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盘江股份是什么板块(煤炭板块有哪些股票)

煤炭板块有哪些股票

交易软件中有专门的煤炭板块的

煤炭龙头股有哪些?

煤炭股就是上市公司的主业为煤炭业,也就是以煤炭为主业的企业股票。我国的煤炭的龙头股有很多种,比如有:

000552 靖远煤电

000835 四川圣达

000933 神火股份

000937 金牛能源

000968 煤 气 化

000983 西山煤电

002128 露天煤业

600123 兰花科创

600188 兖州煤业

600348 国阳新能

600395 盘江股份

600408 安泰集团

600508 上海能源

600740 山西焦化

我国的焦炭股简介

焦炭生产上市公司目前有:

1. 国际实业(000159):公司焦炭权益产能42万吨。

2. 美锦能源(000723):公司控股股东陕西美锦能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焦化企业之一,年产焦炭330万吨。

3. 四川圣达(000835):公司是四川省重点支持发展的7家大型焦炭企业之一,2010年上半年共生产焦炭产品31.16万吨。

4. 煤气化(000968):公司出资3000万元参股太原东盛焦化煤气公司,并与该公司和中煤集团共同组建中煤焦炭公司,新公司在太原市煤气市场占有率50%左右。

5. 西山煤电(000983):公司收购西山煤气化后规划焦炭产能120万吨/年。

6. *ST黑化(600179)

7. 安泰集团(600408):公司焦炭年产能175万吨,其中80%出口国际市场,毛利率20%左右。

8. ST百花(600721):公司拥有100%股权的鸿基焦化目前焦炭产能为80万吨/年。

9. 云维股份(600725):公司拥有305万吨/年焦炭产能,且在2010年扩大至400万吨/年 ;曲靖大为焦化(54.8%股权)、云南大为制焦(96.36%股权)分别拥有焦炭生产装置200万吨、105万吨。

10. *ST山焦(600740):公司2010年将达到500万吨焦炭产能,公司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焦生产和出口基地。

11. 开滦股份(600997):公司持有49.68%股权的迁安中化和持有94.08%股权的中润化工焦炭设计产能为420万吨/年。

12. 潞安环能(601699):公司有用焦炭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5%。

13. 中煤能源(601898):公司焦炭产能430万吨/年。

【深度】盘江股份(600395):区域供需将好转,产能释放迎质变【国君煤炭翟堃】

本报告导读:贵州电煤保供压力下降大势所趋,产能释放和收购集团资产将使公司未来产能持续扩张,且精煤产出率存在增长空间,远期可看量价双升,高分红助力穿越周期。

维持盈利预测和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至0.61、0.88、1.08元。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61%、静态股息率6.8%,高股息助公司穿越周期。维持7.92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产能释放将打消市场担忧。对于焦煤企业,市场主要担忧未来投资端的增速减弱会带来焦煤价格未来将下行,公司盈利将随行业下滑。我们认为市场供需均衡,焦煤价格不存在大幅下滑基础,且随着未来公司产能的释放,受贵州电煤保供政策影响减弱后精煤产量将显著提升,带动煤炭综合销售价格上涨。

产能的扩张将为公司带来质变。1)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煤企,通过自建、技改、收购集团资产,目前已经实现产能较2019年增长480万吨(+53%),2021年预计仍有345万吨产能待增加,届时较2019年末的910万吨接近翻倍,2022-2023年产能存在三倍增长空间。2)公司作为区域大型国企,过去承担较大的电煤保供任务,未来贵州省煤炭产能释放将使区域保供压力减小,压制盈利因素解除,测算精煤洗出率每提升1%将带动现有产能5%的毛利增长。3)公司煤炭业务人力成本占比超过40%,但结合未来发展形势,本部技改煤矿预计将很少新增员工,产能的增加将推动吨煤成本下降。

催化剂。1)贵州电煤保供政策松动;2)新产能投入运营。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下跌;在建工程进度不及预期;持续受区域政策影响。

