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算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转化率=(转化次数/点击量)×100%。
例如:10名用户看到某个搜索推广的结果,其中5名用户点击了某一推广结果并被跳转到目标URL上,之后,其中2名用户有了后续转化的行为。那么,这条推广结果的转化率就是(2/5)×100%=40%。
指标用法
当你在不同的地方测试新闻订阅、下载链接或注册会员,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链接的名称、订阅的方式、广告的放置、付费搜索链接、付费广告(PPC)等等,看看哪种方式是能够保持转换率在上升,如何增强来访者和网站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这个值上升,说明相关性增强了,反之,则是减弱。
bom表换算率怎么算?
BOM表换算率通常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所有原材料的数量与成品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确定成品的生产数量。2. 分析和统计所有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数量,包括直接使用的原材料和间接使用的原材料。3. 将每个原材料的使用数量与成品的生产数量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原材料的换算率。换算率 = 原材料使用数量 / 成品生产数量举例说明:假设生产一辆汽车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钢材、塑料、橡胶等,使用数量分别为1000kg、500kg、200kg,成品生产数量为100辆。钢材的换算率 = 1000kg / 100辆 = 10kg/辆塑料的换算率 = 500kg / 100辆 = 5kg/辆橡胶的换算率 = 200kg / 100辆 = 2kg/辆这样就得到了每种原材料的换算率。
请问在销售行业里数据分析当中所说的换金率什么意思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9.25折换算百分比是?
是92.5%,即百分之九十二点五。打折就是在原来售价的基础上降价销售,几折则表示实际售价占原来售价的成数。
比如五折就是我们所说的50%(一半)的意思,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如果看到商品打五折,也就是我们可以在原价的基础上花一半的价钱买到相同的东西,还是很划算的。
华为为什么不让销售拿提成?
来源:《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
要想实现销售目标,激励必不可少。概括地说,好的激励方法,就要符合这个岗位的价值创造。华为公司的激励方法比较独特,微观上,就体现在对每名基层销售的激励方案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华为是怎样激励每一名销售人员的。
为什么华为不用"提成制"?
首先,为了提高销量,大部分公司都采用"底薪+提成"的方式来激励销售。甚至在有些企业里,如果你拿下的订单多,你的提成会远高于底薪。公司还会把你树立为典型,让其他同事向你学习。
但是华为没有采用这种方式。之前我们提到过,它采用的是"底薪+目标奖金"的方式,奖金部分取决于你完成目标的情况,考核数量,也看质量;提成也是一种奖励,拿多少主要看订单的销售额,也就是看数量为主。
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来简单比较一下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先说提成制。它的好处是上不封顶。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业绩突出的人拿得多,大家的积极性就会上来。另外,根据订单销售额拿提成,考核起来也方便,节约了人力资源的运作成本。
但这样做的坏处也很明显。首先,相比于新产品,老产品一定更好卖,所以按照销售额拿提成,员工就容易只营销老产品;其次,有时候拿下一个订单不止是销售人员自己的功劳,而是团队,甚至是整个公司的功劳。那奖励一个人,就不公平。相反,如果大家一起拿提成,那销售自己心里就会有小九九,和其他人合作,自己拿得就少。长久下来,那些需要团队来搞定的事就没人愿意参加。
如果这么说有点抽象,那我们举个例子说。
假设一家和华为类似的企业,也做电信设备,它采取简单的奖金提成制。由于订单特别大,有时一个销售员运气好,有可能拿到几百万元的提成。但问题是,这样的订单并非销售员本身有多大贡献,而是很多因素促成的。比如中国电信这样的大买家,它采购设备会做各种权衡,有可能把广东项目给了A公司,把广西项目给了B公司。那你想,这种权衡,和销售员的努力关系就不大。如果你仅仅激励拿下这个订单的销售,是不是就不太公平?
