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解释货币本质的学说有哪些(高一**题:从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谈谈应如何对待金钱?)

高一**题:从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谈谈应如何对待金钱?

(一)货币就是贵金属,就是财富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必须有实质价值,其价值由其金属价值决定,货币的实体必须以贵金属构成。这种理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朴素的金属学说。十六、七世纪形成的重商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早期特征就是“重金主义”或“金属主义”,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二)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是马克思在对货币起源问题的分析(参阅“相关知识”栏目“马克思货币起源说的思想逻辑”)中得出的,其含义有两点:1、货币具有商品的属性在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分析中,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马克思创立货币理论的时代,正是各国普遍实行金铸币流通的时代,因此,马克思将黄金视为货币的最高阶段,而黄金本身就是价值十足的商品。进一步的推论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换中充当货币的东西,首先就在于它们是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这种与普通商品的共性,货币就不具备与商品进行交换的基础。2、货币与普通商品有本质的区别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黄金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被作为货币后,其使用价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很明显,当它以第一重使用价值出现时,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价值出现时,才是货币。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第二,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在实际交换中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手段,是不存在对方对其使用价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碍的,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赋予货币的属性,与货币材料是否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关系,普通商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货币的意义则在于充当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充当一般的交换手段,为商品交换服务。这就是货币与普通商品的本质区别。可见,考察货币的本质,应把其质的规定和存在形式区别开来。无论货币由什么来充当,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性决不会改变,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货币。

简述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它的职能?

货币的含义: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货币之所以能够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是由于金或者银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之中,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简述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它的职能?

货币的含义: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货币之所以能够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是由于金或者银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之中,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举例说明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人与人进行交易的一种必须存在的物品,在古代最开始是物品与物品进行交换,慢慢演化成现在的以货币购买为主

货币是对国家的估值,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未来不是梦

   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其数量有限,但是却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或许比特币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的价值,才是比特币最大的价值所在。但2021年的萨尔瓦多,比特币却经历了另一个童话—--直接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如果货币的本质是对该国的估值,当该国的估值为负时,比特币就有了替代价值。

   在2021年 6 月举行的比特币大会2021:迈阿密>上,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勒(NayibBukele)宣布将接受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这一消息得到了迈阿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同时也引起了迈克尔·塞勒、彼得·麦科马克等比特币支持者在推特上的高度赞扬。然而,这件引发全球热议的事件并没有那么的一帆风顺,一些国际组织、经济学家包括许多居住在萨尔瓦多的人民,则没有那么热情。

     当布克勒总统首次宣布他将支持比特币作为萨尔瓦多的法定货币时,其他组织却对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经济性并不那么热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萨尔瓦多决定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引发了几个“需要非常仔细分析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法律问题”。同月,世界银行喊话,由于担心加密货币缺乏透明度以及有据可查的环境破坏,它不会帮助萨尔瓦多将比特币确立为法定货币,并拒绝为该国捐赠和提供技术援助。投资银行摩根大通认为,该举措并不值得庆祝:“这显然对该国具有重要意义,但很难看到与采用比特币作为第二种法定货币形式相关的任何有形经济利益。”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这种理论的核心认为,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不同形式的货币在本质上统一的。

   过去关于货币的主流学说的核心是货币本质债务论说法,即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权,这一说法存在明显的纰漏,无法回答发行者借入的权益是什么,如何偿还等基本问题。债务货币就是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所通行的法币(FiatMoney)系统,它的主要部分是由**、公司以及私人的“货币化”的债务所构成。美元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美元在债务产生的同时被创造出来,在债务偿还的同时被销毁。流通中的每一个美元,都是一张债务欠条,每一张欠条在每一天里都在产生债务利息,而且是利滚利地增加着,这些天文数字的利息收入归谁呢?归创造出美元的银行系统。债务美元的利息是原有货币总量之外的部分,必然要求在现有货币总量之外再创造出新的债务美元,换句话说,人民借钱越多,就必须借更多的钱。债务与货币死锁在一起,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债务永远增加,直到其债务货币遭人彻底抛弃或其利息重负压垮自身经济发展,导致整个体系的最终崩溃。债务的货币化乃是现代经济最严重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之一,它是通过透支未来的倾向资源来满足当时的需要。

