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复利如何计算?
只有基金定投才是按照复利计算的。
基金定投本身不存在复利,只有当定投基金分配收益,并且选择了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才会有复利效果,就像银行存款,每个月存入1千元,利息始终是按照单利计算的,只有把利息拿出来,再存入银行,才能利上计利,产生复利的效果。同时,在选择红利再投资后,基金获利,那么会得到更多的收益,而基金亏损,也同样会发生更大的亏损,这是跟银行存款复利计算的不同之处。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复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低买高卖低买高卖是最容易理解的复利。低估值的时候买入指数基金,估值涨上来后卖出。
2、红利再投入如果我们不打算经常买卖
扩展资料:
基金定投(automatic investment plan (AIP))有懒人理财之称,价值缘于华尔街流传的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 如果采取分批买入法,就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沽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即定投法。
基金定投复利计算
那种定投复利计算是在理想状态下,按照平均月收益率为固定值来计算的。实际基金的收益是按净值来计算的,你可以搜一下u8基金定投计算器,这是根据真实历史数据来计算的。
基金定投复利如何计算?
只有基金定投才是按照复利计算的。
基金定投本身不存在复利,只有当定投基金分配收益,并且选择了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才会有复利效果,就像银行存款,每个月存入1千元,利息始终是按照单利计算的,只有把利息拿出来,再存入银行,才能利上计利,产生复利的效果。同时,在选择红利再投资后,基金获利,那么会得到更多的收益,而基金亏损,也同样会发生更大的亏损,这是跟银行存款复利计算的不同之处。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复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低买高卖低买高卖是最容易理解的复利。低估值的时候买入指数基金,估值涨上来后卖出。
2、红利再投入如果我们不打算经常买卖
扩展资料:
基金定投(automatic investment plan (AIP))有懒人理财之称,价值缘于华尔街流传的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 如果采取分批买入法,就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沽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即定投法。
什么是指数基金定投长期收益率大约是多少
在过去20年,上证指数(沪深300趋势接近)的基金定投,计划期限5年以上的,获得年收益8-10%(复利)的概率接近80%。前提是:设定期限、收益率,在计划期内一旦达
指数基金定投和复利!
要讲就讲真实有用的,嘿,我是小龙女~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的你
普通人通过定投指数基金,然后靠年复一年的复利就可以赚到大钱吗?
我这前面几篇文章里里介绍了股票市场中的各种套路,但是唯独没有介绍指数基金定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指数基金定投是整个金融市场里最大的骗*,以至于我必须要单独出一篇文章。
指数基金,定投里最大的陷阱就是复利这个词,然而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内有很多半吊子基金经理整天都把复利这个字挂在嘴上,并且不知道从哪里流传了一句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复利告诉我们,你每个月只需要投入一小部分资金,但是经过漫长不懈的努力以及多年的等待,最终这笔资金会变成一笔巨大的财富,从而实现屌丝的逆袭。
你们仔细听一听,上面这句话和精心包装出来的营销品到底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每个月只需要投入一小部分资金,意味着这里的门槛非常低,适合任何屌丝,每个月只需要进行一次定投的动作即可,这就意味着该动作的行动成本非常的低。
除此之外,我们不需要在干任何事情,只需要躺在那里等着自己变成富人的那一天就可以了。
其实我们只需要简单的算一笔账,我们就能知道复利的陷阱到底在哪里。
我们假设一个普通人每个月都定投2000元的指数基金,并且这个动作坚持20年,每一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我们按照14%来计算,那么20年后他的收益是210万元,这个数字好像并不能让我们财务自由。
请注意,这里210万元的前提是你能保证每一年的收益率都能达到14%,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保持每月定投2000元的数额不变,但是我们的年化收益率从14%降到了8%,那么20年后我们的收益变成了70万元。可能屌丝会说,20年后赚70万元,我也挺满足了,但是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太天真了。
如果你回顾一下各个国家过去20年股票的走势,你就会发现其实8%的年化收益率我们都是根本达不到的。我们以美国的标普500为例,标普500在过去20年涨了2.5倍,但是换算成20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4%左右。
所以如果我们依然是每个月定投2000元的指数基金在标普500上,那么20年后我们只能获得25万元的收益。更扎心的是,如果算上过去20年平均5%的年化通胀率,我们最后发现我们的收益率居然是负的。
所以你们看出指数基金定投和复利的陷阱究竟在哪里了吗?
