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来自险属于消费型保险吗
重疾险分为消费险和长期险两种,前者费用低,交一年管一年,每年都有疾病等待期,后者费用高,适合长期的投入,只有第一年有等待期
消费型重疾来自险和储蓄型重疾险有何区别360问答
“有病赔钱,无病返还”这八个字,就像一个魔咒,吸着消费者前仆后继,也让返还型重疾险在国内流行了这么多年。事实上,即使是现在,返还型保险的热度也并不低。大部分懂保险的人,其实一般都是不太推荐买返还型重疾险的。这里不推荐购买返还型保险,并不是否定返还型保险。只是在选择返还型保险时,很容易陷入的一些误区。误区一:只看中返钱,不关心保障其实很大一部分购买返还型保险的人,都只是看中了它能返钱,对于产品的保障到底如何,可能根本不太了解,这完全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且市面上的返还型保险产品保障差异又极大,很容易导致买错保险。万一因为买错保险,导致在出险后得不到理赔,那简直就是得不偿失。误区二:到期返还,才能发挥理财功能保险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理财工具,但是像重疾险这类保障型的保险,主要通过转移风险的形式来进行理财的。比如说,一个人得了癌症,需要50万医疗费。如果他买了重疾险,那么这50万就由保险公司来负担,转移了大病对这个家庭可能会造成的经济打击。用每年几千元的保费撬起几十万的保障,才是重疾险最本质的理财手段。也就是说,买保险本身就是一种理财,不管是返还还是不返还,在保障期间内保险都提供了风险保障,所以已经达到了理财的目的。误区三:消费型不返还,不赔太亏很多人不喜欢消费型保险,是因为觉得“保险不赔就亏了”。但是我们很久之前就跟大家说过,不出险意味着自己或者家人没有生大病,平安健康才是最好的,又怎么会亏呢?消费型重疾险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它真的性价比超高!选择同等保额,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可能会便宜一半都不止,保险杠杆更高,也让更多收入不高的家庭有机会完善保障。当然,不推荐大家买返还型的保险,也并不是完全反对。返还型保险中也有不少好的产品,只是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保障需求和预算,而不要一味地关注返还功能。哪些人群可以考虑购买返还型保险?1.家庭经济条件良好,有充足的保费预算。根据双十原则,一般全家人的保费预算最好是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而保额最好是能达到年收入的10倍以上。而返还型保险的保费真的比消费型保险要贵得多,有充足的预算可以说是购买返还型保险的基本条件。2.投保年龄与返还的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久。简单点说,小孩子就不太适合买返还型保险。比如0岁投保,70岁才返还,半个多世纪都快过去了,这个返还还有意义么?而如果是40多岁才投保,到65岁返还或者70岁返还,则还能为养老提供部分支持。总的来说,保险也是一种商品,而选择买何种商品都是每个人自由,大家在选择产品时,也不一定要纠结自己购买的到底是消费型还是返还型,首先还是要优先以保障为主,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能力,尽量让自己拥有更高和更完善的保障。在这里,梧桐树保险网为大家推荐一款2019年新推出的超高性价比、保障超全面的——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无论是在保障还是保费方面,它在同类型产品中都几乎做到了极致,跟2019年新推出的其他产品相比,可以说是鹤立鸡群!2019年六款新品重疾险对比看上去差别不大,但如果从细节设计上观察,可以说是火*味十足。1.桐心守护前十年重疾保额增幅50%,不单独限制投保及出险年龄重疾保额加保也是几款重疾险新产品的特色之一,但经过横向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前10年重疾保额额外赔付最低的仅20%,再高一点的可能达到35%,看起来35%的比例在同类重疾险中算是比较良心的了。唯独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额外赔付比例达到了50%,在现有的几款产品中一骑绝尘。人生中黄金阶段的10年,有了这款重疾险就有了更足的底气!另外,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150%保额赔付保障最高可持续至65周岁,无论何时投保,保障都会完整覆盖保单生效后的10年时间。而其它一些包含该项保障的重疾险产品要求在规定年龄之前初次确诊,才可享受额外赔付,规定的年龄通常低于50周岁。1.桐心守护99+1种疾病赔付,真正覆盖“癌症”+“非癌症”保障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往往很难真正做到兼顾癌症与其它重大疾病。这类重疾险如果首次出险为恶性肿瘤,理赔后就只剩下恶性肿瘤的二次保障,一下失去了癌症以外的几十上百种重大疾病的保障,想想是不是觉得有点亏?与其它多次赔付的产品相比,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恶性肿瘤单独一组,剩余99种重大疾病一组,赔付了恶性肿瘤不影响其他99种重疾的赔付,而其他重疾赔付之后,也不影响恶性肿瘤的赔付,真正实现“癌症”+“非癌症”全面覆盖。