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何去何从(社科院金融所张明: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何去何从?)

社科院金融所张明: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何去何从?

近日,***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青年学术论坛于近日举办“人民币汇率新一轮贬值:成因、影响、应对”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为当前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及应对提供决策参考。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张明出席会议并发言。

张明从三个维度对美元指数周期进行分析后认为,无论美元指数处于波峰还是波谷,平均水平都在逐渐走低,***经济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绝对领先优势在下滑,美元兑其他发达***货币总体呈贬值趋势。张明指出,因美元的“升长贬短”特性,每当世界经济陷入困境,*****相比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整能力更强。张明判断,全球经济在明、后年或将出现衰退,且美元指数不会显著下行。关于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张明认为:首先,中美经济周期错配,导致货币政策迥异,并进一步导致中美长期利差从缩小到倒挂,引致资本流动变化;其次,人民银行越来越关注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张明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短期贬值压力,“破7”概率较大,但因***经济逐渐修复,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比较乐观。

本轮人民币贬值更多是外因作用,主要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因此,人民币汇率未来何去何从,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美元指数的走势。我重点谈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美元指数的当前走势及未来走向?第二,如何理解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以及它的未来走向?

一、如何看待当前的美元指数走势

我将从两个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的美元指数走势,并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视角之一是美元指数周期的三个特征事实与美元的两大独特属性。视角之二是欧元兑美元汇率以及日元兑美元汇率。

1、基于美元指数周期与美元资产属性的分析

从2000年以来的美元指数走势来看,当前美元指数已经***近110,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即处于过去20年的高点。自去年5、6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路强劲上升。在过去20年内发生过两次类似情形。一次是2014年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美元指数从80升到100(本次是从90升到110)。另一次是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避险浪潮使得美元指数从70升到90,也上升了20个百分点。换言之,过去20年美元指数有三次急剧走强。第一次是金融危机爆发所致,后两次都与美联储加息缩表、收紧货币政策有关。因此,把握美元指数自身的周期变化及其规律,对判断未来美元指数何去何从而言,可谓至关重要。

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开始发布的美元指数来看,迄今为止美元指数差不多走完了三个完整周期,每个周期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这三个周期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有趣的特征事实。

第一个特征事实:随着时间的演进,无论是美元指数周期的波峰、波谷还是平均水平都在逐渐走低。从波峰来看,第一个周期的顶部是165(1985年),第二个周期的顶部是121(2001年),第三个周期的顶部可能就在当前。当前美元指数能否突破110?目前尚不清楚,但概率很高。从波谷来看,美元指数也在不断走低。从均值来看,三个周期美元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07、98、89,也呈持续下降趋势。如何理解三个周期的美元指数水平的不断下降?由于美元指数是美元对六种发达***货币的加权平均指数。因此,美元指数水平的下降,可以理解为***经济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绝对领先优势在下滑。换言之,长期来看美元对其他发达***的货币总体上呈贬值趋势。

第二个特征事实:三次美元周期的下行期基本都为7~8年,但上行期持续时间却不断延长。具体来看,第一个周期的上升期是6.5年,第二个周期的上升期是9年,第三个周期的上升期是14年。换言之,过去三个美元周期具有下降期短、上升期长的特征。我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每当面临经济金融困*时,*****相比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整能力更强,因此美元兑其他发达***货币的汇率在每个周期内升值时间长、贬值时间短。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特征事实与长期来看美元指数水平总体上不断下降的特征事实并不矛盾。

第三个特征事实:从美元指数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关系来看,尽管***长期利率的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美元指数的走强,但美元指数的周期性走强必然伴随着***长期利率的周期性上升。换言之,***国内长期利率的周期性上升是美元指数周期性上升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长期利率周期触顶通常领先于美元指数触顶。比如在第一次美元指数周期触顶的前一两年,发生了***长期利率的触顶。第二次美元指数触顶是在2001年,约一年多以前也发生了***长期利率的触顶。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判断当前美元指数的走势十分有价值。也就是说,如果历史再度重演的话,只要我们无法认定***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就是3.5%,也即不能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它突破3.5%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不能断言美元指数已经到达顶部。

