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联泓新科为什么不涨(加快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提案详解|两会时间)

加快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提案详解|两会时间

针对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的行业共性问题,郑月明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终端分类体系和回收处理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完善产品标准体系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2023年是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第六次参加全国两会,过去五年,他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产业发展提出了十余份建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郑月明围绕可降解材料和电子特气等两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两份建议。

记者注意到,我国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但其中关键材料之一——EVA光伏胶膜料,却一直是依赖进口的“卡脖子”环节。联泓新科是国内率先开发出EVA光伏胶膜料的企业,率先实现进口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

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四项建议

塑料“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塑料污染治理既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生物可降解塑料能够在特定环境下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兼顾环保性和使用需求,是治理塑料污染的理想替代产品。

自2020年开始,***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多次印发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可降解塑料行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约170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将增长至400万吨。尽管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因素驱动下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国,占世界产能的60%左右,其中购物袋、食品包装、餐具、农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70%。据***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委会预测,到2025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的总产能将超过650万吨。

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行业共性的问题。郑月明在《关于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指出,目前行业存在市场使用积极性不高、回收处理政策和设施不完善、循环利用水平不高、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四类问题。

为此,郑月明提出了四项针对性强的建议。

首先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结合垃圾分类加强科普宣传,强化“限塑令”政策实施和监管力度,引导居民更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优先在**部门、酒店、场馆、车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标志制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细化分类、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如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专项补贴等方式推广使用可在土壤环境中全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避免回收难题;在餐饮外卖、厨余垃圾收集等领域,推广使用可与厨余垃圾共混堆肥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降低分拣成本。

其次是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终端分类体系和回收处理基础设施。在垃圾分类中增设生物可降解塑料类别,设立***垃圾桶,完善标识和收运体系,在快递站等重点区域增加回收设施。合理设置工业堆肥厂,建议优先考虑将废弃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工业堆肥厂,将无法循环利用的可降解制品进行工业堆肥处理。

第三是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生物可降解塑料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制定政策支持和推动环卫部门、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生产和回收处理企业,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产业链。

第四是进一步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可降解标识管理,加大对“伪降解”产品的惩治力度,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大力度支持电子特气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电子特气是集成电路、光电子、微电子,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发光器件和半导体材料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性材料,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晶圆制造材料,几乎渗透到集成电路生产的每个环节,对集成电路的性能、集成度和成品率都有较大影响,被称为半导体制造的“血液”和“粮食”。

近年来,我国电子特气行业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发改委、工信部等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在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电子特气生产和供应体系,产能逐步释放,部分产品性能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达到了集成电路用电子气体的工艺要求。

但我国电子特气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多数国内企业仍处于探索、布*阶段。据***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统计,目前集成电路生产用的电子特气,我国仅能生产约20%的品种,所占国内市场份额仅为12%,近九成市场仍然被外资头部企业占据,进口依赖度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产化水平亟待提升。

郑月明认为,我国电子特气产业受制于人,与产业高壁垒的特性有关,主要表现在产业技术壁垒较高、认证壁垒较高、市场壁垒较高等三方面。

基于电子特气产业的现状,郑月明提出,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他建议由***有关部委牵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联合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电子特气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制定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郑月明的第二个建议是加大电子特气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增强人才支撑。他提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技术门槛高的电子特气研发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以及支持高校设立相关学科专业,支持科研机构相关研发平台建设。

郑月明表示,三是要大力支持电子特气国产化和市场应用。为此,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体系,打破或减少市场壁垒。同时,要支持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企业优先使用国产电子特气产品,落实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机构探索设计相关产品责任险,降低产品认证风险。

最后,郑月明建议要进一步支持优质电子特气企业做大做强。在特气项目审批、融资、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支持上市企业通过增发、可转换债券和配股等再融资方式做大做强,进行产业整合,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什么所有军工股都永不会涨

2016年至2017年,国防板块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低迷走势,这与市场对于国防的几项关键预期未能达成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首先是资产注入的进程,即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从事后来看,军工集团在一些事项的推进流程上比预期会更长,这与市场之前的预期相差较大。其次是订单的数量,2016-2017年的军工订单呈现下降趋势,这其中并非由于整个行业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或者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组织架构调整使得项目变慢,但这个问题已不足以构成对军品订单的制约。立足当下,可以看到国防军工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一图读懂联泓新科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

THEEND

为什么基金总是上下浮动就是不涨

不是不涨,而是涨幅低而已

从绿地到IPO,联泓新科的十年进取之路

12月8日,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泓新科”)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003022。联泓新科此次公开发行数量为14,736万股,发行价格为11.46元/股,挂牌当日股价顶格上涨44%报16.5元/股,市值达169.5亿元。

联泓新科作为一家新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所生产的高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专用料(PP)、环氧乙烷(EO)、环氧乙烷衍生物(EOD)广泛应用于光伏、线缆、鞋材、塑料、日化、纺织、建筑、路桥、汽车、皮革、涂料、农化、金属加工等领域,且多个产品在细分市场份额领先。

公告显示,联泓新科2017年、2018年、2019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19.72万元、2.29亿元和5.32亿元。

利润持续增长得益于联泓新科通过战略、团队与文化所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联想控股的持续赋能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早在联泓新科成立前,联想控股便已开始探索进入全新领域,来助力***解决部分高端材料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问题。随后,从绿地投资做起,联想控股通过资源投入、文化赋能来助力联泓新科持续“破*”,快速成长。本次上市发行后,联想控股间接持有联泓新科51.77%的股份。

成长过程中,联泓新科经历了哪些里程碑事件?其利润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在联泓新科背后,联想控股又起到了哪些作用?近日,微空间专访了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

2010年至2011年的战略1.0形成阶段,核心团队正式组建;

2012年至2015年的战略1.0执行和“战略1.0+”形成阶段,滕州生产基地建成并一次性投产成功;

2016年至今的“战略1.0+”执行和战略2.0形成阶段,在做好运营提升的同时布*创新驱动的源动力。

2016年12月,郑月明陪同时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时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一行视察联泓滕州基地

联泓滕州生产基地建成前后

案例分析、沙盘模拟、厂区实习、一对一师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

联想控股首席执行官李蓬

联泓新科过会当天IPO团队部分人员合影

推荐阅读 

联泓新科A股挂牌上市 

联想控股打造新材料行业领先企业

THEEND

股票交易量大,但不上涨是怎么回事?

