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到认输的时候
预期的是这个圈中可以直接上的,如果前面3是3-1,图中圈的低点就有可能是3-2调整结束,那么今天就是走该级别的3-3主升,那就是长阳拔起的走势,事实上证明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了点。
那么,当前的走势走坏了吗?对于今日长阳过于乐观的走势要认错,但还不到认输的时候。
我认为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原本预期这个4浪调整的话,因为2浪调整比较深,那么这个4就不会太深,在上周一的15分钟跳空阳线区间,周五就是正好打到这根K线的上沿,下沿在2233点,不到十几点的空间,4A调整了124个5分钟,当前调整了45个5分钟,所以这个4C的调整还没结束,但如果要按时间对称的话,时间可能要推迟到周三午盘前后,时间还有一天多,但空间比较小。再看这里有个5分钟小级别的底背离,所以明天先反弹或稍探一下再反弹,维持半天多的时间打到2265附近,随后再下跌半天多时间,在周一的那根15分钟K线底部上方2230上方止跌后开始走5浪的上涨创新高。只不过力度可能就不是以长阳的形式了,而是类似于9.11号开始的那一波反弹,弱于节后的这一波。
如果出现意外怎么办?也就是说在2230上方不能止跌,而是完全回补了10.12号的跳空缺口,那后面就要在回补缺口后再反抽的过程中认输出*。
总结,倾向于在2230上方(指的是深证综指,因为做个股这个指数和创业板综指相比于上证来参考更适合)止跌反弹概率大,如果是直跌在明天尾盘前差不多,但更有可能是先反抽或稍探一下反抽半天多再跌半天多,时间推迟到周三午盘前后再上概率大。如有意外,后市再修正。
深证综合指数是什么意思?
深证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份股计算。
深证成指和深证综指区别
含义不同,范围不同。1、含义不同。深证综指是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重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深证成指是指深交所按照一定标准选取50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票,并以样本股票的明轿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重,采用派氏加权法的股价指数。2、范围不同。深证成指是指激敬肆成分股指数,根据总市值、实际可交易市值和成交量,选择一定数量的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稿者深证综指是一种综合指数,样本数量不是固定的,它包括所有在深圳上市的股票,即a股和B股。
18年前,中国第一位“百亿基金经理”诞生,现在他过得怎么样?
专注私募研究,洞察私募行业热点,私募策略、单品全面分析解析。更有高端专业的私募圈子-厚雪长坡俱乐部(严格筛选,永久免费,知己同行)
来源: 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近几年,随着我国资管事业的大发展,百亿基金经理不断涌现,已然形成了一支相对庞大的队伍。在资管圈,基金经理已然是众星拱月了,百亿基金经理更可谓是“星中之星”。
那么谁是中国第一位百亿基金经理?如今他又怎么样了呢?现在便开始我们今天的发现之旅。
他是中国“第一位”百亿基金经理,也是为数不多的“双百亿基金经理”
我们今天的主角,名叫丁楹。现任康曼德资本的董事长、投委会**和基金经理。
早在18年前,2004年的时候,丁楹,作为华夏经典配置的基金经理,吸金120亿,使这只基金募集成立,名动一时!要知道,当年,日后贵为A股股王的贵州茅台,日均成交额只有5000万。而彼时上市刚2年,正红极一时的蓝筹股中国联通,日均成交额也仅3个亿左右。
为了更好理解当年的100亿真实的价值,我们毛估估做个换算:我们以交易活跃的头部企业日均成交额和管理规模的固定比例推算,丁楹当年大概是30倍的比例。放到今天,头部的茅台、宁德、东方财富,日均40个亿还是有的对吧?那对应到今天来看,当年的100亿,和今天兰兰、坤哥的千亿顶流基本是一个咖位的。
(数据来源:wind。下文除特别指出外,数据来源均为wind)
除了“首位百亿基金经理外”,丁老板还是一位“双百亿基金经理”。这个词是风云君自造的一个词。可能正是因为丁楹本人,才让我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原来基金经理还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定义!
