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热钱是什么样的钱(股市中的庄家和游资是什么意思?)

股市中的庄家和游资是什么意思?

股市中的庄家和游资的含义:庄家: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该个股的走势,即可称为股票庄家。一般来说,股票庄家都拥有雄厚的资金,拥有或即将拥有大量该股票。游资又称为热侍贺纳钱,或叫投机性短期资金。拍铅热钱的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股票里的庄家和游资的根本区别:股票里的庄家和游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操作股票。庄家一般会操作股票的价格,一般会有一个过程。而游资的目的是为了赚取股票价格,通常不会在某个股票上停留太久。炒股新手的注意事项:股票交易时间是工作日的早上9:30---11:30,下午1:00----3:00,周末不交易,节假日不交易。股票买卖施行T+1机制。今天买进的股票要下一个交易日才可以卖出,今日卖出股票的资金要立即可用与买股票,但是下一个交易日才可以转到银行卡里面。股票买卖的资金有专门的账户,和银行卡的账户是相对分离的。股票每次至少买卖一手也就是100股,按照100股的整数倍买卖。每个股票都有自己的代码,在交易软件搜索股票6位数字代码或者股票名称的首字母。股票价格是不停波动的,涨和跌的概率不确定,这也是股票投资或投机的最基本因素。股票的波动幅度限制在一个老没交易日涨跌10%以内。一个身份证可以开立三个证券账户,账户之间新股申购是可以连通的,但是一个身份证只能同时申购一次新股。

什么叫热钱?

热钱(hotmoney),又称游资(refugeecapital)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从钱的使用目的来讲,热钱就是以投机为目的的流窜在市场上的货币,它和投资完全是两个概念。投资是以创造社会财富为根本目的的,它会为整个社会带来价值。而投机则完全不一样。说的简单些,投机的人就是想利用手中的钱去生钱,这样就会令他们去寻找对象,去用较低的价钱买入,之后就将它炒热。等价格上升之后,他们就在高价位抛出,从而获取差额利益。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对商品本身的价值却贡献很少。但适当的投机行为可以激活市场的活力,加快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流通速度,但是过度的投机必然会扰乱市场秩序,对社会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游资是什么大揭秘!

游资作为A股市场上的一股神秘力量,是很多股民朋友想要了解的。那么,游资是什么呢?本文就为您简单介绍一下。游资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游资就是以追求短期最大利益的投机性资金。游资是什么其实是一个大范畴,往大的说有私募、国际热钱、港澳台资金以及一些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从小的说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散户也属于游资。由于是一股作战机制非常灵活的闪电部队,所以在交易当中体现出其良好的优越性,在制度上游资比机构们要轻巧简便,在战斗力方面比散户们要强大专业,因此在市场里*部牛市赚钱效应都是游资们在主导。游资是什么更具体的角色则要说到在整个游资体系里具有号召力的涨停板敢死队,主要成员以江浙和广东游资为主。敢死队一线游资已经有30多支,总兵力不低于300亿。游资都是以题材消息炒作为主,所以周期不会太长,对于个股的质地来说也就要求不高。而阳光私募基金等就比较注重题材股的基本面,毕竟不是自己的钱还要考虑一下投资汇报和风险的。另外,游资炒作的时间很短,因此给予市场适应的时间也就很短,比如游资将一些个股连续推至涨停,这样几个交易日股价的涨幅就会很大,使得市场很难接受被推高了的股价,在此情况下市场买单将难以为继,游资也会面临难以退出的尴尬。所以游资决不会将股价推得很高,一般情况下连续上涨超过30%就表明炒作的结束,决不会像主力那样经过调整后再来一波行情。

五岳资本钱坤:当热钱投入接近尾声,创业者更需要什么?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本文大概

7128

读完共需

14

分钟

浪潮导读:最重要的是不要机会型创业,而是保持自己的信念。

口述 |钱坤

近日,在“2021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五岳资本N5Capital合伙人钱坤发表了题为《热钱尾声:新消费真正的挑战是什么?》的演讲。

他认为,过去25年,消费零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共经历了“三次消费浪潮”与“三次投资热潮”。

