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日周三交易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加利福尼亚银行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西太平洋合众银行
关注时事动态
见证百年变*
(⊙_⊙)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25%-5.5%,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板块设置说明》
2023-7-26
今日市况
3月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
2022年10月18日第一次倒挂
2022年10月26日-11月2日第二次倒挂
2022年11月8日-至今第三次倒挂
3月期-2年期美债收益率
2022年11月30日-12月4日第一次倒挂
2022年12月7日 第二次倒挂
2022年12月13日-12月26日 第三次倒挂
2022年12月28日-12月29日 第四次倒挂
2023年1月4日-2月28日 第五次倒挂
2023年3月5日 第六次倒挂
2023年3月9日-至今 第七次倒挂
消息词云图
2023年7月26日周三
事件:
增长、发展、同比、利率、加息、出口、台风、应急
地区:
中国、上海、俄罗斯、北京、香港
行业:
汽车、美国、科技、银行、期货、技术、房地产、证券、人工智能、AI、能源、生物、消费、电力、住房、智能、光伏
热点:
小鹏、美联储、上市公司、中小企业
【联播摘录】【学思想强d性重实践建新功】中央政法委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各地增绿添景让城市更宜居;【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疏为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最后一个火炬传递日活动举行;【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科技赋能绿色大运;【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多国青年运动员期待享受比赛成就梦想;国家防总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国内联播快讯:(1)今夏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有保障;(2)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31亿元;(3)我国净碳排放量近十年呈现降低趋势;(4)上半年北京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今天开幕;(6)2023美丽乡村国际论坛举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但预计发达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俄称挫败乌军无人艇袭击乌称在巴赫穆特使用集束弹*;美多地因加拿大林火成全球污染最重城市。
【词云相关】纯碱现货偏紧给了盘面挤仓的驱动;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开幕;***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第三次圆桌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持续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空调、风扇在南欧国家也抢手意大利空调销售额同比翻番;国内糖库存处历史低位水平未来能否再创新高?;国泰君安:成长找β做趋势顺周期找α做反弹;央行今日进行1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0%与此前持平;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台风“杜苏芮”逼近广东电网启动II级响应;
青海发现1例省外输入猴痘病例;第六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签约展览面积已超过36万平米;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LV的战斗力几乎回到疫情前;光明地产:近年陆续参与上海奉贤、金山等区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开发等项目;俄经济发展部:俄罗斯将于8月1日启动与中国和伊朗的免签证团体旅游;金管*外汇基金上半年扭亏港股投资却亏48亿港元;中国恒大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最新消息;试验证明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疫苗效果相当;多合约涨停!尿素为何呈现阶梯式上扬走势?;***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第三次圆桌会议;北京将严打非法“一日游”和“黄牛票”规范文艺演出市场;
瓦努阿图群岛附近发生6.6级左右地震;媒体:载有近3000辆汽车货轮在荷兰附近海域起火;美国银行客户上周从美国股市撤资的规模达到2020年11月以来最大;美国信用卡债务正以20年来最快速度上升专家:高通胀迫使民众刷卡度日;加利福尼亚银行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西太平洋合众银行。
【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摘要】证监会明确下半年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投资端改革和监管转型;连攻四道关口,人民币汇率上演“强势突破”行情;打新热情急剧降温,新股平均申购户数下降近两成;国家发改委再次召开民企座谈会,倾听制造业企业意见建议。
【投资日历:周三资本市场大事提醒】①今日暂无新股申购。②国新办将于7月26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有关情况。③2023中国(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办。
涨连板分析
(上下滑动查看)
请点赞支持
长按扫码关注
记得加星标噢
今日股市还会心存顾忌吧
【加息背后玄机:特殊历史规律或指明后市方向】一方面金融强监管风暴稍有消停,而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两大因素影响之下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得到缓和,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可能是反弹窗口打开的最佳时机。今天市场的走势印证了这一研判--个股普涨,广大股民总算能暂时回上一口血。
为什么利率总是调0.27个百分点?为什么不调0.25个百分点?