所谓“双百亿”,就是TA的职业生涯至少两次成为了百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当然,最好是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公司,具备东山再起的剧情!我们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要排除“管理规模到了百亿、然后回撤了50%、之后再翻了3倍”这样的情况。没有东山再起、另立产品,便和这里的定义谬以千里~
OK,在这样的定义下,你能想到的人都有谁呢?
坤哥、兰兰肯定都不算了。少醒大神也不在此列。私募大佬冯柳、梁宏等虽为百亿新贵,但也终究只是近些年的事了。
目前能想到的“双百亿”非完全名单,大概是高毅的邓晓峰、慎知的余海丰以及我今天要聊的主角康曼德资本丁楹。
邓晓峰自不必说,风云君亲耳听了多少知名基金经理直言“邓晓峰是我们非常欣赏的人”。他在高毅的规模达到百亿自不必说,风云君出于严谨,求证了一下邓老板在担任博时主题行业期间的最大管理规模,初步结论是:当时确实已经是百亿了。且不说他那期间还兼着社保基金的账户,单是主题行业这只基金,彼时规模已然过百亿(下图为博时主题行业的2011年年报,邓老板管理这只基金的时间是2007年3月到2014年12月)
说到邓老板了,我们多说一句,单在紫金矿业一只票上押60亿+的绝对金额(公开资料,紫金矿业Q3财报),这手笔就极其令人赞叹。当然我们也能看到高瓴在格力电器上押注400亿、在隆基上一把158亿,也都算大手笔,但这都非纯正的二级手法(一个是buy-out,一个是定增),且目前收益也较为惨淡。且看后续,这个江湖,何人超越邓老板吧!
话扯远了,说回来!第二位,余海丰总,前泰康大佬,在离开泰康的时候,规模应该在200亿+。之后自己于2020年创立了慎知资产,不到一年的时间,规模就破了百亿。可谓是江湖认可度拉满,十足赤金了。
最后一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了——丁楹。
他几乎完整经历了中国30年资本市场
近两年,市面上90后的基金经理,开始逐步崭露头角。这一批基金经理的投资履历,多数始于2010年代。这使得像丁楹这样,投资履历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显得愈发珍贵——他们几乎“贯通”整个30年资本市场的履历,使得他们身上总散发这一种穿越牛熊的沉稳和自信。
(一)看似不重要的“履历前的经历”
丁楹在大学时代,应该是95年前后,已经迈入券商营业部开始做基金的套利交易。那个年代的市场,本身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存在着较多的套利机会。靠着一套稳定的策略,丁老板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具备了赚取稳定收益的能力。之后,据说他进入到了中信自营,依靠“打新股”的策略,同样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收益。之后便是我们熟知的、1999年进入长盛基金、开启非常标准化的职业生涯。
但在此之前,我们就这早期的看似不正式的投资生涯,总结几点,供读者参考:
其一、丁老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结论主要来自于他对于彼时基金套利策略的思考。
其二、一个完整的策略对盈利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基金套利交易,还是打新股策略,实际上都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交易策略。其中涉及交易品种、底层逻辑、买卖点、对手盘等等一系列因素。其实,风云君觉得,如果你有一套完整的投资策略,那么从长区间来看,你可能就已经战胜80%的投资人了(强调长区间是因为,没有投资策略,短时间可能也会赚钱,但长区间大概率会亏回去,因为不稳定性)。如果这还是套能赚钱的策略,那么至少战胜95%的投资人了。
其三、*部最优、非均衡型,在这个时候的丁老板身上,已经显示出来了。所谓“*部最优、非均衡态”,本质上就是说,投资不存在一个完美解,什么能赚钱,干就完了!在你找到一条能赚钱的道路时,就要集中精力、集中仓位去赚取收益。这一点,即便在20年后,我们依然能从丁老板的操作上看到影子。此处暂且按下不表,后文详述!
