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退市的股票,为什么还有人买?买退市的股票要怎么获利?
股票投资的最大风险之一,就是买的股票被退市。因为一只股票如果被退市,本就说明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已经烂到根了。
另外,一只股票一旦被确认退市,其股价必然会迎来一波狂风骤雨式的下跌。如果是在被确认退市前就持有该股票的人,很难避免出现重大亏***。
不过,有些即将退市的股票却仍然有很多人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可能是因为即将退市的股票显得很“便宜”。
在股票市场上,可以说谁都希望能捡便宜,只是每个人眼中的便宜可能并不相同,有人可能就会觉得,股票价格低就是便宜。
对于喜欢买便宜低价股的投资者来说,没有哪个时候比在股票即将退市时买股票更合适了;
因为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股票最“便宜”的时候,甚至一两毛钱一股的股票都有。
这么便宜的股票,难免会让一些人手痒忍不住要去买。
其次,可能就是想以小博大,期待未来会有奇迹发生。
一只即将退市的股票,是不是就毫无翻身的希望了呢?也不一定。退市的股票想要翻身,至少还有两种方式。
一种就是退市后进入新三板,在新三板上获得资金的青睐,让股价大涨。
不过,在新三板买卖股票,得先开通新三板的交易账户,而新三板账户的开通条件是比较高的,仅在资金要求上最低都是100万。
所以如果没资格开新三板的账户,那股票就是在新三板大涨了没用。
另一种就是股票重新获得上市的机会。一旦股票重新上市,那就是草鸡变凤凰了,能获得的投资回报至少是成倍的,也是最让人期待的。
虽然这两种翻身的方式不管是哪种都希望不大,但也不妨碍投资者的无限遐想。
而且就算是知道希望不大,可因为股票实在太“便宜”,用不着花多少钱就能买回一大堆股票,即便是亏了也亏不了多少,所以仍然会觉得可以冒险一试。
再次,可能就是想抓住退市前的最后一波炒作的机会。
对于一些买即将退市股票的人来说,可能并不在乎股票是否便宜或者未来是否能咸鱼翻身;
只因看到股票在退市前出现大涨大跌,觉得有炒作的机会,于是就买入了,然后等股票在最终退市前找个合适的机会卖掉。
另外,可能就是还有一些原本持有该股票的机构,想要在股票退市前将股票卖掉,但是苦于找不到接盘侠,怎么办?
此时就可能先强势地买一波,让股票脱离天天跌停的*面,看起来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吸引跟风的投资者来买股票。
一旦将跟风的投资者吸引过来,就能顺势将手中的股票卖掉了。
所以,买入即将退市的股票,不同的人目的可能是不同的。
对于散户来说,买即将退市的股票,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跳舞,有非常大的可能会被摔得粉身碎骨,所以还是不要参与为好。
本篇分享就到这里了,恭喜你又Get到新知识~
?【6月宠粉福利】动一动手指即可免费获得一本理财实物书,如下图4本理财书随机发1,关注大财师兄,在对话框回复“领书”???
为什么有的股票连续跌停还是有大量买入?
市场里永远都存在有两种对峙的力量,买与卖,乐观与悲观,看多与看空,看好与看淡,只是双方力量的强弱,才导致了股价的上涨或下跌.在跌停的时候有人买入,这就跟在涨停的时候有人卖出一样,都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
真不搞懂那些跌停的股票,为啥还有人买,跌停被打开,就不怕连续跌停吗?
是啊跌停的股票风险是很大的!最好不要急于买入很容易套牢的!
为什么一只股票总会有人买有人卖?
这是因为如果在买盘位置为0股,那卖的人的股票就肯定卖不出去,所以这只股票会迅速下跌,直到跌到有人觉得可以买了为止(成交),如果还没人买,继续下跌。
而没人卖的情况则反之。
因此证券市场为规避这种风险,制定了涨跌停板制度,一日内上下波动只能在+(-)10%,但是这种极端情况也导致了涨跌停。
为什么股票跌停也有营业部买入
有的时候是主力自救行为,有的时候是基金配置的需要,还有的时候干脆就是敢死队在赌第二天会大涨,提前进的底仓!这个不可以一概而论
为什么再大的跌停都有人买的成交,再大的涨停也有偶尔的卖出成交
因为不知道涨跌停后是怎么变化的,为避风险,先兑现再说。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为何连续八个跌停板的股票,每天还有几千手的买入?