   按照货币本质债务论,在所有货币中金银货币意味着“实际拥有”,而法币则代表“欠条+许诺”。二者的价值“含金量”有着本质区别。中国的人民币介于二者之间。尽管人民币也存在着“债务化货币”的成分,但就其主体而言,仍然是体现过去已经完成的产品与服务的度量。人民币的发行并非像美元一样必须以国债作抵押,由私有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币的属性更接近金银货币。同时,由于人民币没有金银作为支撑,它又有法币的基本属性,必须依靠**的强制力才能保证货币价值。

   上面这两个理论应该是关于货币最流行的两个理论了,都非常高大上。但这两个理论在解释最近10年关于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已经今年土耳其的货币时,都有点勉为其难、面红耳赤和手忙脚乱。

   在非洲土地上,有一个神奇的国家,人人都是亿万富翁,却几乎人人都吃不上饱饭。这个神奇的国度就是津巴布韦——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在津巴布韦,1千亿津元才能买一个面包、5万亿津元坐一次公交、70万亿津元买一次水果...这些不可思议的交易,几乎每天都在津巴布韦进行。但津巴布韦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和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一样,津巴布韦也有过一段被殖民、反抗的历史。在被殖民时期,由于气候宜人,津巴布韦集中发展农业,每年都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是贸易集散城市和非洲中部经济大城之一。在农业发展起来后,又因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土地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津巴布韦开始发展工业,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号称是非洲的粮仓。二战后,由于全球反殖民及民主浪潮的兴起,非洲各殖民地独立的热情高涨,在长期不间断的抗争下,1980年,津巴布韦终于迎来了第一位黑人领袖,成立了津巴布韦共和国。凭借着被殖民时期建立的较好工业基础以及发展良好的农业,津巴布韦成立之初,工业需求能够自给自足、农产品出口海外,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后来......后来就不行了,经济是越来越差,老百姓是越来越惨......1980年至1985年,津巴布韦的人均GDP从近1000美元跌至近600美元,2018年金融危机下更是跌至近300美元。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津巴布韦想出了一条"妙计"——不停加印货币,而疯狂印钞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通货膨胀(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按2008年7月的官方统计,津巴布韦的通胀率甚至达到231000000%。这之后,津巴布韦却没有及时止损,反而发行了市值500亿元和1000亿元的新钞票,2009年,该国又发行了10000亿1张的新钞。后来......后来津巴布韦的货币就是扔大街上,都没人捡了。

  委内瑞拉也差不多,甚至犹有过之:一个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国家,同时也是盛产美女的国家。。。委内瑞拉的货币扔大街上也是没人捡,最后沦落到委内瑞拉盛产的这些美女到邻国去卖淫。。。

    货币的本质是对该国的估值

    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学说界关于货币本质的理论基本是由经济学家主导。这些经济学家用很多千奇百怪的假设和令人头大的经济学模型提出了各种理论,其实都不靠谱。关于货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句话:一个国家的货币就是对这个国家的估值!

    学术上没有这种理论,国际上也没人这么做过,但货币的本质就是对该国的估值,而且类似的理论也是有的:英国品牌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做了《2019年国家品牌价值报告》,该报告显示:美国的国家品牌价值高达27.75万亿美元——比其GDP总量还高,且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是当前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价值最大的国家品牌。中国在2019年是第二,国家品牌价值为19.49万亿美元,接近20万亿美元啊,也比咱们的GDP总量高很多,且达到了同期美国国家品牌价值总量的70.23%。看来,最近几十年中国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别人还是能看的到的。该报告认为:当前的中国拥有大量优秀的企业,如: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工商银行等,极大推动了中国国家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如此,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是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他们出口商品,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对国家的估值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同时包括居民生活状态、外界对其评价、文化传统、投资和移民等等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治理。别跟我谈虚的: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是前车之鉴!

