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险是刚性兑付?
打破传统金融领域刚性兑付后,剩下可以刚性兑付的只剩:银行存款(每家银行50万以下)、国债、保险。
为什么保险会成为最后的刚性兑付金融产品呢?
是因为保险公司没有经营风险吗?
不是,是因为保险业的安全机制。
最主要的有十大安全机制,如下图
⼀、保险公司的设⽴机制严格
保险法第六⼗七条 设⽴保险公司应当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查保险公司的设⽴申请时,应当考虑保险业的发展和公平竞争的需要。
第六⼗⼋条 设⽴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重⼤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民币⼆亿元;
(⼆)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级管理⼈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法律、⾏政法规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雄厚
保险法第六⼗九条 设⽴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亿元。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可以调整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本条第⼀款规定的限额。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三、保险保证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保证金,存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保险保证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可能发生的巨额赔款,从注册资本总额中所专门提存的后备基金。
四、责任准备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保险公司提取和结转责任准备金的具体办法,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保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
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保险公司应有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作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
五、公积金制度第
保险法九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保险公积金:是指保险公司为满足保险经营业务和发展需要而保留的盈余。它是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的总称,且为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六、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保险法第一百条 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制定
七、再保险机制
保险法第一百零三条 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划分应当符合***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再保险:(reinsurance)也称分保或"保险的保险",指保险人将自己所承担的保险责任,部分地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承保的业务。再保险业务中分出保险的一方为原保险人,接受再保险的一方为再保险人。
再保险人与本来的被保险人无直接关系,只对原保险人负责。作为保险市场一种通行的业务,再保险可以使保险人不致因一次事故***失过大而形成对赔偿责任履行的影响。
八、保险公司的经营监管严格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九、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一条 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的数额。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同时符合以下三项监管要求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十、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制度
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五)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制定。
银行保本理财清零了,保险“刚性兑付”凸显价值,年金哪家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保险,是一种生活态度 】
欢迎一对一咨询、交流
关注投资理财的朋友,这几天的两则新闻值得引起我们关注:
01
银行理财今后将不再“承诺保本”!
“保本理财清零”要从两年前说起,2018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史称”【资管新规】。
其中一条关于银行的重要规定就是:银行要打破刚性兑付,取消保本理财产品,未来银行保本型产品只能是结构化存款。
资管新规过渡期原定于2020年底结束,但在2020年7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虽然又延长了一年的清理期限,但各大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的清退速度并没有放缓,根据2020年银行半年财报以及部分银行理财发行数据显示:
已经有多家银行保本理财彻底清零。半年报中,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杭州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明确表示保本理财已经清零。
截至7月末的银行理财数据也显示,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保本理财数量和规模余额为0。
最迟2021年底,全国的所有银行,将不再发行“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新的理财产品都是“风险型”的。
02
年化收益只有4.1%的工行理财产品40亿违约!
***银保监会**郭树清在2018年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曾发表过一段著名的言论: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失全部本金。
但是,现在连只有4.1%收益的理财也能违约,可见目前投资环境的***劣。
能“保本”的金融产品,还剩什么?
“年金保险”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够承诺“刚性兑付”保证收益的超长期金融产品了。
保险的核心功能是“***失补偿”,大家往往认为保医疗、重疾、意外的才叫“保障型产品”,把年金险这种“有收益”的保险,统统归为了“理财型产品”。
其实不然,像【养老年金】虽然产品重点也是“增值收益”,但补偿的是“退休后收入的***失”,保障的是“未来的消费能力”,所以也属于特殊的“保障型”产品。
“年金保险”目前市场的现状是“鱼龙混杂”。作为“形态”最复杂的一种保险产品,普通群众根本无从分辨一款年金险的优劣,只能凭保险公司的“宣传页”和业务员的口头解释来了解产品,极易被销售误导,因此也是保险纠纷的“重灾区”。
保哥今天的这篇文章,争取能把“年金险”讲透,让大家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开门红”销售大潮中,能够建立起初步的自主判断能力。
壹
先说说人身险的分类
人身保险分为: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人寿保险是指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人身保险。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
年金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并按约定的时间间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
健康保险是指以因健康原因导致***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失保险、护理保险等。
意外伤害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而导致身故、残疾或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其他事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的设计类型分为: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
其中带有“储蓄性质”的产品类型,有【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这三种产品,再配合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四种设计类型,就“幻化出”我们日常所看到的千变万化的“保险理财产品”。
下面这三款“理财险”,是“三巨头”公司目前正在主推的“2021开门红”产品。
***人寿
鑫耀东方年金+鑫尊宝终身寿险万能型
平安人寿
金瑞人生年金+聚财宝终身寿险万能型
太平洋人寿
鑫享事诚两全保险
+传世管家终身寿险万能型
产品解析:
他们的“开门红”产品,都是采用“普通型”的【年金】或【两全保险】+“万能账户”的形式。
普通型年金
普通型年金又叫“传统型年金”,增值来源是靠产品固有的【预定利率】。
预
定
利
率
预定利率是指寿险产品在计算保险费及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收益率后所采用的利率,其实质是保险公司因使用了客户的资金,而承诺以年复利的方式赋予客户的回报。通俗来说就是保险机构提供给客户的回报率。
预定利率越高的产品,保费价格越便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性价比”越高。
2013年8月-2019年8月,银保监会允许的年金险“最高预定利率”是4.025%。
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为了防范“利差***”的行业系统性风险,出台了《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施行了6年的预定利率上限标准下调为3.5%。
相关文章:
银保监发布182号文,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由4.025%下调为3.5%,对我们有影响吗?
