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华为5g数据控股股票是真的吗(华为上诉遭驳回,瑞典“如愿”完成5G频谱拍卖,背后的神秘力量是?)

华为上诉遭驳回,瑞典“如愿”完成5G频谱拍卖,背后的神秘力量是?

瑞典的5G频谱拍卖,因为有华为的参与而造成全国上下都在关心。而在其再三将华为拒之门外之后,后果如何了?鲜有报道,更加少人知道这背后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在作祟!

1月19日,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在带有附加条款的情况下完成5G频谱拍卖,相关附加条款要求电信运营商不得在5G网络建设中使用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设备。正在使用的华为设备也必须在2025年初之前全部完成更换。

该频谱拍卖本应在去年11月举行,但在瑞典**禁止华为参与该国的5G部署后,华为对拍卖提起了诉讼被推迟。PTS在法庭复审中获胜,瑞典5G频谱拍卖重新定到1月19日。

瑞典「5G频谱」花落谁家?

1月19日,瑞典邮电*(Post&Telestyrelsen,PTS)在一天的四轮竞标之后,完成了2.3GHz和3.5GHz5G频谱的拍卖,并且都获得了相应的许可证,它们都是谁?

先预热一下,在去年10月瑞典PTS曾宣布Teracom、TeliaSverige、Net4Mobility和Hi3GAccess四家实体公司取得参与3.5GHz和2.3GHz频段的拍卖资格。

毫无悬念,如同事先商量好了一样,最终的频谱拍卖结果由他们抱得花归。

其中,3.5GHz频段的频谱由瑞典Telia拍得(3500MHz至3620MHz之间的120MHz频谱),中标价7.625亿瑞典克朗。

此外拍得3.5GHz的还有Hi3GAccess(TreSweden)频谱段为3400MHz至3500MHz之间的100MHz频谱,中标价4.925亿瑞典克朗。

4G运营商Teracom是2.3GHz频率的唯一竞标者。竞得2300MHz-2380MHz之间的80MHz频谱,中标价4亿瑞典克朗。

Net4Mobility是TelenorSweden和Tele2Sweden的合资企业。表现也不错,最终拍得3620MHz-3720MHz之间的100MHz频谱,中标价6.655亿瑞典克朗。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TelenorSweden和Tele2Sweden两家公司就表示已经完成了供应商遴选,与合作伙伴爱立信和诺基亚共同推出全国5G无线接入网。而在2018年700MHz拍卖中已经赢得相应的频谱加上这次拍卖的结果将使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推出5G更为可能。

Telenor瑞典公司首席执行官KaarenHilsen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年内让99%的消费者都能用上5G服务。

Tele2更是将诺基亚指定为瑞典和波罗的海的核心网络供应商。在去年,Tele2推出了瑞典首个5G网络,目前已覆盖瑞典30多个城市。

根据最终公布的信息,瑞典此次5G频谱拍卖共筹得23.2亿瑞典克朗(2.737亿美元)的资金。

驳回!——华为上诉之宿命

2020年10月,瑞典表示出于安全的考虑,禁止华为和中兴通讯参与瑞典5G计划,并允许参与5G拍卖的公司在2025年1月1日之前将其从现有基础架构和核心功能中删除。

2020年11月,斯德哥尔摩法院表示华为有权对瑞典许可条件的上诉,该条件禁止中标者在其5G网络中使用其设备。

华为在起诉书中表示,相关禁令缺乏法律依据、侵犯了基本人权、违反了欧盟基本法律原则,实质上是不正确的。起诉书还显示,如果该禁令得到维持,将对其业务造成异常全面和不可弥补的损害

瑞典斯德哥尔摩上诉法院驳回了华为关于瑞典PTS拟议1月19日进行5G频谱拍卖的决定提出的上诉请求。

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BorjeEkholm)对瑞典商务部长AnnaHallberg说的若瑞典**保持对华为和中兴的禁令,爱立信将离开瑞典。

华为**欧和北欧地区执行副总裁KennethFredriksen表示:“我们认为PTS已经做出的相关决定既不利于客户,也不利于整个瑞典。因此,我们希望瑞典法院研究PTS的相关决定的作出是否是通过适当程序的、是否是依法的。”

但是在华为提起上诉导致法院发出禁令后,瑞典方面只短暂暂停了拍卖,随后很快与参与者保持联系并迅速恢复了拍卖,不顾「条件有待法律审查」。

瑞典的5G部署拍卖在为“安全审查”及华为的上诉推迟了两次,最终依旧没改立场。整个华为参与被拒的过程可汇成一句话:瑞典在拿不出任何拒绝华为参与拍卖的证据仍将其拒绝掉。

瑞典的这一做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5G频谱拍卖起到一个极其恶劣的示范引领作用。

