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联储联邦利率是多少
美元年利率%活期0.0500七天通知0.0500一个月0.2000三个月0.3000六个回月0.5000一年答0.8000二年0.8000
美联储持续加息,为什么还要说利率长期趋势是下行的呢?
7.2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目前是5.25%-5.5%的区间。考虑到去年的首次加息,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11次了,目前的利率水平也达到自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有人可能会好奇:
7.26日美联储宣布继续加息至5.25-5.5%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区分美联储加息和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
第一,中美的经济周期不必然相同,目标不必然一致,采取的刺激政策当然会有所差别。美联储加息的明面目标是降低通胀,将通胀水平维持在2%的水平,美联储希望通过加息避免未来美国爆发恶性通胀的情况。所以在美国的经济周期环境下,美联储加息是美国当前应该做的事情。美国的经济周期和中国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美国未来可能出现通胀,并不意味着中国也会这样。事实上,如果剔除猪肉的价格,我们当下可能在步入通缩,所以中国和美国不必然采取一致的利率政策,因地制宜才是好的策略。
第二,美联储加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要上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降本质上是为了降低保险公司在负债端的成本。之前 诸神黄昏——预定利率又下调了 中我们有提到什么是预定利率,预定利率其实就是保险公司长期需要兑现的承诺。
所谓的预定利率是指:
如果预定利率过高,未来保险公司在投资端的压力会很大。因为要兑现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承诺,如约按期给到保单持有人确定的投资回报。当前的利率环境,保险产品3.5%的预定利率或许还好,因为市面上可以选择的投资标的还是非常多元的,投资回报也比较可观。但是考虑到中国当前的经济周期,如果未来利率水平大概率会下跌呢?
假如,以前投资一个10年期的国债券,考虑到税优的政策,投资收益可以实现4.5%+的投资回报,但是未来投资一个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接近0利率呢?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兑现3.5%预定利率的压力大不大?
我们分享过很多次日本90年代初期的利差损现象,当时利差损导致大量的保险巨头破产或者被清算。为了避免未来中国的保险行业出现类似的情况下,现在监管未雨绸缪,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在美联储加息的政策下,美金资产放在银行里的投资回报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三个风险:
1)美联储未来的降息政策。因为美联储加息是暂时,美联储加息,自己要还的债务利息也会水涨船高,美国自己也很痛苦,所以加息到尽头,未来大概率是要降息的,银行里的钱不会一辈子锁定5.5%的收益;
2)银行破产情况下,储户的存款并不是100%安全的。譬如中国内地是50万人民币/存款账户,美国是25万美金/存款账户(08年之前只有10万美金/存款账户),中国香港是50万港币/存款账户。但是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法》只适用美国本土银行。今年3月份美国硅谷银行SVB破产,大量储户的存款被“没收”。譬如SVB开曼群岛分行的储户资金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没收,存款金额在139亿美金+。因为开曼群岛并非美国领土,因此不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法》和《美国联邦法规》第330条款的保护;
3)银行存款贬值的风险。考虑到未来通胀的增长,假如银行存款利率大部分时间无法跑赢通胀的话,未来银行存款将会存在贬值的风险。而参考未来利率变化的趋势,银行的存款大概率无法跑赢通胀。因为长期来看,利率长期趋势是下行的。
因此把钱存在银行里,和把一部分钱拿来买3.5%预定利率的产品,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年人可以选择都要,确定好各自配置的比例就好。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为什么说利率长期是下行的呢?我们先来上图:
东方证券/Schmelzing绘制的全球实际利率走势
这个图是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Schmelzing(施梅林)绘制的700年全球实际利率水平的走势图(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利率史),他参考了历史上包含中长期、非实物、自愿和非**间的债务利率(不包括高利贷利率),分析总结了过往的利率数据,并预测了未来利率发展趋势。他认为铸币制度天然就有通缩的倾向,除非出现极端的战争,天灾或者经济周期的变化,大部分时期,利率将会维持在一个较小幅度的波动,并且呈阶梯状下行。
大概的观点可以归纳总结如下:
全球实际利率呈阶梯状下行趋势,全球名义利率也遵循长期下行的趋势,目前的下行趋势有明显的周期特征;
