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台币和人民来自币的汇率各是多少?
旧的台币是不能用了,台币和人民币没直接汇率的,只能按照台币换美金,美金换人民币这个方法来大概的估计多少钱,1比4不到吧
小钱频道|人民币汇率的旧格*与新周期
文/赵巍华
2016年伊始,人民币汇率问题进一步升温,这基本归因于新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再提速。在2015年初出版的《旧格*与新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经济》一书,我们曾指出:“在2015年及之后的若干年里,人民币和人民币汇率何处去应是影响我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突破6.5并逼近6.6,离岸则在站稳6.6的基础上一度快速击穿6.7,上述两汇率较去年同期的6.2相比分别贬值约5.7%和7.0%。对人民币汇率而言,这一年度贬值幅度近二十年罕见。
自2015年11月以来的走势,这与2014年11月-2015年3月的情形相似(当时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汇率快速贬值约3%)。也不排除国内监管部门借金融市场淡季之机,主动放任市场贬值以释放一部分积累的贬值压力。近期人民币汇率市场情势已与过去几年大为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者形成一致的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已经形成了相当强的内生动力,此次贬值幅度、速度和压力将更大。监管者的干预难度要远远大于前几年。
人民币汇率承压的原因
造**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原因很多,如美联储加息、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升值、美国经济运行态势相对良好以及中国经济下行等等。对投资者来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将更有吸引力。而美元加息、美元走强无疑更增强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而境内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下降也加剧了境内资金外流的现象。
此外,汇率贬值也并非就是世界末日(汇率的属性是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趋势性波动的作用是平衡国际收支和调节国家间的国际竞争力)。虽然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仍然较好,但国际收支边际趋势持续恶化,造成综合竞争力确实弱于美国,都将会持续影响汇率走势。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固然在近半年才显现,其实有相当长的周期背景。在我们看来,贬值压力的出现和积累,与2008年后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走向持续分化紧密相关——中国经济已从美元宽松、顺风顺水的旧格*、旧周期(2001-2011),逐步转向美元趋于紧缩、逆风寒流频发的新格*、新周期(2012年至今)。这不仅是外在体现,也是美元占主导的信用货币体系下的经济周期循环的一种表现。
首先,与2008年后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走向大分化关系密切。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的深度调整、改善低效产能、企业出清,以及信息科技、能源技术革命等途径,都较为有效地化解了历史积累问题并提升了竞争力。而中国经济则面临消耗了大量“繁荣年代”积累的资源储备,产能过剩和天量债务等系列难题,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暴露,进入了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在上述背景下,2013年后,美国货币政策趋于收紧、美元进入强势新周期,而中国货币政策又不得不持续宽松,直接导致两国综合投资收益率利差持续缩窄。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要盯住美元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过去一两年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均对美元大幅贬值,已使得调整极为有限的人民币汇率越来越缺乏弹性。
其次,与美元流动性增长放慢关系密切。由于美元的地位(美联储是全球储备货币或基础货币的主要供应方),多数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供给都与美元有关系。我国在过去十余年里一直以美元储备货币,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由于美国的需求过剩但储蓄不足,而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市场却存在过量储蓄。因此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方式,美国在净进口的同时向全世界输出了大量的美元。而在金融危机后的美联储量化宽松时期,则通过资本项目又向全球输送了大量的美元。在2001~2008年这段时期,美元流动性快速扩张,近似于美联储对全球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但2012年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已持续收窄,联储退出“量宽”和加息则使得全球美元回流,美元的稀缺性不断加剧,这一轮近似于美联储对全球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2009年后的信用扩张(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货币供应量上升),美元回流导致的外汇储备下降压力会进一步恶化货币的美元储备覆盖比率,都将会给汇率带来持续压力。
最后,与当下的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关系密切。在美元为主导的全球主权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向外供应储备货币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收支。如果货币供应过多,则全球流动性充裕,经济增长热度相对较高,但也意味着中心国家的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赤字)严重失衡,最终引发不是美元信任危机就是美国国内资产泡沫破裂;但如果货币政策走向紧缩,美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甚至美元大量回流,则又会导致全球流动性紧缺。如果其他国家的宏观政策不能跟随美国的政策方向,则汇率通常就会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在最近的人民币汇率以及近几年来的欧元、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多数是这种情形。如果国际货币体系不变,则特里芬困境下的周期循环就会多次出现。
