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信托利益如何分配(信托受益权的依据)

信托受益权的依据

(一)相关概念1、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2、信托受益人是委托人在设立信托时指定的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3、信托受益权是信托关系中受益人享有的得到信托利益的权利。4、信托利益是指信托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规定可以从信托中得到的利益。这些利益,可以关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等权利。如果信托文件没有明确,应该被认为是关于信托财产的一切权利。5、信托受益权的流通是指以信托受益权的交易为目的而设立信托所产生的信托受益权的买卖。(二)关于信托受益权的规定《信托法》对信托受益权做了如下规定:1、受益人自信托生效之日起享有信托受益权。2、共同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享受信托利益。信托文件对信托利益的分配比例或者分配方法未作规定的,各受益人按照均等的比例享受信托利益。3、受益人可以放弃信托受益权。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的,信托终止。部分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的,被放弃的信托受益权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1)信托文件规定的人;(2)其他受益人;(3)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4、受益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其信托受益权可以用于清偿债务,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5、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但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规定可以看出,信托受益权具备了作为一种可流通财产的必要特征。

信托财产分配顺序

清算后的剩余信托财产,应当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确认信托财产的归属并向受益人或权利归属人进行分配和转移。分配方式可采取现金方式、维持信托终止时财产原状方式或者两者的混合方式,具体方式依信托文件的约定。  按照我国《信托法》的相关规定,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信托文件未规定的,则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1)受益人或者其继承人;(2)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更是对清算后的剩余信托财产的归属和分配做出了细致的约定,即,依照信托合同约定按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比例进行分配。  部分信托产品中,对信托受益权做出了受益顺次上的安排,部分受益人优先于其他受益人享有信托收益或信托利益。对于做出此类安排的信托产品,应当按照信托文件约定的分配顺次在不同的受益人间进行分配。  为避免在分配过程中,因尾差带来的信托财产不足额的问题,通常在进行每一受益人的信托利益分配时,在信托合同中约定采用截尾法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其尾差归受托人所有。

结构化信托的利益分配应按分层配置安排进行

结构化信托终止时,受托管理人按现状分配非货币形式的信托财产的,仍然应当按照信托利益分层配置的安排进行,在优先级受益人收取足额信托利益之前,劣后级受益人不能请求分配信托利益。

当信托产品对外投资失败时,优先级受益人与劣后级受益人之间应当按照何种法律关系确定***失分担。

2013年,深圳市邦某贷款有限公司、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某信托有限公司签订信托合同,共同成立涉案信托。涉案信托为结构化信托,银行为优先级受益人,邦某公司为劣后级受益人。信托合同约定,信托计划终止,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收到涉案资产管理计划分配的投资本金和剩余投资收益后,以信托财产在支付信托费用、信托税费、优先级受益权信托利益后的余额为限,向各次级受益人分配剩余的信托财产。

2015年,涉案信托到期,无法按时回收投资本金及收益,银行与邦某公司就信托公司如何分配非货币形式的信托财产发生争议。邦某公司提起本案诉讼,请求信托公司限期履行信托财产现状分配的承诺,认为在信托计划终止后,非货币形式的信托财产的分配应当是去结构化的,按照信托单位的比例在银行和邦某公司之间进行分配。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邦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宣判后,邦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在结构化信托中,将信托利益根据不同层级的受益权进行分层配置是其主要特点。不论是在信托计划存续期间还是信托计划终止后,受托人都应当按照优先级受益人优先于劣后级受益人的顺序进行信托利益的分配。现状分配条款不构成对信托结构化特点的放弃与变更。信托计划终止后,在优先级受益人按照预期收益率收取足额信托利益之前,受托人向劣后级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的条件尚未成就,劣后级受益人不能请求分配信托利益。据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结构化信托是近年来金融创新的产品之一。***人民银行、***银行保险监督管理***会、***证券监督管理***会、***外汇管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专门对结构化信托业务的开展进行了规范。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司法实务中对于结构化信托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存在着较大争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明确了在信托到期后,劣后级受益人负有对优先级受益人从信托财产获得利益与其投资本金及约定收益之间的差额承担补足义务,厘清了两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统一此类案件的裁判尺度提供了指引。本案的审理思路和判决结果,充分体现了纪要所明确的法律适用精神,对于保障信托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结构化信托?在审理结构化信托案件时应当注意什么?

