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长期持有真的能够赚钱吗?
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能不能赚钱,不是100%确定的事情,这个取决于你所持有的股票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价值是否被高估?
假如你在中国石油刚刚上市的时候去购买了中国石油的股票,那么恭喜你可能是买到了山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也没有看到中国石油的股票能够涨回到曾经的巅峰时期,但是你却又不能否定中国石油这家公司的价值。
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析发现,中国石油当时的股价在其公司的价值之上,这才导致中国石油的股价一路下跌,多少年过去了还无法回本。
因此,评估一只股票价格是否被高估是多么的关键,中国石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价值是否被低估?
比如,我们购买一只股票的时候会评估它的PE,也就是市盈率,如果说它的市盈率很低,而且属于是潜在成长型的股票,那么我们可以坚定的进行买入,就比如今年的美团点评,这支股票在港股上市,今年的最低价达到了40多港元,而随后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出美团已经实现了盈利,这对于一家刚上市的科技公司来讲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因此有大量的机构发掘到了美团的价值,开始大量买入其股票。以致于国庆的这几天,美团的股票还在一直上涨,目前来看已经实现了翻倍,股价涨到了80多港元。
综上的两个例子,主要是对股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就是说一只股票如果说它有一定的价值,你持有的时间越长,它的价值也就会被放大,你可能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如果说你购买这支股票本身的价值已经低于当时股票价格所呈现的价值,那么你很可能就会被套牢在山顶,也就是说这支股票不具备长期持有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关注@杜耶说理财,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600175此股怎样?值得买吗?
个人意见整理筑底阶段,5.2元一带压制明显,没量能配合突破不建议参与。
旷达科技是昙花一现还是起涨点来自,静观后市
1、旷达科技主营业务一般,所以股份稳定,但也难以大涨。2、旷达科技前期大涨的原因,与其参加了奇虎360从美国私有化退市,然后重返国内上市有关,传闻旷达科技通过产业基金参与了奇虎360的上市项目。3、另外,旷达科技还参与了万达地产从香港市场私有化退市,并重返国内上市。4、目前奇虎360的上市有了最新进展,据悉目前正在进行上市前的辅导。5、最近奇虎360题材回调,加上旷达科技澄清,公司参股的基金确实有参与奇虎360的上市项目,但该项目对公司的主营收入帮助有限。所以公司股价正在回调震荡中。
打折季后,估值便宜业绩爆表的科技龙头!
这个月科技股的打折力度真是一波接一波,让人眼花缭乱。
双十一也不过是延伸到一周罢了,科技股目前看似乎要延伸一个月都不止。
为何如此跌跌不休?
君临认为,这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
一是,国内疫后重建带来的传统工业品需求恢复,推动化工、金属等上游原材料涨价,资金调仓抱团顺周期板块;
二是,海外疫苗消息催化,市场认为疫情结束后各国将减少放水,如此被宽松的流动性抬高的科技股就需要杀估值了。
三是,RCEP亚太十五国建群,市场担心中日韩一旦取消关税,将导致日韩具有优势的电子和芯片产业链更有竞争力,削弱了我国硬科技产业的发展势头。
情绪面、资金面、基本面都披上了一层阴霾,股价自然被杀的遍体鳞伤。
其实,情绪面、资金面的杀估值,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坏事,反而给了后来者打折入手的机会。
真正的风险是基本面,科技股的长期逻辑会否出现问题?
毫无疑问,RCEP建群对我国的科技股来说,将是一场考验,竞争会更激烈,这里面的马太效应也会展现的更充分。
缺乏竞争力的三四线公司或许将会加速被淘汰。
但强者愈强,优质的科技龙头股都是在市场中搏杀出来的,更大的市场将带来更好的规模效应,这其实是个机会。
翻开最新的三季报,A股科技股龙头的业绩普遍不错:
比如中芯国际,三季报营收208亿元,同比+30.23%;归母净利润30.80亿元,同比+168.63%。14nm/28nm先进工艺占比由去年同期4.3%大幅提升至14.6%,第二代先进工艺N+1进入小量试产阶段;
科技股龙头们的业绩还是很能打的。
当然,龙头也有龙头的问题,就是热度太高,导致估值一直偏贵。
趁着这波A股打折季,君临决定跟读者们一起潜心研究一番,那些相对价格不贵而质地又硬实的优质科技股。
我们今天重点聊聊闻泰科技(600745) 。
一
在中国,如果一家芯片企业想要实现国产替代,应该怎么做?