“普通型年金”的特点是:不带有分红、万能责任,收益固定且消费者容易查看,投保时即可确定生存收益。
万能账户
在如今的“理财型保险”市场中,【分红型】和【投资连结型】产品都不是主流。
【分红型】“不透明”,虽然目前银保监会要求“分红”不低于保险公司“可分配盈余的70%”,但是可分配盈余是“不透明的”,多少都是保险公司说了算。
【投资连结型】“不保底”,不保证收益,行情好了,可以收益很高,行情不好,也有可能“***失本金”。
【万能账户】号称保险界的“余额宝”,是近年来主力的“理财险”的产品类型。依靠灵活的“万能账户”,下有保底收益,上有浮动结算利率,依托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可享受较高的复利收益。
但万能账户虽然很灵活,但是也有其“弊端”,就是“收费较高”,进入万能账户生息的资金都要先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
如想从万能账户取出资金,前5年也要收取一定比例费用,而且“取现”也有比例限制。
这种“传统年金+万能账户”模式的优势是:
生存金可以自动转入万能账户复利累积生息,“加速”资金的增值。
但朋友也要清楚,万能账户承诺的“保底利率”普遍不高,银保监会规定的“最高保证利率”不超过3%,主流“大公司”的一般都在2.5%以下。在保证利率之上的结算利率,都依赖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是不保证的。
如果遇到“拍胸脯”向你保证他们公司的结算利率肯定长期能保持5%或者6%的业务员,诸位可就要小心了,他们说的“保证”可是写不进合同的。
怎样测算“理财险”的实际利率
保险期限长短不一、缴费年限各不相同的“理财险”,怎样测量、分辨他们的“真实收益水平”?
这是普通消费者购买“理财型保险产品”时普遍的难题。保哥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算一算这个产品的IRR。
IRR全称InternalRateofReturn,中文名:内部收益率。IRR的本质是通过现金流计算出长期投资的真实回报率,在处理不规则现金流时尤为方便。
我们仍以上面三个公司的“开门红”产品为例,算算他们的IRR回报率各是多少?!
这分别就是这三款“开门红”产品里“传统年金”固定领取部分的IRR内部收益率:***人寿1.72%、平安1.08%、太平洋1.61%
我们再看看他们的“固定领取”的年金自动进入万能账户后,增值情况如何:
按2.5%复利计息
按4.5%复利计息
可以看出,经过万能账户的“加持”,这三款年金的IRR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升的幅度与年金固定领取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
***人寿的年金领取方式较为有利,在10年期满时,获得的收益在三款“开门红”产品里是最高的。
【万能账户】虽然“很香”,但是也要提醒一下,常见的误解:
1、“万能账户”与“年金险”是分开的,只有开始领取的年金才能进入万能账户,而不是保费直接进入万能账户计息;
很多业务员在宣传时,故意忽略这一点,只介绍“利滚利、复利计息”,动辄承诺5%、6%的高息万能账户,让消费者以为是自己交的保费可以直接进入万能账户按照5%或6%的高息滚存。
2、万能账户要有“保底收益”的风险意识,万能账户的保证利率一般在1.5%-3%之间,从长期来看,我国已进入低利率时代,长期维持5%左右的利率是不现实的,我们选择产品也要问清楚“保底利率”情况,不要轻信业务人员的盲目夸大,只有写进合同的利率才是“刚性兑付”的。
买理财险一定要买包含万能账户的?