不仅如此,大多数情况下,这么大的订单都是团队作战的,按提成制的约定,给个别人特别高的奖金,其他人就只能喝点汤,容易造成分配失衡。
那你想,长久下来,除非自己是主角,任何销售都不愿意和其他人配合,那团队作战能力自然就会下降。
刚说了几个缺点,但更重要的还在后面。我们说华为希望销售能向后方传递市场压力,可是提成制并不利于压力的传递。为什么?你看,提成制的本质,其实是以销售额这一个维度来论英雄。那么好,如果你是一个销售,现在和客户签了一单生意,请问,你还会在乎之后的事情么,比如交付、回款、故障修理、设备维护。显然不会,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人说,你说的不对,采用提成制的企业也是会想办法的,比如设置专门的考核部门,抽查销售履行合同的情况。
可问题是,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并不是出在营销人员自己身上。比如交付慢,很有可能是因为后方的供应链部门出了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客户和你抱怨没有拿到货,这个时候,你有意愿上报问题,让供应链部门做出改进么?大概率是没有的。你的目标已经达成了,提成已经拿到了。给兄弟部门提意见,这多少有点显得自己没事找事。
你发现了么?提成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导致市场压力容易被销售部门内部消化,传不到后方。压力传不过去,后方就没有动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长久下来,企业就会失去活力。华为不采用提成制来激励销售,道理就在这。
目标考核制有哪些好处?
说完了提成制,咱们再看华为现在采用的目标考核制。
这个制度的缺点当然就是复杂,比较考验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但它的好处也很明显,就是公司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考核标准,引导销售采用正确的行为而不发生变异,最终有利于公司达成整体的目标。但是具体怎么制定相关的激励方案呢?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华为的做法。
首先,虽然没有提成,但华为会开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1999年3月,我作为新人加入华为,月薪是5000元,到了年底,因为业绩好,就涨到了12000元。要知道当时华为有12000多名员工,这么短时间大幅度给员工加薪,业内是很少见的。我查了一下统计资料,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也才5800多元。不仅如此,华为提供的薪酬包括"薪资+奖金+股份",而股份,说白了就是可以分享整个公司发展的红利,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第二,所谓目标考核制度,就是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评判一个员工拿多少奖金。那这里的难点,就在于华为怎么分解个人的销售目标。
电信设备销售周期非常长,有时要好多年才能攻入一个市场。在这样的行业里,单纯地考核销售额、销售利润都是不合适的。很多订单都是好多代人努力的结果,考核只导向摘桃子的,那就没有人种树,没有人施肥,会影响将来的产量。华为的激励就兼顾了这些特点,考核指标通常由三个大项构成:
第一大项是传统的财务指标,包括其他公司也会采用的销售额指标、利润指标,也包括其他公司不太采用的回款指标。
第二大项叫做市场目标,包括新产品的突破、战略高地、格*,以及客户满意度。
新产品突破和客户满意度好理解。那么,战略高地,是什么?原本指的是战场上地势高的地方,占据了它就能俯瞰周边形势,对全*胜负至关重要。到了华为这里,战略高地就是最重要的业务领域,高端市场,比如技术领域的5G、比如海外业务中的欧洲市场,任正非曾把战略高地比作"珠穆朗玛峰"。
那格*呢,通俗地说,就是企业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这两个指标,也是相关的,你拿下了战略的高地,也就主导了格*。员工对这些目标的贡献,就不只是订单数字了。
第三大项叫做内部管理,包括故障率,也就是团队是否出现重大问题,以及关键员工离职率。
为什么要给销售制定这么多维度的目标呢?不仅仅是为了全面考核,或者公平。
你看,很多目标仅仅靠销售自己,那是做不好的。比如说回款目标。有时候客户不给钱,原因在于华为的财务没有及时给人家开**。那遇到这种情况,销售为了达成目标,就要去倒逼财务对自己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推新品也是一样。销售也想推新品,但是新品的质量客户不满意。为了达成目标,销售就有动力去倒逼产品线,尽快改进产品的质量。
对,你肯定想到了。之所以要设置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就是为了让销售承接所有市场压力,然后再把压力向内传递,促进整个公司进步。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不这样做,采用提成制的做法,就会把这种压力消解掉,或者再反弹给客户。
刚说了两个做法,提供高薪,以及分解目标,采用多维度的考核指标。那接着这两个做法的思路,华为的最后一个做法就是设置合理的考核标准。
我们来看。有了考核指标,是不是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的,这里必须要和人性当中的某些阴暗面作斗争。
比如说吧,我知道公司要考核回款这个指标,但是这件事我就是做不好,怎么办?按理说,我应该想办法提高我的能力,或者把自己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这个工作上去。但是只要考核标准不明确,我也可以放弃这方面的努力,把销售额搞上去,把利润搞上去。只要我能拿到同样的奖金,效果就是一样的。你看,这其实是很多基层销售非常朴素的想法。指标有了,但是怎么考核,它的标准和其他标准是个什么关系,如果这些不明确,那还是有空子可钻。
所以华为不仅设置了指标,还设置了标准,甚至换算关系。比如说,我们前边提到过,销售新产品和成熟产品,难度是不一样的,华为就通过难度系数换算,新产品卖100万,算你完成了400万的任务。有了这样的换算,就可以引导销售去做出正确的行为。
总结
"提成制"激励销售,适合个人或小团队,不适合组织作战;
提成制最大的问题,是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导致市场压力消解在销售部门,传不到其他环节,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力传递";
设置多维度的考核指标,是为了让销售承接所有市场压力,然后再把压力向内传递,进而促进整个公司的进步;
不仅要有指标,每个指标还要有明确的标准,甚至标准之间的换算,引导销售做正确的事。(完)
2023第十届智纲智库大会门票全价为1980元/张,限时特惠,7.5折早鸟票开售,即1486元/1张,另赠送 主论坛大会当天价值228元豪华自助午餐券1张。
