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799美元折合人民币等于多少(最强安卓机皇来袭,刚发布就把iPhoneXS吊打了)

最强安卓机皇来袭,刚发布就把iPhoneXS吊打了

谷歌在10月9日晚举行硬件发布会,正式介绍madebygoogle家族的新成员。虽然此前爆料让新机Pixel3/3XL以及其它产品都被消费者们熟悉了,但谷歌在发布会前特意发布了一个“嘲讽”视频似乎暗示会有反转。然而结果是完全没有反转,和爆料保持高度一致,下面就来看看madebygoogle的新品吧。

GoogleHomeHub

按照发布会的顺序,介绍完“AI+软件+硬件”的大策略之后,率先登场的就是GoogleHomeHub,与爆料中一样,相比以往的Home系列产品增加了一块7英寸的触摸屏,用于显示更丰富的信息,配合GoogleAssistant实现个性化的提醒、加入了Home版本的ataglance。不过谷歌在详细参数列表中没有给出这块屏幕的分辨率,估计不会好到哪里去,并且因为天生的网络支持问题,Home系列的产品在大陆基本是残废的,实用性几乎等于0。售价方面,仅售149美元(约人民币1030元),毕竟屏幕部分缩水了嘛,提供黑白粉绿四种颜色(前面板均是白色)。

PixelSlate

接着可以说是本次发布会中最有“诚意”的新品——PixelSlate平板,与iPadPro/Surface类似加上配套的键盘后就能变身成一般的笔记本。PixelSlate整体使用铝合金材质加上大猩猩玻璃5,电源键与指纹识别整合在一起;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3K(3000x2000)LCD屏幕,最高亮度400尼特,覆盖72%NTSC色域;前置立体声扬声器,前后均是800万摄像头;48Wh的电池,支持快充,仅有两个U***Type-C接口;系统为ChromeOS。

而在处理器上,PixelSlate全线均是英特尔的,但差别有点大:赛扬+4GBRAM+32GBROM起售价为599美元(约人民币4150元);8代酷睿m3+8GBRAM+64GBROM为799美元(约5530元);8代酷睿i5+8GBRAM+128GBROM为999美元(约6920元);8代酷睿i7+16GBROM+256GBROM为1599美元(约11067元),真是“丰俭由人”啊,但颜色仅有“午夜蓝”(MidnightBlue)一种。

同时配套的键盘售价为199美元(约1377元),触控笔则是99美元(约685元),配件的售价倒是与iPad/Surface相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使用PixelSlate来替换手上的iPad/Surface呢?

Pixel3/3XL

最后登场的自然是今年的谷歌亲儿子——Pixel3/3XL了,只是相关的规格都被曝光完了,两台新机也没什么悬念,至于大家期待反转的“PixelUltra”、“Pixelmini”都没有出现,真的是“让人失望”啊。

配置方面与爆料的完全一致,Pixel3拥有一块5.5英寸的18:9全面屏,分辨率为FHD+;

Pixel3XL则是一块6.3英寸的“大刘海屏”,分辨率为QHD+;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两台机子都是使用flexibleOLED,没有出现三星的AMOLED,有可能都是由LG提供的OLED屏幕。

处理器升级为高通骁龙845是意料之中,但是主频方面相比普通的骁龙845降低了不少,大核仅为2.5GHz,小核则是1.6GHz,这样的主频是为了功耗让步?