不一定!万能账户最大的缺点是收益不稳定,每个月都可以变化,要长期维持一个高结算利率是很困难的。
如果是做长线储蓄,选一个年化高、收益稳定的“传统年金”产品就够了。
例如:海保人寿的【福佑金生年金险】,虽然没有万能账户,但同样10年期的保单,15万的总缴费,固定总收益高达51700元。
而***人寿鑫耀东方,万能账户要达到6%的结算利率,才能达到45553元的总收益。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类似【海保福佑金生年金险】这样的“定期年金”,性价比较高的还有一款【光大永明“钻多多”年金计划】。
这两个“传统年金”的IRR收益率上比较接近,在同等缴费水平下测算,20年总领取金额相差不到1万。
光大钻多多比海保福佑金生多了万能账户,保底3%的保证利率,算是行业最高水平,在本身传统年金就很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再配有这么一个“优质”的万能账户,如虎添翼啊。
小结:
这两款【定期年金】的水平,比那些“大公司”的开门红产品好太多,有10-20年“定期理财”需求的小伙伴可以考虑,目前顶格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市场上还剩的不多了。
年金VS终身寿险
随着4.025%预定利率年金产品的逐步退市,【增额终身寿险】在最近的“理财保险”市场上,表现的异常活跃,
终身寿险,也能“理财”?也能“养老”吗?
【终身寿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间为终身的人寿保险。
但是现在已经被保险公司们“玩出了新花样”
利用“高现金价值”、“灵活的加、减保”、“可转换年金”,这些功能,已经赋予了以前主打给子女“财富传承”的终身寿险,现在也可以为自己代言!
我们来看看目前市面上热销的具有“高现金价值”特点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爱心人寿守护神终身寿险
信泰如意尊(2.0版)终身寿险
君康金生金世终身寿险
百年鑫越人生终身寿险
横琴传世赢家增额终身寿险
光明至尊终身寿险
信泰荣华传承终身寿险
(请横屏观看)
几个衡量指标:
1、“回本快”:
现金价值在第几年能够超过累计缴费,是衡量终身寿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回本”最快的是【君康金生金世】,在保单第6年就可以超过累计保费,达到保费的107.2%。
2、“现价高”:
现金价值就是“退保金”,是解除保险合同后能拿到的钱,现金价值越高,代表退保后能拿到的钱越多。
通过上表的测算:30岁男性,5年缴费,每年交10万,总保费是50万,在50岁时,现金价值最高的是【信泰如意尊2.0】,现金价值达到918800元,是保费的183.76%。
这样的“收益”比年金如何?
我们用上面推荐过的“顶级定期年金”【光大钻多多年金】来比较一下,同样的缴费,钻多多20年满期后,按照保底3%的万能利率计算,总领取金额是912221.56元,是保费的182.4%。
【如意尊2.0终身寿险】与【光大钻多多年金】,在20年的收益水平上旗鼓相当!
终身寿险里的“高现金价值”,在“财富传承”方面,更能体现它们的价值。从保哥的7款【增额终身寿险】对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60岁以后,就是“现金价值”的天下。
【爱心人寿守护神】和【信泰如意尊2.0】这两款终身寿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增速最快,30岁开始储备的50万“本金”,如果到80岁身故,能传承给下一代257万多的财富,90岁身故能传承363万多。
终身寿险,保哥推荐下面这两款“现价王”
爱心人寿守护神
现
金
价
值
“双雄”
信泰如意尊2.0
养老年金
养老,必须靠养老年金,未来会有一笔稳定的现金流
【养老年金】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年金保险,领取时的年龄不得小于***规定的退休年龄。
我们再来看看,最好的养老金有哪些?
