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伊利毛利率分析(求伊利股份2008至2011上半年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有2011上半年的财务指标分析哦。)

求伊利股份2008至2011上半年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有2011上半年的财务指标分析哦。

伊利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  一、盈利能力:  20112010200920082007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894576147507312260791151095  净利润(万元)81595344722542611686  销售毛利率(%)28203529  表一  根据表一,伊利股份从2008年到2011年的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以上,净利润从1亿到8亿,这么高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还能保持20%以上的毛利率,说明伊利股份作为***乳业的领军企业确实有足够的竞争力。  二、成长能力:  20112010200920082007  主营收入增长率(%)2820623  净利润增长率(%)13635117-48  表二  根据表二,伊利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小于净利润增长率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2011年是因为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从20%到28%。在2010年在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增幅依然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原因是2010年的三项费用占比小于2009年。在2009年,净利润率大于收入的原因之一是毛利率的提高,第二是2008年的净利润基数太小。2008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当时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伊利又迅速恢复,说明伊利的经营者确实厉害。  三、财务健康状况:  20112010200920082007  资产负债率(%)71727357  流动比率(%)0.770.80.730.94  速动比率(%)0.540.60.560.59  表三  根据表三,伊利的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的57%之后一直高于70%。主要原因是从2008年4季度开始,伊利股份开始加大短期借款的占比,这个在流动比率上也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伊利的流动比率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当然,对于伊利来说,其实,70%的负债率,以及0.7左右的流动比率,是不会使他产生大的财务风险的。反倒有降低WACC的效果。  四、现金流情况:  20112010200920082007  经营现金流净额(万元)2124054169451512934631314913  自由现金流净额(万元)94343258106133984177  表四  根据表四,伊利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总的自由现金流走势有点不稳定,这主要源于公司还在扩张,投资额并不确定,因此影响了最终的自由现金流。这也没什么不好  完了,看在我这么认真的份上加分吧

伊利股份的2018年你怎么看待?

不炒股是外行不清楚。

如何辨别kdj指标信号的真假

kdj指标是投资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指标,它的优点是对价格的未来走向变动比较敏感,尤其在周线日线图中,往往能给出较为明确的进出场时机,一般来说,黄金交叉意味着买进,***交叉意味着抛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kdj指标的反应敏感又是它不足的地方,因此,正确运用kdj指标,对于判断股市行情非常关键。kdj指标为什么有时准有时不准呢?每种技术分析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比如macd指标长于中级以上行情,而kdj指标相对灵敏,在大行情中往往会因为偶尔发出的卖出信号而过早抛出。我个人觉得,kdj指标更适合在股价处于整理时使用,这时的准确性比较高。另外,当kdj指标发出买进或卖出信号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放大法对信号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如在日k线图上产生kdj指标的低位黄金交叉,可以把它放大到周线图上去看,如果在周线图上也是在低位产生黄金交叉,就认为这个信号可靠性强,可以大胆去操作。股价单边上涨时,kdj发出卖出信号该怎么办?股价在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时,由于kdj指标非常敏感,因此经常给出一些模棱两可信号,这些信号容易误导投资者。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k线图上加一条上涨或下跌的趋势线,在股价没有破这条趋势线前,kdj发出的任何一次反向操作信号均不予理会。只有当股价破了趋势线后,才开始考虑kdj的信号。kdj在高位或低位发生钝化时该怎么办?在股价连续上涨时,kdj指标往往会发生。kdj指标非常敏感,它给出的指标经常超前,因此可以通过观察kdj指标的形态来帮助找出正确的买点和卖点,kdj指标在低位形成w底,三重底和头肩底形态时再进货;在较强的市场里,kdj指标在高位形成m头和头肩顶时,出货信号的可靠性将加强。投资者尤其应该注意的是kdj与rsi一样,经过震荡后形成的反压线准确性较高。今日编者为大家精选一只食品饮料板块的牛股:乳业龙头+毛利率高于伊利和蒙牛大涨47%+基金重仓浮盈8亿+三驾马车+强强联合的超级大奶牛股!二季报基金对该股信心十足,增仓非常坚决。公司通过上游奶源确保供应和乳业跨国并购等方式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牛股异动,未来空间绝对巨大!专业领域强势整合,净利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千万不要错过!如果朋友们想知道该股代码,只需填写下方端口,即可在一分钟内获得!想要免费得到它的朋友,就抓紧时间马上领取!