面对这结果华为**欧和北欧地区执行副总裁KennethFredriksen对此表示,“很难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良好的拍卖。”

2021年1月2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就此事做了回复说:“我们注意到瑞方排除特定国家企业完成5G频谱拍卖的举措。瑞方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企业排除在瑞典5G网络建设之外,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方敦促瑞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从维护中瑞经贸合作的大*出发,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古老的家族,神秘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频谱规划是通信产业发展的起点,是5G的发展以及下一代无线技术通往创新之道,5G频谱改变的不仅仅是宽带的技术,而是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工业互联,从智能遥控到远程医疗,甚至军事领域里,频谱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瑞典5G频谱拍卖中,华为受阻的的力量除了美国之外,却鲜有人会将这一切跟爱立信背后的大股东瓦伦堡家族联系起来。

这个家族延续了两个多世纪,可用“企业帝国”,甚至只能用“王朝“来描述它的大貌。

可媲美于美国洛克菲勒、摩根和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团,瓦伦堡家族是一个恪守「存在,但不可见」信条的隐形家族。“低调”使它免去许多家族的灭顶灾难,它绕过世界大战甚至在世界大战中受益并迅速崛起。

二战时,瓦伦堡家族治理下的银瑞达银行帮助纳粹德国转移了大批从***那里掠取的大量黄金和其它资产,并作为发家致富的其中来源之一。

迄今为止,该家族产业下的资产涵盖通信技术、重工程、健康产品及金融服务等。

以上数据来自于网络仅作参考

除了电信巨头爱立信,ABB、沃尔沃、北欧最大的航空SAS……这些著名跨国公司的最大股东也源自于瓦伦堡这个古老的家族。

瓦伦堡家族下的银瑞达核心投资企业的产品涵盖各个领域:从伊莱克斯吸尘器到机械设备巨擘ABB;从斯勘尼亚卡车到阿斯利康的畅销溃疡*;从商用汽车到萨博战斗机。它的身份也从全球最大的园林机械设备制造商富世华,飞机、汽车制造商变到军火制造商萨博。

瓦伦堡家族投资频繁,先在2002年认购ABB、伊莱克斯、SEB和WM-data公司发行的新股票,在2003年后又控股了Hi3G公司(划重点,此次瑞典5G频谱拍卖中,拍得3.5GHz的正是Hi3GAccess,以4.925亿瑞典克朗拍得3400MHz至3500MHz之间的100MHz频谱)。

近10年来,瓦伦堡家族企业投资结构明显向信息技术倾斜,投资的资产一直在瑞典内蔓延。瓦伦堡家族控股公司持有的企业占到瑞典上市公司市值的40%+,整个瑞典40%的人都在瓦伦堡家族幕下工作。瑞典政权在财阀面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傀儡。

5G频谱拍卖的受益者「存在,但不可见」

在欧洲,瑞典是率先立法来确立5G规则的国家。在爱立信技术的支持下,全球第一个5G网络是采用爱立信技术推出的,欧洲第一个5G网络也是如此。在5G世界里,至少在瑞典的5G建设中,爱立信位高权重。

今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通信法》中断然不标明“我不讲理”。如同瑞典对外的声明称「来自美国的压力」,这完全符合瓦伦堡家族“存在,但不可见”的低调作风。瓦伦堡家族在这低调行事中,占尽先机。既从中国市场中分得最大的份额,又避免着中国企业家进其底盘(瑞典)与之相竞争。

除了美国,瓦伦堡家族是最不希望华为进瑞典的角色。“拒绝华为参与瑞典5G建设”,不能说爱立信是最大的受益者,但瓦伦家族从中绝对受益非浅。

2019年3月,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统计数据就是明证:5G通信所需的标准必要专利申请数量中,中国占比达到34%,全球排名第一。

2020年1月,在Iplyticszai公布的数据中,华为依旧是当前全球拥有5G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共有3147项5G专利。

图来自:Iplytics

在2020年4月,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宣布爱立信已拥有超过54000项获批专利(不特指5G领域)。

但可明确知道的是,爱立信在5G领域获取的专利件数仍未敌华为,华为在基站市场占有额上也远超爱立信。

在国家固有份额上,如果让华为进场了,如爱立信及Hi3G还如何生存?

