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除权下除权不除权,哪种更好?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进行配股时,就要对股价进行除权。
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除权产生系因为投资人在除权之前与当天购买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平。因此,必须在除权当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参考价。
有的股票软件中”复权处理“项显示为”除权“项,相对应的子项是:前复权——下除权,不复权——不除权,后复权——上除权。前复权也就是下复权,是将原来的股价与现在接轨以前后连贯。
在软件中,原来的十元就会显示为5元,除权前股价全部减半显示。后复权也就是上复权,是将现在的股价与原来接轨,在软件中,除权后的股价翻倍显示。 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前最好对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
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资料是值得学习,也可以通过上面相关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识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k线图除权和不除权哪个更真实?
你好,K线图中的除权和不除权都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只是呈现了不同的视角和数据处理方式。
不除权的K线图显示了股票价格的实际变动情况,即不考虑股票的分红、配股等除权因素。这种图表更直观地反映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市场情况,适用于短期交易者和技术分析。
而除权的K线图则将股票价格进行了调整,以反映分红、配股等除权因素对股价的影响。这种图表更适合长期投资者,因为它提供了更准确的股价走势,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股票的真实价值。
总的来说,除权的K线图更准确地反映了股票价格的实际变动情况,但不除权的K线图更直观地展示了股票价格的波动,选择哪个更真实取决于个人的投资目标和交易策略。
除权除息有什么实际意义?
1.维护股价稳定:除权除息可以避免股价在分红时出现大幅波动,有利于维护股价的稳定。
2.提高派息的实施效率:除权除息可以避免在分红过程中,因为股权登记日的股票数量与实际流通的股票数量不一致,而导致的计算和分红不一致的情况。
3.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除权除息可以让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派息的权益,避免因为股权登记日的股票数量与实际流通的股票数量不一致,而导致的计算和分红不一致的情况,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遵循法律法规:除权除息是上市公司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之一,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遵守除权除息规定是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分红要不要除权?
上上期文章说到经济基本面疑似复苏缓慢,到了5月份,经济复苏弱到,有人感觉不是不及预期的问题,似乎是要被证伪了。
先看出口外贸,以人民币计价的5月出口,几乎零增长,但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在加快贬值,假如改用美元计价,则5月出口同比下滑8%,前五个月的累计数据同比增长也只剩0.3%了,不知道下个月怎么样?
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今年前五月,国内对欧美等发达***的出口大多都在同比下降,比如对美加出口同比都减少15%以上,对非、对东盟的出口则保持了正增长,特别是对非出口大幅增长23%。
再看消费,国统*刚刚公布5月份的CPI和PPI,都不怎么样。PPI还在下滑,而且是同比增幅破零之后连续8个月负增长;而CPI依然只有0.2%,仍游走在疑似通缩的悬崖边。
生猪出栏价格继续维持在15元/公斤上下,今年的持续周数长达18周,已平去年纪录;今年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入夏是猪肉消费淡季。这个价格对大型养猪场来说根本是“鸡肋的平方”了。
就是说,头部企业看到这个价格,再对比触顶回落的饲料成本,总感觉现在亏的也不是很多,假如努努力降降本,提高一下存活率,没准下半年有希望在价格起来后,能立马扭亏为盈。
可问题是,过年至今,国内生猪出栏均价虽然一直在15元/公斤附近挺着,但市场终端那边的猪肉均价已经从过年时的28元/公斤跌到现在的24元/公斤,“猪肉价/出栏价”这个比值也从1.84倍滑落到1.65倍,显示内需确实是疲软。
至于基建投资,这个就说不清楚了,也不是*民能谈论的事。虽然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是有增长的,但路边社开始在提什么“不兜底”了,银行对城投债的管理是否也会趋向更加严格?
今年部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地铁项目纷纷被上边叫停,规划数量被删减。众所周知,作为重资产,地铁项目很难盈利,地方往往采用“堤内***失堤外补”,这个堤外嘛就是房地产开发了。
但前两年楼市崩盘之后,ZC回暖的节奏依然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那么这个堤内的***失,看来堤外一时是补不回来了。这下咋整?