伊利股份2022年财报分析

   伊利股份2022年营业收入123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7%,净利润9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1%。在终端客流减少、物流运输受阻、进口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下,算是一份超预期的业绩。

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业务结构大幅改善

   伊利的主营业务是以下三块: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

   从几大业务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伊利的业务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逐步摆脱以往依赖液体乳这个单一业务的处境,毛利率更高的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占比有较大提升,这两大业务的占比已经接近30%。虽然这两个业务有受众群体、季节性、储存、运输等方面的限制,也很难达到接近液体乳的地步,不过未来能够有35%左右的占比,就已经可以媲美液体乳的营业利润了。

(1)液体乳营收增长放缓,毛利增长超过营收增长

   2022年液体乳业务应该是乳制品行业最内卷的一块,相信价格战的传闻不少。

   伊利液体乳营业收入和2021年相比,没有什么差异,不过毛利率同比提升1.7%。如果从毛利的角度来看,同比增长2.77%。

   另一个乳业巨头蒙牛,2022年毛利率下降1.45%,虽然液体乳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但是如果从毛利角度来看,同比下降1.73%。(港股会计准则可能不一样,所以这个数据也只能做一个参考,从趋势看,蒙牛液体乳的毛利是下降的)

   而光明乳业的液体乳,2022年营业收入下降5.91%,毛利率下降1.07%。

   可见,在液体乳这一块,企业都面临着相同的压力,只有伊利在维持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上升了。

   从下图伊利销售成本和销售单价可以看出,伊利的成本没有什么变动,而销售单价有小幅的上涨,每吨上涨100多块,分摊到单个产品,价格的变动非常小。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2个:伊利2022年促销力度相对2021年较弱,价格优惠少,因此单价相对高;其次是液体乳产品结构变化,高端液体乳产品销量上升,低端产品销量有一定的下降;

   液体乳业务2022年的增速放缓,和疫情封控有较大的关系,疫情导致本来增长缓慢的液体乳市场出现一定的萎缩,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过,这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增长的空间,一个来自于本身不喝奶群体开始习惯喝奶,另一个目前已经有喝奶习惯的年轻人群体年龄的增长,10岁到20岁,再到30岁,未来每一个年龄段的喝奶群体都是呈增长趋势的。所以,伊利的液体乳还远没到天花板,增速放缓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是一个持续缓慢增长的过程。

(2)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营业收入262.6亿,同比增长62.01%,毛利率同比增长1.84%

   这个绝对是伊利2022年最亮眼的业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上涨不少。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比2021年提高了5%,**奶粉的市场份额比2021年提高了1.1%,奶酪业务市场份额比2021年提升了3.5%。

   销售量同比增长36.63%,而营业收入增长62.01%,毛利率增长1.84%,可以看出销售单价的增长对营业收入的贡献更大,一个是产品单价上涨,另一个应该是高端产品的销量增长更多,拉高了销售单价。

   在这个领域的主要产品是奶粉和奶酪,最大的竞争对手分别是飞鹤和妙可蓝多。

   2022年飞鹤奶粉业务营业收入199.32亿,同比下降7.36%,毛利率下降4.82%。除了新生儿出生人口减少以外,飞鹤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步加大,导致营业收入下降。而毛利率的下降,要么是飞鹤降价销售,要么就是飞鹤对于奶源的掌控力度弱,导致成本上升很多。

   2022年妙可蓝多奶酪业务营业收入38.69亿,同比上涨16.01%,毛利率下降7.78%。看上去,妙可蓝多营业收入增速还不错,但是和前两年相比,差了太多。2021年奶酪营业收入增长60.8%,毛利率增长3.14%,2020年奶酪营业收入增长125.15%,毛利率增长4.09%。