在玩阴谋上,华为不敌瓦伦堡家族这个古老的家族,但在技术上,瓦伦堡仍逊“华为”此「后生」一段香。

回头看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在之前发表的一番充满正义的言论,难说不是故作惺态。

而说华为有军事背景,以防止华为给基站安装“后门”为由的瑞典,恰恰相反,这股阻止华为入瑞典的隐秘力量——瓦伦堡家族,他们的防务公司萨博集团就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工业集团。

自1969年,瓦伦堡的SAAB(萨博)与1890年成立的斯堪尼亚-Vabis车厂合并成SAAB-斯堪尼亚集团,是世界上同时制造飞机、汽车、卡车、战车、火箭、卫星、电脑与通讯等高科技产品的工业集团。

在这头,华为受尽瑞典的5G建设禁令的排挤,在那头,萨博与美国军方先后签订了价值共6亿多人民币的军售合同,与拍卖的5G频谱所得旗鼓相当。

未来的战争,是科技的战争,科技的战争之关键决然是信息技术之战。这次瑞典的5G频谱拍卖显然绕不过瓦伦堡家族,美国对瑞典施压不过是“投其所好”,表面上的瑞典向美国「屈服」,也不过是“顺水推舟”。

往期热文推荐:

☞任正非:我们过去的战略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能力很不符合现实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中兴通讯公布年报:2020年营收超1013亿元,净利润43.67亿元

☞巴西考虑让华为回归5G竞标

☞57亿!Lumentum并购新操作

☞联通2020年4G用户累计2.70亿;电信与联通5G消息工程突然被终止

☞“中国联通董事长”此任不轻;陈忠岳,此人不凡

☞受美制裁,小米真的有军事背景吗?

☞台湾传言「关闭3G网络」,还能传多久?

联想5G标准投票真相是什么?

联想5G标准投票桐枝世真相,是联想力挺了华为的操作结果。近日,一则“5G标准投票中,联想没投给华为投给高通”的信息在网络疯传。联想也被大量不明真相的网友围攻,被批“不爱国”。对此,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也携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发出内部信,向联想全体员工说明“5G投票”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LDPC技术方案。本次会议只决定了数据信道长码方案,并未最终确定数据信道短码方案。在关于长码的表决中,包括华为联想等在内的全部与会品牌都同意将高通LDPC作为长码方案。因此这次会议上的投票对华为Polar并未造成决定性影响。在关于数据信道短码的表决中,联想等40多家企业支持了华为Polar,票数超过高通LDPC,但由于不同企业所持票的权重原因,高通LDPC依旧在数据信道短码中胜出。在关于控制信道的表决中,联想等60多家企业投票搭埋支持华为Polar,助力华为Polar成功拿下控制信道编码。由此来看,联想对华为Polar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网友集中攻击的“*肢由于联想的反对才导致华为Polar丢掉了短码”并不符合事实。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还原联想5G投票真相华为官方感谢联想支持

GPP组织的5GeMBB方案第一轮(RAN1#86bis)投票是在什么地点

5月16日,针对联想“5G投票”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联想控股裁朱立南面向全体联想人,发出一封主题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内部信,说明“5G投票”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在信中,柳传志深情回忆联想创业史,痛斥网络上称联想“卖国”各种谣言。他还特别提到,他和华为主要创始人、裁任正非通话,任正非力证联想投票并无问题,两人共同表示,中国企业应该团结,不要受到挑拨离间。柳传志表示,在整个投票过程中,联想集团代表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基本的,要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是注重大*,就是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经过详细调查及各方求证,他认为联想的投票原则没有问题,执行也没有问题。柳传志在信中提到,在5GeMBB方案第一轮(RAN1#86bis)投票的时候,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LDPC技术方案。在第二轮(RAN1#87)投票时,联想集团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坚决选择了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Polar码方案。自5月11日华为官方发声明支持联想后,5月16日晚华为对媒体再次表示,“感谢联想集团和各合作伙伴一贯的支持,也愿意跟联想集团,以及产业链的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持续推进5G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次柳传志与任正非电话沟通,其背后释放的信号与意义无论对于联想、华为,还是整个中国5G产业链各方而言都非同寻常。在驳斥谣言的同时,柳传志还在信中表示,1984年,一群完全不懂市场的科研人员,怀揣产业报国的梦想,艰难地开始了国产PC品牌的创业之路;敢于以“小舢板”的力量与国外庞然大物般的PC巨头一较高下,坚决举起民族工业大旗;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甘冒风险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就是联想的基因,历经磨难,从未改变。“拥有为荣誉而战的信念,那是我们最大的支撑!”柳传志在信中说,“三十多年来,联想与中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三十多年来,联想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将一个民族品牌做成了全球品牌,将技术和服务提供给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说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联想的历史当之无愧是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国到世界的一个缩影。针对“5G投票”事件中恶毒攻击联想的文章,柳传志强调,一个技术领域事件,事隔近两年突然间被人翻出来,联想被污蔑为“卖国”并不断发酵,这是偶然事件,还是被人利用,不由得不令人深思。柳传志在信中表示:“联想3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一路跋山涉水,经历九死一生。今天我们不能容许有人朝我们泼脏水,甚至冠以‘卖国’的帽子!试图冲击我们的军心,打垮我们的士气,践踏联想人的尊严,打击一个民族品牌的骄傲,我们所有的人,都绝不能、也绝不会有半分容忍!”柳传志最后在信中向全体联想人发出号召:到了挺身站出来的时候了,朗朗乾坤,如果不能让正气自保,还办什么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献计献策,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

5G厂商之一:华为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编者荐语:

华为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毁誉参半的文化,掩盖不了它的成功,更是以一己之力力拒美国。我们看看这篇小枣君对华为的描述!