当然是不断投入研发,增强技术实力,同时做好产品的配套和客户服务,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和客户资源,逐步蚕食国内市场,最终实现产品的替代,并走向海外。
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能够坚持下来的公司寥寥无几。
有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有,不过这条路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机缘和眼光,比如成功控股了安世半导体的闻泰科技。
安世半导体原本是恩智浦(NXP)的标准产品事业部,这一部门主要产品为逻辑器件、分立器件和MOSFET等。
▲安世半导体|资料来源:闻泰科技官网
2015年恩智浦进行业务调整,准备并购与自身业务相同的飞思卡尔,为了满足各个国家和地区反垄断的要求,恩智浦将标准事业部分拆,出售给了以建广资产为首的私募财团,安世半导体成立。
私募财团的出资人主要是合肥城投以及产业资本,闻泰科技、东山精密、旷达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在其中。
私募财团作为财务投资人,对资金期限和回报率有着要求,同时在项目落地后,合肥城投认为其作为项目引导基金的使命已经达到,因此准备在2018年4月公开退出其49.37亿的份额,对应安世半导体约33%的财产权益,转让的最低价为70亿。
项目公告发出后,各方产业资本及合作方开始紧锣密鼓地筹集资金。
彼时资管新规落地,资金来源收紧,收购方难以引入大型的财务投资人,资金压力陡增。
为了应对这巨大的资金压力,闻泰科技联合鹏欣资源、云南城投、上海矽胤等资本进行竞标,在经过近300轮的竞标后,最终以114.35亿元的价格竞得标的,溢价高达2.3倍。
实际上在交易落地时,上海矽胤并未参与,这可能和最终标的价格过高有关,由此也可以发现,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决心。
此后,闻泰科技通过发行股份、引入战投等方式,不断收购安世半导体的股份。到2020年底,预计闻泰科技将掌握安世半导体98.23%的股权,此次惊心动魄的收购即将迎来终点。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外国对芯片技术的封锁那么狠,为什么建广资产能成功买到安世半导体,而为什么最终是闻泰科技成功将其收入怀中呢?
首先要看到的是,建广资产购得安世半导体的时间在懂王上台之前,在那个时候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其实是很顺畅的。
在2015年,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的时候,便因反垄断问题面临商务部审查,后来恩智浦剥离RF部门并出售给建广资产后,交易完成。
在这次交易中,恩智浦和建广资产建立了信任,这是后来建广资产能获得安世半导体的原因之一。
2016年高通拟收购恩智浦,这次并购也需要中国商务部审批,有了上次合作的经验,恩智浦将标准产品事业部出售给了建广资产以提高审批通过的可能性。
不过,后期因为高通迟迟没能提出让商务部满意的方案,最终高通选择停止了收购。
在此次交易以后,懂王上台,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不复以往,我国企业再想收购海外优秀的半导体公司,就很难了。
可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下一站了。
然后,为什么是闻泰科技最终获得了成功?
说到底,还是闻泰科技最为坚决、最舍得出钱。
在合肥城投出售份额之前,旷达科技披露了《关于收到NexperiaB.V.资本化方案遴选结果通知的公告》,从公告中得知,旷达科技向建广资产提交的资本化方案排名第一,是彼时最有希望成功的公司。
▲旷达科技获得遴选第一|资料来源:旷达科技公告
后来,合肥城投出售其接近33%的份额,谁拿到这一份额,谁就大概率能主导安世半导体未来的走向。
但如前文所述,经历了接近300轮激烈的竞价,闻泰科技最终竞得标的,从此拿到主导权,一步步收购其他股东手中的份额,最终完成控股和并表。
如此,闻泰科技才有了机会曲径通幽,一跃成为国内最大功率半导体企业。
那么这笔交易对闻泰科技来说值得吗?
