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听说好的管理咨询公司都很看重你的本科学校排名?
如今10个人里9个人都想做咨询,学文学商学理学工甚至学医的人都想做咨询...但咨询真的谁都能进吗?咨询界老司机来和你聊聊进咨询的门槛有多高。
一.首先定义咨询的种类
1)管理咨询(国际),如麦肯锡、BCG、Bain等
2)管理咨询(本土),如和君、北大纵横等
3)IT咨询,如IBM、埃森哲、凯捷等
4)HR咨询,如HayGroup、美世、韬睿惠悦等
5)财务咨询,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6)其他咨询,如留学咨询、品牌咨询、理财咨询、电信咨询等等
注:其中很多公司的业务组合比较多,像IT咨询或四大公司内部也有一些管理咨询的职能部门。以下讨论不列入内。
咨询行业里的鄙视链条是:
管理咨询(国际)>四大财务咨询>IT咨询>管理咨询(本土)(HR咨询自成体系,其他咨询不算)
二.进入各类咨询难度比较
第一类:管理咨询
是普遍意义上大家说咨询会想到的,也是学生们最想去的公司,这类的公司在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在国内目前有10-20家左右,另外还有很多家没有什么名气但也算是管理咨询的公司。
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企业战略类,比如一家企业会雇佣麦肯锡来看是否应该进入一个新市场、是否应该并购某一家公司、怎样才能提高销售额等等。(为什么管理咨询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为什么一个本科毕业生可以去教别人管理?因为对于咨询行业从业者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商业逻辑,而不是经验。)这类算是在咨询行业的最顶端了,我之前有在几家这类的公司实习过,所以我的经验和观点都是从这类出发。
第二类:稍微山寨一点的本土咨询公司
一般公司人数比较多,进入会更容易些,薪酬待遇也差很多,想去第一类管理咨询公司的人,一般不把这类当做选择,很多最后哪怕做不了咨询也不会去这种。(最近有一些第一类公司里出来的人自己创立的第二类公司其实有些质量也不错,比如久谦等)。
第三类:IT咨询
并没有对IT背景要求很高,一般是提供解决方案,比如ERP系统在某个大企业内部的搭建和实施等。很多想去咨询又去不了第一类的人有可能会来这里,但其实做的事情很不一样,能进管理咨询的人一般被认为是高IT咨询一等的(当然实际工作中并不能这么比较,但对于应届生找工作的时候来说一般是这样的)。
第四类:HR咨询
是自成门派的一种,很多学人力资源、学精算等的人会来这里,做的事情就是外包企业的招聘、裁员、薪酬体系的设定等等。和前三类不同,这个对专业的要求有一定准入门槛,所以大多数人不会来争这个行当。
第五类:财务咨询
就是风险、会计等等的咨询,一般比较专,和IT咨询有点像,很多时候都要出差很久,到客户的公司入驻。四大对专业背景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所以其实什么专业的人都有机会进入。一般大家进入以后都会考CPA,这基本是这几类咨询里唯一和某种考试证书挂钩的职位(HR咨询某些岗位也许还需要精算证)。
第六类:其他咨询
没什么可说的,进入的方式千差万别,基本也都没什么难度。
三.顶级咨询公司怎么进?