盘江股份位于贵州省,其所在的盘江矿区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全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贵州省煤炭产能最大区域,产能占全省比重达到38%,公司大股东盘江煤电集团为全省最大煤炭企业。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产能产量全国排名第五,是长江以南仅贵州为煤炭净调出省。经历供给侧改革后,贵州周边相邻的湖南、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省市煤炭调入规模在逐渐加大,对贵州以及其他区域外调煤炭资源依赖进一步加大。

市场过于分散,政策推动整合。受资源条件限制,贵州省的煤矿有着“多、小、散、乱、差”的特点,小规模矿井在数量上依然占据主导,政策依旧在推动趋于煤矿持续整合,推动产能集中度持续提升。2016~2019年贵州省相继关闭产能2107、1749、1266、849万吨,规模合计0.57亿吨,占2015年产能1.68亿吨的34%;产量由2016年1.66亿吨降至2019年1.30亿吨;而全国前五大产能省份,除贵州外,近两年产量均创新高。

贵州煤炭需求持续增长,贵州省电煤在供给侧改革后出现紧缺,2018年开始重点进行电煤保供。近年来火电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他主要下游水泥、钢铁消费量基本维持高位;同时每年贵州还需对周边省份外调5000~6000万吨,导致电煤在过去两年出现明显的短缺。公司大股东盘江集团积极承担区域保供任务,2019年贵州电煤保供目标7460万吨,其中盘江煤电集团1600万吨(暂无2020年保供目标),占全省任务的21%。

公司业务模式:对开采出的原煤进行洗选加工,获得的煤炭产品主要为精煤和混煤。精煤是炼焦重要原料,核心下游是钢铁;混煤又称为动力煤,是良好的燃料,主要供电力、水泥等行业使用。精煤单位收入、单位毛利分别为混煤的5倍、4倍以上。精煤毛利占公司煤炭毛利比重维持在80%左右。

受保供政策影响,公司2018年后精煤洗出率明显下降。盘江股份2018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61万吨,但精煤产量同比下降8万吨,产出率降至39.4%。电煤保供政策对业绩的影响在2020Q1尤为明显。2020一季度疫情影响全省复工复产进度,公司疫情保供任务力度加大,精煤销售量进一步减少,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下滑55%。

盈利能力强劲,区域核心资产价值凸显。公司核心客户包括柳钢、攀钢、昆钢、水钢等,近年来主要客户销售额稳定,释放优质产能后销售收入依然维持高位,2019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占比71%。大客户合作稳定,产品不愁销路。

 

旗下均为优质产能,盈利能力强。作为区域核心国企,公司旗下矿井均为60万吨以上优质产能,单位产能利润超过100元,远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

历经资产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新增优质产能,核心优势渐显。

2001年,上市之初公司下属矿井2座,合计产能为210万吨

2010年,盘江集团向公司转让四项采矿权,产能达到1110万吨;

2016年,落实供给侧改革任务,核减产能200万吨,产能910万吨;

2020年,收购集团产能330万吨、金佳矿核增90万吨,产能达到1330万吨;

2021年初之前将有525万吨产能释放,新产能将使老产能保供压力减小;目前在手待建项目规模高达1170万吨。

产能净退出在2019年已经进入尾声。根据贵州省能源*数据,2019年末全省生产矿井249处,较2018年下降100处,但产能13352万吨,与2018年的13546万吨基本相当;2020年一季度末,产能增加至13547万吨;且根据我们梳理,截至2020年3月末,贵州省30万吨以下煤炭产能规模已经降为0。

 

2020年贵州省将进入产能释放期。 2019年4月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能源**长丁雄军表示,预计全年将完善大中型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手续30处,建成投产大中型煤矿45处、产能2640万吨/年,完成机械化改造提升大中型煤矿40处、产能2445万吨/年,开工建设大中型煤矿46处、规模2520万吨/年,合计增量弹性56%,届时将大幅减小盘江股份保供压力。

