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所谓a股是什么意思(天风证券刘晨明:2023A股市场如何演绎?成长板块配置价值几何?)

天风证券刘晨明:2023A股市场如何演绎?成长板块配置价值几何?

2023年A股市场风格如何演绎?成长板块配置价值几何?全球宏观经济和流动性对A股有什么影响?“春季躁动”行情哪种风格表现会更好?在鹏华基金“2023市场如何演绎?成长板块配置价值几何?”主题直播中,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带来相关分享,以下是嘉宾部分观点,扫码即可回看全部会议内容!

扫码回看完整会议

01

2023年A股市场风格如何演绎?

2023年行情展望分为两块,一是对整体大势的判断,我觉得第一个大维度应该是大类资产之间我们应该去做怎样的平衡和选择。过去一年甚至再往前看2021年可能更多的还是固收类的产品会更加占优,包括债券类。而股票类基金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面都是偏少部分结构化的机会,整体基金表现比较一般。比如2022年主动管理基金净值的中位数跌了20%左右,但是债券类全球资本市场来讲,中国债券是为数不多有正面贡献的大类资产。大类资产我们先给大家结论,在当前位置来看,从2023年开始股票的性价比要逐渐提升,要明显好于债券。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因为债券有两年不错的贡献了,而股票有两年比较差的情况。我们有指标去衡量股票跟债之间性价比的关系到什么程度?在2022年年初、2021年四季度时候股票相对债券的性价比很类似于几个点,比如2020年3月底之后美国疫情爆发后的位置,2018年年底位置,2016年1月份之后A股出现熔断跟现在的位置都是很接近。这些位置上具体指标就不给大家赘述了,但是这些指标的含义体现股票相对债券的性价比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所以按道理在这个位置上来看,后面一到两年更多去配置股票类资产,而尽量少的是权益类和固收类,这是大的定性。后面也有基本面的支撑,所谓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意思是A股市场大趋势向上向下就取决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基本面在2022年遭遇了比较大的冲击,不管是各种黑天鹅因素,但是展望2023年,一个基本的认知是2023年的经济要比2022年好,所以我觉得股票性价比是要明显回升,这是第一个。

第二板块之间我们怎么样去做选择?其实板块之间选择我觉得也分为两类板块,一类是跟总量经济关联度特别高的,比如金融、消费还有互联网,都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β,或者说只有中国经济整体特别好它们才能行。所以金融、消费和互联网的主升浪发生在2020年有一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2020年白酒暴涨,银行也大涨,2020年港股互联网也大涨,一直涨到2021年一季度。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经济特别好,经济往上走,它们表现的也是主升浪。总量板块的主升浪大概率在2024年,因为2024年会类似于2020年那样中美经济都出现比较大幅度的爆发,或者中美经济共振往上走,所以这些板块我感觉2023年应该是一个过渡之年,它们可能会小幅上一个台阶。刚才我们说经济大概率比2022年好,所以这些跟总量经济相关的板块大概率就比2022年来讲要上一个台阶。所以如果大家风险偏好很低,不追求涨很多,保证一定程度的收益,大概率能涨一波,我觉得金融、消费包括互联网是没问题的。因为经济大概率会变好,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胜率比较高的方向。就是大概率能涨一波,但是幅度可能别指望能够暴涨。

还有一部分板块是偏自下而上的,跟总量经济情况关联度没有那么高,它业绩爆发的程度不取决于明年经济是大幅好还是小幅好,只要2023年风险偏好别像2022年一样,结构性、高增长的板块就要回来了。换句话说我们觉得高弹性的板块可以作为进攻。因为刚才提到更多的是高胜率的这些总量板块应该在2024年大幅度上涨,所以2023年一些高景气的和高弹性还是要去找,还是聚焦在成长方向。不管是围绕高端制造、新能源里的一些细分、新技术、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围绕大安全、国产替代相关的都会找到一些具备弹性的方向和板块。我感觉2023年都有机会,但都属于过渡。

02

全球宏观经济和流动性对A股有什么影响?