   这两家未来在各自的主要领域,会被伊利逐步蚕食市场份额。伊利对乳制品整个链条的掌控,不管是供应链,还是销售渠道,都有着更低的成本优势,这是任何一个乳制品企业在未来很多年都无法复制的。而这两家建立的奶粉和奶酪的竞争壁垒,对于伊利来说,就只是一个先发优势而已。奶源、技术、品牌,伊利都不缺,销售渠道方面很大程度可以复用,唯一可能暂时有点劣势的就是母婴店这个渠道还需要逐步建立。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妙可蓝多和飞鹤会像当年光明乳业的莫斯利安一样,被伊利复制后击败。

(3)冷饮业务营业收入95.67亿元,同比增长33.61%。

    冷饮业务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第一,连续28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销售量、单价、成本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其中成本的上升超过单价的上升,所以这也是三大业务中唯一一个毛利率下滑的业务。不过冷饮产品依旧对蒙牛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2022年营业收入超出蒙牛69.3%。

    从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看,销售量上涨26.3%,价格上涨5.96%,营业收入的主要贡献来自于销量的上涨。价格上涨的幅度不大,所以伊利产品结构的变化应该不大,高端化产品的销量没有明显的上升。

   从产品特点看,冷饮产品和其余两个业务有着较大的区别,抛开季节性限制不谈。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更注重营养和健康,冷饮产品的消费群体多种多样,个性化需求更强,对于产品创新能力要求更高。不过消费品殊途同归,依旧还是靠品牌、产品、营销。这三个方面,伊利都有着不弱于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特别是营销能力更是超出竞争对手不少。

   目前唯一稍弱的可能是高端化冷饮产品,不过相信凭借伊利的营销能力,加上遍布全国的渠道,未来高端化冷饮产品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4)销售收现增速营业收入增速应收账款增速

   伊利营业收入增速11.37%,应收账款增加11.43亿,同比增长57.65%,销售收现1335.94亿,超出营业收入8.44%,完全覆盖营业收入的金额,同比增长9.53%。如果营业收入里面有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即便有增值税的因素,销售收现也很难完全覆盖营业收入。

    伊利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低,只有2.5%,而且伊利2022年还有89.13亿合同负债,相比2021年末增长10.22亿。所以,伊利营业收入的含金量还是非常足的。

   这些增长的应收账款除了合并澳优带来的以外,剩下的都是电商的应收账款,这是伊利开辟电商渠道不可避免的。而且,一场疫情也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消费的习惯,社区店铺和社区团购、便利店等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伊利也加大了社区团购渠道的布*。

   不过应收账款始终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对于伊利这种需要维持高周转率的企业来说,更加要控制应收账款的水平。所以,一旦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幅提升,而伊利还维持财务的高杠杆水平,那将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2、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77%,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从下面的成本分析表可以看出,营业成本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最大的原因是液体乳的直接材料成本下降2.57%,这里就减少12.79亿。其次是奶粉及奶制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增速低于营业收入收入增速。如果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那营业成本需要增加20亿。在其余乳企营业成本增速上涨的同时,伊利的营业成本增速下降,算是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伊利的营业成本中除装卸运输费以外,其余成本均来自于存货成本。

   其中装卸运输费增长速度都超出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如果按和销售量一样的增速,运输装卸费可以减少4.2亿。不过这个运费和销量的增速差距没有那么大,如果偏离太大,我们就要考虑这个销售里面是不是有很多水分了。这个运费和销售量的偏离,应该是疫情导致物流运输不畅,运输费用上涨带来的,估计2023年就能很大程度恢复正常了。本来想看下光明乳业的运费印证一下,可惜光明乳业没有披露这个数据。

   存货成本如果计提了较多的存货跌价准备,当这些存货销售后,结转的营业成本也会相应的减少,可以导致毛利率的提升,如果伊利是这个原因导致毛利率的上升,那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由于这个销售的存货里面有多少计提了跌价准备很难判断,不过我们可以从2021年和2022年存货计提和转回的跌价准备中看出,这个影响不足以带来伊利营业成本这么大幅度的下降。