好,我们继续!
(二)长盛时代
1999年的丁楹,开始在长盛基金管理产品。期间代表性产品长盛同益基金,收益86%(康曼德资本的官方口径)。拉了一下同时期上证指数,过了个山车,最终收涨20%上下。可以说,在此期间,丁老板的业绩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风云君找到了一个疑似产品“长盛同益”,但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即便是公募基金,也找不到当时的文件了。长盛基金的官网也只给到了2006年前后的文件,所以无从考证。但根据名称和区间收益,有一定概率是下边这个产品。
拉了一下丁楹管理期间的走势及其与两大主要指数的对比,大致可以看出一点:风格上还是稳健的。主要论据就是大盘上涨期间的表现滞后(仓位应该是控制住了,能管住手),及大盘回撤期间的亏损控制(期间业绩跑赢大盘的主要原因)。
插一句:有一次和丁老板交流的时候,他提到这只产品当时的操作,仍然显得十分热血!所谓“519”行情、以及当时大盘在什么时间段内从多少点位上涨到多少点位,讲起来仍是激情万分。风云君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有感于丁老板的交流,风云君就在想:这样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在面对今天的市场时,该要有多大程度的似曾相识呢!这对于其感知市场、进而下注,可能都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吧!
(三)公募基金的后半程:中信基金
这段履历就是本文一开始所说的“第一位百亿基金经理”这段履历。关于这点不再赘述。
我们核心考察一下这期间的业绩和其操作。
首先业绩来看,还是非常靠谱的。在丁楹管理经典配置这只基金的期间,中国上证综指经历了2000年以后的大底“998点”,大盘折腾了2年半,回到原点。在此期间,丁楹管理的这只基金,收益达到50%+,年化收益18%。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
接下来,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那这个超额收益来自哪里呢?
其实答案就隐藏在上图里!
两条线从同一个原点向前走,没走多久,差距便越来越大,这便是差额收益的来源——也就是说,丁楹在大盘迈向历史级大底的回撤过程中,很好的控制了组合的回撤。
这一点,我们在他2004年Q2的季报中,也可以窥得一二。那个季度,中信经典配置(也就是现在的华夏经典配置)的基金净值下跌了4.69%,上证综指下跌20%,深证综指下跌23%。可以说,丁老板的宏观感知能力和风控意识还是非常强的!主要措施就是对市场的感知和仓位的控制。
那么丁楹在此期间的个股选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风云君拉了一下他期间的十大持仓股变动,具体如下:
再结合他季报所披露的投资思考,大体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丁老板在此期间的个股审美,还是偏白马蓝筹。(2)有波段操作。但是不是收益贡献的主要来源。持仓的延续性还是比较好的。
这部分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
最后补充一点:下图是上证的走势图。蓝框是丁楹管理灵活配置期间的大盘走势,黄框是丁楹离开后大盘的走势。多少还是有点可惜的。当然,这都是后视镜,人生无法用这种思维去进行决策。且往前看!
(四)前康曼德及康曼德时期
从2007年到2013年,丁楹先后在中信资本和中信自营从事投资业务。这段,鲜听人提起。主要是因为在这期间,丁老板主要做的是海外市场、或者就是投资体系的搭建工作,没有实操的、公开的产品业绩。
接下来就到关键的康曼德时期了。
康曼德一词,来源于英文“commando”,是“突击队”的意思。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丁楹想要打造的,是一家具备较强战斗能力的组织和管理人。
自康曼德建立以来,整体的业绩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代表性产品康曼德003号,成立于2014年的7月,这是一个跨越了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的产品,时至今日,在业绩、回撤及年度收益的稳定性方面,都保持着一种在风云君看来比较理想的状态。
下图是康曼德003号和沪深300的走势对比图,出于合规要求,隐去了所有数字性信息。但可以看到,丁楹在市场回撤时对于组合净值的控制,是相当有水平的,我们依稀可以在这条曲线上看到当年上证奔向历史大底时,丁楹组合并没怎么回撤的影子。
至于业绩归因,详细的,风云君没有拿到数据,但大的行业层面,应该是白酒、光伏、汽车和军工。根据历次丁老板做投资人交流时所举的典型案例,以及我们所能拿到的公开资料看,整体的审美偏好,还是偏白马一些。其中拿来做分享的两个投资案例是吉利和伊利(为历史操作,仅为举例之用,并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尤其是前者。我们将在第二部分对于其典型投资案例进行尽可能的复原。
丁楹的投资理念:“通达”!