二
如果没有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是何许人?
闻泰科技是其中的佼佼者,市场份额最大,研发爆款的能力也最强,是其中的领军企业。
但常看君临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制造环节处于微笑曲线中间,是利润最低的环节,很多企业零毛利甚至负毛利拿单,然后希望通过技术成熟后降低制造和采购成本来获取利润。
闻泰科技作为行业龙头,毛利率常年只在7%-9%之间。
这比很多苦逼的五金鞋袜企业的毛利率都低,而其净利率常年在1%-3%之间,赚的更是周转率的辛苦钱。
没人想一直干最低端的吃苦受累活,闻泰科技也不例外。
作为行业龙头的它,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增长天花板的困*,那么闻泰科技是怎么做的呢?
用管理层的话来说,就是从一个服务型的公司转型成为产品型的公司。
能做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能做出其他ODM厂家做不出的产品,能比其他ODM厂家更快地做出产品,如此才能成功。
为此,闻泰科技在产品研发上下足了功夫,并逐步走出了一条高端功能迅速下放到低端的路子。
同时,闻泰科技加强对新客户的开发,比如在2018年三星关闭在大陆的工厂后,抓住机会进行导入,如此才有机会完成业绩的爆发。
那么ODM龙头在研发制造中低端机的过程中,较三星等品牌厂商自己包揽,有哪些优势呢?
主要优势有以下三个方面:
1、ODM龙头能同时研发多款类似结构产品,供不同的客户选择和采购,如此能显著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2、ODM龙头的生产量很大,其中少数爆款的生产量大、生产周期也很长,企业可以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生产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ODM龙头能通过大量、稳定地采购获取更低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基于以上三项优势,ODM厂商在生产中低端产品的时候能显著降低成本,从而帮助品牌商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或利润,这就是近年来安卓厂商加快拥抱ODM的原因。
▲2019年国内ODM重点机型表现|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由于有三星、OPPO等增量客户的加入,实际上闻泰科技成功地扩大了ODM市场的天花板。
根据券商估计,即使未来全球ODM占比上升至40%-50%,整体需求就是6-7亿部,较2019年4.1亿部的市场规模提升并不大。
那么ODM行业的巨头们该怎么办?找其他领域的需求呗。
比如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平板电脑、IoT产品等等,这些行业的竞争相对缓和,ODM厂商的毛利率更高。
综上,如果闻泰科技没有收购安世半导体,那么他的发展目标就是提升研发能力,从单纯的制造型企业变成注重产品品质的企业,并不断扩张新的客户、扩张新的领域,从而实现长远的增长。
听起来不错,但总体来说过的还是苦日子,而且没有核心的技术,打造人无我有的产品将是难上加难。
但如果有了安世半导体以后呢?
三
安世半导体何许人也?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十大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逻辑器件、分立器件和MOSFET器件,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第二。
▲2018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资料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安世半导体深耕半导体行业超过60年,目前采取IDM的经营模式,拥有一万多种产品型号,2019年出货约千亿颗芯片,客户超过2万个,分布于汽车电子、通信、工业等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占据42%的营收。
安世半导体的团队来自于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技术实力强,它主要体现在其优秀的产品品质上,绝大部分产品均能满足车规级认证的严格标准,产品不良率也超低,2018年其产品失效率仅为亿分之零点六。
安世半导体的客户资源很广,与包括博世、大陆、华为、苹果、三星、华硕等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安世半导体的客户分布|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基于稳定的客户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安世半导体在2019年营收高达104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5.1%和12.2%,所在细分领域的整体市占率接近15%。
数据非常优秀,但是在几年前,事情可完全不一样。
安世半导体原本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品一下“标准产品”和2019年千亿颗芯片、百亿营收的事实,就可以发现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大都是中低端的芯片产品。
其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远低于恩智浦的射频芯片业务,无疑是个鸡肋。
对于这样一个业务,恩智浦不会给予足够的资金帮助其研发和扩张,将其出售也是合情合理的。
