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万科150亿定增价格(070002万科增发!)

070002万科增发!

1.如果你原来(24号前)持有万科A(000002)股票的话,你可以优先认购,比例是10:0.55,也就是说假如你有100股,你可以优先认购5股,你愿意买的话这5股按照31.53元的价格定能买上。如果你没有持有上述股票那么,你也可以在网上申购,增发股份上市首日是不设涨跌停限制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一定是31.53元070002只是增发的申购代码不是万科的代码,该代码只是你要申购时输入的代码,你按照他的增发价买入成功的话,就会反映在你的帐户里。不成功则你的帐户里没有,你的资金也不会少.今天(8月29号)是复盘,今天有,股票代码是:000002,070002只是申购代码

万科增发价格不高于多少?

12.7

万科股历史最高价和历史最低价各是多少

复权价格最高1859.31最低4.3

万宝之争失败原因?

2015年,宝能大举买入万科股票遭王石公开表示“不欢迎野蛮人”,引发旷日持久的万宝之争。经过快一年多的拉锯战,结*是万宝之争变成了华万之争,之后宝能被证监会惩罚、华润退出游戏、深圳地铁成新东家,算是缓过了一口气。

而在当年,王石是如何让门口的野蛮人逼到不得不公开驳斥的被动*面的呢?期间是什么再左右战*?

近日,万科前独立董事华生发布了一本新书《万科模式-控制权之争与公司治理》,书中就以第一视角解开 “万宝之争”这场与野蛮人战争中的细节。

2015年宝能系就开始对万科发起进攻,从7月上旬到下旬,宝能系瞬间从持有万科股份5%,膨胀了10%。当听到野蛮人的第一阵敲门声,万科总裁郁亮就立马告知了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来者可能不善。

当时,华润的态度是应战,两条路,一条是增资,和宝能直接单挑;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找帮手一起来和宝能刚正面。但是,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和宝能对砸,只能选择第二条路。

期间,万科提出了定向增发20%H股的方案,但是华润怕自己利益被稀释,这一方案被搁浅。这好比癌症患者化疗治病,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自己也损伤惨重。对此,华润不同意。

这一搁浅,万科的病情就拖到了2015年年底。宝能系增持到15.04%时,一举超越华润成了第一大股东。而华润也不得不少量回购A股,又把宝能压在身下。如此拉锯战后,宝能系持股达到20%,而前来助阵的安邦系也达到5%。

此时,万科危矣。12月,常年混迹于社交媒体的王石,公开发声称“不欢迎野蛮人”,万宝之争的冰山才浮出水面。

兵临城下之际,在和华润磋商了一系列重组方案无果之后,王石带着万科管理层开始向外搬救兵,援兵包括多家央企和深圳国企,其中就包括了改变事情走向的——深圳地铁。

据2016年3月份,万科管理层向华润汇报称,将引深圳地铁入*解困,而股票发行量将超过宝能系。一开始,华润点头同意了。

但在之后的3月11日的董事会会议上,万科方面以与深圳地铁重组只是合作意向,尚未形成预案到董事会审议阶段为由,未将重组事项在正式议程中列入讨论。

第二天,万科又与深圳地铁进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华润从新闻照片上才看到万科与深铁的合作,对万科绕开董事会、绕开华润的做法表示质疑,而万科郁亮解释称,万科与深铁合作“无法律约束力”,无须经过董事会。

随后,华润感到自己被孤立,于是公开翻脸,指责万科“内部人控制”问题,并与宝能联合逼宫,要求罢免万科现任董监事。

华润突然翻脸,昔日的靠山盟友却同室操戈,王石为什么会把本来一手好牌打到这个烂地步?华生在新书里的解释是,王石败在了自己的情商。

华生认为,王石和万科管理团队的作风一向不恭和轻慢,加之长期的业绩撑腰,有些飘飘然。以致于在引入深圳地铁时,与华润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为了效率而不按常理出牌,失去了对股东的尊重。

不过,笔者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石虽然在处理“元老股东”关系时有“不靠谱”之嫌,但为了挽救万科于危难之中,或许这是最有效率的办法。其实,华润也有顾及新入*者对自身利益的威胁,所以在此抉择时过度犹豫。