除非爆发战争或者经济周期的变化,全球实际利率的波动性也在下降;
不同国家实际利率的相关性在不断增强,牵一发而动全身;
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而且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实际利率出现负值。
如果结合过去一百年全球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变化,我们可以尝试推测未来利率环境的变化趋势。我们先思考一下,为什么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会越来越低呢?抛砖引玉,这里提出两个观点:
一方面是二战以后,欧美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和平时期,叠加各种科技红利,人口红利,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容易获得“金钱“,当然他们的债务规模也远超历史任何一个时期,在普遍负债负债的今天,在金融市场高度自由的今天,维持较低的利率环境,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平稳运转;
另外一方面,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口红利的消退,人口老龄化/养老抚养比的上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能够和有意愿消费的人口在急剧减少,从**的角度出发,也倾向于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
所以,判断未来中国的利率水平会不会持续下降,我们重点看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满足下面这几个条件(为了简单理解,仅部分举例,实际情况会有更多的指标):
社会生产力是否能够稳步提升?
债务规模是否也在持续提升?
金融市场是否会持续开发并越来越自由?
是否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能够和有意愿消费的人口是否在减少?
大家可以评估一下中国的现状,相信对未来中国的利率水平会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情况是长期而言中国的利率水平,短期内确实有可能会因为经济周期等其他因素,利率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也是不可控的因素了,我们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除了考虑短期风险以外,更要考虑到长期且确定性高的风险,譬如退休后的现金流风险,利率持续下跌的风险。
最后要讲的是,虽然美联储近两年频频加息,但是加息的节奏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考虑到美国自身的债务规模,以及美联储通胀目标的基本实现(因为政策效果有滞后性,目前来看通胀率大概率降下来了),这次加息应该是这次加息周期的“最后一加”。未来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大概率会暂停加息或者降息,除非出现其他的突发事件。所以可以预期即便消费者现在选择去银行存美金存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拿出来挪储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选中适合自己的产品,做好现金流规划和资产配置。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保险配置,保险法的分享,欢迎关注“律保阁”Legal-Insurance。
美元存款利息是多少
美金存款利息是看美国的存款利率的~~92年Fed存款利率1.301.401.001.101.401.601.401.500.800.300.500.60
联邦储备银行的银行利率
五十年来联邦基金利率图解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执行其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它次要手段包括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贴现率等。联邦基金利率是一个银行互相支付过夜借款利息的利率。其交替影响最低贷款利率后者通常高于联邦基金利率大约3个百分点。最低贷款利率是银行向其最好客户提供贷款的利率。低利率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刺激经济活性,使顾客和企业采购和建设更加轻松。高利率通过增加借贷成本来放慢经济发展。(详见货币政策)美联储通常每次调整联邦基金利率0.25或0.50个百分点。从2001年初到2003年中,美联储13次降低利率,从6.25%一直到1.00%,以应付不景气。2002年11月,利率被降至1.75,许多利率都低于通货膨胀率。2003年6月25日,联邦基金利率被降至1.00%,自1958年来的最低值,当时的过夜利率平均为0.68%。从2004年6月末开始,美联储开始提升目标利率以回应对过于活跃的经济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的可能的关心。例如2004年12月,利率随着一系列的微小提升而到了2.25%。
美国银行储蓄利息大概是多少?
7个月左右的定期一般利率最高,年利率在5%左右,其他定期的利率在4%或以上不等。你可以直接去花旗银行网站寻找相关信息:http://www.citibank.com/us/index.htm
美联储利率决议对原油行来自情有影响吗?