建广资产将安世半导体收购后,给予安世半导体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去研发,但是私募财团作为控股方难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其未来发展空间是有限的。
另外,安世半导体的客户太多,而且有近40%的产品是代销的,汽车行业的占比也过大,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其长远的发展。
就在此时,闻泰科技来了。
四
闻泰科技与安世半导体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这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1、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上游,通过采购安世半导体的产品,闻泰科技可以降低成本,而安世半导体可以扩展产品的市场,实现营收的上升,这是最直接的产业链协同;
2、闻泰科技希望转型成为产品型公司,要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产品,在有了安世半导体的研发和技术支持后,这一方向变得更有可能;
比如目前闻泰科技完成了SiP(系统级封装),这一封装模式可以在内部整合不同的晶片功能,让产品的体积更小、功能更多,该技术领先于同样做安卓ODM的友商。
3、安世半导体可以利用闻泰科技的渠道和中国背景,进入更多的产品领域,比如电网领域、5G建设等,如此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产品范围;
4、闻泰科技作为上市公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安世半导体的研发和产能扩张,促进其长期发展。
总的来说,闻泰科技和安世半导体的结合,由于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是相当完美的。
这是类似于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信维通信收购莱尔德的芯片版本。
那两家公司在收购完成后的五年里,业绩都坐上了火箭,坐稳了行业老大的位置,股价也是连年走高。
闻泰科技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这里将ODM和半导体业务分开来看。
在订单保持充足的同时,闻泰科技有望凭借自身的竞争力,提升原材料的采购比例,预计能从2019年的30%提升至40%,而这会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根据其管理层的说法,目前的闻泰科技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境况,自有产能大概占40%的出货量,另外60%的产品要交由代工厂来做,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张产能,以满足不断提升的需求。
再来看半导体业务,这部分业务可以分为汽车领域、通信领域和其他领域。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升和燃油车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升,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而这是安世半导体的强项。
根据我国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要达到20%以上,较目前仅5%左右的渗透率,还有3倍的上升空间。
根据StrategyAnalytics统计,纯电动车使用半导体的价值量高达704美元,较传统燃油车提升108%,而功率半导体的用量更是提升445%。
此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也需要使用功率半导体进行电压控制和转换,这些新增需求将驱动行业不断增长,安世半导体有望受益。
其他领域的业绩占比相对较少,但是拥有了闻泰科技的支持后,安世半导体在国内其他领域的扩张也会比以前更加顺利。
就目前而言,安世半导体的主要瓶颈是产能不足,近年来都需要外协产能来帮助其生产。
为此,闻泰科技准备帮助安世半导体升级现有工厂以提升产能,并在国内新建晶圆工厂和封测工厂,产能扩张完毕后,半导体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目前闻泰科技的主要风险在两个方面,一是疫苗带来的流动性退潮预期,造成的估值下杀;二是上游供应商涨价带来的利润率下降。
前一个问题,需要时间和下跌来消化。
现在贵不贵?每个投资者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而后一个问题,对于闻泰科技这样的龙头来说,是可以通过对新项目涨价来转嫁压力,而旧项目则可以通过更换供应商来缓解的。
根据今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收386.2亿元,同比上升76.6%;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大幅上升325.8%。
受益于安世的业绩带动,公司毛利率为17%,同比上升9.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同比上升3.59个百分点。
等股价跌到位了,或许将是率先吹响反弹号角的科技股龙头之一。
投资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偏差,从而引发错误的投资决策。
当风险来了的时候,对于中长线股民来说,公司隐患不能提前发掘,往往到东窗事发的时候,接连几个跌停将其埋入市场,再难崛起。
当机会来了的时候,中长线股民又犹犹豫豫,不敢上车,看不清公司中线发展逻辑,还以为只是短线热点,以致错失了一只10倍大牛股。
如今,君临研究政策后,确定投资策略,围绕着高端制造、消费医*、TMT、金融地产等重点行业,已建立起了六个维度的深入跟踪体系。
a,精选公司的指数评级;
b,精确的业务拆解和业绩预测;
c,全面的风险体检报告;
d,定期的板块对比分析;
e,行业政策与情绪面的即时解读;
