持续领先,土储充足,发展更趋稳健,拿地强度最保守,拿地销售比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至31.9%;TOP11-20和TOP21-30阵营企业对规模的适度增长仍存在需求,部分企业拿地意愿较为积极。其中,TOP11-20房企拿地销售比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至51.2%,为各阵营最高;TOP21-30房企拿地销售比涨幅最高,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至46.9%;TOP31-50房企拿地销售比显著低于平均值,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36%。
合作拿地权益占比增长
收并购市场仍有机会
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各阵营招拍挂权益金额占比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数据范围:招拍挂权益土地
房企合作拿地权益金额占比增长。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招拍挂权益金额占比均值为81.8%,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个百分点。其中TOP11-20、TOP21-30和TOP31-50阵营企业权益金额占比均出现显著上升,企业在招拍挂市场的合作力度逐渐减小;TOP10阵营企业在招拍挂市场合作拿地力度有所增加,权益金额占比出现下降。
部分房企通过收并购增加土地储备。2020年3月,金茂以68.5亿元收购中化集团下属武汉化资100%股权,获取青岛、天津、武汉3宗资产,其中天津和武汉项目为已达到预售条件的在建工程。4月以来,绿城以41亿元向新湖中宝发起3起收购,获取位于上海、沈阳、南通的多个项目。5月,奥园与京汉股份签约,以11.6亿元获得29.3%股权,京汉股份在全国共有约18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
重点布*二线
长江中游热度提升
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城市等级、区域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1-8月,房企重点布*二线城市,城市群中长江中游热度提升。从城市等级来看,50家代表房企1-8月二线城市拿地占比为53.6%,三四线为42.1%,一线占比为4.3%。从区域来看,企业更倾向于在长三角、长江中游、粤***大湾区、成渝和京津冀五大城市群拿地,占比之和为57.3%,其中长三角热度最高,占比为26.1%,长江中游热度提升,占比达到12.1%。
图:2020年1-8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积TOP10城市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中西部省会城市与城市群内热点城市颇受青睐。1-8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TOP10城市中,中西部省会城市占7席,其中武汉、兰州和西安分列前三位,重庆、长沙及成都也较受欢迎;长三角城市群有两个城市上榜,苏州、杭州分别位居第四、七位;粤***大湾区城市群中的佛山热度持续,拿地面积位居第九位。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热力不减。1-8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3137亿元,依旧位居四区域首位;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2331亿元,位列第二。拿地面积来看,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7976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继续领跑。值得关注的是,***置地今年2月以311亿元拿下上海徐汇区地块,刷新了全国总价地王记录,并凭借该地块位居1-8月长三角拿地金额第四。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龙头房企多城发力。中海地产在多个城市齐发力,分别出现在3个城市的1-8月拿地总额TOP10榜单中,与企业的全国化战略布*相契合。滨江集团持续深耕大本营杭州,拿下杭州1-8月拿地总额冠军;金地重仓长三角核心城市,拿下1-8月上海和南京的拿地亚军。
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块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8月份入榜地块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成交金额门槛为39亿元。入榜地块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组团地块以总价79亿元位居榜首;上海入榜4宗地块,总成交金额为203亿元;广州入榜1宗地块,成交价40亿元。此外,宁波入榜2宗地块,东莞、厦门各有1宗地块入榜。
数据时间:截至2020年8月31日18:00;
区域范畴: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重点城市;
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
粤***大湾区:深圳、广州、珠海等9个重点城市;
中西部:武汉、长沙、南昌、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
50家代表企业:
碧桂园、***恒大、万科、保利发展、融创***、中海地产、绿地控股、龙湖集团、世茂集团、华润置地、招商蛇口、新城控股、金地集团、***金茂、阳光城、绿城***、金科集团、旭辉集团、中南置地、正荣集团、融信集团、龙光集团、滨江集团、雅居乐、富力集团、蓝光发展、祥生集团、佳兆业集团、美的置业、新力控股、荣盛发展、奥园集团、远洋集团、中骏集团、禹洲集团、华发股份、首开股份、华夏幸福、泰禾集团、合景泰富集团、新希望地产、金辉集团、越秀地产、时代***、仁恒置地、建业地产、宝龙地产、弘阳地产、海伦堡、首创置业
首创物业排名?
全国行业排名在前一百名,首置物业是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资产物业管理专业平台,***一级资质,注册资本10000万元。首置物业立足北京,辐射全球,是首创置业内地及海外房地产业务全价值链物业服务一体化解决发方案供应商。
首创置业投诉电话,买房没说有地下停车场通风口,交房出现这种一拖再拖不给解决,希望能有领导出面解决
是北京的首创吗?
房地产100强名单?