那就是我们根本不可能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足够高的年化收益率,一旦年化收益率下降,我们指数基金定投长期甚至跑不赢通货膨胀。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所以屌丝想要通过复利和指数基金定投,让自己变成一个富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扫码识别添加小龙女
界世的你当
作你的肩膀
扫码关注:游资小白龙
|迭代思维|看透本质|
来都来了点个“好看”~
基金定投怎么设置复利
当定投的基金出现基金分红,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的话,会使投资者产生复利收益。定投基金的复利就是通过本金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所继续创造的收益。因为,定投基金会让投资者持续的资金投入,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有可能会形成不断的增加。定投基金的复利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展现出来,如果市场短期下跌反而是累积更多便宜基金成本的时机,一旦市场反弹,长期累积的单位数就可以一次获利。通常投资时间越长,复利效果越明显。因此,定投基金适用于市场中的长期投资者,往往定投基金的投资者基本上投资期限会在5年以上。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长期定投基金应该选择一些波动性比较大、公司基本面较好、盈利能力更强的基金,例如: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这类基金由于波动性较大,投资者可以通过定投业务来摊低基金交易成本,从中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基金收益。
指数基金定投的复利是怎么计算的?
基金定投的复利主要就是红利在投,其分红后其分红的钱在买入其基金这样其份额就会变大,起到复利的曾长。
指数基金和复利是最佳CP
最好的投资是提升自己。
算是17年第一篇读书心得。
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
虽然下面这张图看过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书只读了一点点,但是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价投读太多了。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的是,西格尔回溯历史并且剖析数据的高超技巧和纵深视野,他的研究样本是过去的几百年的历史,尽可能突破“偶然性”和“幸存者偏差”。
长期而言,股票是复利的最佳拍档
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证据,西格尔证明了一个观点,过去两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对于追求长期复合收益的投资者而言,股票永远是最佳的选择。
这里说的是永远,也就是计算了通胀、股灾等各种对于股票的不利因素之后,比如1929年的大萧条、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都不能抹去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工具的优势。
资本本质是稀缺资源,就像劳动力、土地一样,要获得正的收益,假设股息与资本利得都再投资,股票收益率增速将远高于股票财富总值。
平均而言,过去的200多年,一个分散化的股票投资组合(比如指数基金)的购买力大约10年翻一倍(年华6.X%),而固收类则逊色许多,长期**债券的真实收益率只有3.6%,短期债券年平均收益率只有2.7%,黄金的年平均真实收益率只有0.7%。
同时股票看起来波动大,但长期收益是稳定的(即便考虑极端的情况如1929、2008),相反固收类收益率反而不如看起来稳定甚至有下降趋势。
股票有三个阶段收益率表现异常稳定:1802年-1870年的6.7%,1872年-1925年的6.6%,1926年-2012年的6.4%。
长期债券第一阶段收益率4.8%,第二阶段3.7%,第三阶段2.6%。
股票收益均值回归
股票短期内波动剧烈,受心理、政策、利率等影响非常大,但是长期而言收益率却非常稳定,表现出均值回归的特征。
如果某段时间收益率高,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收益会低;如果一段时间收益率低,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收益率会回升。其他资产类型(美元、债券等)则没有这么稳定。
比如——
1966年-1981年,股票收益惨淡,年化只有0.4%,连通胀都没跑赢。
1982年-1999年,美国历史最大牛市,经通胀调整后的股市收益率高达13.6%。
2000年见顶之后,接下来的12年实际收益率只有0.3%。
为什么债券收益率不如想象中高
市场对其安全评级过高,支付了过高的价格。
将债券的稳定的货币收入错误地看做稳定的真实收入。
未预见的通胀降低了长期债券真实收益率。
为什么债券的长期收益不能也不应超过股票
债券是法律上约定的可以强制执行的合同,而股票没有承诺,但长期风险溢价相对稳定,这么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必然要求投资者充满信心,投资者会要求高收益,以承担其高风险。如果债券的长期预期收益高于股票,而风险低于股票,那么这种定价必然不可持续,所以债券长期收益率必然不能超过股票。
股指基金是最佳的投资方式
总之,过去的210多年证明,一个美国普通股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实际收益率在6%-7%,而且表现异常稳定,是美元、黄金、债券等资产类型中真实收益率最高的。
所以关键性的问题是,构建一个多样化的股票投资组合,并且有稳定的现金流拿去投资,显然指数基金是最合适的。
1、指数永续
不说百年企业,能够灿烂地活30年的企业就很伟大了,价投一直强调“物美价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的质地如果不好,就容易死去。