结构化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信托受益权进行分层配置,按照分层配置中的优先与劣后安排进行收益分配,使具有不同风险承担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通过投资不同层级的受益权来获取不同的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审理结构化信托案件,一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在信托文件中对收益与风险偏好的自主选择,优先保障优先级受益人的投资本金与信托收益;二要立足于信托的基本制度与法理,不能完全以合同法思维来审理信托纠纷。

请问你在办理此类案件时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猛,金融创新十分活跃。反映到审判工作中,出现了大量专业性强、交易结构复杂的金融纠纷。审理这类案件,我最大的体会是要准确把握法律规定与立法精神,更新审判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法官解决的虽然是法律纠纷,但这背后是商事主体的博弈,只有充分理解交易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才能更公平合理地分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同时,要正确把握金融监管的要求,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站在稳定金融秩序、促进自由交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高度,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司法服务。

编辑:沈观 何雪娜

审校:陈虹伶

信托收益和信托利益有什么区别?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投资”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来源:金 投 网

信托收益和信托利益有什么区别?

1、概念方面的区别。

信托利益,是指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享有受益权而获得的利益。也就是说信托利益是信托受益人依照信托文件享有的所有经济利益。

而信托收益则指的是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所取得的收益,是信托财产在管理、运用、处分过程中的增值部分(除去信托费用)。信托利益既包括信托收益,也包括提前分配的部分信托财产(如有约定),一般情况下也包括剩余的信托财产。

《信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信托终止的,信托财产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信托文件未规定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一)受益人或者其继承人;(二)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这就是说除非信托文件另有约定,信托终止时剩余的信托财产属于信托利益范围而归属受益人。

2、范围不同。

信托收益是受托人在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时产生的,因此并不会随意变动。委托人不可夸大信托收益也不可缩小信托收益,信托收益是实际产生的。

信托利益则不同,信托利益的范围主要是依靠信托文件的约定,信托当事人既可以约定信托受益人的信托利益仅仅指信托收益;也可以约定信托受益人分配到的信托利益既包括信托收益,也包括提前分配的部分信托财产;或者可以约定信托受益人分配到的信托利益既包括信托收益,也包括提前分配的部分信托财产,还包括剩余的信托财产。

总之信托利益是根据信托文件而设定的,信托利益的范围可以按照约定发生变化。

需要提醒的是,信托利益的范围不同,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的价值也是不同的(信托受益权的财产权益就是委托人享有信托利益的权利),那么在信托受益权转让或质押时就需要正确评估信托受益权的价值。

3、计算公式不同。

信托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信托收益=信托收入-信托费用;而信托利益的计算就比较难,因为信托利益的范围可能是变动不居的,每个信托项目的信托利益的范围不一定一样。在一般情况下,信托利益指包括信托收益在内的所有信托财产除去信托费用的部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信托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信托利益=信托财产-信托费用。

信托利益与信托收益在概念与范围方面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充分反映了信托机制极富弹性与多样性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简单诠释一下信托利益与信托收益的区别。

往期热文:

收益率10%的信托理财你敢买吗?!

面对信托,您还在犹豫,别人却早已抢先!

信托投资的九大误区!!!

信托远比您想象的安全!

买房还是买信托?数据有点出乎意料!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投资这个平台,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投资理财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欢迎大家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更多合作请联系QQ:406682234

尤斯财富是用益旗下一个针对高净值人士资产配置和产品优选的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类产品理财服务。目前提供的产品包括信托、资管、私募基金、有限合伙等;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产品转让信息的发布和专业评估服务。

家族信托的资金一般怎么分配?

家族信托的资金分配方案虽然没有标准答案,对于目前国内多数无特殊要求的委托人而言,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受托人,可以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资金分配方案设计原则。信托受益人的选择,家族信托受益人可从家庭成员中选择,多数为委托人的配偶或直系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直系姻亲即配偶的直系血亲。根据我国的《信托法》四十三条规定:“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即法律并未对受益人的范围作出强制性规定。建议受益人为直系亲属一般是出于金融机构反洗钱职责的需求。当然这也基本符合委托人的需要。实际操作中,受益人绝大多数为直系亲属,个别有涉及旁系亲属,极个别可能为非亲属。信托方案的设计原则:分配方案可从“保障”“激励”“约束”和“传承”等四个功能维度来进行设计。保障功能,着眼于保障受益人生活、成长、医疗、养老等刚性需求,具体到分配条款上,可设计为受益人年幼时领取抚养金、成长时领取教育金、年老时领取养老金以及病患时领取医疗金等,保障功能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委托人希望受益人达到的生活品质、未来的通货膨胀、信托财产的支付能力等。激励功能,着眼于激励受益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达成一些特定成就,具体到分配条款上,毕业时领取奖励金、创业时领取事业金等。激励功能多应用于后辈受益人,多考虑受益人的道德风险、法律强制性规定及道德层面的公序良俗等。约束功能,着眼于禁止受益人做出特定的行为,具体到分配条款上,可设计为受益人对委托人或其它受益人极度***劣刑事犯罪、吸***等时,剥夺其受益权。待不利影响消除后恢复其受益权。鉴于存在受益人挑战委托人的信托利益分配方案的情形,可增加若受益人发起目的在于修改分配方案的诉讼,则剥夺或消减其受益权等条款,以维护家族信托正常运作。传承功能,着眼于将家族财富“交棒”给下一代。根据委托人意愿、财富规模、受益人能力等,可具体设置分配条款,规定受益人达成一定条件时可获得家族信托完全的控制权,也可规定受益人只能按照家族信托既有规则/机制领取信托利益。对于能力较强的后辈受益人,可设置为达成条件获得控制权。对于着眼于基业长青拥有巨额财富的家族,可设置为按条件领取信托利益。信托方案的设计流程,目前国内家族信托已可实现债务隔离、婚姻保护、财富传承、保值增值等多种功能,而多数家族信托设立时仅使用到其中的一至两项功能。家族信托方案的设计可遵循先主干后枝叶的方法,逐步完善。