众所周知,美联储利率决议不仅攸关全球宏观经济走向,而且通过直接影响美元走势,进而对原油产生深刻影响.本文试从美联储利率决议与原油价格关系这一角度做解读.而美联储利率决议分为维持利率不变、降息和加息三种 总之,美联储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需要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周期和短线其他因素等综合分析.未来长期来看,需要警惕美联储加息对商品市场和原油可能带来的打压.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0,美股期指开盘大跌5%,为何又“熔断”?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0,还叠加了7000亿美元的QE,美股应该暴力反弹才对,可美股期指开盘大跌5%,又熔断了,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因为美联储投放利好的时间点搞错了,如果今天美联储按兵不动,把这个超级利好推迟到降息窗口放出,情况会完全不同。因为提前释放利好,对外传达了美国高层极端悲观的情绪,这是美股期指开盘大跌5%的直接原因。
提前降息释放出迫不及待的预期
12天内两次降息,还都是提前降息,本次降息距离原定的降息窗口只有4天,如果迫不及待的提前降息,对外传达了极度的恐慌的预期,美国经济在美联储看来已经到了极度危险的境地,晚一天都不行。
美联储手段全出释放出极度悲观预期
美联储在12天内降息幅度达到150个BP,直接把利率降到了0,相当于降息这张牌打没了。数一下美国应对风险的牌,降税用过了,降息用完了,QE也用过了,能用的常规手段都用完了,但日子还要过,后面怎么办,只能干等着了。对了,还有一招是转移注意力,在世界挑拨是非,搞点摩擦什么的,比如再找找中兴的麻烦什么的,去搞一下伊朗都是有可能的,今天不就又爆出中兴再次被调查的消息了吗。美联储常规手段一次性用完,对外传达了他们对当前极端悲观的预期。
市场需要是*不是钱
美国市场恐慌的导火索是疫情,现在美国市场上最需要的是应对疫情的措施,而不是钱,疫情爆发,命都没有了,要钱还有什么用啊。因此说,美联储的利好用错了方向,把利率降到0+QE的大招,还不如对外宣布拿出多少资金投入到疫情防治中的效果好。因为**发力应对疫情的话,不管效果如何,最少会安抚市场情绪,市场情绪稳定了,股市恐慌盘自然就少,出现非理性杀跌的情况也会减少。
总结:美联储提前降息加上手段全出,还有应对方向上的问题,是导致本次美联储降息反而导致美股期指开盘大跌5%又“熔断”的原因。如果美联储今天按兵不动的话,已经企稳的美股不会再出现恐慌性杀跌,把这个利好推迟到4天后的窗口期发放,还会有稳定市场的作用。现在好,提前释放利好,反而被解读为极端的悲观预期,加速了市场恐慌,这是期指再次熔断的直接原因。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美联储坑惨耶伦,每月利息886亿美元,一年将超1.5万亿?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华府即将面临关门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的是,一个惊天大霹雳却砸到了财长耶伦身上,虽然耶伦居然对穆迪降级不认账了,但是呢,财长耶伦的这33万亿美债每月的利息就高达886亿美元,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有人就预计,再过30年,老美的美债一年光利息就高达1.5万亿美元。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作为最后一家保留老美三A级主权评级的穆迪,面对美联储和财长耶伦的搞得烂摊子,再也不下去了,就把老美的评级下调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穆迪的这一举动居然遭到了来自大名鼎鼎的财长耶伦严重的“不认同”。
财长耶伦是这么说的,老美的经济基本面十分强劲,而33万亿美债仍然是全球最重要,也是最安全的流动性资产。
而且,财长耶伦还表示,她根本不认同穆迪对老美降级的说法,而财长耶伦这一切好像已经被穆迪看透了一样,穆迪却表示,华府的“亏空”会越来越大,再加上新议长和华府的矛盾增加,财长耶伦的33万亿美债可能更加的麻烦了。
就在周一,老美的财长部就公布了华府的赤字预算,结果呢10月份,华府的亏空为666亿美元,结果比9月份的1710亿美元还少了不少,但是呢,另一个数据却把大家吓着了。
因为由于美联储的大幅加息,导致了财长耶伦33万亿美债的利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仅10月份,财长耶伦就支付了高达889亿美元,这居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
而且,老美的财政部数据还显示,截止到10月底,财长耶伦33万亿美债的平均利率已经高达3.05%,这不仅创了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比去年高了整整87个基点。