总体来说,过去的10年中,消费品从2008年到现在,都是电商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电商平台让产品型公司、品牌型公司的其创业门槛降到很低。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此外,钱坤也提到,企业必须保留危机意识,因为当公司的增长不达到预期的时候,热钱就开始停了,而这也会导致大多数公司都是不盈利的。 

“大家今年获客成本可能是去年的10倍,没有10倍也有5倍。这个时候是创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时候,剖析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够保持增长?”他说。【与2000位一线新品牌创始人一起成长,点击加入新浪潮品牌俱乐部】

以下为钱坤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叫钱坤,我是2008年开始做投资的,到现在13年了,在消费领域中,我2011年开始投,早年投资过做女装的公司,就是淘品牌,最近几年投了钟薛高、KK馆等等,这些公司在过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也有一些认知和大家分享。 

我们五岳是专门投中早期的基金,主要聚焦在消费、零售、ToC项目中,大多数公司我们都是在很早期的时候进入的。 

过去25年,消费零售发生了很大的形式的变化,90年代开始,消费零售是大快消时代,或者是大单品时代,那个时候在中国的品牌中,大多数都是一些国际品牌进入到中国。

当时做法也非常简单粗暴,央视在全国的渗透率高达50%,品牌在央视打广告,在超市铺货,超市货架上产品所占货架比例,就是这些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

后来我们有一拨中国品牌,尤其是以福建为代表的服装品牌,包括运动品牌、男装品牌,2000年以后慢慢复制这个打法,这些公司也成功做到一定的规模,很多公司都上市了,这个年代一直持续到奥运会前后。 接着在2007年、2008年发生一个事儿。

2008年的时候我们刚开始做投资,有一天淘宝单日广告收入超过100万,那个时候还没有天猫,突然一下子突然在大家视野前,慢慢崛起了,真正有影响力是第一届“双11”、第二届“双11”。

一直到现在,从无到有产生了中国消费者狂欢的节日。 随着电商平台的大爆发,逐渐产生很多品牌,尤其在上一波消费高峰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淘品牌,拿到投资的都有一两百个。

那个时候其实很简单,只要会做产品,放到电商平台卖就可以产生销售额,这一波什么时候结束的?基本上到2013年、2014年。 

翻看历史数据,淘宝天猫平台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每一年都是翻倍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在2013年、2014年进入到稍微正常、理性的速度了,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公司现在都上市了。

第三波消费浪潮是2016年以后,主要根基就是社交媒体的崛起,社交媒体的崛起导致了消费者注意力的转移,以前消费者的注意力从央视卫视频道、综艺节目,转移到了新浪,后来是微博,到后来是全新的一代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让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距离变短了,每种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背后代表了同样一个类型的人群,也让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变的更加有效了。 

根据过去消费形成的过程,也经历了三次投资热潮,中国开始有风险投资基金的时候是90年代末、2000年初,最早投资了一批互联网公司。 什么时候开始投消费类公司?第一拨是2005年-2009年,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上一波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等等都是成立在2000年左右的。

2005年的时候,互联网创新突然少了,2005年以后大概每年就1家互联网公司出现,这个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是非常不满足的,因为互联网那个时候是PC互联网时代。

渗透率在那个年代到达一个顶峰,没有新用户了,没有新用户就没有用户红利,没有用户红利就没有好的互联网公司能够迅速成长起来,2005年以后发生了互联网投资慌,这些VC找不到可以快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零售行业发生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购物中心遍地成立了。

2005年以前的时候大家买东西去街边店,或者去商业街,或者去百货公司,那个时候中国地产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在城市比较中心的地方建立一个购物中心,这个购物中心有很多品牌,每个品牌是交替的,有吃饭的、有卖衣服的、有喝冷饮的,这种新的商业模式2005年以后迅速成长。 

大家以前是开连锁店的,以前开店要去街边等一个合适的店铺,但是购物中心出来以后新开一个购物中心就进去开一个店,购物中心在那个时候属于新兴事物,这些开连锁店的公司很容易实现快速扩张。

而资本是最敏感的,资本为什么要投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在那个年代投零售公司?