好吧,现在大概率还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些个大事,*民就别去操那心了,也轮不到你操心。还是言归正传吧。
最近,老八在雪球上看到,至今有好些人,对分红该不该除权这档子事,还是搞不明白。
本文暂时从会计和投资两个角度来分析下,为什么分红应该除权,它不会影响你的投资账户。为简化,假设以下分析不涉及红利税。
首先是从会计的权益法角度。虽然小散户的持股数量很少,根本不可能对被投资单位施加什么影响,按理不该以权益法考虑投资问题。
但个人觉得,为避免沉迷于难以预测的股价随机波动,还是应该从价值投资来理解股权,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企业经营。
如果你能从“权益法”角度去理解分红除权这个事情,那么大概率不会有以上疑问。
首先被投资单位每年的利润,在你账户这里,按权益比例,都能体现在投资收益里边。
那么你会先借记长投-***益调整,也就是说你的长投账面按比例增加了。然后过了几个月,被投资单位从未分配利润当中,拿出一部份来宣告派发股利,此时,你还能继续借记长投吗?
当然不能的,若此你将重复记账。不要说借记了,即使你不做贷记长投,也都属于重复做账。
当被投资单位宣告派发股利时,从权益法角度,你应该贷记长投。之前做年报(年度总结)时,你早就把利润按比例借记长投,也就增加长投账面价值了。而你借记应收股利,以及又过仨月后实际派息,你借记现金,这些科目的借记,都在说明,你的总资产增加了。
所以为什么分红要除权,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论你是个人账户还是法人户,从会计角度,不除权,或者说宣告股利后不贷记长投,就会涉及到重复计算资产虚增。
对被投资单位来说,现金分红后经营资产和权益都减少了,而对投资单位来说,报表上贷记长投,这些都意味着分红要除权。
其实对含权资产的取得,在会计上如何做账,投资者在了解之后,应该能更好认识到,为什么分红要除权。
这里打个比方吧。假如现在你想买农行A股,周五收盘股价3.68元;去年农行实现每股收益0.74元,今年已宣告将派发0.222元/股的现金红利,个人预计过20-30天后会实际派息。
请问你现在买农行A股,历史成本如何做账?不论是从公允法还是从权益法,你的购买成本都不会是3.68元,而是3.68-0.22=大约3.46元。其中0.22元的差额会借记应收股利。
因此,小散户也大可不必为大约30天后的分红除权而纠结。从这个角度出发,你是不是能更好理解分红要除权这件事情。
其次是从投资角度。
虽然从账面上,由于分红要除权,你的账面总资产并没有增加。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的长投账面价值,变成了现金。
但是,从企业经营和资本回报角度来说,它又蕴含着别样的意味。
如果一家企业能保持稳定(最好长期微增)分红,对小散户来说,很大概率说明它赚的不是假钱。
这里假设现金分红之后,虽然企业的经营资产“缩水”了,也即从报表上看,公司的权益和现金都减少。但这大概率并不会影响它的经营,否则企业自己会减少甚至停止分红。
那么从资本回报角度来看,一家企业分红之后,未来经营不受账面现金减少这件事的影响,不单能继续稳定经营,甚至还能保持利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该企业,(在现金分红之后)使用更少的净资产,还能产出和往年一样甚至更多的净利润,也就是说这家企业,未来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将会提升。
那么回到资本市场,按照“资本永不眠”的规律,此时一定会有人,因为看到这家企业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预期的资本回报将会提升,愿意在股市给出更高的“公允”购买价格。
说玄幻一点,就是有人会与你“抢筹”,抬高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说人话,就是分红除权之后,大概率会出现让人愉悦的“填权”行情。
当然了,以上所说的填权行情,是建立在公司未来经营向好的大前提之上。
假如分红除权后没过几个月,公司经营突然“爆雷”,那么大家看到的,很可能是资本市场也会非常前瞻性的,出现另外一种股价向下走的“贴权”行情,提前反映企业经营变坏的预期。
所以你看,分红是要除权的。即使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假如你买对了股票,那么派息除权,不单会增加你账面上的现金,同时也提升了账户持股的预期回报率(潜在性价比)。在二级市场上,大概率会有人来跟你“抢筹”的,因此提高你的持仓市值。
一旦市场展开让人愉悦的“填权”行情,可能你就不会再去纠结什么分红除不除权的事情了。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买对好股票。
特别声明:以上分析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做任何推荐,请勿以此做为交易依据。
2023-6-11
终于有A股大佬发声了:既然股票分红后,要除权还要上税倒贴钱,那分红还有什么意义?太精辟透彻了
分红,顾名思义,对投资人而言应该是红利,是收益,然而当前的股票分红制度给人的直观感受却并非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人持有100股某公司股票,当前股价10元。公司决定分红10%,那么此人获得分红100元,但是分红后,该股票除息价格就会变成9元,此时股票账户资金总额并未发生变化,甚至如果考虑税费等问题,分红后投资人的股票账户资金还可能减少。
什么是除权?
