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180/50指数成分股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2004年1月2日正式发布,指数简称为上证50,指数代码000016,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何为上证180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于7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的上证180指数,是用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新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样本数量扩大到180家,入选的个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统计表明,上证180指数的流通市值占到沪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额占比也达到47%。它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出指数化投资,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促进市场对“蓝筹股”的关注。上证180指数与通常计算的上证综指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成分指数,而不是综合指数。成分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选样方法挑选出的样本股形成的指数,所以能更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市场。而综合指数包含了市场上所有的股票,在反映市场状况上就存在不少缺陷,比如,目前上证综指采用全市场平均市盈率标准,将不少业绩差、规模小、股价过高的股票包含进来,导致较高的市盈率。据测算,上证18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约28倍,比上证综指38倍的市盈率降低了约10倍。
我说它是A股科技第一基,没人反对吧?
今天早上看到万得ding一下弹出新闻,9月10日,科技ETF获得9.25亿元资金净流入。感叹一下,确实厉害。
也许有些朋友还不知道,ETF基金区别于普通指数基金的一个好处就是,能通过交易所查到它每天的份额变化,通过份额的变化,乘以净值,就能近似推算出资金的净流入了。所以,现在大家也把ETF基金每天规模的变化看成是热钱流动的风向标。
以9月10日为例,科技ETF逆势获得7.78亿份净申购,当日基金单位净值为1.19元,以此估算基金获得9.25亿元资金净流入。通信ETF逆势获得6.4亿份净申购,以当日基金单位净值估算获得6.95亿元资金净流入。
今天老巴主要是想比较一下过去被称为A股“核心资产”上证50指数(包括上证180指数),和科技ETF及其联接基金(A:007873,C:007874)跟踪的标的指数——科技龙头指数,谁更强,谁才是当今A股真正的核心资产。闲话不多说,我们先来比业绩。
一、涨跌幅对比:科技龙头指数近期领先
从下表可见,短期来看,科技龙头指数业绩表现大幅优于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尽管近3年、5年科技龙头指数涨幅略微落后上证50,但从2012年7月指数基日至今,科技龙头指数的成长性要大幅优于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
而从指数净资产收益率(Wind预测)角度看,科技龙头指数的成长性也高于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
◆◆◆ ◆
【在看】
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
◆◆◆ ◆
-END-
PS:要转发不要打赏~
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上证领先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50代表所有股票中前50最大盘的股票。180和50差不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民经济垄断行业,像石化,钢铁,煤炭,电信等等。上证领先就是上证综指
上证180指数为什么高于上证50?
这个很正常因为所选标的股票不同,你可以看看让证180和上证50的标的股票就明白了
请教:证券问题?50ETF和500ETF和180ETF他们的区别?谢谢
50ETF是以上证50指数中的样本股票作的基金,而180ETF是以深证180指数中的样本股票作的基金,还有深证100,159901,以及中小板的159902!500ETF是以沪深500只股票位采样的指数基金还有沪深300ETF等等.....................
为什么会有上证、深证、沪深等各种指数,之间有何区别?
当我们打开任何一张金融类报纸,或者收看财经类电视节目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带有指数的名词,以及上上下下的数字变动。
比如,某一天的财经新闻主持人可能会在电视上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25335点,上涨440点,涨幅1.77%。
标准普尔500指数,报收2786点,上涨47.6点,涨幅1.74%。
沪深300指数,报收4108点,上涨31.26点,涨幅0.76%。
这些不同的股票指数,都是由一些专业机构,基于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规则计算出来,反映股市涨跌的一种量化指标。
指数的用途非常广泛。比方说,指数可以帮助我们以直观的方式获知某国股市是涨还是跌,涨跌幅度有多少。
上图显示的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十多年的历史价格。基于这张指数价格图,我们大致可以获知,美国的科技股票在1993~2000年经历了一轮大牛市,指数从600多点一路上涨到5000点。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跌回到1000多点。
从2009年开始,美国科技股再次进入牛市。纳斯达克指数从1300点左右一路上涨到7000点。这是指数的第一个非常常见的用途。
指数的第二个用途,是作为对比的基准。
举例来说,某一个基金经理过来告诉我们,他管理的基金,去年上涨了20%。大部分人听到一个基金上涨20%,可能会感觉,这个基金经理好厉害!