就是因为他们要找到能够快速扩张的生意,这件事情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出了一拨电子商务的平台,像京东、聚美等等,当年任何细分的,卖鞋的、卖内衣的、卖车的电商公司都获得了很多的投资。

但是那一拨的公司存活到现在的公司数量非常少。

这里面证实了一点,垂直电商公司和综合性电商平台是很难竞争的,因为效率没有综合性电商平台高,所以用钱的效率、获客成本在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效率不高,所以大多数电商公司要么倒闭了、要么被合并掉了。 

后来淘宝平台起来了,每年用户数成倍增长,从中国一线城市一直到四线城市,这个时候只要是产品不错,放在淘宝上,就有很高的销售额增长,尤其是天猫成立以后,后来有了聚划算等等一系列。

这一波的趋势大概维持了三四年,所以导致了很多那个时候成立的品牌公司实现了快速成长,很多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 但是到10亿以后大多数公司不增长了,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当所有人都看到这个平台有赚钱效应的时候有更多的玩家冲进来,大家有可能进行同质化竞争,入口那么窄,内容那么多,新用户的增长慢于供应商,就是品牌商的增长。

就会导致所有品牌商的收入被稀释掉,获客成本极高,那一拨成立了几百家拿到风险投资的公司,最后真正走向资本市场的只有寥寥几家。 

第三波资本热潮从2007年左右时间开始的,这一波资本热场的核心动力就是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干了几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让消费者的注意力从传统的媒体转移到社交媒体。

每一个网红、KOL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当做一个输出获取粉丝,最早不知道怎么变现,后来很多品牌上知道怎么变现,给他们一些产品开始从低到高变现。 

以前一个网红,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找到他发一篇文章收十几万,半年以后再有人找到他,发一篇文章收100万,就是供给是有限的。

但是找他的人非常多,供需出现平衡,这个渠道的红利就消失了,使很多品牌缩短了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距离,每一波消费浪潮都跟消费者注意力的转移、和销售渠道的转移有着直接而且密切的关系。 

在这么多年的商业变化中,有两件事情不变:

第一,东西要尽可能越来越便宜。

第二,产品尽可能越来越好。

这是做消费品最核心的东西,要么改善自己的供应链能力,做到比别人更加便宜,要么就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做到你的产品比别人好,其实没有什么中间路线。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做产品考虑不了那么多,肯定走的是中间路线,就是我的东西性价比还不错,但是事实上消费者很自然的寻找那个便宜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的牌服装,可能一件衣服都是五六千、上万,但是如果有人出一个很接近的款式,我们叫做抄袭也好,叫什么也好,出现一个类似的,面料质地差不多。

不仅仅是穷人,包括有钱人都会追求便宜的东西,这是和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没有关系的,所以在中国最有效的竞争方式,甚至在全世界最有效的竞争方式就是打价格战,打价格战就是把你的竞争对手干出*。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太简单粗暴了,每个人都会,我们发现中国的产品在全世界现在来说已经有竞争力了,就是因为中国的价格战太激烈了,逼供应商、生产商不得不为了生存下去把自己磨炼的千锤百炼,产品非常。 

所以,要做一个长久的生意,最关注的就是我到底是想让我的东西更加便宜,还是要保证我的产品的独特性能,但凡走在中间路线的,东西也不是特别便宜,产品也不是特别好,你的生意一定是受到天花板的限制的。 

过去的10年中,整个消费品从2008年到现在都是电商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电商平台的出现让消费者产品型的公司、品牌型的公司创业门槛降到很低,这有两点好处:

创业比较容易,缺点是竞争比较激烈,你创业容易,别人创业也容易,我曾经看过很多的在淘宝上做生意的公司,我们希望他们有品牌、有溢价,但是事实上客单价是逐年下降的,就是因为激烈的竞争。 