  

   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未来不是梦 

    比特币的设计者中本聪的初衷是建立一个自由、无中心、有序的货币交易世界。自诞生的十多年以来,比特币一直被广泛认为是**过度干预和现有金融机构侵犯隐私的金融替代品。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数量有限,但是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这是比特币目前的最大价值。

   因为货币的本质是对该国的估值,当该国的估值为负时,比特币就有了替代价值。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当一个国家变成失败的国家,没人理它们,货币仍大街上没有捡时,可以用比特币作为它们的法定货币。

   本来这个理论仅仅是假说,但当2021年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勒宣布将接受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时。这个假说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和实践,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未来不是梦!

 

货币本质是什么啊?

货币的本质就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论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发生在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换,只能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物物交换。当时的商品交换在双方的经济生活中只占极比重,因此,彼此都不十分计较交换的比例,如有的时用2只羊换1把石斧,有时用2只羊换2把石斧。假如2只羊换1把石斧,用公式化表示即为:2只羊=1把石斧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是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的,石斧是表现羊的价值的手段,人们把石斧看作价值的代表。或者说与价值等同,我们称之为等价物。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相交换。物物交换的明显缺点是:物物交换要求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交换才能成功,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在长期无数次交换的实践中找到了办法。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它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有了一般等价物后,方便了商品交换,人们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可顺利换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可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由什么商品来充当,各地区划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在历史上,牲畜、布帛、贝壳、粮食、食盐、金属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我国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之一是宝、贝。许多与商品交换有关的汉字,都有贝字作部首,如货、赔、赚、贩、购等。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是金银自身自然属性决定的,即金银有许多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和容易分割等。首先是体积小、价值大。因为采掘金银要耗费巨大的劳动,所以金银的价值大。这样,人们可以携带少量的金银,就能买到大量的商品。其次,金银不会腐烂,久藏不坏。黄金、白银极易保存,即使埋在地下,几千年后挖掘出来,仍完好无损。再次,质地均匀、容易分割。金、银可以随便熔合,又可随便分割,其价值不会受到损失,而羊、布、贝壳等就不行。正因为金银有这样多的优点,所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黄金、白银身上。金银一旦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们也就成了货币。从上述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交换发展的障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货币的出现也带来新的矛盾。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我们的能把金银货币完全等同起来。金银就是金银,它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货币。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共同点是:货币也是高品。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既是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是: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专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货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的本质。所以说“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⑴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①偶然的物物交换②扩大的物物交换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④货币的产生⑵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⑶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什么?

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指的是对货币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的科学认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科学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用于商品交换,并具有普遍的流通性和可分割性。2. 货币具有信用属性:科学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不仅仅是一种实物,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信用属性。人们对货币的接受和使用是基于对发行者的信任,并且货币的信用程度对其使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3. 货币的内在价值与外部价值:科学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的内在价值是指其所包含的金属或其他有价物质的价值,而货币的外部价值则是指人们对货币流通和使用的普遍接受程度。4. 货币的社会属性:科学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不仅仅是经济范畴的概念,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包含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分工、经济制度、**权力等密切相关。总之,科学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是一种具有价值表现、信用属性、内在价值和外部价值的社会关系产物。它在经济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资源配置、交换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的演变。

货币的价值是什么?