2019年贵州省能源*发布的《贵州省2019年能源工作情况及2020年工作打算报告》提及贵州省的电煤保供压力已得到显著缓解。报告声称贵州省实现从“多年冬季电煤供应紧张”到“形成健康运行态势”的巨大转变。

2.3.盈利测算——洗出率提升带来高弹性

我们认为,随着未来贵州省以及公司未来贵州省煤炭产能的释放,公司面临的电煤保供压力将明显减小,新产能生产出的原煤经洗选后,不仅精煤可贡献高利润,混煤也将完成保供指标,推动原有产能的精煤洗出率增加。

 

不考虑新产能贡献,假设按照2019年的煤价和煤炭生产水平,假设原有产能对应的精煤产量分别为370/380/390万吨,则对应洗出率分别41%/42%/43%,则煤炭销售单位价格分别758、775、792元/吨,单位毛利分别301、318、335元/吨;即洗出率每分别提高1、2、3个百分点,对应综合煤价弹性2%、4%、7%,单位毛利弹性高达5%、11%、17%。

 

2018为集团整合改革元年,贵州省**于2018年7月批复原则同意了《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贵州四大国有煤矿企业(原盘江矿务*、水城矿务*、六枝矿务*和林东矿务*)“合四为一”,组建盘江煤电集团;盘江集团目前产能约为3000万吨,未来集团规划7740万吨,将达到全省产能约50%。

 

作为集团唯一煤炭上市平台,未来优质资产均有望注入盘江股份,其中330万吨/年的盘南公司响水煤矿已经率先实现注入,并且在2020年8月份实现过户并表。公告2020年8月9日公告对松河公司(240万吨/年产能,持股35%;集团持股45%)进行托管,未来承接集团资产将是大概率事件,持续扩张可期。根据公司年报规划,公司将于2020年、2022年分别实现2000、2500万吨的产能目标,较2019年产能分别增加120%、175%。

 

盈利预测:

核心假设:

2020年精煤和混煤市场销售价格略有下降,未来年份持平;

随着新产能的释放和洗选率的提升,精煤产销量和销售占比逐年增长,带来煤炭销售均价在2021年开始回升,2020~2022年综合煤价765、787、800元/吨;

原有煤矿技改矿产能核增带动综合成本下降(基本不增加新员工),与成本自然增长相抵消,自产煤综合单位成本2020年下降后,未来维持平稳。

 

根据假设,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收入62.74、91.73、106.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10.02、14.58、17.84亿元,EPS分别为0.61、0.88、1.08元。

估值:

参考炼焦煤板块,盘江股份的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市盈率为8.73倍,以此作为比较标准,得到公司的对应估值为7.68元。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市净率为0.74倍,估值较低主要反映老矿区后续进一步资产减值的风险预期,以及单位盈利安全垫偏低之下后续煤价下行对盈利的冲击风险,而盘江股份由于相对更优质的资产质量,以及更高的单位盈利规模,理应给与更高溢价,我们按照1.5倍PB估算,得到公司对应估值8.38元。两种方法相结合,维持公司7.92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股息率在煤炭开采公司中位于前列。公司当前静态股息率6.7%,从历史数据看,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率61%,历史验证高分红意愿,且在近年来煤矿项目持续建设期间依旧可以维持高比例分红。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未来进入成熟期后分红率不低于80%,长远来看仍有进一步提高分红空间,具备长期现金回报价值。

 

 

煤价超预期下跌。我们预计后续炼焦煤价格依然是相对稳中偏宽松格*,且公司所处区位优势相对明显,不受进口煤冲击影响,后续精煤价格会小幅下降,但预计难以大幅下滑,若后期煤炭价格出现超预期下跌,则将对公司盈利形成较大压力。

 

在建工程进度不及预期。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将为公司带来成长特性,推动产销量和收入规模提升,但考虑到项目建设中各节点以及资金使用进度的不确定性,项目或存在达产低于预期的风险。

 

持续受区域政策影响。虽然我们判断未来贵州电煤保供压力将有所缓解,但若公司持续受到区域政策压制,则或将对盈利的释放有一定不利影响。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现在债转股概念的钢铁煤炭军工股有哪些

展开全部兖州煤业、盘江股份、海德股份、冀中能源、开滦股份

600395盘江股份

等机会,冬季来临对煤炭股市好事

盘江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能成功吗?