但事实上,要判断这位基金经理是否真的有水平,我们需要将他的投资业绩和一个基准做比较。如果对比的基准上涨了25%,那么这位基金经理即使赚了20%,其业绩还是跑输基准,因此他的投资业绩算不上出色。真正出色的基金经理,需要在扣除其费用后,长时间跑赢基准,这才是真正的技能。
指数的第三个用途,是供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
大部分比较常见的指数,一般都有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供广大投资者购买。
比如,针对道琼斯指数,有相应的道琼斯指数基金。针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有相对应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针对沪深300指数,有相对应的沪深300指数基金。
这些指数基金,给与了广大投资者更多的投资选择,让他们可以以比较低廉的成本来投资指数获得指数回报。
目前,全世界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指数基金,追踪数以千计的各种指数。大致来说,我们可以把股票指数按照下面的标准进行分类。
基于指数的编制方法,比较常见的指数有:
价格加权指数,比如道琼斯工商指数;
市值加权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
等权重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等权重指数;
GDP加权指数;以及基本面加权指数等。
如果基于市场覆盖范围来分,比较常见的指数有:国家股票指数,比如中国股市指数,美国股市指数;区域股票指数,比如亚太股票指数,欧洲股票指数;以及行业指数,比如通讯业指数,消费行业指数等。
最近几年,兴起了以投资因子来划分的股票指数,比较典型的有价值指数,动量指数,小市值指数,低波动指数等。关于因子投资,可以参考本人的历史文章:聪明贝塔。
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股票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以及问题中提到的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都属于市值加权指数。
市值加权指数,主要基于每个股票的市值以及其变化来编排指数。在计算市值加权指数时,我们首先需要计算出每一个公司的市值,然后再把他们所有的市值相加,才能最后得出一个基于总市值的指数。市值加权指数的特点,是指数的高低变化,主要受指数成员的市值变化影响。一个股票的市值越高,它在指数中的权重就越大,因此对指数的影响也更大。
举例来说,2018年年底,在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最大的股票是苹果。基于其市值,苹果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占到了3.8%。如果我们假设指数中有500只股票,那么每个股票平均的权重应该是0.2%。也就是说,苹果公司的权重,是一家公司平均权重的19倍。
类似的,市值第二大的微软,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占到了3.1%,是平均权重的15.5倍。亚马逊的权重,占到了2.6%,是平均权重的13倍。Facebook和JPMorgan,分别占到了1.8%和1.7%,是平均权重的9倍和8.5倍。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市值越大的股票,在指数中权重越大,对于指数的影响也越显著。
除了市值加权指数之外,还有其他的指数编制方式,比如等权重指数,价格加权指数等。
不同的指数,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
市值加权指数的优点,是它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指数。市值加权指数不需要频繁调仓,流动性也最强。从投资者角度来讲,投资市值加权指数基金的成本最低。市值加权指数的缺点,是指数最容易受大市值股票的价格影响。
价格加权指数的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其缺点,是指数受高价股票影响最大,并且在成分股拆股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典型的价格加权指数有道琼斯指数和日经225指数。
等权重指数的优点,是不管市值大小,成员都受到同等对待。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即需要频繁的调仓。标准普尔等权重指数,是比较典型的等权重指数。
既然都是市值加权指数,为什么会有上证、深证、沪深300等不同的指数呢?