即便股票跌停,也总有资金会买入股票,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还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个市场太大了,参与者太多,每天万亿资金,总有一些人会做出一些你不理解的举动。
就好像新股开盘后直接封涨停,同样会有人抛售也是一样,你觉得他们傻,他们觉得自己这么做很正确。
在连续跌停的时候,每天的成交资金,往往分为几个类型。
1、散户主动买入的资金。
很多人会好奇,跌停会有散户买入吗?
其实,确实会有的,有一些散户会试探性地买入跌停的股票。
或许他不差钱,或许他觉得当天不会亏,反而有可能地天板赚20%以上,总之,他有他的想法,我们不去干预。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散户开户数超1亿,每天实盘交易的人数千万,总有偏爱抄跌停的。
所以,如果资金很悉数,几手几手的散户买入,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2、基金被动买入的资金。
有部分的股票,是被归类在成分股里的。
就比如中证1000就包含1000只股票,又比如某些行业指数,包含很多成分股样本。
如果这个指数的ETF有资金买入,那么就会资金去买入这只成分股。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自动的买入行为,而且很常见。
这种情况下,这类股票每天出现个几千手的买入,就很正常的。
包括一些主动管理的基金,也完全有可能会“犯傻”,买入已经持仓的某只跌停股。
3、主力刻意对倒的资金。
最后一种,是主力资金的自救,自己去做对倒。
简单地说,挂在跌停价卖出的也是它,买入的也是它。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市场一个假的信号,似乎有资金在抄底这只股票,以此吸引其他资金入场共同撬板。
当然,主力资金看盘口能发现是不是自己挂的单,散户是很难看到的。
因为主力挂单会有一个数,或者一个金额,很容易辨认,然后方便自己去对倒。
以上三路资金,决定了即便是八个跌停板都会有资金入场,跌停板数量越多,买入的资金也会越多。
还有一些专业的跌停板敢死队,针对八个跌停的股票,抄底的动力完全是有的。
当然,作为非专业的散户来说,在抄底跌停这件事上,一定要特别注意,没有金刚钻,别去揽瓷器活。
跌停的股票经常有,只不过每一只股票的跌停,背后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决定了有些跌停的股票可以碰,有些跌停的股票不能碰。
当然,这里还是要强调,对于散户来说能不碰地尽量别碰,因为跌停背后同样是资金博弈,最终收割的还是散户,从大数据来看盈亏比肯定是负数。
跌停的股票有很多种。
1、突发重大利空。
重大利空突袭,是完全会导致股价出现连续跌停的。
诸如当年重庆啤酒研制疫苗爆雷,这并不能算是业绩爆雷,而是原本支撑高估值的预期不在了,股价自然就严重缩水了。
重大利空有很多种,比如最大的客户不再续约,厂房遭遇***,产品被制裁等等。
根据利空程度,决定了跌停个数。
如果市场不是非常悲观,1-2个跌停也就出来了,如果市场特别悲观,那10个跌停都有可能。
2、庄股杀猪后出逃。
还有一种连续跌停,叫做杀猪没商量,多见于杀猪盘。
杀猪盘本身不存在重大利空,杀猪就是一个利空。
这类股票其实没有太多价值可言,说白了杀猪前后跌个50%,都是正常的。
杀猪盘个股,几乎没有抄底的必要,因为这类个股即便止跌企稳,也很难让散户赚钱。
它们的目标就是圈散户,养肥了以后,一刀给砍了。
一些既没有题材,又没有业绩的中小盘个股,很容易被坐庄,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尤其是一些陌生人推荐,要格外小心,否则很容易被当成猪给宰了。
3、游资爆炒后撤离。
还有一类个股,很容易出现连续跌停,就是被爆炒的个股。
当然,这类股票出现8个跌停的概率不大,但是2-3个跌停还是很常见的。
游资接力,把股票拉升两三倍,然后没人接盘就开始跌停强行出货。
之所以要连续跌停,是因为要让那一小部分跟风入场的人,选择补仓。
同时也让一部分人觉得短期调整幅度很大,有博弈机会,能够入场拼一把。
游资爆炒后的个股,最好别去碰,因为价格已经远远透支了价值。
这个时候,很少会有大资金作为接盘侠,去把股价推升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更多的是大逃亡。
与其说大逃亡,可能大逃杀更贴切一些,但凡晚一步,就被杀得血肉模糊。
4、上市公司业绩爆雷。
这里的上市公司业绩爆雷,和重大利空,可能有些不一样。
业绩爆雷,一般是那种业绩造假,或者说是直接出现大幅度亏***等。
这些会导致股价大幅度下跌,甚至直接披星戴帽,更有直接退市的风险。
这类上市公司,即便是10个跌停,都是不能参与的,因为上市公司的信誉出现问题了,经营状况出现了不可逆的风险。
即便短暂的超跌后,有反弹的机会,尽量也不要去博弈。
5、停牌后复牌补跌。
还有一些个股,因为特殊原因停牌。
停牌期间,整个行情出现大跌,或者板块出现大跌,个股是有补跌动力的。
当然,如果停牌商议重大资产重组,如果失败了,也有补跌风险。
重大事项出现暴涨和暴跌都是有可能的,就看这次停牌,有没有实质性利好或者是利空。
6、大股东减持。
最后一类会造成连续跌停的,就是大股东的巨额减持。
通常,如果走大宗交易减持,或者减持额度和比例不大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连续跌停的。
但如果有实实在在的减持,而且是在二级市场上竞价交易,那么出现连续跌停是很正常的。
大股东可以说是一只股票最大的庄家,庄家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引来山洪海啸。
但不是所有的股东减持,股价都会大跌,这一点上要注意甄别。