养老年金按照开始领取后有无“现金价值”分为两种:
一种是:开始领取后就没有现金价值的
这种产品号称“最纯粹的养老金”,确保这笔钱只能用来做养老,而且保证领取20年或者25年,如果没领够保证的年限就身故了,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补足约定的领取金额。
代表产品有:
横琴人寿臻享一生养老年金
北京人寿京福颐年养老年金
长城人寿金彩一生
信泰人寿如意享(七金版)
PS:信泰如意享(七金版)与其他三款产品略有不同,既可以保证25年领取,开始领取后依然有现金价值的,只不过身故没有现金价值,但生存时是可以退保的。
另一种是:开始领取后依然有现金价值
这种类型的产品不保证领取年限,活着就可以一直领取,但如果被保险人开始领取后身故了,或者中途想退保,可以按照保单年度对应的现金价值退回一笔钱,总收益=已领取的年金+合同结束时的现金价值。
代表产品有:
中韩人寿悦未来养老年金
弘康金禧世家
复星保德信星禧年金
这三款产品最终的收益都差不多,如果都按照长寿领取看,活到90岁身故的情况下,都不如【信泰如意享(七金版)】领取的多。
同样交50万的总保费,都从60岁开始领取到90岁身故,这7款养老年金,信泰如意享(七金版)领的最多,可以累积总领取2618378元。是保费的5.24倍
所以,养老金产品里我最推荐【信泰如意享(七金版)】,保证领取25年,领取后只要生存就有现金价值,既可以保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一旦有需要也可以提前变现。
信泰如意享(七金版)
总结
前面说的银行理财取消保本,工行理财违约的新闻,并不是为了“鼓励”大家理财就选择保险,实际上我一直的观点是:保险是用来“保障”的,并不是用来理财的。
保险的核心功能是风险管理,也只有在这个领域,保险业的独特价值才能体现。同时,保险可以通过大数法则体现杠杆的放大效益。二者缺一不可。
很多投保人会将银行理财收益和保险产品的年化结算回报率进行比较,这其实是忽略了保险行业存在的价值,模糊了保险特殊的不可替代属性。
保险产品有其风险保障的属性,这一点是其他任何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比如很多年金产品里都可以附加“投保人意外身故或全残豁免”,一旦发生大的风险,后续的缴费就可以豁免,而未来享有的保障并没有减少,这一点,其他理财产品即使收益再高,也无法“望其项背”。
这就是保险最大的优势!是无法用简单的收益率来衡量的。
“储蓄型”保险产品是目前保险市场中最大规模的存在,我这篇文章只写到“冰山一角”,而这类产品又是目前最复杂的产品类型,不用说普通群众无法看懂,就连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也经常被各种数字看的头晕脑胀。
我是在大量的计算基础上,给出了产品评价和推荐,看似只有这十几个产品,其实我是从至少五、六十种产品里挑选出来的,光计算数据,就花了我三、四天的时间。
保险行业有句话:保险产品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最适合的产品。
年金产品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为未来的某一时间段提供可保证的稳定现金流;
终身寿险是通过资金储备,为了在将来某一“时间点”可以获得一笔资金,兼顾财富“稳定增值”和“可以定向传承”的作用。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选择对应的产品。
1、想中短期理财的:【光大钻多多】是不错的选择,既有高内含价值的“传统年金”,还有保底3%的万能账户。
2、不确定资金周期有多长,还想有个风险保障的,那终身寿险可以选择:【信泰如意尊2.0】和【爱心人寿守护神】都是不错的选择。
3、真正想为自己退休后养老保障的人肯定不少,那【信泰如意享(七金版)】就是最佳选择。
关注保哥,告诉你更多保险真相
咨询保哥,解决你更多保险问题
<<<<<<<
如需以下服务,可以联系我
产品分析|方案定制|帮助核保|指导理赔
什么叫刚性兑付?
所谓“刚性兑付”,就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信托产品是否有刚性兑付这一说
刚性兑付,在业内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但默认为业内的潜规则,打破刚性兑付一直以来是信托争论的话题,但就目前来说刚性兑付还是可以实现的,可以到相关网站看看相关知识,如信托网等,再到聚信托问下理财师,上面有一万多个理财师,挺不错的,免费咨询,但是麻烦的需要注册。
刚性兑付通俗理解?