学通信,学5G,就上鲜枣课堂!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华为基本情况

全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英文名:HuaweiTechnologiesCo.,Ltd.

绰号:菊花司(LOGO是一朵菊花),也被竞争对手叫“F7”,“28”,含义大家请自行百度。。。

成立时间:1987年  (刚过完30岁)

总部所在地:广东深圳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简称坂田基地)

创始人:任正非 (业界尊称:任教主)

现任董事长:梁华(之前是孙亚芳,上个月刚换的)

公司SLOGAN: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曾经也用过:“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是一家什么类型的公司

按华为自己的说法,它是一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实,按行业内的传统说法,华为是一家通讯设备制造商,也就是我们通信行业通常所说的“设备商”。

通信行业其实就是运营商、设备商、以及合作方组成的。

运营商就是我们国家的移动、电信、联通这样的,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提供电信服务的企业。

而设备商,就是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这类的,专门研发制造通讯设备,卖给运营商硬件、软件和服务,帮助运营商提供电信服务的企业。

但是,华为这些传统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是通讯设备,包括数据传输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宽带多媒体设备,电源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等(我们称之为系统设备),主要服务对象是运营商、政企网(**、企业)这样的客户,也就是2B业务(不是二逼,是toBusiness)。

说白了,以前华为是不向普通百姓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所以,普通老百姓对华为的了解其实都比较陌生和片面。

根据刚发布的年报(估计之前大家都被刷屏),2017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47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高达963亿元。

从业绩来看,消费者业务只占了华为整个公司的39.3%。

华为的组织架构

华为的员工数量,目前大概是18万多人。作为一个技术型企业,这个人数算是相当庞大了。

为了管理好这么庞大的一个公司,当然需要相对应的、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华为的公司架构(来自官网)

上面图里面的BG,就是BusinessGroup,不是一个特指的部门,是指华为的一个“业务集团”。

如前文所说,华为的主要业务,就是按照运营商、企业网、消费者来分的。

运营商BG:没什么好说的,传统强项,也是公司支柱。

企业BG:前几年华为非常看好企业网这片“蓝海”,下了大注,拉了很多人,结果发展并不及预期,所以只能又减小规模。

消费者BG:最近这些年增长很强劲,但是也遇到很多的问题。毕竟2C(toConsumer,面向消费者)的玩法和2B的玩法完全是两回事,华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华为消费者BGCEO、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 余承东

(因为经常说错话加打嘴炮,也被称为“余大嘴”)

华为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一共有17名董事会成员,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董事会设常务委员会。

华为管理层

前排左起:孟晚舟、胡厚崑、郭平、徐直军、梁华

后排左起:何庭波、徐文伟、阎力大、丁耘、任正非、陶景文、李英涛、汪涛、彭中阳、余承东、陈黎芳、姚福海

华为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轮值董事长的轮值期为六个月。

这个确实很有特色。别说通信行业,就算放眼全球,这么大的公司半年轮换一次最高领袖,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主要原因,估计还是为了均衡权力,约束高管,平衡发展。

华为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通常我们所说的华为,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它的背后,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股东,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下称“工会”)和任正非(他的持股比例只有1%多一点)。

工会作为公司股东参与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由持股员工代表会审议并决策。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

华为并没有上市,所以不存在外部投资人。员工就是华为的投资人。

华为不上市的原因,也有很多说法,小枣君觉得,主要是怕上市后人心会散吧。毕竟没上市就已经如此庞大,如果上市的话。。。换做是我,也没心思干活了。

华为也有一些子公司,根据稍早一些的资料显示,华为的子公司包括:

这些关联公司也挺有意思的,例如“华为海洋网络(香港)有限公司”,是埋海底光缆的,“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大家都知道,做海思芯片的,还有那个“上海莫塞尔贸易有限公司”,是卖葡萄酒的。

许你网易卖猪,就不许我华为卖酒?(设计台词)

华为的文化

华为的狼性文化众所周知。简单地说,就是极强的组织性和执行能力。

华为的执行能力所有公司都很羡慕。而这个强大执行能力的根源,一方面是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收入待遇。