  盘江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应该能够成功,一般在牛市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非公开发行股票)基本上都能成功,因为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是不低于定价日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价的90%,定价后二级市场的股价一路上涨,股票价差越来越大,发行就越顺利。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批准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史诗级”高温!相关概念股沸腾了,这一板块再创本轮行情新高;什么信号?ST板块集体走强

高温限电 能源板块集体走强

摘星脱帽刺激ST板块炒作热情

欢迎扫码下载e公司APP

●一手信息     ●一线互动

   ●一键发布     ●入驻资本圈

 ▲小手一点,全新体验!▲

【深度】盘江股份(600395):西南焦煤龙头,区域核心资产【国君煤炭翟堃】

本报告导读:煤炭公司最核心竞争力为资源储量、质量以及所处市场供需格*,盘江股份三者兼得,可定性为区域核心资产,高分红凸显长期价值,远期集团资产注入预期更添发展动力。

维持盈利预测和7.39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0.89、11.39、12.67亿元,EPS分别为0.66、0.69、0.77元,维持7.39元目标价和增持评级。

资源和区位优势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1)公司所在的贵州省为长江以南唯一的煤炭调出省份,所在的六盘水市为贵州产能最大区域,煤炭资源优质,且基本不受进口煤冲击影响;2)公司亦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炼焦煤企业,盈利能力大幅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自身在建/待建产能分别420/1170万吨,较当前910万吨产能具备可观弹性;3)西南区域GDP、房屋开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求端无忧,供给侧改革推动区域集中度提升,近年来小型矿井事故频发,推动区域整合加速,进一步凸显公司竞争优势。

成本控制奠定安全边际,高分红凸显价值。1)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在无产能增长背景下实现产量17%增长,优化的管理功不可没,后供改时代行业生产成本提升,公司单吨盈利和ROE均优于大部分焦煤上市公司,盈利安全垫充足;2)经营净现金流基本可以覆盖投资、筹资现金净流出,上市以来分红率68%为全煤炭开采板块最高,远期可看至80%。

集团优质资产注入为长期看点。公司规划2020年、2022年分别实现2000、2500万吨的产能目标,较当前的910万吨分别增长120%、175%。盘江煤电集团2018成立一年多来已初步完成旗下资产整合,优质资产在债转股完成后有望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和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下跌;在建工程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地处“江南煤海”,区位优势明显。公司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大股东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盘江矿务*,始建于1966年“三线建设”时期,为原煤炭部直属企业,截至2019年三季报,盘江投资、兖矿集团分别持有上市公司58.07%、11.60%,分别为上市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18年全省在产产能15727万吨,煤炭产能全国仅次于晋、蒙、陕、疆,排列第五位。经历供给侧改革后,长江以南仅贵州为煤炭净调出省,贵州周边相邻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省份均为净调入省,且规模在逐渐加大。

贵州省核心产能位于省内西部的六盘水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18年末,产能最大的六盘水市拥有矿井127处、合计产能5973万吨/年,毕节市177处,合计产能5593万吨/年。公司总部位于六盘水市,所在的盘江矿区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全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探明地质储量近100亿吨,远景储量383亿吨,炼焦煤储量占贵州省炼焦煤总储量的47.97%。煤种齐全,主要煤炭产品为1/3焦煤、主焦煤、动力煤,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大型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炼焦煤企业。

 

北方煤进入贵州以及周边省份需克服两大挑战,一是运输距离较远,造成物流成本居高难下,煤炭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二是北煤南下需要协调沿线多个铁路*,而西南区域的铁路货运能力近年来并无太大改观。这也使得贵州省区域市场进入壁垒更高,北方主要产煤省份很难补给贵州及周边缺煤省份,由此奠定了公司的区位核心优势。