以下我以第一类公司为例,说下典型的进入方式:
第一类管理咨询公司基本只接受海外顶尖学校的学生或国内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的人,偶尔听说有一两个人大、同济之类的能成为漏网之鱼,但难度很大。而且很多时候是本科出身论,即哪怕你研究生在海外名校,如果本科不好也会是很大劣势。(四大咨询和IT咨询条件会放宽很多,简单来说211或者等同级别的学校都有希望)
进入的条件:
1)一般是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实习,做管理咨询、投行、券商、快销、投资等类别公司的实习生。
2)有比较好的学生社团经验,当过社长或组织过大型比赛等。
3)GPA保证在极高的水平,一般3.5是底线,3.8左右比较保险。
4)有海外学习或交换经历
5)有大型竞赛获奖经历
6)英语口语写作交流无障碍
7)有逻辑、聪明,对管理咨询必备的caseinterview的形式能很好掌握
8)运气
有人也许觉得这些要求都太高,没有几个人能达到。但事实是像麦肯锡这样的公司每年招收的人就在10个左右,他们不需要关心这个标准有多难,因为能达到的人已经大把大把抓了。(不过管理咨询的这套东西还是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对商业的看法很有帮助的,哪怕事实上很多人最后都不能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但是我会鼓励大家多学习和尝试,还是很有益的。)
以上说的是应届生的情况,一般进入管理咨询公司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以应届生的身份(或者MBA应届生),其次就是在某些行业里做了很久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比如罗兰贝格很多汽车行业的顾客和项目,所以就会有很多各大汽车企业的工作者进入,但也都是教育背景很好,且不是纯钻研技术的类别。
最后把一段我之前随手写的状态发出来分享,希望大家不要把一些公司或职位神化,而且我个人一直坚信的是一个人的职位高低和这个人的能力无关,而一个人的能力好坏又和这个人本身的性格或为人无关:
以前一直想做咨询,认识几个MBA毕业进麦肯锡的觉得牛的不行,后来突然觉得那些人在产业里做那么多年,学了个MBA,结果只进了咨询,是不是不值得?然后开始研究VC、PE,都说这才是事业的终点,结果发现太多人有点钱就能说自己做投资的,商业计划书看不过来了就招几个人一起看,然后就变成了投资公司。创业更不用说了,随便做点东西就可以给自己安个CEO,co-founder的名号,创业者聚会就和相亲大会似的。
于是,最后的最后,还是觉得,其实和认同的人一起做喜欢的有意思的事情,这整个追求梦想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极速了解管理咨询分割线---
管理咨询杀手锏
Uni在线课堂之
“管理咨询”系列课程
5大管理咨询视频课程
每个视频精简到10分钟
等地铁等公交等Path的时间
麦肯锡&BCG面试官让你秒懂:
1.管理咨询是什么
2.管理咨询核心业务
3.咨询师的核心能力及日常
4.申请咨询公司全流程
5.咨询笔试面试高频真题+解题思路
观看方式
在本文下方留言,
即有机会获得5个管理咨询在线课程哦~
(获奖同学姓名美东时间3月6日23:59之前
将在职业咨询师unicareerchina2打码公布)
北京+上海DineWithMe
42号计划
全面背景提升+面试/实习保障
保面试保实习,否则百分百退款
MIS专业必备攻略
内附:5000+页MIS必读教科书+读物/10000+分钟SAP&Oracle黄金技巧视频/300+/20G/5000分钟数据分析必备高清视频
-END-
来源:曲凯(知乎)
UniCareer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企业要不要请管理咨询公司?
我自己在咨询公司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也曾经创业做过咨询公司,总体而言,感觉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咨询公司能发挥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务实,一种是务虚。
务实很好理解,就是某项专业技能,你的企业不会,或者说不精,需要掌握和提升这项技能,比如说丰田的精益生产,用得好了能大大提升生产型企业的效率,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是很多企业连4S5S6S都玩不明白,这个时候,找一家专精此道的咨询公司来定点提升这项技能,就很有必要。再比如说税务规划,渠道开拓,企业OA等等,都是属于这个范畴,务实的咨询效果也很好判断,看结果就行,所以业内有不少有绝活的咨询公司或者咨询顾问,能活得很好,无他,能解决问题。
务实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持续问题,咨询公司在的时候热火朝天,咨询公司一撤,过个一年半年,一切回归原样是很正常的情况,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在这讨论。
务虚咨询就很好玩了,最典型的就是战略咨询,给一家公司做五年战略,怎么样才能保证不出错呢?不可能的,除非做规划的这个人前知五年后知五年,那他就不是人,是神了。所以,本质上,企业找咨询公司来做战略规划,和算命是一个性质,而咨询公司采取的策略,是根据已有的信息,结合战略工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推导,找到一条看起来最可行的道路,对这种方案,一句话:信则灵!