据许建新博士解释,央行每次调整利息的幅度都是0.27个百分点,升0.27个百分点就叫单加息,升0.54个百分点就叫双加息。我们的做法与国际上通行的加息幅度0.25个百分点有区别。“加息和降息指的是对年利率的调整,但银行要经常使用日利率,而我们国家的日利率是按360天来计算的。日利率就是把年利率用360天除开,这要求利率提高部分能够被360天整除。我们知道360可以分为40和9两个因数,40比较容易解决,但9就要专门设计了,不然会形成循环小数,计算利息时四舍五入后容易产生进位误差问题。”“能够被9整除的,不外乎0.9、0.18、0.27、0.36。那为什么偏偏是0.27呢,我的理解是0.9和0.18太小了,幅度不大,0.36又大了,所以这一段时间挑中了0.27。”
美元大涨会守松制土固南湖记除岩立持续到2023吗
可能会破115美元指数在2022年走势非常强劲,由年初的96左右一度攀升至2022年9月下旬的114左右,升值幅度高达19%,近期回落至105左右。美元指数的走强,主要原因是在高通货膨胀率的驱动之下,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幅度与节奏均领先于其他发达经济体。2022年3月至11月,美联储在9个月内连续6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高达375个基点。相比之下,迄今为止欧洲央行仅加息3次,累计加息幅度150个基点。在此背景下,今年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的汇率均达到20多年以来的新高。要判断2023年的美元指数走势,首先要分析美国通货膨胀率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走势。笔者认为,考虑到近期美国的商品通胀已经在向服务品通胀演变,而且工资涨幅依然强劲,虽然美国月度CPI同比增速已经在2022年6月达到9.0%的高点,但不会很快回落。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仍将处于4-5%以上的高位。这就意味着,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可能会持续至2023年上半年。笔者认为,未来美联储还有3-4次加息,累计加息空间仍有100-125个基点。如果上述判断是正确的,那么从目前至2023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仍会在高位双向盘整,例如在98-115的水平双向波动。到2023年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以及美国长期利率由升转降,美元指数有望显著回落,例如下滑至94-100的水平。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耶伦试探加息吓坏投资者后又改口风,到底会不会加息?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5月4日晚上首先在访谈中突然表示“为了保证经济不会过热,利率可能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升。尽管增加的财政支出相比经济总量较小,可能仍会导致利率非常温和地上升。”
由于这是美国经济方面的实权人物,首次这样公开对加息进行表态,一时间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大震动。包括当时欧洲股市也是因此应声跳水。也许是看到这样的“加息”表态影响太大后,耶伦没多久就赶紧出来澄清,她说:“让我说明一下,那并不是我在预测,也不是建议。我是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信徒,如果说有人欣赏美联储的独立性,我想那个人就是我。”耶伦还说,未来六个月左右通胀上升将是“暂时的”,“我认为不会有通胀的问题,就算有,美联储也可以解决。”随后白宫官员也出来澄清“拜登和耶伦的看法一致”,称“耶伦无疑理解美联储的独立性”,都认为“我们也要非常慎重地对待通胀的风险,我们的经济专家都认为通胀是暂时的”。”也因此昨晚欧洲股市也出现反弹。今天下午,欧洲股市一度收复了前天因为耶伦表态加息的言论出现的跌幅,不过后面还是有所回落。至于美股,由于道琼斯指数有很多银行股,反而受益于加息预期,昨晚是再创历史新高。但纳斯达克指数,昨晚虽然一度有所反弹,但尾盘又泄了下来。这使得纳斯达克指数是已经走了个7连阴的走势,再出现周线级的双头结构后,走出这样一个日线7连阴走势,说实话并不是太好看。这说明,虽然耶伦和白宫方面在放出加息风声后,虽然很快就紧急澄清,但并没有打消资本市场的疑虑。因为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美联储和白宫方面异口同声的认为通胀只是暂时的,很明显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这只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行为。当前流通的所有美元,有1/3是过去两年印的,1/5是去年印的,美联储去年一口气印了过去十几年的钞票,怎么可能不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物价在飞涨的情况下,仍然在美联储的“出色工作”下,把通胀率控制在一个看起来还不那么失控的水平里。