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科龙跟海信是什么关系(海信空调跟科龙空调不一样吗?)

海信空调跟科龙空调不一样吗?

不一样的。

在二三线空调品牌梯队里,海信空调和科龙空调算得上是旗鼓相当的两个品牌,而且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销量和口碑的表现都很理想。

依托海信集团,在空调这块的研发生产等方面成长是比较快速的。后来海信集团成功的把科龙空调收购了,所以其实现在海信和科龙是一家人了,产品特点各有不同,但是质量方面都是不错的。

海信科龙青年公寓3栋6楼发生过什么事

.科学家证实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于2012年发生颠倒天体和物理学家与电脑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上次发生同等现象的时间是在恐龙消失时。在现代人类历史中,还没有此类现象发生时的场景记载。北极与南极磁场发生...

海信,容声和科龙是合并了?

容声和科龙以前是科龙集团的两个品牌,在2005年被海信集团兼并,现在是属于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白电。

科龙空调www.gz-kelon.com现在是不是被海信集团收购啦?

是的,现在海信和科龙已经是一家企业啦!!

海信集团和海信科龙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联系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港路8号

KELON是什么牌子的冰箱

科龙冰箱,属于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品牌

科龙空调是海信吗?

科龙空调是海信科龙电器的空调产品。

1.科龙空调是海信科龙电器的空调产品,公司产品包括了科龙空调,海信空调,容声冰箱,海信冰箱,海信洗衣机。

2.科龙空调早在1984年就开始制冷事业,1988年国内首台分体式挂机正式由科龙推出;1992年国内首台分体式柜机也是由科龙推出。不仅如此,科龙空调作为高效空调的专家,01年国内首台能效等级为一级的空调面世,在05年,国内19个品牌的能效鉴定比武中,科龙勇获第一,11年来一直保持着高效节能的桂冠。同时,科龙三破国内能效记录,三破世界能效记录。科龙空调在加入海信科龙大家庭后,结构外观由名师操刀,摆脱了陈旧的外观,时尚靓丽,以高效节能时尚靓丽的面目重新与消费者见面,同时融入海信变频技术,更加富有年轻活力。

海信空调跟科龙空调不一样吗

辨别海信空调和科龙空调可以通过logo来判别。1,海信空调联手世界500强企业艾默生电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全球正式发布“喷射变频涡旋增焓”(vvi)技术。该技术攻克了极寒环境下空调制热衰减的世界难题,实现了空调可持续强制热效能提升45%。该技术在应用上还有多项创新,其中5项已获***发明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科龙空调是海信科龙电器的空调产品,公司产品包括了科龙空调,海信空调,容声冰箱,海信冰箱,海信洗衣机。

海信与鸿海的夏普之战

随着各大跨国企业间竞争加剧,专利已经成为商战中的重要武器,一贯“落后挨打”的***企业,在某些行业中已经悄然崛起,并且实现反超——海信与夏普的攻守易位,正是其中代表。

北京时间12月6日,***加州法院正式驳回“夏普诉讼海信”一案的审理诉求,至此,夏普针对海信的法律手段全线落败。

随即,海信也发起反击。近日,海信正式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请求停止制造、销售相关产品,并对侵权产品进行销毁。对此,两地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收购夏普之初,郭台铭便预见了与海信之间必有一战。***企业以技术侵权之名,状告“液晶之父”夏普,这个剧情背后到底是在争夺什么?

“拯救”北美夏普

夏普、海信、富士康(鸿海精密),事件三方的恩怨情仇始于2012年。是年,郭台铭就收购夏普资产一事进行多次谈判,但双方没能谈拢价钱,收购于2013年搁浅。

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夏普斥巨资打造了首个10代线液晶工厂,但随着市场需求急降,这笔投资令集团骑虎难下——开工了卖不出去,不开工赤字猛增。与此同时,夏普力推的RGBY技术不被市场所接受,销售成绩惨淡。

包括夏普在内的日系力量集体衰退的同时,韩国企业迅速抬头。因为韩元大幅贬值,韩国的面板更具价格优势,三星、LG等企业顺势加大投资,一举冲上了显示产业的高地。

格*的变化,使夏普陷入了***性循环。奄奄一息的夏普,让郭台铭在上述的收购谈判中胜券在握。

几年之后,夏普陷入了崩溃的边缘。2014财年夏普曝出2223亿日元的巨额亏***,诉讼、债务更是多到数不过来。为避免破产,夏普决定壮士断腕,交出部分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北美和欧洲市场。

名企“卖身”是门大学问,价钱甚至不是其中的唯一指标。接手的企业有没有实力?能不能保持团队的完整与提升?甚至,新东家能否闯出一片新天,方便日后东山再起?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欧洲,夏普顺利找到了斯洛伐克企业UMC,但北美市场的下家却是个大难题——该地区没有哪家家电或彩电企业有能力运营好夏普的盘。

几经抉择,夏普找到了最佳答案——海信。

当时的海信已经稳坐国内彩电市场的头把交椅,集团正加速迈向第二阶段,即实现“大头在海外”的战略目标。掌门人周厚健给海信提出的要求是“实现海外营收占比50%以上。”

全球市场不外乎就是这三大发达市场:北美、欧洲和澳洲。其中,北美是最大的海外基本盘。

北美市场是品牌必经之地,面对夏普的请求,海信也陷入了抉择:究竟是专注于海信的自有品牌,还是分散资源,夏普和海信同时运营?