所幸,万科最终成功引援,深圳地铁的入*成就一段佳缘。旧主华润退出游戏,野蛮人宝能系也被证监会惩罚……整个争端也慢慢偃旗息鼓,一切似乎开始恢复平静。

要做格力二股东姚振华还得砸多少继续增

要做格力二股东姚振华还得砸多少2016年12月03日02:02【源自网络】  宝万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野蛮人”又将敲响格力电器(***.SZ)的大门。  11月3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证实了前几日股价大涨背后,姚振华掌舵的宝能系资本确实在持续举牌,持股比例已接近5%的举牌线。12月2日,格力电器收盘价为28.76元,比前一日下滑6%。  收购新能源汽车失败,让宝能系抓住了狩猎格力电器的好时机。与此同时,大股东格力集团的一系列人事变动也让格力电器处境微妙。在这敏感时刻,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格力电器将如何应对“野蛮人”的入侵呢?  8天拿下“三股东”  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只用了短短8个交易日。  格力电器的公告显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2016年11月17日公司股票复牌至2016年11月28日期间,大量购入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从三季度末的0.99%大幅上升至4.13%,由第六大股东一跃成为第三大股东。  公告同时显示,目前前海人寿尚未达到持股5%的披露标准,公司也尚未获悉其后续投资计划和投资目的。  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前海人寿则花了约47亿元人民币。  以格力电器目前总股本为60.16亿股计,前海人寿增持的3.14%比例相当于1.89亿股的格力电器股份。而公告中的8个交易日中,格力电器的平均收盘价为24.88元。  前海人寿大举增持格力电器,发生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遇阻、定增方案流产之后。  10月28日,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定增收购方案遭到临时股东大会否决。两天后,格力电器以调整收购方案为由申请停牌。最终格力在11月16日宣告终止收购计划,11月17日起股票复牌。  但在复牌后,格力电器的股价上涨迅速。  11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宣布,其股价在2016年11月17日至11月28日期间涨幅累计达到27%,换手率则达到32%。深交所于当天要求格力对相关事项进行核查。  姚振华和他执掌的宝能系则随着这番核查浮出水面。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姚振华。  在经过宝万大战的熏陶后,资本市场对姚振华以及他掌舵的宝能系资本并不陌生。  “宝能系”在增持万科至第一大股东的道路上,不仅与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数度激烈交锋,也引发了外界对其“野蛮人”身份的巨大争议。  离二股东还有多远  对于“野蛮人的入侵”,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5月19日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曾表称,不会有“野蛮人”进入格力,格力是制造业公司,与万科有本质区别。  但在格力电器公布审核结果前,外界已有其被险资盯上的观点。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格力电器与万科极其相似的一点就是,管理层不拥有绝对控制权,公司股权也极度分散,同时公司拥有着极好的现金流和利润能力,但市盈率却偏低。”  格力电器的2016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格力系股东的持股比例仅为27.87%。而后5位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不超过1%。此外,格力电器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达到141.62亿元,流动资产的货币资金则达到972.34亿元。同期,格力的ROE为22.57%。  事实上,前海人寿在2015年第四季度已经“盯上”格力电器。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格力电器财报发现,前海人寿旗下的保险产品“海利年年”在2015年四季度末以1.14%的持股比例,首次跻身格力电器第六大股东。2016年一季度,前海人寿-海利年年继续增持格力电器股份至1.5%,成为其第四大股东,但随后发生减持。在2016年三季度末,前海人寿-海利年年的持股比例降至0.99%,重回第六大股东的位置。  目前尚不清楚前海人寿是否进一步增持格力电器,但如果其想在格力电器中更进一步成为第二大股东,花费则要比此前的增持成本更高。  据业内人士粗略计算,前海人寿至少要增持2.88亿股,才能与由格力主要经销商共同投资成立的二股东京海担保持有的8.91%的股份比例相当。以12月2日格力电器28.76元的收盘价计算,宝能系想成为二股东,至少还要掏出83亿元人民币。  尹中余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目前险资频频举牌,除了资金量比较大外,从整个配置上讲今年债券不太好,由于美国加息,回报率达不到期。险资就要去找大盘蓝筹绩优股去投。  他认为,宝能转过来投资格力是对的,格力在制造业有价值。但也不排除它是借格力最近的事件来推波助澜,博得市场关注。  宝格之争的风险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对宝能系来说是一个进入的好时机。  有观点认为,假如格力收购银隆的配套募资方案通过,宝能系举牌带来的风险就会大幅降低。  在这份被否决的融资方案中,格力电器宣布向格力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等认购对象增发不超过97亿元人民币。其中,员工持股计划的认购金额为23.74亿元,认购股份不超过15249.81万股。  中金公司此前也发布研报分析称,如果格力收购银隆的增发方案被通过,支持管理层的股份将超过43%,不适合被举牌。  而在收购银隆失败的同时,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也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令外界对格力电器与大股东间的关系有所猜想。11月11日晚间,董明珠在10月18日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传出。11月22日,珠海市国资委任命70后的周乐伟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和**书记。  在宝能系兵临城下的同时,格力电器的高管和董事也在11月17日复牌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增持。  公告显示,在2016年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28日期间,格力电器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望靖东共买入155800股,以上文提到的24.88元的平均收盘价粗略计算,花费接近390万。此外,格力电器董事徐自发及其家人共买入784800股,耗资则接近两千万。公告显示,徐自发同时为京海担保的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前二十大股东名单中,董明珠已位列第九,比三季报中提前一位。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格力在11月24日宣布的全员加薪也是格力阻止险资进入的手段之一。据测算,格力7万员工将使格力电器每年增加至少8.4亿元的支出,在短期内能够降低公司利润、减少股东分红。  但随着前海人寿的持股接近5%,宝万大战的一幕是否将会在格力电器上演?董明珠此前曾在采访中表示,任何人接手,只会把这个企业搞垮不会搞好。  有金融业从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宝能举牌格力还是看好权益类资产。他分析称,安邦和宝能在业内人士来看风格比较激进,找的都是分红比较多、基本面比较好的企业去投。  尹中余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企业对险资的高度警惕缘于国内企业的股权比例稀释太厉害,又没有毒丸计划和打击恶意收购体系。  但他也认为,宝万大战在格力电器上演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表示国资身份的格力集团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大股东身份。假如前海人寿的增持存在威胁,格力集团也会随之增持。他同时说:“前海人寿在万科这些企业的投入已经很高了,还有没有资金投入格力电器这么大的盘子呢?”

