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00052来自9还可以持有吗
等待反弹,暂可持有。
谈谈股市投资要素——最近听课一点体会
去年心态比较好,充分发挥了宏观逻辑和选股优势,用比较小的仓位,在一个不太好的年份里收入颇丰。因为我是做宏观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本自成一派,赚钱后很想了解技术指标和技术派的想法,包括精进一下买卖点和操盘技术,就去买了个课,希望学习一下技术分析和操盘手法。不过在听课中,发现他们的“术”,也就是具体盘面分析和操盘手法,由于我完全零基础,基本没听懂;虽然原理上我知道怎么回事,但完全无法操作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反而在“道”上,获得颇多,包括很多我坚持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我开创的,它一直都存在,碰巧我采用了而已,而且发现在策略层面,赚钱其实并不难。
近期课程结束,“术”于我无用,也就不再续费了;把“道”总结一下,给自己,也给需要的朋友。
投资要谨记三要素,风险、收益和流动性,之前我写过两篇文章专门论述,这篇具体谈谈股市里该怎么办。
我觉得在股市实际投资中,结合投资三要素,要解决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认知、心态、策略、技术;其排序应该是认知>心态>策略>技术。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运气!最后就是培养选股和交易直觉。
认知:
认知是股市投资中最为重要的,它包含了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形成怎样的价值观、投资风格;怎么看待市场和对待市场波动;怎样平衡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但在实际股市投资过程中,我发现绝大多数人是“拧巴”的,一般人所描述的认知和他实际认知、尤其是内心认知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大家都知道,风险和收益相匹配,高风险才伴随高收益,你要想一夜暴富,就得有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准备。但最多的一路人,喜欢听消息,喜欢各种群,喜欢网上流传着的很多故事,在各种老师的教导下、准备在完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可以成为一代股神;你就不想想,这些人要么胡说八道,没经历过两轮牛熊,没爆过仓的操盘手根本不能称为合格的操盘手;你只看到大神的辉煌,不想想这些人都经历过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人家是怎么扛过来的。你想无风险的把钱赚了,凭什么?人家经历过那些,才有今天,凭什么带着你发财。
另外就是,嘴里喊着自己是巴菲特的信徒,笃信价值投资理念,然后每天在市场里短线投机;价值投资变成了短线套牢的安慰剂和遮羞布。
再有一种拧巴就是嘴里说着,希望得到稳定收益,跑赢通胀就行,然后每天在市场里高频短线交易,追涨杀跌,甚至采取打板战法。
我曾经跟我的“顾投”聊过一次,以我的风险偏好,收益目标和资金量,能不能帮我做个策略,让我每年稳定收益10%。顾投给了我3-4个策略,我也曾分享过一个,然后问我,这些策略里快的,9个月就可以稳定获利10%,然后呢,如果做到了,你会不会来找我们,“能不能时间再短点,收益多一点”;如果再做到了,你会提什么要求,这样2-3年后,你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还是稳妥收益吗?假如你买了100万基金,去年最高时候涨到180万,现在净值还有130万,你肯定会*基金经理,为什么呢;因为最多时候我有180万,现在只有130万了,基金经理给我赔了50万,我干嘛不*他,你就不想想,那钱是你的吗?我们见过最多的客户,他描述的风险偏好、收益目标和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和他操作时候实际的方法,是三个事情,完全不是一回事,然后他还回来*你。
因为我没有技术能力,也不会看盘,以前特别愿意找技术派请教,让他们帮我看看我的股票该不该卖,在什么时候卖会赚的比较多。经过歌华有线之后,特别是去年,我就不太愿意跟他们聊天了,因为他们总讲30年的经验,啥都经历过等等,完全无法与时俱进。特别是一提赚钱,他们可能30年赚的钱没有我去年一年赚的多,因为在他们的记忆力,他们赚的钱,是他们曾经拥有过的最高仓位,他们无法认知那个东西不是你赚的,而我赚的钱是按公司财务指标核算的,我说我赚的钱,都是实实在在我拿到手里的现金。