历经资产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新增产能优势渐显。

盘江股份上市之初下属矿井2座,合计产能为210万吨,其中火铺矿设计能力120万吨/年,老屋基矿设计能力90万吨/年(2014年核增至115万吨/年);

2010年,经过重大资产重组:盘江集团向本公司转让土城矿、月亮田矿、山脚树矿和金佳矿四项采矿权,至此公司所属矿井6座,合计产能1110万吨;

为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产能,在2016年前后,盘江股份核减产能200万吨,其中火铺矿核减60万吨,退出老屋基115万吨、金佳矿25万吨,其中关闭老屋基矿用于公司控股的马依西和发耳矿井的产能置换;截至最新,公司在产矿井5座,合计产能910万吨。

目前公司在建矿井2座,合计产能330万吨,其中恒普公司发耳二矿项目一期(核准产能90万吨)已于2018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投产;马依公司所属的马依西一井项目(核准产能240万吨)已于2018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投产;公司待建矿井5座,合计产能1170万吨。

近年来主要客户销售额稳定,释放优质产能后销售收入依然维持高位。公司除了承担贵州省内电煤供应保障任务,还与周边的攀钢、昆钢等钢厂进行战略联盟,签订相对稳定的价格协议,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市场供应伙伴关系。2018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共计39.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4.7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10.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90%。

盈利能力强劲,区域核心资产价值凸显。贵州省2018年煤炭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442座煤矿统计产能、原煤产量分别为15727万吨/年、13917万吨,根据盘江股份2018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利润总额9.44亿元,由5座在产矿井合计贡献产能910万吨/年,生产原煤量869万吨。计算对比之下,盘江股份的单位产能利润、单位产量利润、单井利润分别为104元/吨、109元/吨、189元/座,均大幅优于贵州省煤炭行业总体经营情况,凸显资源优势。

贵州周边省份焦煤消费量有逐渐增加之势。按照每吨生铁产量需要0.4吨焦炭、单吨焦炭生产需消耗约1.3吨焦煤,我们根据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和湖南的生铁产量,测算出这些省份在2018年的焦煤消费量分别为817、178、1029、302、752、1021万吨。而从历史趋势来看,贵州周边5省份近三年焦煤消费量也在持续增加。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煤炭产能总体过剩的*面得以缓解,西南地区的煤炭供应布*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的煤炭净调出省逐步演变为净调入省,公司所在的西南片区,周边省份大量关闭煤矿导致西南片区煤炭产能供给不足,对于焦煤的需求量居高不下。

公司所处西南地区经济维持相对较高增速。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依然面临下行压力,能源需求增长有所放缓。但从公司所在的区域来看,地产等投资端的拉动使得西南地区GDP维持快速增长,除湖南、重庆外,地产新开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周边省份除了湖南、广西省之外GDP增速均大幅快全国,2018年GDP增速贵州、云南两省稳居前三名,GDP同比增长分别为9.1%、8.9%,其中公司所处的贵州省自2011年以来连续8年GDP增速位于全国前三位。经济的增长也将进一步拉动对优质炼焦煤资源的需求。

供给侧改革助力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区域市场整合持续。供给侧改革执行以来,贵州省2016~2018三年关闭矿井121、120、74座,相继关闭产能2107、1749、1038万吨。根据2018年12月19日贵州省能源**长丁雄军在贵州省电煤工作会议上介绍,贵州省当时在籍煤矿1039处、产能32429万吨/年,其中,正常生产煤矿349处、产能13546万吨/年,实际产能正在逐年收减。