内存依旧是4GB没有任何升级,提供64GB/128GB两个版本;电池容量Pixel3为2915mAh,Pixel3XL为3430mAh,支持18W快充以及无线充电;

后置摄像头在硬件上基本与Pixel2保持一致,都是1220万像素,1.4μm的单位像素面积,坚持单摄,重点在TopShot、SuperResZoom等软件部分的提升。

甚至为了体现Pixel3的夜拍实力,现场还放出了跟iPhoneXS对比拍照,差距非常明显……

至于售价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新iPhone的影响,Pixel3/3XL也是水涨船高,Pixel364GB版起售价为7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530元),128GB版899美元(约6222元);

Pixel3XL64GB版899美元(约6222元),128GB版则是999美元(约6920元),只是比起价格上的增长,Pixel3XL新加的这个“大刘海”更让人难以接受吧。

顺带一提的是,这一次Pixel3/3XL的首发地区新增加了***和***两个市场,所以Pixel3/3XL的配色有了正式的官方中文名称,分别是“就是白”(ClearlyWhite)、“纯粹黑”(JustBlack)以及“非常粉”(NotPink),黑白两色的翻译倒是挺正常的,就是粉色的翻译是闹哪样?

配备Pixel3/3XL的发布,谷歌同时放出了两款新配件,分别是PixelStand无线充电底座和PixelU***-Cearbuds,其中 PixelStand售价为79美元(约547元),而PixelU***-Cearbuds则是30美元(约207元)。

这个价格只能是打扰了……

 你可能还想看 

【视频】小米8青春版体验:拍照强过8SE?

【图文】XSMax-X-S9-Pixel2拍照对比

【视频】iPhoneXSMax评测:一万二的碾压?

【视频】现在的iPhone8和X还值得买吗?

【视频】坚果Pro2S评测:一元力战小米8SE

【视频】我体验了整整一天坚果TNT

现在的一块美金折合人民币是多少?请例准确一些!

中行实时报价兑换币种兑换单位买入价卖出价现金买入价美元100796.73000799.93000790.47000

799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2016年11月8日01:10:17当下汇率:货币兑换1美元=6.7740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0.1476美元799美元=5412.426人民币元希望可以帮到你哦,汇率是不断波动的,具体以银行牌价为准。

一块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

1美元=6.83人民币

苹果平板电脑多少钱一台?

2015年9月10号凌晨的苹果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iPad Pro。 iPad Pro抛弃了16GB版,最低就是32GB版本,售价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095元,64GB版售价949美元约合人民币6051元,而128GB版则是1079美元约合人民币6880元。 iPad Pro 的屏幕尺寸为12.9寸] ,分辨率为2732 x2048 ,像素数量超过560万。 iPad Pro 搭载了 A9X 芯片,这是第三代64位芯片,内存带宽是 A8X 的2倍。 iPad Pro 有4个扬声器,音量是 iPad Air 2 的3倍,电池续航为10小时。

799亿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799*6.3595=5081.2045亿元人民

三星 20splus的型号

三星Galaxy S20手机的尺寸为151.7×69.1×7.9mm(相机位置为9.1mm),采用6.2英寸120Hz的AMOLED打孔屏幕。电池容量为3730mAh,采用108MP主摄+长焦+超广角的后置摄像头组合;价格预计为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527元)。

三星Galaxy S20 Plus手机的尺寸为161.9×73.7×7.8mm(相机位置为8.9mm),采用6.7英寸120Hz和2K的AMOLED打孔屏幕。电池容量为4300mAh,采用108MP主摄+48MP长焦+超广角+ToF的后置摄像头组合;价格预计为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910元,5G版)。

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时间:2009.06.1906:15:49,100美元兑换人民币数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时间美元682.08676.62684.82683.21683.212009.06.1906:15:49如果是现钞,用现钞买入价,1美元可兑换:6.7662元人民币如果是现汇(汇票等),用现汇买入价,1美元可兑换:6.8208元人民币汇率经常在变,可参考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京东健康,京东的下一个野心

本文系深潜atom第27篇原创作品

明苏里达的滑铁卢之后,京东经历了相当长的沉寂期。因为事情并没有过去,就需要刻意避开媒体的聚焦,但电商又是强运营的业务,承受不了长时间不在媒体聚光灯下的冷清。但这种别扭和暧昧,最近正在似乎随着京东健康传出的消息,在逐渐消融。