全球来讲一个是流动性,比如美联储加息、降息的情况,第二个是美国经济基本面这两个维度。美联储按照鲍威尔去年年底议息会议最新的说法,2023年不会降息,这是他的表态。但是我觉得不一定,到时候可以再看,因为美国期货市场所交易出来的是认为美联储在2023年四季度,比如11月或者12月会降息一次。所以这个事2023年对美联储而言也是一个过渡之年,即便是降息也可能是到2023年年底。美联储可能是个过渡,就是上半年加息,年中停止加息,年底可能降息,到2024年真正意义上进入到所谓的降息周期,我觉得大概是这样的过程,从美元流动性上。

这对我们有多大影响?我一直喜欢用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美联储加息这事到底会不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关键看我们自身。如果我们自身基本面特别强,产业景气度爆发,经济变好基本面特别强,这个时候美联储加息与否对我们影响就不大。像2022年5、6、7月份,A股有一波非常强的反弹,指数到了3400点。新能源赛道包括成长都有一大波反弹,那个时候是顶着美联储加息连续超预期。5月份加息超预期,6月份加息又超预期,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其实对我们来讲影响不大。就是刚刚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当时在6月份上海复工复产,基本面起来了,经济变强了,产业上汽车、光伏储能需求也爆发,所以那个时候美联储影响不大。但是2022年1月份美联储也加息超预期,我们就跌很多,因为2022年1月份成长股位置太高了,拥挤度包括估值都太贵了,基本面又没有往好的方向变化。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往2023年展望,现在来看成长股位置都很低,跌了半年了。如果站在2023年现在这个位置上,美联储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现在我们大部分股票都在低位,不管是成长也跌了半年,赛道这些方向景气度方向也出现了边际上的改善,所以这个位置上反而还好。但是如果到了2023年年中,成长又涨了一波,景气度也有一大波修复,之后如果到年中美联储还加息超预期,那个时候肯定会有影响。所以我觉得关键看位置,看我们自身的估值位置,看我们自身的景气度位置来讨论美联储有没有影响。如果我们自身位置好,那就是纸老虎,这是第一个关于美联储流动性的问题。

第二个关于美国基本面经济的问题。美国经济很多经济学家也好,包括海外机构也好,其实给明年的美国经济判断还是偏浅衰退或者叫弱衰退。所以从基本面的角度,现在给到的一致预期就是个浅衰退、偏弱衰退的状态。浅衰退和弱衰退,对于国内市场来讲影响就没有那么大,它可能更多是结构影响。比如一些出口导向因为美国经济往下走,确实有一点压力,这应该是正常的。但是风险点在于万一美国衰退特别厉害,现在来看是小概率事件,我觉得只能跟踪。万一美国衰退得比较厉害,像现在美联储给美国GDP的预测2023年是0.5GDP,如果成-1、-2、-3,那我觉得对全球不光是A股都有很大的拖累。现在我不能给这种判断,只能说是一个浅衰退,对结构有一些影响,对中国经济往上回升的预期不构成太大影响。

03

“春季躁动”行情成长风格会更好

2022年以来风格是比较偏中性,它总是在不停的变,不停的轮动。最终还得落在基本面上面,基本面能够出来才有持续的风格表现。而风格在2023年要比2022年好很多,因为2023年经济大概率要比2022年好,无非是好的程度问题。基本面一旦出来就会有一些板块风格趋势,包括股价演绎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持续。

但说实话,风格趋势想明确,我觉得按照以往的规律,包括考虑到今年的情况也得到5月份左右,所谓的“四月决断”或者一季报分水岭效应。它的关键是4月底的时候公司的一季报都会出来,一季报之后到二季度,比如5、6月份大家去调研产业,去跟踪,对二季度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这个时候风格趋势、基本面趋势就能逐渐走出来。尤其像我们刚才提到不管是大安全、国产替代,还是新能源、高端制造一些板块的订单业绩都到那个时候才能清楚,所以在此之前我倾向风格还是轮动。

现在这个阶段,在年底年初时间点成长类的方向和板块的性价比和赔率是很不错的。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各个拥挤度的指标,各个预期的指标都跟4月底很像。4月底大家担心制造业的供需双弱是很悲观的时候,而在12月底的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大家也担心,所以反映的逻辑和指标跟4月底很像。