信托嵌套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定增资管+信托为什么要嵌套信托嵌套信托还是看中了信托项目目前的认可度。信托项目目前的刚性兑付以及信托牌照的稀缺性还是很受到高净值客户的认可。问题二:信托制投资基金为什么会嵌套有限合伙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个信托投资基金是投向股权类的。股权类的产品一般都是通过有限合伙企业代持股份的。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信托下面的资产。问题三:信托制投资基金为什么会嵌套有限合伙这样的目的一般有两个:1、为了方便,因为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只需要去工商*备案就行。方便基金公司操作。省去了很多费用,比如说你找信托公司,资管公司做通道,他们还要收通道费。2、为了好管理基金财产,一般这个目的的有限合伙结构主要原因就在于基金属于股权型基金,投的是股权。有限合伙的设立方便代持基金资产中的股权。这里的有限合伙结构主要目的就是代持股份。问题四:信托可以做私募PE的LP吗?如果可以,那么PE投了项目之后,如果项目上市,这个应该是有障碍的吧?1.信托可以做私募PE的LP吗?目前肯定不可以。①监管层面:2008年的《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中证监会规定了企业ipo之前股东中不能有信托计划,但没有对PE的LP是否是信托计划予以规定,就从字面上来说,这个方案本身是有可行性的。但是,由于PE投资具备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监管部门就监管的角度是不允许IPO之前PE背后有信托计划的,并由银监会直接监控,所有此类信托计划不予报批。但目前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从2011年开始就设立了相关的GP,在等待政策开放。②信托层面:***信托计划由于有隐形的兑付要求,基本都是以债性的项目为主,股性的项目也是自有一些交易对手非常强大,比如万科等,的房地产类较为常见,且此类项目容易测算回报率,回报率相对稳定,期限相对固定,与PE所对应的高回报高风险不对应,因此就信托本身而言他也不会对外接此类工作。也较少信托会有此类的创新业务部门。再者,如监管对其打开,信托对交易对手的选择也会非常严厉,一般他们自己设立GP为主,不会采用外部的GP,一个强大的GP肯定是有募集能力的,需要找寻信托做募集的,通常而言募集能力非常有限,GP本身实力一般不会太强。因此信托本身选择和这样的机构合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小。③类似项目:近来由于信托业的火暴,不少PE也转型做固定收益类的有限合伙,有的通过合伙制企业嵌套在信托里,即FOT(信托计划都为单一信托,信托公司不承担事实风险,有一定可能性误导客户);也有通过信托嵌套在合伙制私募基金里,即TOF,(金谷信托,之前与其股东信达资产旗下的投资公司有过此类型的产品)。这两者的形式由于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客户,最终还是要信托承担责任,因此此类业务只要涉及到募集,做***的,不管是FOT,TOF一律叫停。2.有什么好的解决处理办法?民营的PE要通过信托募资这个念头还是早点打消吧,体制是不允许贵族和平民联姻,这样的例子在中国金融市场数不胜数。即便你们联姻了,你们的孩子能否到这个世界上还是困难重重,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对付这样的事情,不如采用更为按部就班的方式做好PE。如今的PE业经过了发芽到全面PE,同时IPO的低迷,与PE的时间周期来看,目前做PE确实有较好的前景,好多之前的PE都要谋求退出,现在新的PE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一些经过三五年培养的优质企业。就募集的角度而言,PE本身为私募,是对特定人群的,这就要求GP本身的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知名度,(这也是为什么薛老汉等人,用微博等工具加强自己知名度的原因之一),管理合伙人能依赖自己良好的投资业绩和知名度引来资金,这是最常规的。如果一个PE不具备上述能力,那么本身他就是属于风险较高,且不确定性较强的PE,但也不是不具备募集的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一些民间的第三方理财。以GP配股的形式找到这些募集能力非常强的人,让其不仅享受到募集期内的固定财务顾问费用,更让其与GP的成长连体,这个方式是可以尝试的。(其实红杉资本前期募集资金也是依赖于诺亚财富这个第三方理财的)。只不过现在单纯的代销给第三方的动力是不够的,因此配股的方式是有效的***其为PE募集的动力。问题五:资管嵌套有哪些危害,要被资管新规禁止嵌套信托还是看中了信托项目目前的认可度。信托项目目前的刚性兑付以及信托牌照的稀缺性还是很受到高净值客户的认可。问题六:信托计划作为主体做股权投资,IPO会有障碍吗以信托计划为主体做股权投资,在2005年就曾出现过(当年12月30日渤海银行成立,引入了境外投资者渣打银行和天津信托通过募集民间资金成立的***信托计划,这一创新做法在当时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以信托制做股权投资,真正发展起来起始于2008年。2008年6月25日,银监会印发了《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这使得以信托计划的方式进军股权投资领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之后出现了很多信托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惜好景不长。很快,证监会就表示,公司上市前存在众多穿在信托计划持股的,必须进行清理,否则不予放行。有人认为这是部门博弈空间的结果,但应该也存在迅速腾空以下原因:一是信托持股突破了《公司法》对股东人数的限制,违反证券法对公开发行证券的有关规定;二是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要为受益人的相关情况保密,这与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原则有冲突;三是信托登记制度的缺失,信托公司作为企业上市发起人股东无法确认其代持关系。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此路不通了。不过信托制的确成就了一批基金(其中有几家现在已非常知名,也非常成功),因为他们当时以信托方式募集来资金后,投了一批很不错的项目。后来不能IPO了,就将股权转到了关联公司,基本没有影响退出。2012年4月,银监会和证监会高层通过洽商,对重启信托计划开设证券投资账户达成了共识。同时,两部委也对放行IPO前信托计划持股的可行性进行了沟通。可惜,最后没有结论。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信托计划作为主体做股权投资,IPO仍有障碍。再说下信托计划嵌套有限合伙。2009年建银国际就曾做过类似的尝试,即其设立的建银医疗保健股权投资基金(不过不是嵌套有限合伙,而是嵌套公司制,但原理相通)。后来未见该基金有项目以IPO的方式退出。2010年9月底,天津成立了4家所谓的“信托计划嵌套有限合伙”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其中有三家是由中信信托牵手上海华岳投资设立的。分别是博道信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华辰佳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御道元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另有一家是由西安国际信托和江西鄱阳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天津大石洞稳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君安为何要改组万科董事会?