人民币汇率的前景和影响
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具有深刻的周期性背景。想要通过结构性调整和改革红利释放等方式,显著改善中国全球经济竞争力,都需要较长时间。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政策还需要更加积极,除非万不得已货币政策显然难以大幅收紧。虽然美联储急速、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美联储新一轮加息才刚刚开始,美元收缩的周期显然难言完结。中长周期看,人民币汇率难免需要经历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随着美元流动性收缩,特别是石油美元等趋于瓦解,我国的美元储备还是十分宝贵的,个人认为不应该过多消耗在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行动中。
从市场运行的层面看,经过近期的快速贬值,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目前相当市场已形成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微观层面可观察到境内居民部门的换汇动力有所增强,外汇储备的下降速度也很快,货币当*干预的难度显著增大。此外,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巨大点差使得离岸市场汇率对在岸市场有较强的牵引作用,而在岸市场汇率跟随离岸市场贬值也进一步强化了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动力,一个相互强化的反馈机制基本形成,这也大大增加了干预的难度和成本。
如果汇率继续贬值,会有什么影响?这个话题很大,简单说就是有利有弊,有人欢喜有人忧,要尽力避免汇率失控式贬值以及其所导致的恐慌情绪蔓延,也要避免外汇储备过快流失、保障国际支付等绝对安全。汇率快速贬值甚至一次性贬值,可能是短期内一个解决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办法,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导致本币计价的资产贬值以及美元计价的负债升值,从而会大幅增加美元净负债较多的企业或者行业的信用风险;可能无法消除市场贬值预期,加剧资本外流和市场恐慌,并引发国内流动性紧张和人民币计价资产系统性重估的风险等。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所面对的环境和形势复杂而严峻,既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各参与群体对政策的后续反应,也要合乎经济理性和市场规律,还需要知道必须防守的底线是什么。
作者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是宏观经济与货币金融领域研究专家
商务合作:
新币和人民币的对换率是多少?
今天最新的汇率:1新币=4.85元人民币.
求:人民币汇率历史走势图(六十年代至今)?
2015年9月18日最新汇率:1美元=6.3628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历史走势图:
外贸动态6.9|当前人民币走势分析;家电以旧换新;船司下调跨太航线运力;明年经济见好但疲态仍在;巴西拟对跨境平台征税
6
月
9
日
周五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外汇动态
➤近期人民币承压原因及走势
政策发布
➤商务部等四部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
货运风险
➤运价持续回落,各船司下调跨太航线运力
海外市场
➤全球:世界经济仍面临多重风险
➤日本: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
➤韩国:或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
➤韩国:将放宽境外汇款限制
➤欧盟: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欧盟:PPI超预期降温但核心通胀仍顽固
➤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加拿大:恢复加息,利率创达22以来新高
➤巴西:确定对跨境电商平台统一征收17%流转税
➤南非: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4%
重点行业
➤半导体行业:前五个月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同比下降28.3%
➤半导体行业:欧盟批准80亿欧元的**补贴
➤汽车行业:韩国汽车特别消费税优惠税率到期
贸易摩擦
➤阿根廷终止对华自行车反倾销调查
➤美国对折叠礼品盒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美国对非重复充装钢瓶发起反规避调查
外汇动态
近期人民币承压原因及走势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
6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1115,调升165个基点。
6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1280,调贬84个基点。
6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1196,调贬121个基点。
本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6月2日的7.0939调整至6月9日的7.1115,本周累计贬值176个基点,已连贬五周(累计贬值2001个基点),目前汇率已经回到2022年12月初水平。
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人民币汇率有所承压。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