8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计划分拆京东健康于***上市,募资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不予置评”。按照公关界的行话和惯例,“不予置评”就相当于“好事将近”。

最年轻独角兽的突破口

今年二季度,京东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创下京东近10个季度以来的新高,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

这里面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被誉为京东旗下四大独角兽之一的京东健康,先是与高瓴资本签订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的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总额超过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亿元)。紧接着,京东健康CEO辛利军顺势推出全新战略级产品“京东家医”,未来五年,京东健康家庭医生将要服务5000万个家庭,约等于1.5亿人口。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

作为2019年5月才宣布***运营的京东健康,增长势头相当凶猛。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独角兽榜单》上,京东健康是全球最年轻独角兽,估值从2019年11月A轮融资后的70亿美元,上涨至现在的300亿美元左右。

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20年***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显示,在家庭健康产品服务上的花费已与就医费用相当,而慢病管理是家庭健康服务的主要应用方向。有超过87%的受访者期待拥有包括在线问诊、指标监测、预约挂号、主动随访等服务在内的家庭医生产品。

***出台的《健康***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2020年预计医疗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接近***总体GDP的10%,到2030年预计增长到16万亿元。

医疗健康产业前景广阔,已成为巨头们的共识。疫情期间在线医疗服务需求的井喷,更是让巨头们频繁下手:

3月百度在Q1重回医疗,宣布开设百度健康,建立互联网医院;

5月后起之秀字节跳动也完成了对百科名医网的全资收购,低调布*医疗行业。

至此,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抖音)、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全部“下注互联网医疗”。

这是一场京东不想输也不能输的战争,“京东家医”之所以被辛利军称为战略级产品,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京东家医给予了京东健康甚至京东在后疫情时代高速发展的想象空间。

第二,京东家医突出家庭概念,画像用户与京东PLUS会员高度重合,可以继续攫取会员的剩余价值。

京东健康是棋子还是宠儿

2019年,京东健康宣布***运营,紧随而来的是高层调整。辛利军走到了前台,当时,京东正在蒙受着刘强东“性侵”事件的负面影响,有业内人士质疑,京东是看中大健康产业万亿的市场空间还是青睐医疗健康行业稳健特性,进而巩固“摇摇欲坠”的京东大厦?

京东健康的***,一方面证明了京东体系内对这一业务的重视,更重要的,***而生能够帮助京东抵御更多风险。

不同于腾讯、阿里这样的流量大户,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打架。布*健康领域,只需接入一个流量入口,就能得到关注,这是强大生态的作用力。但京东健康想要突击,还需要自己找到突围口。

早在2017年,京东便推出了京东健康。以线上问诊切入互联网医疗市场,率先提出了线上“就医+购*”闭环服务,并覆盖了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

2019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健康日均问诊量达到3万,峰值达到12万。

2020年4月,京东健康与天津市南开医院合作搭建的“南开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标志着京东健康在医疗领域已经纵深到医院内的诊疗场景,京东大健康生态雏形初现。

2020年8月18日,京东健康宣布正式上线家庭医生服务产品——“京东家医”。拥有众多资源和创新功能的京东家医,将是京东健康讲述大健康生态的第一主角。

△京东家医

背靠线下医疗资源:根据京东健康透露,目前其拥有300余名全职医生,拥有20年以上经验的全科医生数量占到28%,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医生数量占到92%。门诊预约则覆盖了全国100+一二线城市,2700+三级医院。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更是高达98%。

△服务团队

1+1+4模式:既1名主责医生、1名健康管家、4名专科医生组成,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为家庭成员建立专属电子健康档案,每次问诊后都会提供问诊小结,并更新档案,更好的帮助家庭成员提供更好的健康、用*管理,并且会对家庭成员进行主动随访。