除权就是把流通股东获得的权益从股票市值中扣除。
为什么除权后不赚钱?
举个例子:一支股价10元的股票,分红是1元钱,除权后就是把你的到的这1元钱从股票市值中扣除,最后股价变成了9元每股。如果持有这支股票100股,总资产为1000元,除权过后总资产仍为1000元。当然这里还没考虑交税的问题。所以,很多人股票分红后总资产并没有增加。
说到分红,形式都有哪些?
一、分股票。上市公司向股东分发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入账。举个例子:假如一支股票的分红是10转5,意思就是每持有10股送5股,10送5也是这个意思。
二、分现金。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红利。举个例子:假如一支股票分红是10派5,意思就是每持有10股送5元,即每股送0.5元。
三、股票加现金。举个例子:假如一支股票分红是10转5派5,意思就是每持有10股送5股,再送5元。
那么,股票分红的税率怎么算?
股票所得红利扣税额度跟持有股票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持股超过1年:税负5%;持股1个月至1年:税负10%;持股1个月以内:税负20%。其中,上市公司会先按照5%的最低税率代缴红利税,此后按照投资者卖出的时间不同,再来补缴15%到5%的税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股票分红后都不赚钱。那么,什么样的股票分红后比较有赚钱的潜力呢?
一、上市公司现金充裕,业绩稳定。
二、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低。
三、上市公司长期分红一直稳定。
只有真正盈利有保障,现金流稳定,债务可控的公司才能持续大比例分红。
股票分红后,要除权还要上税倒贴钱,那意义何在?
分红就是坐等上市公司送钱?
很多人误以为股票分红,就是直接往自己股票账户上打钱,比如说买的一只股票每1股分红1元,股价是20元一股,自己持有1000股,本金就2万元,那么按照分红比例,自己1000股可以分到1000元,等于是白送,所以选在分红前一天买入,第二天坐等分红。
但其实不然,股票分红后是会除权的,比如你买了一只股票,分红2%,在分红当天股票会除权,股价低开2%,你持有股票的市值加上你当天分到的现金,和前一天的总资产对比是没有变化的。比如说刚刚的例子,股价20元,每股分红1元,股息率是5%,那么在除息除权(也就是分红)的当天,这只股票开盘价格就会变成19元,虽然你账户上多了2000元的现金,但是你的股票市值也缩水了2000元。
而如果你持股这只股票没有超过一年,那么需要交20%的红利税,交了税,你肯定就亏钱了,那么刚刚说的那只股,如果你只是分红前一天买入,你分到2000元,需要缴纳400元的红利税,这样你实际得到的现金是1600元,而你的股票市值缩水了2000元,你实际上就***失了400元,这样大家就能够明白了。
那么分红的意义何在?
分红的意义是你分到了实实在在的现金,而你持有股票数没有变,虽然除权了,但如果公司继续赚钱,以后还会涨上去,或者当天因为交易情绪就能涨上去,还是用刚刚的例子来看,你持有1000股,除权后价格19元,上税后你***失400元,那么每股只要上涨4毛你就不亏了,也就是需要股票除权后上涨2.1%。
假如你投资的股票一直没有分红,你要获得现金收入,就必须卖股票,如果把股票全卖了,你就没有股份了,以后公司的发展都很你没关系,所以投资高分红的优质公司,应该长期投资,每年都有一笔现金收入,而你手里的股份一直都在,并且还会不断上涨(公司能分红说明能赚到钱,能赚到钱说明成长好,股价自然涨)。
这样的话,如果是投机者想在分红前一天买入,那么分红除权上税又亏钱,就得不偿失了。
除权、除息一方面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股价对应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股东调整持股成本和分析盈亏变化。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实施高比例的送股和转增,会使除权后的股价大打折扣,但实际上由于股数增多,投资者并未受到***失。除权、除息对于股东而言影响是中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除权后,投资者往往对填权抱有乐观预期。实际上填权不是必然的。
除权后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否回补除权缺口,关键在于其每股价值是否得到提升,以及整体市场因素。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除权除息,要理性分析其原因,以及对股价的影响,对于填权行情不可过于迷信,更应看重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无论上市公司是送股还是送现金,股票总市值是不会变的。从这点来看,除权除息的影响是中性的。