但美联储这种操控数据的“出色工作”也是有极限的,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生活中感觉到物价飞涨,那么美联储再如何出色工作,也没办法一直这样掩耳盗铃。根据美国劳工统计*的数据,咖啡的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8%,面包上涨11%,汽油上涨22%。除了这些食品和日用品之外,美国用于制造商品的原材料,比如钢铁、木材、棉花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不停飙升。去年全球钢价格最低报价仅每吨420美元,但现在每吨报价高达910-925美元,整整涨了2倍多。美国国内市场热轧钢价格已经飙到1400多美元。除此之外,对美国物价有很大影响的木材价格,也是一路飙涨。根据木材产品行业跟踪公司Random Lengths的数据,木材价格几乎每天都在创下新的记录。美国的木材价格今年已经上涨67%,比一年前上涨340%。由于美国人喜欢自己建房子,所以钢材价格和木材价格会很大程度决定了美国人建房子的成本,也进一步推动了当前美国房价的上涨。所以很明显,美国当前的通胀压力是很大的,就连巴菲特在前几天的股东大会上,都直接打脸美联储,巴菲特称“通胀已显著上涨,工资却没跟上;例如房产建筑业的钢铁和木材等原材料一直在涨价,供应链完全被扭曲,现在通胀比人们预期要高得多,未来会接着涨。”这才是有别于美联储的大实话,至于美联储及其一票经济专家声称当前的通胀只是暂时的,则更像是自欺欺人。另外,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4月28日宣布,从5月1日开始,调整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简单说就是,对部分钢铁进口施行0税率,同时调高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这等于是调低钢铁进口价格,并调高钢铁产品价格。与此同时,我们还从5月1日开始,取消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这意味着,从5月1日开始,即使我们国内钢铁出厂价格不变,但出口到海外的钢铁产品的落地价格将出现上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主动进一步增加美国的通胀压力。我在今年1月份在分析如何应对美国华尔街试图收割我们的阴险图谋时,有试着支一些招,其中一招就是我们主动对美国进行反向输入性通胀。而现在我们主动调高钢铁出口关税,并且取消钢铁产品出口退税,这就是对美国主动进行反向输入性通胀。我们是世界上钢铁产能最大的国家,在加上美国建筑成本里,钢铁也是占了大头,所以在钢铁价格上做文章,确实是一步妙招,能最大程度实现对美国反向输入性通胀的效果,给美国当前巨大的通胀压力添一把柴火。当然,可能你会问,对我们自己来说,不一样也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吗?这个我们自然也是会面临比较大的输入性通胀。不过问题在于,我们央行相比美联储来说,至少仍然还保持着正常的货币政策,虽然去年上半年为了应对疫情也是通过降准等方式放水了一波,但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持续小幅收紧资金面,并没有跟随美联储这样持续的进行超级大放水。这使得,我们虽然面临比较大的输入性通胀,但缺乏这种基于自己货币政策的,内生性通胀的压力,这使得我们自身整体的通胀压力还没有那么大。所以,我还是去年底跟大家分析的观点,就是我们自己基于独立的货币政策,不会引发令人焦虑的大通胀,但美国是大概率会出现大通胀的现象。这二者是有区分的。所以,客观说,当前美国所面临的通胀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把美联储给架在了火堆上烤。正常情况下,美联储面临这么大的通胀压力,早就应该加息了。但现在美联储从一开始声称临时允许通胀率短暂超过2%通胀率这个加息阈值。到现在美联储已经承认通胀率超过2%这个加息阈值后,仍然选择自欺欺人的认为通胀只是暂时的,并还维持着每个月1200亿美元的印钞购债速度。这一边继续印钞放水,还一边说通胀只是暂时的,这话说出来,鬼信?那么美联储为何要面临这么大通胀压力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头铁不赶紧收水控制通胀呢?原因是,当前美联储早就失去了货币独立性,已经完全被资本市场所绑架,所以失去了这种政策灵活转向的空间。前天晚上,让耶伦这个美国现任财政部长,同时也是前任美联储**,来突然给市场放风加息。这真的只是耶伦“心直口快”一不小心说了大实话吗?很显然不是,耶伦毕竟也是当过美联储**的人,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所以,耶伦前天晚上突然放出来的这种加息言论,说白了,就是美国故意放点风声出来,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可以说是投石问路。结果很显而易见,耶伦一说可能加息,美股马上大跌,这吓得耶伦和白宫都赶紧出来澄清没有这回事。这说明,当前美国上上下下,已经严重被美国资产价格的泡沫给完全绑定。历史上,美国还没有一届**会跟股市绑定得如此之深,可见当前美股的泡沫有多严重,严重到美国不敢让美股泡沫被戳破,因为一旦美股泡沫被戳破,美国金融市场可能会马上崩溃。