这期间,为了说服海信,夏普高层多次造访,希望为“孩子”找到最好的“人家”。在经过大半年的反复考量与计划后,最终,海信决定出手相救,将北美夏普纳入自家版图。

2015年7月,海信正式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100%的股权,并拿下夏普在美洲除巴西之外所有市场的品牌使用权,为期五年。海信方面曾如此阐述此番“江湖救急”的意义:

“夏普的生产能力和渠道资源,都是海信心仪已久的,获得夏普品牌的授权,能够帮助集团在美洲市场更快速成长。”

对此,外界有着更深入的解读:同时运营海信和夏普两大品牌,品牌资源势必分散,在短期内对海信的自有品牌未必有利。但与此同时,海信也能藉此展现自己的实力:如果连北美夏普这样的“摊子”都能盘活,那还有什么是海信搞不定的?从长远看来,这对海信自身品牌的海外推广有巨大裨益。

结果也证明,海信不仅迅速“盘活”了北美夏普,而且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接手夏普的第一时间,海信便斥资3000万美元,对墨西哥工厂进行了产能升级和员工激励。不到半年的时间,工厂的生产能力翻了一番,对***市场的供货时间也大大缩减至不足一个月。

2016年之前,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北美市场的发货量还不足150万台,1年多后,其发货量迅速攀升至超过400万台,一跃成为海信海外最大的生产中枢。

釜底抽薪的同时,海信也对夏普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产品上,在延续夏普一贯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海信为夏普加入了最先进的画质技术,并连续推出了26款全新产品,持续增强品牌的“人气和信心”。

市场端,海信针对夏普的羸弱点,做了大量的市场公关和推广活动。广告宣传的基础上,在各大渠道终端,集团投入了大量巡视人员,与消费者实时接触,以保障夏普的终端形象。并通过各类活动,持续增加夏普的曝光率。

渠道端,海信通过沟通协商,恢复了渠道商的信心,使得夏普重新进入了线下的主流渠道,包括沃尔玛、百思买等。

北美夏普由此实现“起死回生”。交付仅一年多后,北美夏普的总销量同比大涨47%,其中代表新技术的4K电视,增长率更是高达360%。

出于前后的巨大反差,海信引发了***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的落脚点上升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高效的工作成果之上。

一位匿名外籍管理人员对媒体说:夏普时期和海信时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体验。海信的文化开放、效率高,内部响应速度快。因为市场成果明显,北美团队热情高涨,他本人也感觉自己的贡献倍数提升。

最重要的是,团队并未遭遇此前所担心的“重海信、轻夏普”的现象,海信持续向夏普倾斜资源——从结果导向看来,其***销量中,超过60%为夏普品牌。

一切看上去很甜蜜,但这样的蜜月期很短,因为郭台铭来了。

野蛮行动

2016年,经过几年的耐心等待,郭台铭携鸿海精密入主夏普。当年8月,鸿海精密以38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夏普66%的股权,百年企业宣告易主。

出于猎手的耐心,郭台铭收获了很好的价格回报,“砍价”据称超过千亿日元。但与此同时,他也面临了迟到的问题:欧洲和北美这两大市场,已经不由夏普所掌控。

郭台铭野心勃勃地为夏普提出了重返世界前列、2017年在全球冲击1400万台销量的目标。

在亚洲尤其是大陆这个主战场,夏普很好地完成了“复兴”计划。出于供应链和液晶屏成本优势,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其销量持续上升。

不过,这样的“复兴”并非没有代价。

出于一贯的宣传理念,夏普给***消费者留下了“高价高质”的印象。然而,富士康接手后,夏普转变为消费“高质”形象的同时,“借道”中低价市场。

今年以来,夏普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诉讼频发,其低价占领市场策略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在***已经饱受诟病。

在大战略面前,这些只是小问题。郭台铭没空理会这些声音,因为他面前放着更大的问题:***的彩电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依靠低价策略翻身后,夏普的前面横亘着的是三星、海信等难以撼动的对手,这种情况下,北美、欧洲市场显得至关重要。

两大市场的旁落,是富士康的心头病。鸿海精密二把手、夏普新任社长戴正吴曾多次强调,要靠背后强大的鸿海精密,拿回夏普在全球各地的品牌经营权,这是他的首要使命。

戴正吴收复欧洲相当顺利。2016年12月,夏普直接以8500万欧元收购了UMC公司,拿回了品牌经营权。

那么,北美怎么办?

买?鸿海未必买得起。海信旗下有海信电器和海信科龙两家分别在沪、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年销售额早就超过千亿。

收购的道路行不通,富士康想了个更简单的方法:要回来。

2016年10月,戴正吴带着使命造访海信,希望对方让出北美的品牌经营权。

戴正吴的要求在海信看来过于“野蛮”。如前所述。海信和夏普北美的合同签了五年,现在刚刚执行两年,怎能随便毁约?