如果整体市场行情较好,公司业绩增长,或者其他利好因素,除权除息后股价降低,较低的股价也会吸引新的投资者,这也就是常说的填权。
除权除息只是权益的一种重新的分配方式,综合来讲对股价涨跌是中性的,考虑股价涨跌还是要从其他因素考量。
对散户来说,一般不算利好。因为一般分红送股后股价会下跌。因为分红送股后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才会有下一次分红送股。但基本面和中长期向好的股票例外。如华夏银行,近期有巨额大非解禁,可能下跌;而实际上该股中长期及基本面向好。
由此看来除权除息对我们的不算利好,但对上市公司来说,除权除息是一种调整手段,是权益的一种重新分配,这不代表我们散户不去关注它。
牢记这9张思维导图,你就是赢家!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
***股市值得一辈子牢记的16个字
无论是庄托放出来的股,还是好朋友介绍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选的,只要坚持"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就不会被忽悠。
所谓"势",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线系统,也可以是某个指标,因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据感觉而没有实质性的依据吧?当然,这里是指大多数的交易者,因为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术性的投机套利,个别依据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学,大可不必钻牛角尖。
有了"势",何谓"势在"呢?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之上。
有了"势","势在",何谓"势在股在"呢?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的上升趋势时,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趋势的,难道要炒下跌趋势的吗?当然这是在一般散户在我们A股市场做空不可盈利的情况下。
那么,何谓势增股增呢?这就简单了,上升势头越来越明显,节奏越来越强,上升通道刚开始得角度缓的像爬,随着运行,角度加大,开始像走,然后跑着进入主升。。。这样就是一个势增的过程。操作者随着最初的势头不明显到越来越明显,当然是做的越来越胆大,下的筹码越来越多,即是势增股增了。
何谓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呢?例如,上升通道的股,从45°运行到了60°,然后到了75°,最后进入了90°的垂直拉升,而后转为75°,60°。,这就是明显的势头减,持股量当然要随着势头的减弱而减了。所谓势走股走,是上升趋势从减弱到跌破上升通趋势时,已不构成持股的最基本条件,即势在股在,所以当然是势走股走了。
带着这十六个字,在势头转多后,果断介入,在势头转空后,果断出场。别明明破位了,还在说加仓补仓,疯狂做多,也别明明确立升势了,还在看空做空。就轻松达到了截断亏算,让利润奔跑的投机高手境界。
股票分红为何要除权?
分了红,又从股价扣除不是等于没得吗?帐户资金还少了
股票分红时间如何确定股票分红为什么要除权
股份有限公司是公众公司。公司有义务将每年的经营成果回报股东。从公司经营的特点看有以下两个特点:1、公司赢利的产生是从年初到年尾连续的形成的。2、公司的股东名册是不断更新着的。因为其股票每天都有人买进卖出,股东的身份便随着股票的转手而不断地改变。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什么时候、把红利分给哪些股东?。因为公司经营的连续性,到年底利润的累积量肯定比年初要多(不考虑公司亏***因素)。所以,要求股份公司一年四次向社会发布业绩报告。其股价便会根据业绩情况进行调整。所以,到了年末,公司的经营业绩便理应体现在了股价中。当公司发布了分红公告后,就要按股东名册将红利发往具体的股东帐户中。操作上就确定一个日子做为股权登记日。以此日的股东名册为准发放红利。过了此日买入该公司股票的人便不再有权参与公司分红。这就是“除权”的含义。因为股票的交易是连续的,本着“除权前后交易成本不变”的原则,对除权后的股票便以“除权价”挂牌。如果公司是以送红股的方式分红的,k线图是便留下一个“缺口”。
期货除权与不除权的区别?
