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是怎么计来自算出来的?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1.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基期亦称为除数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2.计算公式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权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权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上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权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市价×发行股数)。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市价×发行股数)。基金指数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基期×基日指数其中,总市值=∑(市价×发行份额)B股价格单位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民币。3.指数的实时计算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请问上证指数的点数怎么来的?
上证指数的起点是95.79点,也是历史最低点;时间是1990.12.19星期三
上证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上证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维护的一个股票指数,用于衡量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它是一种加权平均指数,也称为价格加权指数。
上证指数是根据指定日期内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股票的市值加权平均数来计算的。具体来说,每只股票的市值被乘以该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然后将所有股票的加权市值相加,最终得到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的权重是根据股票的流通市值和自由流通股本比例确定的。权重较大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更大。
上证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谢谢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上证指数计算方法: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Σ(股价×发行股数)。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民币。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深沪证券的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上证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上证指数是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以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之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出来的。
详解上证指数为何破不了3000点的历史悲剧成因!
一、上证指数编制规则的漏洞很多
以前的上证指数指数编制其实没有充分体现好公司的价值,而是老弱病残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编进指数,主要是按权重编制。
当年乐视网占创业板指数的5%,为什么创业板指数能在乐视网退市的时候毫发无损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创业板指是100家公司编制的指数。把乐视网剔除指数后,所以乐视网暴跌的时候对创业板指数毫发无损。
上证指数是按权重编制,如果某家公司占权重比较大,出现崩溃式下跌的时候,是不能被剔除指数,因此类似乐视网事件发生在上证指数,那就只能通过指数下跌来消化。
所以第一条被实施风险提示的股票第二个交易日剔除指数,对上证指数走好有巨大的帮助。
其实上证指数编制有巨大的缺陷,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开盘价股价48.74元,1830亿股总市值8.89万亿。按规定进入上证指数市值还有将近5、6万亿,占上证指数的权重超过20%。按昨日收盘价4.28元计算,总市值只剩下7832亿元,缩水超过90%,如今占上证指数的权重也就2%。
幸好当年中石油上市指数是6000多点,中石油暴跌90%影响指数千点可以承受。如果中石油上市的时候上证综指只有3000点占权重10%,那么指数会跌的惨不忍睹。
现在上证指数终于改了,主要包括ST股、次新股、科创板三个方面的改动,其中最重要的改动当然是次新股、科创板红筹股等纳入指数。
二、加入科创板的重要性
为什么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一路走慢牛?
因为道琼斯和纳斯达克都是个股指数,即类似创业板选取优质公司编制指数。所以股票能持续走强,因为新兴行业头部公司,代表未来市场和需求,无限的需求代表业绩持续大增,公司业绩持续大增代表股价持续走强。
上证指数中银行保险券商,一家动不动几千亿市值,银行万亿市值有工中农建,中国平安市值破万亿。银行板块是强周期,而且是传统产业,它们的行业特性注定是不停摇摆的走势。因此上证指数十年也没法冲破3000点。指数编制本身特点和权重股分布特点决定!
加入科创板、红筹企业权重后,上证指数走势会增加慢牛特性。上证指数没有网络时代特征,因为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百度等都不在上证指数上市,一旦红筹股回归,它们也是万亿市值,对冲掉传统的银行等周期股影响,指数走强概率会大增。
同时科创板指数也是好公司比传统上证指数多很多,科创板好公司走强会比传统上证指数公司走强概率大很多,也会给上证指数多带来慢牛因素。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个股行情时代,即抛弃指数选个股的时代。