我觉得至少我们先看“春季躁动”,这段时间我觉得成长风格应该是赔率很好,性价比也很高的位置。我觉得后续一些政策,大家也看到工信部发文,稳增长不是就搞房地产叫稳增长,不是搞基建就是稳增长,在化工、机械、汽车、电子这些主要支柱型产业也要出台稳增长的政策和相关手段,这些对应了高端制造业都会有预期上的变化和改善。所以我们先看春季躁动,我觉得风格偏成长会更好。其次再往后还是要轮动,轮动完了以后到5月份、6月份,今年的基本面趋势和产业趋势到时候就会走出来。那个时候我觉得在成长里面再精挑细选,因为那个时候要回归业绩了。谁的基本面能够放出来,包括高端制造里面会有一部分,大安全里面会有一部分,那时候就见真章了。但是现在我觉得属于预期过低或者预期过度悲观先反弹一波,大概是这个判断。

A股烧定争校脸连纳入MSCI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ACWI全球指数。MSCI英文全称为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是一家提供全球指数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标的的国际公司,其推出的MSCI指数广为投资人参考,全球的投资专业人士,包括投资组合经理、经纪交易商、交易所、投资顾问、学者及金融媒体均会使用MSCI指数。MSCI在全球不同市场都编制有当地市场指数以及全球综合指数,该类指数是绝大多数投资于全球市场基金选用的基准指数,也就是说,基金公司会根据MSCI指数中的公司权重来配置股票,以使其基金表现不会与基准指数表现有过大偏差。目前MSCI中国指数只包括有在境外,主要是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预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A股最终也会被纳入该指数,这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全球基金配置A股。根据过往其它新兴市场被纳入MSCI指数或权重提高后当地股市便会有明显上涨的情况来看,未来MSCI中国指数纳入A股,以及A股所占权重不断提升都会推动A股市场的上涨。一、A股纳入MSCI的意义1、MSCI指数是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指数,旗下有多只产品,所谓A股纳入MSCI是指将A股纳入到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主力指数产品中。2、从历史上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份与占比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新兴市场经济力量的变迁。最近二十年最为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任何一个国际指数不包含中国A股是不完整的。3、从这个角度来说,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中国A股是历史的必然。二、A股纳入MSCI的影响1、中国纳入MSCI后,短期预计将带来近1000亿人民币的海外资金流入,若将来完全纳入,将带来2.4万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此外,当前国内共28支MSCI基金通过审批或处于待审状态,多选择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投向大金融大消费龙头,保守估计增量资金约274亿。2、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上升,话语权提升将会改变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与市场风格。根据MSCI纳入标的超低配情况以及市值占比,利好大金融与大消费龙头。3、A股被纳入MSCI在初始阶段或将带来1000亿元的海外资金配置A股。跟踪MSCIA股相关指数的基金规模合计约为4.5万亿美元,A股权重在0.1%到2.5%之间。4、同时,在5%的纳入比例下,A股在MSCI全球、新兴市场、亚洲市场指数的权重分别为0.8%、0.1%、1.1%,考虑到全球追踪上述指数的资产规模,预计MSCI纳入A股带来的潜在资金流入规模约为212亿美元,其中包括主动型以及被动型资金。扩展资料:台湾及韩国纳入MSCI后的变化1、台湾台湾股市1996年开始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花了9年时间被全面纳入。主要的变化是4个1)与标普500相关性增强,相关性越强,就越会同涨同跌。2)换手率降低3)波动率降低4)估值中枢下降从PB角度,台湾股市被纳入前后,PB从2.3降到了1.5左右2、韩国韩国加入MSCI的速度更快,只花了6年。1)与标普500相关性增强,同样的,韩国股市被纳入MSCI后与美股的相关性也增强了2)换手率降低3)波动率持平,估值中枢持平不过韩国股市的波动率和估值中枢并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韩国股市的波动率和估值在被纳入之前就并不高:被纳入之前,韩国股市的平均波动率19.4%,台湾高达30%;估值上被纳入之前韩国股市PB在1左右,本身就比较低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SCI百度百科-MSCI中国指数

第一,我不认为a股有什么所谓的价值投资

你说的是这个吧。第一,我不认为a股有什么所谓的价值投资,但是我买茅台,因为大家都在买,只有游资因为收益低、大机构潜伏多而不敢买。第二,茅台的分红高,但分红比股价并不高,所以不用想以吃股息为由超长期锁仓投资。第三,学会做T,在高点卖出、低点买入,这里很多人总是在想跌了是在洗散户,我就想告诉各位,洗散户的只有游资,大型国家机构一般只做T。第四,各位不要追逐高科技股,a股没有高科技股,只有科技股,真正的中国高科技股目前正在美国和香港。第五,茅台的业绩可能不会下降,但股价一定会跌,只是不是现在,所以各位要做T、不能锁仓超长线投资。

什么叫A股谢谢?

a股也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帐,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

什么是“A股”?