   2021年计提2.12亿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1.83亿。2022年计提7.26亿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3.5亿。伊利这两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明显增多,但是转回和转销的金额也多。

    从资产减值***失的数据看,2021年转回或转销的金额里面,应该只有1.82亿左右是存货卖出,减少1.82亿左右的营业成本。2022年转回或转销的金额里面,应该有2.16亿左右是存货卖出,减少2.16亿左右的营业成本。(数据不是特别精确,但是计提跌价减少的营业成本比例肯定是非常少的)

3、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279.96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2.73%,而2021年这三个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1.26%,这个比重提升了1.47%,金额同比增长19.07%,超出营业收入的增速。伊利维持当前业绩水平,需要投入的费用增加不少。而且,考虑研发费用,只要所有费用按营业收入相同的增速,马上就可以增加19.62亿营业利润。如果按比营业收入增速低3%,马上可以增加27亿营业利润。所以,伊利在这方面可以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三个费用里面,影响最大的是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8.6%,比重提升1.14%,金额同比增长18.6%。

   其次是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34%,比重提升0.52%,金额同比增长26.4%。

   财务费用是最大的惊喜,负2.55亿。正常来看,伊利长年维持55%以上的资产负债率,2022年更达到58.66%,截止年末,短期借款267.99亿,同比增加142亿,长期借款92.98亿,同比增加39.18亿,应付债券34.82亿,同比增加3亿,共计有息负债395.79亿,伊利2022年的利息费用支出也达到14.03亿。但是,利息收入却有17.6亿,还超出利息费用3.57亿,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我找遍了伊利所有的理财、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等可以有利息收入的资产,但是都不太可能实现这么高的利息收入,因为即便按3.5%的利率,也要503亿的定期库存才可以达到。

   后面,终于在现金流量表里面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2022年伊利取得借款2455.66亿,比2021年高出1186.28亿,可能都是1-3个月短期低息借款。如果按借款的一半来计算平均占用资金,则借款占用资金1277.83亿,考虑伊利在供应商那边有一定的账期,这些营运资金如果按定期3个月的利率1.35%计算,大概可以产生16.6亿利息,再加上伊利一些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应该可以产生17.6亿的利息收入。

4、高金融资产,低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伊利一直以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都不高,大部分时间都在1亿左右,而且收益来源都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对于这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我有点疑惑,伊利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只有3000多万,这些金融资产期初即便为零,那变动的收益也只有3000多万啊。

    按伊利在当期非经常性***益明细表里面的披露,伊利把处置这些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也计入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有点不合理吧。按我的理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还没有实现的收益,处置以后就不应该属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了。不过好在这个金额和伊利的利润相比,占比非常小,影响不大。

(2)投资收益:伊利的投资收益每年的金额也不大,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股权投资,一个是投资期间的股利收入,一个是处置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其中最大的投资收益来源是对优然牧业的股权投资,2020和2021年优然牧业的利润比较高,所以确认的投资收益多。2022年优然牧业只有4亿左右的利润,所以今年的投资收益相对较少。

(3)金融资产:除了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伊利持有的金融资产不少,其中发放的小额贷款和保理款共计72.32亿,其他权益工具投资34.22亿(主要是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企业等),权益工具投资9.97亿,这些金融资产合计116.51亿。不过伊利持有基本上都是获取股利和利息收入,即便是按公允价值变动计量,也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利润。如果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都计入当期***益,那伊利这些资产里面有42亿多是没有公开市场报价的,可以操作的空间很大,不过这些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伊利都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这方面还是挺良心的。

5、资产减值创新高,信用减值变动不大

   2022年伊利资产减值7.92亿,比2021年多出3.65亿。信用减值1.37亿,比2021年多出0.28亿。

(1)资产减值***失: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5.92亿,还有商誉减值***失1.75亿。

