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选A类还是C类背后竟有这些秘密!
很早之前,我在《买基金选A类还是C类?》一文中对A和C两类基金有过基本的比对。
针对大多数基金而言,C类每年在运作费用上多出一个固定的销售服务费,A类则有一个随持有年限增加而减少的赎回费。
从表面的差异来看,我们一般认为同一基金如果持有预期1年以内,选择C类更佳;如果长持1年以上,选择A类更佳。
然而这只是简单的算术比较
真实的交易中实在藏有太多猫腻~
一支基金真正要持有超过1年,其实并不容易。人的投资理念必然在不停更迭,尤其是不停学习的投资者和初学基金定投的小白,对组合构建和品种选择的认识会有翻天覆地变化
在摸索形成自己的FOF之前,持仓基金一旦与投资理念向左,前期又买入的是A类,调仓时代价很显然大于C类~
而且一般能拿的足够久的基金也多为收益一般甚至为负的基金,有行情的基金往往几个月就涨幅喜人,部分或全部止盈了~
这是A类基金的一个弊端,所以买入A类更适合已经形成投资框架的长期持有者
市场上不同基金公司发行的投资同一标的基金,往往新发基金费率更便宜,这方面尤其以天弘、易方达比较出名,如果这些新发基金跟踪情况不错,规模也适宜,岂不是挪过去更好?
当然,这是无法避免的,并非C类就受益,毕竟一个新发基金的评判少说也要半年,那么说不定这时候你已经持有满1年了,A类也不差~
比如最早的中证红利,追踪该指数的只有08年发行的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其费率情况是这样的
后来10年出了大成中证红利,费率低了不少
再后来19年易方达搞了个易方达中证红利ETF,他的联接基金现在还没募集完,但是费率显然更低
不断竞争的基金公司们把费率搞得越来越低,对投资者而言,怎么看都是好事,神仙打架,老百姓受益~
除了费率更低,基金公司也致力于发行更优质的策略指数基金!
比如前些天我们聊消费行业,消费龙头和消费50这两个指数是颇受投资者喜爱的,比起15年跟踪中证消费的老同志汇添富中证消费ETF联接,这两个新生儿一个是19年12月发行,一个是今年3月份才发行...
如果在19年下半年看好了消费行业,并认可龙头效应,但苦于没有投资标的选择了汇添富的A类,后续是否调仓到两个新生儿身上不就成了投资者纠结的问题~
这也是投资A类基金前要思考的问题~
既然从表象上来看,A类和C类的区别在于持有时间的差异,那么对市场的预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按照A股的***性平均7-8年会有一次牛市,那目前距离15年已经有5年了,未来3年内或将有牛市到来,也有一些股评家认为2022年会是牛市的一年......
这时候,买A类就是表示看好1年后的市场表现,买C类就是看好今年的表现,也体现出了投资者对后市的期待!
以券商为例,新手可能不会碰,但是基本上在市场呆的久了,很多投资者或多或少会配置点券商类基金~
券商是牛市发动机,牛市享受戴维斯双击,可以用估值策略低估买入A类,长期蛰伏等待牛市一飞冲天,这是第一层!
券商在熊市中受消息面、政策面影响,常有波段行情,用C类做波段行情,这是第二层!
直接用网格交易做券商则是第三层...
不同品种,不同的研究程度,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你能说第三层就比第一层好?看看我对网格交易的文章就知道...
投资不存在必胜的确定性策略滴~
这一观点来源于大V望京博格的总结,他讲了个很有趣的案例,说是为了满足为了满足场外投资者频繁买卖基金的需求,某基金公司曾推出过一款申购、赎回都免费的沪深300指数,结果是这个指数基金在牛市(半年的时间)累计跑输沪深300指数20%!
为什么呢?
答案是申赎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假设:起初基金规模10亿,指数成份股仓位95%,T日基金净值1.0000元,当日净申购1亿元。
问题出现了,1亿元申购的净值是以T日(收盘之后)净值为基准的,但是这1亿资金在T+1日(有些是T+2)方可用于投资,这就意味着之前10亿的基金资金账面有5千万现金资产,现在11亿的基金资产账面有1.5亿现金资产,导致基金有效仓位的降低。
如果T+1日指数上涨,由于基金有效仓位从95%降低到86%,则导致基金净值涨幅落后于指数涨幅;如果T+1日指数下跌,同理则导致基金净值跌幅落后于指数跌幅。
上述分析申购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赎回将对基金净值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假设:起初基金规模10亿,指数成份股仓位95%,T日基金净值1.0000元,当日净赎回1亿元。
问题出现了,1亿元赎回的净值是以T日(收盘之后)净值为基准的,但是基金账面仅有5千万现金资产,就需要在T+1日卖出指数成份股获取现金以应对赎回,讲到这里大家都会理解为啥股票型基金是的赎回资金通常是T+2日到账了。
如果T+1日指数上涨,由于赎回基金的有效仓位是高于95%,所以基金净值涨幅会大于指数涨幅;如果T+1日指数下跌,同理基金净值的跌幅也会大于指数跌幅。另外,如果持有期小于7天惩罚性赎回费通常全部归基金资产,此外则是(小)部分赎回费归资金资产。
回到最初的案例,为什么会跑输沪深指数20%,对于短线投资者一定会选择交易成本最低的产品,所以他们最优的选择就是免申购赎回费的这个沪深300指数基金,但是频繁的申购赎回会导致基金在上涨的时候仓位不足,下跌的时候仓位扩大,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基金长期跟踪指数的效果。
因此,望京博格得出一个结论,由于A类和C类的管理实质上是份额同一运作的,那么C类份额投资者频繁的申赎会影响到A类份额的长期净值!所以他喜欢买没有C类份额的A类基金,或者C类份额占比很低的A类基金!