外汇管理**长潘功胜表示,4月中旬以来,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美元指数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中小银行风险问题、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升温的推动下,美元指数在4月中旬以后开始走强。同时,叠加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相对稳定。
观点3:中银:人民币目前仍承压,但长期仍向好
点击这里,查阅上述观点全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网)
政策发布
商务部等四部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
商务部网站6月9日消息,商务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表示,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制定完善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保障家电企业公平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组织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实体商业、回收企业建立对接机制、搭建协作平台、明确换新流程等方式,提升废旧家电交售和补贴领取便利性,促进绿色智能家电升级换新消费。积极推进绿色家电、智能家电认证,引导家电企业进一步丰富绿色智能家电产品供给。大力推广通过认证的绿色智能家电,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2级及以上能效(水效)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家电产品。
(来源:中证网)
货运风险
运价持续回落,各船司下调跨太航线运力
近期,包括地中海航运(MSC)、赫伯罗特、万海航运等班轮公司,对运力进行了调整。
Alphaliner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已经下调了在亚洲-北美航线上的运力规模。
其中,MSC的下调幅度最大,其在跨太航线的运力比重,已从16%降至9%。
位居运力榜第二位的马士基,同样将最多的运力投放在亚欧线上,但在其他航线上的运力部署则有所不同。目前,马士基22%部署在亚欧航线上,18%部署在跨太平洋航线上,在拉丁美洲航线上也部署了18%的运力。
与MSC和马士基不同,赫伯罗特自从与南美轮船(CSAV)整合,并且投资了13000TEU系列集装箱船之后,在拉丁美洲航线上部署的运力规模,已经超过了在亚欧航线上的运力。
Alphaliner认为,如果亚欧航线和跨太航线两大主干航线的即期运价和协议运价,一直维持在略高于盈亏平衡的水平,那么可能会有更多的班轮公司,考虑将运力从主干航线转向拉美、非洲和**等地区,努力寻找更多有利可图的运输市场。
航运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也认为,非联盟成员的班轮公司,正逐步将运力撤出跨太航线。
(来源:中国航务周刊)
海外市场
1、全球:世界经济仍面临多重风险
世界银行6月6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较1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1%。报告认为,明年预计有温和复苏但仍将维持疲弱态势,全球经济整体仍面临多重下行风险。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2.4%,较1月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
亚 洲
2、日本: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
随着企业增加支出,日本第一季度GDP终值显示经济增速比最初估计地更快。日本**6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GDP环比折合年率增长2.7%,超过1.6%的初值,也高于经济学家的预估中值1.9%。企业投资增加是GDP上修的主要因素之一,这表明尽管对全球经济放缓担忧挥之不去,但企业信心依然强韧。库存也帮助提振了GDP数据。
(来源:新浪财经)
3、韩国:或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
韩国财长秋庆镐6月8日表示,由于出口疲软和经济复苏放缓,韩国**可能会将2023年的增长预期从目前的1.6%略微下调。此前一天,经合组织(OECD)将韩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3月份预测的1.6%下调至1.5%,理由是出口萎缩和私人投资低迷。
(来源:新浪财经)
4、韩国:将放宽境外汇款限制
韩国将出台外汇交易新规,无需提交相关材料或做资金申报的境外收汇结汇额度将从目前的1年5万美元增至10万美元。大型证券公司可以向个人和实体提供外币兑换业务。。韩国企划财政部公开包含上述内容的《外汇交易规定》修正案主要内容并征求公众意见,预计新规将于下月初正式施行。
(来源:中新经纬APP)
欧洲
5、欧盟: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当地时间6月8日,欧盟统计*公布修正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GDP终值环比下降0.1%,较初值下调0.2%。而欧元区去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1%。连续两个季度GDP出现环比萎缩,意味着欧元区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欧盟国家一季度GDP环比终值增长0.1%。据欧盟统计*的数据,今年初,欧元区七个经济体收缩。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3%。爱尔兰今年第一季度的GDP下降4.6%大超预期。此外,希腊、立陶宛、马耳他和荷兰也在第一季度陷入萎缩。
(来源:华尔街见闻)
6、欧盟:PPI超预期降温但核心通胀仍顽固
当地时间6月5日,欧盟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PPI同比增长1%,前值为5.5%。具体而言,欧元区4月PPI在能源领域同比下滑8.9%,中间品同比上涨1.3%,资本品同比上涨6.1%。环比来看,4月PPI下滑3.2%,前值为下滑1.3%。PPI超预期降温呈现出欧元区通胀水平有所回落。欧元区5月调和CPI同比增长6.1%,低于前值7%,同时也是自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核心通胀仍然顽固。欧元区5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3%,为连续六个月维持在5%的水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北美洲
7、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来源:新浪财经)