经常有人戏称,华为新员工培训是“洗脑”。其实,即使老员工,要求也是一样的,必须要有拼搏精神。

例如华为有名的“奋斗者协议”——“我申请成为与公司共同奋斗的目标责任制员工,自愿放弃带薪年休假、非指令性加班费和陪产假”。

你也可以不签,但是不签的话,年终奖金和股票分红就。。。

华为工作之辛苦,加班之变态,举世闻名。

最有名的就是那个关于日本专家的笑话——

华为招了个日本专家,上班第一天就对团队同事们说:“我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个月之后他回日本了,扔下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还有一个例子:据说所有华为人都怕一个声音,那就是——

这个广告,也许最能表达华为人的艰辛

即使是老员工,在华为的生存压力也很大。

之前爆出来的“华为工程类员工34岁强制要求退休,研发类员工40岁强制要求退休”,虽然官方没有直接承认,但老员工们心里也有数。

有人说华为越来越像一支冷血的雇佣军,只看业绩,不讲人情。这个怎么说呢,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想要活下来,确实只能靠拼。华为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地位,都是拼搏和奋斗出来的。反正钱给足了,干,或者不干,都是各人的选择。

重点:华为薪资到底有多高?

关于华为,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薪资。到底给了多少钱,让员工这么拼命?

根据最新的年报,计算了一下,人均薪酬接近60万。(2017年华为支付雇员费用为1068.51亿元。华为员工约18万名。据此计算,华为员工人均年薪59.36万元。)

实际上,如果你去问华为的员工,他们一定都会矢口否认,然后很委屈地告诉你,他们拉了后腿。

那华为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据了解,华为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工资、股票分红和奖金;当然如若外派国外,还有外派补助+艰苦补助。

另外,华为实行职级制度,一般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华为职级是13级(也就是常说的“P13”),2年升一级,海外升级速度略快,17、18级一般是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21-22级则到了总裁、副总裁级别。

在2014-2015年大幅度提升工资基线后,每级工资差距大概在4000元。13级在9000-13000元,14级13000-17000元,15级17000-21000元,16级21000-25000元,17级25000-29000元,越往上工资薪酬差距越大。

不过,工资其实只是零花钱,股票分红才是大头。

华为每年利润的大部分,都会以分红和升值形势,返还给员工。

“一般来华为2年后才有股票,不过现在针对15级以下员工已经不发股票了,改为发TUP,类似于股票,不要用钱买,但只有5年有效期,每股分钱是一样的。”

以2015年为例,华为虚拟股票分红,每股分1.95元,升值0.91元,合计2.86元。员工股票数量和来华为年限强相关,如果是17-18级员工,03-04年左右进华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万股,税前分红大约60-70万。如果是2000年前来的,分红能过1百万。20级以上的大约2-3千人,今年光分红有200-250万。职级21-22级的,税前分红+升值超过500万。

另外,华为年终奖也非常高。

毕业后来华为3年的,年终奖一般在15万左右。入职10年,绩效中等以上,职级16-17级,年薪税前50-100万。职级18级以上,考评中等以上,年薪税前都超100万,数目有数千人,加上海外常驻人员外派补助,年薪税前超百万人数估计超万人。

虽然华为员工收入令人羡慕,但考核极其严格。对于个人绩效评比,一般来说:10-15%考评为A,不超过45%的B+,40-50%考评为B,5-10%考评为C或D。考评为C或D,三年不能涨工资、配股,奖金当年为0,号称“一C毁三年”。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搜索资料)

补充:关于华为一些八卦的看法

经常有人问:“华为到底有没有军方背景?”,“任正非是不是高干子弟?”,“华为是家族企业吗?” 小枣君借此机会,也粗浅聊聊我的看法。

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任教主”,华为的精神领袖。他一手创办了华为,也引领华为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农村,在那个时代,大家都知道,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成长环境十分恶劣。

他大学毕业后,当的基建工程兵,后来国家撤编,转业去了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他在单位的时候,因为被骗,给单位造成损失,结果被赶出来,无奈拿了21000元创立的华为。

正因为任正非以前是部队军人,所以很长时间里都有人说他有军队背景,传得神乎其神,其实纯粹扯淡,就那时候他那个级别,又是个工程兵,说他和华为有军方背景,是不靠谱的。而且他后来转业,也是被逼创立华为,如果关系和后台够硬,哪里至于被赶出来,更不至于只拿21000元开始创业(其实就相当于白手起家)。