不同的跌停原因,对应的跌停板数量不同,而且跌停能不能抄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白了,不同的原因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杀伤力,也是不同的。
再次强调,跌停抄底非常危险,但并不是说就五五开,或多或少是有技巧的。
说白了,有一些跌停去抄底,机会大,有一些跌停去抄底,死得惨。
所以,对于跌停抄底这件事,一定要注意甄别,寻找成功率高的方式。
说说几类成功率略高的跌停抄底,切记,也只是成功率略高。
1、非实质性利空。
历史上,茅台也有过一次一字跌停,在2018年10月,跌停过后,股价509元。
后面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一路高歌猛进。
茅台当时跌停的原因,是因为三季度业绩不达预期,营收增长环比只有个位数,原本预期是在20%左右。
这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本质上不应该让市场如此悲观。
这就是一个非实质利空的落地,市场过分的解读导致的。
所以,之后茅台一路开挂,最高涨幅接近5倍,而这个一字跌停过后,竟然成了当时最绝佳的买点。
所以,分析跌停,要从投资逻辑去判断,会增加成功率。
2、上涨途中的一字跌停。
上涨途中的一字跌停,尤其是临时停牌过后的一字跌停,其实是有机会的。
主要原因是资金需要自救,被困之后,需要找寻出路。
当然,也并不是说一字跌停就一定能有机会,有一些个股人气比较涣散了,主力撬板后,也是一路出逃的。
只不过主力自救的情况会更多一些,所以成功率略大。
3、连续跌停后的超跌反弹。
还有一种,就是连续一字跌停后的开板,跌停越多,开板后反弹的力度越大。
当然,这种跌停背后,大多都是一些爆雷的企业,风险还是很高的。
想要博这种超跌反弹的,就一定得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快进快出,不能有太多贪念。
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比如2015年股灾,因为查配资,强行平仓导致大量跌停,跌停过后出现了3-4个连续涨停。
超跌反弹是一种正常的交易情绪现象,是可以适度把握的。
4、大股东减持的连续跌停。
最后一种,是大股东连续减持,导致的股价跌停。
大股东减持,或许对市场是一种抛压,但并不能完全解读为利空。
如果出现连续跌停的过激反应,其实是有问题的。
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大宗交易,很有可能会涉嫌利益输送,而股价出现上涨的概率反而很高。
说白了,在某个价格找到了接盘方,然后利空就出尽了,自然也就可以一路开挂了。
跌停抄底,风险很高,所以必须有纪律性。
盲目的凭心情抄底,一定是给这个市场送钱。
因为跌停本身,就是一种利空的象征,是资金抛弃一只股票的信号,我们不能去臆测跌停都是洗盘,毕竟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跌停抄底必须记住的几点。
1、接受失败,及时止***。
抄跌停肯定会有失败的情况,而且比例并不会低。
即便是跌停开板,也有可能收盘继续跌停,次日继续跌停。
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风险承受能力很弱的,请绕道,跌停板千万别碰。
当股票的走向朝着最坏的结果走去的时候,及时止***,不要有太多幻想,才是正确的。
你想去吃螃蟹,被螃蟹咬一口,也很正常。
2、只做短线,及时离场。
第二,就是打跌停板,都是短线操作,抄底跌停作为长线的,非常少。
没有那么多茅台给你买,茅台也只有一次跌停。
大部分跌停的股票,开板后也不适合恋战,往往是今日进明日出。
撬跌停板,就是一场博弈,而博弈本身,就是短期资金所为。
千万别把短线做成长线,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见好就收,为上策。
3、不见量,不入场。
如果没有成交量,别入场,也别学着一些大资金提前一天布*。
你要找的就是打开跌停的那一天,在大资金出现大量买入的时候,在跌停价格最快的抢筹入场。
通常,从资金决定撬板到实际开板,也就1-2分钟,所以速度要快。
没法盯盘的,最好别撬跌停,靠赌运气,几乎都输钱。
4、只撬跌停,不追高。
跌停撬板的速度很快,所以如果没能在跌停买入,很有可能1-2分钟就涨上去了。
这个时候切记,不要去追高,因为追高大概率会死得很惨。
尤其是股价瞬间拉升10%以上,等于是变相抬高了跟风资金的成本。
抄跌停赚的那部分钱,其实大部分也都不足10%,而这部分现如今已经没有了。
只撬跌停,不追高,就成了铁律。
那些拉升的除了盲目追高的散户,剩下就是主力资金自己了,因为跌停买入价格低,尽量拉高方便自己出货。
5、明确退市,不参与。
最后一条铁律,就是明确退市的个股,不参与。
说白了,这类个股是没有翻身的机会的,最终都会走向一个结*。
这类股票,机构资金和大资金都是不会参与的,即便参与的都是一些大户,游资都很少。
所以,一旦被判死刑了,也就乖乖的等待即可,不要去火中取栗,没有意义。
最后,还是提醒普通的散户,尽量少去参与跌停板的股票。
总有人喜欢博弈,也有人追求20%的机会,这些都没有错。
在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之前,先想明白自己有没有能力。
抄跌停板这件事,也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分析其中规律的,并不是想当然就能行的。
你只想着找地天板,却忘记了地板下面还有地板。
大资金抄跌停,也都不是百发百中,散户更是要好自为之。
股市里赚钱的方法千千万,这只是其中一种,找到属于自己的路,靠自己的认知赚到踏踏实实的钱。
股票有涨停,跌停来自,有人说买了10万钱的股票全赔语德交完,股票可以直接跌到0吗,为什么会赔完,