我们知道电商平台,入口是非常窄的,消费者在进行产品比较的时候是非常容易的,消费者比价门槛低。

现在中国的产品供应之丰富已经到了消费者选择困难的地步了,根本不知道买什么,随便在一个电商平台搜出来一系列的产品,现在在中国电商的渗透率在2019年已经达到26%,占中国零售的26%,而且早就超过了美国,这个数据全球排名第一。

同时也可以看到,电商的渗透率的增速已经在放缓了,这说明电商并不是所有人的全部,电商适合做从0到1的事情,但是天花板相对来讲比较低,因为入口特别窄,消费者比价特别容易,加上现在有很多直播、有很多KOL的宣传,导致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在电子网络上是被分摊掉的。 

如果豪赌一个电商平台天花板是算的出来的,投消费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增长了,与此同时可以看到线下在过去10年中遭受到了电商的冲击,但是线下作为一个社交场景、作为一个购物店,它其实是持续存在的。

我们在流量的稳定性上,就是开了一个购物中心或者有一条商业街,它周围的人群是非常稳定的,入口也是很稳定的,开在一个具体的位置流量结构不太会发生改变,意味着当产品一直有竞争力的时候,我的销售额也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

所以在过去15年中,产品公司、品牌公司上市的,很多公司线下公司占主导的,数量超过线上公司,线上公司就那么几个,加起来不到10个,但是线下公司泡泡玛特、周黑鸭、绝味鸭脖等等大多数是基于线下的,线下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补充我们渠道的很大的增长点。

    

这一页很重要,现在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为什么?

因为在过去这么多年中,很少说消费零售受到资本的关注度这么大,正面因素有几个: 

第一,国家提到内循环了。所以你做的这个产业在当地是受欢迎的,中国的政策其实之受到很大的**的影响,两年前我们做这个会肯定讨论AI、人工智能等等。

现在响应国家号召,各级地方**对消费零售都非常重视,这是刺激内需拉活当地经济的很重要的武器,所以各个**部门对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一个基础设施。

今年初我们投的两家公司同时被中央电视台的经济频道所报道了,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的点。 

第二,中国制造业水平在绝大多数领域中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很多产品都是由中国进行代工的,意味着各位做创业或者找供应链的时候我们比其他国家的选手有着充足的优势。

所以供给是不缺乏的,零售都分成“人、货、场”三个方面,人就是用户,货就是产品,产品中国已经做到能够和全世界竞争的产品了,我们现在很多品牌已经具备了走向全世界的基础。 

第三,物流支付体系非常完备,移动支付全世界领先。我们现在发件速度,现在出了一个新的快递公司搞成全国1块钱以内可以快递到,这个东西都是其他国家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效率基础设施已经完全完备了。 

第四,现在有特别多的热钱在涌入到这个行业中。我第二波投零售是2016年底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们看这些公司的时候都没有什么VC关注,很多基金高层决策者都不认为投消费零售能够赚钱、能够变成大公司。

直到有一天他们被事实打脸,很多公司上市了,市值做到几十亿美金了,突然发现投消费可以赚钱,所以现在几乎每一个基金,只要不是专项的,任何一个综合性基金都冲进来看消费类项目。

意味着这个行业的钱变多了,这些人都着急进来补仓,不要错过消费这一波,你以前做一个消费创业,在三年前、四年前可能有10个基金愿意和你见面,现在有100个基金愿意和你见面,有10个愿意投钱,有3个在你出门就把钱打到你账上。

我2009年投一个公司当时估值几个亿人民币,一年时间这个公司变成几十亿人民币,一年翻十几倍,这个事情在过去2020年的时候,尤其是下半年,频繁发生。 

一个消费类的公司,在半年时间内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基本面的改变,它不是一个互联网APP公司,他发生不了重大的基本面的改变,但是估值翻了十几倍,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钱太多了,很多的创业者在这个时候容易产生一种自我自信的加强,但是这个时候我得给各位,包括我自己破一点冷水,我投的公司一年翻几十倍,不是我多牛,是后来接盘的人多了,我们赚钱不仅仅是业务增长的钱还有资金溢价的钱。

 