市场过于分散,集中度存提升空间。受资源条件限制,贵州省的煤矿有着“多、小、散、乱、差”的特点,贵州省超过三分之二的煤炭企业为民营企业,国企占比较低。根据2018年底能源*披露数据口径,贵州省在产矿井442座、合计总产能达15727万吨/年计算,平均产能仅为35.6万吨/年,这其中,其中产能30万吨以下(不含30)的煤矿产能合计为2550万吨、数量166处,占比分别为16.2%、37.6%,小规模矿井在数量上依然占据主导,政策依旧在推动趋于煤矿持续整合,推动产能集中度持续提升。

根据贵州省能源*2019年5月印发的《贵州省发布2019年度化解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名单》,预计2019年贵州省关闭落后煤炭矿井95座,合计淘汰产能1617万吨/年。其中,被淘汰矿井产能集中于30万吨/年以下,矿井数量占关闭矿井总数的82%,本年度关闭矿井名单中,盘江股份所属矿井无一在列。

根据贵州省**2019年5月印发的《贵州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有序退出方案》,2019年实施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下同)煤矿有序退出,实现2020年全省煤矿全部为30万吨/年及以上,大中型煤矿占比达到80%以上,形成以大中型煤矿为骨干、优质产能煤矿为主体的煤炭供给新格*。

安全事故频发,推动市场整合加速。虽然小煤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贵州省煤炭产量的主力,但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发生点。供给侧改革完成后,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煤炭企业生产再度开始活跃,由此带来煤炭事故、死亡人数在2017年之后开始增加,且矿难发生的煤矿多为民企、小型矿井。12月17日安龙县广隆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贵州省人民**发布紧急通知,深刻吸取安龙县广隆煤矿“12·1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30万吨/年以下煤矿立即停止生产,可见对小型矿井安全状况的重视。

成本端增速趋缓,人均创利提升。与高煤价伴随的是高成本,贵州省煤炭储量丰富,但受到地形和含煤地层限制,煤炭构造体系之间相互影响,使得贵州省内各个煤田小断层比较发育,煤炭开采难度较大,且公司员工人数相对较多,在价格变化周期中与吨煤销售成本正相关关系明显的成本项主要是材料费和职工薪酬。在成本各项的相对分析中,职工薪酬占总成本比重一直在50%以上,因此综合成本项绝对值和相对值来看,公司吨煤成本变化的最大影响成本因素为职工薪酬的变化。

经历供给侧改革的产能退出和社会职能移交后,公司员工总规模在2016年触底,且近三年来维持在2.15万人左右水平略增,影响职工薪酬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均薪酬变化。虽然成本有所提升,但增加的成本并未对盈利产生大幅影响,在人均创收规模维持28万元左右不变的背景下,公司人均创利规模由2017年的4.08万元提升至2018年的4.37万元,凸显公司管理能力的优化.

盘江股份单位毛利在行业中优势明显。2019年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盈利开始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员工薪酬为代表的成本随着行业景气而上行。从2019年26家A上市公司中报梳理来看,盘江股份单位成本下降4%,是其中仅有6家单位销售成本下降的公司之一。

煤炭市场行情好转且稳定已经持续两年,上市公司虽然在弥补前期的安全、环保投入上已经基本到位,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仍在持续提升,且随着部分企业新产能投产以及智能化矿山建设带来的新的设备支出转固,行业的折旧规模也将有所提升,预计短期行业整体成本每年小幅上行的趋势仍将持续,如何管控成本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考验,关注企业盈利成本的安全垫尤为重要。根据我们对煤炭上市公司按区域划分后发现,盘江股份在吨煤毛利和吨煤净利润在煤炭行业中均位于前列,且盈利能力优于其他焦煤上市公司。

负债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公司。2011年马依、恒普项目启动建设后负债率开始提升,并于2013年上升至44.7%后维持在45%左右的水平,但负债率在炼焦煤板块中依然处于相对最低水平。

经营现金流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公司在产矿井质地优良,现金流稳定,是支撑近年来低负债率和高分红的核心原因,从历史情况来看,公司筹资净现金流除2016、2018年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值,表现为债务的偿还和对股东分红持续,且负向流出的规模与投资活动经营净现金流之和与经营现金流高度负相关,年度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基本可以覆盖投资、筹资现金净流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净现金流13.2亿元,创近5年来最好水平,支持后续进一步的高比例分红。