信托产品收益分配需要多长时间

信托收益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案由信托公司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进行核算和制定,保管人有权进行复核。具体来说,信托公司负责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计算信托收益和出具信托收益支付表,并分别在信托收益分配日前发送保管人,保管人应及时对信托收益支付表的有关内容进行复核。双方核对元误后,信托公司将支付信托收益的划款指令传真给保管人,保管人审核确认后根据划款指令进行资金划转。信托计划终止事由出现后,信托公司应按《信托合同》的规定将相关信托财产变现,并于信托计划终止事由出现后一定期限内向保管人出具清算报告,保管人在收到清算报告后及时就保管部分的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并向信托公司出具书面意见。信托公司收到保管人书面确认后,应向乙方发送清算划款指令,乙方核对后进行资金划拨,并将划款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长沙股票开户点击我头像】

家族信托中德系可动随丝音存在多个受益人的情况下信托利益如何分配

1、信托(英语:Trust)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2、信托的分配方案是灵活的。家族信托可以通过巧妙地设计信托利益的分配机制,实现不同的分配目标。(1)多样化的生活保障方案,为了保障家人生活而设立信托时、对于受益人的保障安排可以完全按照委托人自已的意志设定,诸如受保障的家族成员范围、为家族成员提供保障的内容、提供保障的程度、获得保障的前提条件和受到保障的期限等要素皆可以由委托人自由设定。(2)防“败家子”方案,如果委托人担心受益人肆意挥霍财富,可以设置“反挥霍条款”,对受益人获取信托利益或受到信托保障设置一定的前提条件,防止“败家子”因挥霍成性而生活无着。如果委托人担心受益人因受到家族信托保障而过度依赖家族信托,丧失自我奋斗的进取心,也可以通过调整受益人的分配金额、分配频率和获取信托利益的前提,避免受益人成为过分依赖家族信托保障的“信托宝宝”。(3)受益人保护方案,如果委托人担心未成年受益人的监护人侵害受益人的利益,也可以在信托文件中要求受托人在受益人未成年之前暂缓向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或要求受托人、保护人对未成年受益人的监护人进行必要的监督,以确保未成年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4)家族成员行为引导方案,为了促进家族成员成长而设立信托时,委托人可以在信托条款中嵌入“行为引导机制”,对受益人获得信托利益设置前置性条件。如果委托人希望引导受益人积极接受高等良好教育,那么可以通过设置教育奖励金的办法,引导受益人努力学习。如果委托人希望受益人能承担起繁衍家族的家庭责任,那么可以通过设置成家、生育奖励金,实现委托人对于受益人的行为引导。如果委托人希望受益人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那么可以通过设置创业资助金、事业扶助金、职业奖励金等,支持家族成员的事业发展。3、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信托运用的灵活性须以法律规定为限,信托目的“自由”和“任性”不是绝对的,必须以信托目的合法性为必要前提,超越合法性约束的信托目的将导致信托的无效。