这些都是认知差异和自我认知不统一带来的问题。我最佩服的是大学时教我**经济学的老师,他由于要盯盘,下午经常迟到,基本没给我们讲过课本知识,上课都在给我们讲股市和期货,还带我们去交易所看盘,在学校模拟期货交易。后来我们知道他是炒股的第一波先驱,炒股经历过妻离子散,95年的时候他股市里有30万本金,基本每年可以获利10万,但每年都会把赚的钱拿出来,只剩本金继续玩。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这样,既然稳定获利,越滚越多不好吗?他说他没有能力控制超过30万的资金。年轻的时候总是无知无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们都觉得他“傻冒“。走到今天才知道知行合一、认识自己会有多难,越在这个市场里待得久,我就越佩服当年的这位领路人。
入市之前,或者你已经身在其中了,请你认真的坐下来想一想,你想要什么,你绝对不能接受什么;你怎么看待影响股市的各种因素;确定你的风险偏好,找到该风险偏好下适当的盈利目标;尤其是要保证自己的认知和行动一致,并且在日后的操作过程中不断修正。
心态:
解决认知问题后,就是调整心态,在我看来,股市投资其实是跟自己博弈,跟自己的欲望、贪婪、恐惧博弈,只有好的心态才是长期投资保证收益的前提和基础!心态不担决定了你的能力边界,而且会直接影响你的收益。
心态里最重要的一条是,永远不要回头看,不管做什么决定,永远不后悔。不断学习,进步,包括不断复盘是必要的,但永远不要跟自己说或者给自己暗示,如果当时我做了不同的选择,会不会现在就完全不一样,这种暗示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徒增烦恼。但现实的股市里,这种人是大多数。所以一定要避免类似情况出现。
心态调整第一要务,股市投资用闲钱,不管你是什么投资风格,什么风险偏好,股市投资必须使用长期不用的闲置资金;如果已婚,双方要对这种投资和长期资金使用计划达成共识!!!
其次,在你不同阶段,包括不同资金量的情况下,心理是不一样的,我也讲讲这些年随着资金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
1、10万以下:
资金量在10万以下,不需要进行分仓操作,看好了,全仓进出即可,这个阶段所谓分散投资规避风险没有意义,因为损失可控,一般心态不会崩盘。即便买错了,就算仓值回撤50%,也就5万块,这个损失并不大到伤筋动骨不可弥补,好好上班一年也就回来了,赚钱呢,收益30%也就3万块,想想好像也干不了什么。
这时候心态上主要调节小情绪的波动,避免影响操盘和判断。
2、30万以下:
30万确实是个很重要的心理关口,我大学老师28年前想明白的事情,历经波折,我现在才明白。这个资金规模,建议最多分散到3支股票上即可。这个规模的资金,收益和亏损就变得十分明显,尤其是技术派频繁操作或者加了杠杆的,更会放大盈利或者亏损,情绪上难免会出现大喜大悲、怨天尤人、后悔不已。
这时候一旦出现大额亏损,上班的收入很难弥补;而持续盈利又会带来赌徒心理,往往会产生各种认知偏差,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基本认知,不要放纵两边任何一种情绪,左右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3、百万规模:
我相信绝大多数股市投资者,入市初期都是用小钱尝试性投入,逐渐累积。所以,一旦跨过30万的心理关口和操作关口,累积到百万资金,不管这个钱是赚的,还是陆续投入的,说明至少没有出现过巨额亏损。至少在风险承受力上,经受住了考验。
百万级别的资金投入,建议分仓,分散风险;但也不必过于分散,有个大佬曾经说过500万以下资金,A股做3支足以,我觉得这个说法过于绝对,特殊情况下,风险巨大,建议百万级别的资金,3-5支个股即可,极限策略情况下,可以分到10支。
这时候的心态调整,由于风险承受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主要需要控制欲望,控制收益预期,并且随着资金的增加,不断学习、复盘;与时俱进的调整交易策略。
好的心态是需要训练和调整的,训练是为了让自己进入一个熟悉的状态和节奏,用小幅交易不断提升胜率和信心;调整是在你不顺的时候,怎么让自己保持这种状态和节奏。初始的一两年,虽然我满怀信心,但经常夜不能寐、如坐针毡,其实也赚钱,就是觉得心里没底;后面随着判断胜率的增加,资金的累积,即使出现大幅回撤,我也一样稳如泰山,一是回撤最多的时候,都不及我赚来的,另一个是真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判断了。
策略:
策略是股市投资的核心内容,是结合你的认知和投资心态,形成的一套方法论。包括你的风险偏好,收益预期、流动性管理和具体操盘方法。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终于把以前自己模糊的操盘方法,提炼总结成了一套自己的策略,下面我来谈谈。
风险偏好:
我个人极其厌恶风险,能接受的本金长期亏损是0(不接受本金亏损);买后仓位回撤接受程度在10%;极限情况下,可以接受25%的总账户回撤。
收益预期:
由于我的风险偏好低,对应的收益率要求也比较低,每年保底收益要求跑赢CPI,实际操作中,每年的保底基准是5%;目标收益是跑赢货币发行增量,年化10%。