f,管理层与经营动态的变化信息。
从围绕挖掘机会、规避风险、提升认知三个维度出发,君临推出了幸福版,每日跟踪个股,寻找30家优质好公司,寻找潜力牛股,让投资不再迷茫,持股更安心。
幸福版:享优质公司,成长更安心
对于短线机会挖掘者来说,政策解读不全面,研报信息挖掘不充分,亦或是市场热点抓不住,同样非常苦恼。
1.热点方向看不准?每日分析定军心。
2.政策出台怎么看?专业解读定基调。
3.投资信息不对称?一手调研带你看。
4.市场风云变换快?策略调整占先机。
这里拥有一手投资信息、市场解读、投资策略、个股分析、投资者答疑,买入私享版,享受基金经理的投研待遇。
私享版:每日挖掘潜力机会
详情请咨询客服:
客服:君小宝
客服:君小福
温馨提示:客服号君小临已经达到好友上限,仍在继续使用,不用重复添加多个客服号~
——END——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缺口爆量标K的旷达科技值得拥有
60分钟级别,完成了,突破回踩再突破,特别是标K爆量,缺口突破。
特别是喜欢这种,一阳收多线,爆量,缺口,两柱香。
从板块逻辑来看:
随着5G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射频前端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中,而滤波器是其中开发难度最大的核心部件。根据Qorvo的预测,2023年滤波器在射频市场的终端占比将从2017年的54%上涨至66%。
从竞争格*来看,目前SAW滤波器和BAW滤波器领域海外厂商仍占据垄断地位,国产厂家合计份额在市场中占比很低,能批量供货的国产滤波器公司屈指可数。数据显示,中国滤波器需求量与产量存在着巨大缺口。以SAW滤波器为例,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8年我国SAW消费量为151.2亿只,自给率仅为3.33%,预计未来国产自给率将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17.8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滤波器的国产替代需求非常迫切,国内厂商正从低端切入,正有序向中高端突破。
在波滤器行业旷达科技早有布*。2020年,旷达科技联合建投华科设立合资公司芯投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芯投微”),成为公司滤波器业务的经营主体,公司目前间接持有芯投微75%份额。此前,芯投微通过收购控股日本NSD公司获取了稀缺高端SAW滤波器业务。
NSD目前产品涵盖了WLPSAW滤波器、CSPSAW滤波器和车规级封装SAW滤波器,是目前除了五大射频国际巨头之外唯一具备稳定供应WLP滤波器能力的厂商,已经多年向知名客户稳定供应用于射频前端模组的晶圆级封装SAW滤波器,芯投微收购NSD实现了国产WLP滤波器的突破。同时,NSD滤波器业务以IDM模式推进,具备完整的前道晶圆和后道封测工厂,是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壁垒。
NSD的产品主要面向三类客户,包括移动终端或模组类、汽车电子类、基站类,凭借产品技术能力先进性,目前NSD正在与中国的射频客户合作开发模组产品。以NSD的既有技术和产能为基础,公司滤波器业务规划在中日两国大幅扩充研发力量和产能,随着产能释放、客户验证,有望逐步贡献增量业绩。
滤波器采用半导体加工工艺,设计相对容易,难于制造,制造的壁垒在于材料和工艺。NSD滤波器业务以IDM模式推进,具备完整的前道晶圆和后道封测工厂,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壁垒。
以NSD的既有技术和产能为基础,芯投微的滤波器业务规划在中日两国大幅扩充研发力量和产能,加强提效降本,并积极开拓关键客户,以射频模组化趋势为契机,为射频模组、智能终端、汽车电子和工业设备等客户提供高性能的滤波器产品。
其中,日本工厂主要生产针对国际客户的滤波器产品并负责新产品的试制,中国工厂未来主要生产针对国内客户的滤波器产品和量产成熟产品。目前,公司日本工厂的扩产正在执行中,中国工厂将在规划完善后立即启动建设。
2021年6月,NSD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了以研发和销售为核心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炳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1年12月,芯投微为推进滤波器项目在国内落地,在合肥高新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合肥芯投微电子有限公司。
作为滤波器领域的领军企业,未来,旷达科技重要参股公司芯投微有望成功打开长期成长新空间,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红利,为实现自主科技国产化替代贡献力量。
从个股逻辑来看:
要点一:投资SAW滤波器项目筹备中
2021年6月份,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于2021年6月21日-6月2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芯投微属于公司的合营公司,尚未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其投资的SAW滤波器项目国内工厂尚在前期规划筹备中。公司将持续关注其进展,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要点二:NSD滤波器产品
需求很强烈。供给严重不足,技术图形也调整到位了,那么这个旷达科技,不涨都不行啊,当然,要设好缺口位止损保护。
名单曝光!“超级大佬”葛卫东又有新动作,刚刚“物色”以下几只个股
本刊编辑部|齐永超
近日,一家芯片龙头正在冲刺IPO,这背后,葛卫东的持股信息因此被“剧透”。此外,一家软件公司2月下旬因搭乘华为概念股价大涨,在此背后,同样可以见到葛卫东的身影……
偏爱科技股、投资版图囊括一、二级等多个市场,葛卫东的投资“生态圈”仍在不断扩围。葛卫东最新相中了哪些公司?