拱卒之见
选择A类还是C类实际上无非也就是一丢丢费用,很多人觉得意义不大,这种观点无可厚非~
只不过,你从迈入投资大门的那一刻起是否就决定了要践行终身投资呢?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看似0.x%的费率就不可小觑
就好比大家找券商开户,万3、万2、万1.5,总是希望这个费率能更低是一个道理的!
你的“在看”对我很重要!
大恩不言谢啦~
基金a类和c类的区别有哪些?基金a类和c类?
基金的分类主要来源于收费方式的不同,A类和C类是两种常见的基金类别。1. 收费方式:A类基金采用前收费方式,即购买基金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前端销售费用,即“申购费”;C类基金采用后收费方式,即购买基金时不需要支付销售费用,但在赎回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赎回费用,即“赎回费”。2. 份额回报计算方式:A类基金在计算份额净值时,扣除前端销售费用,而C类基金在计算份额净值时,不扣除销售费用。因此,C类基金的净值通常比A类基金的净值更高。3. 持有期:A类基金在较短期内持有时比较划算,因为只需一次性支付前端销售费用,长期持有时费用占比相对较低;而C类基金适合长期持有,因为在赎回时需要支付赎回费用,但长期持有时费用占比相对较低。4. 资金投入的时间:A类基金需要在购买时一次性支付前端销售费用,因此在买入时需要一定的资金预备;而C类基金可以通过定投的方式进行投资,并且每次购买无需支付销售费用,更适合零散资金进行定期投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区别仅是一般性的描述,具体还要根据不同的基金产品和基金公司的规定来确定。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类别。
基金a类和c类的区别选购时要选择哪种
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根据其收费方式的不同,才会出现a、b、c三类,因为它是同一个基金,所以投资组合一样,又因为它们的收费方式不同,所以计提的费用不同,导致净值的差异!a、b类属一次性收费,而c类收费每天都要计提费用。其区别核心还是在于申购费上的不同。a类一般是代表前端收费,b类代表后端收费,而c类是没有申购费,即无论前端还是后端,都没有手续费;而a、b两类分类的债券基金,一般a类为有申购费,包括前端和后端,而b类债券没有任何申购费。也就是abc三类分类中的a和b类基金相当于a、b两类分类中的a类,是前端或者后端申购费基金,而a、b、c三类分类中的c类基金相当于a、b两类分类中的b类基金,无申购费。a类为前端收费的收费模式,申购基金时一次性付费;b类为后端收费模式,申购时不收费用,而赎回时收取;c类收费模式是指不收取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
a类基金和c类基金区别
一、区别:A类和C类是区别:申购费用收取不同、净值不同、扣款不同、适于人群不同。1、申购费用收取不同。A基金申购的时候要收取申购费用,一次性收取;C基金申购的时候是不收取申购费用的,但是每天都会收取一定的计提费用。2、净值不同C类的销售服务费是每日集体,直接从基金资产中扣除,反映在每日的净值中,所以C类基金的净值往往低于A类基金。3、扣款不同C类基金的设计就是为了喜欢短期投资的用户。短期投资可以买C类基金,长期投资就买A类基金。4、适于人群不同A类基金适用于购买金额较大、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C类基金适用于购买金额不大、持有时间不确定的投资者,或者短期投资者。A类基金和C类基金是同一只基金的两种不同的收费方式二、各类基金介绍:简单的结论:短期资金买C类,长期资金买A类,中间存在临界点。不少基金简称后面会带A、B、C等等不同的字母,显示了同一个基金设置了不同的基金份额。有的按照收费模式划分,有的按照持有金额划分,有的按照风险收益结构划分,有的根据投资者类型或者销售渠道划分,有的根据交易币种划分等等。这些字母具体的含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基金下同一字母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这其中,最为常见的份额分类方式就是按照不同的收费方式划分,常见(但不绝对)的定义就是划分收取认申赎费的A类份额和收取销售服务费的C类份额。最早的开放式基金,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最传统的收取认申赎费的模式。
买基金选紧A类还是C类?