信就全力推进,不信就束之高阁,说咨询没卵用,呵呵,有时候是企业的问题,有时候是咨询公司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差别有啥啊?
投资咨询公司的服务内容是给客户提供建议,具体投资由客户去执行。 投资管理公司的服务内容是提供投资建议+投资决策+投资执行(管理)。 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投资管理类的公司可以进行投资分析和建议指导的。 开展金融租赁业务需要相应的金融牌照,金融租赁牌照在全国也不过几十块。
证券公司应通过部门设置、人员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隔离措施,建立健全而巴置粮建务研究咨询部门与投资银行、自营等部门之间的隔离墙制度...
正确答案:√《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七十九条规定,证券公司应通过部门设置、人员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隔离措施,建立健全研究咨询部门与投资银行、自营等部门之间的隔离墙制度;对跨隔离墙的人员、业务应有完整记录,并采取静默期等措施;对跨越隔离墙的业务、人员应实行重点监控。
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财富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区别.
展开全部投资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本身就是投资及投资管理的主体。投资咨询或财富管理公司则是帮助客户投资及理财。
我又上超大项目了!麦肯锡,顶级投行,四大管理咨询,是这样工作的
第一个习惯就是,大脑喜欢归纳主题。用我们小学语文的话来说,就是“总分”结构。
第二个习惯是,大脑喜欢归类。假如你去餐厅吃饭,菜单上也会给你分好类,让你能够快速定位到你想吃的菜系。体会过两者的差异后,你会感觉分类真的是能够引起“极度舒适”。
第三个习惯是,我们的大脑会偏爱一些数字,比如数字3。古话有太多关于3的名言,“三人行”“举一反三”“事不过三”,说3点往往比2点或者4点,更容易让人接受。
最后一个习惯是,大脑喜欢有规律的东西。根据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短时间内能够记住5~9个记忆组块,短时间给别人太多信息,对方是记不住的,更不谈理解了。
原则一、自上而下,主题先行
先从结论讲起,说明问题的全貌
直接说明中心思想
原则二、层次清晰
把相关性议题在一个章节内说清楚
分清楚议题的层次
原则三、归类分组
表达的结构越简单越好
原则四、重点突出
一次不要试图传递过多的信息
要把最想传递的信息突出出来
总体来说,这群人,反应很快,不会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纠缠而增加沟通双方争辩的时间。知道什么是长期利益,知道什么对他和对方来说是最好的。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善于接受采纳。理解能力强,善于倾听和表达,能迅速抓住核心思想。
反对委婉和暗示,有话请直说。是的,我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和你沟通,是因为你足够聪明。
延申阅读:很少人告诉你:大老板们的真面目
我妈: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我以为往下走工作比较轻松,实际上往上走反而比较轻松,因为层次高的人脑子比较清楚,做事讲道理。小地方很多人脑子转不开,你每天去跟他们吵吵,时间精力都浪费在这上面了。
你可能会好奇,我也想做高层,那如何摆脱玻璃心,成为“脸皮更厚”的人?
本质上就是成长性和固定性思维的差异。
先说说公司中那些长期停留在基层人的,他们的思维比较固定,缺乏对事物思考的灵活性,特征有:
一是过度的自我防卫
二是将行为延伸到人
意思就是,当自己的观点或行为被否定时,他们会将这样的否定认为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当他们遇到批评或者不一样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由此来实现“自我肯定”。
像我们一起为这么巨大的项目筹划,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更需要大家把各种信息和想法放到台面上来讨论,得出最优方案。
在这样的讨论中,类似头脑风暴,没有什么观点是不能提出的,更好的方案和执行就是在不断的思维碰撞后产生的。
而聪明人会怎么想呢?