8、加拿大:恢复加息,利率创达22以来新高
在宣布暂停加息3个月后,加拿大中央银行6月7日恢复加息步伐,将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提高25个基点,由4.5%升至4.75%。这是加拿大2001年6月以来的最高利率水平。加央行表示,全球范围内的通胀水平正在下降,这主要反映了能源价格的回落,但基本通胀率仍居高不下。主要经济体的央行正在发出信号,即利率可能不得不进一步上调以恢复价格稳定。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美洲
9、巴西:确定对跨境电商平台统一征收17%流转税
近日,巴西各州和联邦财政部长全国委员会(Comsefaz)一致决定对在国际电商平台上进行的跨境消费征收17%的商品和服务流通税(ICMS)。该决定已于6月1日正式提交给巴西财政部。根据委员会主任安德烈·奥尔塔的说法,之所以选择17%的收费标准,是因为它是全国适用的最低费率。目前还没有确定这项措施何时生效。
(来源:网经社)
非 洲
10、南非: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4%
南非统计*当地时间6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4%,制造业、金融、房地产和商业服务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外贸行业也促进一季度经济增长,其中货物和服务出口环比增长4.1%,货物和服务进口环比增长4.4%。
(来源:新华网)
重点行业
1、半导体行业:前五个月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同比下降28.3%
海关总署统计,前五个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1319亿美元,同比下降24.2%,占我货物贸易进口额的12.7%,较去年同期减少近3个百分点;进口量同比下降19.6%至1864.8亿块;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缩小,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312.6亿美元至793.2亿美元,同比下降28.3%。集成电路进口下降,主要受到全球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处于低迷时期。此外,企业明显降低芯片备货、主要产品价格下跌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数也是我进口同比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存储芯片的市场情况尤为疲软。作为全球经济“金丝雀”、我国存储芯片的主要进口来源市场,韩国的芯片的出口额已连续10个月同比下降,5月当月出口额同比下降36.2%,亦印证了全球电子信息市场的低迷。
(机电商会电子信息分会供稿)
2、半导体行业:欧盟批准80亿欧元的**补贴
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6月7日宣布,已批准为半导体研究项目提供80亿欧元(约合86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补贴,这是该集团强化本地芯片供应链举措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些项目共获得了137亿欧元的私营部门资金,总计获得约220亿欧元的资金支持。该机构表示,包括挪威在内19个国家的56家公司共68个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获得了批准。该委员会于2021年初提出欧盟芯片法案,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即到2030年生产全球20%的半导体。这些IPCEI项目是该计划的组成部分。
(来源:新浪财经)
3、汽车行业:韩国汽车特别消费税优惠税率到期
6月8日,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汽车特别消费税优惠税率(3.5%)实施期限将于月底到期,税率自7月起将恢复到原来的5%。汽车特别消费税优惠税率从2018年7月起实施,每六个月延长一次,至今已实施五年。出于提振消费考量,**曾考虑延长期限,但似乎因税收缺口严重而决定恢复税率。
(来源:财经网)
贸易摩擦
1、阿根廷终止对华自行车反倾销调查
6月6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3年第1012号公告,终止对原产于中国的车轮直径大于26寸、无论有无变速器的自行车的反倾销调查,决定不征收反倾销税。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8712.00.10。
2022年12月5日,阿根廷经济部贸易秘书处发布2022年第121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车轮直径大于26寸、无论有无变速器的自行车启动反倾销调查。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美国对折叠礼品盒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6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折叠礼品盒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涉案产品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
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3年7月3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3年8月10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3、美国对非重复充装钢瓶发起反规避调查
6月1日,应美国企业沃新顿工业公司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非重复充装钢瓶发起反规避调查,以审查水容量在100至299立方英寸之间的涉案产品是否规避了美国对中国非重复填充钢瓶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本案涉及美国协调关税税号7311.00.0060和7311.00.0090项下的产品以及7310.29.0025和7310.29.0050项下的部分产品。涉案产品不包括无缝非重复填充钢瓶。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资料来源:本文由机电商会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添加资讯服务助手
邀您进入外贸情报站群
及时持续获取新鲜外贸资讯
历史最高!1新币兑5.41人民币!