操盘风格:
我是保守风格,强调本金安全,忽略短线波动,主要做中线,买卖比较少,一年少的时候只交易2-3次。
策略:
利用自己的宏观经济研究水平和理解资金市场能力,寻找股市中低估值的行业和股票,右侧下行通道低买,持有至估值恢复到平均水平或者高估后卖出。
分仓:
基本上采用三分仓位,最多不超过5只股票。
流动性安排:
股市的流动性安排,一开始钱比较少的时候,基本是全仓进出,要么满仓股,要么满仓钱。后期随着资金的增加,和打新的需要,保留了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现金。
股市里平时不用的钱,我会在尾盘做逆回购操作,前两年流动性大利率比较低,收益基本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水平;今年利率中枢明显上抬,收益应该好于各种“宝宝”产品。
这套策略的核心原则“低买”我用了很久,整体策略成型,特别是靠宏观判断寻找低估值,主要是在去年年初,围绕“疫情”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宏观影响展开的。去年在永安、联赢、华康上赚了些钱,前文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去年10月按照这套策略,本着“疫情”结束、消费复苏的逻辑选择了冷链行业,入手了广弘;全面解封后,判断医疗行业复苏,选择了一支医疗股和一支高端制造股,并于2月13日,根据今年医改的情况和市场判断,选择了全部清仓,收益超过30%,还是符合我整体预期和判断的。
技术:
中国的股市以散户为主,大部分是赚交易钱的短线技术派!所以大部分人忽视策略,更多的跟你讲的都是各种技术。有些人觉得策略没用,有些人觉得钱少不可能有策略,这些都是不对的,策略一定大于技术。
技术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数学和统计规律,所谓技术派使用的软件,是人为的给股市原始交易数据进行了二次加工,提纯规律。所以早期不同的软件内核、软件给出的数据指标甚至是不一样的。高手的所谓自行编译指数,是在这个二次加工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由于看不懂这种指标,我最早都是用原始数据,做了套系统进行跟踪分析,包括形成数据图表决定买卖点;由于我一直的原则都是买的便宜,所以再很多情况下,我甚至可以做到一支股票的最低点的所有成交,在我一个人手里。但随着资金量的增大,这种追求极致买卖点的行为,其实变的不是特别有意义,也容易被针对。
其次,技术需要与时俱进,经常有人跟我讲什么三十年的炒股经验,经历过6000点等等,一开始由于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后来发现,跟他们谈的事情,他们给出的经验和建议大部分时候不对,其实就是缺乏了,与时俱进的态度。因为30年过去了,虽然技术还是那套技术,但市场环境、市场主体,监管环境、宏观政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做技术是要与时俱进的,特别是各种无法体现在交易数据上的宏观变量。为此入市之前我们做系统的时候,是做了各种宏观变量干预复权的,现在看来,基本符合整体趋势和走向,这个其实也是策略的一部分,是要3-6个月动态调整的。
第三,技术是要根据市场迭代的。任何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其初始收益都是很高的,但随着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收益也会随着降低。比如著名的打板战法,刚开始出现时,经常有20cm的收益,随着研究的人越来越多,筹码越来越贵,收益也随着降低,成本升到5cm、8cm,后来甚至到12cm、15cm;收益随之越来越低,很多情况下,已经低于5%,甚至开始降到2%,3%。
最后,技术指标是人做的,一种交易下采用同等手法的人过于集中后,散户由于信息、资金、盯盘节奏和交易速度都处于绝对劣势,很容易被针对,变**家的韭菜。还是举打板战法的例子,某著名券商营业部打板战法的量化基金,在战法收益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反向割技术派交易的韭菜了。
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要相信曾经听说的某位大神用某种技术赚了多少钱;技术应该服务于你的策略,并且跟随你的策略,与时俱进。
运气:
股市中层有句名言,凭运气赚的钱,最后都凭技术输了出去。可见,运气是股市投资这种不确定性中的必然存在,而且往往是决定因素。不管你策略多好,技术多高,最后决定赚钱多少的,或多或少都有运气成分。
包括量化也好,打板的游资也罢,都是试错游戏,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他们一般是做好策略,把握技术,好不好,打打试试,碰上运气,就赚钱了,碰不上,试错结束换个再试。所以他们要的是成功率和快速止损,拼的是策略的高低和交易成功率,及时止损的本金控制力。