首次理赔非癌症重疾:后续提供两次癌症保障,充分应对癌症风险,减轻患癌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首次理赔癌症:剩余99种重疾仍有保障,如3年后癌症持续、复发、转移或新发可再次理赔,全面兼顾。1.桐心守护轻症、中症赔付后现金价值不变现金价值,就是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与退保时可以拿回多少钱息息相关。某重疾险产品在条款中明确规定:“若本公司已按本合同的约定给付过保险金,本合同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将根据保险金已给付情况相应减少。”如果被保险人出险,保险公司赔付过保险金,最后拿到手的现金价值会相应扣除一部分。这里就必须要夸一夸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一个隐藏福利——如果被保险人罹患轻症或者中症并获得赔付,保单现金价值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倘若后期退保,即使轻症及中症发生过理赔,仍可以按照现金价值表领取相应的金额,不会减少,消费者利益得到了充分维护。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买消费型重疾险?不少理赔被拒的人都栽在了这里
本文是学霸说保险的第361篇原创文:
储蓄型&消费型重疾险怎么选
本文重点
消费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
而消费型就只赔重疾,保障责任相对简单,看似便宜,实际上只保了一半的风险。
重疾险跟医疗险的区别,哪个更重要?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保障,很多人都选择购买保险,为健康保驾护航。但不少人对于医疗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两者的区别毫无所知,它们是一回事吗?两者存在便有其存在的理由,但两个险种确实有一定的重合性。
今天小编来帮大家捋捋对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差别与联系。
一、定义区别
1. 医疗保险:主要解决的是费用补偿问题(特别是在北上广深香港澳门等一线城市昂贵的医院费用),也就是说医疗险管的不管你花多少钱,保险公司都赔给你(在条款限定内),报销全部的医疗费用,但不会因此得到多余一分钱的补偿。
2. 重大疾病保险:首先,小疾病是不能得到赔付,必须患了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赔付的金额不是实际治病花费的费用,而是保险合同的保额,也就是说一旦患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不管你花了多少钱治病,保险公司就按照保额赔给你,少了也不会补,多了也不会克扣,甚至你拿到理赔金治不治病保险公司都不管,根据指定医院的确诊报告,直接赔付给你。
二、设计理念和实际用途区别
1.医疗属于一种消费品,他推出的目的是满足对于医疗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2. 重大疾病保险,他的意义不仅仅是医疗费用的补偿,更重要的使命是对于一个患病人经济生命的补偿,在患重大疾病后可以不用工作,安心在家休养,其实工作收入的损失才是重大疾病的一个最重要的补偿功能,也叫收入损失补偿。
三、保障意义的区别
从保险保障的意义上来说,重大疾病与医疗险都非常重要,互为补充,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用以抵抗一旦患病可能给家庭带来的沉重经济打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直接离世,比罹患重病治疗5-10年后才离开人世,给家人带来的经济打击要小的多。(久病床前无孝子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家庭的所有资源都被一个病人耗光的时候,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
四、理赔方式差异
1、从理赔方式看,重疾险属于给付型,确诊合同约定疾病后,保险公司会给付保额。给多少只和当初【保多少】有关,跟【花多少,治没治】没关系。
2、医疗险属于报销型,搞定的主要是因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给多少要看实际的花销,跟「保多少,花多少,花在哪儿了」都有关系。
3、举个例子:
隔壁老王不幸罹患癌症,如果他买了100万保额的重疾险,这个时候他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保险公司一看符合条件,“哐当”这100万就直接打到老王账户了。这笔钱,老王可以拿去治疗,也可以拿去买房炒股,或者环游世界。
但如果老王买的是医疗险,而且没有医疗垫付功能。那么,首先他需要自己花钱看病,之后,拿着医院开具的单据流水和病历资料,找保险公司报销。
住院费、手术费、护理费,每一样都有对应的赔付标准和比例。而且,总报销额度不能超过所花费的医*费金额。
如果用人设来形容它们的话:
“医疗险”就像一个会计,发生医疗支出了,OK,拿**来,我报销;
“重疾险”就像一个土豪朋友,发生重大疾病了,OK,给个账号,我给你打钱。
另外,医疗险还有两个不得不说的硬伤:
一,不能保证续保,且采用自然费率,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二,和重疾险一样可以重复买,但不能和重疾险一样可以重复赔。
五、如何抉择和配置?