君安改组万科董事会的原因是:通过告股东万言书,争取万科股东的支持,达到改组万科董事会,从而操纵股票走势的目的。一、君安证券评论牧原股份。维持“增持”。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为1.92元/股、2.64元/股、6.58元/股,维持目标价92.49元,维持“增持”评级。定增有助于平稳度过下行周期,奠定新一轮增长。本次非公开发行能够优化公司财务结构,进一步改善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有助于平稳度过下行周期。其次,提升公司长期发展实力,助力“低成本扩张”稳步前行,为下一轮增长奠定基础,同时展现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和“增长先于周期”的价值。二、君安证券评论宁德时代保持“增持”评级。最近,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电池价格上涨5-10%,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略有改善。公司2021-2023年EPS维持在4.56元、8.87元、12.00元,2022年行业平均估值水平为60XPE。公司是锂电池行业全球龙头,2022年给予公司80XPE,维持目标价709.6元,维持增持评级。宁德时代销量增加,装机环比增长。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7万辆,继续创历史新高,月渗透率达到17.3%。宁德时代,8.87GWh装机容量继续排名第一,环比持续提升。从10月份的生产调度数据来看,电池板块仍在逐月增长,我们预计第四季度的销售旺季还将持续。国泰发布研究报告称,下半年以来,家电行业国内销售逐步恢复,均价逐月上涨,毛利率处于修复趋势;与上半年相比,出口增速放缓但保持平稳增长,对全年业绩起到了稳定作用。目前该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安全性相对较高。展望Q4,市场已经预计到大宗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海外需求下降等主要负面因素。