// 小坡岛有话说:
///
NOTICE
历史最高!1新币兑5.41人民币!新加坡汇率又一波大涨;新加坡中峇鲁地铁站增设壁画,展示五处标志性地标;国立研究基金会拨款百万元,资助人工智能研究项目。
1.历史最高!1新币兑5.41人民币!新加坡汇率又一波大涨
继去年新元兑人民币大幅上涨之后,今年截至星期五(7月14日),新元兑人民币进一步暴涨了,达到1新元兑5.41人民币,达到历史新高。
专家表示,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走向的反差,对新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走高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联合早报》发文表示,八成涨幅或回吐,新元兑亚币空前强势料将消退。
华侨银行外汇策略师黄经隆预测,新元兑人民币汇率到了明年6月底,将降至5.25人民币。
他说:“新加坡金融管理*10月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理由大概已减少,它评估全球和新加坡经济前景后立场偏鸽派,并认为通胀压力将在年底大幅缓解。5月份,新加坡非石油国内出口连续第八个月下跌,进一步增加新元面对的压力。”
星展银行货币策略师黄鲳诚则预测新元兑人民币汇率到了明年6月底将降至5.18人民币。
黄鲳诚指出,星期五再创新高的新元兑令吉汇率,从今年最低位已上涨超过7%,进一步上升空间或有限。新元兑人民币汇率已超过2011年7月的5.3590高峰,因此不宜过度看涨新元。
实时汇率,来源:Google
新元汇率预测,来源:联合早报
2. 新加坡中峇鲁地铁站增设壁画,展示五处标志性地标
**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三(7月12日)在中峇鲁地铁站为“漫画联系”(ComicConnect)壁画揭幕,中峇鲁是这项壁画计划中的第15个地铁站。
“漫画联系”是SMRT为纪念创立35周年,与本地艺术家及艺术团体联手自去年6月起合作推出的计划,旨在为全岛35个地铁站增添历史壁画。
中峇鲁的壁画是由视觉艺术中心(VisualArtsCentre)的本地艺术家洪伟坚(34岁)设计,其中展现的地标包括新加坡改良信托*建造的旧组屋单位、中峇鲁市场、齐天宫、葫芦庙,以及慈善家陈笃生的墓碑。
洪伟坚在受访时透露,从构思到完成壁画的整个过程约花费了六个月时间,其中的主要困难就是选择放入壁画的地标,以及如何在简化这些地标的同时也能带出它们的特质。
“漫画联系”计划的下一个地铁站是港湾地铁站,壁画预计在7月24日揭幕。
来源:联合早报
3. 国立研究基金会拨款百万元,资助人工智能研究项目
配合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和全国人工智能策略,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中心成立新跨学科研究小组,旨在探讨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工作的未来。
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中心(Singapore-MITAllianceforResearchandTechnology,简称SMART)星期三(7月12日)宣布成立“M3S”研究小组。国立研究基金会属下的“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CampusforResearchExcellenceandTechnologicalEnterprise,简称CREATE)拨款数百万新元,协助M3S开展为期五年的研究项目。
这项研究旨在应对人工智能和新技术崛起对社会和制度带来的关键挑战,并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为新加坡乃至全球创造有影响力的价值。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赵锦华是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员。他说,M3S将专注于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以及培训人们在高度机械化工作环境中的所需技能;其二是社会和商业机构将如何做出调适,以创造必要的奖励和保护措施来推动创新和社会福利。
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
1. 历史最高!1新币兑5.41人民币!新加坡汇率又一波大涨,Google,联合早报
2.新加坡中峇鲁地铁站增设壁画,展示五处标志性地标,联合早报
3. 国立研究基金会拨款百万元,资助人工智能研究项目,联合早报
—END—
本地租房 |淘宝集运 | 二手闲置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 在看 哟
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是多少?
今天最新的主要的几种汇率:1美元=6.9394元人民币 1欧元=10.707元人民币 1元人民币=15.18日元 1元人民币=1.1251港币.1英镑=13.57元人民币.