价格与销售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这个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画个函数图吧,价格降低可以加大销售量合适的价格可以达到最大收益,这个价格要自己算
【明学院】2020税务系统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十四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热爱生命》
大家好,疫情终于趋于稳定,很多地方交通解禁,大概很快,街边的早餐店就会腾起热气,老板熟练的夹起一个个热乎乎的包子,那就是人间美好的烟火气——久违了!
人间这么美,我们心无旁骛地学习吧!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消费税的税率形式分为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和复合计税三种形式,那我们现在就分别来学习这三种形式的税率计算。
①从价定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先看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这个很简单,不用讲解,但是就像前面学习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样,我们需要知道如何确定销售额。
先来看一般规定,教材216页有一定篇幅的讲解,其实大家记住两句话即可:
(1)消费税的销售额同增值税的销售额;
(2)消费税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但包含消费税。
这里又要说到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关系了,有个现在大家已经不难理解的公式: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除了一般规定,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教材216-217页分为5种情况讲解,大部分情况都和增值税的处理一样,只有一种情况处理不同——就是我们所说的换、抵、投:
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应当按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②从量定额应纳税额的计算
还是先看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类似于从价定率计算方法的学习,我们看一下销售数量如何确定:
表3-4-1消费税销售数量的确定
从量定额计税,应纳税额与销售额无关,因此不用考虑销售额的确定问题。
③复合计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价定率应纳税额+从量定额应纳税额,其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除了上述三种一般情况下的计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④特殊情况应纳税额的计算
(1)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扣除
这就有点像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但也有很多不同
一是可抵扣税款的情形不同,对增值税而言,只要购进用于生产一般计税项目的货物、劳务、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除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以外,均可抵扣进项税额。而对消费税而言,只有外购特定应税消费品用于生产相应的特定应税消费品可以扣除,不是所有的情况均可以,仅存在10种情形可以扣除:
表3-4-2购进应税消费品可以抵扣消费税的情形
二是,抵扣税款的计算方法不同。我们学习增值税的发展历程时学到过,现行增值税适用购进扣除法,而消费税使用的是领用扣除法,即
从价定率计税方法下:
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外购应税消费品适用税率
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自注:=当期领用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
从量定额计税方法下:
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数量×外购应税消费品单位税额
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数量=期初库存外购应税消费品数量+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数量-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数量(自注:=当期领用的外购应税消费品数量)
进口应纳消费品的情形下:
当期准予扣除的进口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初库存的进口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进口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末库存的进口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自注:=当期领用的进口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
三是,消费税的抵扣凭证亦与增值税有所不同,仅有两种抵扣凭证——增值税专用**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可以看出,只有增值税专用**是可以同时抵扣增值税和消费税的。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从价定率计税方法下: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复合计税方法下: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有人可能要问了,从量定额计税方法下的组成计税价格怎么没有提到,你想想啊,都从量了,跟价格还有什么关系呀?哪里还需要算什么组成计税价格。
此处有两个需要强调的地方:
一是消费税为价内税,需要将算出来的成本+利润换算成含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
二是这里价格的适用顺序是纳税人生产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组成计税价格,中间没有“其他纳税人生产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这一项。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计算