不过,网上确实有说,任正非的前妻孟军的父亲是一位副省长,也不知真假,不过人家都离婚了(创业前就离婚了),再说副省长也真的不算什么大后台。

任正非的女儿是孟晚舟(任正非和前妻离婚,女儿和前妻姓),儿子是任平。他们一家人都行事非常低调。孟晚舟虽然一直在华为,但也是从底层做起,也是这几年当上华为CFO,慢慢走到了大家的面前。任平的能力,根据网传,不如孟晚舟,几乎看不到任何露脸。

任正非之女、华为CFO孟晚舟

任正非之子任平

(很低调,网上只找到这一张照片)

小枣君个人认为,华为这样一艘巨型航母,无论是谁,都不敢说能够接手掌舵(哪怕是轮值CEO之一)。况且前面也说了,它是员工持股的企业,任的持股比例并不高,子女做高管还可以,要说接手整个公司的话,还要看华为人同不同意。

结语

好啦,今天就扯到这里吧。

华为是一家非常特别的公司,特立独行的风格当今世界独一无二。很多公司都说要学华为,结果没有一家学成功的。研究华为的人很多,关于华为的书籍也有很多,都把华为当作案例来分析。

任教主语录,经常被奉为管理学经典

小枣君写这篇文章,根本谈不上分析华为,只是帮助大家对华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其实,华为就像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也许,它没有你想得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坏。

至于它到底是不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将来是否能延续现在的辉煌,又能延续多久。

这些问题,只能让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通信丨5G丨解读丨技术

快给自己5G充点电吧:

书名:《深入浅出:5G移动通信标准与架构》第三版

作者:5G哥

页数:约340页

字数:约22万字(赠在线文档阅读220万字)

定价:69.9元

第三版进行重大更新,依据2019年3月最新3GPP标准修订。

前订购价:59.9元 (除节假日外每日发货)

>> 扫码立即预定实体书(赠电子版在线阅读)

华为5G有哈勃股票吗?

现在形势都不好呀

苹果、华为究竟在造什么“车”?

对于汽车业,不少大佬们都在蠢蠢欲动,抢传统车企的饭碗。近期,关于苹果、华为要造车的消息不绝于耳,到底是真是假呢?同时,虽然华为和苹果都是世界顶级的高科技公司,华为的技术实力强大,而苹果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力强大,但真的要跨界造车时,能否坚持到造出量产车呢?能造出好车吗?话不多说,今天我们一起去一探虚实。苹果斥资1357亿造车自2015年开始,业界盛传就苹果发起了造车的泰坦计划,并从全球各大车企挖来优秀人才,包括特斯拉、克莱斯勒汽车、大众集团,以及从英伟达、Waymo等公司聘用自动驾驶相关的人才,帮助苹果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而在2017年,苹果公司也获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据外媒报道,当时从苹果总部大楼驶出的一辆雷克萨斯RX450h上,安装有公司最长探测距离的64线激光雷达,此外还有至少两个雷达,两个摄像头。而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说:“苹果正在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但不一定会开发出真正的硬件产品。”再者在去年,虽然有关苹果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在逐渐减少,甚至还曝出苹果在自动驾驶部门裁员200人的消息,不过其获得的汽车专利却在不断被曝光。从2019年苹果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数量来看,几乎是2017年和2018年两年获得汽车相关专利数量之和。而截止目前,苹果已公布近70项汽车相关专利,除了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相关专利,还包括电动机、悬挂系统、灯光、车辆地板、车窗玻璃加热、车辆导航、保险杠等方面。但苹果似乎低估了智能汽车的难度,也高估了自身在造车的硬件上的研发速度。因此,在近几年,苹果的表现就成了只有专利没有产品的尴尬*面。不过,今年5月25日,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预计,今年苹果将在汽车研发上投入近190亿美元(约1357亿人民币),作为对比,休伯蒂表示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支出为800亿-1000亿美元。苹果投入的190亿美元研发资金已占整个汽车行业研发费用的20%,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苹果汽车开创颠覆汽车市场的强大动力。所以综合以上内容以及在2019年苹果收购了***.ai自动驾驶公司的信息,不妨可以大胆猜测,苹果的造车路径,不过是从此前造乘用车卖给消费者的法,转向了造汽车与自家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的套路——也就是直接造无人车。华为只是不造整车?华为任正非曾表示:华为绝不造车,永不造车。与此同时,不少华为高管也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不会造车,但在这两年的消息来看,在事实上它们的手早就伸到汽车行业里面了。今年5月22日,富临精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华为签订《车载减速器采购项目协议》,公司被确定为华为新能源车载减速器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双方未来将围绕核心技术产品及产业资源,在新能源电驱动总成领域开展合作。在截图中可以看见华为要做的是“车载减速器”,同时对于以上信息,华为品牌部相关人士也回应称:“公司没有造整车的计划,目前暂不清楚公告中涉及到的零部件的采购用途,内部正在核实信息。”注意!“整车”这一词可谓是用到了精髓。再者,众所周知,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而华为也确实与一些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本月9号,华为联合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共同打造消费者感知的5G汽车。这意味着,华为正式与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联手,而5G汽车或将成为自主品牌的“护城河”。与此同时,从去年12月开始,不少汽车厂商就已经开始集成适配HUAWEIHiCar系统。截止到现在,HUAWEIHiCar系统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家车厂,包括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已经加入,合作车型超过120款。而在本月18日,上汽MAXUS也推出EUNIQ5和EUNIQ6两款全球首发车,这两款车型的纯电动版本都采用的是华为电机控制系统和“三合一”车载充电系统。华为在其中扮演的就是供应商的角色。这样看来,华为坚称的不造车,实际上只是不造整车,也就是说不会去成立一个汽车品牌、不会去建造一个属于的自己整车厂,更不会有华为牌汽车。但华为虽然不造车,但是目前涉及到汽车的领域并不少,例如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互联、智能能源等多个方面。同时,从华为作为供应商所供应的技术来看,是具有非常领先的位置。结语简而言之,企业跨界造车,在近几年来也并不算是新鲜事了,不止是苹果、华为等科技企业,还有索尼、谷歌、百度、戴森、恒大等等,但对于圈外人进入汽车这个重资产行业市场,就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投入,真正进入产业链也并非易事,所以真正进入行业,造出来车还是不容易,造出好产品也更是难事。同时,苹果和华为涉足汽车行业的方向不一样,走的路也不一样,相较之下,编者认为华为的发展思路更加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即通信、智能、互联,以及自动驾驶算法,而车辆制造则不涉及,总体路线专而精。而苹果造车呢?传统的功能机变成智能手机业务的创新,实际上已经达到天花板,但相对传统的汽车才刚刚开始迎接互联网。因此,苹果公司更需要的是一个新的故事!例如是在无人驾驶汽车方面占得先机。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投了5G华为创股为什么提现提不出来?