为什么基金会分为A类和C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就谈一谈这个话题。A与C的含义不同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如A类、C类,代表不同的含义。对于基金而言,A类通常是指“前端收费份额”,也就是说申购时直接扣除申购费用。C类则代表“销售服务费模式”,也就是说能够免申购费、赎回费,实行按日提取销售服务费模式。首家实行分类收费的基金是成立于2002年10月的某夏债券基金。该基金设置了前端收费模式(A类)和后端收费模式(B类)两种分类方式。其中,前端收费在申购时收取申购费的模式,后端收费是指申购时暂不收取申购费,这笔费用可以延迟至赎回时再收,并且与赎回费一样持有时间越长费用越低。但由于B类收费模式并不受基金公司欢迎,因而逐步被边缘化,故近年来新发产品很少看到B类产品。在2006年4月,某夏债券C类份额的推出,使得“C类”份额由此正式诞生。在此之前,类似于现在的C类模式产品已经出现,即2006年3月成立的南方多利中短债,其开创性地引入了计提“持续销售费”的收费模式,不再收取传统的申购赎回费,而是每天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这笔费用会从基金净值中扣除,由于A类不用扣“持续销售费”,所以A类的单位净值要略高于C类。到底是选A还是C?相信很多基民对此会有疑问。其实,这需要根据持有时间的长度来具体分析。为了能够更为直观地说明问题,我们选取某富旗下的一款债券基金A/C来进行说明。目前,A份额与C份额的管理费均为0.7%/年,同时托管费也均为0.2%/年,区别在于申购费率与赎回费率及销售服务费率。最为关键的是,因为随着持有时间的不同,赎回费率也不同,所以下面主要根据不同的持有天数来进行测算。该基金的A份额、C份额投资运作相同,两者主要区别是费率结构不同。如果持有50天,A类申购费0.01%,对应赎回费0.10%,合计0.11%,C类需扣缴的销售服务费为0.4%×50/365=0.0548%,显然C类比A类划算;以此类推,持有时间达到100天,A类与C类的费用差不多,100天以上时,A类才会在成本上显现出优势。如果是购买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标准申购费为1.5%,持有30天~1年的赎回费为0.5%,持有1~2年的赎回费率为0.25%,2年以上免收赎回费。在费率不打折的情况下,需要持有3.75年以上,A类才比C类合算。目前,除银行渠道外,大部分第三方渠道和券商渠道都有申购费1折的优惠,基金直销渠道有0.1折优惠,甚至有免申购费的公司,对应C类合算的时长均为1年(1年内赎回费太贵)。另外,如果赶上基金净值上升期,C类扣缴的销售服务费更高,对应比A类合算的时间更短。这一点在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上,表现得更明显。
博时水立转债增强债券型基金的A类与C类有何区别?我买哪个好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型基金根据申购费用、赎回费用收取方式的不同,将基金份额分为A类和C类。其中:A类基金份额是指在投资者认购、申购时收取认购、申购费,在赎回时根据持有期限收取赎回费用的基金份额。C类基金则不收取认购/申购费,但是会从本类别基金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对于持有期限不少于30日的C类基金份额的赎回亦不收取赎回费,但对持有期限...博时转债增强债券型基金根据申购费用、赎回费用收取方式的不同,将基金份额分为A类和C类。其中:A类基金份额是指在投资者认购、申购时收取认购、申购费,在赎回时根据持有期限收取赎回费用的基金份额。C类基金则不收取认购/申购费,但是会从本类别基金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对于持有期限不少于30日的C类基金份额的赎回亦不收取赎回费,但对持有期限少于30日的C类基金份额的赎回会收取赎回费。本基金A类和C类的基金代码不同,A类代码为050019,C类代码为050119。由于基金费用的不同,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和C类基金份额将分别计算基金份额净值,计算公式为计算日各类别基金资产净值除以计算日发售在外的该类别基金份额总数。A类和C类之间不能够相互转换。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投资期限、投资金额等情况对A、C类的费用进行比较后投资。全部
基金后面的字母都是啥意思?A类和C类到底哪个更香?
这里是金库计划的理财板块第11期
本文标签:基金/ 基金分类后缀
· 为什么基金的名字后面要挂个A、B、C、D、E?
· A类和C类到底选哪个更香?
· 欢迎收看本期的“金库计划”,我是呆牛;
· 在这一期的内容中,我们将一起交流基金分类字母后缀的意思和基金的A类C类到底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长路漫漫,基海茫茫。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只心怡的基金后,一看名字后面挂了个字母,脸上的笑容便逐渐凝固了起来——好端端地取个名字不就够了吗,这些A、B、C、D、E都是嘛意思?
别担心,看完这部分内容后,就再也不用被人唱“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了。
其实,不管这些基金的名字后面跟着A、B、C、D还是E,它们本质上都是同一只基金。听起来很抽象?别慌,举个例子就生动具体又形象了。
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逛过超市,在超市的零售区里见到过堆放在大方塑料盒子里的散装果冻。要买的话就扯一张塑料袋,挑上自己要买的果冻后就交给售货员放在秤上称个重量、算个价钱,再打个标签就只等着出场交钱了。
但如果你想买一整袋没拆封的果冻,在超市的其他区域往往也有,用不着我们自己一个个地挑。
再举个例子,小卖部里一般都有卖饮料,拿特仑苏牛奶举例,你从货架上一盒一盒地买是买,你直接拎上一整箱12盒装的买也是买。
这两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不管零售还是整卖,果冻都是那个果冻;不管是一盒一盒还是一箱一箱的买,牛奶都还是那个牛奶。
基金也一样,A、B、C、D、E的后缀代表着它们在销售方式和运作方式上存在差异,但不管是哪个字母后缀,它们本身都是同一只基金。
这也是为什么在衡量一只基金的规模时,如果基金分类,则要把所有字母后缀的分身规模加在一起的原因。
二、有些基金名字的后面我没看见字母啊?
很正常,原因就是这只基金不搞分类。比如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它就不分类,暂时只有这一只。
那是不是不搞分类的基金就永远都不搞分类了呢?
不一定,比如之前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现在也就新增了C类,原来的本体则自动变成了A类。
这也是为什么在衡量一只基金的创立时间时,如果基金分类,我们要看A类的原因。
之前在其他平台推过一只C类基金,结果一位大兄弟立马拍桌而起:“你不是说你从来都不推荐新基金的吗?你自己看看,这只基金才成立多久?啧,怎么样,被我揭穿了吧?”