就像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戒掉垃圾食品了,但是在看到诱人喷香的食物面前还是会下意识地咽一下口水。
成长和努力啊,毕竟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想成长,都想努力,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做到的原因。
我给大家一个方法——将“我”和“我的观点”剥离开来,互相独立。
举个例子:假使现在有人对你说,你的这个方案不行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的时候,不要把别人对于观点的否定和质疑带到“我”的身上,只是对于“我的观点/想法/方案”才对。
只要从心底里非常明确一件事,“我”和“我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就足够了。不会因别人的意见而不快,只看意见的正确与否,只看有不有利于自己的提升与成长。
如今这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焦虑给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变得优秀,成长到一定的境界,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也只是思维认知的差距。
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最大的乐趣之一,也就是和这些聪明人一起“解题"的经历吧,他们经常会引起我的思考,让我不断打磨自己的思维方式。
正确的思维方式一旦建立,那么你的人生就有可能产生质变。
这篇“点赞+在看”过百的话,我再来和大家细谈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模式。
35岁,考了一堆证,还读了MBA,为什么转型还是这么难
只有保持距离还不够!真正有深度的人,都懂得这样对付职场「小人」
很少人告诉你:大老板们的真面目
再谈职场**智慧:为什么升职加薪的总是那个会“混”的同事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一些话,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些东西。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那就在下面点个赞呀,也可以转发或赞赏!
四大来自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360问答?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学法律的人适密械身洲合干这行吗?
楼上的对投资银行的理解有点偏差。现在通常所说的投资银行并不是指银行,而是指投资银行业务。一般说来,投资银行包括四层意思: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机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行业,而通常所指的就是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业务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涉足于所有的金融市场;其业务种类众多,经营着一切与证券相关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收购、资金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咨询业务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一样,都是从事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但两者的业务重点和功能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以存贷业务为主,主要发挥间接融资的功能;而投资银行以证券业务为主,主要发挥直接融资的功能。当前,证券化是国际金融领域发展的总趋势和主要方向,投资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投资银行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现在国内企业做得比较差,2004年10大投资银行业务机构中,没有一家是国内的,但总的来说,起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在深圳,做投资银行的,一般年薪在50万上。投资银行业务是需要法律方面的人才的,尤其是对《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较高,国内外的都要熟悉精通。
想去投行或咨询公司是学MBA还是金融硕士好一些?