到我个人,策略是低买,低买后等待兑现看涨预期,这种预期会根据我对企业和行业的判断各有不同。我对这种预期的时间判断一般在3年以内,在这些年实际的操作中,兑现时间:最长的一年三个月,最短的0天。比如我初入股市时的建投能源,买完第二天宣布成立雄安新区,后来股价翻倍。比如今年的广弘控股,我12月21日6.8元买入,之后四天连续涨停板,12月27日以10.2元涨停板卖出,收益刚好是我初始预期的50%。
我现在寻找的股票,一般我都会对其有个基础判断,大概的时间和收益预期,但实际怎么涨,什么时候涨到我的预期,全凭运气。曾经我很相信技术派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计结果,后来发现,完全不可能。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尽量做好你自己该做的功课,剩下的,需要一点运气,也需要交给运气。其实策略里面有几种所谓保守的策略,是可以“等风来”的。
直觉:
我认清了自己,有个好的心态,也有了适合自己的策略,是不是坐等运气就行了?不是的!!!
你需要做大量的知识储备,用少量的资金试错,通过不断累积、复盘、修正,最后形成一种直觉和判断,就是大家俗称的拍脑袋。
我11年从IT行业转行金融业,整整读了3年书,每天12小时,基本做到了一万小时原则,13年开始做数据分析,预言了14年牛市开端,预言并躲过了15年股灾。
17年和几个朋友做了套系统,开始亲自下场操盘,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刷数,调系统,和不断增加参数、选股、交易和试错,研究了各种方法。今年报个班其实也是想更多的了解技术分析和交易方法,精进短线能力;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我终于不拧巴了,放弃了技术能力需求,选择了低估值股票的策略,把收益交给运气。
这些都是要大量时间学习、累积和尝试的,天上从来没有掉馅饼,你生活中钱赚的多辛苦,股市里是一样的。但就跟你在一个行业待久了,成为资深业者一样,最后这些都会融入你的血脉,形成一种直觉和判断。
我去年初选华康医疗,在有全面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也看了近百份研报,花了三个半月时间;9月决定选择冷链行业,由于没有原始数据,大概看了200多份研报,和40多家公司,花了两个半月时间;12月疫情全面放开决定选择医疗器械行业的时候,大概只读一个朋友给我的不到20份内部PPT资料,在另一个朋友做的10几家该行业公司的一张大表里面,一眼就选中了标的。算上他们干活的时间,耗时不到一周,我自己也就看了不到3天。一直的训练,让它变成直觉和本能。最近两周天,我已经看完了一个巨大的行业的所有上下游,创业板的时间窗口已经出现,又快该建仓了。
以前做交易呢,我会找到这支股票之前三年的所有交易数据,然后经过系统各种复杂运算比对,甚至形成图表;那时候差不多每天要运算上亿条数据,要这样不停的干好几个月,我才会进去买或者卖。现在基本上只看个K线图,符合预期也就入场了。这些都是时间和累积能带给你的。
如果您想做股市的中长期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请先学会看研报和三年财报,学会分析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一家好公司,值得长期持有;并通过不断学习培养自己选股的直觉,当你看的行业够多,公司够多的时候,这种直觉会不知不觉中沉淀在你的血液之中。
如果您是想着总有一天会暴富的,短线交易投资者,请先做好倾家荡产的心理准备,爆过仓的交易者才是好的交易者。
另外想分享个小技巧。如果您是短线交易投资者,初始阶段可以拿2万块,建两个仓,不管你是那种战法或者技术,每天每个仓一买一卖交易一次,先交易50天,你就买卖了100次;然后复盘总结,100次里肯定有赔有赚,通过复盘提高技术,进而提升交易的成功率。如此反复,到一定阶段,不再提升成功率,开始提升交易的收益率。大概2年时间,你就能培养出比较敏锐的交易感觉,同时技术水平也可以碾压大部分散户了。所谓技术派,其实是个内卷的零和博弈;交易感觉、心态和水平都同样重要,你赚钱的前提是收益率上卷死别人;成功率是保住本金,尽量不让别人卷死。
最后谈点我这段时间学习总结的看法。
1.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不适合把炒股做为职业。
2.投资行为量力而为,使用闲钱,坚持长期原则,不要轻易上杠杆。
3.入市前做好功课,不管是策略还是技术储备。
4.小资金开始,感受市场氛围,培养交易感觉。
5.了解你自己,不要拧巴!天天学着巴菲特,却在市场里炒短线。
6.更好的管理欲望,管理预期
最近很多人包括各种大V喊着牛市要来了,市场里充斥着乐观的气息和春天的躁动。我反而没有那么乐观。疫情三年,掩盖了很多问题;春节后的上涨,已经兑现了部分预期,也是为什么我在月中选择了清仓的原因。今年至少在上半年,多看看,等一等,不要过于乐观。