1.定义不同,除权指的是股票的发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给股东作为股票股利,此时增加公司的总股数。不除权是指交易所在处理特殊的公司送配股本的情况下,并不按照成本核算原则对股价进行处理。
2.影响不同,不除权不影响公司的净资产,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
阿笨论除权与复权
特别提示:
别再不停的发消息与留言咨询个股了,我确实不懂,没办法提供什么有价值的资讯。你买的股票我不知道任何逻辑,你该不该买,该买多少,该不该卖,我怎么了解你之前的意图与操作节奏。或许对我而言,10-20%的波动很正常,而对你的操作而言,2%就需要止***,确实没有可比性。
我没有收取各位的学费,如果觉得打赏了需要答复请慎重考虑打赏不打赏。如果没有打赏,请大伙更不要让我为难。我不是卖狗皮膏*的,不是老师,不是股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散户,自得其乐,做自己的股票,也只想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股票。
——————
阿笨按:之所以再谈这个事,很大一部分原因:
一则,不少朋友问及很多类似002511、002165及为走出来未来会走出来的002453,他们自己也找了一些,但是很多涉及除权复权的事情,比如除权看有些类似,但是复权其实涨了几倍,十几倍,这种再相似,也是徒劳。我常说,获利是最大的利空,超级获利的对手盘是最大的变数。
二则,除权复权确实涉及到很多完美运作的事情。至于像600604、600767等,十几二十年不送股除权也是奇葩,这种运作的痕迹更容易辨识,不存在除权失真的情况,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技术+题材+波段运作对成本的影响情况。
坦白说,除权最好的结果是涨幅+送股除权之后不要影响长期均线,这样使得填权也好,之后的运作也罢,长期均线不至于成为一种负担,需要修复之后才能继续运作。
我最佩服000538的除权运作,A股历史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只是最近的一次除权很失败,如果不下跌估计除权刚刚好,但是除权之前的下跌造成除权形态的失败,也算是晚节不保,败笔。
不多说了,除权、复权对于买卖点、空间的测算影响很大,很多人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包括缠师。
斯为记
——————
2016年7月30日
——————
阿笨按:
最近总是被问及除权、复权的问题,有点不胜其烦在这里一起写一篇解释的文章一并回复吧。大家别嫌烦,我的粉丝很少,但是已经是众口难调了。我只想按照我的思考与想法去写,不想被影响太多。个股大家自己多分析分析,说白了,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说的再好,到各位那里各位仍然是按照自己根深蒂固的想法去处理问题,这是好事。我不想影响别人,也不想被影响。安安静静的分析,开开心心的做投资,熬一点,慢一点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不想一夜暴富或过了那个年代,我只做自己看得懂的,能赚的钱,能快最好,慢一点也不会介意。所以如果真的着急发财的,千万别关注我,也不要找我探讨什么迅速发财的秘诀,我太笨,很多事情做不来,也没有这种命,所以也不奢望。
祝福有这种本事的人,也希望有这种想法的能早日梦想成真。
斯为记。
——————————
我提醒大家两个问题:
第一、一定要学会总结以往牛股的分析,我写过学习的时候,尤其是针对以往牛股或典型个股走势的复盘怎么复盘(详细的没有写,给学生讲过一次)。
第二、一定要辩证的总结问经验,不要机械,不要死板。
我给你们看一看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简单粗浅整理的一点点东西,这个也跟要写的除权、复权有点关系。
不是看字,也不是看整理的个股,是看看我给成本分析的分类,我不知道各位打开交易软件的时候是不是要么用默认的复权(不管是前复权、还是后复权),要么就是找到所谓的一劳永逸的秘诀,然后一直奉为圭臬的用下去,呵呵,不做评论。
其实成本分析的分类看懂了,也基本上对于除权、复权能基本上就理解了。
书归正传,我们开始聊除权与复权的问题。
其实缠中说禅研究不深,正看的过程中,没办法发表太多个人看法。
缠中说禅自己也在书中说了,他的技术分析也没办法解决标的的选择问题(后面我利用空闲时间一一梳理,也整理一下缠论,呵呵,两个学生看过,一个学生正在看,不知道看得怎么样了)。缠中说禅的技术分析也只是解决了他认为的择机问题,什么时候建仓、什么时候加仓(第一买点、第二买点),什么时候减仓,什么时候出掉,……