国内股市分成A股和B股,A股是用人民币交易的,上海B股是用美金交易的,深圳B股是用港币交易的常见的还有H股,也就港股啦,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可以看下这个股票入门http://rumen8.com

股市中的所谓A股B股消息股到底是怎么分类的,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A股就是用人民币买卖深市B股用港币沪市B股用美元都是按照不同的分类分的,自己找,问你的问题的不少,应该能找到

A股是什么意思?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即由中国注册公司发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个人和机构以人民币交易和认购的股票。

2005年11月5日,证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并经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批准的境外机构投资于A股。

A股也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

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帐,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

江南愤青:终于到了可以买点A股的时候了

今天的市场让人很悲观,千股跌停,很多大多头都转向大空头,很有意思,我今天关于股市写了两个微博。

 

第一个是早上09:53写的。

同样破了3000点,空仓的人可以慢慢加大仓位。满仓的人估计得砍点仓位,同样的情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因为你们的情况不同,所以决定如何配置资产的核心是你是谁?标的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什么情况。财富管理的核心是辨别人,而不是辨别物。

 

第二个是收盘后15:15写的。

站在未来的五年看今天。买股票的逻辑就是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然后买到一定额度锁仓,涨了适当可提赢,跌了就扔着。慢慢等,慢慢玩。 

 

这个就是代表了我对A股的看法,我曾经写过中国股市轮回的文章,我里面提到中国股市本质上而言就是一场轮回游戏,一堆垃圾股周而复始的不断折腾的故事,要坚持改革,一方面要放开管制,增加供给,让市场定价,另外一方面要进行优胜劣汰,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予以严格监管,全面监管,只有如此市场才能慢慢回到价值投资的逻辑上来,否则一堆垃圾股一年利润不到一千万,结果市值一百多亿,这种明显价值价格不合理的公司充斥着,只有**才会去这样的市场里交易。所以在过去几年我建议大家离开股票交易市场,静等时机到来,慢慢等着价值回归的时刻入场。

去年12月18日的时候,我发微博说,最近几年碰到一帮土豪,没啥大钱,都想收上市公司,到处借杠杆,然后买壳,最后必然是死不能死,活不能活。为什么?因为你要装资产忽悠,经不住审查,被证监会严格监管死,如果不装,股价上不去,然后股票不断下跌,然后会爆仓爆死,拖着什么都不做的话,借了那么多钱,拖着光利息就要死好几次,大量的上市公司最终结果就是高杠杆面临股票下跌以后爆仓而死。最近两三个月大量公司就是这么个情况,但是随着市场不断的在监管制定规则以后,目前的市场其实是终于迎来了入场的时机,这个时候入场,我个人感觉已经相对非常安全了。

 

今天大面积下跌说实话都是中美贸易战升级带来下的恐慌下的结果,问题是有几个人想过,中美贸易战跟大量的个股有个毛关系啊。大量的股票不但不是中美贸易战的利空,可能还是利好,贸易战这个东西,听着很吓人,媒体渲染的很可怕,真说清楚的有几个?我自己感觉贸易战压根没啥可怕的。

打架这种东西,反正只要不打仗,能坏倒哪里去?中国过去三十年这种危机多了去了,前几天跟一个国内最大的独角兽之一的老大聊天,他跟我说挺可怕的,中国能扛过去么。我说可怕啥,中国90年代初的时候,全球封杀中国,不一样依赖自己挺过来了,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什么积累没有,不也一样扛过来了,04年、07年,哪个危机都不比现在的危机大啊,不都一样好好的吗。任何一个国家崛起不都这样么,艰难坎坷曲折向前,哪里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啊。问题是恐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啊,碰到点问题就担心这个担心哪个还活不活了?真如果中国被打趴下了,说白了,你担心不担心,都是死,你不玩股票,留点现金能解决个毛问题啊,一样都是死。如果中国没趴下,你还错过一堆机会。这个赔率铁定适合值得参与,就当赌国运呗。