除上述三个特征事实外,美元的两个独特属性对判断未来美元走向也非常重要。

第一个独特属性:美元是真正的避险货币。大家不难发现,本轮美元指数的上行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上升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在最近这段时间,二者的上升趋势几乎同步。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以来,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功能明显强化。进一步地来讲,如果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没有显著下降,我们很难指望美元指数短期内能够大幅下行。

第二个独特属性:美元是一种反周期货币。也即全球经济表现好时,美元通常偏弱;而全球经济表现不好时,美元大概率走强。通常在美元指数显著走强前,全球经济增速会有显著下行。比如1982~1983年全球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1985年美元指数显著走强;1997~1998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元指数十分强势;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走低,之后又伴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强。从这个角度看,美元指数走向可能与全球经济增速有关。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增速显著回升,那么美元指数可能会明显走弱。而目前市场主流判断是,明后年全球经济可能更多呈现衰退形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指数通常难以显著下行。

2、基于欧元与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分析

现在,让我们从第一重视角切换到第二重视角。最近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已经突破1:1平价,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也突破140,均达到20年以来的新高。厘清二者背后基本面因素的异同,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尽管欧元兑美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均下滑到20年来的新低,但既有相似原因,也有不同之处。相似原因都与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进口成本抬高、贸易差额***化带来的贬值压力有关。不同之处在于,欧美长期利差并没有显著拉大。欧洲基本上跟随***进行了货币政策调整,因此尽管短期息差一度拉大,但两者的长期利率走势非常相似,长期利差并未显著拉大。相比之下,美日长期利差则明显加大。

欧洲方面,疫情以来欧美季度GDP同比增速的上升、下降趋势非常相似。最近两个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速甚至略高于***。此外,欧美CPI同比增速走势也十分相似。今年7月份欧盟的CPI同比增速也略高于***。

从长期利差来看,近期尽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但与欧洲国债收益率上升幅度相比不分伯仲,两者利差维持在150~170BP左右。相比过去,欧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不仅没有拉大,反而在缩小。因此长期利差并不是造成欧元兑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从前瞻性指标PMI来看,近来***PMI指数的表现优于欧元区。最近两个月欧洲PMI指数低于50这一荣枯线,而***PMI指数虽然也在下降,但目前仍显著高于50。这意味着从短期增长前景来讲,***优于欧洲。

从美元计价的月度贸易差额来看,疫情后***和欧洲的月度贸易逆差都明显***化,但***的情况明显好于欧洲,且***的贸易逆差近期已经显著改善。相比之下,欧洲近期的货物贸易逆差显著放大,不仅余额从顺差变成逆差,而且月度逆差规模超过40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峰值。欧洲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尽管进出口同比增速都在上行,但去年底以来进口增速相对上行得更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俄乌冲突后原油、天然气价格快速上升有关。由于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此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的进口成本被大幅推高,贸易条件迅速***化,并由此导致贸易差额和经常账户的***化,最后在外汇市场上形成欧元兑美元的贬值压力。

***方面,疫情后***经济并没有像欧美经济一样出现非常强劲的复苏态势。目前***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当前CPI增速***超过8%,***约2.5%。有趣的是,最近美欧的高通胀和中日的低通胀,呈现出明显的反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央行非常坚定地表态:目前***经济并没有过热,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此外,***央行依然在长期国债市场上进行收益率控制。

从长期利差来看,今年上半年以来,美日长期收益率利差不断拉大。***十年期国债利率最高达到3.5%,而***则一直控制在0.25%左右的水平。因此,美日长期利差不断拉大是日元兑美元显著贬值的重要原因,这会引致相关的资本流动。