股票交易量大,但不上涨,这个是要看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的。

你又没有给我股票代码,我只能够根据目前的大盘给你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个可能性: 一,庄家第一次出货没有出清,现在利用股价下跌, 很多人已经以为见底的时候,就是有人接盘时, 庄家再次集中出货所致。二,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包括中长线买家在此时已经看清后市, 在大量抛售筹码。三,庄家已经感觉到做多时机已到,故意制造市场恐慌情绪, 令投资者对市场感到失望,从而大量抛售股票。庄家趁机从低位捡取大量廉价筹码。但据我分析,出现第一二个可能性要大一些,理由我就不多说了, 大家心里都是知道的。出现第三个可能性只有是“利空出尽是利好”了。分析你这个问题,真的是头很痛,再也不想继续分析下去了, 好了,就这样了,很辛苦。要觉得我辛苦,就再给我多加点分吧。

少了178万,联泓新科董事长年薪降至千万以内

作为上市鲁企年薪最高的董事长之一,联泓新科(003022.SH)董事长郑月明2021年曾以1038.34万元的年薪引发社会关注,而公司近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中显示,郑月明去年从上市公司领薪860万元,同比出现大幅下降。公开信息显示,联泓新科总部位于枣庄滕州,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精细材料的生产、研发与销售,202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大股东为联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77%,第二大股东***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5.27%。

郑月明1967年出生,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曾在***石化荆门石化总厂工作,2016年进入联想控股,历任化工事业部总经理、联泓集团董事长等职务,2018年至今任联泓新科董事长、总裁,联泓集团董事长。联泓新科2020年年报显示,郑月明在公司上市当年的薪酬647.58万元,这在当时山东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中已经是最高的,这一年英科医疗董事长刘方毅和晨鸣纸业董事长陈洪国分别以613.34万元和499万元的年薪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2021年,郑月明的年薪增至1038.34万元,同比增长60.34%。当年联泓新科业绩大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81亿元,同比增长2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24%。不过郑月明2021年并未成为年薪最高的山东上市公司董事长,而是被威高骨科的弓剑波超过,后者当年拿薪1192.74万元。而这两人也成为2021年仅存的两位年薪超过千万的山东上市公司董事长。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联泓新科实现营业收入81.57亿元,同比增长7.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亿元,同比下降20.57%,由此可见,郑明月的年薪基本上与公司业绩浮动成正比。而从高管团队的拿薪情况看,2022年,联泓新科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从上市公司领薪2846万元,年薪第二高的是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蔡文权,年薪为369.6万元,其他4位高级副总裁收入在278万元到329.6万元不等。郑月明退出千万年薪董事长阵营后,山东2022年年薪过千万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目前仅剩弓剑波一人,2022年年薪为1092.49万元。不过目前鲁股年报尚未系数披露,究竟是否有人年薪能够超过弓剑波还有待观察。

山东商报记者

***中铁签了一个75亿美元的大单子为什么股票却不涨呢?

小巫见大巫了它都中过几百亿的大单

1月26日星期二股市会怎么走?

1月25日周一市场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涨跌互现。实盘满仓冬菜,虚盈3156元。1月26日周二股市围绕3620点震荡冲高回落。短线上涨逢高卖出做空,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行情回顾:1月25日A股三大股指全日走高,创业板继续强势一度涨超2%,尾盘指数冲高快速回,抱团主线板块再现分歧,光伏、风电大幅震荡。沪指上涨0.48%,深指上涨0.52%,创指微跌0.09%。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白酒股大涨,个股涨少跌多,上涨979家,平盘52家,下跌3106家,涨停74家,跌停41家,白酒、锂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特色小镇、玻璃等概念跌幅较大。两市资金成交1.21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35亿元。

后市预判:1月26日周二,市场围绕3620点震荡冲高。市场连续放量创新高,很多人仍然是赚了指数不赚钱,散户炒股赚钱越来越难,3600点以上波波频率加大,注意回调风险,创业板今天冲高回落收跌,就是市场调整的明显信号,关注创指走势和北向资金流向,临近月未、春节和“两会",特别是注册制的全面落地,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短线调整是机会,中长线趋势继续向好,指数将会不断向上突破创新高。

实战复盘:中长线满仓互联网券商股冬菜,受业绩大增利好影响,高开高走再创新高,回补跳空缺口分次预震荡低走,分步加仓,冲高赚钱退出降成本三分钱,成本负0.054元,上涨0.53%,虚盈3156元。周二及后期操作,短线空仓,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南网能源上市第五天上涨10.07%,继续守好。

新能源b今天持仓的都张它为什么不涨

你好!新能源B,是分级基金,它有一揽子的股票群,只有它所持有股票上涨,带动新能源基金指数上涨,才会上涨就只有其中一些品种涨都不一定能影响到整个基金指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联泓新科为什么不涨(加快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提案详解|两会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