以前的电商平台是搜索型购物,购物效率很低,但是直播这个事情,你信任一个人,你信任一个KOL,他用他自己的能力帮助你选出一些产品放在你面前,你看自己要不要。

所以消费者的购物困扰减少了,思考减少了,省事了,买东西更容易了,从搜索购物变成推荐购物,接下来快手、抖音都是同样的道理。 

这一波流量红利因为持续了三四年之久,导致了每一个品牌每一年可以上是一种新的渠道,来保持自己的增长,因为每一个渠道红利期就是9个月-12个月,红利期的意思是以前获客成本50块钱一个人,9个月、12个月就会变成300块钱一个人或者500块钱一个人。 

今年红利没有了,我们获客成本一样高了,初创品牌和大公司一样高,这个事情是很大的挑战,从什么地方找到新的增长点,我们可以线下、可以海外、可以扩品类,美妆、彩妆、护肤、电器、小家电、食品已经有大的公司在了,有巨头在了。

比如说初创公司,有10个产品,竞争对手有100个产品,销售转化率一定不如有100个产品的,所以获客成本比那个大公司要高。 

我在过去半年中投品牌公司非常少了,但是我不停和很多人见面,观察他们的获客成本,其实一直在涨,初创公司和大公司一样,初创公司的获客成本涨的更加厉害。

这个时候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有一些特点呢?比如说产品和供应链到底有没有差异,我们知道中国能够供应全世界最好的产品,但是你能够找到的供应商你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找得到,产品有什么差异?

如果你想做到5亿、10亿,没有差异化消费者就会掉入一个价格竞争、广告竞争,很多公司什么时候不增长了,就是热钱停的时候,有一天热钱停了怎么办?

因为大多数公司都是不盈利的,很多公司都是亏损型增长,以为自己能够留住那些用户吗?其实留不住的,年轻用户看到一个新品牌就走了。 

热钱什么时候停?就是你的增长不达到预期的时候就停了,你达不到预期的时候后面的钱进不来,进步来的时候就没有钱烧,公司就不增长了,消费品公司不增长,也没有差异化,基本上这个公司就完了,2013年、2014年几百家公司拿到投资,最后上市不到10家。 

消费品领域中创业公司要脱颖而出,过去三年中,在产品、渠道、用户方面都会享有红利,新产品替代已有产品就是产品红利,消费者买东西的地方发生了转移。

以前是搜索型购物现在是推荐型购物,用户也是很简单的,新冠疫情来了,大家买口罩的人多了,口罩市场起来了,有一个公司是卖消毒手套的,但是2019年利润增长20倍。

最后,这个时候是创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时候,剖析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够保持增长?

大家今年获客成本可能是去年的10倍,没有10倍也有5倍,现在大家面对投资机构融资的时候都是割韭菜,赶快把钱收进来,不要在意估值,尽可能融资,这样在新市场、新渠道、新媒体试错的时候有足够多的钱保证自己不死。

最重要的是不要机会型创业,这个时候要保持自己的信念,要么热爱自己干的这个事情,要么一定要成功,只有这个事情才能够保持一个公司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2000位一线新品牌创始人一起成长,点击加入新浪潮品牌俱乐部】

什么是“热钱”?

热钱,也称流资(HotMoney/RefugeeCapital),是指寻求短期回报的流动资金。这些资金流动速度极快,一旦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寻求到短线投资机会,热钱就会涌入,而投资者一旦获得预期盈利或者发现投资机会已经过去,这些资本又会迅速流走。

前沿速递|外国直接投资:热钱还是冷钱?在增长加速和减速时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的行为(NadiaDoytch)

NadiaDoytch;

FDI:HotorColdMoney?TheBehaviourofSectoralFDIInflows andOutflowsOverPeriodsofGrowthAccelerationsandDecelerations;

ForeignTradeReview,2022.4

摘要

由COVID-19大流行病引起的经济危机引出了关于经济可能长期减速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本文根据Arbache和Page的定义,研究产出增长加速和减速的影响,对一组34个OECD国家在1995-2019年期间的部门级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入和流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服务FDI和运输服务FDI的流入是反周期的,而制造业FDI的流出是顺周期的。运输服务FDI流出是反周期的,FDI流入和流出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分别是东道国和母国的腐败控制程度。