1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2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3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4 ***恒大集团 广东
5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6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7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
8 新华联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9 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
10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11 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重庆
12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13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14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
15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16 融创***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
17 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
18 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9 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20 弘阳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21 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22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23 绿城***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
24 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
25 天津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26 保利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7 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8 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9 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30 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31 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32 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33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34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35 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36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37 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38 时代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39 景瑞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
40 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
41 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42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
43 禹洲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44 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45 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 福建
46 ***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47 融信***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
48 招商*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49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50 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51 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52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53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54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55 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 上海
56 正荣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57 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58 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59 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60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61 SOHO***有限公司 北京
62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63 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64 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65 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
66 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67 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68 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69 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70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71 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72 联发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73 海航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
74 宁波奥克斯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
75 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上海
76 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77 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78 上置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79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80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上海
81 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82 龙记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83 **华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84 五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江苏
85 中锐地产集团 上海
86 国贸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87 天同宏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88 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89 安徽名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
90 方圆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91 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92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93 江苏炜赋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
94 银泰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95 中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96 上海绿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97 鲁商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98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99 阳光100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 当代置业(***)有限公司
>首创置业无锡公司
十年来,首创置业在***地产业的主流进程中扮演引领角色,并且与***地产业一同成长,公司始终致力于投资开发中高档住宅、甲级写字楼以及高档商用物业,并有计划地将部分酒店、商场等作为投资型物业长期持有。在北京各热点区域,公司都拥有充足优质的土地储备,并凭借丰富的营运经验、规模经营优势、独特营销策略及强大营销网络,不断推出精品物业,引领行业先风,成功开发了阳春光华家园、盛世嘉园、阳光丽景、雪梨澳乡、中环广场、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第三置业、A-ZTown、阳光上东、和平里的小镇等多个项目,积累了丰厚的行业经验,素以实力雄厚著称京城地产界。首创置业六大优势首创置业自***上市之日起,即致力于全面推进本公司及***地产业国际化,抓住行业未来发展之宏机,采取积极稳健的扩张策略,确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发行H股海外上市,全面实现资本运作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化,合作伙伴国际化、人力资源国际化、公司文化国际化。首创置业力争成为亚洲级的综合地产营运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直接应对跨国公司、行业巨头的挑战。企业文化建立“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在海外整体上市的企业,公司要始终与投资人的利益保持一致;要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要致力于与客户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建立“遵从规则”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建设国际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就要强调垂直管理和总体控制;要求员工以遵守规则为己任建立“学习创新”的企业晚型吧否酒亮铁亚文化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的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战略以统一的企业文化为先导,依托责权明确、流程清晰的组织平台,持续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和发展机制,不断吸引、激励、...[查看全部]
首创集团下属公司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朝阳门北大街6号首创大厦15层
2019年1-3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伴随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房企拿地回归理性,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与此同时,作为房企的“粮仓”,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中指研究院对房企拿地情况进行研究,关注房企在土地一二级市场拿地的最新动态与热点,为研判行业趋势提供参考。
从拿地金额来看,万科、融创、绿地占据榜单前三位。2019年1-3月,万科拿地力度不变,依旧占据拿地榜首位,以311亿元保持领先;融创拿地势头迅猛,以309亿元拿地金额跃居第二位,上升显著;绿地虽居于第三位,但3月拿地规模降低。TOP10企业1-3月拿地总额1904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5.2%,龙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不减,行业集中度明显。3月,融创拿地202亿元,强劲的拿地节奏使融创在土地市场格外耀眼。2018年度业绩显示,融创85%的土地储备位于一二线,其战略布*优势明显。本月融创拿地主要集中于上海、天津、重庆、合肥、济南等一二线城市,延续其一贯布*战略。
拿地金额微弱回升,热点城市地块持续抢手,拿地难度不减。2019年1-3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418亿元,同比上升8.4%,涨幅微弱。2019年以来,土地市场热度依旧不高,房企在经过春节假期低迷的土拍后,3月成交金额略有回升,市场表现向暖。与不温不火的土拍市场相对,热点城市的热点地块依旧抢手,拿地难度不减。27日,徐州新城区两地块吸引了包括保利、万科、碧桂园在内的18家房企参与竞拍,在经过近5个小时、共435轮竞价后,最终由新城以18.26亿元竞得,溢价率达114%。
从拿地面积来看,绿地、恒大、新城拿地面积位列前三。2019年1-3月,绿地和恒大延续上月优势,以772万平方米和710万平方米的拿地的面积保持前两位;新城控股以604万平方米位列第三。2019年1-3月,TOP10房企拿地总面积4877万平方米,占TOP50房企拿地面积的48.7%,拿地规模显著。具体来看,金科3月拿地面积160万平方米,仅次于融创。本月,金科在重庆拿地4宗,总面积超60万平方米。金科近期发布公告,将2019年销售目标锁定为1500亿元,而重庆作为其大本营,积极拿地深耕亦同其发展目标相契合。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居首,中西部关注度持续提升。3月,长三角拿地金额731亿元,高居首位;受人才落户政策的实施、地区经济崛起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土地市场持续升温,逐渐成为房企土储布*的重点,TOP10企业拿地面积高达2483万平方米,持续位居榜首,如融创在重庆、西安、成都、郑州等中西部城市均有新增土储。值得注意的是,除环渤海以外,其他三个区域TOP10拿地金额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企业拿地愈发谨慎。
从城市群拿地企业来看,龙头房企布*较广,中小房企则聚焦其深耕区域。如融创在除珠三角以外三个区域均有上榜,拿地总金额307亿元跃居榜首,且在环渤海和中西部均居榜首,表现亮眼,且拿地主要集中在天津、重庆、杭州和太原等核心二线城市;万科则在除长三角以外三个区域均有上榜,拿地金额268亿元位居第二,且在珠三角位居榜首;另外,首创置业、建业地产等中小房企则分别在环渤海及中西部城市群榜单中出现1次,布*较为集中。
从城市排行榜来看,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投资拿地的重心,整体有所放缓。2019年1-3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累计成交3397亿元,同比下降12%;规划建筑面积TOP10城市成交82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其中,天津土地市场表现亮眼,累计成交总价442亿元,同比增长70%且3月增幅显著,规划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居首位,同比增长182%;东莞土地大放量,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增长281%。此外,受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房企拿地逐渐回归理性,1-3月土地成交规模有所放缓,其中武汉、杭州、苏州、重庆等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全国性企业拿地优势显著,战略布*多个热点二线城市。全国性房企依托资金、资源等优势,分别拿下天津、上海、福州和西安四个重点城市1-3月拿地总额冠军,拿地优势显著。正荣、万科、金辉和绿地在全国多个热点二线城市战略性布*明显。其中,正荣、金辉和万科分别出现在天津、西安和福州三个二线城市的1-3月拿地总额TOP10榜单中,尤其是专注于二线城市的正荣,在多个热点二线城市齐发力,与企业的战略布*相契合。
3月份入榜地块主要位于二线核心城市,企业***拿地为主要形式。入榜地块中南京、天津、杭州和合肥各有2宗地块入榜,武汉和台州各有一宗地块入榜。3月,二线核心城市成为了企业拿地的主要争夺目标,相比一线城市地价居高不下、企业多以联合体形式拿地,企业在二线城市大多以***拿地形式为主。其中,新希望在月末突然发力,以53亿元拿下南京栖霞区地块,一跃成为本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最高地块。
数据时间:截至2019年3月29日18:00;
区域范畴:
环渤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30个重点城市;
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
珠三角:深圳、广东、福建、海南等33个重点城市;
中西部:武汉、长沙、南昌、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
北京房地产公司排名?
1 万科地产 1 - 26 星河湾地产 - -
2 ***海外发展 2 - 27 瑞安房地产 13 ↓
3 保利地产 8 ↑ 28 中华企业股份 43 ↑
4 绿地集团 3 ↓ 29 越秀城建 - -
5 华润置地 9 ↑ 30 金科实业集团 47 ↑
6 恒大地产 34 ↑ 31 北辰实业 25 ↓
7 世茂集团 7 - 32 复地集团 22 ↓
8 碧桂园 6 ↓ 33 新湖中宝 42 ↑
9 富力地产 4 ↓ 34 上置集团 19 ↓
10 万达集团 28 ↑ 35 新城地产 - -
11 龙湖集团 15 ↑ 36 方兴地产 - -
12 雅居乐 12 - 37 四川蓝光和骏实业 57 ↑
13 金地集团 18 ↑ 38 凯德置地 35 ↓
14 合生创展 5 ↓ 39 万通地产 67 ↑
15 远洋地产 10 ↓ 40 中铁置业 - -
16 绿城集团 11 ↓ 41 鸿荣源地产 55 ↑
17 招商*地产 23 ↑ 42 陆家嘴 24 ↓
18 大华地产 30 ↑ 43 卓越置业 44 ↑
19 金融街 20 ↑ 44 珠海华发实业 49 ↑
20 北京首都开发 29 ↑ 45 融科智地房地产 76 ↑
21 融侨集团 32 ↑ 46 中星集团 45 ↓
22 首创置业 27 ↑ 47 泛海建设 40 ↓
23 SOHO*** 17 ↓ 48 合景泰富 21 ↓
24 世纪金源集团 - - 49 亿达集团 41 ↓
25 中信地产 - - 50 浙江省商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