1964年二百四十元人民币等于现在多少钱?
1964年二百四十元人民币现在相当于约合1500元人民币。因为1964年人民币实行的是旧版货币制度,当时的人民币价值相对较低,而现在的人民币经历了多次货币改革,价值有所提升,因此二百四十元人民币现在的价值约为1500元人民币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此计算仅作参考,具体数值会受到时空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1953年的一百元值多少?
1953的人民币当时值一百元。
1953年还在使用第一套人民币,当时的100元是最小面值,到1955年人民币改革并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新旧人民币兑换比率为1万旧人民币兑换1元新人民币,所以1953年的100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1分钱。如果是当时第一版1953年的100元纸币保存到现在,那在钱币收藏市场可是价值不菲,当时有8种15款100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在收藏市场最便宜的要几百,最贵的“大帆船”要好几万。
人民币加速贬值,美国7洲宣布货币独立,金融市场要翻天?
近期的金融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势头加剧。与此同时,美国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美国7洲或宣布货币独立,金融市场又有新讯号?
根据6月26日下午显示的外汇情况,在岸人民币同美元的汇率按照7.20、7.21和7.22的方向持续下跌,而离岸人民币则是进一步跌到了将近7.24的水平。
美联储疯狂加息,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疯狂加息对应的就是本币实际购买力被通胀缩减也就是实际购买力大贬值。这也是为什么会造**民币持续贬值的外在因素。
可想而知,如果让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一直发展下去,国家的外汇管制手段会生效。
虽然人民币持续贬值,但这只是一段时期内货币市场上下浮动的体现。
例如,2005年1美元兑人民币约为8.27元,2008年1美元兑人民币约为7.3元,而最新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约为7.04元,这说明人民币汇率正处于升值通道中。
从国内来看,经济大盘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这是保持汇率稳定的最重要基础。近期实施的一揽子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有效落地,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和信心,经济出现回升迹象。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得当有力,使得我国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能够保持物价形势的稳定。
从国际角度来看,我国国际收支基础稳固,这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3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6%;1月至9月货物贸易顺差达到6452亿美元,同比增长52%。
资金充足的贸易渠道满足了企业和居民的外汇需求,这为外汇供求的平衡和外汇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同时,全球的美元货币体系也在产生持续的动荡。
目前,美国在全球各地的债务正在进一步增长,正如美国金融界专家所表示的那样:美国的债务增长没有上限,而天空将会是它的顶点。
当前美国已经有7个州陆续想要推出一个跟黄金、白银绑定的全新货币体系,它们希望货币独立政策能够减少美联储负债累累而造成的经济危机影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美国负债增长带来的不稳定性因素正在扩大。
对此,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斯帕茨发出警告:债务增长不仅对美国的经济有害,对美国的子孙后代更是危害无穷,一味将债务用推迟来解决是不负责任的。
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也表示过:让我们还清这些债务,确保美国的子孙后代拥有和我们一样多的机会。
这些警告说明,美国的债务模式已经陷入巨大的泥潭当中,但是这些警告却无法阻止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不断通过印刷货币来解决财务危机的事实。
美国一再“借新还旧”、债务货币化和过于依赖印钞机,已经让全球投资人对于当前信用不断下跌的美元体系再度失望。
实际上,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在内15个长期以来的美国盟友在今年4月份就抛售了大量的美国国债,以规避在未来不可预见性的美国货币危机造成的恶劣影响。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提出了想要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表明金砖国家合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另外,**石油大亨沙特***已将人民币作为部分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这不仅体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给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认知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令人瞩目。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市场开放和经济转型,这让全球投资者相信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中国以其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日益创新的科技产业,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同时,中国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人民币的使用逐渐扩大,成为跨境贸易和结算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当前多个国家纷纷探索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增强。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还能够降低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为全世界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认知带来了自信,随着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可以预见人民币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
近日,又放出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拟定在7月份访华。中美双方很有可能会对当前的货币经济现状进行深入交流。
这也从中可以看出当下金融市场的信号确实是让美国感到焦虑了,而在这方面不得不向发展势头正好的中国经济作出部分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