以下为正文内容:

1

引言:

由COVID-19大流行病引起的经济危机提出了关于在可能的长期经济减速时期的经济复苏问题。在以前的经济危机中,增长的加速和减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COVID-19危机之前,最近一次全球经济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后果也可以被看作是长期的经济减速。然而,COVID-19危机发生在一个比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环境更加相互关联的世界。通过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人员流动,以及通过互联网和电信技术更好整合。因此,如果世界经济能够从COVID-19危机中刺激强劲的复苏,更好的全球一体化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经济减速或长期的经济加速更明显的效果。由于COVID-19危机仍在持续,本文关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和之后的时期,分析这些经济加速和减速对国际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动的影响。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资本流动逆转和商业周期同步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研究考察了资本流动作为"热"钱与"冷"钱的行为;跨国银行在危机和平静时期的产出收敛中的作用;以及商业周期中部门专业化相似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一致认为,在考虑资本流动逆转时,FDI流动代表了一个不同的类别。FDI总体上不是"热"钱。上述研究还一致认为,金融FDI(跨国银行和保险)在商业周期传导中发挥着特殊的种类或作用,这意味着对FDI进行分部门层面的考察很重要。此外,研究还注意到FDI在创造纵向和横向联系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部门相似性在商业周期同步化方面发挥的影响。

本文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商业周期波动,更具体地说,长期波动对FDI的影响是什么。首先,本文使用一种替代措施来说明这种波动,即产出增长加速和减速。考察增长加速和减速对FDI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与探索金融安宁和动荡的影响有关,,本文认为FDI流动是顺周期的(随加速而激增,随减速而下降)还是逆周期的,同时探索长期扩张和收缩带来的不对称影响。第二,本文建议在分析中考虑到外国直接投资的部门分布。部门层面的分析对于识别FDI的生产力溢出效应非常重要。

本文在部门层面上提出关于FDI周期性的问题。是否有任何部门的FDI流动是"热钱"?FDI流入和流出对加速和减速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在对不同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中,Contessi等人(2013)发现,相对于产出而言,流入的FDI是唯一的非周期性流动;证券投资和债务流动往往是顺周期的。他们还发现,就GDP、投资和实际汇率而言,外向型FDI流动往往具有顺周期性。然而,他们并没有详细研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动。其他几项研究分析了部门级FDI对产出短期波动的反应,指出服务业FDI具有反周期性。

本文发现,不同部门的FDI流入和流出往往对增长的加速和减速有不同的反应。金融服务FDI和运输服务FDI的流入是反周期的,而制造业FDI的流出是顺周期的。运输服务业的FDI流出是反周期的,FDI流入和流出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东道国和母国对腐败的控制。

2

主要内容

模型与方法

本文关注的是1980-2008年期间25个相对同质的经合组织发达经济体,研究FDI净流入流出在经济加速和减速时期的表现。本文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和制度决定因素的模型,分别作为流入和流出FDI的"拉入"和"推出"因素。估计方法是基于Blundell和Bond(1998)的动态面板估计。分析了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活动的外部因素。对内和对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实证模型分别如下:

图1和图2分别说明了OECD国家的行业FDI和对外投资的时间趋势。

图1.部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经合组织国家

图2.部门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经合组织国家

表1-3总结了增长加速和增长减速的回归系数,分别对应于FDI流入和流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情况下,增长加速可以被视为一个"拉入"因素。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情况下,减速可以被看作是"推出"因素。从表中对应分部门FDI可以看出,不同制度质量变量对应分部门FDI对于流入/流出FDI敏感性不同。在总体外国直接投资水平以及采矿和贸易方面的外国直接投资没有观察到影响,这一结果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都适用。在表1-3中可以看出,唯一对增长加速和减速敏感的FDI流入是在服务部门。金融业的FDI和运输业的FDI都呈现出在增长加速时减少的模式,也即行为是反周期的。大多数反周期行为是由于外国企业在资产相对便宜的时候购买东道国的资产。制造业FDI流出量往往随着母国的增长加速而增加。也就是说,相对于本国的周期而言,它们的行为是顺周期的。其原因可能是,制造业FDI流出往往是作为国际供应链的一部分发生的。因此,在国内增长期间,它们往往会增加,以确保生产链的国内部分的增长。腐败行为的减少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有积极影响,更具体地说,对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有积极影响。