西北旺统建房何时分配信托安置房怎么样

西北旺统建房何时分配和信托安置房怎么样?以上就是答案,相信每一个人都了解的非常清楚了。购买房子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所以任何人都该仔细的去了解,通过多方面去认识,也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才可以让自己真正的享受人生的美好。统建房的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西北旺的统建房很多人都听说了,不过对于何时能够分配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想要找到答案。不过通过多方面了解,人们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时间。买房子人们必须要多多了解购房的知识,统建房和安置房的情况人们也该知道。那么西北旺统建房何时分配和信托安置房怎么样?西北旺统建房何时分配西北旺统建房的分配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日期,不过想要购买还要注意一定的条件。1、注意是否已经取得大产证。无论购买什么性质的房子,在认房之前,都需要先确认开发商是否已经取得预售许可证,确认本次交易合法之后,才能保障自身的权戚脊丛益。因为统建房需要五年之后才能办理房产证,所以查看开发商是否有预售资质、是否有大产证是至关重要的。2、注意房屋质量问题。在与销售单位签订购房合同时,必须要注意“两书”的内容,一是质量保证书,一是使用说明书,如果有不合理或者不清楚的条款,应该立即提出,以免签订之后再出现纠纷。信托安置房怎么样1、地区差异:不同省市之间财政收入差别非常大,所以尽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稳定,违约风险小。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地高樱区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对投资者的利益比较会有保障。2、抵押率:财政还款承诺为信用类保障,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有实质性的抵押物来作为还款保障,以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为主,抵押率低,安全性就高。3、率:在各种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不同信托公司发行的不同项目之间率也有一些差异,年率差别约在一个点左右,投资者可选择同档期中率相对较高的以获取野裂更好的。4、总得来说,**类的信托项目会比非市场上的信托项目要来得靠,在自己没有十分了解这个行业的时候,可以先在**支持下的信托项目中试水,待自己有一定的实力之后,再考虑其他的信托项目。值得提醒的是,不管是哪一种投资,都要风险的,需要谨慎。西北旺统建房何时分配和信托安置房怎么样?以上就是答案,相信每一个人都了解的非常清楚了。购买房子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所以任何人都该仔细的去了解,通过多方面去认识,也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才可以让自己真正的享受人生的美好,让人生到达高潮。

如何运用信托模式规划家族企业员工利益?

1

2

3

信托架构图——员工利益规划

信托法规定委托人既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个人。在员工利益规划中,公司为员工设立信托作为公司实施福利政策完全合情合理,实践中也存在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金融企业为员工设立了专项福利信托的案例。那委托人为个人是否可行呢?可以说,个人拿自己的资产设立信托是公民的自由权利、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公司的个人股东,特别是由个人(或家族成员)股东实际控制公司的情况下,股东为其员工设立信托、建立员工利益分配机制,于情于理也是说得通的。

确定了信托委托人,那信托财产来源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确定了,个人作为委托人,用于信托的往往是个人的资产,公司作为委托人,自然是公司的资产。

以下以案例方式说明运用信托规划员工利益的两种模式,包括适用场景、可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模式之一:股东为员工设立利益规划信托

案例一

F先生为公司高管设立了一个50年的奖励信托,F先生作为委托人,把自己在某科技公司的一部分股权进行了信托,受益人是包括F先生和配偶在内的公司八位高管六户家庭,信托利益包括三方面:生活津贴、家庭保险费、子女教育费。

(图片来源:新财道)

稳固团队,通过设定50年的信托期限,并对高管享受信托利益设置了一定的条件,如高管离职自动丧失受益权等。如此F先生既对高管团队以往的贡献进行了奖励,并且还长期稳固住了创始团队。另外在信托利益分配上,F先生为高管设置了一种非常具有保障性的利益分配(医疗、教育、养老),完全解决了高管家庭的后顾之忧。

信托财产管理,F先生持有的科技公司股权,股权信托之后变现之前,通过架构设计股权的管理权还在F先生自己手上,避开了员工直接持股的不良影响。待后续股权变现后,信托资金全权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保证了稳定的投资收益以及专款专用。

税收筹划,信托财产取得投资收益以及信托利益分配给受益人,这些环节的税收在目前税收制度下均有一定的递延纳税效果。

案例二

B先生为员工设立了一个十年的保障信托,以B先生持有的10%的标的公司股权为信托财产,以公司十位核心员工为受益人,设定固定性分配、条件性分配相结合的信托利益分配。

(图片来源:新财道)

信托利益分配:受益人为公司的十位核心员工,分配侧重于保障性质的利益,每年取得标的股权的固定分红为员工配置商业医疗、养老保险等,取得超额业绩分红时作为信托财产进行积存投资,在受益人满足分配条件时另行分配信托利益(条件性分配的津贴等)。

案例三

(图片来源:新财道)

该信托具有以下作用:

稳定的专项员工福利:信托财产具有***性,福利性的信托资金与公司经营具有一定的隔离,保证了福利资金的安全、可做到专款专用,从而充分保障员工利益。

个性化分配员工利益:运用信托机制可以有效实施针对性的福利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

信托财产管理:公司将信托资金全权委托给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保证了福利资金的稳定投资收益,确保了福利政策的持续性。

公司设立员工福利信托目前存在的主要操作障碍在于有关税收处理的不明确,公司设立信托时资金在企业所得税上如何认定及税前扣除、信托利益分配时员工收到利益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税收规定。按照目前税收对公司员工激励计划的认定原则,往往会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因此,在实际设计信托方案时需要及时与公司所在的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充分沟通,争取税收优惠、避免产生较高的税务风险。

规划好员工利益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总体而言,运用信托规划员工利益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每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运用信托这一灵活规划工具能够制定并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经营业绩,使股东、公司、员工三者的利益实现共赢。

信托中间级的风险和收益是怎样分配的?

你好!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分配是先优先、再中间级、再次级,这样的设计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信托项目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信托利益如何分配(信托受益权的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