布*慧智微
葛卫东“造富效应”再现?
葛卫东,混沌投资董事长。早期靠投资期货发家,曾凭借期货投资使资产4年间从10万元暴增至50亿元。近年来,其重心逐步转向股票市场。如今,葛卫东已是身价高达数百亿的超级富豪。对于“混沌理论”,葛卫东表示,股市不可能被长期预测,但市场也有脉络可循,应保持和市场适当距离,排除杂念,用心感受阻力最小的方向。
近期,葛卫东仍在践行“混沌理论”。
2月23日,慧智微(全称为“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更新发布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资料显示,本次IPO,公司实际募资(扣除发行等费用后)15.04亿元,用于芯片测试中心建设、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在慧智微披露的股东持仓中,混沌投资就赫然在列。
据慧智微披露的股东持仓信息显示,混沌投资参与了公司的B轮、C轮等多次融资,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慧智微的股权结构中,混沌投资持有512.9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29%(见表1)。
在一级市场中,葛卫东的布*领域也远不止于此。除了慧智微,葛卫东同样对另外多家科技公司进行了加码布*。
1月29日,旷达科技发布了下属公司的参股公司芯投微(全称为“芯投微电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包括混沌投资在内的三家机构按投前估值27.80亿元合计出资2.20亿元认缴芯投微6013.3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其中,混沌投资出资1亿元,持有芯投微3.33%股权。受该消息刺激,旷达科技股价于1月30日出现了小幅高开,不过此后交易日中转为震荡回落。
此外,葛卫东还布*了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于2022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据其披露的招股书资料显示,曾在2020年7月第一次增资中,混沌投资认缴4459.09万元,本次发行前,混沌投资持有公司4459.09万股股份。以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持仓数据来看,混沌投资以4459.09万股的持仓数量位居第9大股东,换算为持仓市值约为26亿元。而该笔股份也将在2023年8月迎来解禁。
值得一提的是,2月24日,受2022年实现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145.18%的业绩快报刺激,芯片公司海光信息股价盘中一度上涨超9%。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超20%(见图1)。
对于慧智微,若之后完成上市,又将会出现怎样的“造富效应”?