宝能系采取哪些措施完成收购万科

1、三次举牌,撬动现金240亿元截至8月26日,宝能系已连续三次举牌。从宝能系举牌的7月初到8月底,万科市值在1600亿(现在是1460亿元,影响并不大,之前买入时基本都是1600亿元。)左右浮动。这意味着,每购进万科5%的股份,需用资80亿元,宝能系累计举牌三次,动用资金约240亿元。目前,宝能系累计持股15.04%,取代央企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打破了万科近15年的股权平衡。这里需要说一说所谓“宝能系”的背景。代表宝能系举牌的,有两个账号:前海人寿、钜盛华。宝能系的实际控制人是潮汕籍老板姚振华,他通过宝能投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钜盛华99%的股份,再通过钜盛华持股前海人寿20%的股份。宝能系旗下有6大板块--综合物业开发、现代物流、商业运营、金融业、文化旅游业、民生产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地产和金融。前海人寿是宝能系在金融板块的重要桩脚,钜盛华是姚振华在资本市场操作时的“常用马甲”。2、加杠杆,实际耗资约130亿元即便宝能系腰缠万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凑足240亿元巨资,也并非易事,更何况它还在资本市场多线作战,同时买进南玻、华侨城等。加杠杆是关键。在运用融资融券、收益互换等工具后,实际现金支出可能只有130亿元。也许你要问,这笔账是怎么算的?以下是计算全过程:7月11日,第一次举牌,前海人寿集中竞价买入万科5%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动用资金约80亿元。(成交均价13.28~15.47元/股,成交股数552,716,065。)7月25日,第二次举牌,前海人寿集中竞价买入万科0.93%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动用资金约15亿元。钜盛华集中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26%的股份。另外,钜盛华还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3.81%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635元/股计,直接买入耗资约4亿元,收益互换部分杠杆以1:4计,收益互换部分耗资12亿元。(前海人寿买入成本13.28~15.47元/股,钜盛华买入成本13.28-15.99元/股。前海人寿买入102,945,738股,占比0.93%。钜盛华买入28,040,510股,占比0.26%;以收益互换持有421,574,550股,占比3.81%。)8月26日,第三次举牌,前海人寿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股份,钜盛华通过杠杆工具买入4.31%。若以8月26日13.25的收盘价计算,前海人寿直接耗资约10.6亿元,钜盛华融资融券部分耗资0.6亿元,收益互换部分耗资12亿元。(公告没有披露买入成本。前海人寿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的股份,钜盛华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买入0.08%的股份,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4.23%的股份。)此处简单介绍一下宝能系所使用的杠杆工具。一是收益互换,类似于此前热炒的配资业务。某券商人士介绍,在使用收益互换工具时,机构只能使用现金来撬动杠杆,目前行业内很少使用股权、资产等。这意味着,宝能系目前动用的很可能仍是真金白银,手中的股权、房产等并未派上用场。能撬动多大的杠杆,主要由标的物和市场情况决定,一般为1:3。(以万科为例,标的较好,杠杆可以适当加大,上述计算成本时,假设是1:4。)使用时,券商会做一定对冲来平衡风险,双方约定时限,期满,券商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是8%左右的利息,机构收取浮动收益,即价差。后两次举牌,宝能系均动用了收益互换工具,公告称,“在收益互换合约中,钜盛华将现金形式的合格履约保障品转入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按比例给予配资后买入股票,该股份收益权归钜盛华所有,钜盛华按期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后,钜盛华回购证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卖出股票获得现金。”二是融资融券,利息一般为8%,配资比例是1:1。3、资金来源,宝能系“叩门”成本不低从上述计算我们可清楚看到,前海人寿持股比例为6.66%,现金支出约105.6亿元;钜盛华持股比例8.38%,现金支出约28.6亿元。前海人寿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海利年年、聚富产品两款万能险。