这一点跟我们一直不敢让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是一个性质。不过区别是,我们房地产可以通过最大程度限制流动性,来维持房价整体在一定范围内不涨不跌的状态,避免房地产泡沫被戳破。而美国避免美股被戳破,就只能通过持续印钞大放水的手段来维持泡沫,这是因为股市是流动性最强的市场,没办法通过限制流动性的手段来限制股市,那样反而会引发流动性危机。但美国一直通过持续印钞大放水的手段来维持泡沫,只会让美股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泡沫被越吹越大。而一旦美国试图稍微控制一下美股的泡沫化速度,比如缩减购债速度,甚至加息,美股就会马上死给你看。美股这样如同脱缰野马的疯狂上涨,涨得时候越疯,未来下跌的时候只会更疯。这就使得美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完全被美国资本市场给绑架了,不敢加息,因为一加息就是死。但问题是,美联储这样继续印钞大放水下去,肯定会面临失控的通胀压力,到时候就会导致要么美元的大幅度贬值,要么就是市场通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度飙涨,来用脚投票进行实质性加息。这样下去,美国同样也会死 。说白了,美国当前加息就是斩立决,不加息则是死缓。所以,美联储才会这样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实际想着就是能拖一天就拖一天,宁愿睁眼说瞎话的说通胀只是暂时的。即使让耶伦这样的人出来放放风声,一看美股因此大跌,就赶紧澄清把话圆回来。但这种狼来了效应多来几次,美联储的信用也就差不多要破产了。对美国资本市场来说,当前头顶上是已经出现了一个倒计时,谁都知道,一旦美联储加息的时候,美股就会崩盘,形成金融危机。但失控的通胀压力,也必然迫使美联储未来某个时刻,不得不加息,区别只是什么时候加息而已。目前国外一些大机构普遍的预测认为,美联储最快应该是2022年底加息,最迟在2023年是大概率加息。同时会在加息之前,先在今年6月份先讨论开始缩减印钞购债规模,并最快有可能在今年底去实际缩减印钞购债规模。不过这还只是机构们的一个比较主流预测,并没有考虑可能发生的黑天鹅。比如说,假如在今年内,美国通货膨胀就彻底失控了,怎么办?再比如说,如果接下来印度疫情彻底崩溃失控,并且假如现有疫苗对印度的变异病毒并没有什么效果,全球引发第四波疫情,那么美联储要怎么办?今天美国宣布支持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进行豁免,并且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声称是为了支持全球抗疫。然而要知道,就在前段时间,美国还一直在反对豁免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认为仍然还是要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而美国之所以这样态度180度转变,是在印度疫情彻底失控之后,才出现的变化。今天还传出一个新闻,一名打过两针辉瑞疫苗的美国传染病专家,在印度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虽然疫苗从来都不是100%有效的,但现有疫苗在之前的三期临床试验里,基本都是保证死亡率0%。也就是打了疫苗,虽然不能保证你一定不会感染,但至少可以保证你大幅度降低重症率,并且可以大概率保证不会死亡。但当前印度疫情失控的种种迹象看,现有疫苗对印度的变异病毒的有效性是比较令人担忧的。这可能才是美国今天突然态度180度转变,愿意支持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反正可能没啥用了,干脆趁结果公布之前,先最后压榨点“名声”出来。对美国这种无利不起早的国家来说,能让他们愿意“让利”出来,原因很可能是这个“利”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所以,当前印度疫情的失控,确实是今年最大的变数之一。去年3月份的疫情爆发,美联储是一口气印钞3万亿美元,才把美国从崩溃中抢救过来。但代价现在也开始显现,美联储资产负债一口气从4.2万亿美元,暴增到7.6万亿美元,印了当前流通的1/5美元,这才导致当前美国当前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美元去年也已经贬值了10%。假如疫情再次失控,美国还能再印钞3万亿美元吗?假如美国再印钞3万亿美元救市,那么美元会崩盘吗?美股这个超级大泡沫会不会被像吹气球一样被吹爆?所以说,当前美联储是被架上了火堆上烤,正陷入左右为难的状况。历史上,也没有一届美联储,会像现在这样窝囊,如此的不负责任。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切祸根,早就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里已经埋下来了,会导致当前这种窝囊*面,完全是美联储和美国咎由自取。美国未来必然要为过去偿债。美国的霸权也必然在这场疫情过后,彻底落幕。我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见证这样的历史性一幕,并尽量避免自己被美国给拖下水。本文作者:星话大白。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对a股什么影响
没看懂什么意思?