上证指数增加优质股进入指数,是对基金等被动型配置交易者有巨大的利好。
三、未来交易的核心思想
交易要提前别人看到很多才能买到低价,别人都看好的时候卖到高价。
未来大量公司会上市,大量公司会退市。按基本面选股的时代已经到来,通过股权大幅增值财富的时代已经到来。就我而言,我认为未来十年房地产翻十倍机会几乎没有(海南是唯一例外,三亚海景房才1.8万元,未来十年到5—10万概率很高。通过首付方式炒海南海景房绝对是一笔不亏能大赚的生意),但是股权投资是未来最大的发财机会。
未来十年财富增值最大的地方就是股权投资,但这完全看个人能力,对发财错发昏。
投资优秀的公司是未来十年资产升值最好的方式,深入挖掘公司的未来,一定能让人的财富稳定增值。
根据昨天部分券商股回撤看,当前市场高位盘整概率增大,本周盘整为主,下周或有回落。
多学小程序:实战训练器(点击可进入)备战未来两年衰退到复苏。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实战训练器
上证指数未来会如何走?陈晓东老师为你深度剖析
编者按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三大经典理论之一,但波浪理论在实战中的应用却存在一定困难。
与此同时,舵手图书推出了由知名波浪理论研究专家陈晓东撰写的《精准择时:波浪理论实战策略》。
上证指数自3418.95开始调整,在周线A0下破月线(A3)低点之时,预期月线(C3)调整,见图1。
图1.原上证指数结构和预期结构
但在政策刺激下,在月线(C3)调整不完整的情况下,于7.28日上破(B3)浪高点,使得月线(A3)结束点下移之周线C1浪低点,见图2,此时的月线(A3)由之前的普通周线三浪调整演变成不规则结构的周线A1、B1、C1三浪。目前自(A3)低点开始运行的是周线A2、B2、C2三浪反弹,其中B2分解成A、B、C三浪扩大三角形结构,即月线(B3)结束点由之前B浪高点上移至C2高点。根据周线A2、B2、C2三浪结构特性,C2高点是月线多空分界点。预期自C2高点开始运行月线(C3)调整,设止损C2高点以上,即如后市C2上涨结束后再上破C2高点,就是验证本判断失败的信号。需要注意的是C2上涨目前没有结束,根据其内部结构日线{a3}、{b3}、{c3}三浪上涨结构,C2结束点也是从{b}浪高点上移至{c3}浪高点,目前日线{c3}上涨还没有出现结束信号,还存在继续演变的可能性。
图2.上证指数结构和预期结构
自3144开始的反弹,还有另一种标注的可能性,见图3.周线B2上破(A)浪高点之时,本身就是月线(B)调整上倾信号,并预期年线大涨。此结构如出现在月线三浪调整后,或最好是月线三浪调整二次分解后,就是预期年线调整反转、预期年线大涨的信号。但目前的上证指数3144.25位置是月线(A3)浪,不具备后市大涨的预期。但(B3)预期分解是有可能的。月线(B3)反弹是分解?主要看后市周线调整是否下破(A3)低点?或在没有下破(A3)低点的情况下后市是否上破B2高点?如要做(B3)反弹的分解也需要耐心等待周线调整根据其内部结构日线三浪结构模式逆势抓底或出现结束信号之时交易,必须设止损于周线调整低点以下。
图3.上证指数未来走势另一种可能性
再结合沪深300指数来分析上证指数。
沪深300指数自4268开始调整至3777是月线(A)、(B)、(C)三浪调整,见图4,自3777开始反弹至7.28日的4000.92是周线A4、B4、C4三浪相对固定的双节棍反弹,B4分解成A、B、C三浪调整,B浪再分解成A0、B0、C0三浪反弹。周线A4、B4、C4三浪构成月线“(B)下移”浪。后市直接面临月线“(C)下移”浪调整的概率大大提高,设止损C4高点以上,即如C4结束后再次上破就意味着此判断失败,结构存在变化。结合沪深300指数走势,上证见月线反弹之顶的可能性大。
从沪深300指数结构来看,现在是逆势抓周线C4之顶,预期月线(C)下移时机。那么对应期指来说,就是逆势抓周线之顶,做空期指,目标为月线调整具备结束条件之时主动出*时机,设止损对应周线C4高点的点以上。
图4.沪深300未来走势预测
再结合证券指数来分析上证指数:
证券指数自1140开始反弹至1474,是月线(A)、(B)、(C)三浪上涨一次分解模式,月线(A0)下破“(B)上移”浪低点,是年线{A}上涨在“(C)上移”浪结束信号,也是预期运行月线(A0)、(B0)、(C0)三浪、年线{B0}调整的信号,目前周线A2、B2、C2三浪上涨已经是一次分解模式,关键是距离重要阻力点1474很近。虽然周线“C2上移”浪还没有结束,更没有出现转势信号,也不宜追高,只适合主动出*。当然如意外上破“(C)上移”浪高点,此判断即失败,结构出现变化。
结合证券指数走势,应也可判断上证指数见月线之顶的可能性大。即预期运行图2的可能性大。但实际走势需要根据周线走势对月线趋势方向的影响实时判断和预测。
图5.证券指数未来走势预测
上证指数怎么算出来的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计算公式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深证成指”即“深证成份股指数”,他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计算方法是: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怎么计算大盘的涨跌幅?
在股票行情系统中,涨跌幅排名表提供的是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以百分比计算)排名的即时信息。它是动态的,随个股价格变化而调整。 个股价格的涨跌幅度=(股票即时价格-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格)/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格×100%。 在一般的行情系统中,按“61”可以显示上证A股涨幅排名,按“62可以显示上证B股涨幅排名,按“63”显示深圳A股涨幅排名,按“64”则显示深圳B股涨幅排名。通过行情系统还可查询沪深两市债券和基金的涨幅排名。涨幅排名表还能够显示其他的信息,如个股的交易代码、当前价格、当前买入价、当前卖出价、当日开盘价、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昨日收盘价、总成交手数等基本信息,还能提供外盘(主动性买盘量)、内盘(主动性卖盘量)、委比{(委托买入量-委托卖出量)/(委托买入量+委托卖出)×100%}、换手率(成交股数/可流通股数×100%)等即时的技术统计数据。在涨幅排名表中一般还能显示个股的基本面情况,如总股本、流通股本、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以及一些基本的财务数据等,供投资者查阅,但不同的行情系统在显示的科目上可能会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