上市以来分红率68%板块最高,远期可看至80%。根据公司章程,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40%、20%。公司2018年现金分红率70%,且历史分红稳定持续,从历史数据看,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率68%,高于其他所有煤炭开采公司。考虑到公司目前发展阶段已经处于成熟期,我们认为长远来看,公司后续分红比率存在进一步提升,向80%靠拢的空间。

 

1)将六枝工矿债转股后,省国资委所持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并适时将省国资委所持其他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

2)将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盘江煤电集团管理。

3)待水矿集团债转股后,将省国资委所持水矿集团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

 

根据最新进展:

六枝工矿的30亿元债转股于2017年12月签约落地,公司2019年1月22日公告六枝工矿股权完成变更。

水矿集团的40亿元债转股于2018年12月签约,并且于2019年6月全面落定,从最新工商登记信息来看,水矿集团大股东仍为贵州国资委,预计后续股权划归盘江煤电集团的进度将加速。

2020、2022年产能较当前增长120%、175%。公司2018年7月20日公告中提出,待省国资委将相关国有资产划转完成后,相关方将与上市公司形成新的关联方,并可能构成同业竞争,包括林东集团、六枝工矿、水矿集团以及省国资委划转其他可能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相关国有资产。待相关资产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资产注入条件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注入、资产转让、剥离等方式整合其控制的与上市公司所经营相同及相似业务的其他企业,避免同业竞争。盘江股份作为盘江煤电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未来仍将聚焦煤炭主业做强做优做大,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表述,公司将于2020年、2022年分别实现2000、2500万吨的产能目标,较当前的910万吨分别增长120%、175%。由于公司目前在建待投产的产能规模仅为330万吨/年(1.1章),未来完成目标的主要手段或将通过整合集团资产完成。

 

 

根据盘江煤电集团网站数据,2018年盘江煤电集团(汇总)生产原煤1940万吨,营业收入394亿元,利润总额12.26亿元,在2018年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排名第23位;2019年上半年,盘江煤电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其中主业收入占80%),同比增长12%;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35%;生产原煤1023万吨、半年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商品煤970万吨、焦炭367万吨,保供电煤632万吨,发电40亿千瓦时,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从盘江煤电和盘江股份数据比较来看,上市公司煤炭产量、营业收入占集团比重在45%、15%左右,利润总额占比超过90%,主要原因是盘江投资旗下的煤焦化业务对业绩的拖累,以及六枝、林东、水矿目前盈利依然相对较差。

煤焦化板块大部分为与攀钢长期合作,盈利能力维持弱势。集团煤焦化板块收入构成主要来自2012年与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了攀枝花盘江煤焦化公司和西昌盘江煤焦化公司,以及2018年盘江投资收购盘江电投下属天能焦化,集团焦化产能833万吨/年,生产的大部分焦炭等产品直供攀钢集团使用,产品需求得到保障,但盈利能力预计难有回升。

盘江投资旗下:林东、首黔、松河盈利较差、盘南公司盈利尚可。

林东矿业:下属三座在产矿井,其中龙凤煤矿产能90万吨,泰莱煤矿产能45万吨、红林煤矿产能90万吨,合计总产能为225万吨。林东矿业2018年、2019年一季度实现收入分别8.77、0.94亿元,亏损0.39、0.87亿元,亏损趋势扩大,林东矿业亏损主要是因为资源枯竭、该公司原部分矿井因产能较小,在化解过剩产能范围中,同时历史负担较重影响。

首黔公司:盘江投资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91%的股权,主要负责开发杨山煤矿和纳木煤矿,按照贵州省煤矿兼并重组政策,拟将杨山煤矿(30万吨/年生产矿井)与纳木煤矿一期(90万吨/年规划矿井)整合,整合后保留杨山煤矿,拟建规模为120万吨/年,目前整合实施方案已取得贵州省能源*批复。2019年6月5日公司发布公告,为避免同业竞争,贵州首黔公司将生产经营业务委托给盘江股份.