丁楹的投资理念,用一个词来概括,可能就是“通达”!本质上就是想的比较全面、明白。
我们先看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人的投资策略,然后再来理解丁楹的投资思路。
比如三希资本张亮,投资的核心就是寻找成长股,无成长不投资。张亮的价值系统内,比较淡化所谓价值的概念。
再比如华安合鑫的袁巍,抛开交易的成分,单看选股方面,就是重视寻找个股的超额,适度逆向。
再比如大禾的胡鲁滨和格雷的张可兴等,相对来说则偏深度价值,对于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忍受其本身估值和业绩的波动。
那丁楹属于什么情况呢?
丁楹属于融合多种理念之后的“开放、系统化的成长型价值投资”(风云君拿到的官方版本)。我们分角度来看:
1、在丁楹的投资框架中,有量化的成分在。量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监测和感知,用来感知市场的温度,以便于实现平滑曲线的目的。这一点,在历史上是较为成功的。所以,在主观和量化的划分上,康曼德毫无疑问属于主观多头,但又包含了那么一丢丢的量化成分。
2、在白马和黑马上,丁楹明确表示都是可以的!他既需要“十年十倍”的白马,也想寻找“一年一倍”的黑马。二者可能是以核心仓和卫星仓的形式排布。关于白马,他曾经直接表达过自己的观点:白马肯定是好东西啊!多数人都说是好东西,怎么可能不是好东西呢?只是需要考虑估值和预期的收益。
3、关于成长和价值的选择上,丁楹采用了不同的理解体系。“成长的主线,更多是利用一种趋势跟随的方法,跟上成长的趋势。而在价值维度,更多是采取均值回归的方法。目前的价值偏离了它均值多远?进而去找拐点。”这是参加2018年丁老板的一次分享,所记录的经典话语。当然,用他进化了的话语描述,也没毛病:“我相信强者恒强,也相信困境反转。”
4、在择股顺序上,属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一种方式。通过自己的思考体系,结合“宏观、政策、金融、估值、预期”五个方面进行行业选择,进而用“基本面和交易面结合”的方式精选个股。
其精选个股的框架非常具有特点。我们稍加展开做一分享:
在丁楹的理解框架中,基本面的S、A、B分别代表好赛道龙头、一般赛道龙头和好赛道一般公司,而K、M、D在交易层面则代表快速建仓、持有和卖出。以此来综合确定个股的持有仓位。毫无疑问,SK的区域代表了比较高的仓位,而BD则属于比较差的状况了。
5、其实这一点,是关于在个股交易层面评级的内容,我们单列出来进行讨论。丁老板曾表示,就估值方式来说,他认同传统、经典的估值方式,比如PE/PEG/PB等等,但也可以理解互联网那种终*式的估值方式。
好了,理念方面的东西,已经基本分享完毕了。结合这些分享的内容,你觉得用“通达”一词来概括这种理念,合适吗?是不是还是相当准确的?的确有一种把各种问题想得比较明白的感觉。
或许有些人读完之后会感觉:“这理念,不就是大杂烩吗?”针对于此,风云君有三句话分享,供参考!