算是一个完整的交易体系,呵呵,也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波浪理论的变体吧(别拍砖,呵呵,个人看法,千人千缠,我只是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
回到除权复权的问题上来,呵呵,缠师是这样一种意见,为什么我习惯于用除权的形态而很少涉及复权的形态,这是博友感兴趣的了。
那么我的答复如下:
第一、其实除权与复权我都看,尤其是分析的时候,这主要是针对于标的的选择上,比如有些个股通过除权+填权,然后一波下来涨了十几二十倍的,这种复权一看就PASS的,别看那时候绝对价格低,但是市值与复权价格很高,那么就没有必要在里面浪费时光了。我的观点很简单,如果已经涨了5倍,这个时候股价再翻倍,那么早期介入的资金盈利已经是10倍的收益率了,对我而言,为了一倍的收益去承担太多的风险不合适,我宁愿守着差一点,慢一点,自己觉得还安全的(不抬杠,安全是一种综合判断与感觉,因人而异,那种后期搞基本面,完全靠财务了,不是我想玩的了,比如早期我玩过300017网宿科技,那时候才15上下,不超过18,但是到60-70左右基本上已经到了我满意的离场点了,而我另外一个朋友GT周,他在30-50之间才大力看好,一直看好到现在,这种已经超越了我的眼光喝境界,呵呵,差别很大。这一点我远远不如他,呵呵,很是佩服。300059东方财富也是如此,我记得我是在2013年1月-2月建仓完毕的,那时候价格集中在8-10,没有超过10,除权之后我是20左右走的,3倍还是有的,但是2014年那一波,我北京的朋友做了,那10倍很舒服,但是我缺席,呵呵。)。
第二、其实复权与除权什么时候看,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这就要看自己了。
分析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用除权的分析,下面会举例子,比如002135(后面我会解释原因)。也有的要用复权的,比如300070。也有的某一段需要复权看,也有时候需要除权看。比如2011年之前的深圳惠程002168,那时候分析就需要复权看。2013年之后,尤其是2014年那时候就需要除权看。
第三、买卖点的选择,多数除权看比较适当(个人经验,不足为训)。
所以运用之妙,根据不同的个股会有相应的调整。
————————————
别太机械死板,说到这我要多说几句,因为国人的线性思维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很难改变,呵呵,所以要根据自身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我在雪球说我二师父在05-07那轮大牛市赚了60倍,我大师傅有20倍,我三师傅跟我说大牛市赚不到20倍别说我是他徒弟……
结果炸锅了,惹来了冷嘲热讽。
其实他们忽视了几个问题:
第一、大牛市的条件。
第二、这些是个例,不具备可复制性。
第三、比如我二师父的60倍是有条件的,他早期玩过权证,他说过,站对了地方有时候天山真会掉馅饼。你想以权证做基础,那收益率跟做期货没啥区别,估计这时候是不是又会觉得60倍太少了,做期货几个月上万倍的都有……
第四、他们又冷嘲热讽的是一轮20倍,两轮400倍了。这么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也是醉了。典型的线性思维,脱离具体环境和条件谈投资。市场有个公认的结论,就是大资金的增值比小资金的增值慢很多,这一点都不想就瞎咧咧,呵呵,你想从1万赚到100万是一个境界,从100万到1000万又需要一段时期的摸索,肯定遇到瓶颈,然后5000万,然后一个亿,……
不同资金阶段肯定会有不同的瓶颈,资金增值速度都跟早期那么快,个个都比巴菲特还牛了。
第五、我还有一个特别强调的是A股的增值是非线性的,跳跃式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熊市很难赚到钱,那么想赚钱只能在牛市,也就是说可能几年没机会,一有机会可能有几年,在有机会的那几年千万千万多赚点,别津津乐道那种整天告诉你复利很重要的人的话。确实很重要,复利很难,也就是对95%的人而言,做不到。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做的就是好赚钱的时候多赚点,然后在熊市里被摊平收益率,最后的结果仍然是赚点合理的回报。
所以能复利,有本事做复利的,这是上上策。
没能力做复利,那么退而求其次,能赚钱的时候多赚点,然后资产平衡配置,比如从股市转出来做点其他的,熊市里少亏点,熬到下一轮牛市没倒下,继续这种循环就行了。