招银避险随身听|【20230727】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鲍威尔讲话不及预期鹰派
【市场观点】
周三,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如期加息25BP,鲍威尔称年内不会降息,并为9月会议是否加息留足灵活性。鲍威尔的讲话不及市场预期的鹰派,其虽重申了抗击通胀的决心,但对于利率前景的看法接近于中性,表示美国经济有很大可能实现软着陆,对继续加息或按兵不动均敞开大门。受此影响,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回落,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回到7.15下方。数据方面,美国6月新屋销售环比降2.5%,为2月以来首次下降;但同比增长23.8%,数据仍偏强劲。今日须重点关注欧洲央行利率决议,由于欧洲经济放缓,市场对于年底前欧洲央行能否兑现继续加息产生疑虑。
国内方面,在中央***会议释放利好的推动下,预计我国经济基本面将迎来边际改善,叠加美国紧缩周期接近尾声,在内外部因素均有所缓和的背景下,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正在筑顶过程之中,关注结汇机会。
【操作建议】
对于远端结汇、购汇的客户,近期美元相对强势,掉期贴水幅度较深,远端结汇需求的客户除了随心展产品以外,可考虑通过期权类产品,通过倍享远期、海鸥期权等组合产品优化锁汇汇率。对仍想保留美元但有人民币使用需求的或者想提升存款受益,可以考虑使用掉期产品。远端购汇需求的客户,基于目前风险准备金加点及即期汇率较高,可以考虑用区间远期和海鸥期权进行锁定。
近期美元兑人民币在7.20-7.25受到了较强阻力,即期结汇建议在向上波动时通过期汇通和即期挂单等产品进行分批、逢高结汇;即期购汇建议通过线上盯市方式逢低进场。
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是怎么回事?美联储加息
对a股有影响,但影响有限;况且经过前期下跌已经消化了加息的预期和动能,靴子落地之后,很可能是不跌反涨呢
美联储加息相当于多少月息
加息是肯定的,不过时间上一直不确定,经济学家预测9月份会加息。随着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美联储下一政策行动将是加息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目前的问题是美联储如何评价最近两个月来的美国经济回暖步伐,或者说美联储是愿意相对较早的加息还是愿意观望更多一段时间。今天凌晨2点利率决议保持不变,耶伦可以和之前一样表示,加息时点不确定,将取决于未来经济数据的表现(这种可能性较大);这样的表述,对市场影响有限。大部分美联储官员认为今年会有一次或者两次加息行动,美联储:五位官员认为年内会有一次加息,五位官员认为年内会有两次加息。而耶伦也可以表示他们已经为9月份加息作准备。
日元2023年会涨吗
不会凯雷全球研究主管JasonThomas近日表示,着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美元可能正在见顶,日元最糟糕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Thomas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后再进行几次较小幅度的加息,然后在2023年3月底前暂停加息。如果加息放缓的预判成为普遍观点,那么日元兑美元可能会升至130日元兑1美元以上,2023年甚至接近125日元兑1美元。凯雷发表上述言论之际,投资者对美元是否正在见顶的看法存在分歧。过去一个月,着美国通胀显示出放缓迹象,各国货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反弹。日元今年已下跌近18%,是10国集团中表现最差的货币。Thomas表示,当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结束时,押注强势美元的投资者将需要解除头寸,从而导致“非常大的反向调整”。“货币可能会非常迅速地向另一个方向移动-这是2023年第一季度的一个现实的、潜在的结果。”不过,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加上鹰派言论,最终可能会推动日元汇率跌破151.95日元兑1美元的30年低点。Thomas表示,基于他对美联储的看法,之后日元更有可能走强。Thomas表示,日本家庭、金融机构和企业也接近这样一个临界点,即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外国资产相对于国内价格过高,从而引发资金回流,并支撑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