MBA一般是针对在职的管理人员,这样学习效用才明显。要是不是这种情况的,建议读金融吧,刚出来工作都是从低做起的,强硬的知识背景对你初涉工作也比较有利,管理也是从你不断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
一场涵盖投行、管理咨询、买方的求职分享会回顾
Go-CashYouth官方平台
本篇为9月20日晚「外资投行&咨询专场」分享会的内容回顾。已征得嘉宾同意后进行推送。
本期请到的是在管理咨询、外资投行、买方有着极其丰富经历的Charles学长,目前为某头部并购基金PE部投资经理,嘉宾向同学们输出了精彩的观点与思考,Q&A环节问题爆满,有同学在结束后还私下向嘉宾进行了请教,可见本次干货内容之多,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内容速览:
外资投行面试准备
管理咨询面试准备
如何建立短中期求职壁垒
从专业服务公司到买方是路径依赖吗
以下是正文部分。
外资投行篇///
我们先对投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类:
1、内资券商,代表企业:中信、中金
2、外资投行,代表企业:高盛、摩根
3、FA财务顾问,代表企业:华兴资本、易凯资本、汉能投资集团等,核心是帮助公司融资。
以上三类机构,生意本质就是从投资额/融资额里抽取一定比例作为佣金。
投行的前台部门可以分三部分:IBD(主要为上市、并购及定向增发等一级半市场、二级市场业务)、销售交易部(执行交易和销售的职能)、资产管理部(对机构及个人的资产管理)。
IBD还可以拆分到更细,如按Sector分TMT组、Healthcare等;或者按Product分,如ECM(股票资本市场)、DCM(债务资本市场)、M&A组等。
有的投行还会有独立于以上两个组别的分组,如按照地区分组,有ChinaTeam等,专注于负责某一地域的客户。
内资券商或外资投行在执行层面上不会差异太大,但内资会更加关注合规方面。
嘉宾建议,同学们在制定职业发展目标时可以扣得细致一些,颗粒度更高,比如细致到某一个Team,无论是面试或写CoverLetter,能让面试官知道你做了更细致的工作,体现你的深思熟虑以及对这个岗位更高的Commitment。
接下来讲讲投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由于需要在投资人、发行人之间不断协调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候选人要有比较讨人喜欢的性格,这样才能把两方的“爸爸”伺候好。此外,投行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较其他职业更长,需要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灵魂。
投行面试包含BehaviorQuestions、技术面,我们分别来讲应该如何准备:
-BQ:
个性上,没有标准可言,这里只是稍微提出两点建议。第一点是不卑不亢,即便你的对面是一个高盛的MD,应放平心态,做到不卑。如果有的同学在一些比较好的机构实习过,或者接手过一些比较star的deal,把自己的fancy经历先放轻一下,以谦卑的姿态对待面试官。第二点是Beyourself,诚实对待面试,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技术面:
1.首先,公司金融及会计的基础需要打牢。投行四百问作为红宝书,看熟悉就没有太大问题。
2.估值方面,面试前拿一个Model从头搭一遍,会对整个估值流程和体系更加熟悉。
在整个面试准备中,还需要重视自我介绍,嘉宾认为自我介绍的核心是有以下三点:
1、把自己相关的经历罗列出来,让面试官知道你上岗就能干活。
2、让面试官记住你,可以在最后用几句话突出自己的特色。找工作或者申请学校都需要长板逻辑,突出自己的长处。找到能够被别人记住的点。
3、表达你对这个岗位的理解,突出你的commitment。
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引导一场面试,引导面试官向你提问,一个小技巧是可以把一些核心的实习经历写在简历较前的地方。
在面试准备时,还需注意自己的仪态、语速、微表情。可以开录音把自己的面试过程录下来,多复盘。
管理咨询篇///
管理咨询公司就像一个外包的智库,因拥有国际化的触角及分析经验给公司提供分析结果及落地方案。怎么去理解外包的智库呢,我们想象一个情景,假设某个国家的国企希望在国外做一个并购,不可能为了这个交易专门成立一个国际化的并购部门,也缺少国际化的人才,那就需要管理咨询公司,利用国际化触角,提供智库上的知识。
我们可以对管理咨询按照擅长的业务领域分以下几类:
-全能型选手:如MBB
-IT领域:如埃森哲、IBM
-消费品领域:如OC&C
-医疗领域:如LEK、致盛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选择进一个general的咨询公司还是更专精的咨询公司。如果本科专业是生物/IT等,可以考虑一下与专业对口的专精类的咨询公司。
咨询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呢,可以总结为三小点:结构化思路、数据可视化、能把一件事情分解说出来的人。
刚进入咨询公司的小朋友可能会接触到的活儿大致可以总结为:
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
2、总结数据背后的规律、趋势、结构等;
3、画PPT,以一种能够被客户理解的方式呈现。
面试准备:
管理咨询面试分为行为面及CaseInterview:
-行为面试:
不卑不亢,做足功课,了解公司及文化。
-caseinterview:
嘉宾受益较大的材料是victorcheng的录音及教材。
多练才是最重要的。
marketsizing类的解题思路:(CaseInterview常考题型)
问题常是一个没有办法被常识解决的问题,要拆分到可以被常识理解的问题。把非常识的变量变为常识的变量。
例如:估算楼下星巴克一天的营业收入有多少?拆解为单杯咖啡的价格*一天能卖出多少杯。这里单杯咖啡的价格算是常识变量,约¥30/杯,而一天能卖出多少杯还不是常识变量,于是可以继续拆解,一天能卖多少杯=多少个柜台*多少分钟能制作一杯咖啡*营业时间。
其他常考类型如盈利类、marketentry、兼并收购类。盈利类的题目多看利润表的条目,拆分成本和收入、费用。
管理咨询面试准备最核心的几点:
1、面试流程搞清楚,先做问题的clarify,也就是consultant中的把客户需求弄清楚。(纸质材料的case除外)
2、要时间,向面试官争取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呈现结构化思路。
3、讲话需要条理性,善用连接助词,多掌握结构化的小方法(首先,其次,最后),分点说话是一个好习惯。
4、caseinterview多练更重要,核心解题思路需要掌握。
5、自我介绍要讲清楚为什么自己想要做consultant,consultant的哪里吸引你,这值得花时间去思考,是最终决定你能否进入的关键问题。
如何建立短中期求职壁垒///
短期:
短期多是看执行,看你能不能沉下去做一线调研的工作,愿意花时间做paperwork,搭model、可以建立方法论上的壁垒,形成行业的粗浅了解。
中期:
看两条主线,一是能否给你带来行业的洞见;或是能否给你积攒行业人脉。思考自己在执行中能否积累以下两点:
1、接触的人脉、信息格*是否足够高,在投行的话看是否一开始就能接触到企业CFO、CEO;咨询看是否能接触到一些独角兽或上市公司的高管。你接触到的人可能会把自己凝结多年的知识告诉你,而不需要从基层了解业态。
2、能否成为行业的专家,积累行业洞见,积累行业的语言及人脉,这不是能速成的事情,需要花时间挖掘。
从专业服务公司到买方是否
路径依赖?///
不依赖。如果第一份工作就坚定去买方的话,就应该多去看这个行业的机会。
因为投行和买方所做的生意是有区别的:
-投行的concern是把deal承销上市,业态核心是把deal卖出去,把deal给close,不以输出研究结果为目标。当然研究所的研究氛围会更浓厚一些。
-买方需要对研究结果负责,输出判断。
从投行、咨询开始实习,是一个非常safe的选择,会给你后续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多可能性,但如果你希望去买方,是否一定要从投行做起,答案是否定的。
在买方可以说是认知高地。能够在别人的分析结果上更高地建立自己的分析。不用花太多时间做paperwork。坏处是要判断信息真伪,看信息的磨损程度。要去做一线调研看信息是否过时。
若希望从事买方,候选人需要拥有好奇心、自驱力以及希望去一线调研的动机。这是软技能方面的要求。在买方实习中,能够看到买方与卖方看问题的观点有多么不同,并学会输出投资价值观点。
Q&A///
(此处仅挑选代表性问题)
01.
成长型和并购型PE的区别,主要包括项目流程、关注重点、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招聘机会及门槛等方面的差异?
活跃度来看,成长型的基金更高,并购型基金活跃度不如前者,因为市场的M&A并不会太频繁,技术上来说,并购型基金对小朋友的要求稍高,因为交易复杂、各方协调的难度更高,需要搭LBO。两者的招聘机会和门槛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02.
国资/券商/银行系/纯民营背景PE的区别,及各自优势?
其实我们说弹*充足的基金就是好基金,也有论调称15年是国资大年,互联网、国资系的PE资金比较多,但工作性质不会差太大。总的来说看两点,一是看LP的结构,二是看资金规模。例如险资的风险偏好更保险一些,若LP较市场化,看的项目可能是TMT、技术、生物科学这类不确定性较大但回报高的项目更多。国资的基金更容易碰到非市场化的deal,如银联、国资的定向增发。互联网战投则会看协同。另外一点是国资背景PE在监管相关的行业里更加游刃有余。
03.
对于非理工科/医*复合背景的学生,如何在求职时证明自己有能力覆盖科技/医疗的相关领域?
学商科的长板是商业上的分析能力而非技术层面的分析。但看医疗还是会有些不一样,医疗的子版块分为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品,特别是创新*,还是比较难懂。
对于一些非理工科的商科学生求职忠告:
找到自己的长板,商科学生可以分析商业化落地,从商业角度判断项目。找工作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一些商业化的东西比如跟经销商打交道、进医院、拿证的流程也是行业的洞见。
04.