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覆盖面不一样。
如上图所示。针对上交所上市股票的指数,包括:上证综指、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等。
上证综指,是中国历史最长的股票指数,包括了上交所上市的全部股票。
上证50指数,选取的是上交所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50支股票。
专门针对深交所股票的指数,有深证100指数,选取的是深交所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前100名公司的股票。
然后,还有一些指数同时涵盖上交所和深交所。
比如沪深300指数,选取的是上交所和深交所上300支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股票。而中证500指数,选取的则是两家交易所上市值排名介于301-800之间的A股股票。
刚刚讲了不少关于指数的知识,现在我们来简单讲一下指数基金的概念。
顾名思义,指数基金的目的,就是为投资者提供最接近指数的投资回报。投资者最后拿到手的指数基金回报,应该是指数回报,扣除基金费用,加上租出股票得到的租金,以及调整了跟踪误差之后的投资回报。
基金费用,包括基金经理收取的管理费,基金本身的法律,审计,行政管理,托管等费用。指数基金一般不收取业绩分成。
租金收入,指的是指数基金经理可以将手中的股票借给那些做空的机构,赚取一些租借费。
跟踪误差,指的是指数基金得到的投资回报,和指数本身回报之间的差别。如果跟踪误差过大,就可能说明指数基金的投资方法有问题,需要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做的比较优秀的指数基金,和其追踪的指数回报非常接近。这其中关键一点,就是指数基金的费用要控制的非常低。
比如上图中显示的是两个规模比较大的标普500指数基金,IVV和SPY,以及标准普尔500全回报指数的历史回报。我们可以看到,三条价格线几乎完全重合。
也就是说,投资者几乎获得了百分百的指数回报。这就是指数基金能够给与投资者的价值,让他们获得了和指数接近,或者一样的投资回报。
投资者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数基金前,需要先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个指数,然后再比较追踪该指数的不同的基金之间的差别,再做出比较理性的选择。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些指数的区别,你懂么?
今天给大家普及下各大指数的知识,虽然我们平时一直在说大盘指数,但其实不同的指数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下面我会一一给大家尽量用最直白的语言说清楚。
先说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大盘指数,一般的交易软件上对的快捷键是“F3”“F4”或者“03回车”“04回车”。上证指数,又叫上证综指,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样本股,包括A股和B股,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代码000001。深证成指,全称为深圳成分指数价格,它是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用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
通过定义说明大家就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平时说的大盘指数其实所代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上证指数包含了所有在上海上市的企业,而深成指只是选出了50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这样交叉着说大家可能会有点乱,让我们分成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说。与上证指数对应的还有一个上证A股,全称叫做上证A股指数,代码000002。它与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最大区别就是它计算的时候没有包含B股。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与B股的美元、港币计价是相对应的。总体来说,上证指数反应的市场情况更加全面一些。
因为B股所占比重很低,把这两个指数的点位抹去,其实走势是几乎完全一致的。
其它的上证指数我们用到比较多的就是上证50(代码000016)和上证180(000010)指数了,简单点说就是通过一些标准选出来50只或者180只股票,用它们作为样本编制成指数,几乎就是这个市场市值权重最大的那么几只股票,也就是平时咱们说的对市场影响最大的那些股票。有时候我会用这些指数和上证指数对比,这样能更清晰直观的看清楚到底是哪种股票在涨。
说完上海市场,我们再说说深圳市场。前面说了一个深证成指,它其实有点类似上证50,180指数,只不过样本股的范围扩大到了500只。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深证综指,全称是深圳证券综合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样本股,包括A股和B股,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反映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代码399002。
由于下面几个指数和深圳成指与深证综指的概念相同,我就放在一起说。分别是中小板指(399005)和中小板综(399101),创业板指(399006)和创业板综(399102)。这两对指数前面的都是从各自的市场里面选出来100只股票组成编制指数,而带“综”字的就是各自整个市场里全部的股票。比如现在中小板(002开头的)一共有859只个股,“中小板指”其实是这里面100只有代表性的个股走势,“中小板综”是全部859只编制而成的,同理可以应用在创业板的641只股票上。