   伊利的存货148.36亿,增加59.19亿,同比增长66.38%,一部分是澳优并表带来的,大概38%左右,其余增加的存货基本上是库存商品和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18亿多,而半成品增加了接近30亿。

   原材料价格下跌,计提了0.34亿跌价准备,库存商品和半成品合计计提了5.7亿的跌价准备,估计最大的可能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市场价格下降,所以计提了较多的跌价准备。

    按2022年的销售成本大概预估,年末存货的库存商品里面,液体乳14.06亿,奶粉及奶制品26.04亿,冷饮产品6.73亿,和存货的库存商品数据有少量的差异,不过大致的比例应该也差不多。

   从飞鹤、妙可蓝多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可以看出,奶粉和奶酪这两大块应该也打起了价格战,蒙牛和光明乳业液体乳毛利率下降,液体乳的价格战也开始了。伊利2022年没有太多跟进,但是2023年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肯定会跟进,所以这三个业务的库存商品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的4%左右,应该是相对合理的。

   另外,以往伊利的年报都会提到液体乳的市场份额增长了多少,但是2022年仅提了一下安慕希的市场份额增长,估计是2022年被价格战抢走一部分市场份额。

   至于商誉减值,这个没啥说的,就是溢价收购的泰国一家企业,可能经营不行,就计提商誉减值。

(2)信用减值***失

    信用减值***失正常来说,都是来自经营活动的应收账款坏账,伊利这种高周转企业,不可能允许太多的应收账款,伊利每年的应收账款基本上都是3个月内的。最近2年应收账款没有太多坏账,变动不大。

   而2021年和2022年信用减值***失超出以往年份较多(往年也就1000多万),主要是小额贷款***失准备、保理风险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应收代位追偿款坏账准备。就是伊利那几个从事贷款业务的子公司带来的,还有伊利太多担保事项计提的(担保总额159.5亿)。不过小额贷款、保理这些业务,每年可以贡献4-5亿的利息收入,相比最近2年计提的1亿多坏账,还是赚的。

6、其他收益

    伊利2022年14.37亿**补助,其中有9.64亿其他收益,相比2021年的其他收益,增加1.55亿。

    这个收益在最近五六年内,都是比较稳定的,和**的相关政策有很大关系,不过我们考虑净利润的时候,这个收益最好保守一点,说不定哪年这个收益减少,对净利润的影响还真不小。像伊利2022年9.64亿其他收益,按15%的税收,可以增加8.19亿净利润。

7、净利润93.18亿,同比增长6.71%

  影响净利润的几个方面:

(1)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贡献49.9亿净利润增长;

(2)其他收益增长,贡献了1.32亿的净利润增长;

(3)费用率增长,减少40亿净利润;

(4)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减少3.34亿净利润;

(5)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减少,减少2亿的净利润;

  这几项的共同作用,增加5.88亿净利润,基本上符合6.71%的增长率。

   其实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伊利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如果相比2021年增长的基数,净利润应该同比增长23.73%。不过由于费用率的大幅增加,以2021年增长的基数计算,费用增长76.05%,导致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只有6.71%。

   现在唯一需要考验的,就是伊利费用率和净利润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

去年我还预计2022年104亿净利润,结果实际只有93.18亿,少了10亿多,除了影响最大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以外,这个减值增加也减少了一部分利润。

8、经营类资产增加71.57亿,同比增长19.23%

   可能有人说是合并澳优的资产带来的,其实澳优的经营类资产相比2021年仅仅增长7.37亿,所以这里面64.2亿都是伊利为提升产能增加的。2022年伊利的综合产能为1526万吨/年,相比2021年增长了8%,比蒙牛多出235万吨。

    对于乳制品赛道,市场规模长年增长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伊利维持持续扩张的态势,应该也是未来的常态,估计未来每年几十亿的资本支出是少不了的,折旧和摊销也会增加不少。

    根据2023年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伊利本年度在主导产业项目及其支持性项目上计划投资87.30亿元。如果伊利的股价在上半年能够上涨较多,很大可能会通过定增的方式筹集资金,不然就是债务融资了。