重疾险和普通的住院险有什么区别,我更应该买哪个?其实最完美的方法是两个都一起买。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小编建议重疾险——作用更大,优先配置。但因为有毕竟针对的是重大疾病赔付,平时的小问题住院,花费一两万以内的,重疾险用到的频率不会太高。这个时候,普通住院险就派上了用场,用来补这个日常的窟窿。
普通住院险,保额较低,一般在1-2万,多的也不过5万。免赔额可能是0,也可能只有100元。所以就算是住院花了几千,也能用它来报销一部分。一般来说,普通住院险更日常一些:
普通医疗险:被保险人支出的、符合当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的、必需且合理的医疗费用
因此,有些社保范围之外的费用,不但医保不给报销,普通住院险也报销不了。当然,也不是所有小额住院险报销范围都窄。
至于哪个先买哪个后买,从解决风险的作用大小看,各家根据自家具体情况来定。毕竟小额医疗险,对家庭财务状况影响不大。
六、小结:
医疗险,是消费险,如果没有发生赔付,也不会把本金退还给你。
重大疾病险,融合灵活理财特性,如果没有罹患重大疾病,还可以将本金和利息分红退还给你,相当于一笔稳定的长期投资了。
如果资金足够,那么建议两者全部配置。重大疾病保险的针对性更强,而医疗险的普适性更强。建议配置重大疾病保险+普通医疗保险,这个配置方法,更体现了互补性以及实用性。
总之,医疗险和重疾险不能互相替代,两者就应该完美搭档。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重疾险附加医疗险就比较周全了。
哆啦A保
搜全国,180家,预见,最好保险
A哪家保险公司重大疾病保险比较好?
1、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排名
2、储蓄型重大疾病保险排名
3、少儿重大疾病保险排名
4、深度:哆啦A保重大疾病保险
5、平安福PK国寿福,哪家强?
B为什么要买重大疾病保险?
1、重疾险有必要买吗?医生告诉你该不该买
2、为啥重疾险一定要买?15句话说明白!
3、重疾险+医疗险,每个人都应该购买!
4、重疾越来越年轻化,20岁都可能中招!再不注意就晚了
C重大疾病保险投保技巧
1、重疾险的五大“陷阱”,你知道几个?
2、重大疾病保险的理赔等级、轻症的理赔级别,你清楚吗?
3、重疾险的保额怎么定?
7·8特辑|消费型重疾险VS返还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作为重大疾病保险的两种投保形式,前者只提供保障,保费完全是支出,后者在保障的同时,最终能得到投入保费的返还。那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带您具体分析。
同一小区的李大爷和张大爷去年在同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前不久两位老人重疾住院,两人都获得了保险公司的理赔金。可是张大爷却有了疑问:为什么李大爷缴费1800元可以获赔10万,自己年缴费3900元也只赔10万呢?自己的钱是不是白交了呢?据了解,李大爷购买的是消费型重疾险,张大爷购买的是返还型重疾险,这两种重疾险为什么缴费不一样却赔付相同呢?
区别一:缴费金额不同
消费型:短期重疾险缴费金额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增高;长期重疾险在约定的缴费期间内缴费金额固定。
返还型:每年缴费金额固定。
区别二:保险期限不同
消费型:本身具有灵活性,有短期也有长期。
返还型:一般为长期重疾险,本身具有储蓄功能。
区别三:适用人群不同
消费型:适合青少年人群或者中老年人群,因为保费少但是保额高,一旦出险可有相当大的保障。
返还型:适合中青年人群,在10年或者20年到期后可以拿回本金并会有一些红利。
区别四:保障内容不同
消费型:保障内容相对比较窄,保险责任较少,一般是身故、全残、重疾保障。
返还型:保障内容更为全面,包括重疾、轻症、身故、全残、满期金等。
二、两种重疾险怎么选?