第一步:受托方代扣代缴
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从价定率计税方法下: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复合计税方法下: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此处与自产自用类似,需要强调的是,第一顺序是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而不是按照委托方的销售价格。
第二步:委托方收回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处理
昨天已经学到,委托加工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出售,不再征收消费税,以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出售,则需纳税,但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这和教材此处其实是一个意思,即不加价,不纳税,加价需纳税,但已代扣代缴税款可抵扣。
和外购应税消费品类似,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销售可抵扣税款的情形,也仅仅10种,不属于这10种情形的,不可抵扣,而这10种情形由与表1-4-2的情形完全重合,此处不再列举。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销售应纳税额的扣除计算方法也与外购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扣除计算方法类似,使用领用扣除法:
当期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初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末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自注:=当期领用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
其抵扣凭证为《代扣代收税款凭证》
(4)进口环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从价定率计税方法下: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复合计税方法下: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其实今天所有提及的这些组成计税价格,其形式大体一致,就是一个由不含税价换算含税价的过程。
(5)零售环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与增值税类似,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的金银首饰,按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计算消费税,也就相当于,旧物折价可以抵减。
金银首饰是在零售环节单环节纳税,生产环节购进的已税珠宝玉石的税款是不能抵扣零售环节金银首饰的应纳税额的。
超豪华小汽车零售环节应纳税额计算与生产环节类似,但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直接将超豪华小汽车销售给消费者,其应纳税额是一次性汇总计算生产环节和零售环节的消费税:
应纳税额=销售额×(生产环节税率+零售环节税率)
(6)批发环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批发环节仅卷烟需要缴纳消费税,要注意两点:
一是从事卷烟批发的纳税人之间销售卷烟,不纳税,从事卷烟批发的纳税人将卷烟批发给非从事卷烟批发的纳税人才纳税;
二是卷烟批发企业计算批发环节消费税时不得扣除生产环节已纳消费税。
总结一下第(5)和第(6)个知识点,我们提炼一句话:消费税不得跨环节抵扣。
这一节很简单,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与增值税一致,不再赘述。
至此,我们仅用两天时间就将消费税的内容学习完了。大家有空需要多多复习、总结、记忆。考试时消费税的税率会给出,但卷烟这一应税消费品的税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因为考试基本就喜欢考这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记住其税率可以帮大家节约很多时间。
好了,我们又学完了一章,大家是不是有些成就感呢?明天我们要开始考试的第二大重点税种——企业所得税的学习啦,有空预习预习哦!
【明学院】2020税务系统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十三
【明学院】2020税务系统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十二
【明学院】2020税务系统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十一
【明学院】2020税务系统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十
国与国货币的换算率怎么确定的?
国与国货币的换算率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国际汇率浮动等因素来确定的。当一国货币升值或贬值时,投资者会根据预测未来汇率变化进行外汇买卖,从而形成市场供求关系。
同时,国际汇率也会受到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各国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部门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货币供求关系,从而确定货币的换算率。因此,国与国货币的换算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利润率=(销售价-成本)÷成本×100%,销售价=?
(260-200)/200*100%=30%商品买卖中有成本、销售价、利润率,它们的关系是:利润率=(销售价-成本)÷成本×100%。一种男士服装的成本是200元,销售价260元,利润率是(30%)----------------------------------------不惧恶意采纳刷分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市价与销售额的比率
你好!比率一般指的是AB比率=A/B,销售额=市价*销售量你是问的什么问题了?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