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4.2亿,减少21.1亿,同比下降13.76%

   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21.1亿,但是超出净利润44.1%,含金量非常不错。这个下降的原因:

(1)2021年的基数太高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5.3亿,高出2021年净利润77.85%。(2)其次是2022年的存货增加太多,但是没有卖出去,支出了太多资金。

10、预计2023年净利润

   根据伊利披露的信息,2023年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1355亿元,利润总额125亿元。如果按这个数据:

   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10%,考虑毛利率高的产品占比提升,所以营业成本的增长和2022年应该差不多,预计2023年营业成本904.1亿。

   如果费用都同比增长10%,则费用合计317亿。

   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预计没有2022年高,按2021年水平,共计减值5.36亿。

   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按2022年水平,合计3亿。

   其他收益比2022年稍微增长,预计10亿。

    不考虑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则利润总额为141.54亿,相比伊利预计的125亿,多出16.54亿,我估计这多出的部分是花在费用上。

   如果按伊利预计的利润总额计算,2023年净利润为106.25亿。

   如果按和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计算,2023年净利润为120.31亿。

   考虑到伊利的费用增长大概率比营业收入增长高,同时伊利又公开承诺过提高利润率,所以净利润应该在106.25-120.31之间,更靠近106.25的位置,我预计2023年净利润应该可以达到108.3亿左右(同比例增长的9折),相比现在1901亿的市值,市盈率仅17.55倍。

伊利股份的前景分析?伊利股份是价值股吗?来自伊利股份会涨多少?

"牛奶"凭借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成为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不少人都习惯了喝牛奶。都在说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投资机会,不过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有关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公司--伊利股份的相关信息,我们今天就来好好探讨一下。在还没有开始分析伊利股份的时候,我已经把乳业龙头股名单整理好放到下面了,点开就能看到:宝藏资料:乳业龙头股一览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伊利股份是***乳制品龙头,主营液态奶、奶粉、冷饮等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看了伊利股份公司的简介之后,那么伊利股份公司有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值得我们投资吗?亮点一:拓展业务版图,提升运营效率与产业链创新能力,优化资本结构。公司不断摸索、追求,才有了现在长白山矿泉水的项目,项目投产后,矿泉水产能将新增日产千吨级的生产能力,成为了公司扩展非乳业的很重要方向及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还升级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公司增强对全产业链的管控非常有帮助,对管理运营能力进行全面升级。还有一方面,公司进行了定增操作,这将有益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有利于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亮点二: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全产业链的乳业创新基地公司为了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战略的实施来打造行业新标杆,所以加大了资金投入。一方面,建设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以及从"战略到执行"全流程管理的智慧企业运营管理应用平台,做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安全可靠全面计算机网络以及支撑海外业务管理管控,再加上运营要求这一方面最核心应用的体系,让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增速。此外,公司还加强乳业创新基地项目的建设,这样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巩固龙头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由于文章内容有限,还有非常多关于伊利股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梳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开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伊利股份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来看眼下,乳制品行业已经跨入消费升级阶段,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跟有着相近饮食习惯的日、韩等***作比较,我国的乳制品消费量较低,也就是说,乳业公司的业绩增长空间非常大,不可能止步于此。而作为行业中起带头作用的企业,伊利股份在营运能力、收入及净利润规模方面远远超出了行业平均水平,不仅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也同时有品牌壁垒。未来,在市场红利的推动下,公司有很大概率达成高速发展的目标。总而言之,我一直以来都对伊利股份的乳产品非常喜爱,我能从日常生活中深感它产品质量的优良和品牌效应的强大,其有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并且凭借自己的伊利股份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我认为它的商业版图会越来越大,终会一飞冲天、傲视寰宇。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若是有更准确地知道伊利股份未来行情的欲望,请点击下方链接,有专业投顾为你诊股,看下伊利股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伊利股份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10-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怎么才能知道某个行业的龙头股?

直接上干货。

分析下伊利股份。

昨天有效跌破14.99均线的支撑,今天回抽这个点位到了14.98,呵呵。。下跌即将开始!快出!下午你就知道我说得对了!