如果觉得中国国运没机会,简单,赶紧深山老林挖个地窖,囤佃大白菜。也别想那么多破事了。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是挺对的,一堆人在哪里担心,我都不知道担心啥。五百亿美元关税?两千亿关税?还是四千亿美元商品增加关税?加了会如何,中国就死了?不加会如何?中国就赢了?莫名其妙。所以,这种不知道为什么的莫名其妙的恐惧,往往让人感到很恐惧,在这种恐惧下,千股跌停,很多人更恐惧了,我倒真不觉得,压根没必要。

所以,下午跌停,我就自然买买买,买的很爽很开心啊。因为我从没觉得中美贸易战跟大量的A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纯粹是情绪喧嚣带来的过度恐惧的下挫而已,或者说情绪还可能蔓延很多天,那又如何,到了现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A股很多股票其实已经逐步产生投资价值了。

今天1032只股票跌停,886只股票市值在30亿以下,206只股票跌破净资产,大概几百只股票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还有很多股票交易量历史新低,这种情况下,股票投资价值明显在提升,我一直说,公司好不好取决于价格,再好的公司,价格贵了就不好,在差的公司如果便宜那也会是好公司。小米公司是还不错,但是壹仟亿美金的估值,**才会去买。大量的股票在连续的大幅度暴跌后,一定跌出了投资价值,只要给予时间,这些公司都会慢慢走出他应该有的价值。尤其少一些压根被错杀的好公司。

我自己挑了一些账面现金很高,负债很低的公司,持续不断的买入,大跌大买,怕啥呢。站在未来五年看今天,我感觉很多历史的偶然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买入一些不错的股票,反正我自己是买了,当然别傻兮兮的一次性买入,慢慢买,回报应该会不错,如果选择不好股票,我个人建议干脆就做个基金定投,目前的指数在3000点以下,我觉得下行空间是很有限了,但是上限空间还是很大的,赔率属于很高,完全可以买。

 

危机这个东西,从来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没有只坏不好,也没有只好不坏的东西。我们要正视问题,但是也没必要扩大问题啊。我们其实真的很多事情都想不明白一些基本的逻辑在哪里。例如前段时间很多人跟我说外汇储备跌破三万亿了,我们怎么办?我就喵个白眼问他,跌破三万亿光你*事啊。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他说真不关我事?我说跟你毛关系也没有,想那么多干什么。你如果不是经济学家,你不是**家,你不是外汇管理*老大,真的跟你*关系都没有。

还有人说人民币贬值了,怎么办要不要换点外汇。我说你有几千万么,他说没有,我说那关你什么事情呢。人民币跌个百分之十,你手里就几十万,最多损失个几万块钱撑死了,问题你是不跌呢。你还倒腾亏个几万块钱,你至于为这个几万块钱折腾那么多事情么。事实上每天你听到的很多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新闻,跟你*关系也没有,如果真有关系,其实也是大家要死也都是一起死的事情,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影响也很小,都是洪流中的一朵小浪花,你什么都改变不了,想明白,该吃吃,该睡睡就行了,就这个就是现实,听了太多的消息,来一个消息,你做个决策,来一个消息,你做个决策,等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被自己折腾死了。

 

我下午还发了一段话,是16年的一个演讲稿,这段话的意思是让大家管住手,别乱被人忽悠去买理财,买PE,买股票,做投资,因为在过去几年这些事情,大概率都是亏钱的,你不如什么都不做,安安静静的呆着,否则你乱动,真机会来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钱去动了,你看我过去游山玩水基本上不做事情,每年最多花个几十万块钱,但是结果是什么呢?是比很多人每天勤勤恳恳的做事情做股票的人,至少少亏很多钱,今年什么股票都不买空仓的人,基本上你就已经跑赢了89%的人,绝对是股神的境地了,投资的收益往往跟操作的频率是负相关的,因为大多数人大多数决策一定是错的,多做一定是错的概率更高。慢慢等就行了。等到一次机会,然后进去,不敢说一定赚钱,但是肯定比大多数人要少亏很多,我今天买了一些股票,我相信一定比大多数人少亏很多很多。这个就是现实。太多人都是到处听各种道理,从没有自己的思考,然后赚也不知道怎么赚,亏也不知道怎么亏,然后到死也不清楚问题在哪里。