其实,这只是因为那只基金才刚刚分类,A类都跑了好多年了,C类这才姗姗来迟而已。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C类基金明明看成立时间很新,评论区里却说这是一只老基金的原因。
三、本部分小结
(一)基金的分类后缀只是因为销售方式和运作方式有所不同,无论后缀怎样,它们本身都是同一只基金;
(二)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会进行分类;
(三)之前没有分类的基金不代表以后不会分类;
(四)如果基金分类,它的规模要看所有分类之和,运作时长应该以A类为准。
一、货币基金里的A、B类:
在货币基金中,最为常见的分类为A类和B类。
B类:相对于A类而言,B类的申购门槛更高,可能是100元起步,也可能是5万元起步,甚至20万元起步。因此,货币基金的这个分类往往对接着机构大客户和大资金投资者。一般大额理财产品中的货币基金成分,便对应着B类。
总而言之,货币基金的A类和B类主要体现在申购门槛上,本质上都是同一只基金,销售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已。
根据资金的取出频率和规模进行分类运作,有助于安排对应资金的建仓,并规划好相应的赎回准备流动金,从而最大化程度地在流动性和稳定收益性上找到一个适中的平衡点。
二、分级股票基金的A、B类:
在股票基金中,我们经常能看见“xx指数分级”,比如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分级等。
又或者能在一些专门玩场内基金的朋友那儿看见交易单截图,比如“我今天场内券商B赚了xx元”、“我今天场内新能源B又赚了xx元”。
如果说货币基金里的A类和B类主要是销售方式的不同,那么这种分级基金里的A类和B类往往就是运作方式的不同了,而且值得留意一下。
A类:不使用杠杆,该怎么滴就怎么滴,当分级基金整体获利之后,A类享有优先收益权。
B类:使用杠杆,例如从A类手上借钱来操作,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也可能造成更大的亏***,总而言之比A类更激进、波动更大;当分级基金整体获利之后,B类享受收益的权利排在A类之后。
我们常见的xx指数分级基金其实就是一个基金组合,比如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注意,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易方达上证50指数,它们不是同一只基金,前者是分为本体、A类、B类的分级基金,后者是分为A类、C类的一般基金。
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A+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B.
· 如果你直接买了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就等于同时买入了分级A和分级B两只基金。
· 如果你只买分级A,那就只持有平平无奇分级A;
· 如果你刻意买了分级B,那就只持有风风火火分级B.
因为分级基金里的分级B运用了杠杆,导致整体风险和预期收益上升,所以才会有一些基民经常提醒新手朋友们“新手不建议购买分级基金”。
以及我们在场外购买的分级基金还有一个弊端,当上涨到规定的程度之后,就会暂停申购赎回业务,进行基金净值的拆分,即对分级基金的A类和B类进行利益和净值的分配。
当初买招商白酒和富国新能源的朋友应该深有印象,暂停期间想买不能买,想卖不能卖。
那是不是分级基金就不能买呢?不一定。
· 其一,有些投资标的可能只有那么一两只分级指数基金,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从指数的角度全面投资某个行业,除了那只指数分级以外,极有可能没有其他选择。
· 其二,弹性较好,预期收益更高。虽然分级B使用杠杆后风险提升了不少,但是分级基金的亮点收益主要就是靠着分级B的力量,而我们平时买的是分级基金这个整体,而不是单独买的分级B,因此风险会被摊低不少。
最后要提醒一点的是,并非所有基金都会将分级A和分级B挂出来在场外卖,例如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我们只能在基金平台上买到它的整体,知道分级基金后缀的A和B是什么意思,对我们一般人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三、基金的D类和E类:
这两类相对比较少见,不过E类基金最近在债基里出现的频率高了起来。
D类:额外新增的交易渠道,申购门槛可能比其他分类更高。或者是基金公司指定这只基金只能在特定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例如:某货币基金只能在xx银行上销售,那么这只货币基金往往就是D类。
E类:指该类基金只能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和系统进行交易,一般不接受线下业务和其他渠道的交易。
总体而言,D类和E类基金更多的是对销售方式的一种补充。我们遇到或需要用到的时候可能并不多,了解即可。
四、基金的A类和C类:
终于,我们来到了最常见的A类和C类,在选择基金的过程中,A类和C类往往也是争议最多的地点。
同样地,不管这只基金的分类后缀是A还是C,他们本质上都是同一只基金。不过,在销售运作方式上,它们有较大的不同。
A类和C类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点:
①买入费用收取的方式不同;
②随着持有时间变长,降低赎回手续费的节奏不同。
有关费率的问题,我们在之后提到费率的内容里专门讲解,在此先只看与买入手续费有关的销售服务费。
其实,我们在申购基金的时候都是需要缴纳一定的申购费用的,比如不分类的基金和A类基金,当我们买完一笔都会在第二天发现,系统提示份额已确定后,我们的账面会被扣掉一小笔钱,这一小笔费用就是基金的买入手续费。
如果基金分为A类和C类,那么A类在买入时是要收取申购费用的,C类在买入时则完全免费。但是C类在持有过程中,会多出一个销售服务费,这个费用将按照持有时长,每天平摊在涨跌盈亏之中。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家自助餐厅推出了两种收费模式。
· 模式1:直接按照100元/人的价格收取费用,交了钱便能在这家自助餐厅里一直吃,吃到它暂停营业为止,但是我们中途不能出去,出去之后再进来就得重新交入场费。