基本面选股,那几项指标是必须看的?各项指标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可选股?

首先看公司的赚钱能力,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毛利率、营业成本增长率、资产周转率、每股未分配利润等。其次看公司的成长性,看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最后看经营风险,看经营净现金流、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比等。市盈率和市净率是用来衡量股票的价值的,用于决定是否买卖。粗略说是这样。但是千万不能仅仅依靠财务指标来决定对公司的投资,您必须用自己的商业经验来判定公司的投资价值。这种商业经验的重要性是远超财务分析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针对以上情况,本人将以伊利股份为例,手把手跟大家一起从头开始研究这家上市公司情况,力求数据图表说话,简洁明了易懂的表达,让大家知道从何下手,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深见股市分享干货赚我们能赚的钱,心境平和。

有人说,股市不怕跌,就怕涨,越跌越买,越涨越抛,这种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

你这种说法完全是忽悠性的观点,假如股民投资者都按照你这种方法去炒股,注定是成为韭菜的命运,所以我不认同你这个说法。

股市不怕跌,越跌越买

A股市场你看看怕不怕跌,跌到你怀疑人生。从长远来看A股已经跌了近12年了,距离2007年高点6124点还遥不可及,目前A股还在2800点奄奄一息,你怕不怕跌,一跌就跌12年时间,人生有几个12年时光吗?你又有多少资金够12年时间来加仓呢?资金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股市就是专治你这种不服气的人。

再有就是你看看***石油,上市的时候48.6元,同样***石油上市已经10多年了,目前股价在7元,依旧处于深套之中。即使你越跌越买,我也敢相信你资金再大也不用一年时间就满仓了,满仓之后目前已经是腰斩再斩腰。再次说明你的观点股市不怕跌,越跌越买是谬论。

股市不怕涨,越涨越抛

股市不怕涨这是真的,越涨越好,股市只有上涨了才有机会赚钱。但是错就错在越涨越卖,你这种操作方法是很容易在上涨初期就踏空,然后错过真正的上涨行情。

比如在牛市当中,股市呈现上涨趋势,我敢相信按照你这种方法去买股,牛市初期就已经空仓踏空了。还有就是牛股,牛股或者妖股呈现上涨趋势,同样等这些股票还没翻倍就已经卖完了,成本踏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涨幅,充分说明越涨越卖是错误的操作方法。

股市不怕跌,就怕涨,越跌越买,越涨越抛

其实看着你这句话属于一种炒股控制风险的好方法,当股票跌时候可以分批低吸,直到逢低满仓持股为止,这样只要股票稍微反弹就解套,甚至扭亏为盈。反之当股票上涨之时,越涨越抛,同样属于控制风险出现,避免利润会吐,坐过山车的行情,所以股票越涨越抛的方法来锁住利润,把控风险。

但是按照你这种说法去做是有前提条件的,并非是任何时候,任何股票都是采用你这种越跌越买,越涨越抛的做法。所以你提出这个观点,没有附加条件,在什么情况可以这样做,什么情况之下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我完全不认同你观点的真正原因。

在此提醒各位投资者,想要跟住这种炒股方法去操作的,一定要自己辨别该不该越跌越买,越涨越抛,一定要综合考虑,别盲目的按部就班的操作。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为什么***交建都市值二百多亿,成交量一百多万股还天天跌,同市值伊利在涨?

***交建A股总市值是2千亿不是二百亿。

基建类股票不是很受资本市场欢迎,利润率不是很高,而负债率却很高,业绩也不存在黑马爆发的情况。

现在去杠杆时代,2018年的总体基建规模会下降。交建控股股东通过发行可交换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都实现了变相减持。

交建未来可通过处理资产变现,收购国外基建公司,一带一路工程投标实现股票市值上涨。由于负债规模庞大,资产不透明,营收入账财技水平等,普通散户不建议投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伊利毛利率分析(求伊利股份2008至2011上半年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有2011上半年的财务指标分析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