我们平时看的最多的指数分别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因为计算方法规则,上证50,180指数的上涨就能很明显的带动上证指数上涨,因此,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达到同样的目的。
上面两张图是最新的深证成指的样本股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最大权重(也就是对指数影响最大的)股票是万科A,后面才是格力美的,而今年在指数样本股经过调整之后美的集团的权重跃居第一,格力电器、温氏股份分列第二第三位。我们再看看中小板和创业板指的前二十大权重股。
贴出来这些东西其实是想让大家知道,如果为了指数好看,拉升这些权重个股就可以达到“出小钱,办大事”的目的,说到这顺便多说几句关注股指期货的。
目前关于股指的期货一共有三个品种,IF、IC、IH,分别对应的是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上证50指数。当年索罗斯是如何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先买入个股,大量吸筹,做高股市,然后到了一定位置开始疯狂抛售,同时在外汇市场大量做空相应国家货币,由于证券市场通常是1:1市场,意味着你投入和赚取的钱都是你实际钱数,而外汇市场是1:100倍杠杆市场,你的盈利和亏损都会放大一百倍,因此即使我在股市亏损了1亿美元,但是我在外汇市场用同样的1一亿美元可以赚到100亿美元。当然,这里面不仅仅是索罗斯一个人的事情,还跟当时的东南亚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出了大问题有关,索罗斯只不是做了一个导火索或者助燃剂的效果。
15年我们A股股灾的时候其实也和当年类似,大量的资金在期货市场做空赚钱,而老百姓的钱却在A股市场莫名蒸发,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国家为了维护稳定要暂停做空,包括现在仍然对于做空有很大限制的原因。
今天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种共涨共跌的市场了,所谓的结构行情就是有人涨有人跌,很多个股甚至创历史新高价格,但是指数看起来仅仅是震荡或者小幅涨跌而已,所以大家可以把眼界放大一点,不用总盯着某个指数。
明天假期就结束了,大家都去哪玩了啊?是去景区看人还是在高速上看车了?
上证50ETF与上证180ETF有什么区别呢?
上证180指数是上交所编制的一种指数,有些指数型基金以其为标的跟踪股市。上证180ETF是一种创新性基金类型,它以上证180指数所含成分股为标的,与普通基金不同的是,购买普通基金购买的是该基金,购买ETF基金购买的是ETF跟踪的各种股票组成的一揽子股票份额。上证180ETF跟踪的就是上证180指数里面的股票。
上证180和上证50的区别
1.区别在于跟踪的指数不同,上证50是跟踪上证50指数,是在沪市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构成的指数,都是属于大盘蓝筹股票,上证180是跟踪上证180指数,是沪市的180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构成的指数2.180是包括了50的,也就是一个50的扩大版,但是对蓝筹股的代表性是没有50好的,有点被边缘化的感觉了,不上不下,向下呢没有沪深300有代蔽销表性,因为这个是包含了两市流通市值最大的300个股票,向下的代表性或者说整体代表性要好于503.红利是跟踪红利指数,红利指数是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则选取那些有长期持续稳定分红的股票,但是不一定都是大盘股,也有一些中小盘股的,中小板就很容易理解了,是跟踪中小板指数的,也就是中小板所有股票的走势,此外,还有深圳100ETF,跟踪深圳100,也就是深市最有代表性的100个股票4.选择ETF关键是选择指数,不能说的谁神漏的风险或者赚钱能力一定比另一个好,因为不同时期的市场中,不同的指数表现是相对有差异的,尤其是在50和中小板之间,差别会很大的,因为代表的风格差别就很大的,所以关键是宏瞎游投资人更好什么指数或者说什么类型的股票
上证50和上证180是什么?和上证指数有什么区别?
上证系列指数的总体介绍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为推动长远的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和规范化进程,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上证指数系列从总体上和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分析参照系,随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上证指数也将逐步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1.上证180指数的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样本空间: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暂停上市股票;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选样标准: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选样方法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样本股的调整上证成份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2.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是在上证180指数的成份股中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强的50只股票。样本空间:上证180指数样本股。样本数量:50只股票。选样标准:规模;流动性。选样方法:根据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取排名前50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3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