· 模式2:按照每人20元/小时的价格收取费用,在这家餐厅你每吃一小时,便收20元,中间你出去了,就停止计时不继续收钱了,回来之后再继续按照小时收费。
基金的A类和C类在费用上的区别主要就在于这个地方:
· A类:入场一口价,收了钱便免费待到地老天荒;
· C类: 入场不要钱,呆的越久,收费越多。
因为每支基金的具体费率和赎回手续费阶梯都各不相同,即不仅要考虑A类买入手续费和C类销售服务费的关系,还要分别计算在每个时间段取出时A类和C类分别的手续费;所以如果要精细到持有xx天时,特定的一只基金持有A类还是C类更划算,会是一个非常吃力的苦工。
除非是想当学者或是做个精细的职业投资人,不然我们普通人只要知道以下这条定理就完事儿了:“持有不满一年,C类更划算;持有超过一年,A类更划算。”
有兴趣可以研究,但没必要天天死追着研究,花费了那么多精力最后每支基金都要计算一次,还不一定那么准确,这样就有点主次颠倒的感觉了。
那费率上A类和C类的区别我们大致明白了,降低赎回手续费的节奏又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知道,一般持有时间越长,赎回的手续费会越低甚至降低到0%即免费;而持有不满7天,则会面临1.5%(三个月定期利息)的高额手续费。
现在以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和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的阶梯赎回手续费为例: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 持有<7天:赎回费率1.5%
· 持有7-29天:赎回费率0.75%
· 持有30-364天:赎回费率0.5%
· 持有365-729天:赎回费率0.25%
· 持有≥730天:赎回费率0%(免费)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
· 持有<7天:赎回费率1.5%
· 持有7-29天:赎回费率1%
· 持有≥30天:赎回费率0%(免费)
不要害怕看这张赎回手续费率表,千万别暗示自己看不明白,其实这就跟公交车坐几站路收几块钱是一回事儿。
显而易见:
如果选择A类,持有满30天才能0.5%的手续费赎回,持有满730天(两年)才能无手续费赎回。
如果选择C类,持有满30天就能无手续费赎回了。
以及千万别忘记,C类买入无手续费,A类买入是要一笔手续费的,比如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买入手续费就是0.15%.
那现在有朋友问道,C类基金用来代替买入手续费,每天平摊在涨跌盈亏里的那个销售服务费呢?
以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为例,它的销售服务费是0.8%(每年),那么平摊在365天里,每天收取的费率就是0.8%÷365≈0.0021%.
换句话说,也就是C类每次涨的时候少涨0.0021%,每次跌的时候多跌0.0021%,这个费用是直接进入了净值变化和净值估算里的,所以不用我们手动去算。
如果持有时间不长,这个费率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若是赎回了,那这个费率就没有了。反倒如果我们买了A类,行情突然需要赎回,我们很有可能连买入手续费还没拿回来,就又要面对比C类更高的赎回手续费了。
以及,因为C类比A类每天多了一个销售服务费,所以在 一般情况 下,A类的收益长期来看都是要比C类更好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评判一只基金的业绩标准时,要以A类为准的原因。
综上,A类和C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买入手续费和降低赎回手续费的节奏上:
· A类买入收一笔,之后天天不再有销售服务费,长期更划算;
· C类买入免费,但之后每天都要平摊一笔销售服务费,短期更划算。
· A类降低赎回手续费的节奏更慢,灵活性差;
· C类降低手续费甚至无手续费的节奏更快,灵活性强。
最后,在这部分内容中呆牛必须要强调的是,每一支基金的A类C类买入手续费、销售服务费、降低手续费赎回的节奏和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千万不要以为中欧医疗创新股票的AC类是这个阶梯赎回手续费,就误以为天底下其他所有的AC类都是这个阶梯赎回手续费。
以基金详情页面,往下翻到买入卖出规则(交易规则),即可查看每支基金的费率详情。
一、对于债券基金:
在债券基金上,呆牛不偏心,推荐按照每支债券基金赎回手续费的阶梯规则,再结合自身的需求,对A类和C类进行选择。
比如博时富瑞纯债C持有满7天就能无手续费赎回,所以需要一只灵活性极强、7天即可无手续费赎回的呆牛就会在博时富瑞纯债这只债券基金上选择C类。
因为已经有了一只灵活性很强的债基,所以呆牛在买宝盈盈泰纯债时,降低了流动性的需求,可以较长时间一直存着,所以呆牛就会选择长期持有更划算的宝盈盈泰A类。
因此,在债券基金上,呆牛会根据赎回手续费的规则和自身的需要,灵活选择A类或C类。
二、对于偏股类基金:
偏股类基金就是波动较大、股票含量较多的基金,包括偏股混合、股债均衡混合、股票基金、指数基金等。
呆牛个人只推荐C类,不推荐A类。
原因一:偏股基金的特殊性
其实,等到我们熟悉基金之后不难发现,基金卖不卖、持有多长时间看似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但其实都是市场的决定。
当我们还处在新手阶段的时候都爱问一个问题——请问,这只基金我持有1个月可以吗?持有3个月可以吗?
如果这是一只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低风险基金,被问到的人一般能够给出答案;但如果这只基金是一只偏股类基金,那被问到的人还真的不好回答。
他顶多只能回答这只基金适合玩长线还是短线波段,很难一口咬定这只基金就是适合持有1个月,就是适合持有3个月。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这只基金持有1个月可以吗?”
其实暗藏玄机啊!
呆牛翻译一下,大家看看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不是这样——“这只基金持有1个月后能让我赚得盆钵满满,然后毫无亏***地潇洒退场吗?”