1、刚性兑付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
2、刚性兑付在房地产信托、**融资类信托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被执行,而证券投资类信托并不受此约束。
什么是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相比于保障身故,更重要的作用是规划现金流和财富传承。
既是保障,也是资产
终身寿险的本质,还是保障身故或者全残的人身保险。
只是定期寿险是保一阵子,终身寿险是保一辈子。
终身寿险又分为两种:
定额终身寿险:保额在合同签署时确定,并且以后不再变化;
增额终身寿险:保额会随时间而增加,保额增加的幅度写在合同中,是确定的;
三种产品在保费和保障期限上,区别还是蛮大的:
(点击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增额终身寿险有三个特色:
长期锁定:合同里有一个约定的涨幅,寿险的保额按照这个比例增长,时间越长保额越高;
刚性兑付: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增长非常快,后期可以通过减额领取或者退保的形式,解决资金问题;
灵活度高:虽然定寿和定额终身寿也有现价,但是增长不如增额终身寿险快,同期能拿到的钱不如增额寿险多,而且增额终身寿险还支持加减保。
身故保额不固定,不同年龄对应不同规则
不同年龄段,增额终身寿险赔付的规则不同,以信泰荣华传承终身寿险为例,它的身故赔付规则如下:
被保人未满18岁之前:发生身故或全残责任,保险公司按累计已交保险费及现金价值取两者较大者给付;
被保险人在年满18周岁之后:没交完保费的话,按累计已交保险费×给付系数及现金价值两者的较大者给付;交完保费的话,在累计已交保险费×给付系数/现金价值/年度有效保额三者之间取最大者给付保险金。
过了18岁,并且已经缴满了保费,身故赔付有效保险金额、现金价值或者保费乘以对应比例这三者中的最大值。
现金价值和对应年龄的给付比例都是确定的。
而有效保险金额是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涨幅进行增长。
这个涨幅,不同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有的是3%,有的是3.5%,而荣华传承终身寿险,可以达到3.65%。
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线拉长,就可以看到,保额变化如下:
如图可以看出,
在缴费前期,累计保费逐渐增加,保额与保费的杠杆比相对较低。
但是缴费期满后,保费不再增加,但是保额依然复利增长,而且上不封顶,越往后杠杆越高。
现金价值高,实现理财功能
增额终身寿险另一个的优势就是它的现金价值。
虽然长期险都有现金价值,但是增额终身寿险的现价增长更快:
(▲三种寿险现金价值对比)
可以看到,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的增长幅度明显比其他两类寿险要大。
如果想通过减保、退保或者保单贷款来获得一笔灵活可用的钱,增额终身寿险可以拿到更多。
可加减保、灵活度高
由于现金价值增长快,在缴费满期后,现价就会迅速高于所缴保费之和。
这时,就可以开始规划现金流了。
如果手上有些闲钱,可以继续申请加保,保费按投保年龄计算;
如果想后期另一部分钱出来用作深造、创业、婚嫁,剩下的钱继续复利增长;
退休了,可以直接退保领取现金价值,提高养老生活质量。
整体来看,增额终身寿险不仅有保障功能,更是一个现金流规划工具。
相当于开了一个身故保障+起到强制储蓄功能的账户。
发生了意外,有身故理赔金,可以保障家人的生活不受影响;一辈子平平安安,现价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要用的时候可以领取。
用终身寿险规划资产的优势就在于,保额涨幅长期锁定,现价刚性兑付,并且灵活度高。
原来买的理财产品,回因打破刚性兑付导致本息***失吗
当然会啦。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都是刚性兑付,相当于有资金池,互为保险。外资银行没有刚性兑付,本金***失概率高,2017年大约有5例产品本金***失。根据最新政策,国内银行也要取消刚性兑付。但相应的第三方监督需要跟上,否则每款理财产品的盈亏由谁审核?
保险须知丨刚性兑付保本理财已经清零!复利3.5%的增额终身寿成为大赢家
专业帮助企业、个人客户提供车险、团险、养老险、寿险、财险等综合金融理财服务。
众所周知从2022年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了,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进入了净值化的时代。所谓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就是盈亏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风险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就像买股票,基金一样,投资者自负盈亏。保本型理财产品也将彻底退出市场了。
2023年发布的《***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02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198亿元。2022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09%。与2021年的收益金额相比,银行理财在2022年少赚了大概1200亿元。2022年收益下跌的原因在于,年内银行理财遭遇了市场较大的冲击,再加上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转型后,业务的底层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制度优势和阶段性红利已消失。
买保险我们都选泰康人寿—扆天保
一次信任,终身服务!
真诚承诺,值得信赖!
18636332720 18535901626
——【泰康人寿扆天保】
让保险更安心、更便捷、更实惠
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更富足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2023买保险就是买幸福!
央行称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未来信托违约或难再兜底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说关于信托公司的规定,刚性对付就是信托公司关于你的债权到期时,必须把收益和利润全部兑现,如果信托公司经营困难还不了,也必须想尽办法把债权人的钱给还上.未来信托违约或难在兜底,,就是说,或不再负责到底..我觉得也对,信托其实就是一种杠杆工具,投资者自愿的,公司没必要承担那么多.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里现金价值是刚性征施快究兑付吗?
你好,是的哦闹手。判运保险产品的液冲嫌现金价值是刚性兑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