从贸易情况看,今年以来***也出现了显著的贸易逆差,逆差规模达历史峰值,这方面与欧洲情况类似。相比于出口增速,***的进口增速上升得更快,背后反映出***贸易条件的***化,这也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有明显的关系。

3、小结

综上所述,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攀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快速复苏、劳动力市场趋于紧张、需求复苏快于供给。这三个因素推动了***通胀率的快速上涨,倒***美联储加快缩减QE并加息缩表,从而推高***的短期和长期利率。短、长期利率的上升有助于推动美元升值。

二是俄乌冲突爆发显著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抬高了欧元区和***的进口成本,导致欧日经济体货币面临贬值压力。与此同时,欧元区的加息幅度不及***,而***不愿意跟随***加息,导致美欧的短期利差、美日的短长期利差拉大,引致相关资本流动,进而在资本账户角度来看导致欧元与日元面临贬值压力。

三是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和地缘冲突导致不确定性上升,提高了投资者对避险货币的需求。此外,疫情持续冲击、***经济下滑、***快速加息缩表,也导致全球面临经济即将步入衰退的预期,从而对美元币值形成支撑。

从***内部情况看,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鲍威尔的强硬表态,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仍会持续。尽管高频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初步显露疲态,但诸多证据表明***物价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平抑物价需求来讲,短期内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不会结束。

从欧元区和***情况看,俄乌冲突持续、特别是最近欧美对俄罗斯原油进行价格限制,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能源成本。因此,欧元区和***的进口成本可能依然维持高位。与此同时,目前欧元区和***也有经济下行的隐忧。

从全球情况看,不确定性、疫情、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依然存在,部分新兴市场***未来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这将对美元币值形成支撑。

因此,我们对美元指数的基本判断是: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将在100以上盘整,不排除突破110的可能性。但突破110之后的上行空间仍然比较有限。100~105是一个较为恰当的预测区间。

二、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看法

1、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特点

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升值。由于美元指数本身就很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在升值,这导致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陡峭上升,从97、98上升到峰值106、107的水平。今年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去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过于强劲有很大关系。

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需要同时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及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两次急速贬值,一次是4、5月份,一次是当前。带来的后果是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从高位回落,例如从106以上回落到目前102的水平。一方面,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均值约为6.68,当前约为6.90,说明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低于均值。另一方面,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的均值为95.9,而目前约在100以上,依然显著高于均值水平。由此判断,当前人民币贬值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自身很弱,而是美元过强。实际上,人民币兑欧元、日元、英镑、以及很多新兴市场***货币都很强,只是兑美元比较弱而已。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平稳→急贬→平稳→急贬的态势。由于美元本身在持续走强,一旦人民币兑美元平稳,就会导致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汇率的快速升值。今年3月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达到107的历史高点。而一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贬,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水平就会掉头下行。等到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降到100左右,急贬结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重新盘整。此时由于美元又在升值,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又再次快速升值,升到104左右。随着第二次急贬的发生,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指数暂时回归101左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币汇率贬值确实是一种纠偏,可以纠正有效汇率指数过快升值对我国出口增长与金融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换言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稳定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这事实上也可能是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原因

今年两次急贬的背后影响因素也有不同。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和美元指数的上升两者高度相关。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出现三波比较明显的上升,而三次上升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一波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盘整,直到两个月后才开始急贬,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美元指数变动的响应速度较慢,大约有2~3个月的滞后期。第二波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立刻响应。但相比美元指数的上升幅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较小。第三波是今年8月底、9月初,当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立刻贬值,且贬值幅度和美元指数的上升幅度非常接近。因此,在今年三波美元指数上升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的相关性的确在逐渐提高。我并不是在说这一定是央行有意为之,但背后肯定有一些基本面或操作面的逻辑。

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两次急贬都与中美利差的快速缩小、反转以及美中利差的扩大有关。从今年2月底起,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就开始明显收窄,并在4月份出现明显反转。在一两个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急贬。今年8月以来,美***债收益率再次明显拉大,直接引发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第二次急贬。由此可见,两次急贬都与利差波动有关。但第一次急贬要明显滞后于中美利差的收窄,而第二次急贬则基本上和美中利差的扩大同步。同理,也许这并非央行有意为之,但背后可能也反映了某些思考逻辑的变化。