尽管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洪水猛兽,但提出来却又非常正常,甚至新手朋友不这么想或许还有点罕见了。
话说回来,就算能看准大趋势,但谁又能知道中间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呢?比如从过年前开始,近些日子的突发事件是一个接着一个。
在市场中,消息面重于天。一个震撼力十足的消息突然空降,瞬间便能把如云的高手砸个底朝天。所以在基金股市中才有某种说法,有经验、懂技术固然重要,但有人脉资源能提前得知消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唠叨了一圈,回到出发点——买基金之前一边算计着自己未来要用钱的时间,说持有x个月就退出,和新学期开学***这学期要好好学习的学生一样,都是假象。
只有天老爷才知道你预期里想取出来的那个时候,这笔基金到底盈亏如何,能否以盈利的方式退出来。
经济市场变幻莫测,有时候可能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中途极有可能说取就取,说不留就不留,往往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收益回吐或者出现小亏***了,临走前还要因为A类不灵活、降低手续费节奏慢,而耽误了自己的赎回,被多坑一笔赎回费,不难吗?
搞不好你买进去的那笔A类连买入的那点手续费都没挣回来,就必须得撤了。
所以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我们也要保持灵活的身法,不能拿条铁链把我们自己绑在一根铜柱子上——“听好了,我就要持有3个月以后再走!”
结果拿着C类的人都跑光了,而把自己绑着的人要么凉凉,要么挣脱铁链出来的时候也比C类多烧掉了一头本该乌黑靓丽的秀发。
百分之几的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在中低风险波动低的基金中显得很多,但在中高风险波动的基金中无非就是某天多跌多涨一点的事儿。
为了这点费用而强行降低自己的灵活性,个人觉得不可取。
原因二:先进先出原则
有些朋友问道,我是长期投资者,买A类是不是还是比C类更划算一些呢?
其实,是不是长期投资者都是其次的,关键问题在于长期投资中你会不会考虑适度止盈一部分锁定收益呢?(止盈一部分≠清仓≠大幅降低仓位)
当看见你半年来的涨幅一两天跌没了会不会懊悔懊恼不已呢?
当你看见别人适度止盈过,虽然遇到大跌但是少亏了点甚至还赚出来了一些,而你自己长期投到现在却亏得不敢打开app,心理会有波动吗?
我相信,80%的人都做不到淡定,剩下19%的人嘴上说着淡定但一旦遇到这些情况之后极有可能比直接说淡定不了的那群人还要不淡定。
是的,中途适当止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长期投资与止盈并不矛盾,甚至只有适当止盈,才能让长期投资者走得更长远。
但朋友们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基金都是“先进先出”原则,即卖出的时候,被我们申请卖出的基金是最早买入的那一批。
基金的手续费、持有时间和费率都是以每一个份额每一笔交易为单位,单独单笔分开计时的;看上去你是长期持有,但其实只要你进行了赎回的操作,那么你的份额就会变得越来越新。
因为你最早买入的拿笔份额早就已经在你赎回的时候被卖掉了啊,新买入的那一笔又是按照买入当天的日期重新计时,所以折腾一年下来,你极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一丁点持有满1年的份额。
即便你这只基金持有了1年,但你的份额全都是新的。
说到这个份儿上,按照“持有1年以上A类更划算”的大致规律,好像也不成立了吧?更别说平时赎回的时候因为A类往往一般不太灵活,还要付出更多费用。
所以,在这个原因上,呆牛还是站C类,即便你是长期持有某只基金,但从“先进先出”的原则上来看,极有可能“A类长持更划算”就是个彻彻底底的伪命题。
甚至即便你有那么一丁点的份额成功持有了1年,但中途***失地那些手续费和灵活性,值得吗?个人觉得是不值得的。
因此,个人还是认为C类更香。
原因三:人性
这里不是要说“真香定律”,而是要说人们通常都会在一开始信心满满,但很难持续;并且多多少少都会有喜新厌旧的倾向。
有时候买一只基金其实只是想试试水,或者觉得自己能够驾驭它,可最后持有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只基金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并不能驾驭这只基金。看着它养眼的绿色,恨不得自己从来都没买过。
这时候,你想做什么?会做什么?
没错,退出,换成另一只基金或者干脆不买了;而且理想情况下是不亏***的退出。
其实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那么在这个情境下,或者防止我们不小心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仔细想一想,A类的退出成本是不是比C类的退出成本更高呢?
显而易见,还是C类更香。
综上所述,偏股基金呆牛个人全部站C类。
除非你的持有时间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1年),而且中途完全不止盈,否则,呆牛个人认为A类的弊端远远大于优势。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我是呆牛,原则走心,周末有点累,我们明天再见,晚安!