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定义[编辑本段]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一)货币就是贵金属,就是财富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必须有实质价值,其价值由其金属价值决定,货币的实体必须以贵金属构成。这种理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朴素的金属学说。十六、七世纪形成的重商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早期特征就是“重金主义”或“金属主义”,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二)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是马克思在对货币起源问题的分析(参阅“相关知识”栏目“马克思货币起源说的思想逻辑”)中得出的,其含义有两点:1、货币具有商品的属性在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分析中,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马克思创立货币理论的时代,正是各国普遍实行金铸币流通的时代,因此,马克思将黄金视为货币的最高阶段,而黄金本身就是价值十足的商品。进一步的推论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换中充当货币的东西,首先就在于它们是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这种与普通商品的共性,货币就不具备与商品进行交换的基础。2、货币与普通商品有本质的区别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黄金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被作为货币后,其使用价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很明显,当它以第一重使用价值出现时,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价值出现时,才是货币。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第二,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由于货币户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在实际交换中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手段,是不存在对方对其使用价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碍的,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赋予货币的属性,与货币材料是否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关系,普通商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货币的意义则在于充当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充当一般的交换手段,为商品交换服务。这就是货币与普通商品的本质区别。可见,考察货币的本质,应把其质的规定和存在形式区别开来。无论货币由什么来充当,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性决不会改变,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货币。货币自身有价值那价值是什么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货币价格是什么意思?货币价格就是不同货币之间比率所形成的相对价格。金融学里有句话“利率是货币的价格”,相对利率的变化影响货币价格的变动,当货币或以货币为参考物的金融衍生品成为交易对象,它就产生了相对价格。而从货币贬值升值角度讲,货币的价格代表购买力,代表社会生产力,表现一国社会经济水平。货币的价值量是什么?我理攻,就是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量提高;商品价格上升,货币价值量降低。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单位货币换取商品的数量什么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的价值是稳定的,如果不稳定,是不会用来凭此交易的。但是价格是随价值波动的,市场决定货币的价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价格只不过是锭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什么是货币?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1, 货币定义  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货币就是贵金属,就是财富{最开始货币就是普通的商品}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必须有实质价值,其价值由其金属价值决定,货币的实体必须以贵金属构成。这种理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朴素的金属学说。十六、七世纪形成的重商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早期特征就是“重金主义”或“金属主义”,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  (二)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货币的职能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指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货币本身有价值决定了它能成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此时其形态只是观念中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此时应是现实的货币。此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货款、工资等。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表现形态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什么是货币点值货币点值用于货币买卖当中,了解了点值的计算也就理解了货币点值的涵义,所有的外币组对可以被分成3类:正向报价对(EURUSD,GBPUSD),反向报价对(USDJPY,USDCHF)和交叉汇率(GBPCHF,EURJPY等)。对正向报价的外汇对来说,点值的计算按式子-显示引用文字-[pip]=[lotsize]×[ticksize][lotsize]-每手的数量;[ticksize]-跳动点的数量,比如对EURUSD,它是0.0001。对于正向报价的货币来说,每个点的价值是不变的,不依赖于当前的报价。例:对于EURUSD,lotsize100000欧元,tick-0.0001。[pip]=100000*0.0001=$10.00对于反向报价的外汇对:[pip]=[lotsize]×[ticksize]/[currentquote][currentquote]-当前的报价。对于反向报价的货币来说,每个点的价值依赖于当前的报价。例:对于USDJPY,lotsize是100000美元,tick-0.01。报价为129.20,[pip]=100000*0.01/129.20=$7.74对于交叉汇率:[pip]=[lotsize]×[ticksize]×[basequote]/[currentquote][basequote]-基本外汇的当前报价。例:对于GBPCHF,lotsize是62500英镑,报价为2.3000,基本外汇报价GBPUSD1.4550,点值为62500*0.0001*1.4550/2.3000=$3.95.或许你还不太会算,我给你再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告诉你:USDJPY100.0000.01=1000日元/点UERUSD100.0000.0001=10美元/点GBPUSD100.0000.0001=10美元/点USDCHF100.0000.0001=10瑞郎/点看这些数据,意思就是每个点是后面那种货币的10个单位,如日元0.01也就是100点,是100*10=100了。什么是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值(ExpectedMonetaryValue;EMV)预期货币值,又称风险暴露值、风险期望值,是定量风险分析的一种技术,常和决策树一起使用,它是将特定情况下可能的风险造成的货币后果和发生概率相乘,此项目包含了风险和现金的考虑。正值表示机会,负值表示风险。每个可能结果的数值与发生机率相乘后加总即得到。