从商业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来看,本次贬值与2015、2018年的最大区别在于,今年以来经常账户变动对汇率是正向的贡献,而此前两波经常账户变动的贡献都是负的。即使是金融账户,今年与2015、2016年相比,逆差也明显缩小。因此无论从经常账户变动还是金融账户变动都能得到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远低于前两次。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本次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更多是由外部因素所引发的。相比2015年"8•11"汇改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并没有被明显高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5月份我国面临证券投资大幅流出的现象。证券投资流出在资本流出总额中占比明显上升,这一点值得关注。总体来讲,从银行外汇收支高频数据来看,本轮人民币贬值面临的国际收支压力比较有限。

3、小结

总结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首先,中美经济周期处于不同位置,***在扩张期,而***在收缩期。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加息缩表,而***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导致中美长期利差从缩小到倒挂,并且倒挂幅度不断拉大,这是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直接原因。利差的变动会引致资本流动的变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证券投资方面。

其次,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与美元指数变动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央行越来越关注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的稳定。一旦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会相应贬值,目的是为了维持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稳定。

三、对未来汇率趋势的判断

首先,中美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相比于汇率,中美都更关注货币政策的***性。所以短期内***依然会加息缩表,而***依然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宽松货币政策为宽松财政政策创造条件,从而缓解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这就意味着***长短期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在此前提下,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继续面临贬值压力,较大概率会“破7”。但对此我们无需过于恐慌。因为“7”已不再是一个决定性关口,而只是一个数字。即使出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大幅贬值的情况,目前***央行的工具箱仍是满的,完全可以使用宏观审慎外汇管制、资本流动管理、逆周期因子等工具。

经研究发现,其实今年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使用逆周期因子了。今年5月初和9月初,表征逆周期因子的曲线都呈现明显上行趋势,这表明央行开始启用该因子。这两次逆周期因子的启动时间,分别与美联储加息、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强硬表态相关。

我对明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比较乐观,因为中美宏观经济态势很可能会翻转。在2023年,随着全面宽松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速可能会上行;而***在陡峭的加息缩表压力下,经济增速可能会下滑。因此,相对于***,***经济基本面将得到改善,有助于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在6.7~7.2的区间波动,“破7”的概率依然较大,但对此我们无需惊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文字整理:默渊

CWM50青年学术论坛丨人民币汇率新一轮贬值:成因、影响、应对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如期而至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纠偏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如何看待本轮人民币汇率波动及未来走势?

***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2012年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www.cwm50.cn

有哪位高手预测下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还会再跌吗?万分感谢

以后还会升值吧

结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或者股票市场的情况,谈谈你对我国金融市场有效性的看法。

1998年***金融保卫战回眸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1997年下半年,***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而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市场一样获得投机暴利。  对冲基金在对***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往往受制于***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3次冲击(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金融管理*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任志刚也因此被戏称为“任一招”。  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投机的成本。在这次炒家冲击***金融市场时,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1998年上半年在***发行的一年至两年期的港元债券,总金额约为300亿美元,年利息为11%。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对冲基金。这些港元成为对冲基金攻击***金融市场的低成本筹码,使投机者具备了在汇市进行套利的有利条件。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以平衡风险。据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总金额约400亿美元的买入合约,到期日为1999年2月。  声东击西兴风作浪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1998年6、7月,当恒生指数攀升至8000点高位的时候,对冲基金大举沽空恒指,建立了大量的恒指空仓头寸。对冲基金之所以建立恒指空仓,是因为它们预计港股在受到冲击后恒生指数必然会大幅下跌。而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每点50港元,也就是说,若建的是空仓,恒生指数每下跌一个点,就可以给做空者带来50港元的利润。  众所周知,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开启了***的新时代。但是,对国际炒家而言,这正好为他们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的未来何去何从,***的经济、社会会发生什么变故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令*外人生疑,***人也是心中没谱。而恒生指数代表***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前景,就是***经济的“晴雨表”。只要能动摇恒生指数,就能打击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恒生指数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广大投资者盲目恐慌,从而到达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妖言惑众浑水摸鱼    国际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1998年8月初,投机者大肆宣扬人民币将贬值10%,其中,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兑换9.5人民币左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想借此来影响人们对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还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其目的仍是为了其狙击港元创造心理条件,其手段真可谓无所不用。  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混乱状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