其一,过去7年,康曼德的业绩,可以说明丁楹不是一个只会耍口头理论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业绩胜千言。
其二,多种理念杂糅,用不好是大杂烩,用得好就是“通达”。对于这位接近30年资本市场经验的人,风云君认为是后者。读过金庸《笑傲江湖》的朋友可能知道,在令狐冲练习少林大法易筋经之前,桃谷六仙的六股内力对于令狐冲是极大的折磨,但练习了融合大法易筋经之后,内力便也运用自如了。
第三,看一则我们能知晓的实战例子。去感知一下理念的具体运用。我们以丁老板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的吉利汽车为例(再次强调,此案例为历史案例,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分享下其实际操作。
2016年的4、5月间,基于长区间的公司跟踪,结合吉利的产品周期(融合沃尔沃后的爆款产品),以及中观行业的趋势(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丁楹觉得吉利可能存在机会。
但在发现机会以后,股价已经涨了不少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丁老板交易评级的能力展现出来了:果断在预期收益空间仍然乐观的情况,下手买入,而且仓位不轻。
在持有的过程中,2016年Q3,市场发生了几件利空:(1)长城汽车的业绩不及预期,引发了市场对于汽车行业业绩的担忧。(2)吉利高管减持股票。(3)国外大行发布了吉利汽车的沽空报告。
期间的最大回撤如下图所示:接近24%。这对于重仓股而言,压力可想而知。但丁老板看到了一点有利的信息:控股股东在增持。
依靠原有的基本面逻辑,叠加这点信息,丁楹坚持到了2017年上半年逆转的时刻。好消息接踵而至:包括吉利汽车被纳入恒生指数(进而带来被动买入)、吉利年报销量超预期、4月份新车上市,以及海外布*的催化,吉利汽车股价一路上行,康曼德收益颇丰!
风云君听完这个案例,大体上和丁楹的逻辑还是对得上的。爱蓝筹、中微观结合选股、买入前的交易层面评级、上重仓位(前文所述的“非均衡”指的就是这里)、跟踪过程中对各种信息的尊重和理解(增持这类信息在很多深度价值那里,都不算信息……)、以及所谓催化剂这样的“用词”,基本上能和丁楹的投资逻辑对得上。
一个小故事
好了,其实丁老板的故事,基本已经讲完了。我们在最后分享一个很细节的故事。
在谈到如何看待元宇宙这个问题的时候,丁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赚钱的方式。相比于很多靠新兴技术手段实现巨大财富飞跃的人来说,我这几年不是白过了吗?”并随口言及了一位曾经的公募基金大佬,功成之后转行入区块链技术,并再次大获成功(可能很多人已经知道是谁了,但今天主角不是他,暂按下不表)!
嗯,这是一个百亿基金经理对自己这几年的一种反思。揶揄之人可能说:这不就是凡尔赛吗?
也许是。
但风云君的确能从他的眼中看到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更多地是从做事儿的角度展开的:如何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实现财富的增值和创造。这种反思,从极尽苛刻的角度来看,对康曼德的份额持有人是不公平的:因为管理人思索的事可能与资管行业本身没有关系。但换个角度:他在用一种更高维度的思维去反思资源配置,这种打通了的思维,无形中对于资产管理本身,或许也是大有裨益的!