————————————总之,关于除权、复权,大的原则是分析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用复权,买卖点的选择,我坚持用除权。
因为除权的时候,前高点、量能堆积点、缺口、均线等等一目了然,对于目测长期的波动压力、支撑、目标价位一目了然。
大家看看我给出的案例很详细了:
不畏浮云遮望眼之东南网架002135(二)——2015年的传奇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3c6a590102v7fp.html
活生生的例子在,大家视而不见,今天问这,明天问那,没意思,真不想回答。
一则时间问题,谁都有自己的工作,毕竟都是要养家糊口。二则有时候该说的都说了,只是大家看看,舒服舒服,爽了一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想,为什么是这样,有什么可取之处,我怎么看,为什么跟我不一样看法,最后如果证明自己错了,那么别人为什么是对的,如果自己对了,那么别人思考的时候疏忽了啥,……
可以学习总结的东西太多了,只是我们很懒而已,什么都想是现成的,最好的方式是跟读小学一样,有任何不会的就问,而不是自己思考。呵呵,别人没这种义务,也替代不了自己的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何况是经验型的东西,如果不思考,终究是别人的,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看看分类:
第一类:需要除权看的,我第一幅图里面成本分析的分类(仍然不全,很粗糙,写出来的跟我总结的比起来差太多)。
(1)推倒重来的
A、大庄股,历史大牛股,推倒重来的,经过N年之后的暴跌和漫长的修复,长期均线走的很漂亮的,这种千万别复权看,复权没法看的:
比如000938紫光股份
比如名字改了N多次的启迪古汉000590(当年某位大神亲自操刀过)
比如000503海虹股份
B、次新股,一直暴跌,或有一波超跌反弹或没有,然后经历N年的整理。
比如002135东南网架
比如002387黑牛食品
比如300059东方财富
太多了,这些是典型的推倒重来的,推倒重来的有一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漫长的下跌一般时间上是数年,空间上是50%以上,甚至80%。
第二、长期均线经历了漫长的修复,经历了下跌趋缓、走平、上翘,中间伴随着堆量与波动(一倍以内的波动,折腾几次)。
第三、支撑、压力、空间,在除权下一目了然,还有什么比看得到未来更舒心的事了吗。有时候能够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别喷,爱信不信,这种不是能常用,仅对于某些个股有把握,数量有限,不然违背规律,所以我的原则就是技术推演不出来,基本面再好,谨慎参与,没有理由这是我在资本市场生存的原则)。
——————————
废话几句,突然不怎么想写了,呵呵,已经触碰到太多的东西了。简单结尾吧,不写了。
——————————
第二类复权分析
比如300070碧水源
除权是这样的:
复权是这样的:
复权很明显一目了然,符合基本面与技术共振的梅开二度型。
第三类是有时候需要复权,有时候需要除权:
2011年之前,需要复权分析:
除权是这样的
复权是这样的:
2011年之后用除权比较合适:
说实话,这个股最近的走势比较有趣,刚好也比较典型,就拿过来作为案例了。
不多说了,简单总结一下吧:
第一、除权与复权,看个人习惯(缠师观点)。
第二、根据具体情形自己做出灵活的处理,可以很明显的分来处理,有些时候分析需要用复权,买卖点的选择需要除权。
前面我已经写过,再重复一遍:除权的时候,前高点、量能堆积点、缺口、均线等等一目了然,对于目测长期的波动压力、支撑、目标价位一目了然(阿笨注:个人经验,不足为训)。
关于除权复权的情况,大抵如此,虽然感觉有很多要写,就写这么多吧。已经很多了,能看懂多少,随缘了。
祝福大家。
很笨很笨的路人甲 阿笨 上海
-——————
大周期不用说,呵呵,估计第一波做到12-13,之后回踩再次冲击17附近,在之后就看大周期运作了,这只股保守估计一年左右翻倍吧,如果中途运作得当,获利更丰厚。
这些只是个人一厢情愿的看法,不足为训,据此投资后果自负。
股票分红里的除权除息是好还是不好?该怎么计算?
每年1-4月披露上一年年报,所以会有很多新股民需要科普关于分红的知识。A股通常有2次分红,分别在半年报和年报,极少数公司会在半年报分红,分红主要都集中在每年1-4月披露年报的时候。
很多股民都曾经有这样的念头:在分红前夜买入股票,然后第二天把股票卖掉,睡一觉过夜,白赚红利。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真的就tooyoungtoosimple了!