 

最后我自己还是谈个我对未来的看法,我一直觉得未来铁定是个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年代,当然贬值幅度也不会太大,这个年代典型特征就是现金价值会增加,对外贬值跟大多数不出国的民众真没多少关系,贬值不贬值,光你*事啊,什么大面积通胀起来,有没有可能,当然可能了,通胀起来,大家生活成本抬高,会不会,当然会啊,但是你怎么办呢。这个就是我说的,乱世之中,谁都不是无辜的,生在任何年代都要有哪个年代的觉悟。芒格也说过类似的意思,宏观是我们要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地方。太过宏观的东西往往让我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只能做好细节的事情,大时代下的人生百态大抵如此,如同人如草芥,荒草丛生的年代里,谁又能掌握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

 

所以,赌国运的意思就是国运赢了,你就赚钱了,如果赌输了,反正谁也逃不开,都不是你能决定的,所以想了也白想,反正我是从来不去想这个问题。所以,对外贬值,我基本上不考虑这种可能,我考虑的其实是对内升值的情况下,对我们的关系有多大。很多人说,我们过去几年所谓的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我个人感觉其实也是不成立的。

 

过去几年并没有大面积的通货膨胀,只是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但是大家都有消费食品,民生相关的,涨价一般。所以说物价飞涨并不存在。但资产价格上涨本质是一个投资品,它是有波动周期的。所以我并不觉得房价大涨,代表着货币贬值。中国的房地产很难代表居住用途更多是金融衍生品。本质它是个理财产品。而且是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未来请你来看,这个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会被打破。从而出现投资大面积损失的情况。

在现实中,我们会觉得通缩的概率会大于通胀。从而出现对你内升值对外贬值的情况发生。对内之所以升值,不就是因为以房子为代表的投资品的衰败,大量理财骗*的打破刚性,大量上市公司债券违约,而引起流动性的紧张所带来的吗?把手里的钱看好,我相信钱会越来越贵。也就是说对内升值的概率是很高的。这个时候,谁持有更多的现金,其实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当前的市场里,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能保证现金安全的金融产品,然后逐步配置小仓位进入股市这种大概率的高赔率的机会。一点点扩大仓位。

 

其实股市上一次暴跌的时候刚好三周年,当时市场绝望的让人崩溃,但是三年过去了,市场崩溃了?不一样好好的?人都是恐慌的时候极度恐慌,乐观的时候极度乐观,追涨杀跌都是人性,这点得学习下外资,市场不断下行,外资反而不断抄底,上次也是一样,不过这次有所不同,中国股市234只股票加入msci名单,大量个股都列为基金被动投资体系里,流动性也会大幅度加强,所以,最近的数据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外资都在持续流入,中美贸易战老外对我们都比我们自己更有信心。也是挺有意思的。

-END-

欢迎朋友圈分享转发

欢迎加入小红圈向校长交流、提问

所谓A来自股B股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分的?

1、根据上市地区可以分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  A股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我国境内发行只许本国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的普通股;(2)在公司发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较好的股票,但多数公司的A股并不是公司发行最多的股票,因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外,多数还有非流通的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等等;(3)被认为是一种只注重盈利分配权,不注重管理权的股票,这主要是因为在股票市场上参与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关注A股买卖的差价,对于其代表的其他权利则并不上心。  B股  B股也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特种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只能以外币认购和交易。  H股  H股也称为国企股是指国有企业在香港(HongKong)上市的股票。  S股  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产或者经营等核心业务在中国大陆、而企业的注册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挂牌的企业股票。  N股  N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York)上市的外资股。

股票中的A股指的是什么意思?

a股是指中国内地股市(包括上海和深圳两地的股票),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沪深指数也就是指a股指数了,道指是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所谓a股是什么意思(天风证券刘晨明:2023A股市场如何演绎?成长板块配置价值几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