深证综合指数的计算范围
(1)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称为指数股。(2)综合指数类的指数股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全部股票均用于计算深证综合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深证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深证B股指数。(3)成份股指数类的指数股(即成份股)是从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四十家份股。成份股中A股和B股全部用于计算深证成份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成份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成份B股指数。成份股按其行业归类,其A股用于计算行业分类指数。
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区别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指数:所谓指数就是指的是n个数值以一定的权值相加后得到的结果,比如a的值是30,占60%的比重,b值是50,占40%比重,那么这个目前的指数就是30*60%+50*40%=38;而大盘指数呢,一般就是指所有股票股价经过一定的权值加权之后所获得的一个值,他的变化与所有股价的变化都有关,也反映整体大势的变化。大盘一般指上证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份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所以看大盘就可以知道现在的大部分股票的走势,然后再判断自己应该进行什么操作(是买入还是卖出)
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区别,表现在这几个地方
交易所指数在金融市场中不论对宏观经济还是微观个体来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指数供投资者参考,很多朋友也总是听到有关深交所各类指数的内容,那么同样是深证指数的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区别是什么?接下来就跟随一起看看吧。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区别1、含义不同深证综指是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深证成指是深交所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用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2、范围不同深证成指是成份股指数,根据总市值、实际可交易市值、成交额三大指标,选取一定数量的深交所上市A股组成;深证综指是综合指数,样本数量不固定,包含了所有在深圳上市的股票,即包括了A股和B股。3、计算方式不同深证综指采用总市值加权的计算方法;深证成指符合国际主流的指数编制方法,采用实际可交易市值加权的计算方法。深证综指=报告期样本股总市值÷除数×100;深证成指=报告期样本股交易市值÷除数×100。4、表示内容不同虽然深证成指与深证综指都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指数的行业结构可反映深圳市场真实情况,但是深证综指反映的是深市整体行情变化,深证成指的覆盖率小一点,更能代表业绩较好的公司。以上关于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区别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综指和成指有何区别?
综指就是指该指数是“综合指数”,她的统计或取样范围是市场上的全部股票,统计范围全面,所以反应的是市场的整体情况。
如上证综指、深证综指。成指即“成分指数”,她的统计或取样范围是市场上的一部分股票,用来反映这部分股票的股价水平,统计范围不够全面,而是偏重某个方面。如深圳成指就是通过统计40家成分股计算出来的,上证50指数、180指数则是分别统计上海市场中的50家、180家公司计算出来的。深证成指开盘时间?
深股市开盘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上午9:15~9:25为集合竞价时间,9:25公布开盘价。
股票实行T+1交易,当天买入,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按照市场实时价格进行成交,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沪深两市股票涨跌幅限制为10%,创业板和科创板涨跌跌幅限制为20%,有盘后定价交易,沪市、深市和创业板每一交易单位为100股及其整数倍,科创板每一交易单位为200股及其整数倍。
留给多头的时间不多了