很多新股民还不了解除权除息是什么意思,下面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除权
除权的英文是:ExitRight,简称XR,Right是权利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出去权利,什么权利呢?就是增资配股的权利。可能上面这段话有些晦涩,翻译**话就是这样:比如上市公司在分红的过程当中,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分给你现金,而是分给你股票,比如我们经常所看到的10送10,意思是你每持有10股再送给你10,比如你持有1万股,10送10之后,你就变成了2万股。这个时候你的股票数量翻了一倍,对于上市公司来讲的话,公司的市值就翻倍了,但是实际情况没有翻倍,上市公司的市值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增加呢,那么既然数量变多了,市值没有增加,那么只能对股价进行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所谓的:除权。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股的送股数),举个例子,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是10块钱,公司进行了10送10,那么除权价=10/(1+1)=5元,你原本只有100股每股价钱为10块钱的股票,除权之后你持有200股,但是每股价格变成了5元,所以你账户的总市值没变。
除息
除息的英文是:ExitDividend,简称XD,Dividend意思是利息。还是举个例子:上市公司在分红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会分现金,比如你经常所看到10派10,意思是你每持有10股就给你10块钱现金。分完之后,比如你持有100股。你账户里面就多了100块现金,但是股票的价格又没变,你相当于平白无故又多了一笔财富,那么这种情况在会计制度上是不允许。所以要进行除息。
除息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得的现金红利。还是举个例子:例如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是10元,10派10之后,除息价=10-1=9元。这就相当于你原本持有100百股,每股价格是10块钱。10派10之后,你持有100股,每股价格是9元,另外你还有100元现金。
除息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
送股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送股除权除息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1+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除息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配股价×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送、配股除权除息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配股价×配股比例)/(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具体查看一只股票的分红情况,可在F10里面的“分红扩股”或者“分红融资”栏目下查找(不同软件栏目名字不一样)。
举个例子:
如图所示的泛微网络的除权除息,我们不对除权除息做过深的解释,我们解释最通俗的意思让大家方便理解。一般情况下除权除息的股票都会做特殊标记比如泛微网络就是今天做了特殊的标记DR泛微网,下面会有一个小写q的标记,代表的就是当天股票进行了除权除息。除权除息当天买进股票的投资者是不能分到红利的,除权除息享受红利的投资者只能是前一天之前买入的投资者。
根据2015年年报为基础进行权益分配的共有78只个股,其中51只已经分配完毕。根据已经完成分配的51只个股除权后的表现,并不会大规模的出现填权效应。自除权之后,上涨的共有27只个股,其中宝德股份(300023)受益于业绩的增长,自3月15日以来相较大盘涨幅已经高达58.97%,绝对涨幅超过66%,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填权效应”。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个股完成除权之后表现不佳的。三鑫医疗(300453)在公布了每10股派2元转10股的利润方案之后,自4月1日完成除权之后股价反而下跌了11.6%。下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前期涨幅过大有关。
填权效应还可能出现在发布公告至除权登记日之间。再以三鑫医疗为例,自3月26日发布公告至3月31日期间,短短4个交易日其涨幅超过15%。这并非个案,根据界面新闻统计,78家公布方案的公司中,自发布公告至除权日期间上涨的共有50只,占比达到了64%;而下跌的仅为16只。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填权效应,发生的时间段可能出现在除权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在公告至除权日期间。
总而言之,是否有填权效应还是取决于公司自身业绩以及相关题材,不可盲目买入高分红股息的个股。
根据证券法规定缴纳股息税,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免交红利税!
某家公司在2017年年度实施10派10元,公司股价10元股价;而老李持有这家公司1000股,持股成本11元!
计算分红前目前持股市值:
1000股*10元=10000元市值
计算分红后账户市值:
1000股*9元(分红后股价每股1元)=9000元市值
9000元市值+1000元现金=10000元
另外股东账户多出1000元现金(免税),这就是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的红利!总体分红前与分红后总体市值加现金不变,股价再度涨回10元股价,那股东账户的票才是真正赚的。
为什么持股没有超过一年的分红是亏***的?
根据证券法规定,持股不超过一个月(含1月)缴纳20%红利税;持股超1个月不超一年(含1年)需缴纳10%红利税;
某家公司在2017年年度实施10派10元,公司股价正好10元股价;而老李持有这家公司1000股,持股成本11元!
计算分红前目前持股市值:
1000股*10元=10000元市值
计算分红后账户市值:
1000股*9元(分红后股价每股1元)=9000元市值
分红后老李股东账户多出1000元现金(纳税):
假如老师持股不超过一个月(含1月)缴纳20%红利税:
1000元*20%=200元税
1000元-200元=800元(净红利)
假如老师持股不超过一个月(含1月)缴纳20%红利税:
1000元*10%=100元税
1000元-100元=900元(净红利)
综合以上分析明显,如果中小股东持股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股民,分红是亏***的,纳税了,市值减少了;持股超过一年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的红利!总体分红前与分红后总体市值加现金不变,那股东账户的票才是真正赚的。
上市公司分红只能证明业绩好,股价涨起来才是王道,才是你真正的赚钱,分红只是上市公司的一个势头,股价涨才是真的与上市公司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