华为根本就没有上市,我感觉你应该被诈骗了,最好还是报警吧。

国内18家车企与华为合作组建“5G汽车生态圈”

据悉,华为集团联合了国内18家车企共同合作,组成了“5G汽车生态圈”。该生态圈将着力于建设5G网络、5G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促进“5G+车联闭陪网”协同发展。目前,这18家车企包括: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控股、江淮汽车、一汽集团(一汽奔腾、一汽红旗、一汽解放)、东风集团(东风乘用车、东风小康)、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宇通客车等企业(排名不分先后)。广汽新能源AionV目前搭载了来轿逗蠢自华为海思的新一代巴龙50005G芯片。该芯片是华为海思最新的5G基带,在Sub-6GHz(低频频段)频段达4.6Gbps,在毫米波(高频频段)频段可达6.5Gbps。同时,该车还支持5G+V2X智能通讯系统,提升了用户的驾指御乘体验。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哈勃控股是真的吗?

华为是百分百民企,华为人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持有华为股份

机构扎堆调研的5G+华为概念龙头股,股价近6周连续暴涨,后市该关注那些股票?(附股)

数据统计显示,近一周(6月28日至7月4日)机构调研个股数量有80多只。从调研机构类型来看,近一周证券公司调研相对最广泛,达69只,即八成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和私募调研数量次之,分别调研了31家和24家公司。

沪电股份成为近一周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股票。数据显示,合计有51家机构分别在7月3日和7月4日调研了该公司,包括14家证券公司、7家基金公司、10家私募。机构询问了贸易争端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沪电股份作为身兼5G概念及华为概念的龙头股之一,近期表现出色,股价连续第六周上涨,屡破历史新高,累计涨幅近50%。

其他调研机构数量较多的个股还有信维通信、伟星新材、美的集团等,近一周均有20家以上机构前往调研。

其中,信维通信6月28日接待了35家机构。有机构问到,近期5G牌照的发放是否会促进公司5G业务的发展?

这些公司年报季报高增长且低估值

数据统计显示,近一周获得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潍柴动力、仙坛股份、永高股份、新宝股份、我爱我家等个股去年年报以及今年一季报净利增长超过20%且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

具体看,潍柴动力去年净利同比增长超过27%,一季报净利同比增长接近35%,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0.61倍。仙坛股份去年净利同比增长接近3倍,一季报净利同比增长超过4倍,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3.41倍。永高股份去年净利同比增长27%,一季报净利同比增长超过672%,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6.24倍。

华昌化工本周涨超22%

本周各大指数继续反弹。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08%,深证成指上涨2.89%,中小板指上涨2.12%,创业板指上涨2.4%。