所以,华尔街那边已经有人开始警告财长耶伦说,不断上升的借贷成本最终可能让财长耶伦最后还不起钱了,而老美的国会预算办公室就预计,到2053年,老美的美债净利息占GDP的比例将从1%上升到6.7%,如果按照2022年GDP为25万亿美元计算,那么到时候,财长耶伦一年就光支付的利息就超过1.5万亿美元。
你们说,老美的33万亿美债是不是连利息都想赖了?更不用说,那33万亿的本了。
但是呢,现在华府更着急的,可能是本周怎么如何能避免关门了,虽然很多人乐观的人认为,到时候新议长和华府之间会再次妥协。
但是,华尔街知名投行BTIG却认为,华府关门的可能性仍然高达40%,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新议长约翰逊,虽然在上周提出了一个临时方案,但是呢,这个约翰逊影响力实在敢让人恭维,不但没有得到他的盟友的支持。
甚至华府的拜登都表示很十分反感,甚至想否掉他的那个计划,但是呢,华府的拜登也在犹豫,因为毕竟如果那样的话,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够了,距离表决只剩24小时了。
一边是面临关门的华府,一边是马上支付不起利息的财长耶伦,你们说,是华府关门更早一些,还是财长耶伦赖账更早一些呢?那么,财长33万亿美债是不是一个惊天大骗*呀?你们说,我们和小日子还要买这美债吗?
每日策略优选
VIP内参+热点题材
最新策略+优选金股
扫码免费领取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美联储利率掉期什么意思
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对约定的名义本金按照不同的计息方法交换利息的交易。利率掉期,就是两个主体之间签订一份协议,约定一搜咐纯方与另一方在规定时期内的一系列时点上按照事先世咐敲定的规则交换一笔借款简中,本金相同,只不过一方提供浮动利率,另一方提供的则是固定利率。利率的大小也是按事先约定的规则进行,固定利率订约之时就可以知晓,而浮动利率通常要基于一些有权威性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浮动利率进行计算,如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或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在其基础上再加上或减去一个值等等方法可以确定当期的浮动利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美联储加息一般指的是啥利息?为什么?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放松管制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不仅包括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也是完全开放的。那么,这里大家一直在提的美联储利率是属于什么利率呢?
美联储利率是指美联储隔夜拆借利率。而且,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下调到0%-0.25%这个区间,是指商业银行放到联储的准备金没有利息,但存贷款是有利息的。而不是放到银行里的利率也没有,放到银行的存款利率美联储无权干涉。
我国的利率还是在多条腿走路,在市场化方面的贷款利率才迈出了第一步,去年的12月份开始实行贷款利率才LPR为锚,这已经是相隔30多年了。而且,存款利率还是有央行来决定基准利率,我国的一年期为1.5%。但类似于美国国债利率的MLF,近日也下调了20基点。但还不是隔夜拆借利率。
美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功能,第一就是用美联储隔夜拆借利率来调整市场利率方向和变化;第二个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到存款之时,必须留取一部分资金存放在美联储,这样可以控制风险和可以控制资金的乘数效应;第三个是指再再贴息利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在拿到了存单以后,还可以到美联储来抵押,这是的发放融资的利率就是再贴现利率。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调控货币变化。
而如今还不够,美联储以上的三大货币政策是货币的传统政策,现在的子弹也几乎全部用光。所以,需要进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z于是,美国在3月23日,启用了美国储备法案的第13条第3款的特别条款,在美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之时,可以不受管控的无限制发行货币的权利。这主要是向银行、企业或部门进行直接货币贷款,这才是今天最具爆炸力的货币放量,而且美联储利率也可以不在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