而指数却是永续的,相当于开了外挂,投资一家永远不会倒闭的企业,除非国家主权发生危机,否则指数会一直存在。
2、风险分散
股票投资的最终收益率高低往往不是组合中单一股票的收益率,而是看持股组合中股票的仓位。集中持股,收益率通常高于分散持股,也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需要追求更高的安全边际,通过并不相关分散持股来容错能力,即便如此,一旦遭遇黑天鹅,还是可能因为整体市盈率下跌而导致收益率很难看。
指数基金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基金本来就是把资金分散到几百只股票中去,而且定期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股票投资遇到烂股可能受重挫,但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几只股票烂掉根本无伤大雅。
3、投资门槛低
包括资金和专业知识。
一般的股票10几块钱一股,一手下去最起码1000起,相反,有些场外基金已经支持10元起投了,哪怕只是一笔稿费,也可以随时拿去买基金份额。
股票投资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最起码要搞清楚股票和市场基本的原理,公司经营的基本哲学,财务分析技巧,基础的投资理念,如果不是老司机,难免要时不时交学费。
指数基金就不同了,哪怕是在2000年、2008年这样的顶点选择沪深300这样最普通的基金进行最无脑的定投,坚持到现在也早就解套了,如果逆势加码,还有相当的收益。
股票投资不仅仅是选股择时,还需要解决资产配置的难题,有一定的预判大势的能力,无论哪一点,都不是朝夕之功。
而指数基金则属于被动投资,原理简单,如果不考虑最优策略,重点看一下费用、流动性、跟踪误差,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定投了。
4、满意的收益率
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长期而言都是跑不赢大盘的,雪球上很多厉害的人,持股组合都没有跑赢指数(最起码过去的一两年没有跑赢)。
很多主动型基金都是跑不赢指数基金的,而这帮主动型基金,还排除了中间干不下去清算的,存在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说,实际上跑不赢大盘的比例更高,而这帮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实际上代表着证券投资行业最优秀的一拨人。
但有趣的事情是,跟随指数就可以复制大盘收益,如果采用一定的策略,比如定投、智能定投、轮动套利,还可以获得超越指数的收益率。
除此之外,指数基金的费用也比股票投资的费率要低,因此长期投资,交易的次数要少,费用要低很多,有些场外基金如果选择后端收费,持有一定期限之后,甚至费用全免。
既然指数基金这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于指基视而不见却对股票趋之若鹜呢?
原因有很多,比如
股票其实有很多优势,如果能够自己精选个股,无论是择时还是定投,收益率都可以大幅超过指数基金;
基金在天朝的历史并不久,还在推广和发展;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指数基金有这些优势;
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并且放弃主动选股转向被动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想你是不是从小幻想自己是拯救世界的主角就知道了;
撇去收益不说,炒股其实还是蛮好玩的,雪球一大神甚至说股票就是大型全民online游戏;
指数基金定投通常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威力,而股票短期赚钱的优势非常明显,大牛的时候一夜暴富的例子也并不鲜见,而人都有追逐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收益的本能。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PS: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瞧不上基金,虽然很早知道指数基金的优点,但是没有放在心上,就是随便投,因为觉得收益来自于波动嘛,坚持定投一轮小周期止盈就可以了。
后来发现不是那样的,尤其是雪球上看了别人的文章然后自己去用数据回测之后,发现原来基金其实有很多提高收益率的玩法,定投沪深300、中证500其实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真的很重要。
相关阅读:
定投选择什么基金最好?
一篇文章搞懂股指基金定投
终于开干了:股指基金到底怎么买?
股指基金定投:每期定投多少钱?
基金定投收益能用复利公式计算吗?
其实基金定投不一定赚钱,这种复利计算不过是太理想化的东西,就像10年前定投道指,谁也无法知道至今年会出现亏损,15年的岁月,几经牛熊交替,如果指数处于高位运行就会赚钱,如果运气不好,像目前的日本股市那样,长期在低位运行,那收益就会大大折扣,所以过于理想化的东西最好不要去做无意义的统计,平时看下账户就知道盈利多少啦。
指数基金计算复利吗?
“复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M=a(1+x)[-1+(1+x)n]/xM:预期收益a:每期定投金额x:收益率n:定投期数注意a、x和n的匹配,月定投金额、月收益率、定投月数,如果是年,统一以后再计算。假设每月定投500元(即每年6000元),年收益10%,定投10、15、20、25、30年。6000(1+10%)[-1+(1+10%)10]/10%≈105187元6000(1+10%)[-1+(1+10%)15]/10%≈209698元6000(1+10%)[-1+(1+10%)20]/10%≈378015元6000(1+10%)[-1+(1+10%)25]/10%≈649090元6000(1+10%)[-1+(1+10%)30]/10%≈1085661元在你25岁时,每月拿出500元用于投资,按年收益10%计算,到你50岁时,你将收获约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