梳理发现,机构近一周调研股本周平均上涨2.67%,表现强于大盘。涨幅最大的是华昌化工,本周累计上涨超22%。其他涨幅较大的个股还有天邦股份、南洋股份等,本周累计上涨幅度均超过10%。下跌的个股中,天晟新材跌幅最大,超过3%。

下周重磅消息

1、史无前例!下周21只科创板股打新盛宴

下周将迎来科创板打新黄金周,21只新股同台:周一1只,周三9只,周四4只,周五7只!周三是重磅大戏:9只新股同一天进行申购,这在上交所尚属于首次。其中,中国通号申购上限高达25.2万股,顶格申购将100%中签。

点评:下周21只科创板股打新,创了历史纪录!最高市盈率79倍,最低也有40多倍,很多人不免有些担心。不过,科创板是国家背书,打新不会有风险,必须要坚持打,万一中了呢?

而且,为了让人人都能中签,这次监管层拼了。直接上了巨无霸央企中国通号,只要顶格申购,掏出252万,就可以100%中签,把科创板新股带回家。

但问题来了,韭菜去哪儿找250万?如果只为了中10块的彩票,刮了几万的现金,就得不偿失了。实际上,现在最棘手的是,科创板前5天没涨跌停限制,打新中签的,该如何卖呢?

是跌破5日线,还是10日线,还是振幅超过20%,上影线卖出?看看香港的中烟香港,半个多月从4.9涨到28块,翻了5倍多;但最近陷入巨震,以A股的炒作,暴涨暴跌会更吓人。

科创板新股高市盈率,是生态的巨变。之前23倍红线破了,现在普遍50-60倍,相当于打新赚的钱,变相给了上市公司,让他们多募资。打新无风险套利时代结束,这算是A股市场化开始么?

下周20多家新股,募资近300亿,占现在成交近10%,对主板影响不容小觑,很多人中签缴款,只能卖股票了,完成了资金的转移。IPO的大跃进,对市场情绪也是利空!

2、重磅黑天鹅*ST康得或启动强制退市

7月5日,*ST康得收到证监会处罚。公司过去4年净利润实际为负,触及相关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深交所表示,可能将第一时间启动强制退市。此外,*ST康得公告,收到证监会罚款,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钟玉处以90万元罚款。

点评:曾经千亿的康得新,地雷爆炸了!证监会定性是“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深交所表态将强制退市,公司8日起停牌,但在劫难逃了。

康得新有15万股民,市值125亿,这次踩雷的,几乎血本无归!更残忍的是,该股最近两周暴涨40%,很多人都去参与抄底,很多前期套的太多,想回本的;但他们面对的,是突然要退市!

康得新黑天鹅飞出,很多垃圾股瑟瑟发抖!像康美*业这种造假的,新城控股这种道德败坏的,博信股份这种董事长被刑拘,还有各种立案调查,近期任何曾经有污点的公司,都要远离。

康得新造假119亿,顶格罚60万、90万遭耻笑!但这只是开始,钟玉已被抓了,相关会计师和事务所逃不掉,这帮人要把牢底坐穿!这是臭名昭著的经济犯罪,不重罚怎么向1.5亿股民交代!

自从创业板借壳放开,很多垃圾股都疯涨,比如康得新涨了45%、康美*业涨了40%,但这就像得了艾-滋的渣男骗炮,你每刺激一次,搭上的可能就是人生,何必呢?

3、定了!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

定了!7月22日(周一),科创板将正式开市交易。短短259天,从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科创板正式开市,中国股市迎来一个全新板块。据悉,完成注册25家企业有望首批上市。

点评:科创版将开门接客,这次定在7月22日,明显超出了预期。而且只有25家(预期30家),以市场的喜新厌旧,肯定会引发炒作;下周的A股,是科创板的天下!

科创板要出来,影子股和首批同行业对标股,肯定会炒一下,就当给开板预热。此外,头部的券商也受益,部分科技股也要疯,这几大方向值得关注。

对主板来说,有了新场子,老的肯定慢慢冷清,很多题材会边缘化;接下来,主板没业绩支撑的票,要边涨边卖,因为投机资金科创板了!但行业龙头、稀缺的白马股,股价会比较坚挺!

科创板要想取得成功,前期肯定要有赚钱效应,监管层也会容忍炒作!但首批25家公司,市盈率普遍40倍以上,还有79倍的;随便炒作就上百倍,很容易一地鸡毛。

短短259天,科创板一切搞定,效率高的惊人,这就是咱们的优势,执行力冠绝全球。希望真能产出下一个阿里,腾讯,苹果等等,而不是像创业板,巨头没见着,最大市值是养猪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华为5g数据控股股票是真的吗(华为上诉遭驳回,瑞典“如愿”完成5G频谱拍卖,背后的神秘力量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