偏爱科技股、执著于“芯”
投资成绩单有喜有忧
除了一级市场,一级半(定增)、二级市场等领域也同样有葛卫东活跃的身影,而其布*重点也同样聚焦在科技股。从混沌投资以及葛卫东此前参与定增的情况来看,涉及的科技公司主要包括互联网软件、芯片等领域。
回顾来看,混沌投资曾早在2010年9月参与了芯片公司士兰微定增,2019年12月参与了芯片公司闻泰科技定增。近年以来,葛卫东参与的定增还有互联网软件公司用友网络、安恒信息、科大讯飞等。粗略统计,混沌投资以及葛卫东参与上述公司定增累计耗资高达36亿元,其中,葛卫东于2020年6月参与兆易创新的定增即耗资达15亿元(见表2)。
2022年三季度末,葛卫东共出现在科大讯飞、移远通信、兆易创新等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总持仓市值为43亿元。其中,5只为科技股,合计持仓市值达32亿元,持仓兆易创新的市值最高为16.8亿元(见表3)。
整体来看,葛卫东对于上述科技股的布*有喜有忧。一些科技龙头为其创造了不俗的盈利,部分公司则制造了亏损。
兆易创新是葛卫东近年来重点布*的芯片科技龙头股之一。翻阅历史持仓显示,葛卫东曾最早于2018年二季度期间即新进成为兆易创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至2022年三季度已连续持有达18个季度。在此期间,由于在二级市场增持、定增等原因,葛卫东的持股数量大幅增加。对比来看,2018年二季度时,葛卫东持有兆易创新252.40万股股份,2021年中报最高时持仓数量变为2951.21万股。
不过,在2021年二季度之后,葛卫东持仓兆易创新的数量持续减少,2021年三季报~2022年三季报,连续5个季度开启减仓模式。而神奇的是,在葛卫东减仓阶段,恰逢是兆易创新的股价高位。如自葛卫东首次现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至2021年三季度期间,兆易创新股价曾创出233.40元/股的历史新高,区间累计涨幅超3倍,葛卫东可谓获利丰厚(见图2)。
但由于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葛卫东近来参与的不少定增股却未能获得盈利。如2022年1月,葛卫东耗资2亿元认购625.98万股用友网络的定增股份,2022年7月解禁时,该笔定增浮亏30%。2021年10月耗资3亿认购92.53万股安恒信息的定增股份,2022年4月解禁时,该笔定增浮亏超50%。
不过,这些浮亏很可能都在葛卫东可承受的范围内。葛卫东曾表示,看过很多有关巴菲特的书籍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投资的真谛是不要赔钱。“挣钱是不难的,难的是二三十年可以长时间不赔钱,才知道风险和收益要怎样去平衡。”“不要担心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要担心的是你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回应市场变化。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正确时,你获得了多大的利润,当你错误时,你能够承受多少亏损。”
调研聚焦科技股
同时也在关注新能源
除了一级、二级市场加码布*,葛卫东也一直未停止寻找“新目标”。
如2月下旬,软件公司拓维信息、新能源材料企业龙磁科技股价迎来强势上涨,在两家公司近日的机构调研名单中,混沌投资均位列其中。
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2月以来,混沌投资持续活跃在上市公司的机构调研队伍中,整体来看,科技股仍是最为重点的关注领域之一。具体来看,软件公司拓维信息、奇安信、普联软件;芯片公司中颖电子、富瀚微;计算机设备公司捷安高科等均受到了混沌投资的关注(见表4)。值得一提的是,混沌投资于2月2日调研的奇安信,是葛卫东2022年三季度末的重点持仓股。
在混沌投资的调研名单中,不少公司在2月以来涨势显著,如拓维信息、富瀚微、润泽科技等。尤其是拓维信息,自2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50%。公司股价出现强势表现与华为、热门概念ChatGPT等多因素有关。拓维信息近日表示,公司作为华为惟一“昇腾AI/鲲鹏计算+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战略合作伙伴,未来将在AI领域进行更多探索。此外,对于市场关注的ChatGPT技术对于公司发展的影响,拓维信息表示,将基于“AI+行业服务”领域的经验,探索与ChatGPT、AIGC类似的新技术结合,如在合同管理领域,基于ChatGPT强大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可以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合同智能审查功能。
在混沌投资的调研名单中,新能源也是重点方向之一。如在2月的调研名单中,龙磁科技、楚江新材、贝特瑞等均涉及新能源领域。另外,在葛卫东2022年三季度的持仓名单中,贝特瑞、容百科技均为新能源电池概念股。
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机会,葛卫东曾早在十年前即有观点表示,投资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去博傻。“中国在发展中还没遇到严峻的能源问题,不过这是个大方向。我们评价新能源股估值是不是合理,还要看时机,不一定先做的就是成功的。”
迭代更新一直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无论对于新能源或科技赛道也同样如此。而这也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将会不断出现。那么,被葛卫东“相中”的标的,未来又将会呈现怎样的机会呢?我们对此也将持续关注。
1、ChatGPT概念持续火爆!超级牛散葛卫东第一重仓股大涨44%,其他布*同步出炉
2、2月金股出炉!“超级牛散”葛卫东这几只持仓股被调入,以下领域将有“大机会”,名单曝光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证券市场红周刊原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
2秋杨肉径错题毛命015年王亚伟拿的概念来自股有哪些?