万科公布的8月21日股东名录显示,前海人寿通过上述两款保险产品持股4.75%。另外,自有资金持股1.38%,0.53%股份的资金来源暂时不明。前海人寿的“子弹”虽然多来自险资,但成本并不低。最近两月前海人寿披露的产品利率在5%~6%左右,除此之外,还需算上推广、管理等费用。钜盛华的部分资金或来源于股票套现以及股权质押。去年,该公司在宝诚股份上套现约3亿元。今年7月,该公司又将公司股权分别质押给华润(深圳)有限公司、江苏银行深圳分行。综上所述,从上述资金来源不难发现,宝能系的资金成本不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险资增持,所以它进入万科的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与生命人寿控股金地时有很大不同。加之高风险、高利息的杠杆,以及收益互换的时间限制,宝能系能否长期持有,值得观察。可是,宝能系此前的资本运作一向彪悍,比如抢夺深振业控股权时,将已买入股份全部质押继续增持。所以,我们认为,在姚振华还没有祭出“大招”之前,很难说他会不会继续买买买。4、不动产,险资投资新兴趣在业内看来,宝能系三次凶猛举牌万科,可谓孤注一掷。根据上述计算,前海人寿耗资近100多亿元。其中,约75亿是保险产品的资金,约22亿是自有资金,另有8亿资金来源暂不明。土豪级别的保险公司到底多有钱?公开数据显示,保险行业去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行业总资产已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1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9.3万亿元。前海人寿2014年年报透露,报告期内,该公司总资产560亿元,其中涉及货币资金约43.8亿元,投资性房地产约25.5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115.2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三者总额近百亿元。上述年报还提及,前海人寿截至去年底时旗下作为最大一笔负债项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约315.7亿元,负债总额约501亿元。即使举牌生猛如前海人寿,但依上述众指标而论,前海人寿彼时资产负债率也已接近89.5%。去年5月,中国保监会开始实施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此前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险企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得以松绑,理论上,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提高至3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保监会所说的险资投资不动产,主要是指保险资金投资于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上述办法强调说,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购置自用不动产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也就是说,险资如果要控股一家企业,其资金来源中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但并未提及使用其他资金。上述通知也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且重大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净资产。来看看前海人寿。截至今年7月份,前海人寿披露信息,今年4月份其通过竞价交易系统购买中炬高新7250.5万股,占中炬高新总股本的9.1%,持有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约2.49亿股,占南玻集团总股本的12.01%。此外,前海人寿参与了华侨城今年4月份的定增,该定增方案获批后将持股华侨城6.89%,拟参与南玻集团7月份定增1.12亿股,占南玻集团定增后总股本的4.99%。具体落实到前海人寿,按照上述通知规定,经计算可知,其可供投资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168亿元,且重大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应不超过大约59亿元。这对前海人寿下一步举牌万科限制不小。增持至30%将是一个敏感点,按万科当前股价测算,继续增持5%需约65亿,10%需要约130亿,15%则近200亿。这对于已配资百亿增持万科的宝能系来说,压力山大。总之,如果宝能系想要借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控制万科,那么资金成本、杠杆时间以及账面资金,都将给它的目标带来阻碍。