线上实时响应:互联网+家庭医生的模式,打破了医疗的线下桎梏,将问诊行为搬到线上,大大拉近了用户与家庭医生的距离;7×24时健康咨询服务也减小了问诊响应时间;问诊数据的实时更新,方便家庭医生和患者更好掌握用户最新状况。

plus会员高度重合:京东家医为用户提供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服务产品:“小家护航版”,售价799元/年;“全家安心版”,售价1999元/年。小家护航版最高支持4人使用,全家安心版最高支持8人使用。2020年1月,京东健康就与京东plus会员展开了合作,为其提供问诊服务。目前,京东有2000万plus会员,这一部分也会是京东家医的优质潜在用户。

△两个版本服务内容

新兴中产家庭的刚需:京东定位是***新兴中产消费平台,同时京东提供的服务更可靠和简单,京东有效聚集了这一部分用户。“京东家医”目标是未来5年覆盖5000万个家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京东健康计划将通过与地方**、卫健委的合作,为基层家庭医生赋能提效。也希望能够跟商保、医保做进一步结合,以推进家医入户。

打造京东健康大生态:通过家庭医生和互联网医院结合,京东健康完成了治疗全流程。线上问诊、诊断、买*的闭环;对于线上不能解决的疾病提供转诊服务。持续的健康跟踪完善了诊后环节,为用户建立全面、个性化的健康档案。

京东健康能否成为下一个京东

自互联网兴起伊始,医疗便被赋予了极大的期许,**也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个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参与者,促使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大大加速了互联网医疗市场。数据显示,2014-2015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分别为29.5亿元、42.7亿元,增长率为44.7%。据统计,这个领域最疯狂的时候,有千余家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奔跑在这条赛道上。但是,发展到今天大部分企业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盈利和具有想象空间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难题,哪怕是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依然没有找到除电商外的盈利模式。

阿里健康医*全产业链:阿里健康是互联网医疗的代表企业,其围绕医*行业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医*综合公司,线上业务借助天猫、支付宝形成线上零售*店,产品覆盖包括OTC*品、大健康产品。并且阿里健康已经布*线下*店,2018年阿里投资漱玉平民大*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打通线上线下*品营销,以服务更多消费者。阿里健康的收入主要三个部分,医*自营业务、医*电商平台业务、消费医疗业务。2020年1季度,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累计净活跃用户数超过3.9亿。2020年5月27日晚,阿里健康发布2020年财报——财年营收96亿元,同比增长88.3%,毛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67.6%。

微医参与互联网保险:2010年成立的微医是互联网医疗的老大哥,也是互联网挂号领域的代表企业。微医通过其挂号问诊业务,已然改变了传统的线上流量靠搜索引擎的*面,将自身打造成为线上医疗入口。积累了大量流量的微医也尝试了互联网+*店、互联网医院等众多模式。据悉,健康险的利润可达到3成,微医在各种模式的尝试后,在健康险业务中取得了可观的规模收入。

新氧垂直领域深耕者:新氧是互联网垂直医疗领域代表企业,专注于医美市场。新氧通过新媒体矩阵、小工具产品、社区互动和内容沉淀收集到用户需求信息,然后将用户和医疗机构对接起来,让用户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可以轻松、安全地触达医美消费全周期的所有环节,然后从商家手里收取广告费和交易佣金。2019年,新氧月活达到367万,全年营收11.5亿,同比增长86.6%。

通过服务换用户是京东擅长之事。京东连续亏***12年,直到2017年才开始盈利;京东物流连亏12年,烧光了100亿,直到2019年才找到盈亏平衡点。虽然京东健康在去年7月辛利军出任京东健康CEO时就已经整体盈利,但事实上,京东健康赢利点仍停留在电商这些实体业务部门。有知情人直言,“电商盈利,大*房没赔,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就不好说了”。

在接受周天财经采访时,辛利军指出京东健康未来的盈利方向,希望通过用户和京东健康的交流和医生的管理让你不生病保持健康,无论是跑步,还是想减肥,还是想增肌,买蛋白粉,都在京东上实现,京东也是***最大的供应链的平台,这才是京东的核心。