消费型重疾险的优势在于提供纯粹的保障,仅需支付低廉的保费就可购买到高额的保障,尤其适合对保险需求有明确理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保险的人群。
对于20岁到30岁投保人而言,消费型保险更划算。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和消费型重大疾病险价格相差非常大。以一份保障额度为30万元的重疾险为例,储蓄型保险组合每年保费为3803元,而消费型保险组合每年保费刚过1000元。每年保费相差近3倍。对年纪尚轻、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的人群,应该可适当加大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的比例。
返还型重疾险的优势在于保障全面,并且保费能够返还,值得一提的是,缴费金额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增加。
对于35岁至45岁阶段的投保人,储蓄型重疾险更划算。若不计算通胀因素,想获得20年以上的保障,消费型重疾险所缴纳的保费要比储蓄型贵两倍以上。尤其过了40岁以后,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开始大幅提升,而储蓄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提高比例几乎不动。消费型重大疾病险在保费方面相对于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已经不占很大优势。
这样就能解释在本文开头的案例中,无论返还型还是消费型保险,在赔偿期限内都会赔偿所保保险的保额,所以即使他们付的钱不一样,但赔偿金额都是一样的。
小编建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类型的重疾。目前市场上重疾险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不同保险公司所保障的疾病种类各不同,要选取适合自己的险种,最大范围保障自身利益。如果您现在的经济不够宽裕又希望有高保障,可以选择购买消费型重疾险;如果您的经济宽裕又比较关注红利返还,可以选择购买返还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
1.消费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是指一旦被确诊患有保单规定的某种重疾病,保险公司将按照保单金额向被保险人支付一次性赔偿金。这种重疾险保障周期较短,通常不超过10年,而且保单持有人不会获得任何返还。如果保单到期未发生保险事故,则不返还任何保费。
2.返还型重疾险
与消费型重疾险不同,返还型重疾险在保险期限到期时,会将保单持有人缴纳的所有保费和利息全额返还,并且如果在保险期限内患有保单规定的重大疾病,则保险公司会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金额。返还型重大疾病险的保障周期通常比消费型重大病险更长,可以达到20年或更长时间。
总之,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在保险期限、赔偿方式以及保费返还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消费型重疾险适合需要短期保障的人,而返还型重疾险适合需要长期保障并希望获得部分保费返还的人。但不管选择哪种重疾险,都需要认真阅读保单条款,了解保险责任和保单限制,以保证自己和家人在面对重大疾病时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
终身的重大疾病险是不是就等于是消费型的?
所谓终身就是保障一辈子,无论什么时候身故都要赔偿合同约定的保险金。只要带“终身”二字的,一般都不会是一般理解的所谓消费型产品。
重疾险、两全险、消费型保险有什么区别?
重疾险,即重大疾病保险,是一种健康医疗保险。承保范围主要是一些重大疾病,被保险人如果在保险期间内被诊断有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会承担理赔的责任。重疾险重保障,尤其是在现在风险高发的社会,配置一份重疾险很有必要?
两全险,即生死两全保险,是一种寿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间内死亡,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承担理赔责任,或者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届满时仍生存的,保险人也会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承担理赔责任。因此,保险公司既承担被保险人长寿风险,也承担被保险人过早死亡的风险,即生死两全保险。
消费险,即消费型保险,这个是针对非消费型险种来说的。消费型保险,之所以是称为消费,即一笔保费花出去了就是花出去了,不会返还。当前社会上很多理财型和储蓄型险种,会存在返还本金的情况,这类险种即为非消费型,也称为返还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不会特指某一类险种。不管是人身险、财产险还是健康险,只要不存在返还保险本金,即可称为广义的消费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消费保险和重疾险哪个好?
您好,消费保险和重疾险是不同的保险产品,其目的和保障范围也不同。消费保险主要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意外或损失进行保障,比如意外伤害、手机丢失、旅行延误等,而重疾险则是主要针对重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进行保障,比如癌症、心脏病、脑中风等。
因此,消费保险和重疾险都是有必要的,但具体选择哪种保险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你经常旅行或使用贵重物品,可以考虑购买消费保险;如果你担心自己或家人可能会患上某些重大疾病,可以考虑购买重疾险。当然,最好的方式是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组合,以实现全面、有效的保障。
消费险和重疾来自险的区别
消费险是一种保障期很短的保险,重疾险一般保障期较长,两者保障期限不同,保费价格不同,附加医疗也有所不同。消费险和重疾险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障期限:消费险是一种保障期比较短的保险产品,一般在生效期申报才会有保障金,超过期限不能申报。重疾险一般保障期较长,可以保终身或指定到某个年龄返还保费。2、消费价格:消费险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消费险到期后不可退还保费。重疾险价格比较贵,到期如无发生事故,都可以退还部分保费。3、附加医疗:消费险通常没有附加医疗、免费救护车等全面保障,保障全面性比较差。重疾险不仅有附加医疗,还可以享受优先就医绿色通道、生病生活补助金等各项优质服务。3、日常应用:消费险由于价格较低,非常适合用来附加一份保险,可以为某个特定阶段提供更高保额。重疾险需要持续缴费,且保障额度是固定的,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