关于增发价格到底是多少

公开增发造成市融资压力,对万科是好事,但市场反应可能会造成万科下跌,一般是利空。另一种叫定向增发,这一般是利好。这种公开增发,你可以参与也可不参与。时间没有定。目前暂定发行不超过总股本的8%的a股,价格不低于公告中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a股股票的均价。现在得等具体公告。但增发后,股票的价格会有个除权过程,肯定是要下来的。

股票的支撑点怎么判断

你好,如何看股票支撑点:1、均线支撑,各个主要的均线,包括年线、半年线以及20日线都是可以形成支撑的。均线之所以会支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心理作用与传统认识的结果。  比如像贵州茅台这样的,它的支撑位们(注意这个“们”字)就是一道道均线——  就好比攻城战,攻破城墙的反抗后往往还会有巷战的反抗,在这些关节点之中也都会有所抵抗的,从而会形成支撑。至于可不可以撑得住,完全交给市场。  2、特殊比例附近的支撑。有人用所谓的黄金分割点进行计算,类似这种下面这种——  每个分割比例都有可能是一个支撑的点位,所谓的分割比例也都是是人为发明的并附上意义的数字罢了,在本质上看与上面所说的攻城战差不多。  3、前期长期横盘的位置。对于被某些均线压制的股票或者是一些急跌的股票,前期横盘的位置其实是可当作支撑位的。  前期横盘的位置往往是很多人的持股成本区,也是很多人的加仓区域,更是投资者信心的支撑点,往往会形成有力的支撑。  例如万科A,每个前期横盘过的地方都是可能的支撑位——4、跳空缺口支撑。不少股票跳空向上之后一般会形成一个缺口,之后出现向下回调的现象,这个缺口的下方往往也可以看作一个支撑位。  例如天汽模,之前出现了一个向上的跳空缺口,之后开始回调——  5、整数关口支撑。整数关口也是人为赋予特殊意义的数字,尤其是整10整100。  在一些整数关口,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吹弹可破,但就是不破,这就是支撑。  6、消息方面的支撑位。例如定向增发价格、大股东持股的平均价、实力游资机构的平均价等等。  7、基本面支撑。就是所谓的估值,就是根据行业市盈率、每股收益及其净资产等通过各种方式和模型所计算出的一个估值。  一方面这个支撑来自于市场的揣测——揣测大股东、定增机构、实力游资为了保本盈利会做出自救;另一方面确实有些资金会进行自救——例如贾跃亭,为了防止股权质押崩盘,会在自己的质押警戒线附近做拼命的抵抗。  其实股市跌破了支撑位并没有那么可怕,往往经过大肆的渲染之后,才会让一些投资者有了畏惧的心理,如果大家可以对支撑位有个清晰的认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万科150亿定增价格(070002万科增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