上海软星为何在仙剑4出来一个半月后解散

上软解散了,仙剑何去何从?(虽然是我转的,但是也道出了我的心声...)文章长了一些,但是我想,这便是我们所有仙剑玩家的心声...  上海软星---仙剑3,仙3外,仙剑4  每每想起上软,心里就颇不宁静  首先,仙剑被online了,我有的是气愤。我们需要的难道是一款网络游戏?或者更具体些,一款武侠网络游戏?现在的网游还少吗?我们爱仙剑,是因为她是一款优秀的单机作品,单机游戏带给人的快乐网游是做不到的,而现在,做为单机游戏最后希望的仙剑竟也要online了。  是啊,我们也明白,那是因为资金问题。单机游戏如此艰难的今天,做一款单机游戏,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要有一个绝佳的故事构想,要创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要有一个宏大的背景,然后要创造灵活多变的战斗系统,精巧的迷宫机关,华丽的场景,丰富的人物对话、表情、动作、装备、怪物、boss设计,还有绝佳的背景音乐....后期还要进行不断的修改,测试。我们这些外行人尚且看到这些过程,真实情况有多复杂真是难以想象。  然而就是在这样***劣的形势下,有一个团体坚持了下来。他们担起了重任,一担,就是七年。七年来,他们顶着公司施加的巨大压力,顶着资金问题,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送上了三部完美的作品:仙剑3、仙3外、仙剑4。  “仙剑”系列自三代以来一直是由上海软星***开发。回头看看,上软是多么不容易。可是,他们的努力,却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上海软星只能从大宇总部拿到大陆地区的销售收入,***地区的收入则被总部收走。要知道,***地区的售价,是要比大陆高出许多的。  上软成立之初,总部就只拨了65万美元(约540万人民币)给张毅君。但是,如今的人力物力的成本是多少?如今游戏的开发规模又是多少?很多人和喜欢拿仙四和最终幻想做对比。最终幻想7的纯开发费用是4500万美圆,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亿6千万,那些整天批判仙四不如国外大作的人不妨算算,这个数字大约是上软开发资金的多少倍?  上软团队,一个超级小的团队,是北软的1/3,是大宇的1/9。上软团队,一个超级穷的团队,资金65万美金是北软的1/3,是大宇的1/35。这些年一路走来,不可能没有辛酸,而且辛酸没有终结,只会继续延续,尤其是仙四竟由这样小的团队完成,而且按计划两年合24个月准时收工。    那么,大宇总部为何始终对上软的管理策略如此冷漠呢?这主要是2003年后,单机游戏市场的日益衰落,开发公司纷纷解散或倒闭。随着盛大公司掘到第一桶金的诱惑,更多的单机开发商转向网络游戏。大宇也是其中之一。但初次的几次试水均告失败,产生了巨额的亏***,加之单机市场的萎缩,对大宇的财务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连续几年亏***对上市公司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对于现在的大宇来说,迫切需要利润来填补亏空,而《仙剑三》创造的利润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尽管在网络游戏市场屡次失利,但大宇并没有动摇转型的决心,并不断加大投入。