其实不是的,如果他在狂跌的时候卖出亏的股票的话其实他就是割肉钱就全没了
为什么股票跌停就没人买呢?
首先***股票市场是T+1和涨停板限制。基于这个条件会导致连扳的出现,就是大利好一字涨停板N多个,反之。所以一般最好不要去赌停板。风险较大。
大跌后的股票,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买?
Guardian of Treasure
━━━━━━━━━━━━━━
By: 刘建位
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的大脑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
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
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你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1972年道琼斯指数每股收益为67.11美元,按照其时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为11%,当年道琼斯指数年底收盘于1020点。养老金经理人纷纷争抢着快速买入股票。养老金这两年争先恐后大量买入股票投资,导致养老金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的比例从61%上升到74%,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和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几乎完全同步。投资经理人在买入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越高,他们对股票的感觉越好。”
“1978年,由于道琼斯指数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账面价值之下,所以股票的估值水平远远要比以前合理得多。然而,1978年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净资金比例仅占9%,创下了历史新低。”
兹威格在《YourMoney&Your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
1987年10月19日,***股市大跌23%,超过了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盘的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幅暴跌,事后也找不到理由可以解释,让投资者内心长期充满极度恐惧感。1988年,***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基金份额超过买入的基金份额150亿美元,直到1991年,投资者股票基金的净买入额才回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
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也同样惊慌失措:直到1990年年底,股票基金经理几乎每个月都至少把总资产的10%以最安全的现金形式来持有,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的价值直到1994年才恢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次暴跌竟让数以百万的投资者在此后3年都行为错乱。
我们先来看看***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
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
看了一些投资心理学的书籍才明白,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但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
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
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如同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也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最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
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
著名基金经理BrianPosner在富达基金公司和莱格梅森基金公司工作过,兹威格曾经问过他是如何感觉到一只股票能赚大钱的呢?他回答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
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
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说过,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
『 粉丝爱财 迷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