长期来看,我相信中国经济向好前景不变,熬过困难的2-3年,肯定有股票出现爆发式增长。今年应该是个播种年,需要多做储备,准备播种。
希望这篇文章,与各位朋友共勉!
广弘控股可以买进吗?
调整未到位,建议再等等。先看支撑位7.1——7元附近是否企稳,如破7元则要到6.5元附近才有支撑了。建议企稳拐头向上时进场。
广弘控股是做什么的
大类农牧业主要是冻品种禽种猪肉猪其次出租物业再其次是广告出版
广弘控股000529,星期5跌惨了跌成8.30,麻烦我分析下星期1有可能涨吗?还有股东代码给人知道了会不会被人盗去?回答这2个问题谢谢
这种复牌后的股票上市的一两天会遭到庄家的爆炒,但过后庄家会迅速跑掉,导致股价一路下跌,毕竟价格始终要回归价值的!周一是否会上涨很难说,反正这种股票不宜久留,建议你逢高出*为妙!
这只股票该割肉吗?000529
继续持!!等等大盘接下来的一波小的上涨,价格涨上来然后平仓吧!后市不看好这只股票!
广州哪里有水产批发市场?
黄沙一带:广州市粤恒丰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地址:黄沙大道西猪栏街14号首层 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 地址:荔湾区丛桂路21号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南岸分场 地址:南岸路23号 冻肉批发市场,地址:广州的珠玑路和和平路芳村: 广州市鱼市场 地址:花地湾金鹏路,芳村招村七十亩商业区 广州海河国际水产品交易市场 地址:芳村广中路西北侧、海南赤岗东南侧环市西: 自由马冷冻食品市场地址:环市西路1号A、B、C栋 广东省广弘食品集团冻品交易中心地址:环市西水厂路5号
600462这个股票大家帮忙分析下,值得长期持有吗?
没有必要长期持有,这个股我不看好
明天买入广弘控股如何呢?
建议你先不要购买该股,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动作。。。。去看看化工,风电,海南板块的股票吧周一大盘会低开,多看看吧
广弘控实京背股股权所有制改革转让的股票是可上市流通的股票吗
1.股权转让与股票转让的区别:股权不同于股票,股权转让不征收流转税,这里对于企业和个人是一样的。2.企业股权转让,按转让收入减去投资成本和涉及的印花税,并入所得额。3.个人股权转让,按转让收入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税费的余额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计征个税。4.个人转让债券和股票,不是转让股权,按财产转让所得计征个税,按转让收入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税费的余额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转让债券和股票,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按转让收入减去购入成本和涉及的相关税费,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5.对于个人所得税方面:取得的股票股利,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照“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分得的股息属于境内上市公司的,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属于非上市公司或境外公司的,按照税率20%征收。转让境内上市公司的股票,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转让非上市公司或境外的股票,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6.对于企业所得税方面: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7.“符合条件”(1)居民企业之间——不包括投资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居民企业”;(2)直接投资——不包括“间接投资”;(3)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在一年(12个月)以上取得的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益。该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资料: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用以证明其在公司投资入股,并据以取得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