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是挤压还是张裂(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和张裂,塑造地表宏观地形)

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和张裂,塑造地表宏观地形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是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从地形类型上来分,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分别是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如果从地形分布区域的规模来分,又可以分为宏观地形和微观地形,而对全球地形分布状况及成因的研究,是宏观地形的最大范围。

板块构造学说和宏观地形

导致全球宏观地形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热能,具体表现包括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和地震等;二是外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具体表现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内力作用总是希望使地表趋向崎岖,而外力作用总是希望使地表趋向平坦。

六大板块示意图

在内力作用方面,“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表宏观地形的最重要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说认为覆盖全球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从大的角度来说全球的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方向示意图

六大板块包括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当然这些板块之间处在永不停止的相对运动之中,板块的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则非常活跃。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即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称为消亡边界;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称为生长边界。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全球总共分布有两大板块消亡边界,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消亡边界和环太平洋消亡边界,在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巨大的宏观地形。如果是陆地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如南亚次大陆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如果是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挤压,就会形成海沟,如马里纳亚海沟;岛弧(岛屿),如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海岸山脉,如南北美洲西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

另外一种板块边界是生长边界,也就是板块之间相互分离,生长边界主要分布在大洋海底。如果是陆地内部发生分离张裂,在地形上则会形成裂谷,比如东非大裂谷就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如果裂谷继续张裂,海水进入,则会形成海洋,位于***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就是典型的代表,如果继续扩张,则会形成巨大的大洋,大西洋就是典型的代表。

大西洋海岭

而位于海底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地壳很薄,板块张裂之后,地下深处的岩浆上涌,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出现一系列的海底山脉,称为海岭。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底都有海岭存在,而且大洋海底的海岭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形成了地球表面最长的“山脉”。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宏观地形,搭出了全球地形的巨大框架,是研究全球地形分布的基础。

马里亚纳海沟

喜欢就点下方小手赞一下吧,并欢迎转发分享!

推荐文章

常见地质构造,岩层弯曲形成的“褶皱”和岩层断裂形成的“断层”

太平洋板块儿使用哪些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是由哪几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太平洋板块自成体系,不是由其他板块的。太平洋板块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地壳板块。在太平洋板块周边,有印度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太平洋板块与周边板块连接线上,存在强烈的碰撞和挤压,形成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形成什么地形区?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直接为张裂带,是大西洋面积不断的扩张,在大西洋洋低的张裂带形成大洋中脊。

北冰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为什么?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板块挤压形成岛屿、岛弧、造山带,板块张裂形成海洋、裂谷。

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什么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A.

汶川地震是哪几个板块挤压而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备考干货】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详解构造图

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保证每一篇都是干货!

强烈推荐地理考生关注!

欢迎每天打卡!

知识链接:

六大板块: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亚欧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包括中南半岛,不包括***半岛、印度半岛);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

美洲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印度洋板块:***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南极洲板块:南极洲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

六大板块示意图基本被大洋盘踞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各大板块是不断移动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结果:地壳受挤压形成山脉和谷底,地壳受拉张形成裂谷挤压和拉张使地壳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海陆变迁。

板块交界处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介绍几种方法: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通过分析可知:

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W经线所围成的区域板块名称多、分布复杂,这些区域又是地球上人口、国家稠密的地区,考试命题的几率较大。

三、找出板块交界地带较著名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国家名称及板块边界类型

把有陆地分布的板块交界地带的较有名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名、国名)及边界类型找出来,以便清晰地分辨板块交界位置。

注意:①板块相撞形成的岛弧或山脉并不在交界线上,往往位于两个板块中位置较高、密度较大的那个板块上。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②边界类型分消亡和生长两类,海沟、造山带是消亡边界的标志;海岭、断层是生长边界的标志。③边界类型与附近地带形成的地貌名称之间的关系是:碰撞消亡成山成岛,张裂生长变谷变洋。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日本群岛(日本)、台湾省(中国)、菲律宾群岛(菲律宾)等。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伊朗高原(伊朗、阿富汗)、印度河(巴基斯坦)、雅鲁藏布江(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湾(孟加拉国)、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印度尼西亚)。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死海、红海、亚丁湾等(埃及、苏丹、沙特、索马里、也门等)。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几内亚岛(印尼)、所罗门群岛、新西兰。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美国)。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墨西哥、中美洲、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

美洲板块与亚欧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

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是A.喜马拉雅山B.阿尔卑斯山C.乌拉尔山D.东非大裂谷

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张裂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一种是碰撞挤压运动,常形成山脉或海洋面积缩小,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解答:由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喜马拉雅山的位置.

哪个洋在变大

大西洋

大西洋是哪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

大西洋是由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形成的。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板块在不断的张裂。

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四个板块之间 。

大西洋的东北部属于亚欧板块,东南部属于非洲板块,西北部属于美洲板块,西南部属于南极洲板块。

板块是板块构造学说所提出来的概念。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非洲板块:包括大西洋中脊南段以东,印度洋中脊以西,印度洋中脊西南支以北和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

亚欧板块:包括西太平洋海沟系以西、 喜马拉雅 阿尔卑斯山脉以北、 大西洋中脊以东和北冰洋中脊以南的广大地区。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

南极洲板块:是一块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洋面的板块。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洋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是挤压还是张裂(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和张裂,塑造地表宏观地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