3

结论

目前的研究探讨了产出增长加速和减速对分部门FDI的影响。增长加速和减速是一种新的衡量标准,它反映了产出的长期波动,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研究。虽然有研究考察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商业周期短期波动的反应能力,但事实上,长期波动的结果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到。通过研究上述问题,结合东道国条件的FDI流入和结合来源国经济条件的FDI流出做出了贡献。本文发现,分部门FDI流入和流出对增长加速和减速的反应不同。金融业FDI和运输服务业FDI的流入是反周期的,而制造业FDI的流出是顺周期的。运输服务业的FDI流出对增长加速的反应是反周期的。在制度质量方面,FDI流入和流出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分别是东道国和母国对腐败的控制。因此,问题不在于FDI是"热"钱还是"冷"钱,而在于什么样的FDI是"热"还是"冷"的。研究结论可以帮助本文预测,由于COVID-19大流行病导致的预期全球经济长期放缓,哪些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将最大幅度地减少。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抵制或加强预测的变化。

ABSTRACT

TheeconomiccrisiscausedbytheCOVID-19pandemicinvokesquestionsaboutapossibleprolongedeconomicdeceleration.Inthisarticle,westudytheimpactofoutputgrowthaccelerationsanddecelerations,asperthedefinitionofArbacheandPage(2007,Moregrowthorfewercollapses?AnewlookatlongrungrowthinSub-SaharanAfrica[WorkingPaper4384])andConceicaoandKim(2010,Theasymmetricimpactofgrowthfluctuationonhumandevelopment:Evidencefromcorrelatesofgrowthdecelerationsandaccelerations.Mimeo),onsector-level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inflowsandoutflowsforagroupof34OECDcountriesintheperiod1995–2019.TheresultsshowthatFinanceservicesFDIandtransportservicesFDIinflowsarecountercyclical,whilemanufacturingFDIoutflowsareprocyclical.TransportservicesFDIoutflowsarecountercyclical,andthemostsignificantdeterminantofbothFDIinflowsandoutflowsisthecontrolofcorruption,respectively,inthehostandhomecountries.

  整理 王雪

  编辑 路钰秾

  来源 《ForeignTradeReview》

  监制 安然

关于我们

“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文章推荐/投稿/合作   ☎️010-62516755

     联系方式       ?imi@ruc.edu.cn

热钱是什么意思呢?

热钱(Hot Money/Refugee Capital),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行为。当投机者预期某种通货的价格将下跌时,边出售该通货的远期外汇,以期在将来期满之后,可以较低的即期外汇买进而赚取此一汇兑差价的利益。由于此纯属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故与套汇不同。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常自有贬值倾向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流动~国际金融学上有具体的 说明

什么叫做热钱流入?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国际热钱就是以外币的形式进入中国,并兑换**民币,以人民币的形式存在于股市、房市、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资金。 这样说已经应该很明确了,没有什么包括的。 国际热钱的作用当然是促进投资,增加社会财富。危害是热钱是以投机为目的的,如果大量撤走,会造成股市下跌、财富缩水。

国际热钱是什么?

国际热钱就是以外币的形式进入中国,并兑换**民币,以人民币的形式存在于股市、房市、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资金。这样说已经应该很明确了,没有什么包括的。国际热钱的作用当然是促进投资,增加社会财富。危害是热钱是以投机为目的的,如果大量撤走,会造成股市下跌、财富缩水。

“热钱”是什么?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虽然大概的定义可以这样说,但是如何甄别热钱以及确定热钱的数目大小,却非易事。因为热钱并非一成不变,一些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短期资本,短期资本可以转化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从投机走向逃离。而我国现行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外部金融环境,造就了热钱进出的套利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热钱是什么样的钱(股市中的庄家和游资是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