昨天的夜报《波动即将加大,逢高抛空》是五月以来第一次发出看空观点。今天需要进一步补充几点说明,谈到的指数会比较多,有一些交易思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先说上证50。
5月下跌之后之所以看震荡,并愿意抄底,因为当时的周线预测模型是经典的做第一头之后下跌的技术组合,对周线震荡的信心非常足。
大家可以对照着K线图回顾下当时的情况。
5月10日,周线预测值是2692点,实际最低点是2686点。
5月24日,周线预测值2689点,实际最低点是2679点。
5月31日,周线预测值是2666.97点,实际最低点是2667.38点。这次的低点和预测值不到一个点误差。
二次探底,8月9日,周线预测值是2717.67点,实际最低点是2718.21点。误差也是不到一个点。
随着走势运行,到9月初,高点的预测值已经达到3029-3035点,注意,9月20日周线级别上行预测值出现了拐点。
到10月18日,上行预测值回落到3015点,当时我之所以持股不动,是因为这个位置伴随着消息面的利好,是最有希望形成向上突破的一次机会。
事实上,那一周也连续四天向上穿刺,但没有任何一天收盘价高于3015点。
大家看不到模型的数据,用图形比较好理解一点:
预测模型的支撑数据基本完美复制了红色箭头所代表的两个趋势和年初突破时的第一个拐点,当然它不是一条直线过来的,只是在某个关键的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相应的巧合。我采用分级别分析,原因也在于预测模型会拟合出不同交易级别的关键点和走势特征。总的来说,这个模型对市场走势的拟合还是非常优秀的。
从上边图形就能了解到,8月初坚持抄底,是因为向上空间大,向下止损代价小。十月中旬不愿高位做左侧,也是因为当时趋势强,就以右侧为主,辅以小级别止损,比如那个暴跌的周五盘中止盈了上证50。
现在上证50还有机会吗?理论上当然还是有的。以预测模型为例,未来这个狭窄空间还可以再震荡4-6个交易日,下方支撑2937-2952。距离压力位3020还有2.3%左右空间。这个空间对于我来说抄底的吸引力就基本忽略不计了,除非可以做日内交易。
通过上述两个段落,代表了我对交易的一个态度,就是当选择交易方向时,要看清可能的损失和收益比,和当你需要止损时所付出的代价是多少。
有朋友或许会问,既然这个空间不大,那等跌破临界再止损不是也可以?如果还没高抛的朋友,理论上可以等跌破临界再卖,但这次不敢抄底的原因是目前的位置距离收敛三角形顶端太近了,突破一般都是以极端剧烈的方式。意思是跌破临界很可能出现长阴线。向上突破也一样,一定是中阳突破。
比如,明天碰触到2937附近,甚至直接在2952点就启动反弹,如果我伸手抄底,万一杀了尾盘跌出长阴线怎么办?毕竟现在的位置和5月或者8月完全不同,五月和八月的技术基础就是震荡,现在就是一方要弄死另外一方。
比如,十月十五左右,我在逼近高位,也没有减仓的动作,因为当时周线趋势和预测模型结论是一致的,都是最佳的一次逼空机会。现在,周线趋势走弱,如果明天不反弹,半周线趋势就会发出看空信号,且周线预测值出现扩张特征,震荡区间目前在2952-3032之间,哪个方向的突破都会形成发散(假突破我会根据更小级别的数据判断,比如刚才说到的上证50的向下突破点可以以半周线级别的2937为准)。这种技术信号下,我只能跟随做出转向判断。
再说说趋势形态问题。目前上证50双周线级别的趋势走出扩张形态,这种形态的判断是做扩波动率的判断。意思是可以向上来一波逼空走势,也可能会向下极端回调。——这个结论和形态上逼近收敛三角形顶端是一致的。玩期权的朋友可以做扩波动率。
下边说下创业板指:
创业板今天挺强的,收盘仍在日线看多位置,日线趋势信号也还是看多信号。并尝试做30分钟级别底部。
前两周说日线级别可能在做9月以来回撤的第一低点。现在日线级别第二低点的位置上行到1666点,压力位1707点(昨天最高1706.31),半周线级别压力在1710点。多级别预测值即将缠绕在三角形收敛的顶端,这压力也太TM靠谱了吧。
中小板和深证100也类似,今天收盘位置都挺强的。但即使最强的深证100,也仍然受到半周线预测值的压制,并且出现该级别的顶背离信号。这种信号是高胜率信号,同时也是高盈亏比信号。。
以往的文章里谈到过,我的交易系统,一是趋势追踪系统,一是撑压系统。利用撑压系统交易难度很大,在关键点就是看趋势的力量强还是撑压系统的技术支撑或者压力强。市场在左冲右突之后最终总会找出最小阻力方向去发散。
现在的压力表现还是很强悍的,逼近收敛区间顶端需要格外注意发散风险。
最能代表深证综合情况的深证综指,今天收盘1628点,日线级别已经破位,周线级别勉强在扩张型的震荡区间内(1625-1670)。半周线发出看空信号。不乐观。
总结一下:
当决定交易方向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个方向的止损代价小,同时要考虑是否会出现交易体系之外的风险,比如现在处在收敛顶端并且发出扩张形态信号的时候,向上突破我可以追多,除了妖股之外一般不会买不到,向下跳空卖不出我是有点担心的。
现在理论上仍然存在向上突破的概率,但留给多头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轮动突破就可以,创业板或者上证50,任何一个启动向上趋势都可以,不需要同步突破。
具体操作上我把指数多单全部平掉了,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个股也全部卖出,只留了一些低波动的个股。总体仓位大概还在五成,剩下仓位等突破或者砸出黄金坑再说。
祝大家交易顺利。顺手点个“在看”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