素材/网络·侵删
文/俺是一头呆牛
部分债基有AB或AC两种,并且申购和赎回费用不同,请问上述的B或C类的基金一般规模很小,是不是用来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基金理财亏***原因及应对方法(二):基金选择不合理,乱买一通
文|蚂蚁不吃土 (转载请获授权)
股票或基金有时候会拆分,知道为什么吗?就是要让投资者觉得价格低、便宜而买入。有时价格低并非真正的便宜,不要陷入‘低价陷阱’。--蚂蚁不吃土
基金亏***的常见原因:
很多基民在选择基金时,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唯业绩论’,只选择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
基金业绩是我们选择基金的一个参考维度,但并不是唯一标准。很多基金的业绩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如果不加筛选,只看业绩买入,很可能会追高被套。
过往业绩优秀并不能代表未来业绩同样优秀,可能在某个周期内或者熊市时基金业绩很差。
另外,行业类基金业绩虽然靠前,但是风险也很大,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配置。
(2)无脑买入知名基金经理的基金。
选择适合我们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是我们基金理财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也是我们选择基金的重要参考条件,但这并不代表只要选择了优秀的基金经理就能取得良好的基金收益。
每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擅长的投资方向,市场总是变动的,当市场趋势不再时,他们的业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考虑构建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基金组合,做好风险控制,抓住板块轮动机会,一定不要觉得今年某行业是趋势就把所有资金都投在该行业上)。
①基金经理只是我们选择某只基金的一个参考条件,在理财过程不应盲目崇拜知名基金经理,觉得他过往业绩好,名气大、得过这样那样的奖就无脑买入,不要觉得只要选了这个基金经理就一定会赚钱,理财没那么容易。
②即使选择了各方面(从业年限、过往业绩、回撤幅度等)都很优秀的基金经理,基民交易时机不对,追涨杀跌,收益照样很差。
③很多人选择基金经理的时候,第一个看中的就是管理基金的业绩--但是过往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业绩,只是我们的一个参考因素。
④当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顶流’基金经理也没辙,我们可以学着去应对市场而不是预测市场。
(3)盲从大V、专家,选择他们推荐的基金。
大V、专家并非贬义词,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分享有用的知识的。
部分小伙伴在刚开始理财的时候,可能会盲目的去买入大V、专家推荐的股票、基金等,抄作业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好的基金、股票固然重要,但是合适的交易时机也同样重要。
理财是自己的事情,不要被媒体、专家、大V的观点迷失了双眼,要辩证的看待各种观点,切不可盲从,不然可能会被割韭菜,要知道,有些大V是刷出来的。
(4)无脑买入基金销售平台推荐的基金
基金平台推荐基金,可能是因为:
①平台推荐基金有利可图(比如收取推广费用、佣金等);
②推荐的基金是短期内热点概念基金,短期业绩亮眼,吸引一些买基金只看业绩的小白,这样追高容易被套;
③推荐的基金可能是一些低估行业基金(吸引一些买基金只看估值的小白)。
很多时候基金销售平台推荐的基金是不靠谱的,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筛选基金,毕竟投资是自己的事,不要只看别人推荐的,就算别人推荐了,我们也要善于推荐的基金分析合适。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呢?
(1)参考该基金最近几年的业绩,不要‘唯业绩论’(注意不要被巨额赎回导致业绩暴涨的基金迷惑);
分红频率也可以参考(当基金经理用本应分红的资金继续投资能取得更好的收益时,不分红是正常的);
与同类型基金比较的优势(有时要考虑基金的持股仓位,比如两只同类型基金,一只股票占比比另一只高,业绩好一些是正常的,风险也相对高一些),是否跑赢沪深300指数;
是否抗跌跟涨(熊市抗跌,牛市跟涨)。
(2)查看该基金经理的业绩,比如同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表现;
有无频繁更换经理(有些基金公司会拿一些烂基金给新人练手);
像天天基金等网站也会给经理评分,可以参考。
(3)查看该基金持仓,根据你的风险承受度选择宽基还是行业类基金;
分析持仓股票公司或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要盲目的去追炒作的热点基金。
(4)基金规模小于1亿元的尽量不选,流动性差,会面临大额赎回或清盘风险(若基金分为A类、C类,则规模为A类与C类之和);
另外基金规模过大也会影响基金的业绩,基金规模超过百亿元就要仔细考虑了。
若基金持有期少于一年,建议购买C类的,持有一年以上,购买A类,这个时间可以根据A类C类的成本计算出来。
(5)分析基金成本,就是申购、赎回、托管费率等;
(6)可以借助某些机构对基金的评级来选择,选出来的基金自己再筛选;
这里需要注意,有些机构只针对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进行评级,如果只迷信评级的话,可能会忽略成立一两年的业绩比较好的基金。
(7)初入者可以学习基金相关知识,同时先挑选几只自己选中的基金,每支买几百块钱的,持续关注,然后选表现好的买入,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只看不买是没有用的。
(8)对于基金销售平台推荐的基金尽量不要买,买的话,要仔细筛选;
平台推荐基金原因:
①平台推荐基金有利可图(比如收取推广费用、佣金等);
②推荐的基金是短期内热点概念基金,短期业绩亮眼,吸引一些买基金只看业绩的小白,这样追高容易被套;
③推荐的基金可能是一些低估行业基金(吸引一些买基金只看估值的小白)。
(9)要形成自己的“基金池”(自选基金),将自己日常得到的、业绩好的基金加入自己的基金池,持续观察;
某些机构、平台等会发布一些基金相关信息,比如晨星奖、金牛奖获奖基金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不错的基金,然后自己再进行筛选,省时省力;
(10)当成立时间相近的同类型基金比较时选择基金累计净值高的基金,有很多表现不好的基金累计净值甚至低于1。
(11)不推荐基金打新。
①只有部分基金打新是有折扣的,没有折扣的话,费率较高;现在第三方方平台申购费一般是一折。
②新基金持仓不明,无法判断基金情况,有封闭期(认购期结束后基金需要进入不超过3个月的封闭期)。
基金持仓是我们选择基金、构建基金组合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对新发基金来说,唯一的参考指标或许就是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了,但过往业绩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已。
③新基金建仓的时候有可能建仓成本比较高,市场越繁荣,新发基金越多,而这时候股票的价格已经不便宜了。
④有时价格低并非真正的便宜,不要陷入‘低价陷阱’。
不要认为新发基金净值为1低于一些净值相当高的老基金就认为新买基金便宜,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这些老基金能够有这么高的净值正说明了它们的业绩好啊。
基金单位净值并非越低越值得购买,单位净值的大小也不是我们选择基金的依据,选择成立时间相近的基金时可以参考基金的累计净值。
股票或基金有时候会拆分,知道为什么吗?就是要让投资者觉得价格低、便宜而买入。
(12)选择口碑好、业绩优的基金公司;不要对自己持有的基金产生感情,不适合要及时调整。
不建议购买封闭基金(因人而异,封闭基金可以让基民获得基金持有期间的收益,适合那些频繁操作的基民,避免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理财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对自己的资金负责,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财观。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的踩坑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有些坑早踩比晚踩要好,因为前期的试错成本可能会低很多。
ps:后期会在视频号上发东东。
注意: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蚂蚁精选
围观
热文
基金理财--基金交易实战篇
多数人都错了!基金理财应该这样选基金!