为了北美夏普,海信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刚刚进入收获阶段。放弃夏普,不仅意味着前期付出的大量成本砸了水漂,而且海信此前的营销策略更倾向夏普,丢了这个渠道,墨西哥工厂几百万台的产能谁来消化?让出这一步,集团整体的全球战略目标无疑将受到巨大影响。

于是,海信高层公开回复:我们重合同守信用,也希望夏普重合同守信用,按照规矩办事。接手夏普北美市场后,我们销售良好,未来会按照合同往下走。

这么一句简单的声明,成了争夺战的开端。

一个月后的2016年11月,郭台铭迈出了“真实”的第一步:鸿海系旗下包括夏普在内的所有液晶面板厂,停止为海信供应面板,多年的合作关系就此终止。

这和早年间面板供应市场日韩台企业的“断供”手段如出一辙。***发改委曾公告称,2001年至2006年的6年时间里,三地区企业共计召开53次“晶体会议”,其中主要目的是几家企业一起作价,联合操纵大陆境内的液晶面板市场。这些会议直接导致国内彩电的价格居高不下。

但值得庆幸的是,时代已然不同。

在外敌强压的境遇里,国内面板产业强行闯出了一条路。面对夏普的故技重施,海信轻而易举就化解了,还在年底猛冲了一波销量。

2017年6月9日,夏普在***加州法院和纽约州法院同时起诉海信,代表了郭台铭对海信的再次出击。

合同没到期、品牌使用权不在自己手里、北美夏普的业绩还蒸蒸日上,让郭台铭收购的夏普无漏洞可抓。

最终,郭台铭手中的夏普给出了一个诉讼理由:海信***害了夏普的品牌形象,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夏普商标,并且至少赔偿1亿美元。

海信方面认为,这种指控很难站的住脚。

海信接手后,夏普的4K电视,50寸、65寸等高溢价产品的销量持续攀升,价格指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16年CES期间,海信推出的夏普N7000系列还被评选为Editor’sChoiceAward。

当地时间11月13日,***哥伦比亚特区(DC)地区法院作出命令,批准海信要求驳回夏普起诉的动议,同时对夏普申请禁令的动议予以否决。

12月5日,加州法院作出裁决,驳回该案继续在加州法院审理的诉求,并裁定该案件必须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该案才有继续审理的可能。届时,如果夏普想继续审理此案,海信亦可提出动议驳回此案。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6月,新加坡仲裁中心已裁定“夏普继续履行合同,不得扰乱海信在美洲区的正常经营”。

实际上,诉讼期间便有分析认为,夏普的频繁举措,并不在于告倒海信,因为没有这个可能。其目的,或许更多在于通过频繁诉讼以及媒体报道,给外界强行灌输“海信经营不好夏普、产品质量不佳”的印象,影响夏普在北美市场的销量,为集团的下一步行动埋下伏笔。

海信的反击

10月份,海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

据了解,本次涉案专利,主要是“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和LED电视”以及“背光驱动电路和电视机”两项专利。

面对指控,夏普发表了三点声明:

第一:集团积极应对且已对海信集团所述侵害其专利提出指控无效;

第二,夏普集团技术质量领先,专利布*深广雄厚;

第三,作为百年企业,夏普集团拥有众多专利技术,对于侵害夏普知识产权者,将于全球各地全力打击,绝不姑息。

这份避重就轻的声明,一经公布便引发多方质疑:技术领先和侵犯别人专利有什么关系?拒不回答两项涉案专利,是否等同于默认侵权?海信之所以有底气诉讼“百年夏普”,并且掌握主动,是因为这家本土企业,完全靠技术起家。

周厚健对于技术研发和工艺品质有着一以贯之的挑剔,他不少烧钱立项的投入曾遭遇广泛质疑,因为就当时的状况看来,很多技术投资不符合眼前利益。2005年,海信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芯片诞生,***彩电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2009年,海信成为国内第一家牵头LED背光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在多媒体核心技术领域,海信不断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直至近年间,其ULED、超短焦激光电视等技术备受行业瞩目。

随着各大跨国企业间竞争加剧,专利已经成为商战中的重要武器,一贯“落后挨打”的***企业,在某些行业中已经悄然崛起,并且实现反超——海信与夏普的攻守易位,正是其中代表。

海信在国际战略上有大野心,2016财年,海外市场为集团贡献了35亿美金的收入,但这个成绩在周厚健眼里不值一提,在他看来,海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是集团的及格线。

可以预见的是,不论本轮诉讼的结果如何,双方的品牌争夺、乃至未来的市场争夺,仍旧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购买杂志请戳下图

来源:钛媒体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海信镇提推团粒科龙空调厂到底什么时候发我们那两百块钱啊?有没有人知道啊?广东佛山顺德华宝的那来自个科龙!容声的!

不会吧要等到下世纪的今天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科龙跟海信是什么关系(海信空调跟科龙空调不一样吗?)

相关推荐