万亿级的互联网医疗赛道有孕育出下一个巨头的能量,关键在于谁能找准非电商的大规模赢利方向。当初电商的崛起,正是因为SARS期间很多人无法出门尝试选择网购。而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去线下医院,也成了一件如非必要,能不去就不去的选择。但寻医问*的需求,并没有减少,互联网是实现这种需求最好的路径。

2014年,成立十年的京东登陆纳斯达克,开盘当天市值约为300亿美元,而***不到一年的京东健康,估值已经来到300亿美元。后疫情时代,京东健康能否逆风扬帆,再造一个京东,还需要时间检验。

往期阅读推荐

本文系原创作品

商务合作请联系:shenqianatom

已入驻平台:头条号、搜狐号、百家号、企鹅号、大风号、新浪看点、知乎、创业邦、一点号、雪球、大鱼号、趣头条等

小米给中企长脸,这回轮到***交“智商税”了

甚至可以说***市场中的iPhone机型是是全球最贵的价格,主要原因就是其作为美企“重视”我国建立在世界第二经济体的缘故,所以有不少人都认为买苹果就是交“智商税”!

当然,笔者也这么认为,iPhone机型的各项配置均没有国产品牌华为、小米那么高的水平,唯二的优势就是IOS系统和A系列芯片。

这是iPhone机型最突出的特点,但也是最令人***心的部分,比如说IOS系统,由于是封闭系统以至于各种APP都需要通过AppleStore(苹果电子商店)进行授权。

授权的结果相信大家都知道,首先就是针对该APP的收益进行分成,在这一点上苹果就赚的可以说是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AppleStore甚至还针对部分APP进行绑定,要求采用苹果自带的支付系统,以至于令各个APP的公司非常难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iPhone机型的售价,比如说iPhone的最新一代iPhone14标准版,这款机型在海外的发布售价在799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大概在5300元左右。

而国行机的发布售价高达5999元,这个价格差距达到了接近700元左右的水平,要知道iPhone国行机是由富士康进行代工组装的。

所以针对于本身iPhone机型进口的时候仅仅只是一堆零件,针对于这些零件的各项海关税收是相对较低的,并没有本质上那么高昂的价格。

因此,iPhone14标准版的5999元中,抛去国外5300元左右的占比之后,剩下的700元左右并不全是税收,超过一半的部分其实是纯利,同时等于苹果收取的“智商税”。

由此可见,苹果的营收部分占据了不少的范畴,单论2022年苹果的营收3943.28亿美元,其利润达到了998亿美元,占据了四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小米在高端市场渐渐站稳了脚跟,随着华为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急剧下滑,小米也一样呈现了类似的趋势。

但小米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向着海外市场进发,终于在2022年得到了出众的成绩,虽说在国内市场中仅仅只有13.7%的份额,排行仅仅处于第五的位置。

不过这并不是最给国产品牌长脸的,小米13系列作为该品牌旗下的最新一代旗舰,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小米优化最好的一代,除了国内有着不错的口碑之外,国外也迎来了不少人的青睐。

小米13系列有两款机型,分别是小米13标准版和小米13Pro,国内售价分别是3999元和4999元,仅仅只是高端机型起步价的位置,但依旧有人觉得售价高昂。

那么告诉大家小米13系列在海外的价格,其中小米13标准版和小米13Pro分别是999欧元和1299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在7345元和9550元左右。

对比国内的价格来说,分别涨价了3345元和4550元左右的水平,但即便有着如此高昂的价格,却依旧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这回轮到***交“智商税”了!

不过不得不说,小米的价格上涨还真的是恐怖,简直比苹果要“狠”多了,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帮忙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大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799美元折合人民币等于多少(最强安卓机皇来袭,刚发布就把iPhoneXS吊打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