文|蚂蚁不吃土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博:@蚂蚁不吃土,@美女与萌宠
阿尔贝·加缪《*外人》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金理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好的基金标的,只有基金选对了,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基金组合配置、基金定投等操作。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基金选的不合适,在我们进行基金定投的时候,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错误,越努力离目标会越遥远!
那么什么样的基金标的是好的呢?这就见仁见智了,下面就结合基金池里的一支基金讲一下我对选择基金的几点看法,希望与你有所帮助。
基金理财--基金交易实战篇举例用的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这只基金,这也是我基金池里的一支基金,这几年表现还不错。本篇文章用来举例的是我基金池里的另一只基金--易方达中小盘混合(人家同样没有给偶广告费哦)。
先看一下这支基金的基本情况,表现可以说很不错了,三年涨了一倍,五年涨了2.6倍:
下面就结合我一直强调的选择基金十个基本点来分析这只基金。
业绩、同类比较
查看该基金最近几年的业绩、分红;与同类型基金比较的优势,是否跑赢沪深指数;是否抗跌(熊市抗跌,牛市跟涨);业绩只是参考,不要唯业绩论,很多媒体经常按业绩发布基金排名,基金排名经常变化很大,长期来看唯业绩论是不靠谱的。
①该基金业绩表现:长期业绩表现稳定、优秀。有很多科技类基金今年表现很好,增长率能达到70%甚至更多,这是当前的市场环境决定的;但是看看过往业绩,表现却很差,成立来总体上涨值为负。
②分红:成立以来分红两次,不算多,但也正常,毕竟不是红利类的基金。
③与同类型基金、沪深300指数比较:长期来看,大幅度跑赢。
基金经理
查看该基金经理的业绩,比如该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表现;有无频繁更换经理(有些基金公司会拿一些烂基金给新人练手);
①现任经理张坤任职已达7年,任期回报340.45%,共管理4支基金,表现相对稳定。
②该基金11年间有两任经理,还是比较稳定的。
基金持仓公司
查看该基金持仓,定投的话,持仓均衡点比较好;持仓股票公司或行业的发展趋势;
该基金投资风格属于大盘价值型、大盘平衡性基金(是不是名不符实呀),持仓相对均衡,持仓股票公司发展趋势稳定、良好。
规模、持有期
基金规模小于1亿元的尽量不选(若基金分为A类、C类,则规模为A类与C类之和);若基金持有期少于一年,建议购买C类的,持有一年以上,购买A类;
该基金规模:173.77亿元(2019-09-30);该基金无A、C类之分。
基金成本
分析基金成本,就是申购、赎回、托管费率等(定投的一个目的就是降低你的持仓成本);选择口碑好、业绩优的基金公司;
①费用在支付宝、天天基金上都为一折,和其他同类型基金相差不大。
②基金管理人为易方达基金,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强。
持续关注基金
初入者可以先挑选几只自己选中的基金,每支买几百块钱的,持续关注,然后选取表现好的买入;
推荐基金慎重买
对于基金工具(支付宝、天天基金等)推荐的基金尽量不要买(很坑),买的话,要仔细考察一下;
构建基金池
要形成自己的“基金池”(自选基金),将自己日常得到的、业绩好的基金加入自己的基金池,持续观察;比如说每年的金牛奖基金、排行靠前的基金等。
基金评级
可以借助晨星网(或其他)对基金的评级来选择;
该基金晨星三年、五年评级均为5星:
其他机构评级:
累计净值
选择基金累计净值高的基金,有很多表现不好的基金累计净值甚至低于1。
该基金累计净值从1涨到5.86左右,nice~
好了,以上就是结合我总结的十个基金选择基本点对易方达中小盘这只基金的分析,总的来说,这只基金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基金选择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基金定投,基金组合配置等操作了,具体操作可以查看我以前的文章,在此我就不赘述了。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进行申购赎回操作,就像我一直强调的那样,无论申购还是赎回,都是建议分批(买入、卖出)操作,因为合适的交易时机是很难把握的。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如果本文对你有用的话,不用赞赏,告诉我一下就可以了~
蚂蚁精选
基金
基金收益率35.88%,超过99.95%财友,这样做你也可以!
基础
基金(定投)理财--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实战
基金理财--基金交易实战篇
定投
基金理财--基金定投篇
基金|理财|读书|心情|与你
作者:蚂蚁不吃土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