松河公司:盘江投资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80%的股权,产能240万吨/年。截至2019年3月末,松河公司总资产25.10亿元,总负债32.83亿元,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盘南公司:盘江投资持股61.98%,产能400万吨/年,2018年实现收入、净利润分别为7.86、1.21亿元;2019年一季度实现收入、净利润2.24、0.43亿元。

六枝、水矿债转股完成,后续优质产能远期存注入空间。

2019年1月,盘江煤电集团办理完成了六枝工矿股权划转。六枝工矿现有矿井3对,其中生产矿井1对(产能120万吨),在建矿井1对(300万吨),复建矿井1对(90万吨),合计510万吨。

水矿集团目前所属在产、在建矿井合计产能1175、405万吨,根据债转股方案,在实施债转股3年期届满后的2年内,债转股标的企业汪家寨和大湾煤矿通过与省内煤炭企业吸收合并等重组方式整体注入上市公司,包括债转股实施机构所持全部股权上翻为上市公司股权,进而通过二级市场退出;如3+2年内无法注入上市公司,债转股实施机构股权将通过减资或控股股东协议收购方式实现退出。

集团体外资产盈利能力较差的核心原因为资源枯竭产量减少、成本高、财务负担重,水城矿业、六枝工矿、林东矿业、首黔公司、松河公司、盘南公司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67%、102%、24%、131%、82%,其中六枝工矿负债率已经通过债转股下降至相对合理水平,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从长期角度来看,随着债转股的推进以及新产能的释放,体外上市公司盈利存在逐渐恢复空间,现有优质产能和在建新矿井在转债期满后远期存在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4.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煤炭板块占收入、毛利的比重基本维持在95%左右或以上,结合公司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变化和未来项目投产节奏,我们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做出以下假设:

金佳矿竹箐采区90万吨/年产能2019年末投产;发耳二矿一期(90万吨/年)、马依西一井(240万吨/年)预计2020、2022年投产2019~2021年精煤、混煤产量均增长8%、8%、12%;

不考虑其他新产能增加对产量的影响;

自产精煤价格2019~2021年分别增长5%、-2%、-1%,自产混煤价格2019~2021年分别增长-13%、-2%、-1%;

其他收入维持不变;

2019年煤炭产能利用率提升推动单位成本下降,假设未来维持现有水平;

根据假设,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收入67.34、70.75、77.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10.89、11.39、12.67亿元,EPS分别为0.66、0.69、0.77元。

参考炼焦煤板块,盘江股份的可比公司2020年平均市盈率为10.18倍,以此作为比较标准,得到公司的对应估值为7.01元;可比公司2020年平均市净率为0.73倍,可比公司市净率估值较低主要反映老矿区后续进一步资产减值的风险预期,以及单位盈利安全垫偏低之下后续煤价下行对盈利的冲击风险,而盘江股份由于相对更优质的资产质量,以及更高的单位盈利规模,理应给与更高溢价,我们按照1.7倍PB估算,得到公司对应估值7.60元。两种方法相结合,维持公司7.39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3)宏观经济风险。虽然公司所处的西南地区在GDP和房地产开工均维持相对快速增长,且当前宏观经济开始企稳弱复苏,但长远来看我国宏观经济仍处于由过去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之中,经济增速的下滑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炼焦煤的需求。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跪求股票各个板块的龙头股。要求:名字还有股票号码

我把我所知道的说下其实龙头随着新股的上市也会变的高铁龙头:晋西车轴房产龙头:万科金地集团保利地产软件龙头:用友软件水利龙头:安徽水利酿酒食品龙头:茅台洋河五粮液

一线蓝筹主要是那些股票集中在那个版块?二线蓝筹,三线蓝筹呢?

蓝筹股一般是股本较大涉及国民生产煤炭钢铁石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盘江股份是什么板块(煤炭板块有哪些股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