PE的Summer面试流程及主要覆盖哪些方面的问题?(是否是常规的BQ、whyu、whyus、简历、职业规划、建模会计等)
PE的Summer比较少,面试杀手锏是很了解某个行业、某家公司且有自己的观点。(回答经典问题pitchmeastock)这里“有观点”并不是指看几份研报做信息的整合提炼,研报的信息已经过期了。
核心是了解一个标的,回答两个问题:
1、生意的本质是什么:driver是什么,敏感性分析。亮点和风险,可利用杜邦分析法等。还需要简练地表达
2、提出与市场认知不一样的地方,要有自己思考。因为想要获得超额收益需要你有与市场不一样的想法。
04.
咨询公司喜欢什么专业的学生?需要很强的英语能力吗?
咨询基本不卡专业,但是卡学校,如果你觉得你的本科学校不行,那就去刷一下自己的硕士学校,这是很现实的。英语水平的话,国内慢慢来说,会减轻对英语的要求,但是大家其实相对是处于一个中高水平。外资的话,起码有一轮会是英文面试,可能在一场面试里会从英文变成中文,比如英文做完自我介绍后,用中文做Case,或者用英文做完自我介绍后,用中文做Case,这都是有可能的。
05.
外资投行Off-cycleintern的机会多吗?bar是怎么样的呢?
我了解到的外资投行的off比较典型的就是摩根斯坦利、HSBC,off-cycle其实对标的是summer,summer转正的比较多一点,而据我了解到的off-cycleintern的return不是特别理想,更多是一个日常实习的概念。
以上,正文结束。
Notice
⭐下期分享预告:
云师兄2020优秀毕业学姐的丹麦求职之路,10月11日,敬请期待~
⭐云师兄商学院2020年最后一期学员招募:
嘉宾荐语:
云师兄的课程很适合希望进入金融行业的同学,特别是对有志于踏入投行的同学,学习财务建模实践这门课,能从头到尾亲手搭建Model,在Assumption和三张表的配平中,了解估值体系和流程。云师兄的课件很清晰凝练,导师和小助手也都很耐心,肯花时间就不用担心学不会。
?推荐阅读:
四大来自,咨询,投行,PE有何区别360问答
几个工作都很要求人的综合素质,从最简单的说起吧,四大每年招聘人数是最多的,主要要求这个人英语好,更重要的是性格好,心细,耐得住寂寞,审计工作枯燥乏味,机械性很强,所以很多人都只是把这个工作作为跳板,少有坚持很久的。本科生、研究生起点相同,工资略有差异(每个月300)211以上名校毕业,英语过关,跟经理合伙人谈过,让他们觉得你确实是做审计的料基本就成了。咨询行业分类很多,初级的诸如财务咨询、人力资源咨询、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某个部门发展提供咨询建议,中级的就是市场研究、行业研究类的研究性,主要是出研究报告,高级的就是战略咨询了,对企业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分析,规划发展策略,财务研究和人力资源研究相对比较简单,一般的研究生或者优秀学校的本科生即可进入,专业背景符合进去做咨询助理,然后是咨询顾问,咨询经理,高级经理,咨询总监;行业类咨询和战略咨询要求很高,好的咨询公司一般不要非名校本科生,硕士起,MBA更佳,而且入职之后不需要做助理,直接就是咨询顾问了,如果有相关的行业经验(名企更佳)是会有更高加分的;投资银行部门种类繁多,一般我们说的主要是两个部门,业务承销和研究部。外资投资银行要北清复交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商学院更佳,海龟一般只要几个名校的,中金中银要求略低,券商有时候会考虑招募其他985学校的学生,CICPA有加分,相关实习经验有加分。研究部偏爱符合背景,工科类学士+金融类硕士最佳,教育门槛也是985名校研究生,CFA有加分,实习有加分。私募(PE,VC)特点是人少钱多,一般不要应届毕业生,除非有内推,或者学生极其优秀,从业者大多是在金融圈混了多年,有丰富经验的人,或者是行业精英和审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祝你求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