对单机游戏研发的预算则不断削减,从《轩辕剑五》的素质中即可看出端倪。姚壮宪的想法也比较类似,他在不断扩展新的产品思路,积极着手研发网络游戏。于是,上软的《仙剑四》就是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开始了研发工作。  拿着极其有限的资金,却承载着无数玩家的期望,不允许有半点敷衍和粗心;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劳动,却拿着低于行业标准的薪水;用心制作的游戏,却换来使用盗版的玩家还有那些只玩了个开头就就跑到论坛上大*“垃圾”、“和FF、DQ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所谓“玩家”无端的指责和唾*,这就是上软员工一直以来都在承受的压力。  2007年9月,张毅君、张孝全辞职,上海软星官方论坛关闭,上海软星公司宣布解散。上海软星的剩余工作,包括研发、运营等将由北京软星全部接手。官方的说法是“上软将并入北软”,然而上海软星的员工似乎无一人加入北软。公司原本放于橱窗内的各种仙剑的周边均已经被各位员工瓜分一空,以作为对其长久工作的纪念,目前橱窗内已经空空如也,正式结束了其使命。  上软解散了..但是,这居然是在仙4上市后只一个半月啊!仙4做得那么好,那么完美,为什么还是无法挽回这一切呢?!玩过仙4的人都应该看到上软做仙4做的多么多么的用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方面,都有大的飞跃,都无可挑剔。  网上有人说他进仙1不到5分钟就退出来了,他觉得画面实在太垃圾,不觉得有什么好玩,这样的言论他不是唯一一个。那么,仙剑,最终只能是我们这一批人心中的经典,被尘封在记忆之中。对于仙剑5,我想问的是,那还会是仙剑吗?还会是那个带给我们感动,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仙剑吗?  上软解散后,大家的心情都是如此矛盾,既希望仙5出,又忧虑重重。有人说如果仙5是仙2那样的,出出来只会让人更失望;有人说北软成立到现在也没什么作为....大家真的在心底已经将“上软”与“仙剑”连成一个整体了。这样,也就够了。因为仙3、仙3外、仙4,她们存在着,所以上软没有消失,那红色的印章依旧在燃烧着。     得知上软解散的消息后,很多玩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伤。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家制作公司,而是一个充满灵性、血性、个性的团队,一个深喑***传统文化,坚持***风格的游戏制作人。未来也许会有仙剑,但必定不会是那个工长君的仙剑了,必定不会是那个有些沧桑、有些自嘲、但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桀骜不驯、一股***人的尊严的仙剑了,必定不会是那个能让玩家落泪的仙剑了。我始终认为,一个游戏的形式可以被照搬,但其中的灵魂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走的。  仙1创造了仙剑。而仙3,仙3外,仙4则是把仙剑推向了高潮。尤其是仙4,达到了一个顶峰!所以真的真的要很感谢上软如此巨大的贡献!