什么是货币?(名词解释)其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是银行在履行其基本职能中最常见的词,货币可以定义为自由流通,并在清算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商品。虽然大多数国家目前实行一种钞票和硬币的货币体系,但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历史阶段,许多各式各样的商品也都充当过货币。珍珠、石具、海贝、纸张、金银等贵金属、铁等贱金属都充当过货币。所有这些商品在充当货币时期,都曾自由流通,而且在清算债务时被普遍接受。各种货币理论对于货币职能的认识是相对统一的。早在古希腊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已为货币总结了三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人们也普遍认为马克思为货币归纳了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而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货币职能的认识也基本在这个框架内。马歇尔在他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中这样论述道:“货币的主要职能分为二类,货币首先是当场买卖的交换媒介。……货币的第二种职能是充当价值标准或延期支付标准,也就是用来表明一般购买力的数量。”金德尔伯格认为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记帐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贮存等四种职能。米什金认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贮藏等三种职能。乔治·考夫曼认为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价值贮藏等三种职能。斯蒂格利茨认为货币的职能是交换媒介、价值贮藏和计算单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上述提到的“价值标准”、“计算单位”、“记账单位”等均视同价值尺度,也可以把“交易媒介”、“交换媒介”、“流通手段”视为同一内容,那么各种学说对货币职能的论述只是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而无本质的对立。区别主要体现在对货币的定义上。经济学家们总是以其理解的货币的根本职能来为货币定义,由此表现出他们对货币职能理解的侧重与差异。马克思也是用货币的职能来为其定义的,“等价形式同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会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特殊的商品成了货币商品,或者执行货币的职能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成了它特有的社会职能,从而成了它的社会独占权。”充当一般等价物也是货币的一种职能,这种职能是货币其他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为货币始终是商品则显得过于绝对而不适用于信用货币阶段。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就是交换媒介,例如约翰·穆勒认为交换媒介和货币是等同的。马歇尔也曾这样论述道:“它们首先是指这样的交换媒介,这些交换媒介可以在彼此互不相识的人们中间告安故扬常落济夫从哪自由地流通,并因此而转移在其表面标明的一定数额的一般购买力的支配权。……所以,它包括一切不管在何时何地作为购买商品和劳务及商业支付的手段,能够不受怀疑或调查就通行无阻的东西。”马歇尔的货币定义还包含着这样的含意:即支付手段是交换媒介的前提。门格尔对货币是这样论述的:“即在当时当地销售力最大的财货,在交换中最为一般人所乐于接受,因而能与其他任何商品相交换。……到最后才名之为货币。”销售力可以理解为交换能力,销售力最大的财货,便是交换媒介,因而可以认为门格尔是货币的“交换媒介论”者。虽然商品、财货可以承担货币的角色,货币本质上却不始终是商品或财货。此外,把货币只定义为交换媒介也显得过于简单。我们来看一看凯恩斯的观点,凯恩斯在《货币论》中这样写道:“货币本身是交割后可清付债务契约和价目契约的东西,而且也是储存一般购买力的形式。”很明显,凯恩斯认为货币是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叠加,这种观点很不全面。再者,把货币描述成“东西”显得很不准确、很不周密。当然,这有可能是原著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如果把“东西”换成“事物”则要稳妥得多。米什金的货币定义深受凯恩斯的影响,他在《货币金融学》中这样写道:“货币是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这种划范围式的定义方法不是直接地、正面地说明,不能解释清楚事物的本质。斯蒂格利茨的货币定义似乎很清楚明了:“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某个社会作为交换媒介、价值贮藏和计算单位所广泛接受的物品。”乔治·考夫曼的定义与之相似,“货币被定义为一种能够充当商品交易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的物品。”这种叠加式的定义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各种职能并不是并列地、同样程度地发挥作用。另外,把货币描述成“物品”则显露了这种定义的*限性。很显然,货币不始终是物品,例如在无形货币阶段,货币只是帐面的余额。可见,各种货币理论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对货币的定义上,而且,各种货币理论的货币定义都有所*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解释货币本质的学说有哪些(高一**题:从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谈谈应如何对待金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