这些股票是出现在年报和一季报的。但是因为是动态调整的,现在不一定还持有了,别被误导。启明信息,雪浪环境,中能电气,金龙汽车,宁波华翔,ST夏利,一汽轿车,中通客车,工商银行,明家科技荃银高科,三聚环保,北京城乡,江苏旷达,福日电子,辉隆股份,杭钢股份,中电广通
请问股票可以长期放着吗?
可以股票是上市司将资产划分成股数来筹集资金的方法,按公司的经营盈利状况,给股东进行分红分利的方式。它属于一种投资活动。所以可以长期持有,也可以短期持有。一般来说,大家对短线、中线、长线的定义是以时间长短来进行划分,三五天走的是短线,以月计算叫中线,抱牢股票放几年的为长线。这种分类没错,但却没有意义,对操作没有帮助。 下面我们要用的分类方法不是以表观时间进行划分,而是以其操作内涵来表现,也就是说,我所定义的短线可以做几个月也叫短线,中线可以只做几天也叫中线,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为了帮助大家对各种操作进行理解,从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策略以及纠正那些与策略不相符的错误。 什么是短线?短线就是尊重市场、依势而为,它没有多少标的物的选择限制,只讲究高买然后更高地卖,对利润不设要求,但对亏损严格禁止,有3点以上赢利把握就可入场。它不要求对企业基本面的熟悉掌握,但需要良好的市场嗅觉和严格的纪律。其关键的一点是顺势,也就是说,如果势道不改,就可以一直持股,像过去的科技股牛市时,往往一涨就是几个月,这种时候你虽然报着短线的想法入场,但万不可因利润超过了想象或时间超过了预期而过早退场。所以说,敢于胜利、怯于失败是短线操作的精髓! 而中线就不一样了,它需要对基本面有充分掌握,对价格估值系统有良好的认识,它的标的物应该是那些经营相对稳定、没有有大起大落的企业,当市场低估时买进,高估时卖出,讲究的是低买高卖,预期利润目标在20%以上方可入场,同时设8%的止损位。它要求你是价格的发现者,勇于做大多数人所不敢做的事,要求你理解市场但不完全跟从市场。 那长线呢?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容易做的,只要买进不动就可以了,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在所有的操作策略中,长线的要求最高。他需要对企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着更为坚强的控制,他了解积累和成长的非凡威力,清楚把握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以投资的心态分享企业的成长。他的标的物是千里挑一,他对利润的要求是数以10倍计,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它不会惧怕任何亏损,不会设置除基本面外的任何止损指标,因为在十倍速股票的面前,哪怕50%以上的亏损都是微不足道的,对它来说,买进不卖是最好的策略,自信、尊重客观价值、不理会乃至勇于对抗市场是必备的投资品质,日常20%30%的波动在这样的前景面前是不应去考虑的,不要放弃在大牛股上的部位,不在大牛股上做空是永远需牢记的训条。只有这样,股票才能够真正成为改变一生的东西。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找我,希望能帮到你
300012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炒长线即是炒公司,个人认为,该股还可以,资产和利润不断增加,你重点关注它业绩报告
徐翔,王亚伟这波牛市都买了啥
王亚伟2015年一季度持仓新鲜亮相,在外运发展(600270)、天邦股份(002124)、三聚环保(300072)、金卡股份(300349)、浩丰科技(300419)等5家上市公司中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一大重仓股:三聚环保一季度新进个股:金卡股份、浩丰科技、天邦股份王亚伟持有的唯一主板个股:外运发展除了上述个股,王亚伟在去年第四季度还买入了中通客车(000957)、中能电气(300062)、中电广通(600764)、三聚环保、荃银高科(300087)、明家科技(300242)、江苏旷达(002516)、杭钢股份(600126)、福日电子(600203)、北京城乡(600861)等10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