警惕美元反弹风险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易贬难升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牵动着市场神经。自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由6.35的近期高点贬至6.39上方。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趋近贬值拐点,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贬值压力。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元升值风险将是最直接的一项。

今年一季度美债收益率走高推动美元指数出现阶段性升值,3月末美元指数曾达到93.18的阶段性高点。此后,欧洲疫苗接种较快等短期因素使美元近两月走弱,但美元指数近期已在90附近寻找到强力支撑位,市场猜测这很可能是美元的中期底部。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美元在中长期会有较大反弹,人民币或已接近贬值拐点。

全民免疫、经济复苏、通胀加剧、货币政策收紧,种种迹象都在指向美元升值逻辑的最终实现。

***等发达***预计将在3季度基本实现群体免疫,近期欧美PMI连创新高。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表示,这表明受益于疫苗接种,经济复苏动能正显著加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下半年***经济如果强劲复苏可能再次导致美元走强。

近期***已有27个州宣布收紧失业金发放,董琦预计,就业市场会逐渐回归正常修复轨道,不会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形成掣肘。预计美联储大概率将在三季度释放QE缩减的信号。

目前***新**正在筹划和推动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计划近期推出6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尽管这一计划落实会有一系列困难,但考虑到对***经济未来的乐观预期和部分举措落地之后带来的实际效应,有可能成为美元阶段性走强的动力之一。”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说。张瑜也指出,***仍在坚持财政刺激,利好***的经济效益和通胀。

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并在高位波动,***通胀水平明显上升。6月10日公布的***CPI同比大涨5%,创出近13年的新高。市场预计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或已箭在弦上。近日美元指数在90附近遇较强下行阻力,久久不能突破,不排除未来大幅反弹的可能性。

“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将卷土重来,年底和明年初将会显现出加息的政策窗口。”连平说。张瑜说,***或是全球第一个货币政策转向的发达***,美元升值概率更高。连平进一步指出,一旦***加息,而我国大概率不会迅速跟进,中美利差会进一步收窄,甚至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反向利差,其将推动美元走强。

从美元流动性角度看,董琦指出,美元流动性边际拐点将至。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发债计划,***财政部预计将在三季度大幅增加私人市场净融资规模至8210亿美元,而前两个季度分别为4010亿和4630亿美元;***财政部TGA账户也将从7月底的4500亿美元回升至9月的7500亿美元。董琦指出,由此可见,***财政部计划在三季度加大发债规模,TGA账户将在7月底见底后重新扩容,由此完成放水到抽水的转变。

此外,连平还指出,目前美元和***国债市场仍是全球重要的避险港湾。全球地缘**风险会造成国际避险资金青睐美元债券,阶段性推高美元需求。

归根结底,经济基本面是汇率的决定性因素。董琦指出,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经济基本面相对优势将收窄。唐建伟认为,***经济2021年将是前高后低的走势,而***和全球可能是前低后高,下半年中美经济增速差缩小或使人民币汇率承压。

“因此,虽然人民币汇率近一段时间持续走高,但不会走出单边上涨趋势,下半年人民币汇率面临走贬压力。”唐建伟指出,***外汇管理部门虽然退出对外汇市场的常态化干预,但仍会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引导市场预期,促**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特征。

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长潘功胜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企业财务稳健的角度看,潘功胜强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应坚持服务主业和“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审慎安排资产负债货币结构,避免外汇风险管理的“顺周期”和“裸奔”行为,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大家都在看

未来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如何走向

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今后走向会继续贬值,依据就是***的次按危机引起百年一劫的金融危机.经济已经进入衰退,一旦***的经济衰退就代表着该***的货币也随着贬值.

汇率徘徊在6.95!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怎么走?

近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围绕6.95波动。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上一交易日收6.9525,5月16日开盘价为6.9535,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小幅贬值。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开盘价为6.9607,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基本持平。截至5月16日上午10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541,日内贬值幅度为0.02%;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678,日内贬值幅度为0.11%。

不少分析认为,最近人民币疲软,部分因为出口商一直不愿出售美元,导致外汇结算净赤字,年初至今外汇存款也持续增加。美元存款利率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达到了5%,推动人民币下行。

但机构也普遍认为,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空间有限,更强的经济基本面和更高的收益率或推动人民币重新走强。

高级投资分析师林大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政策分化导致利差增大,加之一些外部因素令人民币贬值近7关口。上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站在7上方仅维持了两个月。从目前的情况看,即使人民币汇率再破7,也不会长久,料人民币会很快升值。

央行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印证了上述观点。报告指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来源:国际商报

2000人外贸链网站VIP会员群聚集:找产品,找客户,经验交流!

链接外贸公司和工厂

找产品,找客户,找服务

今年下半年美金对人民币的汇率能稳定在哪个点上?

太多的没法跟你说,太烦琐了.打字慢.说原因也太多.各项技术指标还有基本面的消息,反映出可能会在6.6542左右做为徘徊.

张明: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未来何去何从?

张明为***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

张明:当前***通胀压力究竟来自供给侧还是需求侧?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

在今后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增还是减

是一元人民币兑换多少美元。这个是一个变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何去何从(社科院金融所张明: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何去何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